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汇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效果。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情况汇报样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一
一、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在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开设基本账户,分村设账,统一办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收支业务。
二、村级一切收入必须全额及时缴入乡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开设的账户,统一管理。具体包括:上级补助收入、土地补偿收入、各项捐赠收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收入、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清收债权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三、收入行为一经发生,必须在5日内缴入账户,坚持先收后支,严禁以收抵支。所有收入在规定时间内未入帐的,由经手人承担相应的纪律和法律责任。
四、收入票据必须使用县统一要求的票据。任何村和个人不得自制、自购其他收款收据。
五、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禁村级负债发生,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负债的,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并报乡镇政府批准。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二
近年来,曲江街道办事处全面贯彻市纪委、区纪委各次会议精神,抓住群众最关心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热点问题,强化领导,依靠民主,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集约健康运行,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三资”管理,容易出现“主体不明、公开不够、监督缺位”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树立全新的民主管理观,采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在实践中,我们突出“三个转变”,注重“三个强化”。
(一)转变“上级包办”,强化群众共管。过去,对农村“三资”管理,是“上面热,下面冷”,上面管而不紧,群众想管无力,针对村民自治要求,街道党工委转变观念,着力推进民主理财,把财务管理权交给群众。我们在各村均建立了3至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民主选举产生村民监督委员会,有效地发挥了群众监管作用,依靠民主实现了上级监管和群众共管的有机统一,各村也形成了,村党总支班子、村民监督委员会班子、村委会班子,三驾马车齐抓共管的态势。
(二)转变无序管理,加强规范操作。农村“三资”管理,是一个具体、复杂的管理过程,要变无序为有序,才能管住管好。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村务公开实施细则》、《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村级“三资”管理明确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断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转变“一言堂、家长制”,加强法规制约。加强源头治腐,关键是管住主要负责人。过去,有的村干部家长制严重,搞一人说了算,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对此,我们从思想入手,严格落实财经纪律,同时加强票据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管理,加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管住管钱的人、管钱的手和管钱的笔。
管好农村“三资”,必须把握重点,大胆创新,用流程图式的办法加强管理。我们坚持分类指导,探索总结了一系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立足“严”字,强化财务审批。我们在财务审批上,推动四项创新。一是“专有财户制”。各村在财政结算中心开设专门账户,对项目征地拆迁资金、惠农便民政策资金等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拨付。二是“一支笔”。即对每笔由办事处财政核拨的资金,由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审签。三是“两公开”。即对村级财务状况,对村级集体资产收益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及时公开。四是“三签字”。即在村级财务支出上,对于单笔支出在5000元以下的实行“三签字”,即由经办人签字,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村民监督委员会审核签章;单笔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向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并按会议决议执行。创新出思路,严管出效益。财务审批四项创新产生良好效果,受到群众好评。
(二)立足“公”字,强化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上,我们主要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把好登记关。对村级集体资产,及时进行清查核实,界定资产权属,明确产权关系,搞好产权登记,建立管理台帐,每半年将资产状况进行公示。二是把好票决关。处置集体闲置的存量资产,各村委会首先广泛征求村民代表、党员和群众意见,形成初步方案后交各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按会议决议执行。三是把好招标关。对资产标的额在大额物品的购置,一律交由市街道办事处协调请政府采购中心帮助进行公开竞价采购;对于小额物品的购置,由各村委会按照公开程序进行处置。四是把好公示关。对处置资产所得及时向村民进行公示,资产租赁收益每半年通过村务公开栏向村民进行公示。由于把好了关口,资产管理得到规范,得到了群众认同。
(三)立足“活”字,加强资源管理。在资源管理上,我们坚持依法管理、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相结合,做到管而不死,管出效益。随着工业的发展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更加宝贵。在开发利用现有农村土地资源上,我们特别注重了“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存量,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村民建统一由市区建设和规划部门审批,街道做好审批前期的对接工作,对群众私自搭建的违章建筑,街道联合区城管执法分局一律与以拆除,并由各村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曝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建“人情房”,确保了用地管理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防止了干部行为不廉洁和办事不公正的现象产生。
二是突出开发增值。我们坚持民主公开程序,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三产等形式,开发和利用土地等资源,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如街道新农村新建顾庄农贸市场疏导点工作,解决了村民增收和就业难、村收入少等问题,预计为村集体创收入100万元,顾庄疏导点的建成坚持民主管理,反复征求党员和村民的.意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采取“村集体主导、村集体与投资人联合开发、所有管理市场运作、建设、招标过程街道纪工委监督”的形式,多渠道融资,高标准、经过村民拆迁、建设、摊位招标完成工程建设,促进了周边市场综合开发,有力的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村级经济持续增长。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三
村级“三资”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焦点,也是农经工作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是农村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主要做法
(一)全面实行农村集体财产“委托代理”。
(二)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规章制度。*街道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原则,先后制定了《*街道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街道集体财务管理流程图》,《*街道“三资”委托代理管理制度》,以上制度和管理方法从民主理财、收支管理、用款审批、财务公开、票据管理等一系列方面作了祥细明确的规定。
(三)严格制定日常开支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支出管理,实行报账制统一管理,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监督”的原则逐级审批后方可报销。针对实际,我们在村级财产管理中实行“双签制”“联合审批制”“四级审核办法”的管理新举措。“双签制”,就是在居民小组支出中除需具备一般要素外,还必须实行书记、主任两支笔会签。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一言堂”现象。“联合审批制”,就是根椐资金使用大小,按权限实行村级负责人,街道领导分级联合审批的制度。“四级审核办法”就是书记、主任双签,监委会审核把关,街道纪工委监督,代理中心审核。
(四)发挥“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作用。为认真执行财务监督,每个社区及有收入的村小组选任3-5名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的程序为: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特别是村内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植树造林、村庄建设与整治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需要兴办的其它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项目,要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财务事项进行过程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仔细监督财务事项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在财务事项完成后,认真进行检查,查阅财务会计凭证、账目、报表、财务公开等财务会计基础资料,听取群众的意见,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一般事项民主理财小组应根椐经济业务量多少按月或季开展理财活动。重要事项应随时发生,随时理财。审核结束后,民主理财小组长要将活动内容记录在《民主理财记录薄》上。此外,结合村干部换届,组织对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审计。
二、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
(二)村组干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村组报账员多身兼数职,均是半路出家,财务知识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票据的合规、合法性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
(三)报销单据制作不够规范。
(四)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少数村民主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经干部指定,个别村甚至没有理财小组成员,村干部直接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存在的意义。少数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财务水平有限,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
(五)集体水面、果园、山林等进行发包民主程序不到位。
(六)村级财务公开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虽然省、市、县、街道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少数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打折扣。
(七)街道代理中心自身存在的困难。
三、完善“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取张贴等形式在三务公开栏上进行张榜公开,及时对村民提出的质询进行解释,从源头上杜绝因财务公开不清引发的的各类矛盾纠纷。
(三)抓好“三资”清理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在村干部离任审计中,要对本届任职时所经办的财务进行认真清理,按照“三清三查”的要求做好村干部离任财务审计工作。即:清理各项往来,审查债权债务是否明确;清理发包款、租凭款、拍卖款等,审查资金用途是否合理;清理历年遗留的财务问题,审查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四)抓好收支管理。一是严格票据管理,定期将已使和末使用的票据进行清查,对开出的票据做到票款同行,及时入账用票据管收入。二是严格奖惩制度,对已实现的收入拒不缴入专户的,要及时查明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并严肃处理。三是加强支出管理,支出单据必须是税务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报销单、证明单、收条等,不得以白条或不规范的凭证入账,严禁无票据付款。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少数村组报账员素质偏低的实际,一方面应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在报账时及时对单据及流程方面的错误进行认真细致的指正,并告诉其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应当鼓励报账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有条件的鼓励其进行继续再教育提高学历。
(六)加强协调配合,争取各方支持。建议“三资”委托代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财政部门应提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落到实处。
(七)继续落实村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及征求民-意制度。
一、调研时间:2011年7月8日——7月18日
三、参加人员:何秀强、刘卫华、祁军
四、基本情况:
阜康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紧邻自治区首府,是新疆阜康重化工业园区和天山天池风景区所在地,距离乌鲁木齐市57公里,总面积11726平方公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216国道、s303省道、乌准铁路横贯全境,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国村务公开示范县市。
五、“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阜康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集体经济逐年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随着农村民主管理的不断推进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农村“三资”管理在运行中也逐步暴露了一些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方面
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账实不符,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有帐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三资”清理,全市117个基本核算单位中,账实不符的村有81个,占村级总数的69.23%。形成的原因:由于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丢失、报废、已变价处理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帐核算,出现了账面资产大于实际资产的现象。全市共清出有帐无物金额达到435.29万元。二是有物无帐,主要由于上级捐赠的固定资产未及时作价入账,如组织部捐赠的远程电教设备、桌椅;包村支农部门捐赠的其他资产等。全市共清理有物无帐金额达到1151.52万元。
(二)资金方面
资金管理上主要存在六个方面问题:
1、坐支:调查发现个别村收取现金后没有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收取的现金未及时交银行,进行坐支。其原因,一是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二是因交通不便,嫌麻烦;三是误认为“用收来的钱给集体办事理所当然,只要不装腰包就行”。
情况借款未还;四是当事人借款以后,因各种原因离开该村多年,无法查找。
3、个别领导经手现金:一是有个别村领导误认为手中有了钱就有了权,说话才有人听,因此经手现金欲望异常强烈;二是违反规定,利用工作的便利,插手现金的收付业务。
4、公-款私存: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集体积累薄弱的村,大集体时就形成的贷款至今尚未归还,村级“五好”建设中,经过村民“一事一议”筹集的款项一旦存入金融部门,势必扣贷,为规避此类情况,出现了公-款私存的现象。
5、历史遗留的呆死帐:2015年在“三资”清理过程中,全市共清出债权呆死帐137.17万元,占债权总数的7.89%,清出债务呆死帐147.27万元,占债务总数的8.8%。调查中发现呆死帐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大包干前集体单位之间因业务往来形成的。
6、领导打白条:个别村的领导因村上一时没有现款,就在工程结算、商店购物等用打白条的方式处理往来业务。在2015年“三资”清理中,全市清出帐外债务达到1227.99万元,究其原因有历史形成的,也有现阶段发生的,大部分债务是因缺乏资金不能及时偿还造成的;也有个别债务是因村领导换届移交中未予确认造成的。
(三)、资源方面
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主要问题是:管理的意识不强,个别村出现了重资金管理,轻资源管理的现象,有的乡镇在监管过程中,形成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导致了一些村在资源发包中不讲民主,不讲效益,有的低价发包,有的发包期限过长,超过政策规定,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进一步引发了群众上访,究其根源是没有把资源的管理向资金管理那样纳入村财乡管的体制内。
六、对策
人员开展了调查研究,在保持现行的村财乡管市监督的体制下。围绕“三资”管理,重点从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管理特色:
——在资产及村务管理方面,建立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管理模式。在村级资产的购置与处理方面必须经过“四议” :即村党支部提议,两委班子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决议;在表决通过的基础上实行“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际结果公开;上述重大活动必须由村务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监督即通常所说的“一监督”。2 009年至2015年全市六个乡镇村集体资产在对外发包、租赁、拍卖中均通过上述程序,共处置集体资产653万元,通过购置、建造、捐增增加集体资产累计达2571.5万元,有力地壮大了集体经济。
——在资金管理方面,实行了“四审”管理模式。在日常资金的管理中每笔业务都要经过四审环节,即村主任审批,支部书记审核,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议,乡镇农村审计站审计。据统计2015至2015年,全市117个基本核实单位通过“四审制度”累计入账的货币资金达3.12亿元,杜绝不合规、手续不健全各类开支达12万元。有利地维护了集体经济利益。
——在资源管理方面,实行了申报制和招投标制互动的管理模式。村级机动地在发包之前村委会首先要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才能开展招投标发包活动。截止2011年全市106个村中已有98个村在机动地等资源发包中通过申报制和招投标制,发包机动地面积4.58万亩。 为巩固上述三项改革成果,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的水平,近年来,我市又采取四项措施:
(一)、实行财务委托代理。
值、增值。在具体实施中,从严把“四个”关口入手。
1、代理关
阜康市在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会计核算内容不变的基础上,按照依法委托、有偿服务、稳妥推进的原则,由乡镇政府对所辖村的财务实施委托代理。乡镇成立会计服务中心(站),通过择优录取聘请财会人员,每月集中开展村级财务核算。在代理过程中实施三项改革:一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村级取消村会计、出纳员等职位设置(个别地区保留),原出纳员改为报账员,协助会计服务中心(站)做好财务核算、管好本村资产;二是改革传统的手工记账手段,实行电算化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改革资金管理方式,统一在乡镇农经站设立专户,实行专户核算,专户管理。杜绝了资金的“体外”循环。
2、收支关
