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汇总7篇)

时间:2024-09-21 作者:梦幻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把用过的东西放在学具筐里。

活动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梯形若干,提问:"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位幼儿操作。"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认识梯形。

出示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面的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3、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那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

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

第三组:梯形找家

给各种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动评价

重点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二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一、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二、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做《幼儿画册》。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分一分》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学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思维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幼儿,由幼儿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帮助其修正,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幼儿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幼儿用书》的实际生活经验看一看糖葫芦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活经验的活动,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

《分一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分一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三

大班数学中数的组成及加减法学习起来模式比较固定,使教师、孩子都有了一种疲惫感。我选择这个很平常的教学计划里活动,旨在对平时常规的教学形式有所改变。活动中我创设情景由浅入深地让孩子们在自主地讲讲、做做中逐步解决了讲述、列算式、理解算式含义等问题。在孩子主动的说说、讲讲、做做中让孩子轻轻松松地真正获得各方面的收获,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也喜欢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

1、通过游戏进行活动,复习7以内的加减,组成。

2、尝试根据三个数字列四道算式题,巩固7以内的加减。

3、体验小组合作,养成良好的讲述、操作等学习习惯。

座位牌,各数字,数字卡若干,符号,水笔人手一支,记录纸。

一、说说、玩玩,复习7以内的加减和组成。

1、看算式选座位。

"小朋友,你们喜欢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带你们玩智力游戏好吗?

"谁来说说你卡上有什么?想想应该坐几号桌?""原来卡上的算式是告诉我们得数是几,我们就坐几号桌,一会你们就根据卡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桌子做好。

2、根据要求玩"碰球"游戏。

"现在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碰在一起是3(4、5、6、7)。"

二、找找、练练,学习用三个数列出四道算式题。

1、"今天老师还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可拿来的时候碰了一下花掉了,请你们帮着看看、想想该把哪些花插到花瓶里?"个别幼儿讲述、操作。

2、学习用三个数列四道算式题。

"谁能把花瓶上的三个数字用符号'+、-、='来列出四道算式题?"幼儿讲述,教师记录。

3、讨论:怎样的三个数才能列出四道算式题?

小结:能组成分合式的三个数才能列出四道算式题。

三、想想、做做,巩固用三个数列出四道算式题。

1、幼儿分组合作完成游戏操作活动一、"看数字列算式"老师拿出卡片,请每组派请一位幼儿上来抽卡,再让小朋友看着卡上的数字列出四道算式题。(游戏2~3次)操作活动二:"补数列算式",幼儿拿出座位牌下的卡片,商量好选一个人在卡片上填上恰当的数字,并在记录纸上列出算式题。

2、游戏结果交流"那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补的,算式题又是怎样列的。"幼儿讲述,集体检查。

3、总结,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四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五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 能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能有发现身边事物单双数的能力

恐龙10个、数字卡1—10,小动物若干、勾线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一、摸口袋,引起兴趣

师(神秘的口吻):你们看,这是魔法师的口袋,里面会藏些什么呢?

二、幼儿自由探索

三、学习单双数概念

1.幼儿进行动物找对游戏

师:有一只单出来没找到对的是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请小朋友将单出来的动物与相应的数字圈起来。(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1)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2)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3)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3. 集体游戏

五、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六

5-6岁

纸牌,提示卡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牌的规律进行分类;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1.幼儿整理打乱的扑克牌,了解其一些规律,根据提示的要求找相应的牌

2.两两拿相同数量的牌,从上到下取牌比较,谁大牌归谁;

3.幼儿可随意创造自己的玩法。

一、出示扑克牌,引导幼儿发现牌的特点及规律;

二、分类游戏:幼儿每人10张牌,进行分类;

三、玩游戏:幼儿自由探索更多玩法,并讲一讲自己是怎么玩的;

四、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随机提供有难度的题卡,让幼儿在棋牌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大班数学活动分一分教案及反思篇七

1、通过观察、探索,掌握物体的递增或递减排列规律。

2、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初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画册、串珠若干、各色圆珠若干。

1、链接已有经验。

(教师身带一根有规律的项链)师:我脖子上带了一根有规律的项链,你们找找这根项链有什么规律呢?幼儿说出规律,如灰、红、灰、红。

(出示黑板)师:我这里还有一条有规律的项链,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

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有规律的呢?

师: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呢?请你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穿一根项链。

2、幼儿自主探索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1)师介绍材料,提探索要求:

教师介绍材料。

穿项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玩好之后,把小椅子转过来坐坐好。

(2)幼儿分组探索递增、递减的规律。(提供三组不同材料)

教师介绍递增、递减的规律。

3、讨论交流探索结果,学习递增、递减规律。

(1)引导发现递增递减规律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就是递增。

这跟项链是按递增规律排列的。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减少的,就是递减规律。

尝试通过提供的层次性材料,自主学习和运用递增、递减规律。

4、评价幼儿操作情况,学习自查、互查方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