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任自我检讨(汇总10篇)

时间:2024-09-28 作者:紫衣梦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主任自我检讨篇一

入职体制单位是每位求职者的一个重要选择,对于我而言亦是如此。我能够成功进入体制内工作,这给我带来了内心的激动和自豪。刚进入单位,我对于体制的复杂和繁文缛节有一些迷茫感,但也充满了期待。这段时间从我进入单位,适应体制环境一直到开始熟悉工作,我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有了一些体制入职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会尊重体制

体制单位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作为一个新员工,我首先要学会尊重体制。进入单位后,我虚心请教老员工,认真学习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尽力去适应管理体制,尊重领导和同事。逐渐地,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此外,我也学会了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制度,按照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尽力做到公正和权威。

第三段:积极适应体制文化

每个体制单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是我在入职初期所欣赏和适应的。体制文化代表了单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逐渐学会了尊重和理解这些特色文化,并顺利融入其中。通过参加单位举办的各类集体活动,我积极参与交流、学习和分享,让自己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体制文化。我发现,只有真正地理解并接受体制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单位,发挥自己的价值。

第四段:提高综合素质

体制单位强调综合素质,要求员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迫切性。我主动参加公司提供的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积极在业余时间学习各类技能,不断充实自己。这些努力不仅是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更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到体制环境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五段:感恩体制给予的机会

每个人都想要进入体制单位,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实现。作为一名体制内的员工,我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在工作中,我时刻保持谦虚和感恩的心态,将单位的信任和期望化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我懂得要珍惜身份,不辜负所受的教育和培训,努力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尽力支持和帮助其他人,让整个团队更加和谐,共同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结:通过入职体制单位,我对体制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虽然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但我学会了尊重体制、适应体制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并感恩体制给予的机会。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好地发展自己,为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任自我检讨篇二

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借景抒情,单起一篇日志谈谈“体制内创业”的事情,

“体制”的意思是,你所在环境有它成功的核心业务,以及配套的管理规范。“创业”的意思是,除了有限的核心人员,几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这两个词混搭在一起很奇妙,但却是很多公司面临的现状。

先从体制说起。

整个,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面对同一个难题:“找项目”。这时,后越刮越猛的产品风渐渐消停。四年来上马了无数新产品,最后存活率不足百分之五,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只留下疮痍满目的烂摊子,烂尾楼。但凡有点头脑的大公司头头都意识到两件事情:第一,好机会真的很少,容易实现的需求早就被满足了,轮不到自己抢滩。第二,假如管理基因不合,有些机会即便看到了也抓不住的,而基因几乎无法改造。

更糟糕的是,做产品的人最喜欢打仗,最怕没仗打。如果提不出什么来劲的项目,就算你不裁,人家自己也会走。令公司进退两难。激进动作的话,风险成本大到难以承受,像对着马克辛机枪冲锋的僧格林沁骑兵营;而保守维护呢,有点点坐吃山空的味道,更加人心离散。

唉,这当然就是行业冬天的征兆。相对于正在枯竭的市场机遇,最近五六年锻炼出来的一大票合格产品人员,已经到了过分饱和的地步,以至于常无用武之地(大部分嚷嚷着缺人的大中型公司,更多是内部的资源整合问题)。

接着再说创业。有勇气创业的人很少,这批人还能相遇并彼此认同,搭配合理,组队投入某个共同看好的项目,基本上是一件极小概率的事情。但是在已站稳脚跟的公司留守呢,心里也不安定。如前所述,在老产品上面挖新矿藏,非常非常难,有时候简直跟搞永动机一样难!

