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一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在这缅怀先贤、祭祀祖宗的清明时节,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欢聚在一起,参加李氏祠堂的初次庆典,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新建祠堂,是我李氏族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现在终于就要实现了!
“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修建祠堂,不单是为了拜祭、缅怀先祖,颂扬先祖功德,同时它也将是我们李氏家族文明友孝,兴旺发达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场所,有了祠堂,也就有了团结宗族和联络亲情的纽带。祠堂的落成是我们金家人的共识,也是我们亲如一家、血脉相连的象征。今天,我们借祠堂庆典之机相聚一堂,既是祭祀祖宗,更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宗亲聚集谈心、交流沟通的好机会,我们今后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为宗族兴旺献计献策。
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李氏已出嫁和未出嫁的女儿们,向修缮祠堂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兴建祠堂从动议到初步建成六个月,其间,设计、募资、修缮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心智和汗水。同时,我也向建设祠堂出资出力,添砖加瓦的 所有宗亲族人们表示感谢!各位宗亲的热心支持,积极出资才是建设祠堂的根本所在。
祠堂主体、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全部完工。我元基李氏一族群策群力,各家各户积极响应集资,无私奉献,捐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目前统计已达60多万元。要完成本族的建祠大业,资金尚有很大缺口,仍需广大宗亲慷慨解囊!我们作为李氏儿女一员,责无旁贷,也决心投入其中,共同集资捐款,为祠堂建设出一份力!尊敬的各位长辈、亲爱的各位兄弟、各位姐妹们。今天,我族修缮的祠堂已经竣工,在这张工作上,人人是主角,个个是好汉。让我们团结起来,以蓬勃之气,进取之志,奉献之心,创新之举,务实之风,把这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凝聚族亲,扬我族威,展我风采,激励后人的大事继续做实做好。
大家有目共睹,在这个蕴育我李氏世代宗族的这片富饶美丽的沃土之上,一座古朴大方、气势恢宏的李氏宗祠,拔地而起,金碧辉煌,光耀于天地之间,重聚亲族之力,再畅和顺之风,福延后代,庇佑子孙,惠泽乡里。而这一部李氏全体宗亲共同修缮祠堂的奋斗史,也将在我们李氏家史上,写上最辉煌的一页,流传百世! 最后,衷心祝愿李氏建祠大业圆满成功!
衷心祝福李氏子孙兴旺发达!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二
尊敬的欧家营守祖及各支系众族宗亲们:
我是欧家营吴氏尚定公的第十九代世孙吴飞,一九九一年二月,在我父吴光群的号召下,经多方努力,和族中吴明书,吴光作,吴在贵,吴在腾,吴忠治,吴忠周,吴忠台等众族亲,团结协作,在我家历时两年多,于一九九三年三月,终于写成了高标准,高质量长达786页的精装版《欧家营吴氏族谱》。同时对祖墓进行修建。
要求欧家营守祖及各支系众族老幼宗亲们,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辉自己的社会关系,多方宣传,把这次倡议之精神传达到各支系族亲老幼,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知道。团结各支系族亲整体力量,形成拳头。
各位众族老幼,我们作为尚定公的后代,我们以荣耀、幸福、兴旺、团结、和谐为荣。但想一想,我们作为其后代子孙,特别是五尺男儿,你是怎样继承祖训,干出几件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事的?看一看我们尚定公的子孙,有国家公务员,有领导干部,有教师,有千万元的老板,各行各业,人才济济,财源广进。
经过测算,尚定公的坟墓修复,场地征用,宗祠修建工程投资需要近百万元。但是,从众抬一的角度去想,如果凡尚定公的后代人人均捐出200元,一个普通干部捐2000元,一个副科、正科(局)长捐3000元,当老板经商的你捐出1万、2万,甚至10万元,你敬了老祖宗,相信你会一帆风顺,一本万利,老祖宗一定会保佑你再赚回来。总之,我们吴氏族人不会为这五斗米折腰,更不会为修复自己的祖墓.总祠而小气。
各位宗亲老幼们,对祖宗要尊敬,心诚则灵,你捐了钱,出了力,许过好愿,祖宗知道你的良心和作为。相信你会一本万利。我们热忱期待你的光临。同时能在吴氏宗祠的功德碑上能看到你耀眼的名字。让你的功德名传千秋!