每年年初,全市要求各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深入到代理点,就本年的财务收支计划提请村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决定本年财务预算,并进行张榜公布。在收款收据的使用上,严把领用核销关,坚持以旧领新工作制度,即用完的收据存根要交市乡两级农经部门审核无误后,办理销号手续,换取新收据,从源头上严控因用量大、票据管理不严引发的财务问题。村级收取的款项必须在三天内交会计服务中心(站),用款时填写用款申请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由会计服务中心(站)核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后,村级日常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由会计服务中心(站)根据路途远近、经济发展实际等确定各村的备用金。村级发生支出时,必须从备用金或审批核拨的资金中开支,严禁村报账员坐收坐支。
3、开支审批关
账。
4、财务手续移交关
各乡镇在村级资金管理上,一是确定每月固定接交日,村报账员在每月固定接交日,到会计服务中心(站)交接收支票据,填制财务手续交接清单;二是乡镇审计站联合会计服务中心(站)及时对离任的村报账员进行财务审计,结清资金往来,制作财务移交清单,确保财务手续接交有序,正常开展。 截止目前,全市已有117个核算单位全部实行了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六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站)每年代管村级资金总额达3亿多元;虽然每年代管资金规模较大,但从未出现一列违规违纪现象和财务信访问题。资金代管的质量和水平受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实施委托代理后,村级财会人员职数大量减少,据统计,全市共减少农村财会人员60人,累计节约村级经费开支达30余万元。
(二)、创新工作基础,
1、定期盘点,摸清家底。税费改革以来,我市把“三资”清理工作列入到每年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驻村工作中加以考核,常抓不懈。每年年末,各乡镇对固定资产、机动地、债权债务等资产、资源进行定期全面清理盘点,确保“家底”清楚,并及时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2015年通过清理盘点,核实固定资产7038万元、债权1667.83万元、债务2754.11万元,处理呆死帐284.44万元,核实机动地5.2万亩。
实现了电算化、信息化管理。
(三)、创新工作方法。
1、创新理财工作新机制,加大民主管理力度
民主理财组织代表广大村民行使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权利,但在实际运行中,个别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或越权履职。为充分调动理财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从2015年开始,我市率先在九运街镇启动了民主理财“三瓣章”工作制度,即把原来的民主理财公章分成三瓣,理财小组成员人手一瓣,村级的每一项收支业务须经理财成员唱票审议通过后,将“三瓣章”合拢盖章后方可生效,未通过的票据责成经办人限期办理。这样就杜绝了以往理财中出现的组长“一言堂”和个别成员不负责任的现象,实现了权利义务的制衡。同时为了保障“三瓣章”顺利推行,九运街镇先后出台了《九运街镇民主理财“三瓣章”小组职责》、《九运街镇民主理财“三瓣章”管理制度》、《九运街镇民主理财“三瓣章”管理责任追究办法》等配套制度。推行“三瓣章”以来,全镇累计杜绝41张合计5万余元的不合规支出。没有出现一起因理财事由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收到了良好地社会效果。
2、加强申报管理,提高资源管理水平。机动地是村集体最为重要的资源,通过采取申报制的管理办法,一是转变理念,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村财乡管的体制。二是促进民主建设,维护农村稳定。推行申报制以来,农村资源的发包更加透明,有关机动地的信访案件呈零增长趋势。三是提高了土地发包收益,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2015年全市85%的机动地通过申报制的方式进行发包,每亩发包价格较协商发包增加60—200元。
点问题制作成“明白卡”发放到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手中,现场答疑解惑,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这一制度推行后,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大增强了公开的时效性、提升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可度。
(四)、创新保障机制。
1、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针对“三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情况,为随时掌握管理的动态信息,我市建立了关口前移,超前预防的工作例会制。市级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三资”管理相关事宜,总结分析基层在 “三资”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苗头问题,共商解决对策。各乡镇针对本辖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本镇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市级会诊解决,着力构建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2、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村级“三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又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做到管理规范、监督到位、运行科学、群众满意,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近年来,阜康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阜康市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阜康市村级财务人员管理办法》、《阜康市农村集体经济收款收据管理办法》、《阜康市机动地申报制度》、《阜康市机动地招投标管理办法》、《阜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阜康市村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阜康市村级资金“四审”制度》等三十一项制度。这些制度有效保障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3、强化监管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围绕 “三资”管理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工作,通过在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以及日常财务督查、年终目标考核等多种方式,监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财务收支手续是否完整合法、资产资源管理是否安全、是否保值增值。针对出现的问题,联合市乡两级纪检部门开展责任追究。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下,有效遏制了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4、实行奖优罚劣。为进一步树立乡村两级管理人员责任心和使命感,把
“三资”管理纳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以考核管理。并引入激励机制,对在管理中遵守制度,履行职责,表现突出的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制度,给集体造成损失的村干部分别给予扣发工资、罚款、责任追究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检察机关处理。通过赏罚严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严肃财经法纪,维护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开展“三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实践要求我们在推行“三资”管理中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中心工作相衔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五个相结合”:
(一)、与纠风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每年年初在安排纠风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案时都要明确“三资”管理的治理重点和目标任务,落实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的职责,把“三资”管理与纠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考核。收到良好效果。
(二)、与市上的重点工作相结合。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列入市上的双目标考核工作,为了认真落实这项重点工作,我们把“三资”管理和此项工作融为一体,重点从资产资源的发包入手,制定增收计划,拟定工作措施,签订责任奘。指导目标村的管理人员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实施这项工作,截止2015年全市117个基本核算单位集体经济的总收入已达2081万元,当年获得净收益959万元,年均增长7﹪。
(三)、与以奖代补的项目相结合。近年来,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市财政每年都要拿出6000余万元的资金奖励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完成的乡镇、村,对此我市结合“三资”管理工作每年筹措配套资金2000余万元,此外我市在中低改、土地整理、加压滴灌等项目中村集体都筹措了相应的建设资金,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三资”管理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五)、与包村支农工作相结合。为了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我市在106个村建立了定单位、定人员、定期限、定措施的帮扶机制,指导各村有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导他们做好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强化造血功能,截止2015年末,集体积累已经达到9863万元,较上年增加了5.8﹪。
几年来,我市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市乡村三级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三资”管理工作已成为聚合民心、维护稳定、巩固根基、增强实力的基础性工程、民生工程。尽管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面对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外部环境,我们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
七、建议
(一)、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三资”管理作为执政基础,做到人员不减、经费不少、职责不变,继续抓紧抓好。
(二)、加强培训。每年各乡镇要对村级主要领导、财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三资”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民主管理工作。对已实行“三瓣章”的乡镇要加强管理,及时的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此项工作可持续发展。对正在在实施的乡镇要严格按照市财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抓紧抓好,尽快完成。
﹙四﹚、结合中心村建立,积极探索资产盘活的有效途径,逐步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课题组长:何秀强 (农经局局长)
成 员:刘卫华、祁军 (农经局审计办主任、减负办主任) 撰 稿 人:刘卫华、祁军
阜康市农经局
年八月一日 二0一一
稳定工作关口前移、化解干群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对镇村干部群众调查与座谈,我们认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促进农村稳定,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和提高村干部威信,促进农村长治久安的有效管理方式。
一、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情搞定了,资金开支、资产处置、资源管理上随意性大,缺乏民主监督。有的村干部处理村学校、办公室等集体资产,账务没有公开或公开的不彻底,群众有疑虑、有意见。调查中发现由村干部因换届落选占着集体资产不还,有的连公章也不交还。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运转困难。全县绝大部分村没有集体收入,财政转移资金仅用于村干部工资,村级经费不足,举步维艰,难以维持日常工作。四是有集体收入特别是集体收入较多的村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抵触情绪,不愿参加统一管理。有集体收入及资产的村,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村干部不愿意如实申报村级收入和资产,有的村干部认为村集体资产是自己创造的,对实行集体三资统一管理有抵触情绪,认为比较麻烦,限制了自己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权和处置权。五是部分村对资产、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存在无偿占用、低价承包、私自变卖,产权不清等现象。特别是对一些村荒、坑塘被个别村民长期无偿使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六是村级债务较大,真实性难以界定。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对村级债务缺乏管理,部分村遗留的债务较大,由于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时间较长,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其真实性也难以界定。七是由于今年底、明年初是村居换届时期,进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有的乡镇领导怕引发矛盾,影响村居换届工作。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中心,设立服务大厅,配备业务人员及设备,组建现代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构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内部控制,特别是资金支出,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定期清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保障。
农村三资管理的难点。一是村级债务界定认定问题。有的村债务时间长、成因较为复杂,账目不清,特别是有些债务只有极个别村干部清楚,其真实性难以认定,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造成农村的不稳定, 影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村集体资源有的归村所有,有的归小组所有,存在村组、组组之间产权不清等问题,产权界定较为困难,还有的被部分村民无偿占有使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也是农村的热点问题,矛盾较为集中。三是集体收入较大的村干部对实行农村集体三资乡镇代理存在抵触情绪,存在不愿意如实申报村级收入和资产、资源,不愿意乡镇统一委托管理。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通过十多天的调查了解,跑遍所有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接触大量的基层干部党员群众,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我们认为现在的农村集体三资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矛盾、问题、隐患,有的处于脱管、半脱管状态,亟待加强管理。根据上级领导要求,结合外地的先进经验,调研组认为现在很有必要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强化措施,对农村集体三资以乡镇为主实行委托管理。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成立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到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建立起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农业部门业务指导、各乡镇自主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领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涉及全县六百多个村居,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是对村干部权力的制约,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领导保证,是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的。
(三)开展集体三资清理、登记工作,摸清“家底”。各乡镇在组织、人员到位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范围和方法,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的排查清理工作。各村成立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会计、村级事务监督员(包村干部)或村民理财小组和群众推荐的村民代表等参加的清理小组,有包村干部组织对农村集体“三资”
进行清理。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工作,建立台账。按照登记、核实、公示、有异议的进行复审、确认、上报的程序,由村清理小组成员及包村干部等分别签字后上报镇代理服务中心审核确认,并做好移交的准备工作。清理清查要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帐务相结合。对遗留的债务问题,要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由乡镇审计、财政、经管等部门审计确认,各项债务要本着“谁举债,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原则,采取先急后缓,分类处理,积极予以化解。对账外的债务,有条件查清的审核无误后进行登帐,一时无法认定的,在认定后进行补登。对资源的清查登记以目前由村集体占有和使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暂不统计),产权清晰的为重点,对资源产权不清、有争议的可暂不登记,待产权明晰后,再进行补登。
(四)全面实行村(居)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在坚持确保村级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收益权、处置权“五权”不变和清产核资的前提下,各行政村与乡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全面开展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村集体设立一名报账员,负责村集体报账工作。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建立登记簿,设立台账,对资产的增加、处置,对资源的出租、承包经营等实行动态管理。
(五)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
开制度,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制度、财务预决算管理、定期清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县、乡要切实加强代理服务中心建设,配强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办公经费。农业局设立三资管理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财政局将培训经费纳入预算资金,用于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及三资管理工作经费。
(六)建立健全监管机构,依托现代化网络管理手段,设立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要依托现代化的管理网络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监督体系,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事事时时监督。村级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设立驻村廉政监督员,每一项支出要有村委会提出,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重大支出要报乡镇批准,村书记、村长、民主理财小组组长、驻村廉政监督员和乡镇有关人员签字后方可支出。乡镇要依托代理服务中心,设立监管平台,对村级每一笔支出进行监管。县纪委、农业局依托现代化的管理网络建立起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管平台,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活动进行监管。要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工作纳入乡镇和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四
