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一本书的感受和评价,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书中的主题。8.这些范文虽然只是个别作品的读后感,但它们的深度和观点却是我们写作的一个参考和借鉴。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一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先生回忆起当年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时光流转,仿佛近在眼前。他说:“写《乡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视角,一种近乎童话的天真。我想,做一个诗人应该怀着广泛的同情。不设防、不世故,好的诗人应该一辈子天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为可能。”
我对他的话感受很深,在刚刚考上大学要来广州就读的那年,我在车上,隔着朦胧的玻璃窗,看着父亲母亲追着车子的身影,眼泪悄然而下。那时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体会到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今天终于要离开了。明明知道还能回来,但是,原来离开家的感觉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坠子在拽着我的心,无法拯救自己,无法挣脱那莫名的愁苦......
然而,余先生的乡愁当然远远在我之上,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居住在台北,离开祖国大陆足有了,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他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无法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然而却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为他没有办法啊!
就在这样一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因为那是唯一使他与母亲、新娘、祖国联系起来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处啊!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在这首诗里面,长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联系起来的物,借着着滚滚的长江水,他们彼此之间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实是有着万般的无奈,然而却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谢这唯一能紧密彼此的长江水啊!多么的让人心痛,为之惋惜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谢、赞美这长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无处话相思......
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一种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纯真的心写出了沧桑的惆怅与孤苦,如果你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够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沉,一种落叶无法归根的深沉。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二
当风吹起,追求自由的种子展开翱翔的翅膀,断绝了羁绊,在未知的世界中尽情的探索,忘记了远方的思念,忘记了故土的牵挂,似乎在这片新的天地中可以找到永久的寄托。然而,当暮色降临,夜空中没有了熟悉的星影,月光冷冷寂寂再也没有温暖,泪,无知无觉,悄然流下,在眼眶,在心田。
十几年的风雨拼搏,终于,在那一刻,熟悉的故土,眷恋的家人,再也无法成为羁绊,潇洒挥手,面朝夕阳,踏上远方征程,没有一丝留恋,不再顾及挽留的目光亲情,留于身后的只有柏油路上淡淡的斜影。
或许,就像那一颗颗刚刚离开母亲怀抱的种子,在这片未知的新奇世界中,一切都可成为前进的理由,都可化为强而有力的脉动。无尽的好奇充斥于血液之中,仿佛兴奋剂般催生着四射的活力。这里,似乎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是我为之奋斗的一切,这里会有我的荣光,会有我的骄傲。
时间,真的流水般,白驹过隙的消散,不再是初来乍到,没有了原先的兴奋,短短的岁月消磨,突然间心中有了莫名的悸动,想要在夜风中狂奔,在月下嚎叫。
那夜,在冷寂月光的陪伴下,我走向了荒无人烟的丛林小道。
风,狂奔中,在耳畔呼啸——呜呜……,伴随心碎声,突然泪流满面,慢慢的缓行,任凭泪水肆虐,无意间静静的抬头,月,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那莫名的悸动,真的好熟悉,好熟悉——故乡的月,故乡的风。
仿佛一瞬间,回忆,蒙太奇的闪现,流水似的在脑海中流过,徒劳地双手掬起,却在指缝间流逝,默默的倚树而坐,任风呼啸,任月萦绕。
回忆,努力的回忆,淡淡的模糊影像,勾起的没有视觉,却是难得味觉,当风捐杂着草木的在鼻尖飘过,恍然间,久违的味道,深深刺激了味蕾。那是家的味道,家的芳香,强忍了眼际的泪,缓缓合眼,慢慢品味瞬间的感觉。刹那间,家,瞬间置身于以为原本早已淡忘的家中——那是门,厚重的门,缓缓打开,打开了外界的封闭,打开了心中的枷锁,走入短暂离别,却恍若隔世的家。手,慢慢的抚摸,家具的丝丝纹路,书桌上熟悉的刻印,阳台上那颗颗翠绿的植被。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都是那么的催人。
心际间,暖流淌过,恍然明白,家,就算风筝飞的再远,控线的手永远在那刻有羁绊的家中。
或许,追求自由的种子,不会永远的耐住寂寞,总有一天要展翅翱翔,想要冲破家的羁绊,然而,无论飞的多远、多高,总有一天会明白,家,是生命中永远的羁绊。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三
最近,老师在班级里给我们上了《走进琦君》专题阅读。渐渐地,我对琦君——一个温州籍女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到家,我在书架里搜寻着,如蜜蜂采蜜一般,找寻着琦君的书。书架上,《粽子里的乡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等着我去采撷。封面是浅浅的橙色,一下子就让人有种怀旧的感觉。翻开目录,“故乡情怀”、“千里怀人”、“儿时有味”、“浮生小记”、“宠物良伴”一个个章节映入眼帘。很显然,琦君是将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怀想,对童年的回忆,都藏在了她的文字里。
