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庭危机篇一
单名扬 2011级法硕一班
一、前言
二、长河落日,对传统的冲击与继承
还记得在小学时代,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主题电影,名为《离开雷锋的日子》,故事中,主人公乔安山身为雷锋的亲密战友,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雷锋同志那乐于助人的可贵精神,其中他救起被撞老人反被讹诈的情景与今天的一些事件颇为相似,但是影片中他的执着与坚持最终换来的是大众对他的尊敬和对雷锋精神的继承。
回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之路。
如果问起我们中国人,能够诠释传统道德的词汇有哪些?相信“孝慈”“爱国”“仁义”等必会高频率地出现。而在传统道德的形成过程中,儒家思想、佛道文化等因素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型期,新兴地主阶级与传统的奴隶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国家四分五裂,礼乐崩坏,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孔子,这位在西方学者眼中,可以与耶稣并论的东方圣人,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开启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凝结升华之路。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是以儒家道德为核心而萌芽、发展、成熟和消亡的。其中,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主张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奠基之举。此后,历代王朝统治者虽然在尊崇程度上有所差别,儒家思想也经历过佛道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历史冲击,但至清末民初,其依旧是中国社会道德中的一条主线,影响着大众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同时依靠着封建帝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影响,也渗透到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的文化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立而生的东方文明。
更有号召力和社会价值,但过于盲目地否决已有数千年社会基础的儒家文化,极端激烈地摒弃纲常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众思想的混乱,甚至影响深远。随着时间的流逝,那道在传统文化上刻下的伤疤似乎一直在隐隐作痛,并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虽然儒家文化一直与封建帝王的政治功能息息相关,作为其思想工具统治民众,但其中的孝道、仁爱、忠义等核心理念也是从人性的本身出发,引导人们的个性发展,并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不断调整以使自身具有普世价值。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并正视其影响,趋利避害,对一个民族的振兴至关重要。
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群众怀着对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向往,辛勤劳作,团结友爱,进而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先进标兵,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便已是耳熟能详;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发展进入了更高更快的节奏,中国社会也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型与变革,人民群众的角色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价值理念在推动经济建设大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似乎也冲淡了我们对社会理想的坚守。“社会里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这已经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使通过调查量化,也很难使人们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过,“感动中国”等栏目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动人物对道德的坚守、对价值的追求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儒家文化的复兴活动也再次引起了世人对传统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的设立、对国学中儒家文化的研究新潮、以及学者(如于丹等)对儒家著作的宣传介绍,即使有形式主义之嫌、快餐文化之弊端,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起到引领大众思维导向的作用,在引导国人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辗转反侧,当代社会真的遭遇道德危机了吗
提到“危机”一词,不禁让人严肃起来。政治危机可能引发政府的倒台、国家的动荡,经济危机关乎民众切身利益,高失业率、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词汇于近年来更是不绝于耳,而道德危机虽看似无形,其影响比之前两者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负面作用可能更加触目惊心、令人咋舌。近年来,一些如上文所述的社会焦点事件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讨论,人们纷纷质疑、反思,甚至奔走呼号,“社会真的到了如此冷漠之地步吗”、“中国真的处于道德危机之中吗”。
想要解答以上疑问,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以下几项因素值得参考。
(一)社会转型中的精神阵痛