欧家营吴氏尚定公的第十九代世孙吴飞
竹山的左氏宗亲们:
人旺千秋不忘祖,树高百丈靠盘根。我祖天学公携家眷奉祖谱自大冶西迁至竹山左家湾创业开基之后,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现已延续十一世,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左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为彰显先祖的丰功伟绩,我辈因在祖先落基之地—左家湾修建左氏祠堂,彰先祖之德,延左氏之文脉。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左氏祠堂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礼仪的重要场所。
在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大好形式下,各姓氏家族大都开始了“寻根问祖”,追本溯源,续写家谱,修建祠堂,彰显先辈之举,许多热血族人坐立不安,寝室难宁;身为左氏子弟,不能让祖先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实是我辈奇耻大辱!现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如不抓紧修建祠堂,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族中有识之士审时度世,抛开成见,集思广益,献计出力。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家族荣。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和象征。修建左氏祖祠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祖祠是全族之圣殿,修祠安祖靠大家,必须充分动员和凝聚我们全体族人的力量和智慧,方可毕其功于一役。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国家的富民政策和祖宗的荫庇,耕耘于祖宗故地及战斗在天南海北的天学公后裔子孙,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而且我左氏还涌现了一批社会公认的创业成功人士,这是我们修建祖堂的力量和底气,是我们左氏族人的台柱和脊梁!
诸位同族宗亲们:照应子女可随时随地,孝敬母亲可年年岁岁,修祠安祖百年难遇,今生今世可能仅此一次而已。它是先祖的召唤,更是我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今天,我正式向大家发起倡议:恳切希望天学公支下所有左氏宗亲,精神抖擞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分高低贫富,不计均等得失,尽心倾力诚孝,热情踊跃的参与建祠工作。
我坚信,有富甲一方,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三位领军人(宏发,名刚,自治)牵头,又有族外宗亲的帮扶和捐助,祖祠修建完工指日可待。
倡议人:左伟
濮州王氏始于周敬王仲子,自分封以来,以爵为姓,世居王村,属姬姓之王,现有谱记载,已有贰万玖仟余人,分别居住在山东濮州(今河南范县濮城镇)、鄄城县、梁山县、郓城县、莘县等地,供奉唐朝鄜坊节度使王晒曜,王茂元父子两为先祖,因世代久远难以稽考,族谱失传,立明朝舜兴为一世祖(现存有民初家谱一套,及1950年、1980年、2000年分别再续家谱数套)
濮州王氏祖祠始建于明末,遗址在濮州城西大街,再建于清乾隆44年,现有修祠记石碑一通作证,是有当时的家族长十二世宗尧,及子世兰和三门梁山门十七世举瑞共同合修之。再次修建于清末,有时任家族长十七世近义,请命堂兄希孟(养浩)带领十七世族侄六行共同修建之。修正堂三间,祠左修闲房数间,时有经费欠缺,立典卖良田数亩充做经费,才使祖祠顺竣,为城内众家祠之最优。
遗憾的是,50年代祖祠损坏,我族众至今没有祭祖集合之地...痛哉!
为聚族人之孝心,显王氏之荣光,今春有二十世付军,携同咸敬、佑峰,请命十九世玉春,二十世保林,于3月19日集合河西各村庄家长公议,决定今年重修祖祠。另报鄄城梁山各村庄,成立修建队伍,订章立制,制定时间节点表,循序进行。
今国运昌盛,政通人和,国倡孝风,实是修祠最佳时机,为光宗耀祖,惠及子孙。为我王氏族人,理应积极捐资,义不容辞。
濮州王氏绵延久远,世事沧桑,其离家迁出者,不乏其众,凡迁出之族人,也应献上你的孝心,积极参与,今经族事会的捐资细则规定,凡捐款五万以上者修祠会将刻碑一通,铭记传世,捐款四万以下,壹仟元以上者,将按捐款多少,依此刻碑铭记,凡我族众按人丁50元交款者,将立本造册,存祖祠内封档永存,万世流芳。
我王氏祖祠的设计规模为南北43米,东西22米的一个大院,建成后,正堂三间将是古代庙式建筑,东西配房分别4间,古式院墙,古代大门一座,门前石狮两个,唐先祖晒曜、茂元父子合碑一通,明始祖舜兴配谢氏石碑一通,土方、建筑预计建设资金80余万元。
收到此倡议书者,请迅速将此信息转告族人。
13781374792
15333923516
13461687137
濮州王氏祖祠修建处
2015年3月20日
各位陈氏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陈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陈氏大宗祠一直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养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陈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贡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陈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陈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陈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在原址上重修小塘陈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好陈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陈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希望陈氏子弟及各乡亲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陈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专门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陈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与。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康!
