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熊的故事有感(优质10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雁落霞2023年观熊的故事有感(优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一

几年前,它被送往一个地方时,被邮递员弄丢在了火车站里。被一位音乐教授捡到了,并带回家里。那位教授到处为小八找主人,可就是找不到,他只好自己收养了。

几年过去了,小八已长成一只强壮的大狗。有一次,教授要去上班,小八想留在教授身边,可教授不然它去。教授把它关在花园里。下午,小八逃出了花园,跑到火车站门口,坐在门口的花坛上。教授走出来的时候小八迎上去将它抱住。教授问旁边卖热狗的老爷爷:“小八一天都呆在这儿吗?”“不,它才来两分钟。”老爷爷一边忙一边回答。以后每天下午,小八都会在车站前的花坛等待着他的主人。

一次,教授去上班,刚到车站门口,就见到小八叼着它的球来了,原来小八想玩球了,教授将球投出去,小八将球叼回来。教授又惊又喜,因为以前小八无论如何都不会将丢出去的球叼回来的。

为什么小八突然要叼球了呢?原来小八已经预感到教授会出事了。它想用这种方法来留住教授不让他去上班。

果然,教授在对大家说话的时候,忽然晕倒在地上,后来才知道他已经去世了。大家伤心欲绝,教授夫人要离开这地方。把小八送给了她的女儿。

小八不想在新家待下去,教授的女儿知道小八的心思,就把小八放了。小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以前的家,它发现它的家已经卖出去了。于是它来到车站前,邻居们十分惊讶。

小八蹲在花坛上,饿了就在邻居哪儿讨点吃的。春去秋来,时间流逝,几年过去了。在花坛上的小八自从上了报纸,就有许多人被小八感动了,给小八送钱;小八成了一道风景线,来往的路人都不禁为小八和教授的情义感动了。

我们人孝顺去世的长辈都是为长辈守孝三年,而小八用自己的一生来报答主人。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二

主人公安德鲁是费城一位非常杰出的律师,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思维敏捷,精通法律,原本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由于他同时是个同性恋,和其他“同志”一样,不时地出没于各种专属于同性恋者的场所,到那里去寻找只属于自己的快乐。不过非常可惜,他因此患上了艾滋病,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死亡率很高,而在主人公生活的年代,因为自身的某种“不良行径”而患上这种病则还有另一层含义:你将被社会所抛弃。因此当他的上司从他脸上的伤疤知道他患有艾滋病之后,便使用诡计将他开除出了公司,安德鲁当晚知道他被开除的真正原因,可以预见其当时的绝望心情,但他并不服输,随后在走访了9家律师事务所都没能如愿找到帮他打这起非法解雇员工案子的律师之后,他踏进了乔(我们的男二号)的事务所。不过同其他多数人一样,乔对于艾滋病(尤其是因为“同性恋”引起的)一开始也是十分反感。他看不起同性恋者,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异类,是不洁身自好的臭虫,并不肯为其打这场官司。于是安德鲁只好绝望的离开,但是当镜头长时间地给到其出门后在大街上好似四处寻觅的双眼时,我开始意识到我错了,他的眼睛里闪现的并不是绝望,而是“坚韧”,是希望。

影片到此已经是很吊观众的胃口了,观众急于想知道主人公将怎样处理这一绝境的,不出意料,安德鲁的确是个不肯轻言放弃的人,他只身坐在图书馆中查阅有关保障同性恋权益的法律条文,或许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变的信念:我与其他人一样,没有任何的不同。另外,我想影片之所以把背景设置成为费城——《独立宣言》的签署之地,应该是有意为之的,而主人公恰是一位律师——美国司法界的一员,更是有想对美国司法界说点什么的意思。

事实上这起案件重点并不是经理对员工的解雇是否非法,而在于他的上司是因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才将其解雇。真正令我感动的也并不是艾滋病患者的权益最终被保护,而是主人公最后真的可以说一声“i’m,ready”。他深知自己也许活不到庭审结束就会死亡,但是他依然不屑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尊严,这种信念与坚持,正式打动我最深的地方。影片并没有将笔墨过多的放在主人公的个人情感上,也没有过多的描写如何去打赢这场官司获得赔偿,相反地,这些情节仅仅是一笔带过,重点是突出了安德鲁之所以能坐下去的原因。

那么就请相信爱的力量,因为他会带给你生活的勇气。

拥有爱,天堑终会变通途;丧失爱,你将寸步难行……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三

费城故事是一个关于艾滋病人遭遇歧视的电影,看来让我感受颇深。

每个人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公平生存的权利,艾滋病人也就应一样,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它的可传染性而受到个方面的歧视,用工歧视,等等一些方面的歧视。

