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撰写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清晰的文字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调研报告时提供一些启示。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一
根据市总的有关要求,区总工会于近期通过问卷调研、随机访谈等形式对全区职工工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根据抽样的方式,共发放调研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0份,涉及餐饮、纺织、电子通讯等8个行业,其中餐饮业60人,占调研人数的22.2%;纺织业10人,占调研人数的3.7%;服务业52人,占调研人数的19.3%;建材行业20人,占调研人数的7.4%;批发零售业46人,占调研人数的17.0%;铁路电气化40人,占调研人数的14.8%;电子通讯业8人,占调研人数的6.7%;其他行业24人,占调研人数的8.9%。
一、基本情况。
1、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其中,签订的92人,占调研人数的68.1%;未签订的43,占调研人数的31.9%。
2、工作岗位情况。其中,一线工人88人,占调研人数的65.2%;辅助生产工人8人,占调研人数的5.9%;技术工人16人,占调研人数的11.9%;一般管理干部7人,占调研人数的5.2%;其他岗位16人,占调研人数的11.9%。
3、月工资收入1500元以下的35人,占调研人数的25.9%;1500~2300元的81人,占调研人数的60.0%;2300~3200元的19人,占调研人数的14.1%。
4、在调研中,132人的月工资发放没有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占调研人数的97.8%。
5、在所调研的人中有131人了解自己的月工资额度,占调研人数的97.0%;不了解的4人,占调研人数的3.0%。
6、在调研中有123人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收入水平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占调研人数的91.1%。不满意的12人,占调研人数的8.9%。
7、单位为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的有38人,占调研人数的28.1%;部分缴纳的54人,占调研人数的40.0%;没有缴纳的43人占调研人数的31.9%。
8、关于《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涉及到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度调研种,非常了解的4人,占调研人数的3.0%;知道与知道一点的为44人和79人,分别占调研人数的32.6%和58.5%。
9、认为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于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劳动报酬权益,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有很大作用与有一些作用的分别为47人、46人,分别占调研人数的34.8%、34.1%。
二、调研结果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
1、在调研者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占68.1%,说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有一定成效的。但从比例可以看出,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是很高,还需我们加大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力度。
2、调研中,月工资发放有97.8%达到了最低工资标准以上,说明我们的监管力度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3、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情况,全部缴纳的占28.1%,说明社会统筹有关要求还没有达到全覆盖,这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
4对《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涉及到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了解度的调研中,非常了解的占3.0%、知道的占32.6%、知道一点的占58.5%。说明我们的宣传还不到位,法律法规还需要继续普及。
以上是我区对职工工资状况调研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宣传的力度。为全市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完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出不懈的努力。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二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深化改革的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红盾护农”行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我局对从去年开始至今,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
共有农资经营户217户,其中,按经营品种分:种子经营户51户、化肥经营户63户、农药经营户84户、农膜经营户19户;按经营类别分:企业127户、个体户90户。
二、农村农资市场及监管工作中的问题。
1.农资经营行为“乱”。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2.农资经营主体“弱”。调查发现,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量;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能力。
3、农资经营秩序混乱,准入制度形同虚设。据对我县一些农资销售单位的调查统计,他们中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经营户占30%左右,有近30%无经营资质,存在大量的"挂靠"、"假集体"现象,经营资质严重不规范。甚至有少数小贩走村串户销售各种农药、种子、肥料等,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村干部、种田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摊派销售;还有一些化肥公司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乡镇进行垄断经营;超范围销售情况也存在,一些农村集镇经营其他商品的店面未经许可也在从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4.农资经营布局“散”。由于农村存在着自然村落和农村地域广博,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农资经营户都会在各个村落中存在。这样农资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既形不成规模,其布局也不尽合理,又无相关证照。给行政执法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5.法律法规的滞后,门槛较高,导致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多。《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6)农药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我县乡镇供销社已改制完毕、在乡镇基本上没网点,而农业“三站”基本上是瘫痪状态,农民又需要农药,怎么办?只有个体户才行,而个体户要经营农药要么挂靠、要么无照经营,因此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为普遍。
1.要严格涉农经营的市场准入。尤其是经营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种子、农药、化肥等企业,不仅要审查经营主体资格,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把好农资商品的货源进出环节,建立完善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制度。
2.加强对涉农企业的信用监管。指导和督促农村市场经营者在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基础上推行农资“一单通”。选择一些管理规范的农村市场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村食品质量信誉卡、农村食品质量责任书,推动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监管效能。对涉嫌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企业,也要进入企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对其实施市场禁入,并追究其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在农药市场管理中,工商部门负责农药经营的注册登记(即颁发营业执照)、假农药、劣质农药、虚假农药广告的查处,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农业部门设置有专职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农业部门是农药监管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应主动与农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整合执法资源和执法技术,进一步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清除高残留剧毒农药。
4.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化肥的管理。按照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其规模和资金要求,同时,按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管理。为了杜绝劣质化肥进入流通领域,从源头上加大管理,要加大抽检力度,彻底杜绝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5.严把农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加大对超范围经营的查处力度。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先证后照,把好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凡未取得前置审批许可、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坚决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一)制作农资监管公示栏张贴上墙,促进监管公开化。
为优化农户维权诉求方式,促进农资经营户信息公开透明,我局制作了《农资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栏》,印制采用工商蓝背景、标有红盾徽章,同时含有以下信息,一是按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将重新整理的县农资市场经营质量监管六项制度,即《农资经营预警制》、《农资商品准入制》、《购假农资预赔制》、《问题农资商品退市制》、《种子留样备查制》和《重要农资商品备案报检制》列入公示栏内容,方便农户了解维权信息和申诉渠道。二是将辖区工商所监管干部的照片、姓名和申诉举报电话,以及农资预警信息向社会主动公开,强化信息公开力度,促使工商干部公平公正执法。三是按《省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审定公示农资经营户信用等级信息,引导经营者加强经营自律,提高农户购买农资的甄选能力。四是在公示栏上划定营业执照张贴区域,既公示了主体资格,又解决了《营业执照》办照率、亮照率不高等问题。
(二)首创建立农资经营“电子台帐”,台帐管理电子化。借助网络和电脑的速普及,我局探索在电脑上建立农资电子台帐,这样既节约了纸张,又便于长期保存,还可避免出现纸质农资购销台账毁损或乱扔乱放现象。我们在河边工商所辖区,选定河边供销合作社正西街农药门市部,按照“两账两票、一书一卡”的要求,分农药和种子两个类别,在电脑上建立规范统一的农资购销电子台帐,取代了手工书写的农资购销纸质台账,取得良好成效。现已在全县100多农资经营户建立了电子台帐。
(三)试行农资经营户票证“一单通”,票账管理便利化。在农资监管中,我们发现“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填写单据较多,且存在重复项目,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单据多造成经营户和农民保管麻烦,增大投诉难度;三是单据过多纸张使用量较大,致使经营户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农资经营户对建立“两账两票、一书一卡”的热情不高,敷衍、抵触情绪较重,在台账建立和索证索票制度执行等方面成效不甚明显。于是我们创新推行了农资商品“一单通”制度,即将“两账两票、一书一卡”中的农资商品经营者使用的销售票据、农资商品经营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三合一”,统一粘贴在一张单据上、不再做书式纸质台账,简变为“两账两单”,使索证索票更为便利,经营户更容易接受和使用。并在农资经营“一单通”的进、销货单据封面内页印制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和《工商所巡查记录表》,既进行法规宣传又留下了监管痕迹;还在进货单据封底印制《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对农资市场监管慢作为、乱作为和不作为的处罚力度。现已在全县100多农资经营户中推行,受到市局的通报表扬。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三
为全面掌握全市农资市场情况,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市供销社于二0一三年三月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120884吨,可供应总量121971吨。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28004.2;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12202.2;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2013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剧增,形成产大于需。
(二)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管理仍较薄弱。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600多家,分布面广而散,市场管理难度大,一些过期、无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三)竞争激烈,市场监管难度大。农资经营是投资大,利润小的行业。生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量赊货,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经销商已无利可言,于是反过来又向生产厂家索要利润,迫使厂家再次降价,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同时,当某种农资产品畅销,市场价格上涨时,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当农民需要某种产品又没有利润时,又买不到,人为造成市场混乱,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四)化肥储备有待加强。2012年,市供销社与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市市级救灾化肥储备办法》,但我市农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储备,除供销社企业每年冬季储备外,其他企业都没有储备。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供求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改变,农资化肥储备期相应拉长,储备资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储备量减少,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五)农资经营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从我市农资经营企业看,目前大部分只经营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品种较单一,特色农业生产需要的专用肥几乎没有,同时农药和农膜供应相对较少。
(六)农资推广技术难,科学施肥水平较低。我市农资技术推广主要有供销社兴办的“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以及乡镇农技推广站。由于供销社农资技术服务网点比较少,乡镇农技推广站人员减少和老化,并划归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推广和服务活动逐渐减少,农民需要的农资技术服务很难。
三、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动实施“新网工程”,建立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杜绝假冒伪劣、高毒农药的滥用。通过连锁服务大力普及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水平,减少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管理力度。探索建立农资市场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大农资有关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的知假辩假能力,增强经营者守法意识;要坚持经常性执法检查,打击取缔违法经营活动;要建立农资来源追溯、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建立农资供应应急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救灾化肥分级储备制度,加强和完善农资宏观调控,通过淡储旺销、调剂余缺来稳定市场,确保农业生产用肥。
四是加快农资技术推广。在60%以上的农资连锁网点建立“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长年开展农资服务;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具备农资经营和管理的为农服务队伍,做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四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深化改革的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红盾护农”行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我局对从去年开始至今,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县农资市场现状