我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大势,是非常悲观的,前后左右都没什么出口,路有冻死骨,只好干等着市场回暖。以前写过一篇《修行》正是这个意思,不奢望建功立业,能做些不蠢的事情提升自己,已经比别人更幸福。修行的方法很多,最好的一种是“体制内创业”,即领着旱涝保收的工资,无饱暖之忧,然后尽量把自己放在创业状态上,积极主动地做一些与主业未必有关的,甚至是白手起家的事情。不强求从母体借势,只在乎项目是否合理,团队对它是否有爱。

当前,你这么做的前提是,公司愿意接受风险评估的结果。

体制内创业的好处很明显,对个人的锻炼非常大,

在这里,得介绍一下我曾经的兄弟部门,博客产品部去年的两款作品,istyle与lofter。虽然出自门户旗下,除了团队配置之外,它们几乎没沾到多少大公司的光。原因很简单,时尚与文艺调目标受众在网易过于分散,内部推广带来的杂质对产品气场是摧毁性的,不如咬咬牙单飞。尤其istyle,种子用户那都是从上一个个拉回来的,与创业没什么分别,收获却挺大:

1、团队真心喜欢这项目,也确实适合这项目,产品的品质很不错

2、从中得到了很好的磨练和提升,团队经验值levelup

3、产品口碑甚佳,折合为公司品牌价值的一部分,至少不会留下烂尾楼

从旁观者的角度,我并不认为这两个产品有火爆的可能,赚钱的可能,然而“火爆”“赚钱”本身就是镜花水月。这不是你行不行的问题,整个行业正处于低潮期,市场缝隙很小,集体流泪苦逼,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就像全球股市低迷,你越想赚一票大的,亏得越狠。此事急不来,拔苗助长只可能悬梁自尽。

我的博客哥们有句名言,我很佩服,叫做“尊重产品发展的自然规律”。主业还有多少价值挖掘空间?能不能找到借势拓展的机遇?新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受益于核心业务?都有其自然规律。而照我看来,大气候这么冷,大部分做产品的人在体制内只有“固守”“创业”两个选择,都谈不上什么好收成,自选一条路修行便是。但你违背规律去做事,非要在停滞甚至倒退的主干线上杀出一条血路来,或是牵强附会地把新老项目并在一起,多半将摊子捣得更烂。

另外,既然是“创业”,就不适合高举高打,不要因为自己旱涝保收而去麻着胆子浪费公司的钱,这很缺德。尤其体制内配给的资源有限,更适合做一些小而精致的动作,把风险控制住。要相信互联网行业的冰河期不会是永恒的,春暖花开时,升满级的你又可以大展拳脚了。

后记:

有人看了这篇文章,问我行业什么时候转暖?我不知道。又问,怎样才能转暖?答,需要三个条件来推动。

1、硬件设备的进化,包括光纤宽带的普及,智能手机与平板设备的普及,无限流量3g网络的普及,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大量铺设等等。

2、软件生态的进化,包括html5标准的推行,移动支付环境的改善,应用分发渠道的加强,平台级产品的做大与开放等等。

3、更多的线下服务、线下数据与互联网对接,网络对真实生活的渗透率大大提升,不再过度集中于娱乐消遣、获取资讯、买便宜货上面。

这三个条件达到调节气候的阈值,我猜,至少要一两年吧。这段时间,体制内的同学大都自叹苦逼,空有一身武艺无从施展,体制内创业亦是苦中作乐的技巧。而我自己厌倦透了苦逼日子,既然修行告一段落,又没有经济压力,宁肯选择真创业,组队不成就去旅行呗。等到行业复苏时,i'llbeback.

主任自我检讨篇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群众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等等。

上述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起强烈反响,所以,要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益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动。

二、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建立和完善以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的办法。

机制。

四、完善医疗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投入,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完善内部管理,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公平长效保障机制。扶持重点学科发展,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主任自我检讨篇四

签:标医体疗制国英国德美国新加坡日本巴西超人在线杂谈分类医:管院理

局康是健类人得全以发面展基的,础托依于全健医药的卫生系体。因,医此卫药生业事系关着家千万的幸户,福重是大的民生问题。化医药深卫体生改革,制快医加药生卫事发展业适应,人群民日众益长增医的卫药生求,不需提高断人民群健众素质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经促和济社全面会协调持可续展的发必然要,是维求社会护平正公的重义举要,措是人生活民质量善的重改要标志,全是建面小设康会和构社社会主建和义社谐的一项重大会务。

