2023年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 梁实秋对徐志摩的评价徐志摩(通用6篇)

时间:2024-10-28 作者:雅蕊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篇一

冰心的评价是:

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之下,仍得到社会一般人的欢迎的人,得到了一个归宿了!我仍是这么一句话,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而聪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志摩的诗,魄力甚好,而情调则处处趋向一个毁灭的结局。看他《自剖》里的散文,《飞》等等,仿佛就是他将死未绝时的情感,诗中尤其看得出,我不是信预兆,是说他十年来心里的酝酿,与无形中心灵的绝望与寂寞,所形成的必然的结果!人死了什么话都太晚,他生前我对他没有说过一句好话,最后一句话,他对我说的:“我的心肝五脏都坏了,要到你那里圣洁的地方去忏悔!”我没说什么,我和他从来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怜惜他了,他真辜负了他的一股子劲!

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误他?”“他误女人?”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到这里我打住不说了!

苏雪林的评价是:

徐志摩,这位才气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这位活动文坛,不过十年,竟留下许多永难磨灭的瑰丽果实的诗人;这位性情特别温厚,所到处,人们便被他吸引、胶固、凝结在一起,像一块大引铁磁石的诗人,竟于民国11月间,以所乘飞机失事,横死于泰山南面开山的高峰下,享年不过36岁。

人物评价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篇二

梁在文学上的造诣的确是无可厚非的.虽然我现在还未读过他的作品,从他敢说敢骂敢坚持自己的态度上,看得出他是一个十分激进的人。但是说实在的,评价鲁迅必是要谈及梁实秋,评价梁实秋必是要谈及鲁迅,二者竟然在文学史上相互成全了。

慢性子、急性子的人

观弈者超出棋盘范围的人

棋痴下棋

上网搜索梁实秋与鲁迅的打笔仗的内容里面就有好多梁实秋的作品

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篇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其中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作者的"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

笔端带情,字里行间脉脉含情,常是某些散文的特色,梁实秋的《鸟》即如此。

“我爱鸟”,文章一开笔就表“情”,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然后顺势而下,写笼中鸟的苦闷,绘广阔天地里鸟的欢乐,为囚在笼里的鸟而生悲,为自由自在的鸟而生喜,为风雪中丧失生命的小鸟而致哀,爱注鸟中,鸟的命运牵动着作者的心。

对鸟的刻画细而不琐,声形并茂。绘鸟鸣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短叫圆润而不单调,似独奏,似合唱,似和谐的交响乐,细腻地创造了悦耳的效果。绘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作由衷的赞美,然后铺展开来刻画。有高踞枝头的美,有振翅飞翔的美;白鹭伫立,鸢鹰盘旋,忽静忽动,美不胜收。而刻画鸟身躯的玲珑饱满,简直是情满纸上,爱意流溢。“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爱得不:深,难以有这样深切的感受。

作者不仅以鸟鸣传喜,鸟形传爱,而且直接表露这种爱好是单纯的,不带任何幻想。为了证验这种感情的真实,特别讲述了曾带给人无限诗意的杜鹃的习性。目的不在贬诗人骚客,而在于抒发真情。

散文中的抒情切忌凌空,爱物,不把“物”的特征牢牢把握,不在观察上下精细的功夫,不积累有关的知识,笔下的“物”就活不起来,而“爱”之情就缺少坚实的附着物,游离飘忽。文中的“物”——鸟,写得十分传神,这不仅来自长期的观察,积累了多种鸟声音、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知识,而且熟知国内外写鸟的诗文,英国诗人济慈的《夜莺》、英国诗人雪莱的《云雀》,英国小说家、诗人“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的诗句,杜甫《绝句》中的“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信手拈来,用得十分贴切,无半点斧凿痕迹。

阅读这类文章,把握“物”的特点,理清“情”的脉络,就能较为妥帖地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1、梁实秋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欧美文学的刚直严密、雍容幽默,汉文学的古朴凝练、铿锵顿挫,北京方言的亲切、平白风趣,经过他的熔炼,成为一种新的生命。