这本书里,我对《粽子里的乡愁》这篇散文印象特别深刻。仍然记得,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第一遍读时的那种欣喜。因为,我们可以在文童里读到那么多熟悉的味道:豆沙粽、火腿粽、猪肉粽、灰汤粽……令人最最欣喜的是白米粽。我知道,只有温州才有那么多种类的粽子,只有讲温州话的地方,才有如此特色的白米粽。我的妈妈是宜山人,每逢端午节,她总是要回宜山去买白米粽,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如今我们居住的灵溪的大街上从来看不见白米粽的踪影,妈妈爱吃白米粽,是因为它有故乡的回忆吧。读到这个细节,我一下子被文中的“粽子”吸引了,被“粽子”背后的画面、情感感动了。琦君,12岁跟随父亲去了杭州,温州对于她,就是心底最深的思念。
回家后,我再次阅读《粽子里的乡愁》。这回,我不仅看到了家乡的美味,还看到了文字背后淡淡的思念和乡愁。透过隐隐的粽香,我仿佛看到琦君的母亲蹒跚着行走在潘宅大院,忙前忙后;偶有乞讨的路人经过,她总会让琦君为他们送上一两个热气腾腾的粽子。时间流转,岁月交替。六七十年后,远在美国的琦君独坐窗前,她依然会想起故乡的一切,想起最最思念的母亲。
在这本散文集里,除了《粽子里的乡愁》外,其他的文章也是如此。琦君总是借物抒情,将自己淡淡的乡愁融于回忆之中,融于叙事之中。比如,《水是故乡甜》,从矿泉水着笔,引发对家乡山泉水深深的怀恋,这样的笔调一下子就带人走入了思念之中。
的确,游子在外,永远忘不了生她养她的故乡。乡愁,是游子们笔下永恒的主题。对于张籍来说,乡愁是“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犹豫;对于王安石来说,乡愁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欣喜;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乡愁是“山一更、水一更,身向榆关那畔行”的一路飘摇;对于琦君来说,乡愁是“藏在文字背后淡淡的记忆相册”中的回首。
乡愁,总是藏在淡淡的记忆里……。
对于初中生来说,乡愁是一种过于深邃的伤感,幸好有如诗的文字结集成书,阅读、感怀、思索,于是思乡之愁也就从琦君的笔端流入了小作者的心中。
作文里既有《粽子里的乡愁》中情景的描绘,也有小作者生活中场景的应和,一只白米粽,既牵着琦君千山万水外的思念,也引着妈妈每逢佳节时的乡情,两相对照,数十年光阴流去,乡愁却依然盘桓在每个温州人的心中,不离不散,于琦君,是数不清的梦回故里,于母亲,是久久盼望的亲友重逢。
从好奇琦君,到阅读《粽子里的乡愁》,再到文末思乡者的佳句集萃,文章意境层层递进,情感渐深,乡愁借着文字之美流淌而出,感人肺腑。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四
最初读《乡愁》这首诗,是在电视上听温总理读最后两句,当时觉得这两句道出了爱国志士对祖国统一的祈盼。这首诗浓缩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爱情、亲情、爱国情,婉婉道来,让人禁不住遐想诗句背后的故事,并对老先生人生经历中这些最难忘的情结产生共鸣。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读一遍,才发现他表达出的这几种情结,原本就是当代普通中国人一生的经历。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文化,老先生描写的四个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童年的邮票让人想起当时邮票作为新事物被大众关注(连小孩也参与其中)的邮票文化。船头的新娘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用同舟共济来形容恩爱夫妻的爱情文化。在坟头怀念母亲展现出中国人追思亲人的祭拜文化。浅浅的海峡阻隔两岸让人想到中国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统一文化。离乡的人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亲人的印象也许会变得模糊,但故乡的文化被代代相传下来,这种文化常常让散落海外的华人子弟不辞万里奔波,到炎黄故里探寻祖辈的足迹,最终形成一种华人特有的寻根文化。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乡愁比作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并用我在这头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头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是应答),这头和那头的呼应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时空阻隔的距离产生了无尽的乡愁。四句话的对仗也十分工整,让人想起唐诗宋词和对联的严谨。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普通大众的诗,也是寓意深刻的诗,所以注定要广为流传。有人说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要说人生如梦,岁月如诗。
文档为doc格式。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五
最近,偶然读到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觉得甚是喜爱。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短短四句诗,就向读者讲述了诗人小时候就离家求学,与母亲只能书信来往的情景。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对往昔的追忆之感跃然纸上。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以后,诗人结了婚、成了家,而心畔却依然萦绕着那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因为,这时的乡愁,又多了几分对爱人的牵挂与依恋。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点评]结合自己的深刻感受,指出对这几句诗的理解与感悟。“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纵观全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简单的时间副词却精确地架构起人生旅程的各个阶段。[点评]概括简洁到位。在诗人的人生中,“乡愁”一直都伴随着诗人左右,时时刻刻、分分秒秒。路途的这头是故乡和亲人的翘首以待,而那头则是诗人的思念和牵挂,是诗人羁旅多年感受到的疲惫和思索。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六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文档为doc格式。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七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游子的乡愁,那是一个渴盼祖国统一,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游子的乡愁。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思念祖国。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国人,我们流着一样的血,忍受着同样的痛,有着一样的心情,也有着同样的乡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着一颗同样的中国心!