共有农资经营户217户,其中,按经营品种分:种子经营户51户、化肥经营户63户、农药经营户84户、农膜经营户19户;按经营类别分:企业127户、个体户90户。
二、农村农资市场及监管工作中的问题
1.农资经营行为“乱”。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2.农资经营主体“弱”。调查发现,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量;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能力。
3、农资经营秩序混乱,准入制度形同虚设。据对我县一些农资销售单位的调查统计,他们中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经营户占30%左右,有近30%无经营资质,存在大量的"挂靠"、"假集体"现象,经营资质严重不规范。甚至有少数小贩走村串户销售各种农药、种子、肥料等,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村干部、种田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摊派销售;还有一些化肥公司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乡镇进行垄断经营;超范围销售情况也存在,一些农村集镇经营其他商品的店面未经许可也在从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4.农资经营布局“散”。由于农村存在着自然村落和农村地域广博,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农资经营户都会在各个村落中存在。这样农资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既形不成规模,其布局也不尽合理,又无相关证照。给行政执法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5.法律法规的滞后,门槛较高,导致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多。《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6)农药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我县乡镇供销社已改制完毕、在乡镇基本上没网点,而农业“三站”基本上是瘫痪状态,农民又需要农药,怎么办?只有个体户才行,而个体户要经营农药要么挂靠、要么无照经营,因此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为普遍。
三、对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建议
企业,不仅要审查经营主体资格,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把好农资商品的货源进出环节,建立完善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制度。
2.加强对涉农企业的信用监管。指导和督促农村市场经营者在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基础上推行农资“一单通”。选择一些管理规范的农村市场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村食品质量信誉卡、农村食品质量责任书,推动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监管效能。对涉嫌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企业,也要进入企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对其实施市场禁入,并追究其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在农药市场管理中,工商部门负责农药经营的注册登记(即颁发营业执照)、假农药、劣质农药、虚假农药广告的查处,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农业部门设置有专职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农业部门是农药监管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应主动与农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整合执法资源和执法技术,进一步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清除高残留剧毒农药。
4.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化肥的管理。按照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其规模和资金要求,同时,按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管理。为了杜绝劣质化肥进入流通领域,从源头上加大管理,要加大抽检力度,彻底杜绝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5.严把农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加大对超范围经营的.查处力度。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先证后照,把好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凡未取得前置审批许可、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坚决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四、我局对农资市场监管的初步探索
(一)制作农资监管公示栏张贴上墙,促进监管公开化。
为优化农户维权诉求方式,促进农资经营户信息公开透明,我局制作了《农资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栏》,印制采用工商蓝背景、标有红盾徽章,同时含有以下信息,一是按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将重新整理的县农资市场经营质量监管六项制度,即《农资经营预警制》、《农资商品准入制》、《购假农资预赔制》、《问题农资商品退市制》、《种子留样备查制》和《重要农资商品备案报检制》列入公示栏内容,方便农户了解维权信息和申诉渠道。二是将辖区工商所监管干部的照片、姓名和申诉举报电话,以及农资预警信息向社会主动公开,强化信息公开力度,促使工商干部公平公正执法。三是按《省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审定公示农资经营户信用等级信息,引导经营者加强经营自律,提高农户购买农资的甄选能力。四是在公示栏上划定营业执照张贴区域,既公示了主体资格,又解决了《营业执照》办照率、亮照率不高等问题。
索在电脑上建立农资电子台帐,这样既节约了纸张,又便于长期保存,还可避免出现纸质农资购销台账毁损或乱扔乱放现象。我们在河边工商所辖区,选定河边供销合作社正西街农药门市部,按照“两账两票、一书一卡”的要求,分农药和种子两个类别,在电脑上建立规范统一的农资购销电子台帐,取代了手工书写的农资购销纸质台账,取得良好成效。现已在全县100多农资经营户建立了电子台帐。
(三)试行农资经营户票证“一单通”,票账管理便利化。在农资监管中,我们发现“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填写单据较多,且存在重复项目,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单据多造成经营户和农民保管麻烦,增大投诉难度;三是单据过多纸张使用量较大,致使经营户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农资经营户对建立“两账两票、一书一卡”的热情不高,敷衍、抵触情绪较重,在台账建立和索证索票制度执行等方面成效不甚明显。于是我们创新推行了农资商品“一单通”制度,即将“两账两票、一书一卡”中的农资商品经营者使用的销售票据、农资商品经营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三合一”,统一粘贴在一张单据上、不再做书式纸质台账,简变为“两账两单”,使索证索票更为便利,经营户更容易接受和使用。并在农资经营“一单通”的进、销货单据封面内页印制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和《工商所巡查记录表》,既进行法规宣传又留下了监管痕迹;还在进货单据封底印制《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对农资市场监管慢作为、乱作为和不作为的处罚力度。现已在全县100多农资经营户中推行,受到市局的通报表扬。
农资商品事关农业生产效益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切实抓好保障服务工作。
一、当前农资市场存在问题
(一)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化肥经营渠道多样,有厂家直供,有二级代理商批发,也有经销商向小厂家定制,再加上有些经营者专业素质较低,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
(二)农资价格猛涨难以抑制。近几年来,农资价格的飞速暴涨,冲抵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的各项补贴,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据农业部门四月下旬的调查数据显示,氮肥上涨了60%,钾肥上涨了131%,磷肥上涨了93.4%,复合肥上涨了62.9%,农药、农膜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近期还在上涨。
(三)行政综合执法氛围不浓。
(四)执法人员经费相对不足。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工商部门担负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全县农资市场经营点多面广,而全县工商执法人员平均年龄超46岁,现行的执法体系、机构设置、人员年龄均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
(五)农资商品包装标准不规范。
(六)农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二、关于农资保障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优化农资市场资源。目前,全县农资市场销售网点、点多面杂、参差不齐,游商游贩不断涌现,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建议县政府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深入对农资网点建设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我县目前的农资市场状况,对现有农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着力培育几家能够主导我县农资市场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资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全县农资经营网点的布局,满足农户需求,更好服务群众。
(二)健全农资市场管理机制。一是市场准入机制。首先确保经营户上岗之前必须经农牧部门的培训拿到相应合格证书,然后到工商部门申请经营。在把好登记注册关的前提下,对农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侧重登记管理转向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交易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在农资经营审批过程中,不乱开口子,不随意降低登记门槛,确保主体资格合法,避免农资经营无序竞争。二是综合执法机制。成立县农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建立农牧、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综合执法机制,形成农资市场监管合力,确保农资市场秩序良好,农资商品质量监管落实,农业生产主体投诉维权渠道畅通。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和突发事件议事制度,明确职责,负责协调处理突发性紧急事务,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检查议事各方工作的落实情况。各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联合执法,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商品进行综合执法,对全县农资经营户建立农资经营的经济户口档案,各部门在此基础上互通工作情况,建立监管动态信息共享机制,实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三是举报有偿机制,农资市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出台相应的有偿举报办法,严惩违法户、重奖举报者,使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现象得到遏制。
(三)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进一步推行农资商品购销台账制,指导农资经营企业,建立购销货台账制度及进货备案制,将进货商品的来源、数量等一律登记入账,做到“三个清楚”(即:进货渠道清楚、产品厂名厂址清楚、保质期有效期清楚)。同时要求供货方提供营业执照、工业生产许可证、化肥生产登记证、产品合格证和注册商标等,建立销往地跟踪卡,以确保农资商品来路明、去向清。全县所有农资经营户必须严格落实“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及种子留样备查制度。
销农资商品的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查处。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对种子、肥料和农药等重要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对检验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依法责令停止销售,召回售出商品,并从重从快依法追究生产、经销企业的责任,防止不合格农资注入市场。并认真开展种子、肥料、农药质量定向监测工作,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发布消费警示,指导农民消费。
(五)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不稳则农村不富,农资市场管理事关农业生产安全,是农业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应把农资市场管理视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来抓。因此建议应加强执法部门的建设,一是增加执法人员,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执法权威。二是适量增加执法部门的投入,改善执法条件。
(六)加大宣传力度。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其他有效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农业、农资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及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五
尽快形成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__五金产业为依托,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想统一为特色,一个面向全国,外向开拓的技术市场系统。其实家族企业非常适合小企业,在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就是诚信,这种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家族成员应该逐步从企业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的管理人员。这样机构才能更加健全起来,管理也可以更加的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会因为家族成员的违例不受约束而影响体制的严格性。
再者就要注重培养人才,正所谓,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知识是力量之源。良精的宋工程师认为企业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不论是专业人才,还是销售、策划、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而企业最缺少的是通才。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应更加重视的不再仅仅是学历而已,一张文凭越为越不能让老总放心。而且需要的还有是员工的责任心敬业爱岗及员工的丰富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有人说如今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企业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而且每个企业都设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__也应如此,企业不仅要鼓励员工继续学习深造,老总还可以亲自为员工讲授企业文化课,从而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
(二)提倡创新思维。
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最能体现企业家精神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的年轻经营者选择勇于创新的比重最高,为47.7%;约有1/3左右选择了敬业、追求最大利润和实现自我价值,比重分别为35.2%、33.6%和31.5%;另外还分别有20.8%和19.6%的经营者选择了敢于承担风险和乐于奉献与之相比,选择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较少,比重分别为2.7%和1.7%。由此可见,__的五金企业经营者不乏把创新视为首要追求的企业家精神的人。但是,可惜的是五金企业中年轻经营者占全厂高层管理者的比很小。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创新意识逐步灌输给企业中的职员和高层管理者。要让他们明白,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六