2、梁实秋的散文,有着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种深沉的表述,是一种显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

3、是梁实秋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闲适愉悦的幽默,是一种带着甜味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谈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不俗套的轻松的笑,这样的例子在梁实秋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

4、《梁实秋散文》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梁实秋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作为中国现代典型的自由知识分子,梁实秋“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留下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冬夜草儿评论》、《骂人的艺术》、《文学的纪律》、《偏见集》、《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文》、《秋室杂忆》、《槐园梦忆》、《看云集》、《梁实秋札记》、《白猫王子及其他》、《雅舍谈吃》、《英国文学史》以及《莎士比亚全集》的中译本等等。他的大女儿梁文茜女士对我说:我父亲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长销不衰,其中《雅舍小品》在海内外也有300多个版本,这充分说明广大读者对他的作品的。

5、梁实秋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但真正使他在普通读者中间享有盛名的,还是他的散文创作。他的散文风格经历了从浪漫到古典再到浪漫的演变过程,但是最能代表其散文艺术成就和主要特色的还是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文学观指导下的散文创作。由于家庭出身与后天的所受的教育,中国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气质和英国的绅士风度在他身上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贵族气质。这种气质使他选择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受他本人的文化贵族气质和古典主义文学观的直接影响,他的散文创作实践呈现出从容优雅、理性节制的总体艺术特色,具体体现为“追求人生的艺术化”与“幽默与感情的节制”两点。

6、古今中外的散文大家,无不以语言的简约性作为衡量语言表现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准。梁实秋深解此中三昧。梁实秋创作散文,以胡适的白话文为样板,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境界。为此,他在篇幅上力求浓缩,删芟枝蔓;在语言上,摅词搞藻,期于至当。由于梁实秋深谙“割爱”的艺术原则,所以他的散文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美在简洁,美在适当。

梁实秋散文的艺术个性,还表现在他那独特的文调。阅读梁实秋的散文,不难发现作者在自觉追求声韵音节的效果。他的散文,不讲究排偶,但于参差不齐之中寓有整齐排偶之笔;不拘于格律,但有时也自然有平仄的谐调和声韵的配合,读起来朗朗上口,保持了适当的节奏之美。

梁实秋散文的成就,当然得益于他对人性百态的洞察,因此能够在作品中层层剥视,娓娓道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中西文化领域的精湛造诣。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化有些地方优于西方,西方文化也有些地方优于东方,因此,他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而主张虚心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解一起。梁实秋小时虽然未入私塾,但他对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以及杜诗极为熟悉。他经常揣摩这些诗文的章法、句法、声调、词藻的特点及行文技巧,使自己的白话散文能符合“文”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白话。梁实秋的散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文调洁雅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又显然是师法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外逢源,古今无阻”——这既是梁实秋散文的个性,又是这种个性形成的原因。

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篇四

“散淡“,这便是我对梁实秋的印象。无论他怎样的乐生旷达,优雅风趣,都汇不浓他品味人生的从容。忽然忆起闻一多先生形容孟浩然的话,说他将诗冲散了,平均分布,谈到令你疑心其有无,于是成了一个诗的孟浩然。我想这样的评价于梁老,也是相宜的。尽管梁老未必就同了孟夫子那样避世隐遁,寄情田园山水,但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那份恬淡与达观自乐,却已古今相通。因而梁老的文字与人生,也就如“微云谈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般经得起时间的玩味了。

然而我初识梁实秋,却并非因为“散淡”。多年前,当我拜读鲁迅的杂文,我便与梁老相识。周树人寥寥数笔,而梁老即荣膺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一尊称。我也曾一度以为梁某人不过一“御用文人”,但我终究理解了他,理解了他温和的无奈。在大时代里,面对民族的痼疾,以梁实秋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同样在探寻着济世良方。他们不是激进,他们亦没有锋芒。他们不同于学究天人而稽古治学的章炳麟,他们亦不同于心忧天下而大声疾呼的鲁迅。他们温和的文人,信奉的是中正平和。我妈见得梁实秋是多么殷切地向传统的闲情雅趣中去追溯,去重新拾起遗忘了的温暖记忆。于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切器物,山水,人情,风月,生灵,也就在他的笔下活泛起来……没有几人能像他那样质朴而闲适地体察万物,如清泉般细细勾勒事物的生机焕发。我疑惑他是怎样以淡定从容去应对不关风月的刀光血影,去应对“走狗”的责难与质疑,然而我见着了他的微笑。也许梁实秋们、林语堂们所主张的情调确实无法解救当时的国民,但却无损于他们人格的光彩。他们的成与败,意义已尽在言外。

