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写作学写读后感课后反思篇一
按照《白鲸》的写法,我要在开头说明,这本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我的阅读十分匮乏)。读这本书花了我13天零6小时,前13页用了13天,后面200多页用了6个小时。在读引言部分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艰深的介绍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小说技巧的书,可能是通俗版的《文学概论》,所以看完引言就再没有理会。过了13天,到了不得不看正文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用大量丰富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剖析写作中的一些技巧,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写作的刻板印象,甚至让我想起了很多久远的事情,所以一口气读完了全书。作者对小说的深入解读,对创作案例的分析已经十分到位,我不想梳理作者的观点,想谈一谈那些触动我的地方。
作者说“有很多不是作家的人坚持认为,作家是稀有高贵的物种”,我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在《写作课》的第一部分,谈及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让我想起了那些自己写作的艰难时刻。我曾经是一名有小小文学梦的少年,因为小时候写作文屡屡被表扬,就以为自己还不错。我创作的小火苗从13岁燃烧到17岁,在高二的一次语文课上彻底熄灭。那时我们学习现代诗歌的选修教材,老师布置周末写一首现代诗。那个周末,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如学诗的香菱。而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只记得老师表扬了我同桌的作品。而那一首小诗给我的震撼,让我过了11年依然记得那个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老师读的那首诗的结尾“小虫儿你不要叫,难道你也有自己的情歌?”在那个瞬间,我明白了,上天真的给了一些人名叫“天赋”的东西,而我不是其中之一。我很喜欢读我同桌的练笔的小文章,她情感细腻,同样的词句在她的排列下就那么动人。像她一样出色的人都未必能成为作家,更遑论我这等凡夫。通过不断的学习,不停地练习,或许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但是写出那种非凡的,深深地打动心灵的句子,是要有天赋的。
虽然作者反复强调要自信,但作者也承认自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读了这本书我依然认为成为作家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才华横溢,他们都是天选之人。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刻板印象。
我曾经以为从事文学创作(不算粗制滥造的网文)是很神秘的事情。我以为作家的工作与任何工作都不同,他们不必按部就班、事先安排,他们的创作如滔滔江水、气势磅礴,写作往往一气呵成。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原来作家写作小说也一样要排兵布阵,甚至伟大的作家也有灵感枯竭、绞尽脑汁的时候,和我等上班族也有相似之处。作者写艾略特的采石场,艾略特的采石场里有地图、人物关系图、事件年表、分章概述等等,像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艾略特不停的从“采石场”采“石头”丰富自己的小说,顺利完成了《米德尔马契》。这让我认识到原来写作并不神秘,作家是如此创作作品的,作家们的创作方式如此有趣。在加上作者对小说写作方式,如叙述视角、叙事顺序等的解读,打破了文学创作的神秘感,拉近了创作与普通人的距离。甚至让我也产生了转瞬即逝的创作冲动。
除此之外,作者在想象力的部分讲到真实和虚构也触动了我。作者常常为自己的学生不能发挥想象力,而是仅以自己的真实生活创作而遗憾。写作需要想象力,作者也写到怎样获取灵感,可以取材与身边的人事物,但不要囿于现实,要展开想象。真希望那些将作家的作品和作家真实生活一一对照,挖空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作品蛛丝马迹的人们(如红学的索隐派)好好理解一下这个部分。记得在《围城》的最后,杨绛谈及钱钟书《围城》的创作,提到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但是二者并不能等同。比如小说中的赵辛楣原型是邻居家的五岁小男孩。而有的人却认定杨绛不是钱钟书的唯一挚爱,在钱老的生活里一定出现过一个“唐晓芙”,真是无稽之谈。这些人就是混淆了虚构与真实,或者说他们忘记了“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
我想这本书一开始的目标读者是兼职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家。即使作者在书里反复鼓励人们大胆的写作,我也知道这里不包括我这种凡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这每本书里汲取营养。作者对写作方法的解读,对一些写作误区的剖析,可以从反方面帮助我们理解经典作品。比如讲到情节中的铺垫和伏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偷听等的设置就是铺垫与伏笔的教科书。我们读过的很多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使用的技法在这本书中都能够得到印证。这本书让我们可以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作品,对我们的写作和阅读教学都有所助益。