么,那些是哪国际有“经益”,验外的国哪医疗些制体不适合国情是的内容?呢

在现,我们起都世界走一,走看别看的人疗卫医生事发业路径与经验是否展得借鉴。值

国英全:民福型利医疗体制

主任自我检讨篇五

体制写作,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写作的一种方式。它注重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并且具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体制写作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关于体制写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体制写作要注重思路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只有思路清晰,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为了确保思路的清晰,我习惯先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和归纳,然后再进行展开和阐述。此外,在文章结构的安排上,我通常会采用简明扼要的方法,把握好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关系,使整篇文章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

其次,体制写作要求观点明确。写作的目的是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因此,观点的明确是十分重要的。在写作过程中,我会针对主题和要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确定我想要表达的观点。然后,我会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展开说明,通过充实的内容和合理的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观点明确不仅能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还能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再次,体制写作要求语言准确、简练。在写作中,准确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使用准确的词汇、恰当的语法结构和清晰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明确、生动。在我的写作中,我常常会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润色,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精确的意思。此外,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也能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吸引读者的兴趣。

第四,体制写作要符合严格的格式要求。体制写作注重的不仅是内容的严密性和连贯性,还非常注重格式的规范性。在写作过程中,我会仔细阅读要求和规范,确保我的文章符合格式要求。例如,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写清楚标题和作者名字,在主体部分要采用合适的段落划分和标点符号。这些规范的格式要求不仅能提高文章的整体美感,还能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最后,体制写作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润色。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在我的写作中,我会进行多次的反复修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审视和修正。我会关注词句的流畅性、段落的衔接性、逻辑的严密性等方面,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通过这样的反复修改,我的文章逐渐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综上所述,体制写作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至关重要。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体制写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实践和经验摸索,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才能在体制写作中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注重思路的清晰、观点的明确、语言的准确、格式的规范以及反复的修改和润色,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体制写作的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主任自我检讨篇六

第一段:初入体制新人的感受(200字)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我有幸进入了体制单位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体制单位注重的是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流程和要求。这种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让我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第二段:面对困境的认识与应对(200字)

在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各种规章制度、流程要求和团队配合,我深感自己的无力和困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了体制单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的重要性,它们可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决策中的风险,保障组织的公正和透明。于是,我开始主动学习和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积极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第三段:体制单位的协同与团队合作(200字)

在体制单位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协同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制单位注重的是整体利益和团队合作,每个人都需要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学会了在团队中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想法,学会了如何处理和解决团队中的分歧。通过这些经验,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学会了与他人相互关照、互帮互助。

第四段:体制单位的奉献与责任(200字)

作为一名体制新人,我深刻体会到了体制单位对个人的要求和期望。体制单位希望每个人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忠诚于组织,为组织的发展和健康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时刻保持对组织和工作的高度忠诚,并积极主动地承担岗位责任,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体制单位的独特价值和意义(200字)

体制单位对我来说具有独特的值得珍视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得到了更多的培养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体制单位也给予我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让我能够专心工作,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和家庭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因此,我对体制单位充满了感激和珍惜之情,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体制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身为体制新人,并不容易适应体制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要求。但是,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认识,并主动学习、适应和运用。同时,在团队中,我们要懂得协同和合作,相互学习、支持和帮助。体制单位对我们有着较高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们要珍视身处体制单位所带来的机会和意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任自我检讨篇七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我国深化司法改革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笔者通过研究法院系统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就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法院系统司法体制改革问题,从去行政化、去地方化、落实司法公开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法院司法体制改革 去行政化 去地方化 司法公开

一、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政策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突破既往以经济改革为主题的局限,大力强调法治建设,体现了法治改革优先的战略。