根据镇党委、政府《关于实施“123农廉工程”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在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方面,我站结合全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实际,注重在健全组织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在规范程序上下功夫,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三资”管理工作运作日渐规范,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一、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完善“三资“委托代理制度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工作机制
首先,我站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指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督查考核;成立了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明确由各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具体负责本村“三资”管理的日常监督工作。
(二)坚持工作原则,奠定法律保障
向镇提交《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委托代理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三)摸清“三资”底数,规范运作程序
着重把好“三关”,即清查登记关、群众参与关、公示公开关。积极利用滕州市农廉监管在线的三资监管平台,通过网络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集中录入、统一管理、统一上报、统一支出,即时记录、随时汇总,实现对“三资”业务、帐务的一体化处理,也满足了监督监管部门的后台查询和村民直接操作、自助管理等需求。
(四)健全管理制度,确立工作目标
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五权不变、统一管理、集中支付、分村核算”的理念,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审批程序,统一财务制度,统一票据管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项目竞标和严格村委会公章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督实效
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管账户。集体收入的收取,统一使用市经管局监制的专用票据。二是开支审批关。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开支票据必须经经办人签字、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字、民主理财小组盖章、镇经管站审验盖章。两字三章齐全后,方可办理支取。三是公开公示关。每月28日为村民主理财日,每月8日张榜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六)注重阳光运作,规范招标管理
重点对村级经济合同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一是健全制度。健全了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制度,使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操作中有制度可依。二是加强监督。强化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加强对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审批。三是促进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严密程序,完善提交方案、初步审核、发布公告、投标、开标、公示中标结果、签订承包或承建合同、归档管理八个环节,保证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公开透明,节约了建设资金,保证了工程质量,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同时规范村委会公章监管,分别编制村级一般事务和合同协议类公章使用签批表,制定了严格的使用办法。
(七)突出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了民主监督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
委员会的监督作用,预防和制止了账外账、坐收坐支、资金体外循环等现象;二是突出了会计监督的服务职能,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做到了及时纠正和查处;三是突出了“三资”管理工作检查。一方面由镇纪委牵头,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重点村重点问题进行通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各种遗留问题、理顺了资产往来关系,澄清了集体家底,变单纯的农村“三资”不流失向农村“三资”的保值增值等方面延伸,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强化人员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对村干部进行“三资”管理培训,不断增强自身处理“三资”问题的能力。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五
农村环境卫生整改是农村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镇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关键措施,着力打造“整洁、优美、宜居”的人居新环境,镇村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省级专家组验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现有人口2.02万人,下辖11个村、2个居委会,共有81个小组。自从20xx年启动垃圾集中处理以来,我镇对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重视,目前,镇村组配备专兼职保洁人员99人,配备了必要的保洁车、垃圾池(屋、桶)。20xx年,镇里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
(一)抓认识,转变思想观念。镇党委、政府对集镇管理和卫生高度重视,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镇里于20xx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理顺了集镇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以前由镇村建站负责集镇的管理,去年把集镇管理办公室划归到居委会,由居委会负责集镇的管理和保洁,今年,我镇加大改革力度,将管理和保洁承包给个人,由居委会定期进行检查,实行严格的考核,此措施实施以来,集镇的卫生和管理变化喜人。今年,我镇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文件,要求各村积极创建优美村庄。
(二)抓宣传,营造氛围浓厚。今年以来,镇政府已投资5万多元加强对环境整治的宣传,先后印发了《致集镇居民的一封信》3000多份,制作了“三清工程”布幅标语40多条。对沿河路段的80多户居民,每户写下。
承诺书。
不将垃圾和污水倒入河中集镇的河道明显干净多了。对农村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宣传生态镇创建提高村民的卫生习惯。截止目前各村已悬挂横幅26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50条。
(三)抓重点,开展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一是绿化工程。中心集镇相关路段空地植草绿化,今年以来集镇已投入近100万元用于绿化和游园建设,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净化工程。今年我镇已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日处理400吨、200吨、60吨的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并已投入运行。投入280多万元配套了8.8公里的污水管网,达到路面排水畅通。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实行组收集、村转运、镇集中、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新添置移动垃圾箱、固定垃圾池(箱)480个,改造水冲式公厕三座。投入150万元完成集镇农贸市场改扩建工程,我镇的农贸市场建设规模和运行质态排在乡镇的前列。三是美化工程。投入200多万元,对集镇主要路道进行美化亮化,两个集镇基本实现了墙体白色化。四是通达工程。加大道路硬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投入,目前全镇现有农村四级道路75公里,实现了村组通公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五是禁烧工程。全面推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到户,干部深入田头地块,以“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要求落实禁烧,去年禁烧率达100%,建设秸秆预处理站一座,把秸秆预处理后当成沼气原料使用,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95%,六是环境整治工程。今年以来,共清理疏浚河道20条,达30公里,土方15万方,清理河道杂物、漂浮物800吨,清运路道、河道两旁垃圾1400吨,清理草堆杂物280处,清理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和“四小”车辆乱停乱放乱占道,清理乱挂乱画乱拉乱摆现象,保持环境整洁,生态不被破坏。
今年,我镇把3月、6月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突击月,各村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扫除”,各村将河道、道路两侧、庄台前后所有看得见的垃圾集中进行了清除,据统计,全镇共清理出垃圾至少200车,仅清运到垃圾中转站的就有50多吨。
通过环境整治,各村还拿出一条长庄台进行集镇整治,重点整治内容包括卫生、道路、河道、庄台前后、绿化、垃圾池建设等。我镇还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和分工干部进行观摩,提出整改。通过此次活动,各村加强了保洁队伍建设,建设垃圾池的进度明显加快。同时,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全镇已改造无害化厕所1600多座,加大沼气池建设,已建设600多户沼气池。
对道路保洁,我镇聘请了18名养护人员,实行集中保洁,要求逢3的倍数必须上路进行保洁,并规定了每次保洁的长度和要求,各村对本村组的道路也聘请了专兼职的保洁人员,对公路、路面和河道进行保洁。
对河道保洁,一方面,我镇由水利站牵头,投资10多万元对全镇26条主要河道进行了集中保洁,聘请了15名专职保洁员,购买了15条小船,水利站定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各村对其他河道也进行了集中保洁,各村在主干道上还配备了垃圾池或垃圾桶,方便群众投放垃圾,方便清运。目前我镇的河道基本干净,群众的满意度比较高。
目前,各村都有垃圾池,群众的卫生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组保洁、村收集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各村能定期将垃圾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我镇制订了环卫基础设施设置标准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保洁标准及考核办法,要求各村将本村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统一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加强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对站内员工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和定期保养保洁,维护站内车辆进出秩序,打扫站内卫生并负责消杀工作。
回顾总结我镇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的经验,仍有一定差距,群众还不能自觉的参与到治理、建设自己的家园中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对照上级要求,大力开展“四位一体”工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通过对全社会的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文明小康村为标准,继续改善村庄环境。从治理“散、小、乱”和“脏、乱、差”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对各村聚居点的人居环境实行“六化”工程,即: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
三是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工程,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和品位。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做到“六整治、六提高”,用三年时间把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在此基础上,将对镇村骨干道路进行绿化美化,规划建设绿色走廊,栽植香樟、垂柳、紫薇等绿化树木,提高绿化普及率。
四是订立责任制度,提高综合养护。我们将与各村订立环卫工作责任制,重点加强河道和路面的保洁,要求每条河道设置管护牌,明确管护责任人、管护范围和要求;要求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对村居实行定期保洁,村庄垃圾做到定期清运;将创新管护机制,继续把农村公路养护与村保洁进行挂钩,实行统一考核。
以上是我镇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汇报,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扎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水平,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六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以沙洋县为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从开始,沙洋县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运行几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开通“村级财务公开内容自动生成”系统,保证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三是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对各镇的年终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整治,规范票据管理。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三资”的底子不清;其次是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对资金、资产还好一些,而对土地(机动地)、“四荒”等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如王港村对矿山、鱼塘、荒山、荒沙和机动地承包租赁合同没有存档保管。通过清理,该村承包租赁矿产资源等项目48个,其中签订正式合同34个,以收据代合同4个,未签正式合同10个。应收承包租赁费119.23万元,仅收98.22万元,下欠21.01万元无账面反映。沙洋镇洪岭村发包渔池134亩,4年来既未向承包户签订承包合同,也未收取承包费,村里没有任何记录。少数村干部不明“家底”,也不想弄清“家底”,并因此以权谋私,送人情,搞暗箱操作,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3、村级集体收入管理力度不大,不够规范。一是部分村干部担心自己的岗位报酬不能到位,为了用钱方便,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缴入收入专户,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不管开支是否合规,成了既成事实,会计服务中心只能被动记账;二是有抵扣、结算现象,主要是对税改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在一些地方以抵扣方式结算,造成村级运转艰难;三是返还收入不交会计入账。如在清理中发现,洪岭村固定资产账面总额170.1万元,有效资产151.4万元,账实不符达19.5万元,大多数为管理不规范造成。
4、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公开招标投标;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
5、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寅吃卯粮,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减少。
6、强占强霸集体资产。个别地方存在着农村“狠人”强占强霸,随意侵占集体资产,任期内的村干部图安宁,不愿惹;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集体资产安全无法保证,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1、进一步统一各级党委、政府的对管理好农村“三资”思想认识。“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在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的同时,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把“三资”管理作为党委、政府谋发展、抓稳定的重要内容,克服极少数乡镇党委不够重视“三资”管理的倾向。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七
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我乡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及时下发文件通知,制定“三资”清理实施方案。对全乡的“三资”清理工作做了统一安排部署,并对各村(居)“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就我乡自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领导,乡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乡长余松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圣根、副乡长邱海洲分别任副组长,乡纪检、财政、农经、土管、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经站;并将《关于白鹅乡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到各村(居)。同时,乡党委、政府还成立了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乡14个村(居)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清查小组,各级组织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领导。
二、高度重视,强化宣传。
为加大宣传力度,我乡结合本乡实际,注重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加大宣传。一是印发相关文件。乡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白鹅乡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到14个村,重点宣传上级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吃透上级精神。同时,我乡努力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各村召开好一个会议,即开好村党支部、村委会会议;二是明确责任;三是做好宣传;四是把握关键,即时间段及清理的内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在清理工作中,我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的程序,一个不少地进行。从清理、登记、公示、核实、公示、确认,都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操作。
1、认真清理。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各村清理小组深入到实地,对本村的农村集体“三资”认真调查,清理人员逐一签字,以示负责。乡业务指导员亲自参加,边指导,边清理。
2、如实登记。各村在清理的基础上,由清理小组人员逐项、逐笔进行登记,并进行汇总。
3、严格核实。各村核实小组对本村的摸底登记表进行核实后,由乡统一进行审核。
4、认真确认。在核实的基础上,村清理小组提出可以确认后,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确定本村确认大会的召开,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由参加会议的村民代表对本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表决、确认。
5、及时公示。在核实、确认后,各村都按照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将清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公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中,既给群众一个明白,也还干部一个清白。
四、认真汇总,规范管理。
五、通过清理发现各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村里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帐表不符现象;。
2、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
3、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
4、费用开支控制不严,招待费比例过大;。