写作学写读后感课后反思篇二
一、文题
阅读《对陌生人的责任》(见《作文通讯·阅读》4期),写一篇读后感,字数1000以下。
二、构思之道
读后感的第一步是研读原作,读出感想来,第二步是根据此类文体的要求写作的。读后感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
(一)引,即引进原作主要内容,同时要突出你想要阐发的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二)议,即根据原作内容进行议论,得出一个见解来。这个见解要准确深刻,如能新颖则更佳。这可算是一个关键,若见解陈腐,则文章必然失败。为了使见解深刻、新颖,需注意作品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事件的每一个环节。
以《对陌生人的责任》为例,涉及的人物有我、女儿、邻居,事件是万圣节去邻居家索要糖果,结果是作者产生了感受,发出议论。因此本文除了人物、事件可供研究外,作者的思想也是引发我们产生感想的材料。
仔细分析,由人物产生感想,是女儿和美国邻居,至少有如下结论:1、生活在美国的女儿真幸福;2.、美国邻居对陌生人很友善。由事件产生感想,至少有如下结论:1.、女儿在爱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也会如此爱别人;2、女儿由开始的拘谨到后来越来越活泼,正是女儿性格成长的表现。至于作者议论中的思想,则非常明显。
读后感可以离开作品的中心思想,而只抓住作品的某一点延伸开去,进行议论。如从“女儿”的这一番经历,我们可以产生羡慕美国的儿童,羡慕他们能得到陌生人的爱。
(三)联,读出文章的可感处,还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书中(包括虚构作品)中的情况;可以是相同、相反的情况,或者是相关的情况。联系到中国人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相反情况;联系到那一扇“门”,可经是阻隔的,也可以是打开的,与外界沟通的,这是相关。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常见的是比较分析(含对比)、因果分析和条件分析。把中西人对待陌生的态度进行比较,再进行因果分析,则易使文章深刻。或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或看出中国人生存环境不如美国(因果),或看出是“中国人”“言而无信”,所以总提防别人(因果);或看出陌生人的爱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当代中国还不实际。
(四)结,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
四、技法点拨
1、文章开头需吸引人,不妨用如下方法:
(1)劈头一问,巧设悬念。此法于本文最宜。“夜晚,一个陌生在敲响你家的门,你将如何?”与开头总体介绍的方法相比,更有吸引力。
(2)突兀而起,石破天惊。开头作惊人之论,发前人未发之言。如“中国人最大的缺点之一是言行不一致”,这一句突如其来,使人欲罢不能,只能读下去。
(3)托物起兴,引入正题。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的爱,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值得讴歌。这样,可以在开头描写一个美好的景物,然后过渡到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爱的中心上,使文章不但具有思想力量,还有美的意象烘托。
(4)引用诗词、俗语等巧妙导入。引用诗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之类的语句,使文章显得有文采。
2、结尾。结尾是根据分析部分产生的,一般由上文自然延伸。如对中、美儿童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后,自然会得出结论:或羡慕或反思,或提出建议,或抒发感情。还可以用如下方法:
(1)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子,增加文采,增加表现力。
(2)意味深长。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五、谨防失误
1.与文学评论不同,读后感要把话题引向文章之外。紧紧地扣住原文不住,评价、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不是读后感,而是文学评论。读后感要联系实际,并以这个“实际”为中心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2.引述原文主要内容,一是要抓住要点,不可事无巨细,都详细写之。这就要同学们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否则,引述原作就用好几百字,这文章就没法写了。
3.读后感要脱离原作,但也不能与原作无干。有关分析,均由原作而产生,是原作中提及的。如“中国人言行不一”,这不是本文的中心,但文中提到了,可以作为“感”的内容;但如果谈“理想主义”,则与本文牛马不相及了。
六、延伸训练
1.阅读余光中《乡愁》,写一篇读后感。提示:联系实际,可以谈反“台独”,谈海峡两岸本是同根生,统一是最好的前途,等等。
2.阅读刘亮程《向着一朵花微笑》,写一篇读后感。提示:文章向我们昭示了一种生活态度。联系我们的实际,联系许多人在逆境中成长的实际,会有许多感想。
门内门外
——读《对陌生人的责任》有感
树人文学社杨子洲
美国人的答案是,打开门,热情地招待来人,并给他们一些糖果,素不相识的大人孩子结下友谊,这个夜晚变得不再黑暗、寒冷,它因此被冠名为“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在乎的不是糖果多少,而是在家里的大人们给予他们的幸福与快乐。这是《对陌生人的责任》写到的。
因为中西方文化对门的理解不同。