《决定》以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目标,强调审判检察独立、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司法民主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为深化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推动司法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遴选及分类管理制度,是提升司法独立性的关键;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是保障司法权力有效运作的基础;推进司法公开,完善陪审制、人民监督员制度,旨在为司法增添民主的因素;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强化错案追究、冤案防范机制,是人权司法保障的基本要求。

但改革深化的阻力依旧存在。司法的去地方化、去行政化必将受到来自地方党政、司法部门等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种阻碍将成为落实《决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决定》指明的改革方向,仍需具体实施方案;《决定》提供的司法改革框架仍较粗略,不够全面到位,呈现出过渡性特征。尽管决策者已认识到问题所在,强调审判独立,并明确了司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的思路,但司法独立仍然是中国司法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对于实现法治中国的理想图景至关重要,是法治的底线,必须面对。

二、法院司法体制改革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司法行政化

司法行政化是指法院系统内审判权的行使及人事管理借用行政管理的模式,将审判权与行政管理权混同,使法官不能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1.法院内部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尽管1995年《法官法》的颁布将法官从国家干部中分离出来,肯定了建立适应法院工作性质和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我国人民法院对法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辅助人员还没有按照专业实行分类管理,司法辅助人员在部门担任一定行政职务后,也按照法官法的规定授予审判资格,担任法官;对审判人员的录用、晋升、晋级、处罚、奖励、考核、培训还是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根本没有体现出法官的特殊性,行政级别较高的法官决定行政级别较低法官的职务等级、薪资待遇,导致法官惟上是从,缺乏独立判断的勇气。

2.法院内部的审签制度。案件审签制度是指在人民法院内部,主审某一案件的独任庭法官或是合议庭,对案件的裁判结果向业务庭庭长和人民法院院长逐级汇报,由庭长和院长对案件全面审核并签发裁判文书的不成文制度。在我国法院内部,法院院长、业务庭庭长对案件的审签是任何一个法官或者合议庭对案件作出裁判后的必经程序,这样的制度设置突出了庭长、院长们的指挥者地位,法官在处理案件时需要考虑庭长、院长们的意见,无益于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3.审判委员会的影响。我国《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可见审判委员会只有讨论权,没有决定权。不过,实践中审判委员会的讨论意见,独任庭法官和合议庭必须遵循,造成了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现实。

4.非正常的上下级法院关系。我国法院系统上下级法院间本来是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然而,由于对错案追究制度的不同理解,导致下级法院害怕被追究责任,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干脆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最后两级法院意见统一。即使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也失去了意义。这就破坏了我国的两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

(二)法院地方化

法院的地方化,是指法院在机构设置、经费来源、法官产生等方面从属于地方的一种司法体制模式,导致法官审判权的行使受到地方党政机关的不当干扰。

1.人事制度。我国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组成人员、审判员,各审判庭庭长、副庭长原则上都由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免。现实是,这些人员都需经过本级党委会同政府进行考核研究决定,人大的任免只是个过场,导致人事权掌握在本级党政机关手中。

2.财务制度。我国法院的财政不是独立的,一般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划拨。法院的办公费用、工资福利、场地建设费用等都需要向本级政府申请。法官在审理涉及地方利益特别是重大经济案件时就会有后顾之忧,甚至听命于地方政府。

3.地方政法委的不当干扰。个案干预违反了宪法关于审判独立的要求,且毫无必要。河南赵作海案件等一系列案例证明,地方党政、政法委在对个案的干预中,容易形成偏见甚至成为一方“当事人”。同时,个案干预极易滋生寻租空间,产生腐败问题。而且个案干预经常发生错误,造成冤假错案,严重损害党政权威与司法公信力。