矛盾之外,一些次生矛盾也倒影出道德层面的问题与缺陷,领导层基于功利、政绩等方面的追求致使其与工人阶层之纽带断裂,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凡此种种,都揭示出,在中国社会物质形态转换的过程中,其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存在着步调上的差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为统治阶级的号召,不仅具有指示作用,在当代,似乎更多了一分警醒意味。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稳定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如何引导人们的意识形成合力,团结、友爱、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统治阶级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每一位中国人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人生命题。
(二)信息时代的舆论导向
二、结合其他因素来综合看待。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媒体对“见义勇为”反被讹诈这样的事件的曝光,更多的人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等角度出发,选择“见危不救”、“见死不救”,从而又引发了另一轮媒体关于道德问题的报道,唤起了人们的“循环”思考和思想矛盾。这里,笔者认为,部分新闻媒体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也存在着夸大报道、失实报道等问题,而这背后可能牵扯到的是媒体对利润、对关注度的追逐。另一方面,媒体在将焦点落到“道德”之上的同时,是否对深层次原因进行解读,是否对解决方式进行理性探讨,更值得我们去发掘。诚然,一些社会事件反映出了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之不足,但在综合考虑的角度下,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建设、法律规范等社会力量是否也已经足够完备,这样的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三)“地球村”中的思想交锋
质的一种必然反映,而提倡“礼义廉耻”、“包容厚德”的中华文明也正经历着这样一种选择的剧痛。在选择与扬弃的过程中,不同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博弈将决定一些焦点事件的社会效应,怎样去规范和引导,以达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中华精粹和西方瑰宝的完美调配,才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方向所在。
在思考一些负面社会事件的时候,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之所在,将有助于认清事件背后的本质。而在思考过以上问题之后,笔者认为,讨论中国社会是否处于道德危机之中已经不再是首要问题,因为“道德危机”本身并不存在统一的评判标准,作为人类意识领域的重要一环,其更难以像经济指标一样进行量化分析。所以,我们关注的焦点应集中于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我国道德建设该何去何从。
四、长风破浪,道德发展方向之我见
在普遍联系与发展的理论中,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们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社会规范、意识形态,其依旧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与其他因素相互影响,彼此共生。如何进行我国当下的道德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营造良好的现实环境
作为社会调控方式之一,道德与法律、国家制度等规范共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变革。道德,作为人民群众内心的意识,其制约途径主要是个人的良心劝导与社会的舆论谴责,相比法律的国家惩罚手段,其强制力和威慑力要薄弱很多。在生产力尚未达到高度发达、人民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单依靠道德力量来规范显然远远不够。所以,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完善合理,在法律设立及实施中的严格划一,将有利于道德发挥其内在的规范力量,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解决社会变革中的道德问题。
(二)积极借鉴,继往开来
如笔者第二部分所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在经历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提倡、颂扬、质疑和批评之后,如何由当代中国人更好的评价与继承,是一个关乎道德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尽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孕育的西方核心文化价值观对于当代的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个体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思想交锋的过程中,若迷失自我,盲目推崇,则势必导致中华文明的衰微,必将阻碍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合理地分析中西文化、道德中的价值差异,从实际出发,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积极借鉴,才能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真正为社会大众认可和接受的道德建设之路。
(三)明确媒体道德责任,正确利用舆论导向
善恶,分清良莠,规范自身行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应建立媒体监督机制,杜绝对网络等媒介的恶意利用、严禁肆意炒作以混淆视听,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规范新闻媒体的道德责任,正确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并建立和完善舆情解决机制。
(四)共产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社会成员坚守自身责任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身队伍的建设、纪律的维持将对社会大众产生重要影响。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具体工作的奉献精神,对个人作风的严格把持将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反之,腐败行为、政绩工程、“官本位”等不良现象只会增加群众对国家的失望情绪、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质疑程度和对统治阶层的不信任感。此外,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实践自己对美好道德的信仰,学校之教育,家庭之培养,工作单位之循循善诱,社会组织之宣传引导将形成道德体系建设之合力,使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道德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道德水平理应更上一层楼。因此,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仿先贤、开后世,担当起“匹夫之责”,以助我泱泱中华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之夙愿。