5、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有闲置和被占用现象等。
核查的过程是在边查边纠中进行的,以上的问题主要是自查阶段带下来未及时处理的,在核查阶段均进行了纠正。
村级“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乡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通过这次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三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乡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上级要求为准则,扎实做好我乡的“三资”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八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村集体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三资管理。
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村级“三资”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焦点,也是农经工作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是农村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自2019年实行“村财乡管”,20xx年推行委托代理以来,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集体财产委托代理管理模式,在保持村集体财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和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由街道农经办对村级资金和账务实行双代管,村级所有会计事项由街道进行代理,使分散管理、各自核算的村级财产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
(一)全面实行农村集体财产“委托代理”。从20xx年7月开始,在坚持集体财产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统一票据管理程序、统一报账程序、统一操作程序和统一财务处理程序的要求,对全街道13个社区,101个居民小组的村级财产核算等业务由街道(社区)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进行委托代理,各社区、居民小组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本社区、居民小组财产、单据等财务管理工作。
规章制度。
*街道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原则,先后制定了《*街道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街道集体财务管理流程图》,《*街道“三资”委托代理管理制度》,以上制度和管理方法从民主理财、收支管理、用款审批、财务公开、票据管理等一系列方面作了祥细明确的规定结合农村实际,街道农经办统一制作了村级公务招待费用报销单封面,村组务工报销单、村(组)集体用款申请审批表,自办伙食购物清单等进行票据规范。
(三)严格制定日常开支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支出管理,实行报账制统一管理,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监督”的原则逐级审批后方可报销。针对实际,我们在村级财产管理中实行“双签制”“联合审批制”“四级审核办法”的管理新举措。“双签制”,就是在居民小组支出中除需具备一般要素外,还必须实行书记、主任两支笔会签。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一言堂”现象。“联合审批制”,就是根椐资金使用大小,按权限实行村级负责人,街道领导分级联合审批的制度。“四级审核办法”就是书记、主任双签,监委会审核把关,街道纪工委监督,代理中心审核。通过这些新举措的贯彻落实,较好的提高了我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基本形成“村财、民理、街道监管和组财、民理、社区监管”的管理体制。
(四)发挥“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作用。为认真执行财务监督,每个社区及有收入的村小组选任3-5名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的程序为:事前参与、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特别是村内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植树造林、村庄建设与整治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需要兴办的其它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项目,要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财务事项进行过程中,要切实履行职责,仔细监督财务事项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在财务事项完成后,认真进行检查,查阅财务会计凭证、账目、报表、财务公开等财务会计基础资料,听取群众的意见,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一般事项民主理财小组应根椐经济业务量多少按月或季开展理财活动。重要事项应随时发生,随时理财。审核结束后,民主理财小组长要将活动内容记录在《民主理财记录薄》上。此外,结合村干部换届,组织对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以及要求审计的其它事项。
(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少数村干部对村财街道管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村财街道管是削弱了村级权力,有一定的抵解情绪,工作不配合,还有的村认为已经村财街道管了,与他们没有多少责任了,对村级财务抓的力度轻了,特别是对居民小组的财务一是认为没有什么收入,有点荒山、荒坡、荒地也比较偏僻,不会变成什么资源,就放松了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也认为不是自已造成的。
(二)村组干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村组报账员多身兼数职,均是半路出家,财务知识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票据的合规、合法性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有的村干部仍保留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经济的办法。
(三)报销单据制作不够规范。少数村组报账员财经纪律意识谈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松懈,财务报销制度不够规范,单据审核把关不严,经办人,证明人手续不全。
(四)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少数村民主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经干部指定,个别村甚至没有理财小组成员,村干部直接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存在的意义。少数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财务水平有限,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少数村不按期开展理财活动,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其监督过程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
(五)集体水面、果园、山林等进行发包民主程序不到位。少数村组在处理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时,一事一议程序落实不够到位,没有严格遵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处理,损害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容易引发一些矛盾热点现象发生。
(六)村级财务公开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虽然省、市、县、街道对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少数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打折扣。有的村组不按时及时公开,有的村组只是重公开,不重效果,内容形式空泛,没有让群众真正了解到财务公开的实质内容。
(七)街道代理中心自身存在的困难。一是工作经费无保障,《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条例有要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部保障,但没有得到落实,所以运转所需的打印费、设备维护费、下乡车旅费等难于得到保障,工作真是举步维艰;二是工作量大,但人员少制约会计委托代理工作,13个社区,101个居民小组的账目由街道代理中心进行代理服务,由于代理中心是挂靠农经站而成立,并没有成立单独的运行机构,农经办还要承担土地流转及纠份调解、数字乡村等一系列工作,如此大的的工作量,导致会计工作衔接不上,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对村财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一)抓好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以会代训和下村指导为主要手段,加强对村组干部廉洁自律、报账员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村财乡管的重大意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好财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抓好财务公开,是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各村组一定要履行好工作职责,规范财务公开制度,按时采取张贴等形式在三务公开栏上进行张榜公开,及时对村民提出的质询进行解释,从源头上杜绝因财务公开不清引发的的各类矛盾纠纷。此外,应加强民主理财小组建设,让其发挥作用。
(三)抓好“三资”清理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在村干部离任审计中,要对本届任职时所经办的财务进行认真清理,按照“三清三查”的要求做好村干部离任财务审计工作。即:清理各项往来,审查债权债务是否明确;清理发包款、租凭款、拍卖款等,审查资金用途是否合理;清理历年遗留的财务问题,审查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在此基础上,对村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进行登记造册,由村委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签字盖章后,移交村委会档案管理。
(四)抓好收支管理。一是严格票据管理,定期将已使和末使用的票据进行清查,对开出的票据做到票款同行,及时入账用票据管收入。二是严格奖惩制度,对已实现的收入拒不缴入专户的,要及时查明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并严肃处理。三是加强支出管理,支出单据必须是税务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报销单、证明单、收条等,不得以白条或不规范的凭证入账,严禁无票据付款。对每张支出单据,都应对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单据坚决予以退回,做到“五不核销”,即:原始凭证要素不全不核销,不是正规发票不核销,单据没有经办人签名和注明用途的不核销,单据末经相关人员审核的不核销,违返有关财务制度的不核销。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少数村组报账员素质偏低的实际,一方面应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在报账时及时对单据及流程方面的错误进行认真细致的指正,并告诉其改正方法。另一方面,应当鼓励报账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有条件的鼓励其进行继续再教育提高学历。此外,应适时的组织相关的培训,及时为报账员充电,适当考虑增加报账员的补贴,让其工作无后顾之忧,更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
(六)加强协调配合,争取各方支持。建议“三资”委托代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财政部门应提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落到实处。横向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纵向积极与上级汇报,争取在人员上给予一定帮助,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树立部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良好形象,强化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着力把问题转变为思路,把思路转化为典型,把典型上升为模式,把模式普及成常式。
(七)继续落实村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及征求民意制度。各村组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和公益事业项目的规划建设,涉及人民的其它事项,必须坚持集体决策和征求民意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事先征求、吸收合理意见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的贯彻执行力度。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村集体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既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对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xx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20xx]4号),明确要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求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服务。20xx年,《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xx]4号)明确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和民政部门要按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在尊重历史和现实、坚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履行民主程序,依法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确保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2019年,农业部监察部印发了修订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近几年,农业部还会同中纪委组织了几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检查和调研。
全市18个县(市、区),294个乡镇,3501个村,49113个村民小组,172万户农户,710万农业人口。据了解,xx县已由县纪委组织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
1、资金资产管理情况。根据调查,全市18个县中实行“村账乡代理”的村有3310个,占总村数的94.5%,其中签订了代理。
合同。
的村有1414个,占实行“村账乡代理”村数的43.7%。由农业部门代理的有10个县,其余由财政部门代理。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村有3372个,占总村数的96.3%。使用农村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票据的村有2486个,占总村数的71%。会计档案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的村有3372个,占总村数的96.3%。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的村有3291个,占总村数的94%,能够按规定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的理财小组有2253个,占民主理财小组总数的68.46%。实行财务公开的村有3419个,其中每季度公开一次的村有2310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67.6%;每半年公开一次村有383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11.2%;每年公开一次的村有726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21.2%。2019年底,全市村集体总资产16.95亿元,其中货币资产3.75亿元,固定资产7.96亿元;负债6.86亿元,其中当年新增负债1585万元。2019年,对3127个村开展了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收入总额211980万元,支出总额186154万元。查出违纪案件数101件,查出违纪金额229.82万元,其中已处理案件数70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1人。
2、农村资源管理情况。据调查,全市有262个乡的2908个村建立农村公共资源管理台账,占总村数的83%。xx县、石城等县还在乡镇设立了农村公共资源监管中心等机构。据统计,全市农村集体农用地总面积434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3万亩,林地3514.87万亩,养殖水面39.57万亩。
3、农村土地承包方面。截止2019年底,我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面积为4505126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为1593286户。全市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总数1541857本,签订承包合同总数1584056份。土地流转总面积48.88万亩,其中转包17.57万亩,出租26.32万亩。有9个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37名。全市农业部门2019年受理土地承包纠纷753件,691件调处完毕,其中乡、村调解646件,仲裁委调解39件,裁决6件。
1、逐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2019年,我市开始推行村级财务“村有乡管”,全面实行会计代理,经过几年的努力,代理面逐步扩大。20xx年,针对全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管机构权责不清、代理程序混乱、代理内容不全和截留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结合中央、省的要求,由市纪检、农业、财政、民政等四部门共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一是明确了代理服务工作要遵循合法自愿原则,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松、收益权不变原则,单村设账、不得取消村集体结算账户、资金支取“双印鉴”的独立性原则和收支两条线原则。二是从岗位责任制度、操作流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对开支原始票据取得、收款收据使用和账、证、表的形成等进行了规范。四是对代理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提出了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必须接受会计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知识培训等要求。通过以上措施,逐步规范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2、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结合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各地在乡镇成立了农村公共资源监管中心等机构,建立了产权登记、经营管理、公开处置等制度。xx市为解决村集体资产、资源存在的产权不清晰、长期闲置浪费、流失严重、被挪用占用等问题,建立了“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由乡镇农经办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规范了“三资”管理。为摸清家底,xx县20xx年还在全县开展了清产核资,通过全面做账和查阅账目资料、实地测量、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对131个村集体所有的“三资”情况逐一核实,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彻底摸清底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县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民主理财、民主决策、财务公开等方面规范了“三资”管理。xx县在县纪委组织下,建立了农村“三资”网络监管平台。
3、组织了规范化试点。2019年,我市xx县丰州乡农经站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单位。我市以此为契机,组织崇义、宁都等县选择了6个乡镇作为市级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单位。20xx年,又组织各地开展村集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
4、开展了村集体财务审计。结合村委会换届工作,组织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兴国、宁都、瑞金、寻乌等县还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两到三年一轮审制度,每年抽审部分村集体财务,促进了财务制度的落实。