4.人大的不当监督

根据我国宪法,人民法院应当向人大报告工作并对其负责。但是宪法和法律并没有赋予人大对法院个案的监督权。一些地方人大制订了地方性法规,授予自己个案监督权,而且还大行其道。其实这是违法的,我国立法法规定对于诉讼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这属于法律绝对保留的空间。地方人大实际上已经侵犯了法律的保留空间。诚然,人大个案监督对于纠正错案、打击司法腐败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不能以此为理由破坏我国的宪法架构和法制架构。

(三)司法公开的选择性

司法公开可以对预防司法腐败形成外部约束力,也是司法民主和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自2008年底上一轮司法改革启动以来,《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等文件相继出台,并先后开通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基本完成规则意义上的司法公开改革,下一步重在规则的落实和完善。但司法公开的落实,依然任重道远。例如,旁听案件还存在各种限制,特别是某些所谓的“敏感”案件;公开具有选择性,民众关注的热点案件严格保密,无关紧要的案件却庭审直播;由于法院对裁判文书的公正和质量自信不足,裁判文书的公开速度缓慢且各地参差不齐。

二、深化法院司法改革的建议

(一)去除行政化

1.取消院长、庭长审签制。弱化院、庭长的职权,其权力主要是对外代表法院、对内进行司法行政事务的管理,在审判方面并无任何优于普通法官的权限,院长、庭长不得干涉法官办案,否则将导致不利后果甚至辞职。

2.逐步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最高法院《关于深化司法公开、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试点方案》要求“完善审判委员会的议事规则,改进工作运行机制,规范案件讨论范围”,无法解决“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该制度与直接言词原则相悖,有碍审判独立。作为一种过渡,可在废除前将审判委员会定位于顾问性机构,仅就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提供意见。

3.推行合议庭制度改革。公开选任审判长(主审法官),配以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审判团队,将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取消案件审批制,审判长(主审法官)拥有案件的分配权、决定权、签发权及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排、管理考核等权限,同时,对团队办理的案件负责并承担责任;取消各类审判庭及上下对接的管理部门,仅设置审判管理、人事监察、司法政务办公室、执行局和法警队,传统的庭长审判管理职责主要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主要由院长、人事监察办公室及司法政务办公室履行。

4.规范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司法行政管理关系。上级法院仅可通过审级监督影响下级法院,下级法院只在司法警察、司法统计、案卷管理、信息技术利用等方面配合上级法院的工作。上级法院可通过复审或再审改变下级法院的裁判,但程序应由(检察院或)当事人启动,且上级法院的改判并不必然意味着下级法院的裁判错误,错案追究应严格限定于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少数情形。审级不同只是分工的要求,法官之间并无等级差别。取消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的请示、汇报制度,落实我国两审终审制。5.改革中国特色的司法解释制度。该制度旨在解决立法规定和立法解释粗糙、法官能力不足、判例制度缺位等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直存在越权解释、解释主体多元、形式混乱、制定程序简略、撤销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

未来的司法解释制度改革应遵循以下思路:第一,尽快制定《司法解释法》或在《立法法》中就司法解释作专章规定,严格规范司法解释的制定、发布等程序,建立司法解释的审查和撤销机制,对有违宪法和法律的现行司法解释及时清理。第二,统一司法解释主体和解释形式,尽快取消检察机关的司法解释权,司法解释权应统一由法院专门行使。第三,大力发展案例指导制度,公布更多的指导性案例,大力推进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公开,尽可能通过具有参考意义的案例解释法律适用或司法程序问题,减少司法解释“立法”之必要。第四,在保障立法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专门的法律解释机构,加强立法解释,减少制定司法解释的必要性。第五,最终取消司法机关制定“立法性”司法解释的权力。

6.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第一,法官具有免责权,只要不是渎职或者故意,即使是错案也不得追究法官责任。第二,建立法官终身制,除法官自愿辞职或因法定理由并经法定程序不得处分或辞退法官。第三,提高法官薪金,使其有执业保障和职业自豪感。第四,法院内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法官的晋升、降职、考核、奖励和处分等要区别于其他行政人员。

