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木版年画、豆腐干等。山西的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能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心境。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首古诗,由于古今用词的差异,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字译解,结合地方习俗,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简介作者。
1、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齐背)。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这首诗是宋朝另一位著名诗人陆游写的,你们对陆游有哪些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
3、诗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4、解诗题。
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二、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读。提醒在读的时候要读出诗歌节奏和诗歌韵味。
3、师示范读,生自由读、齐读。(出示古诗,标明节奏)。
5、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三、学习诗文,理解感悟。
1、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同桌相互说诗意,指名串讲诗意。(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
(3)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品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说说你从哪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例如:“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6)同学们此刻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画面?这个画面是怎样的?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2)、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和经历吗?(绝处逢生)。
四、体会心境,感悟哲理。
1、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2、这首诗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说明什么道理呢?(小组交流讨论)。
3、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
五、作业布置。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二
1、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能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心境。
本文是一首古诗,由于古今用词的差异,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字译解,结合地方习俗,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这首诗。
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背景音乐、课件
1、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齐背)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这首诗是宋朝另一位著名诗人陆游写的,你们对陆游有哪些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
3、诗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4、解诗题。
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读。提醒在读的时候要读出诗歌节奏和诗歌韵味。
3、师示范读,生自由读、齐读。(出示古诗,标明节奏)
5、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1、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同桌相互说诗意,指名串讲诗意。(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
(3)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品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说说你从哪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例如:“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6)同学们此刻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画面?这个画面是怎样的?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2)、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和经历吗?(绝处逢生)
1、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2、这首诗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说明什么道理呢?(小组交流讨论)
3、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三
3、背诵古诗,默写《游山西村》。
背诵古诗,理解诗中所含哲理。
风景画、课本插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题西林壁》 。
2.说说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诗意
1.自由读《游山西村》,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3.再次自由读古诗,思考诗中主要写了什么?
三、读懂诗句,感悟诗理1.自由读古诗,读懂诗句。
2.按照:“学法尝试”中的思路
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力争读懂诗句。 3.集体交流。
( 1)从注释中知道了“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读懂了第
一、二行诗。
4.感悟诗理。
( 3)指名回答。
( 5)从诗人游山西村的经历、从你举的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柳暗花明:绿柳成阴、繁花似锦的美景。
四、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四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并会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
(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
(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庐山的挂图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
2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
3、理解诗的前两句
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
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
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
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读诗、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
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
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
“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
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
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
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
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足——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山西村)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诗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能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心境。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首古诗,由于古今用词的差异,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逐字译解,结合地方习俗,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简介作者。
1、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齐背)。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这首诗是宋朝另一位著名诗人陆游写的,你们对陆游有哪些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
3、诗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4、解诗题。
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二、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读。提醒在读的时候要读出诗歌节奏和诗歌韵味。
3、师示范读,生自由读、齐读。(出示古诗,标明节奏)。
5、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三、学习诗文,理解感悟。
1、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同桌相互说诗意,指名串讲诗意。(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
(3)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品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说说你从哪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例如:“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自由读、个人读、齐读)。
(6)同学们此刻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画面?这个画面是怎样的?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2)、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和经历吗?(绝处逢生)。
四、体会心境,感悟哲理。
1、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2、这首诗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说明什么道理呢?(小组交流讨论)。
3、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
五、作业布置。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并会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
(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
(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教师准备:
庐山的挂图。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
3、理解诗的前两句。
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
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
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
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读诗、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
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
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
“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
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
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
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
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足——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山西村)。
一、谈话导入,解题。
1、介绍有关陆游的情况。
2、出示课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二、熟读课文,知晓大意。
1、将古诗抄在黑板上,安排学生自读。
2、安排小组读诗,交流字词。
3、指导翻译(通过此环节理解诗文大意,掌握“莫”、“浑”、“豚”、“疑”等字的意思。
三、深入研究、破诗明理。
1、齐读古诗。
2、讨论:从诗的前两句你能看出什么?
3、讨论:古诗前两句说的是农家的待客之道,后两句却突然转向写景,是不是有些突兀?
