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后反思篇一
这个单元教学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
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单元有两次比较。其一: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后反思篇二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而设计的一节教学内容。整个学习阶段可分为两段:无进退位的,有进退位的'。它们都建立在二十以内加减法(无进退位,有进退位)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由此进入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学习。这节课主要任务是无进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求学生能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并继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来解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题。
朱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分为“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索新知——运用新知——新知迁移——拓展新知”四个环节。首先,通过复习旧知,自然而然的引出新知,在探索新知阶段让学生在小组里通过摆一摆,说一说,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用多种方法计算23+2,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并通过一组题:3+4=23+4=33+4=63+4=让学生计算和观察,不仅巩固理解了算理,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类推能力。在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时,用加法迁移到减法,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再次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体验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减,十位数不变的算理。在计算5—4=25—4=35—4=65—4=一组题时,通过计算和观察,再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类推能力,并进一步巩固算理。
大部分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已经能算出结果,但是对于计算方法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整节课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操作、观察、讨论、口头表述思考方法,经历验证过程,体验算理,以“说”促思,以“说”明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类推能力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愉悦。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后反思篇三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课一开始,我进行了口算和笔算练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注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层层推进。
(3)竖式计算教学在加强算理教学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不过,虽然本节课显得朴实、扎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复习笔算和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后,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避免不应犯的错误。
(2)在探究算理时,由于我引导不到位,如果学生说18表示180时,我及时引导表示18个什么,就不用费那么多时间学生却说不出了,这样就有了练习的时间,不至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这节课的不完整了。
(3)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我由于心急,没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是打断了学生找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样可能会打击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今后,在备课时要找准每堂课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围绕基本点备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某一环节出问题而影响整体计划,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情况。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后反思篇四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先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思维活跃的孩子一下子就能得出答案,不屑于“动手”,而动手操作的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算式的结果,很难为理解算理建立清晰的表象,操作过程有些流于形式。
1、选择合理的操作时机
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笔算,出现多种结果,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获得结果,满足学生急需知道算式结果的心理需求,然后引导学生产生为什么十位上的数要和个位的数合起来接着除的疑问。带着疑问让学生动手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2、重视操作过程,提高操作效率
本课的算理是抽象的,而学生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在教学中,单靠老师的言语讲解有时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利用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操作”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操作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在学习回答中,让学生获得结果,获得成功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后反思篇五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o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场景图,接着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两人一共买了46枝铅笔,平均每人买多少枝?
1、教学口算方法:
指名列式:462
师:结果是多少呢?借助小棒分一分
生独立操作,指名交流分的过程及结果:
(1)每人先分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2)402=20(枝)
62=3(枝)
20+3=26(枝)
2、教学用竖式计算:
生独立自学书本上竖式的书写方法:
小组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