7.案件考评制度应彻底反思。现有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难以客观反映司法效果,公众满意度等指标难以获取相关信息;调解率的设定客观上已造成“重调轻判”、强迫调解等问题,可见其并不能对司法活动进行科学评价。评估司法的最终标准为公正,诉讼效益和司法效率等可以作为次一级的评估标准。建议放弃对法官的一切指标式、数字化考评,而在加强司法问责、司法保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司法的独立性,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法官惩戒制度,培育法官的职业道德感和认同感,促使每一个案件都实现公平正义。

(二)去除地方化

1.法院的人事独立。司法官遴选、任免、升迁、惩戒由司法系统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决定,人大常委会依宪法对司法官的任免仅作为程序性要求。根据《决定》“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权责关系;建立初任法官统一招录、集中培训、基层任职、有序流动、逐级遴选的机制;建立选拔律师、法律学者等专业法律人才担任法官的机制,区分级别设置不同的任职条件和薪资保障标准;实行法官逐级遴选制度;成立吸收社会人士参与的法官选任委员会、惩戒委员会。统一的司法委员会或可优先考虑,司法委员会设三级,可适当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学者参与。

2.法院财政独立。根据《决定》,地方各级法院的经费将由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保障部分经费。从长远而言,司法经费由省级行政区负担仍只是一种过渡,未来应尽快统一由中央财政负担。

3.地方党政与政法委不干预个案。2013年12月,江西省纪委、组织部、委政法委联合下发《关于党政领导干部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插手、干预司法机关执法办案活动,违反规定的,将对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该规定的出台有利于为独立司法创造良好环境,但党政不干预个案,还应尽早在立法上明确,并通过具体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和落实。4.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打破司法管辖与行政辖区的重叠,可以为削弱地方干预司法构建管辖屏障。具体方案的设计,应以削弱地方党政影响、方便当事人诉讼、充分利用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等为主要考量因素,结合案件数量、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对法院进行适当合并或重新划定管辖范围。

第一,重点应放在高级法院,因为它是“事实上的终审机构”,绝大多数案件到此终结。可借鉴人民银行大区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对高级法院进行适当撤并。例如,河北、北京、天津可设置一个高级法院。

第二,根据案件数量、地理位置等因素,适当合并部分地理位置相邻的中级法院,并适当划分司法辖区的范围。

第三,主要根据案件数量,适当合并部分基层法院,原基层法院可作为新法院的派出法庭。

第四,对于行政案件、跨地区的民商事案件或当地审理可能受到不当影响的案件,可通过异地管辖或提级管辖的方式审理。

最后,必须高度注意,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重在“适当”分离:一方面涉及宪法框架的改变,难度大;另一方面,必须以确实必要为前提,原则上不应给当事人增加不便,因此决不能为分离而分离,为撤并而撤并。

(三)落实司法公开。未来改革可采取以下举措:激励民众旁听庭审,开放旁听,除了必要的安检,民众进法院无需查验身份证,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作法;进一步明确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如进一步放宽裁判文书的公开标准;明确法院不公开生效裁判文书的责任,避免公开流于形式;严禁选择性公开,越是热点案件越需公开,视频直播优于微博直播;确保媒体优先旁听审判,为媒体采访提供便利;加强庭审公开的力度,考虑推行并保证二审开庭;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在各诉讼阶段的阅卷权;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的建设,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对于欠发达地区法院应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

四、结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司法改革揭开了新的一页,指明了未来十年司法改革的方向,体现了中央对法制建设、政法工作以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绝大多数司法改革面临的困难,主要源于利益集团的阻碍,而有些困难只是一种想象。因此,区别对待,分级分层,先易后难,是推进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策略。例如,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纵向涉及上下级法院的关系,横向涉及不同地域(地区)法院的管辖权安排,法院内部涉及不同机构和人员之间的职责划分,这项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法院自身,看似艰难,实质上只是涉及法院、法官特别是“领导”的利益,因此,只要法院系统尤其是最高法院下定决心,完全有可能逐步实现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按照这一策略,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即使在现有的政治和司法体制内,司法改革仍有较大的空间。