读梁实秋的文字,你会感到他那种不同于自然的天成。她是如此的热爱生活。所以生活才在他笔下绽放了那样美妙的趣味,在他旷达的心里,世间万物皆可去细细体味其中的情韵。因而他的文章里有的是雅致,是练达,是洞明,是会心一笑的风趣。可难道他就没有苦楚吗?在凄风苦雨笼罩过的海岛上,面对病痛的捉弄,他却依旧风度翩翩地把玩着人间风景,并以一颗孩童般的心自得其乐。梁老暮年,身患糖尿病,然饕餮之性不改。一日赴宴,凡遇“冰糖肘子”之类的甜食均是停箸不食,大家固深以为然,不料待到八宝饭上桌,梁老却一改前态,大快朵颐。——原来梁老性爱啖八宝饭,苦于疾病而不能多吃糖,只好舍“肘子”以就“八宝”,苦也?乐也!有人说是从中悟出了梁老的人生取舍之道,但在我看来,这分明是他以如此天真而顽皮的态度去笑对苦难。既然如此,人生中一切的痛苦也变成了趣味,成了体验,成了甘之如饴的风光。然而流云易过,再艰难的旅程便也不经意的驶过了。

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篇五

台北是台湾名人故居集中地,胡适、林语堂、张大千……且莫忘了梁实秋。这位将箪食瓢饮都写得令人口舌生津的文学家,除了编著多种英汉辞典,更以一人之力翻译了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全集。那段苦行僧般的岁月后期,他就住在台北;其中7年,住在云和街11号。去年10月底,这栋旧居整修后挂牌,是台湾唯一一处完整保留的梁实秋故居。

1949年到台不久,梁实秋便接受台湾师范大学(简称“台师大”)的任教邀请。1952年,梁实秋和夫人程季淑、小女儿梁文蔷,搬入了台师大为他提供的宿舍――云和街11号。

据说,梁家刚搬进这栋日式住宅时,碧绿院门十分耀眼,房屋方正简洁,前庭后院,后院虽然形似刀把,犯了风水大忌,但梁实秋不信那一套。遗憾的是,好屋有瑕,每逢下雨,地板下常积水,房屋几成“水牢”。7年后,梁实秋便举家搬到安东街。云和街11号几易主人,一度成为废墟,直到2003年被当地政府指定为历史建筑物,重新整修。

据房屋所有人台师大介绍,故居以仿旧如旧的方式整修,保留了铜制排水孔、桧木墙砖等,复制了庭院的碎白石、小植栽,尽可能再现当年风貌。走入故居,虽然扑鼻而来的是新鲜桧木香,但其古朴的木质结构、墙壁上挂着的黑白老照片,仍有时光倒流之感。房屋面积约270平方米,分3房1厅1日式门廊。进门是台阶、玄关,向左为应接间、客厅,向前是通往后院的走廊,向右是起居室、餐厅、厨房、浴室。

梁实秋一生辛勤著述,尤其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因此,故居特别规划的五大主题区,在“梁实秋生平”、“梁实秋故居介绍”、“梁实秋与台湾师大”、“梁实秋与雅舍小品”外,专辟“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展区――原客厅内,摆放着全套莎士比亚书籍,那是主人留给后世永不褪色的心香。

日式庭院布局紧凑,云和街11号是不错的民宅,也让人感叹,文学大师笔耕不辍的书房如此狭小晦暗。几间小室,数分钟穿堂而过;回到庭前,抬头仰望门前苍郁的面包树,才觉天地开阔、神清气畅。