参考文献
[1] 李萍,《中国道德调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
[2] 刘时工,《道德的个人与邪恶的群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月第33卷第2期。
[3] 蒋德海,《道德死了,司法能独活?》,检察日报,2011年第003版。
[4] 马慧茹,《医治道德危机媒体大有可为》,德州日报,2011年第002版。
[5] 汪玉凯,《中国社会转型是“双转交织”》,北京日报,2011年第021版。
[6] 谌娟,刘海元,《中西道德文化差异管窥》,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9期。
家庭危机篇二
我们都知道金融危机,那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本质是资源危机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受益于各国政府不遗余力的经济 刺激政策,一场被誉为百年一遇的危机似乎正在渐渐远去,大家都开始乐观的预期经济复苏的右边曲线应该是什么样的形状,“v”型复苏或者有人更形象的描述为“耐克复苏”,它尽管复苏的速度相对“v”型会慢一点,但似乎也已经断言,危机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刻无疑是已经过去了。
每一次金融危机的背后其实都有它深层次的原因,尽管复盘的第一站总是指向金融衍生泡沫,但这肯定不只是金融操盘手的操守问题,而是反映了背后经济运行的特征。如日本泡沫破裂实际上是日本在高科技领域方向选择上的错误,而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是中国制造对东南亚制造的替代。由实体经济转向所诱发的金融危机,往往无法通过简单的金融刺激就能够真正复苏,尽管危机发生之后,它看起来又非常必要,但并不解决本质问题。
世界大同就是以美国为领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比特代替石油则是希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效率,降低资源 消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把中国、印度这两个总人口高达20多亿的国家带入了高消费,但知识经济却没有如愿的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正如谢国忠所言,这个故事的初期看起来是非常美妙,美国得到了产业升级,以及通过跨国公司对全球的领导权,而且以中国价格代替美国价格,避免了高通胀,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发展,摆脱了贫困。但是知识消费对资源消费的取代效果远远抵不上消费人口增加对资源消费的需求,从而诱发了所有具有稀缺性的资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高增长低通胀的完美组合开始褪色。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经济刺激计划可以暂时避免经济的崩溃,但是无法让经济走向复苏之徒,因为如果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资源的约束就仍然在那里。
所以按经济理论来说,这是供应端出了问题,但现在的经济刺激却是在需求端用药,虽然它做为一种应急措施也是紧急和必要的,但却不解决根本问题。
改变资源约束有几种方式:一是大家集体过苦日子,同步的消减消耗;二是某些国家的经济衰落下去,降低消耗资源的人口;三是资源供应出现根本性的改善;四是大规模的实施新的资源利用模式。
第一点看起来不可能,至少大家是不情愿的,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各有各的理由,第二点可能是一些国家的心中所想,但是谁也不愿做那个牺牲品;第三点似乎现在还看不到迹象,虽然新能源经济 正热,但还难以成为主流;第四点上,即使有成熟的技术或模式,但实行起来也肯定是一个漫长的周期,更何况技术上都还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案。
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有: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由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导致的金融危机,还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和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国际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都会对其它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特别是,如果主要经济体发生了金融危机,其影响势必是全球性的。
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物市场的过度创新加大了金融危机的幅度和可能性。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金融衍生物。过度的金融创新如资产证券化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使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复杂,市场也越来越缺乏透明度。
利率的市场化易于引发经济泡沫。利率市场化下,一般短期投资资本流动会比较频繁,特别是流向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等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一旦这些资产价格被炒高,由于赚钱效应,便会吸引其它资金大量流入,形成资产泡沫。但当投机资本发现由于金融资产价格过高而导致名义利息率较低时,便会迅速撤出资金。
1、房贷危机:一些国家为了刺激消费,用零首付来促进消费,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偿债能力。但是,当它达到一定基数时,就会爆发危机,从而影响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2、银行危机的起因:一些国家为了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开始在没有检查和筛选的情况下,大肆向银行借钱。只要企业贷款被允许发放,银行就无法收回到期账款,甚至直接破产。