农资市场与农村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办法》和省局农资市场监管10制度30条措施,我局根据省局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市农资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xx市辖15个县(市、区),除xx风景管理区外,其他14个县(市、区)的经济对农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其中xx、xx、xx等地是农业大县,xx的棉花,xx的桑蚕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全市共有农资经营户1822户,以个体工商户、农资连锁店、供销合作社、乡镇农技推广站等多种形式经营。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的活跃度逐步提高,全市对农资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据调查统计,20xx年农业生产所需农资产品化肥46.9万吨,农药3.33万吨,种子2503吨,且销售价格呈上涨趋势。
1、农资销售旺季不旺。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农资销售除2月份至3月中旬增长外,其它几个月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气候影响。今年从3月中旬开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多雨少晴,气温长期偏低,是近几年来少见的“倒春寒”天气,使一度旺销的种子和化肥市场陷入了低迷,出现农资商品滞销现象。
2、农资市场放开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农资市场营销渠道拓宽后,经营门槛降低,在乡镇上涌现了大量的农资经营小店。例如xx县磨溪乡人口不足2万,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农资经营户就有12户,农资店不仅开在村里还开在组里。不合理的布局,造成各经营主体之间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相互杀价,形成了恶性竞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也开始出现,使农资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3、农资经营资金短缺矛盾更为突出。由于经营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以降低价格和赊帐来争夺市场,造成大量农资商品资金沉淀,形成“三角债”,购买者欠经营户,经营户欠生产厂家,使农资经营户只有借款或贷款来维持经营。
4、非法经营农资的情况仍然存在。少数农村小食杂店在购买自用的农资时有意多进农资,私下销售给他们的邻里亲朋;在农资销售旺季,也有少量游商窜贩利用监管空档,在节假日期间贩运农资走村入户,挨家挨户上门兜售,其售价往往比正式农资销售部门的价格低,且又送货上门,对农民很有诱惑力。不论是小食杂店还是游商窜贩,其所销售的农资都未建立购销台帐,这导致我们无法监控其非法销售的农资来源,给监管造成很大困难。
(三)农资商品质量监测情况。
1、为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今年以来,我局对全市化肥、种子、农药市场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共检查农资经营户1770户,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35户。监测重点以新闻媒体披露的、农民投诉突出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企业为主。共抽检农资720批次,合格514批次,合格率为71.39%。其中,抽检化肥636批次,合格466批次,合格率为73.27%,抽检农药84批次,合格48批次,合格率为57.14%,对于不合格的农资产品我局均已依法处理。
2、由于种子抽检要从播种到收成才能出结果,耗费时间很长,加之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鉴定经费高,难以承受,所以相当部分县(市、区)没有进行质量抽检。就xx县联合当地农业部门进行抽检的20个批次结果来看,种子的合格率很高,检测结果均合格。
(四)农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资经营者对如何使用农药、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没有告知农民或告知不全,售后指导服务不到位;二是流通领域农资市场存在工商、农业、质检等多头执法的现象,增加经营户负担。
农资质量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为了营造农资放心消费的环境,我局不断完善农资监管模式,严格把住“市场准入”、“商品质量”以及“经营信用”三道关口,切实提升农资监管效能。
1、抓市场准入,确保农资经营主体合格。我局积极规范农资经营主体,结合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和企业登记注册及年检工作,对农资经营单位和经营户主体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对不具备前置审批文件或证明的,坚决不予登记;对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从而达到净化农资市场秩序的目的。
2、抓流通领域监测,保障上市农资商品质量。为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市场坑农害农,我局加大对农资商品的监测和抽查力度,实行农资商品售前报检制,即农资经营户每进一批货主动向县市区工商局报检,经县市区局检验许可后再进入市场销售,各基层分局对已售前报检的该批农资销售到零售网点的不再抽检。此外,市局与县级局、县级局与基层分局层层签订了农资市场监管目标责任状,同时基层分局与每个经营户签订了农资商品质量承诺书,要求每一个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两票一档”,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农资经营户自律。
3、抓维权,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我局充分发挥红盾护农12315维权进村执法体系和“一会两站”的作用,建立健全红盾护农“三级执法、四级维权”的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村级维权点联络员作用,快速调解或及时反映涉农纠纷,及时解决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群体性投诉,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20xx年共受理有关农资投诉26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92万元。
(二)对查处的农资商品案件情况分析。
截止目前,今年xx工商系统共办理农资案件264件,案值125.43万元,罚没款140.65万元。从我局办理的农资商品案件情况来看,具有普遍性的案件是未建立建全农资进销货台帐案件,大案为产品质量不合格案件。如:xx县今年查处了69件农资案件,其中53件为未建立建全进销货台帐案件,其余的16件为产品质量案件,最大的一件是化肥质量不合格案件,案值达42950元;xx县今年共查处农资案件42起,未建立建全农资进销货台帐案件就达36起,共处罚金额9.08万元。
1、农资经营多渠道化、品种繁杂,市场监管难度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并初步形成了生产企业直销、供销社企业、私营批发企业、农技站、个体经营户等多渠道经营的格局。由于农资经营单位数量多,而多数规模偏小,例如,xx县共有147家农资经营单位,而年销售化肥超过千吨的仅有6家,绝大部分个体经营户年销售只有几十吨。加之农资品种多,进货渠道复杂,造成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2、农资商品包装标准不够规范。农资商品具有特殊性,对它的生产要求和使用特别严格,在说明书或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使用地区及范围(地域和气候的差异,使用地区及范围的不同)、使用方法及使用条件等,而我们在检查时,却发现相当部分农资商品说明标准含糊不清,更有少数经营者擅自经营更改标签内容和标签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农资产品。这一点在农药市场上较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擅自更改农药的商品名、不标注农药中文通用名及有效成分、擅自扩大适用作物品种和防治对象。再加上少数经营户对农资商品知识缺乏,造成农民消费者使用不当,利益受损。
3、缺乏种子质量检测机构或检测手段落后。目前,xx市及各县区还没有建立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室,工商部门缺乏种子产品质量抽检硬件设施,而送检检验周期长、费用高,检测手段仅停留在手摸、眼观上,加之我们专业知识水平有限,限制了我们对种子市场的监管水平。
4、农资商品质量追溯制度落实不够彻底。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是农资商品监管和质量追溯的基本制度。但是,这一制度没有得到一以贯之的坚持。部分农资经营者没有建立农资进销台账或者台账不完善,进销票证不完整。主要原因:一是一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做生意很忙,登记台账费时费力,不愿坚持,还有少数经营者文化素质低,不会登记台账;二是这项工作始终是以工商部门为主导,除部分正规经营企业主动开展此项工作外,其余经营户是在工商部门的强力要求下进行,缺乏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台账资料全由工商局印刷好送上门。而基层工商部门在这一块工作大多没有得到其它职能部门或地方政府的响应,印刷经费自筹,无偿给农资经营户,长久以来,积极性有所影响。
5、农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农资商品的销货对象是农民消费者,而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低,识假辨伪能力有限,在购买农资商品时,不主动索要票证及信誉卡和相关产品说明,受低廉的价格吸引,极容易上当受骗,出现问题时又不能提供有效的购货凭证或依据,给工商部门依法处理造成许多困难。
(一)加强宣传教育,为农资监管提供服务。
充分利用“3·15”活动日、“红盾护农工作站”、法律法规宣传栏、电视台等媒介,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农资商品识假、防假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红盾护农”行动的影响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维权意识。组织农资经营户认真学习有关农资经营管理制度、进销货台账、索票索证制度,全面提高辖区内农资经营户经营管理水平和农技职业技能。
(二)持之以恒,抓好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等农资监管基础性工作。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执法人员要克服厌烦情绪,坚持不懈抓好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等农资监管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没有抓实,其它制度如:不合格农资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农资经营者自律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等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各级工商部门要舍得投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上级部门的资料印制经费支持,要加强宣传教育,逐步使经营户认识到这项工作是自身规范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动员他们自行出资开展此项工作,不能由工商部门唱“独角戏”。
(三)加大补贴力度,减轻农民消费负担。
近年来,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在农民种粮购种、购置农机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农、惠农、利农的政策,这些利农政策的实施,也扎实推动我市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在农民购买化肥、农药这一农业生产最大的一项开支却没有什么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对购买化肥、农药的农民在销售环节实施补贴,建立直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七
农资商品事关农业生产效益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切实抓好保障服务工作。目前,我县登记注册农资经营者117户,其中经营化肥93户,种子3户,农药9户,农机具及配件11户。近日,我们工商局组织调研组,对全县农资市场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化肥经营渠道多样,有厂家直供,有二级代理商批发,也有经销商向小厂家定制,再加上有些经营者专业素质较低,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少数不法经营户以次充好,经销劣质化肥、农药、种子坑农害农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把浓度低的农药和浓度高的农药同价销售;种子销售中大小包装同价销售,短斤少两,蒙骗消费者。
(二)农资价格猛涨难以抑制。近几年来,农资价格的飞速暴涨,冲抵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的各项补贴,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据农业部门四月下旬的调查数据显示,氮肥上涨了60%,钾肥上涨了131%,磷肥上涨了93.4%,复合肥上涨了62.9%,农药、农膜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近期还在上涨。农民种田成本逐年增加,农业效益不断下降,出现了局部抛荒现象,种粮亏本的现象又重新抬头,“谷贱伤农”转变为“本高损农”,同样导致农业不稳,农民不富。
(三)行政综合执法氛围不浓。农资市场是一个需要多部门管理的市场,由于职责不同,重复执法现象较多,加重了被执法者的负担,增加了国家的执法成本,同时还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形象,有时还会造成有利就互争案源、有责相互推诿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执法效果,使得不法经营户有空可钻。
(四)执法人员经费相对不足。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工商部门担负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全县农资市场经营点多面广,而全县工商执法人员平均年龄超46岁,现行的执法体系、机构设置、人员年龄均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农药、肥料、种子、农产品质量等又很难从直观上判别产品质量优劣,质量抽样检测需要较大的化验费用,加之缺乏相应的交通、取证等工具,执法工作难度大,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急需改善。
(五)农资商品包装标准不规范。农资商品具有特殊性,对它的生产要求和使用特别严格,在说明书上必须注明使用地区及范围(地域和气候的差异,使用地区及范围不同)、使用方法及使用条件等,而我们在检查时,却发现相当部分农资商品说明标含糊不清,造成农民消费者使用不当、利益受损。
(六)农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农资商品的销售对象是农民消费者,而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低,识假辩伪的能力有限,在购买农资商品时不主动索要信誉卡、发票或相关产品说明,受低廉的价格吸引,极容易上当受骗,出现问题时又不能提供有效的`相关凭证或依据,给工商部门依法处理造成许多困难。
(一)整合优化农资市场资源。目前,全县农资市场销售网点、点多面杂、参差不齐,游商游贩不断涌现,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建议县政府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深入对农资网点建设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我县目前的农资市场状况,对现有农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着力培育几家能够主导我县农资市场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资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全县农资经营网点的布局,满足农户需求,更好服务群众。加快建立农资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协会章程,充分发挥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弥补执法管理漏洞,净化农资市场,促进我县农资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健全农资市场管理机制。一是市场准入机制。首先确保经营户上岗之前必须经农牧部门的培训拿到相应合格证书,然后到工商部门申请经营。在把好登记注册关的前提下,对农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侧重登记管理转向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交易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在农资经营审批过程中,不乱开口子,不随意降低登记门槛,确保主体资格合法,避免农资经营无序竞争。二是综合执法机制。成立县农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建立农牧、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综合执法机制,形成农资市场监管合力,确保农资市场秩序良好,农资商品质量监管落实,农业生产主体投诉维权渠道畅通。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和突发事件议事制度,明确职责,负责协调处理突发性紧急事务,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检查议事各方工作的落实情况。各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联合执法,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商品进行综合执法,对全县农资经营户建立农资经营的经济户口档案,各部门在此基础上互通工作情况,建立监管动态信息共享机制,实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三是举报有偿机制,农资市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出台相应的有偿举报办法,严惩违法户、重奖举报者,使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现象得到遏制。四是价格监控机制,严防农资市场出现价格暴涨之势。
(三)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进一步推行农资商品购销台账制,指导农资经营企业,建立购销货台账制度及进货备案制,将进货商品的来源、数量等一律登记入账,做到“三个清楚”(即:进货渠道清楚、产品厂名厂址清楚、保质期有效期清楚)。同时要求供货方提供营业执照、工业生产许可证、化肥生产登记证、产品合格证和注册商标等,建立销往地跟踪卡,以确保农资商品来路明、去向清。全县所有农资经营户必须严格落实“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及种子留样备查制度。工商等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农资经营单位的进货来源、货流去向,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资商品注入市场。