我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让大家都来了解艾滋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魔鬼来看待,对艾滋病人敬而远之。只有我们对艾滋病有了了解,才会消除心中的恐惧,才会从心底来真正的接纳这些特殊群体。

很高兴的是,艾滋病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在世界上,设置了世界艾滋病日,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到了我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些群体,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增多,相信不久艾滋病将会被攻破。

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少一些安得鲁,艾滋病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和遗忘,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四

今天,我们看了这部《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的电影。我看了后,真的很感动。

自从鸣鸣的爸爸去世后,鸣鸣的妈妈就一直卧病在床。因而,十岁的鸣鸣就开始承担加中的一切家务。试问一下,仅仅十岁的孩子可以吗?尽管这样,但是鸣鸣在妈妈面前装做没事的样子。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每天放学之后,鸣鸣放弃了与好朋友玩耍的时间,回家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为了妈妈,她杀掉了自己喜欢的毛毛(一只小鸡),帮妈妈补充营养。在看电影期间,我不时听到孩子的啜泣声。

鸣鸣在学校生活,不过一位普通的十岁的小女孩,尽管她总是尽量在老师面前装做没事的样子,可是还是遮掩不住自己内心的伤心,她在丧父期间,母亲也因为丧失了着家里的顶梁柱而又再次病发,就这样鸣鸣承担了家里一切家务,她放弃的是童年孩子所需要的欢笑。鸣鸣每天放学,楼下的孩子们都缠着她,叫鸣鸣和他们玩游戏,尽管鸣鸣很想和他们一起玩,可是,她还是控制住自己,拒绝了他们。然后回家做家务,找顾妈妈。

对现实,谁又能做到呢?

之前,她都有预习功课,为了不影响同房的病人,她只预习了一阵,就熄灯睡觉了。

在这场戏里面,还有一个人令我佩服,那就是鸣鸣的班主任。她很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有一次,鸣鸣出黑板报,鸣鸣和另外一个同学连饭也来不及吃,就在写。老师上来了,看见她们俩还没吃饭,连忙叫她们去吃。她看见其中有一位同学只带了一点饭,于是说明原因,叫她要注意营养均衡。鸣鸣只带了一点点菜,没有肉,老师看见了,把自己带了的菜分了一半给她。在鸣鸣妈妈住院期间,老师也常常在放学之后去探望她,每次去都带一些水果。

是徒劳,与其这样,你不如充分利用的本来用来沮丧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不是更好吗?因为每当到第二天,它将是一个更好的开始。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五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看到这,我心里有很大的感触,我仿佛看到了妈妈起早贪黑的干活,而我却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我却不知道帮妈妈干活,天天当千金,当公主,父母说自己几句时,还顶撞父母,看到张鸣鸣,我觉得自己真惭愧,真不应该。

有一次,我自己在家,无事可做,这时,我发现家里很脏,于是,我便想帮妈妈干点家务活,平常,看着妈妈干家务,我觉得很简单,很轻松,可是,我只扫完地时,腰就已经疼得直不起来了,洗衣服时,发现水很凉,都不敢往里放手……这次,我终于真正地体会到了妈妈是多么辛苦。

我想:不能再在“蜜罐”里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了,要坚强,像张鸣鸣那样,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因为: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六

前些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这场电影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鸣鸣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以乐观坚强的心态去面对它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其实,人生的价值不就是击败一个又一个困难吗?!

由此,我想到了更多: _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很多人受了重伤,很多人被无情地夺去了鲜活的生命,很多人流离失所……但活下来的人不活了吗?不,他们强忍着悲痛把亲人掩埋,他们在坚强中重新站起来:于是,集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和爱心,一排排房屋、以座座家园、一所所学校矗立了起来!笑容再一次爬上了人们的脸庞、生活的希望重新在心头涌动!

我在心底再一次告诉自己:只要有乐观而坚强的心,灾难总会过去,迎面而来的`是灿烂的黎明!要做一个乐观而坚强的男子汉!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七

费城,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伟大的城市。在这个城市,曾经召开了两次大陆会议及举办过美国制宪会议,先后诞生了《独立宣言》与美国1787年宪法。然而电影里,就在这个充满着宪法庄严的圣地,发生了一起艾滋病患者争取平等的诉讼案件。

电影的主人公安德鲁本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律师,却因同性恋患上艾滋病,被发现后,公司老板故意使安德鲁在工作上出现失误,并借此辞去他的职务。由此,怀着无奈而悲愤的安德鲁踏上诉讼之路。