一是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我市的“村账乡代理”起步时基本由农业部门代理。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原由村民缴纳的村提留取消,村集体减少的收入由财政转移支付弥补,财政部门也由此要求由他们代理村集体的账务。但财政部门代理村集体账务只是管理转移支付这部份资金,村集体的其它资金、资产、资源则没有去监管,而农业部门在财政部门代理账务后,对村集体的财务管理根本插不上手,摸不清情况,无法履行农村财务管理的职能,最终谁都管不好。
二是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有的村收款不开具统一票据,长期不入账;有的村资产不纳入账内核算;有的村资源登记台账管理不规范,有的还没有建立。这些都导致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
三是民主监督不到位。有的村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有的村虽然设立了,但没有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甚至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章都在村干部手中。而农业部门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再加上基层农经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又缺少监督手段,也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议一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恢复农业部门管理农村集体财务的主体地位,落实国务院将农经职能纳入政府行政职能的要求,以保障有人监管农村集体“三资”;二是要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要由政府牵头,安排人员、经费,用一年时间,精心组织一次村集体“三资”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为管好“三资”打好基础;三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落实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四是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式,建立网络监管平台,实时监管“三资”变动情况。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九
省检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指示精神,**市交通部门紧紧围绕省厅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回头看”、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平面交叉专项治理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竞赛等活动,全市农村公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工程建设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省厅下达**市农村公路预安排计划建设项目88个建设总里程为299.6公里计划总投资15880万元(其中县乡道36个215.8公里通村公路52个83.8公里);危桥改造项目10座507延米计划总投资1516万元。截止目前已完工项目68个完工里程209.7公里完工率70%。在建项目8个54.96公里未开工项目12个34.94公里。危桥改造项目完工4座199延米在建6座308延米。
二、质量管理及质量年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我市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列入市质监站质量监督范围,并严格执行三阶段验收制度。全市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都以设计文件、相应技术规范和质量检测评定标准为依据,突出质量检测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检测频率,建立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把好建筑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市、县区分别成立督导组,把质量监督落实到位,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必须返工,有效地确保了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4.9%。
今年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的最后一年,按照《**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市交通局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各县区均抽调业务骨干成立调查小组,参加质量调查,并加强宣传,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推进。对以来修建的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包括路面病害情况、路基及附属设施情况、桥梁病害情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病害情况认真细致地填写了调查表,做到实事求是、数据真实、不疏不漏、不编不造,真实地反映了我市农村公路的现状,为下一步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调查发现的质量缺陷无条件进行了整改。
三、工程试验室建设落实情况。
市、县两级农村公路部门一向注重试验室建设。今年我市进一步增强了试验室建设力度。目前,市处及两县三区都相继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心试验室,共有试验检测人员5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5人,初级职称以上和获有试验检测证书的共27人,投入资金120余万元,购置了各种试验检测仪器150台/套,已能满足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检测需要。
试验室为我市农村公路工程做了大量的试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试验、石灰稳定土试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试验,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等,不仅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也为保证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谢连章为组长的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靳克文十分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多次调研,听取汇报;市长祁金立先后数次到县区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市人大、市政协非常关注农村公路建设,先后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关农村公路建、管、养所提的建议和议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市、县区交通部门积极主动向市、县区政府作好汇报,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工程进度快,质量控制好。如**区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及危桥改造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施工一线,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县实行县四大领导班子分包路段,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抓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具体对沿线取土、清障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协调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宽松优良;**县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强化责任、领导到位;营造环境、宣传到位;多方筹措、资金到位;规范操作、管理到位;严格验收、督导到位,从而确保了工程进展顺利;**区、**区都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承诺十件实事之一,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构筑起了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体系。
(二)交通部门精心组织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
一是抓好项目筹备和管理工作。**市紧抓当前国家加大基础建设的重大机遇,争取更大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在项目规划上,以打通断头路,实现“乡乡联,县县畅”为目标,加强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联络,形成公路经济圈,最大限度的发挥路网效益。在计划的安排和资金的投放上,我们打破过去按里程和地域面积平均分配的模式,按照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平衡,确保进一步向农村新型社区倾斜,进一步向移民新村倾斜,进一步向双汇产业化基地倾斜,进一步向各县区有影响的大型种植示范基地倾斜。在项目建设管理上,通过规范建设行为,加强施工的全过程监控。对项目建设的薄弱环节,采取超强措施,盯紧每个环节,步步跟踪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建成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二是制订办法,严格措施,规范管理。相继出台了《关于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实行分片督导的通知》、《关于下达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基、基层顶面弯沉控制指标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来强化、加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化管理。
(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除国、省安排的补助资金外,我市已建立起了通村公路、县乡道、桥梁改建的配套资金方案。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通村公路每公里奖励2-3万元,对通乡公路,5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奖励5万元,7米宽的,每公里奖励7万元,县区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通村项目建设。对危桥改造,除国家、省投入外,配套资金采取县区负担50%,市财政配套50%的办法解决。同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按照规定金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市县两级财政和市交通主管部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级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合理使用和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增加,质量问题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上不断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使农村公路持续适应并满足新农村需要,长期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目前,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是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第一、坚持建设标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充分论证,我市在县乡公路设计和建设上,坚持路面结构标准不降低,要求全部修耐久实用的水泥路,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群众和社会的满意度,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第二、加强过程控制。认真落实“政府监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监管”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坚持推行工程质量三阶段验收制度,确保各工程项目的各个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全部达到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市交通局加强对招投标工作和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加强与质检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工作。业主单位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强度、密度、厚度等主要指标的质量抽检,确保了主要技术指标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市委、市政府督察室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督察,通报情况,实施政府监督。市人大、政协领导多次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三,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如**区交通部门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采取旁站监理及三阶段验收制度,对在建的每座桥和每条路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区交通局整合人力资源,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人员组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办、工程质量监督站,每天上路巡查工程质量及进度,分组包片,明确项目,明确负责人,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第四,加强督导检查。近年来,**市形成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督导制度,明确职责,分片督导,在每周一督导例会上,将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反馈。对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存在问题进行“会诊”,并及时上报市政府有关领导,反馈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同时,市交通部门主要领导不间断对农村公路质量、廉政进行明查暗访,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有举必查,有错必改、有报必回”,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把好事办实办好。
存在的问题。
1、目前,由于受原材料涨价,**市汛期内涝等原因影响,部分项目进展较慢,部分项目尚未开工。
2、部分县乡公路主干道年久失修,通行能力降低,致使路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境内河流较多,县乡公路普遍存在“有路无桥”、“路宽桥窄”的'状况。一些桥梁当时修建标准是行人和通行畜力车辆。公路修通后,部分桥梁被列为危桥,限量限载通行,设计标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一、政府责任主体和资金落实情况。
按照《**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县区、乡镇都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到了年度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依据《方案》要求,市财政700万元,各县区411万元(占承诺330万元的125%),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已全部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并及时超额拨付到位。
我市20养护大修工程完工22公里,中修挖补罩面36112平方米。县道养护大修工程在养护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均采用5公分沥青混凝土面层或者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效地保证了养护大修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所有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养护大中修工程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招投标工作。大修工程和单项工程在100万元以上的中修工程均纳入到了市质监站三阶段监督检查范围。
文明示范路开展情况:按照《河南省农村公路(县乡道)“文明示范路”实施标准》要求,在保持原有文明示范路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了“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年全市共创建“文明示范路”64公里(其中**区鲍姬线13公里、**县石临线11公里、**区坡大线13公里、**区皇十线10公里、**县东大线+孟寨东环线共17公里)。
三、目标养护常态化和规范化落实情况。
按照“分级养护、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养必有效、专群结合、确保长效”的原则,全市五个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相继建立了农村公路专业养护公司,49个拥有农村公路的乡镇全部建立起了乡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根据考核、评定,分别与764名农民签订了农村公路管养合同,市、县区、乡镇、村各级已切实负起了农村公路的管养责任,农村公路管养实现了日常养护常态化。按照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承包到人、中小修工程专业施工、大修水毁社会招标”的养护办法。为确保养护质量,县道的日常管护,由县区农管所择优选择专业养护公司进行捆绑承包,乡、村道路日常养护由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站就近承包给沿线群众,实现了日常养护规范化。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豫交【2010】29号文件精神,积极向市政府做好汇报,取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平面交叉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漯政办[2010]101号),该方案要求各县区政府负责本次专项治理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在逐项目排查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量;明确目标和时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市县两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次活动的专业标准制定及活动过程中的专业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确保该项活动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推进。
专项治理活动从2010年6月20日--12月底,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彻底解决农村公路路肩培护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灾害能力。同时要求各县区在今年所有计划建设项目施工中,工程建设与路肩边坡培护和平面交叉同步进行,修建一段,培护一段,治理一段,对没有进行路肩边坡培护整修和平面交叉工作不到位的,视为该工程项目没有完工,不予竣工验收,按每公里2万元扣除建设资金作为路肩培护和平面交叉的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共培护路肩729公里(其中**县培护路肩167公里,临颖县培护路肩162公里,**区培护路肩151公里,**区培护路肩126公里,**区培护路肩123公里),治理平面交叉113个。