“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
4、鼓励学生描述村子的景象和村民们的生活。
四、指导背诵。
1、鼓励背诵。
2、跟着音乐齐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陆游,理解诗意;背诵本诗。
2、理解主题,学会赏析名句,体味诗词意境。
3、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游”,出游。“山西村”,是指当时三山附近的一个小村。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乡下做客时,农民殷勤好客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三、细读品味: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四、教师小结:
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题材比较普通,不同的是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诗中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六、板书设计:
农家——丰衣足食;村外——景色优美;村内——民风古朴;希望——随时做客。
————喜庆欢悦、民风淳朴。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六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诗歌的颔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大声地诵读、流利地背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深入地细读文本,知人论世体悟情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老师的指导。本堂课的设计便是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加以引导。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4.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学法。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学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解诗题,知作者(这一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巩固旧知,导入新知)。
幻灯片展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诗题中那个字最关键?
二、初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指导学生从诗题出发,抓住诗眼,读懂诗意。)。
1.教师提问:结合全诗,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哪句诗歌扣住了诗题中的“游”字?
2.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并指导诵读:
分析示例:
幻灯片展示:
首联:品美食饮浊酒——游得开心。
颔联:穿山行赏繁花——游得尽兴。
颈联:听箫鼓观风俗——游得喜悦。
尾联:沐明月暗许愿——游得乘兴。
3.请同学用最快乐的语调来朗读整首诗歌。
三、细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从“游”中观“情”,品味出诗人对吾土吾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分析示例:
1.因为山西村景美人更美,那里的村民待客热情。一个“足”字,不单单指酒菜的丰盛,更可见山西村的农家人,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待客不周。因而看似简单的一个“足”字,却将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不折不扣地表达了出来。可见作者乐在热情好客之民风。
2.因为看似普通的游山玩水之中还处处充满惊喜。诗人游山玩水似无前路内心迷惘之时,却又剧情斗转,眼前花明柳暗之处,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那种豁然开朗之喜,又岂是普通的游山玩水所能体验到的呢?可见作者乐在豁然开朗之惊喜。
3.看似简单的家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箫打鼓其实是一幅古风犹存的画卷。这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陆游来说,这当然必被他珍爱,乐在其中。
4.尾联的拄杖乘月,轻叩柴扉更是展现出他与村民的亲密无间,诗人当然是陶醉在这难得的友情之中。由此可见,诗人不单单是乐在游玩,更是乐在民风民俗,洋溢着喜爱和赞美之情。
幻灯片展示:
首联:乐在热情好客之民风。
颔联:乐在豁然开朗之惊喜。
颈联:乐在古风犹存之画卷。
尾联:乐在亲密无间之友情。
5.请同学用洋溢着赞美之情的语调来朗读整首诗。
四、深读诗歌(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建立起阅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
1.教师展示创作背景:
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3.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示例: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陆游虽罢官还乡,他并不心灰意冷,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用极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淳朴善良,五谷丰登的太平景象。“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中。
4.教师提问:诗歌的颔联成为了千古名句,它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颔联带给自己的感受。
答案示例: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5.教师小结: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我们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五、说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体现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的“写”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成果生成的体现,更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1.请同学用积极乐观的语调大声背诵诗歌。
2.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完这首诗歌,相信你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想法想对诗人说,请用自己的妙笔将它们展现出来。
3.学生交流所写。
教师示例:
诗人啊,您虽遭弹劾罢归故里,但您从未丧失信心。看似纵情山水,闲适游玩,实则您心系家国,从未忘情国事。您的心中记挂着的不仅仅是春光明媚的山水,淳朴民风的画卷;更是洋溢着对乡土风俗的深情,对吾土吾民的挚爱!
六、教师总结“一诗四法”的学习方法,并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回顾学法,加以总结提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
“一诗四法”
初读诗歌——读懂内容。
细读诗歌——品味情感。
深读诗歌——体会感悟。
说读诗歌——真情抒怀。
七、布置作业:
1.请用一诗四法解读《登飞来峰》。
2.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并和本文比较异同。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七
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
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读诗、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
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
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
“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
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
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
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
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足——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山西村)。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八
1、介绍有关陆游的情况。
2、出示课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1、将古诗抄在黑板上,安排学生自读。
2、安排小组读诗,交流字词。
3、指导翻译(通过此环节理解诗文大意,掌握“莫”、“浑”、“豚”、“疑”等字的意思。
1、齐读古诗
2、讨论:从诗的前两句你能看出什么?
3、讨论:古诗前两句说的是农家的待客之道,后两句却突然转向写景,是不是有些突兀?