(四)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一是采取上下联动的监管执法方式,建立“纵到底、横到边”的监管执法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二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季节、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的监管和大要案件的查处,对涉农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三是加大农资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针对农资商品和停留市场自身流动性大的特点,要将监管任务分解到人,明确职责,对走村串户、上门推销农资商品的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查处。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对种子、肥料和农药等重要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对检验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依法责令停止销售,召回售出商品,并从重从快依法追究生产、经销企业的责任,防止不合格农资注入市场。并认真开展种子、肥料、农药质量定向监测工作,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发布消费警示,指导农民消费。五是推进“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切实解决好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群体投诉事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不稳则农村不富,农资市场管理事关农业生产安全,是农业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应把农资市场管理视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来抓。因此建议应加强执法部门的建设,一是增加执法人员,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执法权威。二是适量增加执法部门的投入,改善执法条件。三是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素质。
(六)加大宣传力度。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其他有效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农业、农资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及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各有关部门也应定期对农资经营主体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农资知识培训,强化农资经营者是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第一责任人,龙头企业及其下属网点同为责任承担主体的意识,增强农资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八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必需物资,是农村流通的重要商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搞好农资供应,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本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现代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对东城坊镇农资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镇农资市场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需状况
某镇位于某市西部,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47273人。耕地面积59450亩。粮食生产历来是本镇的支柱产业,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较大。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步提高,农资需求量呈现增长的态势。据调查统计,全镇农业生产每年共需化肥7500吨,其中尿素2000吨、碳铵2000吨、磷肥1000吨、钾肥600吨、各种混合肥1900吨;共需农药490吨、农膜1550吨;种子1086吨。
(二)农资经营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具有农资经营资格的单位共有5家,各行政村均有农资销售点1—3个,从事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经营和技术咨询服务。
二、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秩序混乱
由于农资经营网点数量多、规模小、承担经营风险能力低,造成市场经营混乱,无序竞争加剧,市场管理难度增大。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农资进货渠道复杂,经营行为极不规范,一些不合格的劣质农资产品,流入市场,坑农害农。
(二)价格控制体系欠缺,随意涨价现象普遍
去年以来,受各种影响,农资价格涨势加剧,涨幅惊人。如尿素近期的零售价格每吨已达21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远远超过农民的心理预期。同时其他农资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粮食价格则相对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下降较大,制约了农民生产的投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埋下隐患。
(三)农资经营资金不足,经营成本偏高
去年以来,化肥价格的上涨,导致经营化肥资金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农资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化肥生产企业取消赊销,采取现金结算并大幅提高预交款比例,进一步加大了农资经营的资金压力。国家对化肥储备贷款贴息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贷款难上加难。资金的压力造成化肥在经营中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利润难以保障。
(四)化肥冬储难以实施,市场供应不足
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供求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改变,农资化肥储备期相应拉长,冬储资金大幅增大,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农资储备不足。春耕及时组织货源困难,脱销断档现象时有发生。
三、建议和对策
(一)发挥整体优势,加快构建农资服务网络体系
构建农资服务网络体系是建立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健全农资市场体系、创新机制、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覆盖全镇的农资连锁配送网络体系。
(二)建立化肥储备制度,落实冬储措施
建立用经济手段调节化肥市场的机制,加强和完善化肥宏观调控,保证化肥市场长期稳定,通过淡储旺销、调剂余缺来稳定化肥生产和市场价格,确保农业生产用肥。建立储备化肥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三)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农资经营秩序
1、认真执行农资经营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做好农资经营网点的布设、经营资格的认证、审定、登记、注册工作,对已经发放《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要定期进行清理核查,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或有违法行为的,要按有关规定注销其经营资格。
2、强化农资市场的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铲除制造、加工、销售窝点,并对已查处的重大农资产品违法案件进行严厉打击。
3、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农资市场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工商部门要在规范农资市场准入的同时,取缔和打击无证经营和各种违法行为,严把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关;质监部门要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质量的监查,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物价部门要加强对生产销售企业农资价格的监查,确保农资价格稳定;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资经营企业的督查管理,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优质服务。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关乎国计民生。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目的就是要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局。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要把做好农资供应作为促进本地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件大事,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做好农资供应管理工作。使农资经营更加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让农民买着满意,用得放心。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深化改革的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红盾护农”行动的重中之重,更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我局对从去年开始至今,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县农资市场现状
共有农资经营户217户,其中,按经营品种分:种子经营户51户、化肥经营户63户、农药经营户84户、农膜经营户19户;按经营类别分:企业127户、个体户90户。
二、农村农资市场及监管工作中的问题
1.农资经营行为“乱”。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2.农资经营主体“弱”。调查发现,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量;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能力。
3、农资经营秩序混乱,准入制度形同虚设。据对我县一些农资销售单位的调查统计,他们中有合法经营资质的经营户占30%左右,有近30%无经营资质,存在大量的"挂靠"、"假集体"现象,经营资质严重不规范。甚至有少数小贩走村串户销售各种农药、种子、肥料等,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村干部、种田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摊派销售;还有一些化肥公司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在乡镇进行垄断经营;超范围销售情况也存在,一些农村集镇经营其他商品的店面未经许可也在从事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4.农资经营布局“散”。由于农村存在着自然村落和农村地域广博,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农资经营户都会在各个村落中存在。这样农资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既形不成规模,其布局也不尽合理,又无相关证照。给行政执法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5.法律法规的滞后,门槛较高,导致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多。《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6)农药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我县乡镇供销社已改制完毕、在乡镇基本上没网点,而农业“三站”基本上是瘫痪状态,农民又需要农药,怎么办?只有个体户才行,而个体户要经营农药要么挂靠、要么无照经营,因此农药经营挂靠和无照现象较为普遍。
三、对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建议
企业,不仅要审查经营主体资格,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把好农资商品的货源进出环节,建立完善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制度。
2.加强对涉农企业的信用监管。指导和督促农村市场经营者在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基础上推行农资“一单通”。选择一些管理规范的农村市场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村食品质量信誉卡、农村食品质量责任书,推动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监管效能。对涉嫌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企业,也要进入企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对其实施市场禁入,并追究其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在农药市场管理中,工商部门负责农药经营的注册登记(即颁发营业执照)、假农药、劣质农药、虚假农药广告的查处,依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农业部门设置有专职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农业部门是农药监管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应主动与农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整合执法资源和执法技术,进一步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清除高残留剧毒农药。
4.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化肥的管理。按照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执行其规模和资金要求,同时,按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管理。为了杜绝劣质化肥进入流通领域,从源头上加大管理,要加大抽检力度,彻底杜绝不合格化肥流入市场,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5.严把农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加大对超范围经营的查处力度。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先证后照,把好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凡未取得前置审批许可、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坚决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
四、我局对农资市场监管的初步探索
(一)制作农资监管公示栏张贴上墙,促进监管公开化。
为优化农户维权诉求方式,促进农资经营户信息公开透明,我局制作了《农资市场主体信息公示栏》,印制采用工商蓝背景、标有红盾徽章,同时含有以下信息,一是按工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将重新整理的县农资市场经营质量监管六项制度,即《农资经营预警制》、《农资商品准入制》、《购假农资预赔制》、《问题农资商品退市制》、《种子留样备查制》和《重要农资商品备案报检制》列入公示栏内容,方便农户了解维权信息和申诉渠道。二是将辖区工商所监管干部的照片、姓名和申诉举报电话,以及农资预警信息向社会主动公开,强化信息公开力度,促使工商干部公平公正执法。三是按《省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审定公示农资经营户信用等级信息,引导经营者加强经营自律,提高农户购买农资的甄选能力。四是在公示栏上划定营业执照张贴区域,既公示了主体资格,又解决了《营业执照》办照率、亮照率不高等问题。
索在电脑上建立农资电子台帐,这样既节约了纸张,又便于长期保存,还可避免出现纸质农资购销台账毁损或乱扔乱放现象。我们在河边工商所辖区,选定河边供销合作社正西街农药门市部,按照“两账两票、一书一卡”的要求,分农药和种子两个类别,在电脑上建立规范统一的农资购销电子台帐,取代了手工书写的农资购销纸质台账,取得良好成效。现已在全县100多农资经营户建立了电子台帐。
(三)试行农资经营户票证“一单通”,票账管理便利化。在农资监管中,我们发现“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填写单据较多,且存在重复项目,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单据多造成经营户和农民保管麻烦,增大投诉难度;三是单据过多纸张使用量较大,致使经营户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农资经营户对建立“两账两票、一书一卡”的热情不高,敷衍、抵触情绪较重,在台账建立和索证索票制度执行等方面成效不甚明显。于是我们创新推行了农资商品“一单通”制度,即将“两账两票、一书一卡”中的农资商品经营者使用的销售票据、农资商品经营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三合一”,统一粘贴在一张单据上、不再做书式纸质台账,简变为“两账两单”,使索证索票更为便利,经营户更容易接受和使用。并在农资经营“一单通”的进、销货单据封面内页印制了总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和《工商所巡查记录表》,既进行法规宣传又留下了监管痕迹;还在进货单据封底印制《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对农资市场监管慢作为、乱作为和不作为的处罚力度。现已在全县100多农资经营户中推行,受到市局的通报表扬。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九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本站】。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