五、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责任主体和资金落实是保障。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着管养主体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公路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管理好、养护好农村公路,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了突出的工作位置。自《**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发以来,市委书记靳克文多次调研农村公路建设与管养,听取汇报。在视察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情况时,靳克文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落实资金投放渠道和养护人员,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巩固和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祁金立市长、谢连章副市长多次到农村公路养护一线视察,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并明确提出:各县区政府和各级交通部门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大胆改革的勇气和精神抓好农村公路管养责任的落实,实现我市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有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总体目标,要求县区作为责任主体抓好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公路进行视察,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管养资金直接决定管养成效。今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原拖养费)我们已安排了部分作为养护费用下拨到各县区;省厅的专项养护资金也已下拨;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列支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各县区政府也给予了全力支持,配套农村公路专项养护资金411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各县区还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广泛宣传,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资、捐资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为加强养护资金监管,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与建设资金一并纳入了管理范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监督管理方式。市交通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区对当年省、市安排和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于年初编制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经市县财政、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使用。省、市安排的养护资金,全部用于县乡公路养护,由市财政根据当年已批准计划及时下达各县区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市交通局纪检部门一季度一检查,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确保了养护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创新举措是动力。
为保证农村公路管养效果,市交通运输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畅通杯”竞赛活动的通知》,在全市掀起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畅通杯”竞赛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发展氛围。除对获得奖杯的县区进行奖励外,还对参赛路段中达到以下标准的另行补助:即对于沿线绿化、路肩边坡管护、管养公示牌和沿线设施均高标准、严要求地达到创建标准的,县道给予每公里1.5万元补助,乡道给予每公里1万元补助。各县区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模式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区每季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现场点评,把考评结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考核内容。县级村道管养资金每年随着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由承诺的60万元增加到80万元。另外,**区制定了完善的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和考评标准,组建了区、乡、村三级管理养护网络,区里设所、乡镇建站、村里成立养护协会,分片区、分路段,把里程分解到所、量化到站、落实到村、分包到人。政府督查科与区交通部门联合,采取明察暗访和月底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开展了“先进管理示范站”、“优秀乡镇主管副职”和“先进领养员”评比活动。对在管养工作落实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奖励现金5000元-1万元,奖励全区领养员先进个人三轮车32辆、奖励全区乡镇管养站长电摩6辆。**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拿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措施。如在推进日常养护责任人制度时,采取了多种承包形式。有个人牵头成立农民道班整路承包的,有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家庭道班分段承包的,有专业养护公司集体承包的。对这些农民养护员来说,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使这些平时忙于劳作的养护员尽快了解自己的职责,在进行岗前培训的过程中,**区编创了读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养护员职责歌》。通过读背职责歌,养护员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区制定了《**区农民养护工暂行办法》。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出勤一天者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每人每天奖励5元,不出勤者每人每天从当月工资中扣除5元”等规定,做到奖勤罚懒;**区交通部门与乡镇管养站每天多次上路查岗,加大日常管理力度。重点抓好路面清扫保洁及路肩边坡平整,改善路况。同时送“制度”上门,把《暂行办法》送到各乡镇养护站、村委会,组织农民养护工学习,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向群众讲解爱路护路知识,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氛围。目前,我市以政府主导、群专结合、覆盖全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和运行考核机制已初步建立,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已经由行业行为、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和全民行为。
拉高标杆出形象。
《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颁布实施,给我们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市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除出动宣传车、散发《条例》手册、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宣传外,还在《**日报》全文转发,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积极汇报,使社会各界尽快熟知《条例》内容,为今后农村公路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市县交通部门按照省厅和《条例》规定,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坚持以注重文明示范路创建为载体,拉高标杆、树高目标,着力在养护工程中抓样板、抓亮点、抓精品,取得了显着成效。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以奖代补”办法,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和“文明示范路”创建奖励专项资金,由市局牵头,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各县区农村公路养护和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给予奖励。各县区以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为切入点,行道树种植采取高、中、低相结合的立体绿化,确保四季常青,致力打造农村公路绿色走廊,逐步实现“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公路美化目标。各县区在路肩培护上,起点高、动作快、效果明显,部分乡道路肩培护超标准实施,由80公分拓宽到1-3米,且边坡线型流畅。**县把新改建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工作纳入乡镇农村公路管养目标,多次召开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路肩培护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路肩培护工作。目前,全县已高标准完成了今年新修、改造、大修的农村公路路肩培护任务,共出动人员2.8万人次,培土50万方,栽植绿化树3.6万棵,施划标线85公里。同时,又对全县60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进行了路肩杂草整修、路面堆积物清理和树木罩白。**区以创建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为载体,除保持县道后宋线文明示范路外,又创建了13公里文明示范路。创建中,他们按照创建标准,逐项、逐条、逐路段进行落实,对文明示范路段、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挖补和整修;路基构造物的增设、维护,沿线设施和绿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区、**区、**县在文明示范路创建中,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扎实推进。目前,**区、**县部分文明示范路创建路段已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样板工程,成为我市农村公路的“景观路”,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存在的问题。
受地方环境、土源等因素制约,有些过村路段存在路肩培护不到位情况。特别是一些乡村的十字路口,如果治理平面交叉就意味着要拆迁,工程量大;一些乡道交叉路口周围都是深沟,如果治理需要大量土方。
最后,衷心祝愿检查组各位领导在**工作期间,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
农村集体“三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谈些建议。
1、领导机构。“三资”管理体系由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安排部署、指挥调度、考核奖惩。
2、工作机构。以农村经济管理中心为依托,组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农村集体资金账目、资产资源处置、物品采购等管理和监督,督促村级开展民主管理的财务公开。
3、监督机构。各村选举出“三资”管理小组,在“三资”的购建、处置、管理、公开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监督。
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农村“三资”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农村“三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制度约束,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建立财务收入管理制度。村级组织向单位或个人收取款项必须统一使用农经部门专用的收款收据,否则不得入账。建立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开支事项发生后,必须填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由主管领导及主任签字。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做好村集体全年资金预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并张榜公布。建立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账款分管,支票、财务印鉴分别保管。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公开内容要全面,公开时间要及时,公开方式多样化。
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物、账款、账表、账证相符。健全资产台账制度。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原始价值等,按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健全资产评估制度。以招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要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农经管理部门实施。健全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健全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程序,明确资产名称、数量、用途以及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和价格,并报农经管理部门备案。
建立资源登记簿制度。对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建立资源招标投标制度。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资源对外承包、租赁应采取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建立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的管理,签订统一编号、统一文本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纳入账内核算,严格实行专款存储、专款专用、专项审计。
1、发挥民主监督和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履行民主决策程序。
积极引导民主理财小组依法行使民主理财职权,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用、资产发包和变卖、资产出租、“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预算决算、村民分配方案、大额资金使用、建设项目招标等重大事项,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做到决策民主、信息公开。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纪检监督小组等组织的监督作用,对“三资”管理进行全过程、各环节的动态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定期公开村务,设立村务公开意见箱,虚心接受和采纳群众的意见。
2、严格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监督与审核。
加强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农村财务审核单“五连签”制度,严防代签、冒签行为,对财务票据及招投标、采购事项的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办理。
3、加强区级职能部门检查监督。
区级农经部门每年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例行审计,对村主要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突出审计重点,抓好群众敏感、焦点、难点经济事项的审计,有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区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和集中采购进行全程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属领导班子集体行为的,追究领导班子责任,并视情节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康荣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一
随着“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教育科研将被摆在学校工作的显著位置,毋庸质疑搞好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农村小学在教研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一些教师素质低,业务不精。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在日常接触的教师中发现,有的教师基本素质差,上课写错别字、出现知识差错;还有个别的抱着原有的文凭认为有些知识就够了。孰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如不加强学习,就将成为一潭“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就得不断地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许多学校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大部分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议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普遍教法陈旧,课堂效率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听课中经常看到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如在教“象”时说:“大象的象,记住了吗?……”。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仍然使用,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个性被扼杀,课堂上教不会,课下搞题海战术,其结果使学生苦学厌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课堂效率低。
四.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
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都是由批无改,有日期无批语。昨夜使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技能、技巧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批改作业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质量。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但总结不出来或不总结,而只重视教,教学经验性的成型的东西特别少。一个教师课上的再好,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进行反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教研部门和学校也缺乏对教师教研成果的奖励措施。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二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苍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集中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苍农〔20xx〕96号)的通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将核查和整改相结合,对镇36个行政村认真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截止目前,36个村基本完成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各村都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镇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由镇三资管理中心代管。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全部经过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代表会议或村两委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代表大会或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
一是组织实施情况:我镇及时成立“三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全镇36个行政村的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
二是农村集体“三资”核查情况:镇“三资”整治工作小组,按照整治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对各村的“三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到目前,全镇36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共排查出各村白条(单张100元以下)、非生产性开支不合规等问题,具体问题看附表。
目前,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主要表现在:
三是存在少数非现金结算不到位问题:部分费用支出及资金付出未严格执行转账支付;
四是非生产性开支不规范:个别村存在村主职干部发放补贴,餐费支出;
六是三资队伍不健全:因人员调整,三资中心工作人员少、新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村账管理薄弱。
1、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立权力清单,明确职责权限,规范管理。