“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
4、鼓励学生描述村子的景象和村民们的生活。
1、鼓励背诵。
2、跟着音乐齐背。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九
1、介绍有关陆游的情况。
2、出示课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二、熟读课文,知晓大意。
1、将古诗抄在黑板上,安排学生自读。
2、安排小组读诗,交流字词。
3、指导翻译(通过此环节理解诗文大意,掌握“莫”、“浑”、“豚”、“疑”等字的意思。
三、深入研究、破诗明理。
1、齐读古诗。
2、讨论:从诗的前两句你能看出什么?
3、讨论:古诗前两句说的是农家的待客之道,后两句却突然转向写景,是不是有些突兀?
“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
4、鼓励学生描述村子的景象和村民们的生活。
四、指导背诵。
1、鼓励背诵。
2、跟着音乐齐背。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 /疑无路,
柳暗/ 花明/又一村。 写景抒情 景色迷人
景美人更美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生字。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生字。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1、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2、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1、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
2、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二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并会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
(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
(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教师准备:
庐山的挂图。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
3、理解诗的前两句。
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
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
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
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读诗、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
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
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
“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
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
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
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
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板书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足——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山西村)。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抒情景色迷人。
景美人更美。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四
课程简介:田园是一种耕作方式,栖居方式,也是生活向大自然皈依表示眷恋的一种宗教仪式。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让我们穿过陶渊明、陆游他们那些犹如畦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我们在都市的钢筋丛林中久违了的轻风流水、桃红柳绿、蝉鸣蛙唱、晨露月华,找寻我们在喧嚣之后的心灵归依。
课程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游山西村》。
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的课件或者绘画;适合这两首诗歌朗读的背景音乐;powerpoint.
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这两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
(一) 课前指导: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陆游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搜集有关田园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视野来欣赏田园诗作。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写一写对田园生活的理解。
(二)课堂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对田园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老师则应做好提炼与升华的工作。
3、 情感与态度:
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通过对田园诗歌的比较欣赏,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致远的恬淡旷达。
课程重点难点: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精神的内涵。
课程实施理念: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课程实施:
一、 课前的指导。
1、 熟读《归园田居》《游山西村》两首诗,并搜集两位诗人的相关资料。
2、 有能力的同学写出对田园生活的理解的文章。
3、 根据自己的特长或用电脑制作或者亲自画出与诗歌相符的图片。
4、 找到适合的背景音乐。
二、 导入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三、 朗读《归园田居》(个人自由读、师生范读,最好能谈谈那样读的理由)。
思考:
3、请各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配诗图片,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图文,其他同学评析优劣。
四、 教师小结:
1、 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2、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
五、学生来介绍陆游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以下内容: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六、听录音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
思考:
1、 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1、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2、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七、配乐诗朗诵(可以由一人完成,也可由多人共同完成,音乐自己选择)。
八、在朗诵基础上,进行比较欣赏阅读。
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可以从诗的语言、诗的结构、诗的内容、诗人的背景等方面来谈)。
九、拓展讨论:
你认为身处都市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与田园的约会?
十、课程小结: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雷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的无奈,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只都市侯鸟都重返田园,但请我们在心底常常忆起“稻禾、豆架、蓑衣、草帽、犁铧、锄头、耕牛、牧童、村姑……”,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归园田居》,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作者邮箱: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五
2、能 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
3、德 育:陶冶美的情操。 。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
二、教 学 过 程 。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
(二)理解诗的意境: 。
(三)背诵这首诗。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六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诗歌的颔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大声地诵读、流利地背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深入地细读文本,知人论世体悟情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老师的指导。本堂课的设计便是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加以引导。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4.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学法。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学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解诗题,知作者(这一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郑叹芍既胄轮。
幻灯片展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诗题中那个字最关键?
二、初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指导学生从诗题出发,抓住诗眼,读懂诗意。)。
1.教师提问:结合全诗,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哪句诗歌扣住了诗题中的“游”字?
