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风教学设计(通用8篇)

时间:2024-09-23 作者:QJ墨客

征文的目的是鼓励人们主动思考,提倡多元意见的交流和分享。征文要注重细节,注意使用合适的词汇和语言,让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为征文活动所获奖的佳作吧。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一

音乐教育是美育,是一种美感享受,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因此更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愉快、自由、和谐的环境,同时它又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科,而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接触的几乎是全校的学生,他们学业压力重,又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此时,自尊、独立、好奇、好动,逆反情绪等心理特点比较明显,老师要在每堂课面带笑容,和风细雨般地上好音乐课,真的很不容易,经过这么些年的思考、实验、探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1、座位表。无论是提问、表扬、批评,他会觉得老师很重视很在乎他(她)。

2、针对各个班级到音乐教室的表现评分。

3、期中期末在音乐教室公布各班的集体成绩,每学期结束,作为先进班级评比的依据之一,班与班之间有了横向的对比,最具有公平、公正的性质。

4、参加第二课堂训练积极与否,参与校艺术节演出及各级各类比赛活动,都与音乐课和音乐成绩相结合等,因此学生都很重视。

5、创设美好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保持音乐教室环境整洁、干净,空气清新。

音乐课堂教学管理因班级多,人数多,情况复杂,因此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老师才能做到面带微笑,师生都沉浸在愉悦的心境中,拥有一份好心情,在教与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作为音乐老师还得学一些心理学,研究探索各种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工作进行。

1、作为教师爱那些听话,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而真的爱那些成绩差,爱调皮捣蛋的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很难,可他们也是最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最渴望老师的信任,理解和尊重的一个小群体。

2、不能对差生一味粗暴地批评、指责、轻视他。我发现平时这些差生在路上总是主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且每次我都叫得上他们的名字,在以后的音乐课后他们总会有事没事地主动跟我来聊几句,我感动很欣慰,觉得平时那么多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总之,音乐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外,同时应具备同情心、责任心,细致心,并富于热情,懂得尊重,诚信,友好待人的良好品质。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管理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老师在管理与教学上下足功夫,在美好的环境及心境中,才能面带微笑,和风细雨般地面对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师生共同愉悦,达到音乐的美育享受。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二

我们在教学中要怎样做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呢?在教学了《凝固的音乐——建筑》一课后,我知道了课前的预设只是为了使我们在教学中不会忙乱无序,能够抓住重难点,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预设即使在教学实施中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依然可以尝试改变一下教学的流程。适当的改变会带给我们一种新鲜感,激发我们教学的热情。

在给六年一班讲授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凝固的音乐——建筑》一课时,我已经在六年级其他两个班结束了此课的教学。课上导课时本来在学生用成语形容完建筑后,我就渗透《论语》中的“辞达而已矣”,再揭示课题,结果教学中我疏漏了此处传统文化的渗透。于是我顺势而发,授课中原来设计的让学生初步浏览教材进行简单的汇报后,再结合书中文字介绍进一步欣赏、交流,最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造型、材料、文化精神”三点进行深入学习。我稍稍改变了一下做法,学生看书时我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只是告诉他们我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他们来解答。因为我觉得六年级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我只需要适当检验一下他们读书的效果,以此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就可以了。没有要求我感觉学生反而读得更认真了。在汇报前,我将原设计中的“辞达而已矣”用在了此处,要求学生回答要简洁明了,不看书解答我随机提出的问题。汇报时我让有自信的学生先站起来,我再发问,这反而激发了个别学生的冒险欲。我将原设计中需要分两次读来解答的问题,变成了读一次就解答。当然给学生读的时间要长一点。有的学生由于读书方法不好,没有较好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正好我可以相机渗透《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育他们如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

我觉得此次改变后的课堂教学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读书也很用心,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尤其是我自己与学生彻底地融合在了一起,我不再只扮演教师的角色,我仿佛也成了一名学生,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就是改变的力量,改变是一种冒险,会给你带来刺激和新鲜感,但是成败却没有定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需要这种别出心裁,我们就要敢于大胆尝试。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三

这一课的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表现歌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将教学中的难点附点节奏,以寻找影视城的路线的方法为突破口解决,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难点。

注重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在欣赏中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律动中体验歌曲的演唱情绪。结合本学科的研究课题,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欠缺的是电影没有给学生播放,使学生缺少了视觉上的感受,没有身临其境之感,应及时变换其他替代品,这是教学准备得不充分,以后应多注意,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四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光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光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光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理解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思考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思考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