2、实行三资管理改革,对各村董事长及报账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专业素养。
3、召开专题会议,宣读相关文件规定,领会上级文件精神;针对白条入账等财务问题进行重点宣传及教育。对出现使用白条情况的村进行批评教育;传达手续齐全、合规的报账入账流程;对已入账白条要求尽快补开正式发票。
4、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具体做到“八严禁”,违规发放村干部年终补贴提交镇纪委处理,严格执行大额资金转账支付;严格执行会议报支相关规定。
5、严格执行村级工程招投标程序,未招投标不予开立支票,不予入账;对已入账未招投标工程要求审计审价;村级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签订规范的合同,对于签字盖章不规范的合同进行整改。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三
农村公路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实施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条件。为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交通路网大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安全运管全覆盖、养护管理常态化,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多。共争取中省交通补助资金近9.9亿元,争取农村断头路项目72.4公里、安保设施项目138.6公里、重点乡镇联网路项目49.3公里。
二是建设投资力度大。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6.7亿元,县本级财政配套交通建设资金达14.6亿元,其中约3亿元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
三是公路建设里程长。共建设通村公路1013公里,改善县道220公里、乡道205公里,建设断头路72.4公里、联网路45.9公里,安装波形防护栏279.6公里。
四是道路管养机制新。明确了管理养护责任主体,制订了养护考核办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公路管理养护一段、二段调整为财政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的事业单位。县财政将省、县、乡道公路日常管养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初步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乡村公路管养机制,实现了有人做事,有章办事,有钱干事。
五是人民群众受惠广。随着交通基础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把老百姓的“1号意见”变成了“1号工程”,人民群众在交通发展中更多地得益受惠。首先,通畅深度明显提高,新增236行政村通公路,实现100%行政建制村通达率实现100%,通畅率达90%。其次,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公路建设由“树状”路网提升为“网络型”路网,通村水泥路宽度由3.5米提升到4.5米,且安保、排水设施实现“三同时”,县域交通“毛细血管”微循环日益畅通,打造了九龙、乔家、石垭、中和、“111”产业大道等农村公路环线,有效缓解了出行难问题。第三,服务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公路不断延伸,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区位优势也凸显出来,带动了全县产业迅速崛起。成功创建以九龙、朝阳、乔家、石垭为核心的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打造了安佛蜜柚、益民西瓜、同兴柑桔、粽粑花椒、兴隆核桃、石垭珍稀林木等现代农业新亮点,大力推进朝阳乔家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普安县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初步形成了翠湖假日酒店—乔家生态园—石垭玉屏湖乡村旅游环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同时为我县农村客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发展农村片区客运6个,投放农村片区客运车辆176辆,让农民群众“出了家门上车门、下了车门进城门”,真正实现共建共享。
二、工作举措。
(一)健全机制强保障。
一是上下联动明责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交通运输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分片联系责任区和乡镇。各乡镇和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级领导分片区督导、县级部门对口帮扶、交通行业具体实施、涉及乡镇配合协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全县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审时度势作决策。先后出台了《岳池县“十二五”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岳池县县乡道改造、整治工程实施意见》、《岳池县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全县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规范的制度保障。
三是围绕目标严督查。将农村公路建设列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并纳入全年目标任务考核,与各部门及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县人大、政协、督查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严格的纪律保障。
(二)升华理念转思路。
一是发展理念质的飞跃。从“加快发展公路建设”到“公路围绕产业建”到“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实现了三次升华。
二是建设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了“修多不如修好、修好更要管好、整多不如改好”的思路。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建设为主向管养并重转变,由整治为主向改造为主转变。
三是发展重心全面调整。由“树状”路网向“网络”路网调整,由保障路通车通向提供安全、便捷出行环境调整,由解决群众出行难向帮助群众致富调整,由服务交通运输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调整,着力推进县际公路提档升级、乡村公路联网闭环,村级公路深度拓展。
(三)科学布局促发展。
一是围绕大交通布局。结合国省干线路网调整,完成广高路升级改造和仪华路大中修,建成广岳大道岳池段,协助完成渝巴广高速岳池段、兰渝铁路岳池过境段、渠江广安港罗渡作业区建设,外出通道更加畅通。
二是围绕大产业布局。把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的着力点定位于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始终服务于“工业强县”的“主引擎”和“农民增收”的“主核心”,为全县产业发展强化基础,优化环境。随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一个以县道为骨干、乡村道为基础的支干相连、紧贴农村群众需求,有效服务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的农村公路网初步形成。既助推了工业“一核两区“建设,又带动了农业”一体两翼“发展。
三是围绕大城市布局。结合“双60城市”战略目标,新建迎宾大道,黑化银城大道、滨河西路下段、滨河东路下段、安拱桥延伸段、工业园区路段基本形成,有力的助推了我县“城市东扩”及全市“同城化”战略实施,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四)积极争取促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解读。始终坚持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推动我县交通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紧盯国家和省厅、市局出台的利好政策,密切关注涉及交通建设、投资政策新变化,牢牢把握上级交通建设项目走向、资金投向。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把争取重点放在国省干线提档升级、县乡道改善、农村公路扶贫攻坚、渡改桥、客运站、精准扶贫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民生领域,有的放矢,牢牢跟进。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同省、市主管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各方面最大支持,力争上级项目早知晓、早了解、早获批。“十二五”期间,共争取中、省交通建设补助资金9.9亿元。
(五)加强监管保质量。
一是创新制度规范行权。创新实施分权管理制度,交通工程建设的方案制定、监督管理、收方计量、交工验收分别由不同的班子成员负责,不同的股室办理,建立相互制约、彼此监督的管理机制。所有工程内业资料的审查、送签都落实专人专送,实施“一站式服务”,形成办理人没有签字权、签字人不与服务对象见面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机构夯实基础。成立了岳池县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站,落实了编制、经费问题,引进了2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夯实了县级质量监管的机构、人员、技术基础,第一时间主动介入交通工程建设,实现建设项目全程监管。
三是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公开招标,采取抽签摇号方式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制定落实了工程建设“七公开”制度和收方计量管理办法,每个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资金使用、工程验收等环节全面向社会公开,确保从建设计划到工程验收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合同执行,真正做到真实、公开、公正、廉洁。
四是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了“四级质量监督体系”,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业主第三方检测、市质监站行业检测四方面共同监管。落实了两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派驻了两名现场业主代表,实行“ab岗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有现场业主代表监督,做到“层层检测、层层合格”。在县乡道改善工程中,我们还邀请了沿线乡镇参与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健全的监督体系使交通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六)完善体制强管养。
一是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出台了《岳池县政府关于加强省县乡村道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岳府办发[]28号),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按“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原则,明确了路政大队、养护段、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管养职责。制定了《岳池县省县乡道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岳交领〔2012〕14号),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分路面、路基、桥涵、绿化、安全生产等七项指标,对全县县、乡、村道养护工作按季度、半年、全年的频率进行考核,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强化保障,规范资金。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村民投入和社会捐助为辅的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县财政按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3500元/公里、村道1500元/公里的标准将县、乡、村道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1000元/公里标准对村级公路大中修进行补助,每年投入940万元用于县、乡、村道养护。我局坚持“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优化养护整治方案,合理使用养护资金,严格把好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资金拨付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灵活方式,转变手段。根据我县农村道路交通量、路面类型、地形特点等实际情况,建立“常态化巡查、定期清扫维护、专案修复”的周期性作业制度,实施“春季防毁、夏季补修、秋季巡查、冬季恢复”的针对性养护模式。乡镇交管办和村民委员会一并参与乡、村道的路政管理,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与养护生产相结合,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了农村公路安全、完好、畅通。筹建机械化保养护中心1个,逐步实现养护手段由人工化向机械化转变,常规化向专业化转变。
四是严格考核,逗硬奖惩。按照《岳池县省县乡道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对县道管养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对乡道管养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村道管养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结合养护资金标准,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对完成养护管理任务突出的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到位、未完成年度列养任务的,按比例扣拨年度养护补助资金,并进行通报批评,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乡村公路管养工作落实到位。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畅通能力弱。“十二五”期间,交通部门修建的通村水泥路中,3.5米宽的有404公里,4.5米宽的有609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整体呈现上低等级公路比重大、技术标准不高等短板。
二是农村公路管养人员不足、手段落后。目前我县公路养护手段极其落后,仍然实行的是以扫帚、铁锹为主的人工清扫保洁传统模式。再加之近二十年来,县级公路养护人员基本是只出不进,大幅减少。据统计,自以来,两个养护段人员减少了170余人。目前的公路养护工作已经远远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
三是群众养路护路意识淡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盲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农民群众养路、护路意识比较淡薄,在路面上堆放杂物、占道经营、打谷晒粮等现象随处可见。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主体在乡镇、村委会,但由于乡、村两级没有路政执法权,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还是空白,对沿路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损毁公路、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等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制止。
四是外宣工作力度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随着群众出行需求、出行方式的改变和脱贫攻坚的深入实施,全县群众修路愿望日益强烈。但根据省、市相关政策,乡村公路建设在国家补助扶持的基础上,也需要群众自己出劳出资。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新建联网路和通组入户路,应由农口、住建等部门统筹实施。但由于宣传解释不到位,致使一些群众对政策、规定了解不透彻,造成对交通工作的不理解。
四、下步打算。
“十三五”期间,我局将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把握省厅“农村公路三年攻坚”、“撤乡并村通达通畅”、“渡改公路桥”等专项工程机遇,以补齐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短板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主攻方向,以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为主战场,找短板、添措施、重实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精准脱贫攻坚当好先行官。
一是做好全县“十三五”农村公路规划和争取工作。充分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吃透部省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及投资政策,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及财力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村道窄路加宽、渡改桥、客运站、招呼站等领域,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增添发展后劲。
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精准脱贫攻坚。以全县280个贫困村为重点,完善并实施《岳池交通精准扶贫规划》,积极筹备县城北部4a景区公路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精准脱贫攻坚。20,新建北部山区干果产业大道21公里,完成白庙瞿家店村4.5公里主干道提档升级和新建8.6公里通村水泥路任务,完成19个未通硬化路贫困村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提前实现全县100%行政建制村通硬化路的托底性目标,为全县贫困村摘帽工作夯实交通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畅通工程、县乡道改善工程、村道完善工程、渡改桥工程。年,预计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0亿元。畅通工程方面,新建通村水泥路100公里;县乡道改善工程方面,主要对部分县乡道进行路面改造,建设规模60公里;村道完善工程方面,重点对早期建成的3.5米宽的村道加宽改造,完成窄道加宽40公里;渡改桥工程方面,力争消除年均渡运量超过5万人次的一类、二类江河渡口安全隐患,在2017年10月初完成红星渡改桥建设。
四是着力强化农村公路管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政管理体系和县有养护段乡(镇)有交通管理站、村有养护队的公路养护体系。完善农村公路保养护管理考核制度,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积极推进预防性养护、绿色养护、机械化养护。建成机械化养护中心1座,改造道班房2座,购置路面清扫车2辆、洒水车2辆、波形防护栏修复矫正机1台。
五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开展“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活动,打造100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公路和2个示范乡镇,力争在2017年将我县创建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四
农村扶贫管理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践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着力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根据全市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是深入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落实好民生导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对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扶贫开发主战场及其主要对象,与时俱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关注贫困,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动态扶贫开发机制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数据系统中的扶贫对象人数为基数,以乡镇为单位维持总数不变,每年按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意见后,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转为脱贫对象;对返贫的,重新按动态管理程序将其吸纳为扶贫对象。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广泛宣传,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客观面对农村千差万别的情况,扎实做好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评定稳步进行。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准确,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扶持范围。三是符合条件、自愿申请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严格筛选认定扶贫对象。