在中国,门是抵御,保护的意思,门在防盗,门在防止意外的入侵。而在美国,门是敞开迎接,门的含义在迎客,门向所有陌生人敞开。而中国对门的理解,则可从“人心险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溯源。
午餐时偶见报纸上一文,甚有启发。
武汉一学生,大二时去美国留学,由于对美国复杂的社会关系不甚了解,担心被盗,便很夸张地装了两扇防盗门和八扇防盗窗。万圣节那一天,好几个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孩敲门,由于他没有准备糖果,几个小孩联合在一起把自制的小炮仗扔进了他家。他吓了一跳,急忙报警。事后小孩说中国人“老鼠胆子”,武汉留学生则说美国人“暴力、神经病”。
我想,中国人近乎本能的对陌生人的悲观、失望的态度已经影响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且,中国的这种对门外的陌生人警惕的传统,已经开始让中国的社会出现裂纹。人们不再相信友谊与信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被物质支配。于是,人们只有亲情可以依赖。所以,中国人应该学一学人家老外。我想,我们也应该打开门,让门内与门外沟通、交流。其实就像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明天。
[点评]本文的角度很新颖,从“门”入手。两种对门的的态度,取决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作者因此提出应该向外国人学习,提出美好的愿望。(指导教师苏万马)
献出一份爱
——读《陌生人的责任》
树人文学社许昀璐
偶然间望见一幅美丽的和谐的荷图,粉粉的荷,翠绿的叶,给人一种清新又淡雅的格调,一种宁静得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感觉。美丽的荷花,有绿叶相衬,相辅相成,微风中正开得烂漫。那种洒脱,那种芬芳,那种美好,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相互信任。
再看另一个花苞,紧紧的羞涩地闭着,没有展示出它那本该艳丽的容颜。那层花瓣隔开了外面的世界,使它只有顾影自怜,不愿向众人展现自己的多姿,因为它不相信陌生的世界。
“夜色漆黑一团,到处是阴森森的,我们完全被一个陌生的似乎是充满危险的世界所包围”,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作者对陌生世界的感受,多么可怕,多么危险。“那扇门一打开,屋里灿烂的灯火顿时撕开夜幕”,这是美国夫妇对陌生世界的感受多么美好,多么和谐。
但,在美国,这一定不会成为孩子们的顾虑。因为,即使是陌生人,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仿佛是天堂为孩子们打开了门。孩子们从陌生人那里得到无限的甜蜜。
这也许就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环境的差异,中国人只知道从亲友熟人中感受到温暖,却不懂得陌生人之间的钮带和感情,不懂得彼此之间的信任。
正如文中那个生活不便的盲人,在漆黑的夜中对陌生人敞开大门,招待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是多么大的信任!一个生活颇为不幸的人,也本能地懂得自己对陌生人的责任。
请记住对陌生人的责任,请对陌生人也献出一份爱吧!
[点评]本文的特色在开头,用荷花、荷叶作喻,即使开头有文采,又使道理易懂。
(指导教师苏万马)
写作学写读后感课后反思篇三
笔者在中学一线教书五余年,在我视野所及范围以内,发现我周围的语文教师并没有轻视写作(毕竟写作占比分值很大)。然而,教师们教学行为却惊人地一致。最常见的作法是“布置作业”和“批改作文”。王教授所说的“几乎不存在写作教学”,一语中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们“缺教”是事实。
初中写作教学面临乏术之困,由来已久。在现实教学环境中,即使是面对一堂具体的写作课,语文教师中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不清楚“怎么教”,不明白自己教得“怎么样”的人不在少数。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大致表现如下:
1.写作前,对学生三令五申“开篇点题”“结尾点题”“细节描写”“结构分层”等等,如果学生追问一句:“老师,怎么才能让让文章层次分明,应该加入什么细节描写?”或许一些教师一时间很难给出明确方法。
3.会有习作讲评,但仅限于朗读学生中的优秀作品;有时开批判大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信心丧失。
4.一些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些应试写作“套路”,比如要求学生开头写出一串串莫名其妙的排比句名曰“增气势”,给文章分出过渡段和层层以小标题命名的小段落以示作品脉络清晰;议论文必须写成总分总,所用实例一定要联系以往历史人物的大事长篇大论一翻,用三个实例如此等等,这还都是教师们关起门来的“秘诀”或“私房话”。
5.为对付考试,教师们归纳提炼几种考场作文的框架模式,让自己的学生按照固定的几个模式去套写,文无定法,设计固定写作模式,也许会让学生在短期时间内不至于“脚踩西瓜皮”,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做法其实是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考场“新八股”应运而生。
语文教师在教学上的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也许不止这些,而上述种种行为却普遍存在。我们强调在课堂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培养学生写作的关键能力。但是,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仅教学无序,还教学无方,常常一叶障目,因小失大,与提升现代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背道而驰。