短短的120分钟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剧情,但却总能时刻抨击着我的内心。故事设定在费城这一地方,直击艾滋病、同性恋等人们敏感的社会问题,不断拷问着人们的内心。

费城,俨然是美国宪法的代名词,崇尚着自由与平等。然而在这个城市里,主人公安德鲁却因为是名同性恋者以及患有艾滋病,被周围的人歧视,受尽不公平的待遇。决心要控告自己老板非法解雇的主人公,在一心寻找自己代理律师的过程中,却遭到不断的拒绝。原本身为律师的主人公,尽管深谙法律知识,追随公平正义,但在社会上人们的不平等的眼光下,也不得不无奈地独自坚持。法律文件上白纸黑字的条文规定在这一刻显得黯然失色,折射的是法律的理性与人们道德情感之间的矛盾。

再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法庭上双方的激烈争论。主人公与代理律师精心准备了有力证据与陈词,在围绕“上司是否事先得知安德鲁患有艾滋病”这一问题进行争论时,被告方却有意强调与主人公同性恋、艾滋病有关的敏感问题,追问他日常生活是否有不检点的行为,不断打击早已身体虚弱,精神恍惚的主人公,令我一度认为安德鲁将要败诉。当然,在主人公和代理律师的努力下,最后他们还是赢得了这场官司。但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许多片段例如上庭作证的同事有的毫不掩饰地表示对艾滋病患者的不满,有的则深表对主人公遭遇的同情、安德鲁的老板即被告方在一旁得瑟地像在盘算着什么、还有最后安德鲁在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下脱下上衣,露出疤痕的场景……都直击我的内心,让我感受到在司法法庭上,唯一有用的是证据,而无论代表哪一方的律师,都是以维护各自的委托人的利益为首要,法庭上庄严神圣,容不得有感情的干扰。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安德鲁赢得了官司,维护了自己的权利,但胜利的喜悦伴随着的是主人公的悲伤离世。没有太隆重的庆祝与愉悦欢乐的气氛,也没有太多的悲伤情绪。电影没有太特意地呼唤我们尊重艾滋病、同性恋等社会特殊人群,没有强调人权的自由平等,以致在电影以一段旧纪录视频来作为结尾,但却在主人公那从开始的无奈悲愤到最后释怀绝望的感情变化中,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弱势人员在维护自己基本权利时的那一份坚持与执着。人人生而平等,这一句话是多么受人推崇,同时在世俗的各种挑剔的眼光下显得多么脆弱无力。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八

新县啟福小学五一班:陈璨指导教师:时景

当老师宣布下午看电影时,我本以为可以轻轻松松地观看。可是当我看完《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这部电影后,我却一点儿也轻松不起来,因为我被主人公张鸣鸣深深的感动了。

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儿——张鸣鸣,本应该像同龄孩子一样,有父母的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是,张鸣鸣却非常不幸,父亲去世,母亲重病,可谓祸不单行。家庭重担一下子落在张鸣鸣的肩上,但她并没有因此抱怨和绝望,而是顽强地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张鸣鸣所做的一切无不体现了她对母亲的爱与孝心。

最令我感动的是张鸣鸣过生日那天,妈妈给她一些钱,让她去买一个生日蛋糕。可是,懂事的鸣鸣为了省钱却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蛋糕卖完了,放弃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生日礼物。

张鸣鸣那样省钱为妈妈治病呢?此时,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孟子的一句名言: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张鸣鸣,你的勇敢、坚强、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鼓舞了我,你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后,我再也不惹父母生气,多帮他们干家务,好好学习,做一个让父母开心、省心、放心的好儿子!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九

经济法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一部关于法律的电影《费城故事》,看完这部电影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更让我们懂得法律的真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需要完善的法律来维护。看完这部电影以为讲艾滋病的作品,其实不仅仅是艾滋病,还有生命的热爱和平等;以及律师对职业,法律的热爱。

感人的一段是安迪听歌剧那段,他沉溺,陶醉其中,那么渴望生存,热爱生命,以至于最后感动了自己和他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也超让人感动,就是安迪和法官在法庭上的那段对话,法官问“你最爱法律什么?”安迪说:“有时候,偶尔你是促进公平的一份子。”这一刻我认为他是一个好律师,也理解了为什么他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打赢这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官司。毋庸置疑,他去面对本来不需要面对的各界压力,他不仅仅要的是公司对辞退自己的补偿,更为的是身后更多的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利。费城是一个标榜为兄弟之爱的城市,艾滋病患者以及同性恋的歧视随处可见,难免有些讽刺,这也反映了社会问题,但在电影结局安迪赢得了官司,获得了胜利,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消除歧视的可能。电影结尾留下一个迷可以这么理解,一千个律师被绑着沉入海底,成为一条船上的人,为了摆脱困境,逃离海底,会团结起来,当强烈的维权意识和优秀的维权能力结合起来,往往会产生新的历史性的变革。因此一千个律师被绑着沉入海底,是一个好的开始,这意味着一个具有变革性力量的集体凝聚在了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开始共同战斗,胜利也就在望了。