萧氏宗亲宾公房的子孙们:
大家好,这次复修宗祠,是各村代表欢聚一堂,经过反复酝酿,最后做出的决定:一定要把宗祠修建好!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巍巍雪峰山下,滔滔沅水河畔,其他姓氏都有祠堂,祠堂就成了一个姓氏的象征,一种脸面。看看吧,米姓、谢姓、舒姓,陈姓、杨姓等他们都有了。难道我们的祠堂坏了,就不能把它复修好吗?不,不可能。泱泱中华大地,我们萧姓历来就是名门望族,自从大心公赐名得姓,先后有皇帝19人,著名宰相16人,著名皇后16人,驰骋沙场的将军,著书立说的文人,更是不计其数。我姓萧,我自豪!
2015年农历六月初六。祠堂终于破土动工。到目前为止,祠堂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经盖瓦了。建祠之初。预算建祠费用约75万。按1993年修谱人数估算。大概有1.6万人。人平收入50钱就差不多了。据目前统计的实际人数,只不过1.1万人左右,人平均50元全收齐的话,也只不过55万元。
一、人头费未交齐的村户,应立即交齐,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凡属公务员、国家事业编的工作人员,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你们是现时代萧氏家族的精英。本来我们是同一祖宗,由于你们自身的勤奋努力,加之老祖宗对你们的偏爱,使你们在茫茫人海中高出一节。更应该不忘先祖、热爱宗、关心宗祠,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宗祠每人,助资1000元以上。
三、刚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承担着兴盛萧氏宗族的未来。因此你们更应该关心修祠、修谱。献出一份爱心,资助300-500元。
四、固定资产在50万以上的企业家、商业家,你们更是人中豪杰,应该向萧崇刚(捐资2.1万元)、萧典建(捐资2万)、萧建平(捐资1万)、萧湘斌(捐资1万)、萧杨林(捐资1万)学习,力争多捐一点。
各位宗亲为了把祠堂修好我们少喝一杯酒,少抽一根烟,少玩一把牌,大家都来捐一点。老祖宗在上天是看得见的,是会保佑你们的,你们将会在老祖宗的庇佑下,经济更加发达,事业更加兴旺,前程更加辉煌。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三
宗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宗祠落成典礼主持词,仅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过,庆祝祖国61岁华诞的国庆节即将来临。在这举国欢庆、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们欢聚一起,高兴地迎来了元遗山祠堂落成典礼。在这里,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前来参加此次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等,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元遗山是我国金元之际最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宋元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一代文宗,被后人誉为“杜林嫡派”。他的祠堂是在元至正十三年,由后人为纪念他而修建的神圣殿堂。七百多年来,祠堂虽经四次大的修复,但时至今日,却是颓败荒凉,急需修复保护。今年仲春,我们按照市委董书记指示精神,从敬仰先贤和发展我们本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决定重修遗山祠,历经三个月艰苦奋战,终于完工。
元遗山祠堂顺利建成,这对我们弘扬忻州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凸显名人价值,指明精神方向,推动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我们将以建设元遗山祠堂为突破点,设定更高的目标,采取更大的措施,为大力发展我区旅游文化,推动我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宣布元遗山祠堂落成典礼现在开始。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这次落成典礼的主要领导和来宾。他们是:省人大副主任靳善忠,市委书记董洪运,市人大主任秦新年,市政协主席张明成,忻州师院党委书记王秋生,市委、市委宣传部长周如璧,市委、市委秘书长郝钧藩,副市长谌长瑞;忻府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各乡镇办主要负责人;元好问学会前名誉会长刘泽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扬忠先生,元好问学会前副会长降大任先生,元好问学会前副会长李正民先生,现元好问学会会长狄宝心先生等五十余位专家学者,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庆典第二项,请著名学者、元好问研究会名誉会长姚奠中老先生的特派代表李星元宣读姚老贺信。
庆典第三项,请忻府区委、宣传部长宁云楼介绍遗山祠重建工程情况。
庆典第四项,请元好问学会前名誉会长刘泽先生讲话。
庆典第五项,请市委书记董洪运作重要讲话。
庆典第六项,请省人大副主任靳善忠、市委董洪运书记、秦新年主任、张明成主席、王秋生书记、周如璧部长、郝钧藩秘书长、谌长瑞副市长、张志哲区长、李星元先生、刘泽先生、陈巨锁先生、狄宝心先生,共同为遗山祠重建落成剪彩。
庆典第七项,请靳善忠副主任、董洪运书记为遗山祠揭幕。
庆典第八项,请董洪运书记、刘泽先生为元好问雕像揭幕。请大家随同瞻参观。
请少年儿童向主席台领导献花篮。 庆典仪式结束,请大家参观布展。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四