乡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档为doc格式。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八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的邮票让人感叹流逝的时光偷走了美好的童年。把母亲和邮票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老先生的童年一直有慈母相伴,而收集或者把玩邮票则是老先生童年的最爱。童年总是因为单纯,无忧无虑而让人难以忘怀。大多数人读到这就会想到自己的童年,有美好童年的开始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忆中,童年不快乐的就开始羡慕老先生。
长大后那窄窄的船票和新娘联系起来,让人遐想那张船票引发了一段多么动人的爱情故事,也许这个爱情故事伴随了老先生大半身。爱情一般发生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恋爱中的人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相信世界充满爱,往往把以前认为是恶的事物看成是善,同时变得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也变得特别感恩,甚至感谢上天赐给了自己生命。经历过爱情的人回首往事,细嚼当年的痴情、浪漫和甜蜜,感觉十分美妙。
后来写到老先生在母亲的坟头前祭拜,在与母亲两世相隔的事实面前,老先生十分无奈和悲伤。人生六苦里面就有伤离别,与亲人的分离造成的痛苦可见一斑。
最后老先生为大陆与台湾因一湾浅浅的海峡不能统一而忧伤,展现出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统一、和解的渴望。浅浅的海峡与两岸六十年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强大,让人感叹智慧的中国人不应该被这浅浅的海峡阻隔这么些年。期望两岸统一也表达出老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后四句每句都把乡愁比作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生动,并用我在这头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头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说是应答),这头和那头的呼应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时空阻隔的距离产生了无尽的乡愁。四句话的.对仗也十分工整,让人想起唐诗宋词和对联的严谨。
最初读这首诗,是在电视上听温总理读最后两句,当时觉得这两句道出了爱国志士对祖国统一的祈盼。很快我找到全文细读一遍,发现这首诗浓缩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爱情、亲情、爱国情,婉婉道来,让人禁不住遐想诗句背后的故事,并对老先生人生经历中这些最难忘的情结产生共鸣。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读一遍,才发现他表达出的这几种情结,原本就是当代普通中国人一生的经历。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文化,老先生描写的四个场景都让人联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童年的邮票让人想起当时邮票作为新事物被大众关注(连小孩也参与其中)的邮票文化。船头的新娘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用同舟共济来形容恩爱夫妻的爱情文化。在坟头怀念母亲展现出中国人追思亲人的祭拜文化。浅浅的海峡阻隔两岸让人想到中国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统一文化。离乡的人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亲人的印象也许会变得模糊,但故乡的文化被代代相传下来,这种文化常常让散落海外的华人子弟不辞万里奔波,到炎黄故里探寻祖辈的足迹,最终形成一种华人特有的寻根文化。
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普通大众的诗,也是寓意深刻的诗,所以注定要广为流传。有人说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要说人生如梦,岁月如诗。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九
《乡愁》这首诗能表现出作者对祖国挚爱,那么我们更应该挚爱祖国,即使身在他乡也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余光中有首新诗《乡愁》我十分的喜欢,它读起来余音袅袅,韵味十足,它脍炙人口、广受欢迎,在平淡之中见真味。朗诵起来的时候可以将潜在我生命里的激-情被激发起来,这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具有普遍性,与中国诗歌史上的乡愁主题诗歌在情感内涵上完全吻合的。
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美,寄托着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从诗中我们可以提炼以下四个词: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并与时间来了个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表达了作者漫长的人生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之情。第一节中写的是母-子生离之愁,鱼腹雁足,此愁尚可聊加慰藉。第三节中写的是母-子死别之愁,阴阳路殊,此愁已是永恒的憾恨。不管生离抑或死别,游子乡愁的核心都是指向对母亲的思念。而《乡愁》中的爱情是如此缠绵悱恻,美丽动人的。
《乡愁》的抒情旨归是厌弃隔离、厌弃分-裂,向往团聚、向往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诗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
对于乡愁,人们所思念的究竟是那片土地更多,还是思念在那的人更多?我们现在生活在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耳边却充斥着扰人的车鸣声、重金属音乐的声音。而故乡那连墙皮都开始脱落的小土房,承载的却是最天真无邪的我们。
故乡有的是清新的夜露,也不愁深裹的浓云以及云海里闪烁的星光。从郊外的稻田、半空的飞燕到雨过苍茫的满庭绿荫,都好像淡描着依稀的梦景。
黑夜中倦牛夜嚼,水草间小虫底唱,茂林中老树吐绿,村子里炊烟袅绕,白水青田,记忆的深处始终对那方土地有着清晰的画面。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一
余先生回忆起当年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时光流转,仿佛近在眼前。他说:“写《乡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视角,一种近乎童话的天真。我想,做一个诗人应该怀着广泛的同情。不设防、不世故,好的诗人应该一辈子天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为可能。”