2.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并指导诵读:
分析示例:
幻灯片展示:
首联:品美食饮浊酒——游得开心。
颔联:穿山行赏繁花——游得尽兴。
颈联:听箫鼓观风俗——游得喜悦。
尾联:沐明月暗许愿——游得乘兴。
3.请同学用最快乐的语调来朗读整首诗歌。
三、细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从“游”中观“情”,品味出诗人对吾土吾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分析示例:
1.因为山西村景美人更美,那里的村民待客热情。一个“足”字,不单单指酒菜的丰盛,更可见山西村的农家人,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待客不周。因而看似简单的一个“足”字,却将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不折不扣地表达了出来。可见作者乐在热情好客之民风。
2.因为看似普通的游山玩水之中还处处充满惊喜。诗人游山玩水似无前路内心迷惘之时,却又剧情斗转,眼前花明柳暗之处,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那种豁然开朗之喜,又岂是普通的游山玩水所能体验到的呢?可见作者乐在豁然开朗之惊喜。
3.看似简单的家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箫打鼓其实是一幅古风犹存的画卷。这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陆游来说,这当然必被他珍爱,乐在其中。
4.尾联的拄杖乘月,轻叩柴扉更是展现出他与村民的亲密无间,诗人当然是陶醉在这难得的友情之中。由此可见,诗人不单单是乐在游玩,更是乐在民风民俗,洋溢着喜爱和赞美之情。
幻灯片展示:
首联:乐在热情好客之民风。
颔联:乐在豁然开朗之惊喜。
颈联:乐在古风犹存之画卷。
尾联:乐在亲密无间之友情。
5.请同学用洋溢着赞美之情的语调来朗读整首诗。
四、深读诗歌(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建立起阅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
1.教师展示创作背景:
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3.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示例: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陆游虽罢官还乡,他并不心灰意冷,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用极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淳朴善良,五谷丰登的太平景象。“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中。
4.教师提问:诗歌的颔联成为了千古名句,它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颔联带给自己的感受。
答案示例: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5.教师小结: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我们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五、说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体现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的“写”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成果生成的体现,更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1.请同学用积极乐观的语调大声背诵诗歌。
2.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完这首诗歌,相信你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想法想对诗人说,请用自己的妙笔将它们展现出来。
3.学生交流所写。
教师示例:
诗人啊,您虽遭弹劾罢归故里,但您从未丧失信心。看似纵情山水,闲适游玩,实则您心系家国,从未忘情国事。您的心中记挂着的不仅仅是春光明媚的山水,淳朴民风的画卷;更是洋溢着对乡土风俗的深情,对吾土吾民的挚爱!
六、教师总结“一诗四法”的学习方法,并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回顾学法,加以总结提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一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
(3)能抓住重点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义。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
莫、腊、浑。
2、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如:腊、浑等。
3、我会流利地朗读古诗。
4、我会完成课后思考题及每课一练。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
生:我会按节奏读古诗。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和"又"字要重读。
2、我会悟。
(1)悟文本。
生1:我知道"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座村庄。
(2)悟写法。
我知道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是抑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扬的写法。
(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感受。
生:我知道前两句诗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生:我知道后两句诗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生:学了这首诗,从中使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不怕困难,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有希望的。
2、我会读诗人陆游写的其它诗。
3、展示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
怎样巧用对偶语言?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自由读——个人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十九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诗歌的颔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大声地诵读、流利地背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但深入地细读文本,知人论世体悟情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老师的指导。本堂课的设计便是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4.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学法。
教学重点: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作者(这一环节设计是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巩固旧知,导入新知)。
幻灯片展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诗题中那个字最关键?
二、初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指导学生从诗题出发,抓住诗眼,读懂诗意。)。
1.教师提问:结合全诗,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哪句诗歌扣住了诗题中的“游”字?
2.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并指导诵读:
分析示例:
幻灯片展示:
首联:品美食饮浊酒————游得开心。
颔联:穿山行赏繁花————游得尽兴。
颈联:听箫鼓观风俗————游得喜悦。
尾联:沐明月暗许愿————游得乘兴。
3.请同学用最快乐的语调来朗读整首诗歌。
三、细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从“游”中观“情”,品味出诗人对吾土吾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分析示例:
1.因为山西村景美人更美,那里的村民待客热情。一个“足”字,不单单指酒菜的丰盛,更可见山西村的农家人,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待客不周。因而看似简单的`一个“足”字,却将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不折不扣地表达了出来。可见作者乐在热情好客之民风。
2.因为看似普通的游山玩水之中还处处充满惊喜。诗人游山玩水似无前路内心迷惘之时,却又剧情斗转,眼前花明柳暗之处,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那种豁然开朗之喜,又岂是普通的游山玩水所能体验到的呢?可见作者乐在豁然开朗之惊喜。
3.看似简单的家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箫打鼓其实是一幅古风犹存的画卷。这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陆游来说,这当然必被他珍爱,乐在其中。
4.尾联的拄杖乘月,轻叩柴扉更是展现出他与村民的亲密无间,诗人当然是陶醉在这难得的友情之中。由此可见,诗人不单单是乐在游玩,更是乐在民风民俗,洋溢着喜爱和赞美之情。
幻灯片展示:
首联:乐在热情好客之民风。
颔联:乐在豁然开朗之惊喜。
颈联:乐在古风犹存之画卷。
尾联:乐在亲密无间之友情。
5.请同学用洋溢着赞美之情的语调来朗读整首诗。
四、深读诗歌(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建立起阅读诗歌要“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
1.教师展示创作背景:
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3.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答案示例: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陆游虽罢官还乡,他并不心灰意冷,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用极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的自然风光、村民的淳朴善良,五谷丰登的太平景象。“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中。
4.教师提问:诗歌的颔联成为了千古名句,它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颔联带给自己的感受。
答案示例: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5.教师小结: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我们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五、说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体现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的“写”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成果生成的体现,更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1.请同学用积极乐观的语调大声背诵诗歌。
2.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完这首诗歌,相信你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想法想对诗人说,请用自己的妙笔将它们展现出来。
3.学生交流所写。
教师示例:
诗人啊,您虽遭弹劾罢归故里,但您从未丧失信心。看似纵情山水,闲适游玩,实则您心系家国,从未忘情国事。您的心中记挂着的不仅仅是春光明媚的山水,淳朴民风的画卷;更是洋溢着对乡土风俗的深情,对吾土吾民的挚爱!