三、工作范围。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的范围是:全县38个乡镇及278个行政村(社区)。
四、工作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县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从年10月开始,至xx年12月上旬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年10月20日前)。
1.认真学习市、县关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各乡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相关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广播、宣传栏、政务和村务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
第二阶段:对象识别阶段(年11月30日前)。
1.自愿申请(10月25日前)。由符合条件的.户主填写《市农村低收入申请书》,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
2.入户调查(10月30日前)。村委会对申请的扶贫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识别指标,入户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3.民主评议(11月10日前)。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上报乡镇。
4.乡镇审核(11月20日前)。乡镇组织力量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县扶贫办。
5.县级复审(11月30日前)。县扶贫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上报的审核结果进行抽查,就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乡镇进行整改,然后将复审结果报市扶贫办。
6.发文确认。市扶贫办抽查合格进行批复后,由县扶贫办对合格的乡镇进行批复,按规定程序发文确认对象。
第三阶段:信息采集阶段(年12月10日前)。
对象识别完毕后,各乡镇对确认的对象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组织工作人员将登记造册的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网络化管理。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年12月20日前)。
2.召开总结会议。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五、关键环节。
(一)制定方案。各乡镇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对象规模。按市扶贫办下达我县的扶贫对象控制指标,以乡镇为单位维持总数不变,按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具体由县扶贫办将扶贫对象人数测算到各乡镇。
(三)业务培训。要根据工作需要,抽调一批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四)督促检查。县扶贫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工作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扶贫考核内容。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县上成立“县扶贫对象动态调整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主任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办,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监督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二)落实工作责任。县扶贫办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牵头工作,负责提出工作方案,确定识别扶贫对象的机制、制定扶贫对象的到户帮扶政策。县民政局配合县扶贫办做好扶贫对象评定工作。县财政局要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县统计局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扶贫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县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残疾人中的扶贫对象提供重点帮扶。各乡镇要严格掌握扶贫标准和对象范围,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辖区内信访稳定工作。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要通过召开会议、培训、办宣传专栏、开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宣传口径要统一,不能出现偏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督查督办。加强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工作的考核,加强跟踪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五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根据《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浙江省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印发海盐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盐政办发[20xx]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集体“三资”按照合作制原则实行民主管理,经营收益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享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保护农村集体“三资”不受侵犯、维护农村集体“三资”正常运行的权利和义务。农村集体“三资”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平调、破坏。
第三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监督;县审计局负责审计业务指导,依法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公共资金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县民政局负责指导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对村级组织运转、村级公益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维护按规定转移支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指导监督不动产登记、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和林权流转工作,指导林权纠纷调处和林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县纪委(监委)负责有关部门、镇和村的工作人员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违纪违法查处。
镇人民政府是本镇辖区内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责任主体,镇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承担日常监督、指导服务和权益维护等具体工作;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承担村级财务“双代理”工作。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本辖区内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责任主体,须配备农村集体资产专管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承担内部监督工作,对全体成员负责。
第四条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置一个账套、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入;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不得开设其他专用或者临时账户;一般账户的开设和数量需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大会授权的成员代表大会应到成员过半数确定,并报镇人民政府备案。
组级资金统一纳入村级财务账,实行分户核算管理。
第五条按照“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包括重点工程项目),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大会授权的成员代表大会应到成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后实施。年终或项目完成并验收通过后,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年度财务收支或项目决算报告。财务收支和项目的预决算报告须报镇备案。预算年度与会计年度同步。
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变化的,应当提请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大会授权的成员代表大会对原预算进行调整,并按程序做好会议记录、公布、报送和备案工作。
第六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实行网上审批、银联直付和村务卡制度,实现“零现金”支付。
第七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实行报账员申请、财务负责人限额审批、镇人民政府审核制度。
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经济业务取得的原始凭证,应当为财政、税务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票据。
第八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竞争性存款制度,不纳入竞争性存放管理的资金,应存放于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开设其他专用或者临时账户存放。
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委托县农业农村局或者镇人民政府组织公开招标,确定存储本集体经济组织大额存款的商业银行。
第九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的净收益应当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实行按股分红。公积金、公益金合计提取的比例不得低于净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公积金主要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转增资本、弥补亏损等,公益金主要用于村级公共开支。
第十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合理控制债务规模,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百分之六十。
第十一条村集体经济组织严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严禁将集体资金擅自出借或挪作他用;严禁村干部用集体资金购买商业性保险、发放车贴、缴纳住房公积金等;严禁党员干部参加党组织活动领取误工补贴;严禁为个人和其他单位提供担保。
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村级行政性公务一律实行“零招待”。如因抗灾抢险等特殊情况确需用工作餐的,要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和就餐标准,工作餐标准每人不超过40元。
第十二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如实登记资产存量及变动情况,做到资产明晰、账实相符。对报废的资产,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予以核销。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集体资产租赁管理台账,对实行承包和租赁经营的资产,如实登记承包(租)方的名称或者姓名以及承包、租赁的期限、收益和结算等情况。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工程建设管理台账,如实登记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合同、变更、审价、竣工验收、资金结算等情况。
第十三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资产可以直接经营,也可以采取发包、租赁、合资、合作等方式经营。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的程序依照《于城镇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村集体资产租赁集体房屋类最低限价每年100元/平方米,每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农村集体资产租赁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第十五条农村集体资产以入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经营,或需要调整、转让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十五日。
第十六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其所有的土地、山林、滩涂、水面等资源,分类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详细记载权属、面积、位置等信息,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登记颁证。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在集体资源所在地醒目位置树立“标示牌”,防止资源流失。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村级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台账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管理台账等,如实登记使用人名称、使用期限、收益和资金结算情况。
第十七条农村集体资源产权交易依照本办法第十三条执行。
第十八条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租赁、企业出资建房方式合作开发的资产,应及时理顺关系,结合相关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资产办理相关手续。土地租赁给他人使用(除第一产业外),土地租赁价格不得低于每亩每年1万元的最低限价。鼓励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股东、相关市场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十九条根据盐政发〔20xx〕49号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结合于城镇于政〔20xx〕169号于城镇政府关于印发《于城镇村级小额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要求;小型工程的认定为单个项目10万元(不含)以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按照文件实施过程中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村级小型工程项目参与竞价的应提供工程项目预算书。
2、村级小型工程项目完成后,首先由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工程实施者出具工程结算书。
3、由镇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委托中介机构对该项目进行工程审价(盐财采监【20xx】184号)。
4、按照工程审价支付工程款项(涉及质保金的需预留)。
5、项目档案,一项一档。
第二十条县委对村开展“提级巡察”,每年抽取部分村对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财务收支、项目管理、资产运营等领域开展巡察。县纪委(监委)、组织、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每年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第二十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应当按照《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省政府令第147号)的规定开展。县农业农村局每三年组织一次对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轮审工作。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
第二十二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责任制,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和镇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审计整改情况向县农业农村局和镇人民政府报告。
除依法不应公开的外,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情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
第二十三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配备三资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村集体经济管理,做好系统录入登记好相关台账;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资产清查和定期报告制度,至少每年末开展一次资产清查,次年一季度末将清查结果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第二十四条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拓展县、镇两级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平台功能,将“最多跑一次”向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延伸。
第二十五条村集体经济组织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因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管理不民主造成“三资”重大损失的,应追究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六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过程中,因审核把关不严、监督指导不力、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给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损失的,给予责任人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七条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故意逾越职权、不履行应尽职责等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行为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查处。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包括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山林、滩涂、水面等。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是指村经济合作社及其社员,以及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后成立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其社员股东。
(三)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双代理是指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核算单位和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民主监督权和收益分配权的前提下,经村社员(股东)代表会议同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书,将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的会计、出纳工作委托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理的一种农村集体“三资”财务管理模式。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农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通用16篇)篇十六
农村公路的质量管理,需要参建各方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重视,本文从监理、施工、检测三方阐述了建设中的控制要点及措施,来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
作者:彭春蕾作者单位:遂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河南,遂平,463100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13)分类号:u415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