主任自我检讨篇八

作为一名体制新人,来到这个大家庭中,在初始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兴奋和紧张。一方面,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意味着我将融入一个庞大的组织,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和对未知事物的却不安也逐渐油然而生。然而,通过与同事们的沟通交流和学习进修,我逐渐明白了作为一名体制新人的意义和责任。

第二段:发展机遇

在体制这个庞大的组织中,我有幸参与了许多重要的项目,也得以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实践。这其中包括与各界人士的交流、专业培训等,这些让我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提升。通过这些机遇,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第三段:团队合作

在体制这个大家庭中,我经历了许多与团队合作相关的项目和任务,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曾经有过一次我所在的团队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家的意见相左,冲突激烈,面对这样的情况,领导积极地与我们进行沟通和调解,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团队合作经历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责任与担当

在体制这个大家庭中,责任与担当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品质。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关键时刻,我都始终心怀责任感。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有时候还会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但是,只要心怀担当,并且站在责任的高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们就能够获得团队和个人的成长。

第五段:感悟与希望

在体制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和关怀,也收获了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友谊。通过与同事们一起工作、共同成长,我了解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克服困难,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我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能够在体制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体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在体制这个大家庭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回忆。作为一名体制新人,我明白作为体制人员的责任和担当,更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将一直保持初心,勇往直前,在体制这个大家庭中为建设美好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主任自我检讨篇九

------经济法1216班胡煜欣

各位亲爱的到场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晚,能够有幸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倍感荣幸。首先,我想说的是自己并没有资格,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去评论有关司法体制相关问题以及司法与行政之间的联系。站在这里,我仅仅说一下自己对于司法,以及它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一些见解,和自己对于司法体制的展望。

我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国家,行政权在我国历史由来已久,并在历史上一直是代替司法权、立法权统一行使其职能的,司法权作为一种“舶来”的权力直到近代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才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由于历史发展的缺陷与后天发展的不良环境,司法与行政在中国其实不像西方现代各国那样成为与一对相互制约的权力,行政权的独大占用过多的资源,导致司法权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壮大自身的力量以对其制衡,而最终的结果是行政权越发强势,司法权愈发软弱,集中体现在行政司法化和司法权不够独立两个方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现行体制下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一)司法行政化

司法行政化是指:司法机关在内部结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套用行政机关的模式,并且在体制上没有完全实现司法审判和司法行政的分立,从而呈现出的一种行政化倾向。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司法行为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化的司法行为模式,这种式样,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司法机关的行政化管理,亦即法院内部的行政化管理,我国法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现实中表现为法官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产生,并由其任免,法官由同级党委极其人事组织部门考察和管理。法院在接受党委、人大领导的同时又要上级人民法院的垂直领导,上下级法院关系行政化加上法院内部要接受审判委员会的领导,使法院基本上成为一个半行政化的机构,事事报批,时时待命,在重大案件的审判上不敢负责,推卸责任,缺乏创造性。

理中是否正确地适用了法律。法官素质的高低、法官制度是否合理,已经成为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的法官制度构建于建国初期,但是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党政干部制度的模式来设置的。司法机关依然实行的是政府行政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人员参照政府公务员来管理,法官也如同政府公务员一样,实行着“职位制和品位制相结合,以职位制为主”的职级制度和工资制度,使得法官也有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之分,同为法官,可地位并不一定平等,甚至还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在法官的补充和选任方面,也是行政意味浓厚,虽然近年来在学历和知识层次上法官的门槛逐渐增高,但是法官的选拔却依然和公务员以及其他行政领导干部一样,必须经过地方政府人事部门或党的组织部门研究、审批。可以说,一名法官从进入司法机关起,就已经完全的被“行政化”了,法官在这种体制环境下,“独立”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二)司法不够独立