六、教师总结“一诗四法”的学习方法,并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回顾学法,加以总结提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
“一诗四法”
初读诗歌——读懂内容。
细读诗歌——品味情感。
深读诗歌——体会感悟。
说读诗歌——真情抒怀。
七、布置作业:
1.请用一诗四法解读《登飞来峰》。
2.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并和本文比较异同。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抒情景色迷人。
景美人更美。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一
1、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诗。
5、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二
旨在带领学生品读古诗,注重情感朗读,领略农村的朴素热情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真挚情感。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农村的朴素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的深层含义,尝试加以运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首先,回顾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题西林壁》,请同学们大声背诵,一起完成集体背诵。
2、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另一首古诗《游山西村》,你们都读过陆游的其他作品吗?比如《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示儿》?请同学们在自由阅读前自行了解这位南宋诗人的背景和成就,我将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浙江绍兴人。他生于北宋末年,一生深受战乱、苦难之苦。他擅长文武,倡导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关于忧国忧民的诗歌,是备受敬仰的抗金爱国诗人。
3、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句背后的故事。山西村在哪里?作为一个山村,它给这位游子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灵触动呢?请同学们在自由阅读时仔细味道每个字句,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4、轮流读,并注意不要中断节奏。出示古诗(表明节奏),老师朗读,学生自由读,然后齐声读。
5、在背诵生字时,同学需要到黑板前写出这些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聆听,针对生字特点加强记忆。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诗句意义,感受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需要先了解他写作时的时代背景。请看这段说明:陆游曾担任隆兴府通判,因为积极推举北伐而被罢官。诗人在回归故土的途中感到极度消沉、沮丧,在游览山西村时,他得到了当地乡亲的热情招待,心情因此有所缓和。因此,这首诗就在此时诞生了。
(1)这位游子在乡亲们的接待下,经历了怎样的欢迎呢?请看古诗的第一和第二句。请自由阅读,然后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的含义。指名发言,要求同桌相互交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细腰肠断浑不系,赤膊单挑走西风。)。
(2)请大声朗读这两句诗,并在读完后告诉老师,你从诗句中领悟到了什么?