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是杭城著名的大型零售商场之一。几年来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由于重视调查研究,搞好市场定位,掌握商战主动权取得了明显成果。1993年杭州大厦购物中心重新装修后,即以中高档定位作为目标市场。为了验证购物中心市场定位是否准确,揭示经营效果与市场定位的相关性,我们开展了商场客源的调查,井通过对顾客的基本情况及其购物动机的统计分析,对上述问题作出一个客观的结论性的判断。
一、调查目的。
考察顾客的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和经济收入等关于顾客的基本情况;调查顾客的购物动机。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以来购物中心购物的顾客为调查总体,从中随机抽取1487名顾客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
2、调查问卷。问卷分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经济收入厦购物动机6个项目。各题均采用封闭式设计,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择项中选取一项,作为对该题的回答。
3、调查问卷的分发。调查问卷由商场工作人员在商场内随机分发,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
4、数据处理。:调查问卷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处理。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顾客的性别构成。1487名调查对象中男顾客699人,占总数的47%,女顾客为788人,占总数的53%。卡方(x2)拟合度检验不同性别的顾客人数之间有显著差别(显著性水平为o.05)。来商场购物的女性顾客明显多于男性顾客。
2、顾客的年龄组成。如表1所示,34岁以下的顾客1106人,占总数的74.4%;而35岁以上的顾客仅有381人,占总数的25.6%。卡方(x2)拟舍度检验不同年龄顾客人数之间有显著差别(显著性水平为o05)。来商场购物的顾客主要是年轻人。
表l顾客的年龄组成。
511(34。4%)595(40。4%)333(22。4%)48(3。2%)。
(注:表十括号内为该年龄组人数在1487名调查对象中所占的百分比数。经下各表相同。)。
3、顾客的居住地分布。如表2所示,来自杭州市区的顾客有956人,占顾客总数的64.4%。卡方(x2)拟合度检验不同居住地顾客人数之间有显著差别(显著性水平为o.05)。来商场购物的顾客主要是杭州市区的顾客。
表2顾客的居住地分布。
杭州市区杭州地区县市省内其他县市省外。
956(64。4%)173(11。6%)177(11。9%)181(12。2%)。
员、事业单位职员和工厂工人。
表3顾客的职业分类。
职业人数百分数(%)职业人数百分数(%)。
公司企业职员44730.1其他职业664.4。
事业单位职员34923.5军人412.8。
工人19813.3退休人员392.6。
个体经营者1107.4农民332.2。
教师1047.0学生1006.7。
总数1478100。
5、顾客的月薪收入。如表4所示有748人,占总数的503%;在1001月薪在50l-lo00元范围内的顾客x元范围内的顾客有376人,占25.3%。卡方(x2)拟合度检验不同月薪的顾客人数之间有显著差别(显著性水平为o.05)。有75.6%的顾客月薪在501—x元范围内。
表4顾客的月薪收入。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一
为使县域经济较快地摆脱困境,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针对我县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发挥导向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工业是地方经济的骨架,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农业发展的后盾。要进一步突出工业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抓紧完善扶持工业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二要进一步注重商贸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制订相应激励政策,帮助解决企业用地、资质升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三要在完善招商引资企业扶持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地现有企业的发展,研究出台相应的用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减少企业外流。
(二)解决要素制约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简政放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经常深入企业,加强调研、沟通,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金融机构简化信贷审批环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采取动产、应收账款、股权、商标等抵质押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制定中小企业授信标准和管理政策,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的规模。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尽快解决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二要缓解企业用地难。进一步完善城南园区、中小企业产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平台,积极打造头铺产业集群工业区,推进铜陵工业园建设,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大力盘活存量土地,依法处置闲置土地,探索建立正常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现有土地存量,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三要协调解决用工难问题。通过加强企业用工监测、用工服务、用工信息发布等举措帮助企业协调用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等职业培训,满足企业和劳动者需求。要认真落实特殊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有关待遇,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要规范用工管理,改善工作环境,逐步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环境留人和待遇留人。
(三)以工贸为依托,促进产城一体化,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要认真研究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大型商贸综合体,加大对新型商贸流通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基础设施供给,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力促进商业流通服务业发展,切实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二
为维护我市客运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交通运输,近日,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先后来到市交通局、市城乡建设局、中达运输公司和公交公司,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目前我市客运市场管理和发展情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活动,通过了解现状、查找问题、综合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客运市场管理、推动客运市场发展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交通主管部门坚持把客运市场管理作为交通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客运市场得到了稳定有序的发展。特别是客运出租业和城市公交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走向了规范发展、壮大规模的新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满足了群众需求,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市有道路客运经营企业4家,其中:2家专业交通运输公司分别为xxxx公司、xxxxx运输有限公司,其余两家为社会兼营公司。全市现有客运站场4处,其中:二级车站1处为xxxx汽车站,xxxx1处为中达客运站,四级车站2处为社会客运站和xxxx客运站。全市道路客运线路64条,其中:县内线路13条,市内线路6条,跨市地线路26条,跨省线路19条。全市现有道路客运班车354辆,其中:县内班车106辆,跨县班车171辆,跨地市班车42辆,跨省班车35辆。全市现有客运出租汽车245辆,实施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经营权xx年期限。全市公交营运线路13条,营运车辆168部,线路总长度达160公里,年营运收入达xx万元,固定资产已达2460万元,城市公交成为我市城市交通的.主力军。
为促进我市公交客运市场的良性发展,市交通局和城乡建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我市客运市场的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运输企业的行业指导、管理,不断规范客运线路班车、出租车的经营行为。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在主要客运汽车站设立驻站办公室,派驻工作人员协助企业进行管理。二是坚持不懈的打击“黑车”非法经营活动,净化客运市场。建立长效打黑工作机制,量化工作任务,采取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对“黑车”进行查处。同时重点打击非法载客的二、三轮摩托车,xx年以来,共查处“黑车”65台,二、三轮摩托车260辆。三是加强对群众投诉客运车辆违章、宰客等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办工作,完善各项投诉制度,采取谁处理,谁签字的责任制,确保群众举报投诉问题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推出举报投诉处理时限,保证事事都落实、件件有回音。四是大力扶持公交公司实行以“体制、机制、票制”改革为主的“三制”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挂大靠强等措施,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打造自身“造血”功能,胶州公交走出了一条公益事业靠改革求发展,向市场要效益的全新发展道路。
二、目前我市客运市场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公交客运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管理、收费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交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公交客运行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出租车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客运出租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低,服务不规范,态度差,特别是在夜间经营的出租司机,无服务资格证上岗的情况比较普遍,由此引发的服务差、宰客现象严重,乘客对出租车的投诉也大部分集中在夜间。由于大部分出租车有主、副两个驾驶员,其为雇佣关系,为了经济利益,车主经常更换驾驶员,新驾驶员在不经培训、无服务资格证的情况下参与经营,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逃避乘客投诉、举报,很多出租车不按规定摆放服务资格证和采取种种办法遮挡牌照,给乘客投诉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查处增加了难度。大部分出租车还存在着车容车貌不整洁,车内环境脏乱差等现象。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口计生领导干部作风,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人口计生委监察处统一要求,***人口计生委通过召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座谈会、走访群众、作风效能建设明查暗访等方式,对*人口计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结合实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人口素质”目标任务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人口计生干部作风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人口计生委和*委、*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加强教育、采取措施、运用载体、深化监督等手段,使广大人口计生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也有了较大起色。从调研的几个乡镇、单位来看,他们都能围绕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围绕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作文章。这其中有三点共识:一是作风建设要以学习为抓手,学要真学,要务实不走过场;二是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开始,领导要做好带头表率作用,要用过硬的作风,打造一个团结有力的人口计生队伍;三是作风建设要以制度为保障,1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具体的来说近些年作风建设的成效有如下几点:
一是夯实了基础。坚持把学习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抓实。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联系机关作风现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提高了领导干部对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广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为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是健全了制度。各级机关单位都立足于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共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信访事项办理制度、领导接待包案制度、信访事项督办制度、信访工作定期排查制度、行风监督员制度、实名举报奖励制度、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制度等13项。通过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和“请**、**评计生”等做法,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人口计生委和16个**、**全部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仪表仪态、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方便群众办理事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转变了作风。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认真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使原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得到进一步克服,依法行政、务实高效、热情服务的人口计生干部形象正在逐步形成。
四是加强了民生建设。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口计生干部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动员党员干部带案下访、主动约访,妥善处理好社会抚养费征收、二孩审批、生殖健康服务、生活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信访总量由2008年同期的711件下降到407件,减少了34%。
二、***人口计生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的看来,***人口计生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思想作风是干部作风的首要问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敢创新,有的干部甚至盲目乐观,小成即满,不思进取,这些风气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严重制约了部门解放思想、跨越式推进工作,致使工作成绩平平淡淡、干部队伍死气沉沉,缺乏创造活力和干事激情;另一方面是主观冒进,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好高骛远。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学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对领导干部破解难题、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视学习为负担,或奉行实用主义,没有自觉将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功去修炼。更有甚者,以学习装点门面,粉饰、标3榜自己,浅尝辄止,机械照搬照抄一些时髦的词汇,套用别人的模式,故作高深之态,而不是认真思考工作。还有些干部陷于事务性工作或忙于应酬,无暇静心学习,结果是“胀了肚子,空了脑袋”,导致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匮乏、本领恐慌。