我对他的话感受很深,在刚刚考上大学要来广州就读的那年,我在车上,隔着朦胧的玻璃窗,看着父亲母亲追着车子的身影,眼泪悄然而下。那时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体会到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今天终于要离开了。明明知道还能回来,但是,原来离开家的感觉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坠子在拽着我的心,无法拯救自己,无法挣脱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乡愁当然远远在我之上,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居住在台北,离开祖国大陆足有了,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他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无法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然而却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为他没有办法啊!就在这样一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因为那是唯一使他与母亲、新娘、祖国联系起来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处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这首诗里面,长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联系起来的物,借着着滚滚的长江水,他们彼此之间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实是有着万般的无奈,然而却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谢这唯一能紧密彼此的长江水啊!多么的让人心痛,为之惋惜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谢、赞美这长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无处话相思......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一种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纯真的心写出了沧桑的惆怅与孤苦,如果你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够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沉,一种落叶无法归根的深沉。
在我看来,欣赏文字不仅仅欣赏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带给人的感受。余先生的诗在乍看之下,让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选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却发现巧妙之下涵盖的是那么深沉的孤苦与无奈。但是,这又让我想到了更孤苦更无奈的是“惆怅此情难寄”之人。相比之下,余先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相思还找得到可寄托之物,也还有可相思之人。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二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三
妈妈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妈妈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1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1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1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妈妈的国度”。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4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4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4个阶段各自找到1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4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4个意象把本是1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2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1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1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1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1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1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1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1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四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五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选自《白玉苦瓜》,台湾大地出版社1974年版。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六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七
按内容来说,阅读《乡愁》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之感。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从“小时候”“长大后”到“现在”的简单时间排列,从“母亲”“新婚”到“祖国”的浅浅诉说,我们看到了诗人成长的足迹与历史车轮碾过的印记。
从情感上看,《乡愁》表现出余光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更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乡愁是诗人思乡的行吟,是诗人心灵的呼唤,是诗人风雨沧桑中的呻吟。而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不仅如此,还装载着历史的血泪,饱含了海峡两岸的沧桑。从“邮票”“船票”到“坟墓”是深沉的情感,而至“海峡”则是主题的升华。乡愁不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成了民族情感的化身——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对民族团结的期盼。整首诗歌字里行间深深地流露出诗人心中那浓浓的“乡愁”。