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就应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用心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就应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我都觉得剩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贴合各地不一样的人文环境、不一样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构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用心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

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统一教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五

?雪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本节课的教学我尝试用学科整合进行讲授,本节音乐课以音乐为主线,整合了体育、美术、科学、语文等课程的知识。整节课重难点突破有条理,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落实我校“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教学探索,虽然在有些环节上有所创新,但是我的经验还不够完备,也有一些不足。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找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1、发声练习环节打到了预设的目的,在此环节我用“拍球”引进教学。认知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为体验本身作为学习理论的实现方式,其主题是学生。所以我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顿音的意义及唱法,进而掌握学习重点顿音记号。

2、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这个环节我运用美术老师的作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并用来导入,学生们看了以后积极性特别高,对后面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学唱环节中课题的展示是一个亮点,我采用了美术上字画结合的方式,使学识耳目一新。在重难点解决上层层递进,有条不紊,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重难点节奏。本环节以学生的学情为主要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让学生自学歌曲后,找出困难点逐一解决,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直接讲解。此外在重点学习演唱音乐记号时我还让学生加上肢体动作进行练习巩固,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机能。

4、学科整合环节丰富学生的认知,在此环节我结合科学、音乐、语文只是进行教学。如:用课件展示雪的形成,欣赏作曲家创作的雨雪有关系的歌曲和乐曲《雪绒花》和《阳春白雪》,最后结合语文学习有关雪的成语“白雪皑皑”、俗语“瑞雪兆丰年”,古诗《江雪》,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丰富了文学知识。

有几点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的学生节奏掌握不好,我没有及时调整,在后来的其他班的课上,我已经做了教学调整,可以加入声势进行训练,学生很好把握;在歌曲学习时,问到学习困难的地方应多问几个同学,让他们都提出自己的难点进行解决;最大的问题是: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的问题,这也是我想要和老师们探讨的问题,如何做到更高效而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探索。

每一次活动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我们钻进去研究,肯定会收获教学的硕果。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六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七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应尊重每个幼儿的创造和想法,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方式会多样化,教师应该接纳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自由度的创意,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才能,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运用魔术口袋这一小小的道具,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且借助这一道具,让小朋友自己创造声音,找到声音,比较声音,表现声音。

1.营造幼儿自由、轻松的创造氛围。

为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创造环境是激发幼儿主动创造的必要条件,使幼儿敢说、敢想、敢于表现。小班幼儿已经具有粗浅的生活经验,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因此在活动中,我以变魔术为切入口,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用啊来发出声音,并且根据幼儿发出声音的长短剪下相应长的绳子,这段绳子就代表幼儿所发出的声音。小朋友们找到了自己的声音都非常的开心,其实抓住的只是一根绳子而已,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这种虚拟的实物也是真实的,不容怀疑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抓着自己的声音。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愉悦。

2.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幼儿独特个性。

在音乐活动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声音是有长有短的,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通过把自己的声音的变化,及和同伴的比较,知道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并且尝试体验别人的声音。音乐作为艺术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只有拥有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感受音乐的美妙,才会对音乐充满激情。同时,教师只有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纲要》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我们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3.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点。如何让幼儿在“实践”中自主体验,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呢?我认为通过动口、动耳、学学、演演等形式,能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如在活动中,让幼儿听一听录音,学一学动物的叫声,这样就能真正体验到动物的声音的长短,从而能够帮助小动物找到声音。

音乐风教学设计篇八

?多快乐》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目标是能用快乐的情绪来演唱歌曲,通过对歌曲《多快乐》的演唱,感受生活的幸福,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课前谈话导入

2,为歌曲声势伴奏,熟悉旋律。

在初听乐曲时,我会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拍手为乐器伴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此后我会问学生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这样为乐曲伴奏(拍腿,拍凳子等)并选择一种再次为乐曲伴奏,因此来熟悉歌曲旋律。

3,按节奏读歌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熟悉歌曲中所唱的内容和节奏,我设计了按节奏读歌词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歌唱者快乐的心情,也能为下一步唱好歌曲做铺垫,在读歌词时,我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人们快乐的心情,引导他们在读歌词时要表现出快乐的情绪,而带来微笑。

在实际教学中,有一环节再设计时有欠缺的考虑,在教唱时,我是以很慢的速速教唱,让学生学会后,我直接让他们跟伴奏唱,速度很快,学生没有很好的把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一个遁循渐进的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