如当下新冠疫情盛行,各种谣言,地方病人歧视故意隐瞒病情,也屡见不鲜。终究是法律意识不到位,所以为了战胜肺炎,我们要遵纪守法以自觉的意识保护好合法权益,和自身安全。眼观当前中国社会民众法律意识薄弱,需要学习进步,提高法律意识,共同努力维护法制社会。

观熊的故事有感篇十

节日里一整天都在断断续续看这部电影——《香水》,这片子太让我震撼了。

这电影能坚持看下去于我而言不容易,观影的过程极不舒适。

开头是几段平行蒙太奇的快速拼接剪辑,在灰度浓重的冷色调里,导演为观众铺开了主人公格雷诺耶一开始就沉重阴暗的人生:

巴黎秽臭的鱼市场里,女人在其贩鱼的摊位底下生下来一个孩子,这是她的第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会生在这里,足见女人的生活之窘迫。像以往一样,这孩子照例被丢弃在案头下一堆鱼肠鱼杂堆起来的腥臭污秽之中,等着自生自灭,然后铲进河里。他的母亲已经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了前面几个孩子。也许她是一个穷得无力养活自己以及孩子的女人,也许这孩子来路不正见不得光,且不知道究竟这是一场痛苦还是欢愉的产物。总之他的到来,是女人的剧痛与累赘。生完孩子后女人挣扎爬起来,想继续卖鱼。女人看起来很虚弱,大汗淋漓,摇摇欲坠。

这叫人生出来悲悯之心。

这是宗教故事,也是社会人赋予生命的神性解释。

影片中女人的异常很快引起了一个经过鱼摊的男人的注意,他问她究竟怎么了,这个时候,那个在污秽中挣扎的男婴发出来他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他表现出来异常顽强的生命力。原来这孩子是一个有着不同寻常的嗅觉的人,鱼腥味等强烈的恶气味刺激,激发了他的生命力,他没有顺利夭亡,而是在挣扎中发出了奋力地哭声。这声音出卖了他的母亲,人们循声找到他,人群哗然。这个贫穷的鱼贩母亲居然想谋杀自己的孩子!这是世俗与宗教都不能允许的事情。男婴的第一声啼哭,就把他的母亲送上了绞刑架——女人以谋杀婴儿罪被绞死了。

然而,没有人深究这个虚弱贫穷的母亲经历了什么苦难,是什么原因致使她一次次怀孕又一次次弃婴,这都不需要深究,人们所不能忍受的仅仅是她企图任孩子自生自灭。行刑时候女人的脸上没有悲伤没有太多表情,只有空洞的眼神紧闭的唇,也许她来不及表现她的恐惧,也许她把命运早就交给了上帝。

男婴被送到了育婴堂,有了名字——格雷诺耶,这是社会的善举。然而送进去之后就无人问津他将遭遇什么,会有怎样的成长与命运。他一被送进去,就险些被几个七八岁的衣着肮脏的孩子们用一块破布捂死。他们不欢迎他的到来,这意味着又来一张嘴,又来一个抢地盘睡觉的活物。孩子们不乐意“添堵”,毫无善念,只想快些弄死他。人性在异常的生存环境中滋长出来恶行似乎也再正常不过,从没得到过爱的滋养的心,又怎么会爱别人。

然而男婴在各种陌生气味靠近的时候就从熟睡中惊觉,他开始扭动啼哭,惊醒了育婴堂的管家婆,老妇闻声过来救下了他,鞭打了那群孩子。在老妇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劳力,她要养大他们,再暗中卖掉可以卖掉的,换取生活。这一切都是暗中完成的。这个社会在慈悲之举——收留弃婴之后,就没了下文。没人去在乎这些生命后来怎么样了。

男婴表现出来异乎寻常的生命力。这多亏了他的天赋异禀,他对气味有强烈的分辨力。影片中有一个特写镜头,男孩初次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他贪婪地嗅着苹果的香气。这苹果也是隐喻,暗合撒旦手中那枚令欲望觉醒的苹果,来自味道的诱惑。他像野草一样顺利、简陋、顽强地存活与成长,终于到了可以被卖掉的年纪。育婴堂管家婆把他卖给做羊皮生意的满脸横肉的商人做苦力,可一转身老妇就被商人杀死,这一桩买卖人财两空,还叫她送了命。