三是执行力方面的突出问题。一些干部甘于平庸,懒于思考,浑浑噩噩,工作没思路、没章法。有的干部责任心淡漠、业务素质不高,抓工作虎头蛇尾,有目标、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措施、没责任,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看似整天忙忙碌碌,事实上该管的没有管到位,不该管的管的过多过死,导致制定政策的初衷与执行政策的结果相背离,部门效能低。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鲜活实践的不断深入,为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确立了新的标准。要不断教育和引导我*人口计生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要以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行阳光计生行动,将干部作风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一)把着眼点聚焦在作风养成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作风是人的内在思想、品性、气质的自然流露和外化,是最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人的基本精神状态乃至心理特点的外部表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筑牢思想基础。
一是要强化学习教育。要建立人口计生干部理论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各种载体抓好干部作风教育;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理论素质、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把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内化为干部的人格品质。二是要开展主题教育,针对不同阶段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不同问题,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党性党风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着力培养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干不好活就寝不安席,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三是要注重典型引路,结合反腐倡廉活动,总结宣传一批在人口计生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教育、鼓舞、鞭策、激励广大干部,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教育的成效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把根本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建立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稳定、长效的作风建设监督、评价运行机制。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本着行得通、做得到、靠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应切实做到“三定”:定制度,对人口计生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彻底梳理,行之有效5的要继续坚持,不够健全的要及时修订完善,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要重点规范;定标准,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时限、责任、质量等标准和要求;定措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二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主要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既要做好表率,身体力行,又要认真负责,带好队伍,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工作责任。通过建立工作责任制、专项工作责任目标体系、工作责任推进落实机制、部门之间合作履职协调配合机制,形成一整套推进工作责任落实的运行机制,三是健全问责制度。建立问责问廉制度,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明示问责问廉具体内容、责任划分和处理方式,严格执行问责问廉结果落实,同时深化履责情况报告反馈机制、建立部门履责监督问效机制、强化部门履责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实施问责问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干部履行职责、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决策实施的督查力度,提高人口计生部门行政效能、效率和效果。
(三)把着力点放在强化监督上,保证作风建设质量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公开办事流程,计生干部及岗位职责、办事内容、程序、时限等必须公开;公开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凡是关系到计生家庭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心的事项都要公开;6要尽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审批、登记、收费等“一站式”管理,提高行政效益,纠正干部工作拖沓风气。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四
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各种年龄层次、各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随机人群的调查发现,约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效;约62%的人对功能性食品不是很了解,对其功效不认可,觉得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功能性食品的鉴别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只有23%的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了解其功效,并且知晓很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和国内外大品牌。以下为部分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了解;其效果不明显,开始有作用,后来就没感觉;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信赖;从广告等媒体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30-40岁的阿姨:不太了解,也不用;孩子用过清华同方的产品,家人用过海藻类的产品,使用过对肠胃有帮助的产品;看过产品说明书和广告,但是仍然觉得对功能性食品的常识不了解。
3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了解一点;功能性食品应补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质;用过如安利、完美等产品;觉得是无聊的消费;鉴定要有国家体系认证、说明、用法。
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解;认为功能性食品纯属吵作;用过如深海鱼油、螺旋藻、天然维e;不看宣传;广告要务实,可信度要提高。不能看广告,要看疗效。
目前人们知晓的市场上销售的品牌主要有:钙尔奇、虫草乌鸡精、脑轻松、血尔、血乐、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长快乐等。
同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几乎没有,消费者对起其处于零概念,也导致了虚假广告活动猖獗。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另外,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响。
2、调查建议。
(1)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市场。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识,让消费者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稳定性,提高其功效,争取消费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价格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功能性食品的优势。
1、定义及分类。
(1)据国际生命科学学院对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义,将其定义为: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一种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的食品,“功能性食品”除了要具有适当的营养作用,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及降低患病风险的作用。“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功能”的解释是:当以正常的日摄入量食用某种食品时,只有有证据证明它有益于人体健康,或者以有效摄入量摄入某种食品时,其有益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食品才能被称为功能性食品。
(2)分类:
日常功能性食品(日常保健食品)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诸如婴儿、老年人和学生等)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或维持活力与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程化食品。
特种功能性食品(特种保健食品)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心脏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等)的特殊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以解决所面临的“健康与医疗”问题。
2、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成分。富含这些成分的物质则称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质,即功能因子。
已确定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9大类,具体品种有上百种。
(1)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纤维、抗肿瘤多糖和降血糖多糖等。
(2)内能性甜味料(剂):包括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糖、多远糖醇和强力甜味剂。
(3)功能性油脂: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替代品、磷脂和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非酶类清除剂和酶类清除剂等。
(5)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
(6)微量活性元素:包括硒、锗、铬、铁、铜和锌等。
(7)肽与蛋白质:包括谷胱甘肽、降血压肽、促进钙吸收肽、易消化吸收肽和免疫球蛋白等。
(8)乳酸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等。
(9)其他活性物质:如二十八烷醇、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等。
3、功能性食品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抗衰老、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血压、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保护胃黏膜)、改善骨质疏松、促进排铅、抗突变、抗肿瘤、抗疲劳、提高应激能力、清咽润喉、保护化学性肝损伤、减肥、美容、促进乳汁分泌、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睡眠、改善性功能、提高学习记忆力、增进智力、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视力、耐缺氧作用、抗辐射等。
4、市场上常见的功能性食品。
自开发功能食品以来,各国各企业热衷研究的课题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专用食品、老年护发食品和护肤食品等。
现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功能性食品是针对其作用而生产p销售。常见的有补充微量元素、补血、补钙等。
5、目前存在的问题。
(1)总体问题。
a、产品结构不合理。现有22类功能性保健食品,无论从审批数还是实际生产情况看,产品结构都很不合理,导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b、企业分布不平衡。北京等6个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业的总数约占全国一半,而新疆等西部地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还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说明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地域分布及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不合理。
c、科技投入少。20xx年,全国保健食品企业全年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55%;而广告宣传费平均占销售收入的6、54%,由于科技投入少,所以技术水平高、保健功效好的新产品就很少。
(2)企业问题。
a、保健食品不实宣传问题十分严重:广告用语明显带有功效性,甚至有的公司篡改的广告中还以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和组织的名义,为产品的功效做证明,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误导了消费者。《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中不得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
b、非法添加违禁物品问题时有发生。添加违禁药品比较突出的情况包括:在生产调节血糖保健品中加入降糖药;在生产减肥保健品时添加兴奋类药物;在生产抗疲劳保健品时混入“伟哥成分”;在生产改善睡眠保健品时添加安定;在生产“增高”类保健品时掺进激素;在生产免疫调节保健品时添加一些中枢食欲抑制剂。
c、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较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d、非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问题率禁不止。
(3)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需尽快加强对生产条件的审批,设立复查制度,对新功能的审批进行规范,对转让产品进行限制。
(4)消费者的误区。
食品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许多消费者把功能性食品当成药品。其实功能性食品不是药品,其区别主要体现在:
a、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它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b、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c、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求自由摄取。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是保健食品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保健食品发展的特殊机会,因此规范保健食品市场迫在眉睫。
1、加紧进行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力争取得好成果。
(1)与工商部门联手整治广告宣传;
(2)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自查自纠;
(3)进行保健食品质量抽查;
(4)组织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重新审查。
2、完善保健食品审批工作。
(1)利用卫生部网络,征求意见;
(2)审批过程和情况,能上网的尽量上网公开;
(3)建立检验机构“问责”制;
(4)完善毒理和功能评价程序,加强对保健食品功能与功效成分的研究。
3、尽快出台新版《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1)省级初审内容的调整;
(2)申报单位生产条件的审查;
(3)设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
(4)检验机构认定和责任的规定。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五
加强城区市场管理,繁荣活跃和规范城区市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区政协调研工作部署,农工民主党xx区委采用调研组专题座谈、走访调研和函调等方式,于近期对城区市场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区现有各类市场64个,其中位于龙溪、龙山、龙塔、回兴、双龙湖、双凤桥街道的城区市场41个,位于其他镇街的农村市场23个。在城区市场中,农贸市场30家,工业品市场11个。另外还有600多家药店,餐饮业1020家。市场总体规模均不大,大多数市场的年成交额都不超过5千万元。
改革开放之初,主要由工商部门建设市场、经营市场。进入九十年代,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迎来了市场建设的黄金时期,“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政策应运而生,形成了包括工商部门在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投资办市场的热潮,市场起到了繁荣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的重要作用。,原先由工商分局兴建并经营管理的渝航市场、龙溪松桥农贸市场、两路农贸市场等先后出让,双凤水果市场、两路建材市场、沙坪农贸市场、石船农贸市场、统景农贸市场、洛碛农贸市场等,按有关政策规定整体移交给区商委下属的物管所管理。后,大型连锁超市不断开办、市场周边门市及游摊不断增多,集贸市场发展趋于稳定,有的甚至出现萎缩态势,呈现出市场开办和经营管理模式多元化,市场管理“多龙治水”的特点。