面包树是无声岁月的见证者。有人说,面包树是梁夫人亲手栽种,这恐怕是误传。面包树超过80岁了,梁家搬进来时,应已亭亭如盖。梁夫人亲手栽种的应该是安东街的面包树吧。可是,连梁文蔷都记错了,她在揭牌仪式上向支持保留面包树的人道谢时说:“这株面包树对我父亲而言,不仅是一棵树。它代表我母亲生命的延续。”

也是,是否梁夫人手植并不重要,面包树已经根植在梁实秋的文章、梁文蔷的记忆里了。梁实秋撰文时多次提到它,说它“很大很大”,“树遮盖了大半个院子,叶如巨灵之掌,可当一把蒲扇用……”梁文蔷也回忆,在云和街的日子里,家人常流连其下,父亲尤喜和友人、学生,在树下聊天叙旧,阅读文学。

安东街的面包树应该是云和街的延伸吧,情难割舍。梁文蔷说,母亲去世后,父亲常向她提起面包树,“我父亲给我的信里说:你妈妈手植的'面包树,我真舍不得,我对着它发呆、心里酸酸的。”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揭牌仪式上轻轻感叹。当年的青青学子,现在已白发苍苍,余光中说,那时,他常与朋友到这里拜访梁教授,如今,“抬头看面包树,似曾相识。树还在,人不在。幸而,人不在,功业还在。他翻译的著作、教育的学生都留下来。”

梁文蔷阔别50余年再访故居,已是近80高龄的老人家了。抚摸着少女时期隔窗而望的窗棂,踱步到父亲常年耕耘的书房,她激动又感伤。说起父亲为译巨著,几乎日日无休,唯有两天例外――家中猫咪生子,猫妈妈偏爱书房中的纸篓做窝,梁教授只得让出书房给产妇――梁文蔷满脸都是幸福的笑意。

早已定居美国的梁文蔷,也带来不少珍贵文物赠送给台师大。其中,不仅有文学家谢冰心1940年代自意大利寄给梁实秋的影印画片,已发黄破碎、梁实秋亲自保存的1949年初版《雅舍小品》,还有梁实秋于1949年从大陆赴台的通行条,乃至一张台湾警备司令部政治部致梁实秋的信函――说明他当时赞助发行《世界文学史》一书,因作者是大陆人,遭到查禁没收。

岁月如流水一去不返,一些创痛还需要慢慢结痂。在揭牌仪式上,梁文蔷特别提起在北京的大姐梁文茜。她说,20多年前,父亲去世,大姐从北京赶到香港,要到台湾奔丧。在香港停留数日,都没能获准入台,成为大姐心中永远的遗憾。这次故居揭牌,大姐虽已获准入台,“可是她来不了了,她年纪大了。”

一片唏嘘的现场,也有一位北京来客。梁实秋当年挚友闻一多的孙子闻黎明,刚巧在台北参加学术交流,也赶来参加仪式。百年风雨故人情,在云和街11号,两位后人相视而笑。这也是故居重张意外之喜吧。

梁实秋雅舍小品名句篇六

余光中在怀念自已恩师梁实秋时候,这样讲道:梁实秋的贡献,无人不知莎翁全集的浩大译绩。他的水准始终在那里,梁实秋的文章与他的前额并高。

梁文蔷在想念自已父亲梁实秋时候,这样记忆老爸爸 :他喜欢大海,看老虎,看樱花,吃棉花糖。太阳西下了,我们孩子们还玩不够,爸爸便一个一个追我们 ……作家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的“雅舍小品”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雅舍小品》及其“续集”、“三集”、“四集”和“合集”,奠定了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冰心在《读〈雅舍小品选〉》中写道:“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一幅如此恬静悠闲的图画,都因为加入了鸟语而生动极致,画中流动着一脉淙淙如溪流的野趣,令人回味。鸟鸣仿佛总是啼啭在诗情与画意里,小鸟也从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作家梁实秋为他所爱的小鸟留下了一篇文章,作者爱鸟,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作者的情思。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