似乎格雷诺耶的每一任主人,在他离开之后均死于非命——首先他的哭声把母亲送上绞架;然后卖掉他的育婴堂老妇送了命;辗转卖给各个商人做童工,他靠天赋驱使,成功使得自己被卖给香水商,他爱那香味,想储存世间美好的味道。但香水商人们亦死于意料之外。得到他配方的商人死于老屋垮塌,揭发他杀人的商人死于众人审判,甚至他尾随接触到的第一位有着青春体香的少女也被他慌乱中意外捂死……这些微妙的情节若说是纯粹的巧合,未免有失偏颇,其实别具匠心。是作者借上帝之眼给了贫穷与无助的下层人民悲哀的一瞥;亦是用因果关系给那些贪婪的只会榨取利益的小资产阶级人物难逃的罚与劫。直到最后一刻,格雷诺耶都没有被看作一个人,都只是商人眼中没有人格,只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工具。

少女的意外死亡,促成了格雷诺耶潜意识中人性的长眠不醒。也召唤着他更为疯狂的举动。

格雷诺耶也仿佛闻不见自己的味道。只在跋涉中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洞里面,他第一次没有闻见任何“味道”,差点让他忘记此行目的,最终一场雨浇醒他,他还是醒悟他要继续追寻。他并不知自己缘何生而为人,仅仅如兽类本能,只知道自己要寻找味道分辨味道制作并储存味道,这成了他生命的唯一意义。

“香水”的味道即是生命的味道、人生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世界的味道。这是影片通篇的隐喻。

就这样,在天赋异禀的嗅觉引导下,男婴格雷诺耶走完了他从出生、求生、辉煌到毁灭的短暂一生。格雷诺耶寻找香味的过程,就是探索生命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却以隐喻的方式完成。

与其说是格雷诺耶出于生命本能追寻香味,倒不如说是导演带领我们借香水这个喻体,探索人生而为人的意义,以及人类社会种种罪恶可有其源头。也许宗教会回答我们对生命的疑问,对社会的困惑。

影片最后,人们心底的爱欲被香水激发,彼此亲吻抚摸,脱掉衣衫……衣衫本是社会人的一层理智屏障与道德围栏,然而大家情不自禁地除去它,这是集体的迷情,集体的失智,集体的狂热,集体的失忆,这是更大的隐喻了。

影片没有就此打住,在“气味”的召唤之下,格雷诺耶回到了母亲生养他的地方,夜晚,他到了巴黎那个肮脏的恶臭熏天的街头,他把整瓶香水从自己头顶浇下来,聚在一起的妓女、强盗、乞丐和疯子发现了被香水沐浴的格雷诺耶,他们疯狂地扑上去,前仆后继,活生生将格雷诺耶分食了,连一根头发、一根骨头都没有剩下。

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前,我完全无法预料影片结局竟会由食人的方式所呈现。这结局尖刻、震撼、赤裸裸地铺展在观众面前,让心避无可避。

影片结尾:当众人散去,隔天的清晨街头又支满了嘈杂脏乱的小摊,一切归于平凡之中;好像那个杀人犯、香水天才格雷诺耶从未出现过。然而世间众多的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就像味道,无论香臭,我们无法拒绝闻见,因为味道与呼吸同在。

《香水》一开始观影的时候,我几乎是看不懂的,还以为是个犯罪片。等看到了结尾行刑处——影片的高潮迭起,才真正触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核。

这片子应该是属于批判现实的作品,只不过还披了一件魔幻与宗教的外衣。整个片子充斥着隐喻。我这愚笨的脑袋,要一下子看懂这个电影着实不容易。一遍遍回味的时候,才后知后觉,有所觉悟。片子借着“香水”这个壳,对社会的内核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香水”可看作是上下阶层的一个隔离带,既是充斥着奢靡酒会和纵情声色的上流社会的象征,也是肮脏的仅以生存为终极目标的下层人民的痴心妄想。

“香水”所透视出的社会人的相互冷漠以及阶级地位等差,无不呈现出深刻的伦理与反思。这部片子思想太过厚重,内涵太过丰富,表现太过隐晦,还有诸多“难以描述”,太多的人生欲望,太多的尘世喧嚣,太多的人性曲直,都带着暗芒,隐隐约约地闪烁在影片灰暗的色调中。我不能一一尽述。原来我内心诸多的“感觉”亦如感知味道,有许多语言所不能及处,只可意会。

观影感受写完了,此刻,想深深地吸口气,再缓缓呼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