市场主体多元化。xx城区既有国家开办的市场,如商委下属物管所(事业单位)开办的市场,又有企业开办的市场,其中企业开办的市场占绝大多数。企业开办的市场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往往对摊区摊位采取分零出售的方法,如华夏农贸市场,导致一个市场就有若干个业主,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化。市场开办者的多元化决定了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国家开办的市场,市场监管及卫生保洁由开办单位负责。企业开办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市场开办者成立物管机构,自己经营管理市场,如华夏农贸市场、两路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办者委托其他物管机构经营管理市场,如园区农贸市场、空港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办者失去行为能力,市场业主们自发管理市场,如红金街农贸超市。
多头管理效率较低。例如商委负责市场建设的布点审批;市政委负责监督市场的环境卫生和临街商铺超出门窗外墙设置的摊位;工商负责经营登记和维护交易秩序;公安负责市场治安秩序和消防工作;交通和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秩序、车辆停放和机动车非法运营;质检、卫生、动植物检疫等负责商品卫生和质量。
二、我区城区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区市场建设先天不足。
现有的市场由于大都是在90年代兴建,市场的配置和布局不合理,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占道经营游摊较多。
1、市场规模已不适应城区发展需要。市场建设规模偏小、摊位少、人流量大、交易集中,导致保洁难度大、乱设摊点现象和“摊外摊”现象相当严重。垃圾满地、人潮涌动,特别是下班时间,脏乱差、堵塞交通等情况非常突出,严重影响xx区大都市形象。如两路农贸市场建于,面积9000平方米,当时辖区10万人,现在辖区人口已达30万人,如此的市场规模已不能满足群众购物需求。
2、市场功能不完善。城区所有市场都没有设停车场,各种车辆没有固定地点停放,车辆占道停放和进场停放的情况大量存在,导致市场的安全通道不畅。部分市场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设施简陋、陈旧,消防设施安装不齐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3、市场与商居混合,未能有效隔离。为此,造成市场周边及消防通道内长期存在大量游摊,严重干扰市场交易秩序和影响环境卫生。
4、城区占道摊点和背街小巷游摊较多。占道摊点主要表现为市场占道类、店外经营占道类、零星摊点占道类三种形式。各种占道经营,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5、城区市场有市无人或有人无市现象突出。如四号桥农贸市场自建成到现在,进场经营商户仅十余家,市场主办单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由于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长期不建,给一些无照经营户制造了可乘之机,自发形成农贸市场现象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是三号桥东侧20个门面出租经营蔬菜、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骑门摊现象非常严重,商品质量、商家诚信缺乏有效监督。
(二)市场管理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1、对商品质量缺乏诚信查处不力。调查显示市场上众多熟肉制品、豆制品、鲜肉的质量堪忧。经营户声称自产自销,其实大部分在家中没有经过任何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生产上市销售。市场管理部门却对此缺少有效监管。
2、对商品销售短斤少两管理不到位。绝大部分市场没有设立公平秤,只是在检查时做做样子,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管理人员对此却熟视无睹。
3、对市场管理人员疏于监管。市场管理人员重收费轻管理现象严重,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市场中的非法行为,市场主办单位疏于对管理员的管理,对出现问题的管理员不能严肃处理。
4、市场内环境卫生较差。市场内垃圾桶和保洁员配备不足,经营环境恶劣。特别是经营活禽、活鱼场所,就地宰杀,血水、鸡毛、鱼鳞满地,臭味难闻。主要是管理发营业执照的不管卫生,批准市场建设的不对市场经营进行管理。
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工商部门是集贸市场主要监管部门,承担大量的集贸市场监管职责,但市场的人财物三权均不在工商,工商部门对市场物业管理单位无任何制约措施。有些市场物业单位对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置若惘闻,不予配合,甚至公开抵触。工商部门根据《xx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职责,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市场创建的奖惩措施,但无法兑现。市场设施的改造资金和用于市场保洁等方面的费用,工商部门无法落实。对市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是看得见、管不着,有力使不上,因此,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六
纪检是负责党内监督的特意机关。本文将介绍2016纪检调研报告。
xxxx年起,xxxx县纪委积极探究加强派驻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思路,推行向各县直部门单位派驻纪检组织的作法,实现了对县直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关口前置、工作重心下移。现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求实创新,积极探究加强县直单位监督有效途径。
坚持在学习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积极借鉴派驻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建设的成熟作法,分战线向县直单位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织。一是推进上力求四个到位:机构组建到位。按照性质相关、归口设置的原则,将县直各部门单位划分为综合、农林、公交、文卫、政法和财贸6条战线,分别组建了派驻县直单位纪检组,配备了纪检组组长或负责人。培训调研到位。开展了学习培训和外出考察活动,组织到其他市县乡镇派驻室进行了考察学习,深入各驻管部门单位进行座谈调研,很快习惯了新的岗位。工作规范到位。研究制订了会议监督、工作报告、内部治理等17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图,统一建立了一帐二册三表四簿五档等基础资料,工作实现了规范统一。后勤保障到位。为各派驻纪检组协调解决了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并随时保障办公车辆。二是机制上做到四个明确:明确了治理权限。规定每个驻检组编制为3人,组长为正科级,人员编制、工资福利、组织关系以及治理考评等统一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明确了责任定位。对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具有的监督权、指导权、建议权和调查权四项权利进行了明确细化,确保派驻组织工作到位别越位,治乱别添乱。明确了工作关系。县直派驻纪检组织与县纪委监察局是被领导和领导关系,直接向县纪委监察局请示报告工作;与所辖各部门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别参与部门单位业务分工;与所辖单位纪委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协调、指导驻管部门和单位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明确了治理要求。实行周五例会制度,主管领导与各派驻组一起总结分析本周工作,研究谋划下周思路。县纪委每月集中听取一次各派驻组工作,每季度对派驻工作进行一次实地督导检查,半年和年末时对派驻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测评。三是效果上实现四个防止:防止了权力失控。综合运用列席会议、现场监督、督导检查等手段开展监督工作。年初以来,共列席驻在部门各项会议31次,参议各类事项70余项,参与重大事项监督活动23次,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防止了决策失误。催促各部门单位制订《党委会重大决定集体票决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等制度53项,并仔细监督各项制度降实事情,进一步推进各部门单位科学民主决策。防止了行为失范。为县直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712份,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1批次,催促领导干部仔细报告重大个人事项,对浮现的廉政倾向性咨询题进行及时提醒预防,促进了驻管单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防止了工作失职。经过专项督导、明查暗访、半年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各驻管部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降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事情的监督检查,确保了驻管部门单位仔细履行廉政建设工作职责,上级决策部署贯彻降实到位。
二、深入剖析,充分认识工作中存在的咨询题和别脚。
由于还处在摸索完善时期,向县直部门派驻纪检组组织工作还存在一些咨询题和别脚,要紧体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制别全,别利监督。尽管明确了派驻纪检组对驻管单位有监督权,但对监督工作没有制订统一要求、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纪检组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对监督什么内容、以什么标准、方式监督、达到什么监督效果等认识别清把握别准,工作有时带有随意性,缺少规范性,妨碍了监督效果。
二是关系复杂,别愿监督。有的派驻纪检组长与驻管部门单位领导特别熟悉,或与驻管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碍于情面,别愿深入监督。有的从自身利益思考,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发觉咨询题时睁一只眼闭一支眼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导致监督作用弱化,职能发挥不行。
三是业务别熟,可不能监督。大多数派驻组干部是从各单位、各乡镇干部转任,且集中培训时刻较短,对纪检监察业务别精通,对工作程序别熟悉,进入角色有些慢,有些工作别够深入,仅停留在上传下达上。加上别了解所监督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运行状况、资金流向和容易出咨询题的环节,抓别住监督重点,寻别准症结所在,导致监督上比较盲目,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配合别够,别能监督。有的被监督单位对设立县直派驻纪检组织重要性认识别脚,在配合工作上别积极主动,有些事情别及时通报,有些文字材料别按时报送,导致驻检组信息渠道单一别畅。有的部门单位甚至存在抵触和防范心理,把派驻干部当成外人防范,有些重要工作会议,特别是涉及三重一大的会议别邀请或别及时邀请派驻纪检组织参加,导致无法对重点领域和环节实际有效监督。
五是常期驻在,别便监督。目前对派驻纪检组织实行分战线派驻,统一治理的治理模式,工作人员受县纪委的直接领导和治理。但由于工作人员在驻在部门工作,县纪委无法实现全程直接治理,驻在部门又别便治理,别敢监督,在人员治理上存在真空地带,有治理两层皮现象。
三、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建设。
加强县直派驻纪检组织建设,要从完善机制,创新形式入手,紧紧环绕强化监督那个重点,深入研究探究派驻工作规律,仔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咨询题,确保派驻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一)以确保平稳运行为基础,优化工作格局。一是配齐配强人员。积极争取上级纪委和县委县政府对县直派驻工作的大力支持,仔细核定并降实好人员编制和职级,确保人员数与工作量相匹配。并且,要别断优化人员结构,充实工作力量,经过面向社会招考、从基层纪检机关选调等方式把那些政治成熟、思想坚决、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派驻纪检监察组织工作,为做好县直派驻工作提供保障。二是做到专人专用。派驻纪检组长能够担任驻在单位党委委员(党组成员),并参加有关党委(党组)会议和行政会议,但别要参与或变相参与驻在单位业务分工,确保纪检组长从其他琐碎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监督工作,研究解决派驻工作遇到的各种咨询题。三是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县直派驻纪检组织的考核机制,每年对派驻纪检组长进行一次述职考核,重点考核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完成所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事情;向纪委及时报告请示重要事项、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的降实事情;存在的咨询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切实提高派驻组织的责任和履职意识。并且,建立和完善联合督查、交叉办案、定期轮岗、目标治理等工作制度,激发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工作阻力。
(二)以提升人员素养为重点,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派驻工作人员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坚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别善于监督是别称职的观念,敢于从监督的角度发表别接受见,敢于在干部监督和查办案件中坚持原则,自觉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二是强化学习培训。针对派驻工作的实际和特点,仔细制定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打算,并有组织,有步骤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活动。并且,坚持多措并举,双管齐下,经过抽调参加委局机关的专项工作、协助办案、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党纪法纪意识和业务能力;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驻管部门会议、参与业务检查等方式学习熟悉驻管部门要紧业务知识,别断提高派驻干部的素养和能力,使其成为纪检监察业务和驻管部门业务的双内行。三是加大指导力度。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和指导,每个纪委领导负责联系、指导和协调一具派驻纪检组工作,帮助派驻纪检监察组织把握工作重点和程序,研究解决各种矛盾和咨询题,建立健全基础软件,尽快帮助派驻工作走入正轨,看到成效。
(三)以改进工作方式为切入,增强监督效果。一是加强协调,取得支持。要加强和驻管单位的联系,使各单位充分认识派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派驻组的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工作程序,提高驻管部门党政一把手主动同意监督意识,更好地支持和配合派驻组开展工作。并且,要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各部门同意监督中存在的咨询题及时主动地向纪委汇报工作,取得县纪委监察局的支持和指导。二是主动融入,履职尽责。县直派驻纪检组织要坚持在融入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环绕驻管单位的工作中心,将监督的各项职能巧妙地融合、穿插于驻管单位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之中,经过主动参与驻管单位的重要工作、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履行对驻管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检查的职责。三是说求办法,统筹推进。在整体推进派驻工作的并且,要选准工作的侧重点和突破点,抓住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降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重点事项和关键领域开展监督工作,确保派驻工作重点突出,事半功倍。
(四)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促进长效推进。一是推进统一治理。进一步强化派驻县直部门纪检组织统一治理模式,县纪委监察局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织实行人、财、物统管,别但真管派驻干部的考察考核、交流任免及日常业务工作,而且要负责他们的工资福利和后勤保障,使派驻组织可以超脱于驻管部门之外,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提高行使监督权力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制订完善监督工作的会议参与、监督检查以及年度述廉、办案回避等具体方法和规章制度,明确具体参与监督的环节、方式,确保工作人职员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遵,规范工作程序,依法依纪开展工作。三是抓好制度降实。仔细降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工程建设项目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考核咨询责制度,对制度降实事情进行全面督查考核。并且,要加大咨询责力度,对故意回避监督、规避咨询题,甚至创造阻力对抗监督的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从机制上防止或减少别配合监督咨询题的发生。
为加快基层纪检监察机关xxxx步伐,更好履行监督执纪咨询责职责,县纪委针对xxxx工作组成调研组,经过座谈讨论、下发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工作现状、存在咨询题进行了仔细梳理归纳,并研究对策建议。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
一、xxxx降实的基本事情及要紧做法。
近两年,为深入贯彻降实中央纪委xxxx要求,县纪委立脚工作实际,坚持回归本职,聚焦主业,经过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履职能力,切实把xxxx要求降实到工作实践中。