(4)你能识别重要词汇,并从它们中体会到山民的热情吗?比如“足”,你能想象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如何倒酒、上菜、要求客人如何享用美食吗?这正是农家人的风范,他们会尽全力招待客人,怕显得不够热情周到。在作者眼中,“足”是否只是指酒菜?还指什么呢?你能通过阅读体会到山民的.朴实、好客情感吗?自由阅读——独立思考——齐读,感受“足”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探讨,在看到山民如此热情地招待远方的客人时,你还能想到哪些古诗文呢?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那么这些诗人又是如何对待山民的呢?以“莫笑”为例,这位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没错,这里的酒菜肯定不如大酒店精致,那么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更看重的是什么呢?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真诚的好客之情深深打动,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动。自由阅读——个人表达——齐读,用心感受“足”的含义。
(5)我们看到山民对待诗人是如此的热情、周到,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山民的呢?你能用关键词概括一下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嘲笑什么呢?毫无疑问,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那么精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在乎物质,更重视的是什么呢?相信他们内心的真挚感情已经通透到了极致,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这份内心感动。自由阅读——个人思考——齐读,一同品味这份“莫笑”的情感含义。有没有稍稍改动李白的诗,将诗人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现在你们的眼前是否浮现出山西村村民热情招待客人的画面?又仿佛闻到乡亲们和诗人在说些什么?请同桌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汇报。
(7)没错,山民无比尊敬诗人,而诗人也热爱山民,这是多么真挚的感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诗,将这份真挚的情感连成一片。板书:“情谊真”。
2、带读:
(1)当诗人看到乡亲们为他招待而杀鸡宰猪,摆满了桌子的美酒佳肴,他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再读一遍这两句诗。
(2)听到山民真挚而质朴的话语,看着乡亲们满脸热情的笑容,诗人郁闷的心情瞬间舒畅。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1、身处乡间,陆游被乡亲们热情款待,骑着毛驴游山玩水,看到了什么景色?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叠嶂,水道蜿蜒,柳暗花明则是指美丽的山村风景。他在诗句中表达的疑虑是什么?请描述一下这两句诗的意境。(同桌说:尽管路途艰难,但在不断前行中,总能发现新的美景,美好的人生也如此)。
2、在山重水复的旅途中,当陆游觉得无路可走时,他看到了什么?请丰富一下这个新景色的描述。(板书:景色秀)。
3、陆游被罢官后,他的心境如何?山西村的村民会嫌弃他吗?请思考一下,并用文字回答这些问题。
4、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仍然有可能欣赏到美景。同样,即使人生陷入困境,也可能迎来新的希望。在看到新的美景后,陆游的心情会有什么新变化?除了美景和美好的民风,他还看到了什么?请以“他还看到什么——”的形式作答。(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5、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曾有过和陆游相似的感受?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语言写下你的体验。(1.当你遇到难题时,不妨看看问题的另一面,也许会有新的启示;2.当你陷入低谷时,不要轻易放弃,往往在突破极限后会有新的突破)。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陆游回归故里,沉浸在乡间生活的平凡和纯真之中。虽然深受官场伪诈的冲击,但他从未丧失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为国出力。这种信念与他游山玩水的心境相互交融,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现在,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这首千古之作,并从中汲取力量。
1、这首诗与《题西林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它们既描写了美丽的风景,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呢?虽然看似简单,实则却是一句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句。正因为如此,这句千古绝唱才能名垂青史,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在心。让我们一起领悟这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希望把这一首千古名诗铭记在心中吗?赶快背诵下来,个人——集体。
3、我们不仅要学会背古诗,而且要感情地朗读出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尝试,个人——个人——集体。
4、拓展延伸。其实还有很多古诗像这样在景中蕴含着深刻哲理。让我们一起来读下面这首诗,作为今天课程的结束。
出示: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教学板书:风景秀情意真。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让学生在简练的诗句中发挥想象力,领悟诗意,把握诗情呢?在教授古诗《游山西村》时,我充分扮演起了教师的角色,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积极激励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联系现实生活情景,大胆想象,展现出个性特色,构建起诗歌意境。
1、理解诗句,突破在“追问”中。当我让一名学生说出第一句诗句的情感时,他只是站着,说不出话来。那么,我就问他:“有没有一个字你不理解?”显然,他没有不理解的字,而是不知道如何解释整个诗句的意思。因此,我从关键词入手,采取追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陈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角色体验,在朗读中感悟情感。要让学生读出感情,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的情感。因此,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了一个情景,我扮演大诗人,学生扮演农家人。我为学生创建了古代诗歌中的情境,学生生动地扮演了农家人、扮演了陆游,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农家人、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只有感受到诗句中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地朗读古诗。
3、运用画面想象,深入理解情境古诗中的情景交融,我希望学生能够发掘诗句中的描绘景色的词语,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场景,感受其美丽。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语,领悟文意。词语本身具有涵义和情感,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去诠释画面、意义和情感呢?我希望学生能够还原这些词语为真实、细致的生活场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看到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并且真正领悟其中的情感,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关键在于创造有助于学生领会诗句中蕴含道理的途径,例如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引发类比和感悟。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三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著作《剑南诗稿》《沈园》。
作者轶事。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令人咋舌!
一词多义。
足
1.衣沾不足惜(值得)。
2.丰年留客足豚(丰足)。
古今异义词。
社
春社近:古义“土地神”,今义一种集体组织。
词类活用。
夜
拄杖无时夜扣门: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莫笑农家腊酒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