司法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具体而言是法院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权力,其核心是审判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在本质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家权力。行政权的主动性、倾向性、应变性、传授性、先定性、主导性使得行政机关当然形成了层级化、高效化、核心化、强力化的体制结构和管理方式,而这种体制显然与司法权的被动性、中立性、终极性不相适应,再加上我国司法机关内部司法审判和司法行政的合一化设置,司法机关在承担着司法职能的同时还履行着部分行政职能,从而使司法机关的独立受到了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无独立的司法资源。司法机关的财政预算受制于行政机关,司法赖以运行的资源也由同级人民政府划拨,行政机关掌握司法机关的经济命脉是使行政权得以渗入司法审判的深层次因素,司法机关在这种状况下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不有所顾忌,这种明显带有行政化倾向的司法权难以保证法院审判的公平、公正。

三、完善我国司法独立制度的具体措施

针对前述我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改革措施:?

(一)理顺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体制?

(二)修改法官的任免程序?

(三)改革现有的法院人事管理机制和法官制度?

(四)改进法院财政管理体制?

(五)在人大设立专门的司法监督委员会完善人大监督制度?

(六)改革现行的执行制度?

(七)改革法院内部的管理机制?

建立严格的审判责任制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要一改过去审与判、权与责相分离的状况,真正做到谁审案,谁判案;谁判案,谁负责就必须彻底摒弃现行的院、庭长层层把关,签批案件的用行政手段管理审判的传统模式,还权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77页《莱茵省议会的辩论》),法官对案件的具体处理无须事先报院、庭长审核同意,除须报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和法律规定由院长签发的法律文书外,所有案件的处理一律由承办案件的审判组织自行裁决,所有案件的裁判文书一律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签发。要逐步缩小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同时还要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制,从严惩处违法违纪审判的法官。

主任自我检讨篇十

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己的创造,就象改革之初他们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但村民自治获得如此迅速发展,则是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推动的结果,实际是党和国家在“人民公社”体制瓦解后对乡村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所作出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从过去“政社合一”的集权体制转变为村民自治体制,是农村基层政治的重大变迁,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创新。这种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创新的必然性,出自子新时期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要求,出自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出自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村民自治上述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一些村民自治搞得好的或比较好的地方已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党和政府在农村的这一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是成功的。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一些阻力和困难的情况下,学术界一部分同志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基

层开始,从村、乡镇、县一级一级向上推行,走出一条所谓“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发展道路。

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和讨论的问题。这里首先涉及到一个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即村民自治是一种什么样的民主,它在国家民主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或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属于治高层建筑和政治民主范畴。这是民主的`本质和主要表现形态。除此以外,民主还有其它表现形态。比如,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井二元化,政治将区分为政权政治与非政权政治,社会组织区分为政权组织和非政权组织,民主也将区分为政权民主与非政权民主。在非政权组织中所实行的非政权民主,即是一种同国家政权民主相区别的社会民主。尽管社会民主这个概念为民主社会主义者所推崇和强调,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也作过许多阐述,但我们仍没有理由把这个反映社会进步现象的概念拒之门外。

社会民主存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往往以社区民主、基层民主的形态表现出来。在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社区民主生长于社会的基层,繁荣于社会的千千万万个社区单位和自治团体,以至形成广泛的社区民主网络。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乔・萨托利说:“这种网络可以繁荣于整个社会,从而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社会支柱和基础结构”(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中国东方出版社7月版,第10页)。社会民主的根本意义即在于此。

[1][2][3]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教师个人研修计划(大全7篇)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

    最新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优秀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

    最新英语教学计划标题(大全7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

    2023年初三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通用7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

    教学常规感悟与反思(优质10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大家

    2023年幼儿园保护眼睛活动导入设计 全国爱眼日幼儿园保护眼睛活动策划(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最新运动会裁判员的感恩(模板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2023年大班阅读绘本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

    解除商品房合同通知书(汇总5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

    2023年幼儿园教师安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模板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