人旺千秋不忘祖,树高百丈靠盘根。我祖天学公携家眷奉祖谱自大冶西迁至竹山左家湾创业开基之后,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现已延续十一世,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左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为彰显先祖的丰功伟绩,我辈因在祖先落基之地—左家湾修建左氏祠堂,彰先祖之德,延左氏之文脉。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左氏祠堂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礼仪的重要场所。
在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大好形式下,各姓氏家族大都开始了“寻根问祖”,追本溯源,续写家谱,修建祠堂,彰显先辈之举,许多热血族人坐立不安,寝室难宁;身为左氏子弟,不能让祖先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实是我辈奇耻大辱!现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如不抓紧修建祠堂,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族中有识之士审时度世,抛开成见,集思广益,献计出力。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家族荣。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和象征。修建左氏祖祠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祖祠是全族之圣殿,修祠安祖靠大家,必须充分动员和凝聚我们全体族人的力量和智慧,方可毕其功于一役。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国家的富民政策和祖宗的荫庇,耕耘于祖宗故地及战斗在天南海北的天学公后裔子孙,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而且我左氏还涌现了一批社会公认的创业成功人士,这是我们修建祖堂的力量和底气,是我们左氏族人的台柱和脊梁!
诸位同族宗亲们:照应子女可随时随地,孝敬母亲可年年岁岁,修祠安祖百年难遇,今生今世可能仅此一次而已。它是先祖的召唤,更是我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今天,我正式向大家发起倡议:恳切希望天学公支下所有左氏宗亲,精神抖擞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分高低贫富,不计均等得失,尽心倾力诚孝,热情踊跃的参与建祠工作。
我坚信,有富甲一方,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三位领军人(宏发,名刚,自治)牵头,又有族外宗亲的帮扶和捐助,祖祠修建完工指日可待。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五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振科李氏宗祠重修落成典礼。重修的祠堂庙貌聿新、古色古香、颇具文化意蕴和特色。在此,我代表南平市李侗文化研究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重视传统文化建设的振科村和李氏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振科李氏为宫保堂宗枝,发脉于房道徐地,而徐地李氏又是李侗的后裔。历史上,李氏祖先中出现过不少闻名乡里的人物。宋代的名儒李侗,是“延平四贤”之一,也是一代大儒朱熹的老师。他24岁师从罗从彦,得其所传之秘,之后屏居山水间40多年,并将所学传于朱熹,朱熹因此成为理学集大成者。明代明臣李默是李侗的后裔。他生于明弘治间瓯宁县高阳乡,即今顺昌县高阳乡。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历官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宁国府通判、云南提学副使、浙江左右布政使、太常寺卿、礼部侍郎、吏部尚书等。李默也是一位学者,他的思想来源于心学,其著作主要有《朱子年谱》四卷、《宁国府志》十卷、《群玉楼稿》、《建宁人物传》四卷、《孤树裒谈》、《大明舆地图》等。
李默在家乡还留下许多美谈,如在兴福寺旧址创建凤山书院;利用小儿做晬乡人所赠礼金种树,后来形成“五里岚”。此外,还有传说因李默所食而来的天官笋等等。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载氏族迁居的过程和宗族繁衍的历史,其作用在于缅怀先祖、慎终追远、传承遗德。振科李氏瓜瓞延绵,致富不忘祖先,重建李氏宗祠,值得称赞。李侗离开我们已近千年,李默离开我们也400多年,但心是相通的,文化是相通的,他们的理学思想对今天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重修宗祠不是彰显氏族,而是以宗亲为纽带,以宗祠为平台,传承先祖遗德、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与文明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见贤思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都是富有哲理的名言。900多年前,李侗在南剑城南“静默澄心、体认天理”,目的是“独使一乡,化为善良”。李默著述立说,也是为了使天下太平。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文明。文明包括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名儒的后裔要有儒家的风范、儒家的品格、儒家的气象。一方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朱熹说的洒扫庭除,书院中的拣字纸、圣迹亭都是生态文明的表现。另一方面,以同乡共井的情怀待人接物,明礼诚信、团结互助,促进人际之间的和谐,也就是社会文明。我希望,振科李氏宗亲秉承先祖遗德、弘扬先祖遗范,推己及人,使振科村成为文化村、文明村,共同构建和谐家园,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六
大家好!