《乡愁》的意象是美的。乡愁本是一种摸不着、理不清的情感,而诗人却能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乡愁自“小小的邮票”流出,那是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说起邮票,不能不让人想到家书。诗人巧妙地运用“邮票”这一意象,自然而然地诱发我们的联想。乡愁自“窄窄的船票”溢出,那是丈夫对妻子的挚爱。“船票”这一意象生动地刻画出夫妻之间的距离感,形象地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惜别之痛。乡愁自“矮矮的坟墓”冒出,那是儿子对母亲的怀念。诗人通过“坟墓”这一意象,让我们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更让我们体会到儿子对母亲浓浓的爱意与深深的依恋。乡愁自“浅浅的海峡”涨出,那是两岸人民心灵的呼唤。诗人始终坚信“浅浅的海峡”总会汇到“大海”的环抱中,用浪奏响《黄河大合唱》,用涛筑成心连心的纽带。
《乡愁》的艺术手法也令人瞩目。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结构美,寓变化为统一。整首诗句式整齐,节与节之间均匀对称。诗人还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使诗歌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二为音乐美。全诗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诗人运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和“浅浅的”这几个叠词,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寄情于景,采用隐喻的手法,把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景物上,于无形之中流露出诗人的丝丝乡愁。在语言上,这首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乡愁》是一曲海外游子的深情恋歌,更是两岸人们的心灵呼唤。乡愁已不仅只是乡愁,余光中笔下的《乡愁》还成了几代两岸人们的情结,成了台湾与大陆沟通的纽带。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范文(18篇)篇十八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文学史上常新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韵动人的一曲。他的乡愁诗歌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泊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予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歌的结尾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白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的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织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变的撩人秋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乡愁诗歌不可比拟的深度。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其中“小小”“”窄窄“矮矮”“浅浅”在同一位置的重叠词的连用,使得全诗低回往复,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的数量词的运用,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是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
1947年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8年,创作初期,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0年5月到台湾,9月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及台大教授。
1956年,开始在大学任教。与范我存女士结婚。
1961年,赴美国进修。第二年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台,任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1966年,任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台大等校兼课。
1969年,赴美国任科罗拉多州寺钟学院客座教授。
1971年,任师大教授。
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
1974年,赴香港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75年,兼任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
1980年,任国立师范大学英语系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
1995年,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
2007年,荣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
2010年,携夫人及女儿出访江南大学,并受聘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余光中亲赴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参加2010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并专门创作一首纪念屈原的诗歌《秭归祭屈原》。
2010年6月17日,余光中携家人和流沙河,李元洛参观了三峡大学,并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名为《我的四度空间》的演讲。
2011年3月24日,国立中山大学于其校逸仙馆举办“台湾书写·世界发光余光中诗韵与音符的交响”的讲座,由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余光中教授和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陈芳明所长,以谈话的方式面对学生演讲。
2011年4月1日,受聘于浙大客座教授。
2012年4月20日,被北京大学聘为“驻校诗人”。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世界熔铜艺术创始人、庚彩艺术发明者的朱炳仁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诗与海峡的对话”,即朱炳仁《云彩》与余光中《乡愁》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