3、财务杠杆率过高:金融市场必须有一个稳定合理的财务杠杆率。过高的杠杆率很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膨胀严重,甚至风险极大。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过高的杠杆率引起的。1: 30和1: 50的杠杆率使得许多企业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借入大量的资金,但在经营不善后却无力偿还债务。而且经济存在严重的泡沫。
家庭危机篇三
这天晚上,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地吃着晚饭不一会儿,美味的菜肴就被我一扫而光。我赶忙溜之大吉,生怕爸妈要我洗碗,在自己的房间写起作业来。
突然,我听见外面有“呯!啪,咣当!”的声音,难道家里来了小偷?我透过门缝往外瞧:只见爸爸满脸怒火的走上楼梯,大声地说:“什么事都要我来做烦都烦死了!”妈妈也生气地吼道:“你是男的呀这是一家之主该做的事!哼!今天这碗我也不洗了!”说完了两人各进了自己的房间,“砰”地摔上了门。
我呆住了:难道电视剧里演的家庭危机要出现在我们家了?我望着一堆乱糟糟的碗心想:要不,我把碗洗了吧?不然危机还要升级。于是,我开始洗碗。碗可真难洗呀!要拿着抹布抹,哪些顽固的污垢还要用上钢丝铁球使劲擦,再用水冲上几次。终于洗完了,我累的腰酸背痛,心想:希望明天他们能和好。
可是到了第二天,爸妈还是一言不发,谁也不理谁。每天家务还是交给我来做。我洗碗、拖地、擦桌子,苦不堪言,可是说来也怪,我好像勤快一点。
家庭危机篇四
有一位裴姓富商,苦心经营了大半生的几间当铺和珠宝店,也恰在那条闹事中。火势越来越猛,他大半辈子的心血眼看将毁于一旦。但他并没有让伙计和奴仆冲进火海,舍命地救珠宝财物,而是不慌不忙地指挥他们迅速撤离,一副听天由命的神态,令众人大惑不解。
然后他不动声色地派人从长江沿岸平价购回大量木材、毛竹、砖瓦、石灰等建筑用材。当这些材料像小山一样堆起来的时候,他又归于沉寂,整天品茶饮酒,逍遥自在,好像失火压根儿与他毫无关系。
大火烧了数十日之后就扑灭了,但是曾经车水马龙的杭州,大半个城已是墙倒房塌一片狼藉。不几日朝廷颁旨:重建杭州城。裴姓商人趁机抛售建材,获利巨丰,其数额远远大于被火灾焚毁的财产。
这个故事虽然久远,蕴含其中的经营智慧却亘古不变。
其实世界上任何危机都蕴含着商机,且危机愈重商机愈大,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商业真经。。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或企业家,不但要善于应对危机,化险为夷,还要能在危机中寻求商机,趁“危”夺“机”。
本站网:未来,人生中我们可能遇到很多事情,所有事,所有人,都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家庭危机篇五
山体滑坡、矿难瞒报、塑化剂、速生鸡……一起起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事故责任追究渐无音讯,事件调查雾里看花。
近期,一些地方对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及时回应、快速查处的举措赢得群众肯定。“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艳照门”主角等一批问题官员在跟踪爆料下遭到调查,其中,雷政富从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和立案调查,前后仅用了63小时。
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还为澄清突发事件真相起到推动作用。“兰州市长袁占亭戴名表”事件,甘肃省纪委调查证实:“网络所传缺乏有效证据”,网络热炒随后平息。然而,一些地方处理热点事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公众关切的后续调查成为“半拉子工程”,事件调查结果难觅踪影。
部分“虎头蛇尾”的热点事件处置,一般有三种套路:
——“第一时间”回应,事件真相却“雾里看花”。“塑化剂”“毒胶囊”引发极大关注,然而时至今日,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国家标准仍未出台,保障消费者安全依旧靠企业自律。部分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毒胶囊”,污染链到底有多长,流向了哪里,事件真相的调查也远未水落石出。
已经过去半月,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波及3个省,污染损害至今没有确切评估,相关责任人的调查也没结果。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因给情妇写离婚承诺书被相关部门调查,一个半月后,结果仍未公布。
“„拖延‟被一些地方认定是应对热点事件的有效„偏方‟。”海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代红说,负面事件成为舆论热点后,调查取证需要时间,但能否真诚作出“解释说明”,考验的是一些部门的公信力。
有头无尾:拷问干部的执政情怀
个别地方突发事件应对“重事中处置、轻事后反思”,往往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动用公共资源进行应急处置;在事件善后阶段,随着社会关注度下降,“冷处理”成为一些部门的首选。
危机面前,如何处置,考验的是人民群众在执政党干部心中分量有多重。“无视民意、封锁消息、封闭运作,是危机发生后对公众的„二次伤害‟。”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
中央出台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提出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求干部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
“如何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是很多部门工作人员应该补上的一课。”代红说,是迅速站出来与公众坦诚沟通,还是在舆论质疑声中被迫道歉,说些“高度重视、亲自处理、情绪稳定”之类的官话、套话,反映了干部的群众观念。
责任追究:让敷衍塞责者付出代价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对热点事件的调查,无论进展到什么程度、结果如何,都应该通过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发布。不及时查处和回应民众质疑,就是“欠公众一个回复”,不利于社会监督,也不符合“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原则。
“后续调查结果难以出炉,关键是问责处理机制未发挥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说,相关部门的调查没有进入问责程序,或以道歉代替问责,或一般性调查草草了事,调查结果难以服众。
此外,对于一些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专家建议,司法机关介入后续的侦查、调查,对事件当事人和相关拖延塞责的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事实上,每一次应对热点事件既是一次严重冲击和重大考验,也是一次改革创新的契机。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些推动改革的“机会之窗”,亡羊补牢,才能真正从突发事件中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