锣鼓喧天,鞭爆齐鸣。今天是20xx年的新年,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隆冬时节,这里气氛却如同春风扑面,春意盎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淮南轩岗村,隆重举行xx宗祠竣工典礼,这是我们xx子孙千载难逢、盼望已久的一件大喜事、大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宗族理事会全体成员向宗祠的竣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这次典礼的四方来宾、朋友和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的各位父老乡亲、各xx氏宗亲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们宗亲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xx宗祠建设总耗资二百多万元,从奠基到竣工历时不到一年,应该说工程建设非常顺利。能建成这样外观典雅,结构精巧,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施工精良,质量一流的家祠,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参与建设者高兴和自豪的事,更是值得我们整个xx家族骄傲的事。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修建家祠就是为了寻根问祖,光前裕后。慎终追远,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身体是先人身体的延续,有先人的身体才有了我们自己今天的身体,一个社会一个家族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的。长期以来,我xx氏子孙多迷茫自己姓氏由来及所属黄帝后裔的确切根据,外人也多有牵强附会之议论,由于历史原因,谱牒不可能提供详细依据,只能从历史资料里面加以佐证。资料表明:xx,复姓,为黄帝嫡孙,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xx之丘,故而得号xx,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xx氏。我们是黄帝后裔,龙的传人。在明朝时期我们的先祖迁出老家河南睢县,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南行,来到寿州之东,看到此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块宝地,就扎根于此,并世代生息繁衍至今。没有先祖的睿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康,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不能忘记祖宗的恩德。
我们修建家祠,还是为了长我们xx氏家族的志气,重振xx家的雄风,让我们的后代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我们xx氏家族得姓于始祖,是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声名显赫,文臣武将,代有人才出。轩秉彝明诰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轩和明永乐癸卯科经魁敕授江西瑞州府照磨厅暑知府事务加中宪大夫。轩贵诰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秉彝之次子,第十八世)?轩輗字惟行号静斋永乐甲辰进士特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谥介肃。特祀敕建祠堂在鹿邑县署东边。轩维明字克清,直隶广平府知府。入广平忠烈祠崇祀广平府勒受中宪大夫。在近现代更有很多xx氏名人名流活跃于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因此,我们应该为我们xx氏家族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应该继承祖先的遗风遗德,把我们xx氏家族发扬光大。
我们修建家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而且也为我们今人提供了一个聚族议事、宗伦叙亲、交流信息平台,同时,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它不仅是有形的家族资产,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因而,重建家祠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事之举。
这次修建家祠,得到了合族宗亲的积极响应和全力支持。为了办好这一盛事,我们成立了宗族理事会,由xx任荣誉理事长,我和轩传勇、轩传久分别任常务理事长和常务副理事长,轩传发等五十二人分别担任常务理事和执行理事。常务理事和执行理事根据需要不定期开会,研究、商讨、处理宗族事务,特别xx宗祠建设事务。理事会设立秘书处,协助开展各项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任劳任怨,本着为家族讲奉献讲牺牲,勤俭建祠的精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到今天终于不辱使命,使宗祠顺利竣工。当然,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让宗祠在宗族联谊和宗族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让xx宗祠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位xx族人心中的圣地。在这里,我们不会忘记在信宗亲,是他卓有远见首先倡议,他也是我们重建家祠的总顾问,总监理,自始至终坚守施工工地;我们不会忘记传发,八十高龄了还不停地为建祠事无具细的奔波劳碌;不会忘记传玖、家全和传勇,他们资助了大量的资金,没有他们的资助,也就没有我们家祠的重建;不会忘记传阔的辛劳,他掌管着全部的建祠资金,精打细算,毫厘必争,每笔支出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宗祠建设上;不会忘记所有为修建家祠出钱出力出谋划策的父老乡亲们。在此,我再次代表宗族理事会向你们的真心付出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xx宗祠,是我们xx氏家族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向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家祠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我们在祖宗恩泽的荫庇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祝愿我们xx氏家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祝愿所有来宾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宗祠修缮庆典贺词篇七
尊敬的各位宗长缙绅、各位宗亲贤达:大家好!