写作学写读后感课后反思篇四
写作课上亲切的玛格丽特让朱迪放下了心理防御,开始频繁聊天交往。课上的另一位同学,康妮,则和玛格丽特是另一个极端:消瘦、说话(相对)刻薄,一个妖艳的黑女巫形象。
康妮还有一点是,她喜欢把身边人(尤其是课堂上的同学)的故事写进作品里面。她的大声朗读,都是对被写进作品里的原型的“公开处刑”。
写作导师杰弗瑞却还蛮欣赏康妮的作品的。不知道是因为惺惺相惜(杰弗瑞出过很多书却一直不火。康妮空有写作梦想却没有出版商主动要求帮她出书),还是因为公开的秘密的情人关系。康妮一直都以杰弗瑞的一些肯定而继续她的写作。
课堂上的异样出现在一次康妮的作品朗读上。她的作品透露出来的原型就是她最要好的朋友玛格丽特。作品里,女主把丈夫的救命药换成普通的面粉粉末。这样一来,丈夫在紧急救命关头却因为无效药效而无力回天。
这是真相,是公开的匿名指控还是虚构情节?一连串的怀疑和间隙都在玛格丽特和康妮之间产生。杰弗瑞似乎也嗅到了一些能为自己所用的信息。这时,他和康妮的情人关系也走到了尽头。他急切想摆脱康妮,回到妻子的身边。
朱迪被玛格丽特邀请去给康妮拍自费出版书的封面。朱迪答应了。没想到的是,康妮整个人挂在绞索上死去。
这是自拍事故还是有人有意为之?康妮的死是个迷,对某些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警方调查这宗案件,却牵扯到了一系列跟写作课和康妮写作作品相关的事情。
究竟康妮作品里女主人公的原型玛格丽特有没有谋害自己的丈夫?谁才是康妮的死这个事情的最大受益者,玛格丽特还是杰弗瑞?朱迪并不相信温柔贤淑的玛格丽特是康妮笔下的那个杀夫女子。她认为杰弗瑞是背后黑手。直到了她收到了玛格丽特的绝笔信。
康妮的死没有给杰弗瑞多大困扰,反而成就了他。或者,杰弗瑞从康妮的作品得到了启发,加上妻子克莱尔的幕后加持,再次美名远扬。
新书的作品更是让人咋舌。杰弗瑞那时还特地提醒玛格丽特看书的39页。新书里面提到的白天鹅和黑天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杰弗瑞写的是玛格丽特和康妮。
写作课上,谁是谁的写作素材。谁又该隐藏自己的真实故事?警方说得好,“倾诉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尤其是不能跟作家倾诉”。
作者在书中借着每个角色的口来说自己的观点,比如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喜欢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kindle能否取代纸质书)。还有就是作者把自己对国外作家的喜恶也置之台面上:不喜欢丹·布朗的场面描写(觉得描写太平面);喜欢阿加莎小说的设置,还特意提到了壁炉(这是不是把故事设置在英国小镇的最大原因);不大喜欢jk罗琳,还调侃了她的《布谷鸟的呼唤》首印量很低。
并非说作者不能在自己的作品里提到别的作家,只是这种带有个人情绪的喜恶在读者看来是没有共情的也不是幽默调侃的。稍有不慎,这些关于作家的提及部分会引来一些不好的观感。请作者谨慎对待这样的调侃。
写作学写读后感课后反思篇五
作为一名教育服务机构的课程运营,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写各种策划方案、课程售卖文案、工作总结汇报,总是幻想策划一次通过,课程火热大卖,总结信手拈来,但是现实确实每次打开空白文档就开始各种纠结抓狂,完全不知道怎么写。作为一名教育服务机构的课程运营,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写各种策划方案、课程售卖文案、工作总结汇报,总是幻想策划一次通过,课程火热大卖,总结信手拈来,但是现实确实每次打开空白文档就开始各种纠结抓狂,完全不知道怎么写。
不会看书,不会积累素材,不会写金句,我就是不会写作,这就是在我接触到《写作7堂课》之前对自己的定义。《写作7堂课》让我重新定义了写作,也重新定义了我自己,写作可以没有天赋,确不能没有方法。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写作主要靠灵感,那没有灵感怎么办呢?我想你肯定在苦苦的等着灵感带进脑子里,最后开始神游发呆。
秋叶大叔告诉你,你缺的不是灵感,缺的是框架。
“什么是框架写作”?就是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列出所有可以讨论的话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话题库,相当于对一个领域建立上帝视角。
以课程文案为例,我需要先画出这样一个框架树。
当然,才开始的框架肯定是非常粗糙的,后续可以逐渐优化,最重要的是强行给自己的脑中植入这个框架,让它把我们日常所思所感连接起来,我们才会发现日常重有很多想法和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所谓复利写作,就是让一次写作,带来多元化的回报,让它成为你的优质资产。
所以,复利写作应该算是从思维上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全局观,我们在内容输出时多方位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努力达到“一鸭三吃”。
“一万小时定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但是在写作中如果持续一万小时输出质量不高的内容,对于提高写作技能可能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写作是需要我们练习、练习、练习,但是对于每次输出我们需要及时或者是阶段性的复盘,才能在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直到形成输出“好文”的习惯。
当然,还有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和清单式写作等方法,7个步骤形成一个写作的闭环思维,努力掌握这些方法,加以练习,你也可以写出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