岁在壬辰,时序深秋。金秋的衡阳,格外靓丽;宗亲的相聚,总是美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虔诚、崇敬的心情,从长沙驱车赶来衡南桐冈黄氏宗祠,参加纪念勉斋公诞辰860周年、桐冈黄氏始祖朝三公诞辰671年、桐冈黄氏《六修族谱》颁行10周年纪念暨务本堂落成庆典仪式。一是代表湘黄会表达对于膺公、勉斋公、朝三公等列祖列宗永远的爱敬和孝思;二是表达对“膺公——勉斋公——朝三公”这一优秀宗支的敬意和景仰;三是加强与衡阳各支黄氏宗支的联系,以共同推进湘黄会和《湖南黄氏二修世谱》编纂等各项工作。
众所周知,江夏黄氏膺公宗支,族史辉煌;膺公后裔,人才辈出。这是黄氏家族中一支亟具影响、最为优秀的家族。湘黄会了解的相关史料记载,膺公850年生于光州固始,为香公28代,885年偕兄敦公随王审知入闽,在八闽大地开创了我江夏黄氏的牢固基业,后裔中涌现出了黄崇、黄瑀、黄东、黄榦、黄伯思、黄中、黄铜、黄泽、黄文政、黄如论等大批人才和栋梁。
石鼓七贤之一的黄榦(1152——1221),是膺公14世孙,出生于1152年,字直卿,号勉斋。作为朱熹的四大弟子之一,他孝亲敬师、矢志向学、品性坚定,官至大理寺丞,终成名驰朝野的一代大儒;他以继志传道为己任,于宁宗嘉定九年(1216),举家居建阳考亭,建环峰草堂,聚徒讲学,身体力行,声名远播,诸生云集,使得“巴蜀江湖之士皆来受学”;他高度概括了朱熹一生坎坷的事迹,为研究朱熹生平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全面论述了朱熹的学术思想和人品道德,以“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的极高评价为朱熹的人生德行与社会贡献作出了终极定论。
桐冈黄氏始祖朝三公,基奠衡南宝地,后代瓜绵椒衍,人丁与日俱增,代有名人贤士。桐冈黄氏后人不忘先贤教诲,在此设立务本堂,建起了桐冈黄氏自己的宗祠,孝心可嘉,功德无量。可谓“尽一片丹心,造福宗亲荫梓里;出几分微力,铸成功德裕后人”。今天,适逢务本堂桐冈黄氏宗祠举行进火迎宾庆典仪式,我们在这里回首祖先们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祖先升座,子孙甜蜜,这是我黄氏家族文明、兴旺、发达的象征,是鼓舞人心、功德无量的好事,是传教后世、永留青史的善举!朱子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场所;有了祠堂,就有了缅怀先祖、瞻仰族史的地方;有了祠堂,就有了团结宗亲、联络友情的纽带。我们闻之欢欣、深表祝贺! 关于湘黄会的工作,需要衡阳黄氏作更紧密的配合,特别是启动《湖南黄氏二修世谱》后,急需各支衡阳黄氏向湘黄会上报“黄氏研究员”名单,提供各支各类谱牒资料。一段时间以来,衡阳各支黄氏、各位宗亲对湘黄会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在此,表达真诚的谢意!
各位宗长、各位宗亲:时代在发展,社会多元化。但认祖归宗、拜祭先祖是中华民族无尚光荣的优秀传统,万万不可丢弃。因为我们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因为国和家本是一个整体,爱国一定爱家,爱家就是爱国。今天,我们颂祖宗功德、感先辈恩典、叙建祠经历、彰后代贤达,就是树黄氏声威、添家族光彩、育优秀人才、助中华腾飞。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敬宗睦族、明示昭穆、秉承祖德、增强凝聚,把老祖宗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发扬光大,把膺公文化、黄氏文化发扬光大。
面对列祖列宗,让我们共同祈祷:
让我黄氏家族:宗庙永固,德孝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