(一)聚焦主业主责,职能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从明确职责定位入手,以提升纪检工作水平为目的,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力量,优化机构,做到收缩战线,突出主业。一是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调整内设机构,增强办案力量,撤销了党风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设立了党风政风监督室,增设案件检查二室。推行全员办案,人员力量重点向办案一线调配,全委办案人员总数达到70%以上。二是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对县纪委参与的领导小组、协调小组、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梳理,将招标投标工作、人事考录、电子监察平台职能、政府绩效治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常规行政监督工作全部交给相关责任部门,工作全部回归主业。三是转变基层纪委职能。强化基层纪委职能转变,配齐配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查办案件和纪检监察干部任用上做到了两个为主。并且,力求派驻全覆盖,对派驻纪检组进行全面整合,设立联合工作室,集中力量,优化资源,确保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确保构建起常态化、立体化监督工作格局。
(二)突出执纪咨询责,监督惩罚实效得到逐步彰显。
突出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惩罚咨询责职能,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零缺位理念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一是突破大要案,强化执纪惩腐。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进一步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严厉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两年多来,县纪委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46件,其中大要案件53件,移交检察机关7人,处分违纪人员163人,其中,乡科级39人,有力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二是重点咨询责,强化整改咨询责。环绕作风建设、纠正四风、创新群众工作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改进督查方式,加大咨询责力度,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降实到位。两年多来,共开展四风专项监督检查25次,处理违反作风建设规定人员67人,赋予27个单位全县通报批判,并针对创新群众工作中群众投诉举报咨询题处理29人,赋予党纪处分5人。三是从严监督,强化干部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和领导干部监督,建立了领导干部四项监督制度,去年,有400多名科级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重大事项,12个部门单位一把手向县委进行会议述廉述责,所有部门单位一把手做出廉政公开答应,83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纪律监督小组,县乡纪委招聘28名党风廉政监督员、100名行风评议监督员、50名环境监督员对党员干部进行全面监督,干部监督力度得到持续加大。
(三)强化作风建设,纪检干部素养得到别断提升。
以打造纪检监察铁军为目标,以转变纪检监察干部作风为着力点,强化纪检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建设,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提升素养。打造学习培训、角色换位、实践练兵三个平台,经过实案解剖、专题讨论等形式,组织纪检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去年组织50多名委局干部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省纪委进行专班培训,纪检干部党纪政纪意识和查办案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强调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去年开展创建五型队伍、三看九反思等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37篇,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多件,切实在实践砥砺中改进工作作风。三是加强内部治理,规范执纪行为。加强对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监督和治理,实施纪委要紧领导、分管领导、科室主任和工作人员分层监督制度,经过案件回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案情通报和纪律访查等形式,规范纪检监察干部执纪和日常行为,有效防止灯下黑咨询题。
二、工作中存在的咨询题和别脚。
两年多来,纪检监察机关xxxx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但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咨询题和别脚,妨碍和制约了xxxx工作深入开展,归纳起来要紧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一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没有严格降实xxxx要求,职能转变慢,明转暗别转,还是参与一些行政督办、优化环境等与纪检监察工作无关或关系别大的工作,清理议事协调机构也别够深入完全,没有真正做到抓住重点,突出主业,往往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的田。二是有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对xxxx新要求别习惯,研究别多,认识别深,转什么、如何转、转成什么样内心没有数,xxxx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工作没思路,推进没力度,上级纪委与基层纪检组上下别同步,妨碍了xxxx速度和效果。三是个别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存在责任意识别强、工作要求别高、工作作风别实等咨询题,没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导致工作创新性、深入性别脚,监督乏力、惩罚别力、咨询责失力,监督执纪咨询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妨碍了纪检监察组织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四是少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自身要求别够严,在廉洁自律和规范言行上做的不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别到,个别纪检监察干部甚至存在搞特权、当老好人、慵懒散奢等现象,伤害了纪检监察干部整体形象。
究其原因,要紧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别高,被动转。有的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对xxxx重视程度别够,没有把xxxx摆上突出位置,推一推动一动,别想转;个别纪检干部甚至怕被边缘化和孤立化,怕xxxx妨碍与所在党委政府关系,xxxx积极性和主动性别强,别愿转。二是职责界定别清,难以转。目前,上级纪委对转职能中哪些是职责范围内,哪些是职责范围外工作没有统一界定和明确规定,纪检监察组织转职能缺少有力依据,加上有的基层党委认为纪委有查处咨询责的尚方宝剑,一些工作图省事仍交给纪检组织牵头负责,造成纪检监察组织职能越位,经常浮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事情。三是人员素养参差,可不能转。目前,纪检监察队伍特别是基层纪检监察队伍专业化水平还别够高。在转职能上,对监督的再监督、执法的再执法的理解别深别透,分别清哪些是职责范围内的,哪些是越权的;在转方式上,存在执纪监督能力别脚咨询题,适应用传统手段,满脚于老一套,无法寻准切入点,难于创新方式办法,导致监督执纪效果不行。四是人员力量别脚,无力转。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存在兼职多,专职少咨询题,除乡镇外,各基层党委都没有纪检机构,也没有设立纪委书记,而是内部确定一名班子成员抓纪检工作,各乡镇尽管设立了纪委书记,但基本上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副书记也基本上兼职,这种一身多职事情使其无法把要紧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并产生人员流淌性大、纪检业务别熟、办案监督力量别脚、工作难以统筹等咨询题,严峻阻碍转职能的降实。
三、推进xxxx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xxxx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咨询题,我们认为应从明确职能定位入手,进一步创新举措,调整路径,主动作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纪检工作方式办法,切实加强纪检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推进xxxx工作,确保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好执纪监督职责。
(一)环绕中心工作,扎实推进纪检监察职能转变。
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关键在于环绕聚焦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核心在于明确主责、突出主业、加强主力。一是要明确纪委职责范围。针对职责界定没有具体规定的咨询题,建议上级纪委制订完善下级纪检监察工作职能权限,对基层纪委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强调基层纪检人员应专职专管,别得参与其他综合性工作,除党风廉政和纪检监察以外,别承担其他任何的工作责任,确保基层纪委的相对独立性,保障基层纪检干部有充分时刻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积极引导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对xxxx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别断增强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注重做好党委、政府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地点党委、政府对纪检监察机关实现xxxx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为顺利实现xxxx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突出纪委主业主责。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重点,聚焦主业,突出执纪监督咨询责那个要紧职责,进一步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完全把招投标、电子监察、政府采购等行政性工作交还给相关部门,抽出身来全神贯注、全心全力抓好案件查办、干部监督、行政咨询责、作风建设等中心工作。要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在别增加机构、编制、人员条件下,别断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增强执纪办案力量,加强基层派驻纪检组织建设,将人、财、物向主业倾歪,向办案一线倾歪,真正做到握指成拳,聚焦主业,突出抓好监督执纪工作。三是要加强纪委力量配备。针对基层纪委作用发挥别脚的咨询题,要坚持整合工作力量、合理设置机构、强化监督职能的思路,建议在县直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基层党委设立专职纪委书记,按副科级干部配备,特意负责抓纪检监察工作,并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干部,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减少人员流淌,解决基层纪检工作无专人负责,人员流淌性大,纪检业务别熟等咨询题。并且,要按照两个全覆盖要求,全面推行向乡镇场、部门单位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作法,并探究对人员编制、干部治理、后勤保障等实行统一治理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派驻机构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流程,全面加强基层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建设,确保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职能有效发挥。
(二)立脚创新创优,全面实现监督执纪方式转变。
要做到方式转到位,必须紧紧抓住思想、能力、协作三个关键环节,坚持转变思维、提升能力、拓展思路,切实转变监督执纪咨询责方式办法,力求创新创优,别断提升工作效果和水平。一是要转变工作理念。要按照防止越位、补上缺位、纠正错位的思路开展工作,准确把握和迅速理顺执法监督与执法检查、效能监察与效能建设、纠风整纪与行风治理间的关系,别参与和承担纪委以外的工作,做到到位别越位、牵头别包办、催促别替代、协调别越位,幸免浮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现象。在履职方式上,要改变监督执纪重点和方向,紧紧环绕对监督者实施再监督、对检查者开展再检查的职能定位,变一线参与为后方监督,变被动追究为主动咨询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和惩戒职责。二是要改进工作方式。别断创新工作方式办法,在惩治腐败上,要探究推行案件检查室、派驻纪检组(监察室)、乡镇纪委三位一体的办案模式,建立案件查办年度考核制度,并强化办案领导以上级纪委为主,加强对基层纪委案件工作的催促指导,有效解决基层办案工作中存在的力量别脚、程序别严、线索积压、案件流失等咨询题。要加强监督体制机制建设,有效整合监督资源,积极构建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纪委监督、专业监督等多元立体监督格局,突出监督重点,扩大监督范围,做到监督工作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有效解决党员干部监督难咨询题。要加大纠正四风力度,坚持整章建制与整风严纪相结合、集中管理与长治常抓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纠正相结合、组织治理与全面监督相结合,做到别放过一具死角、别放过一具重要节点、别放过一具违纪行为,有倾向就预防,有疑点就监督,有咨询题就追责。三是要形成工作合力。要以降实两个责任为切入,坚持党委、纪委一起转,进一步制订完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职责界定和任务分解的方法细则,将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具体化、标准化,并经过签订责任状、严格量化考核等方式,实现转职能上的党政纪同频共振,协同推进。作为xxxx的主责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增强协作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加强与公安、检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作合作,建立完善上述部门之间组织协调、日常沟通、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办案、案件反馈等工作制度,形成一体化反腐败工作制度,提高执纪监督咨询责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协作性。
(三)强化自身建设,别断促进纪检干部作风转变。
纪检监察机关实现xxxx,转作风是基础和保障。为此,要按照忠诚、为民、务实要求,从严治理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纠正四风咨询题,以良好作风别断擦亮纪检监察机关那个金字招牌。一是加强教育培训,素养上再提升。一方面,要加强政管理论学习和党性党纪教育。要别断创新教育机制,经过定期培训、座谈讨论、查摆整改等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别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宗旨意识、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使纪检监察干部时间拧紧理想信念那个总开关,始终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学习培训。要着眼反腐倡廉工作需要,建立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学习、定期培训、岗前培训等制度,改进完善各类学习载体,探究解剖麻雀、以案说纪、业务说堂、人机对话等培训形式,有打算的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机关参加培训,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对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别断拓展知识面,别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执纪监督能力和综合素养。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机制上更完善。主要紧环绕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大胆探究建立健全一整套可以有效进行规范治理的制度体系。对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能发挥作用的制度坚持,对尚别完善的制度进行仔细修订,对尚未建立、工作中又真的需要的制度则本着科学规划、便捷可行的原则深入调研,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治理制度。实际工作中,要针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治理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重点完善机关纪律、案件查办、作风建设、干部治理等各项纪律规定,建立规范流畅的工作程序,制定纪检监察干部准入制度、考核监督方法,探究实行纪检监察干部退出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三是加强监督治理,约束上更严格。要树立群众观念,紧密联系群众,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养成求真务实,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咨询题,坚定纠正四风咨询题,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大内部监督治理力度,明确领导责任,降实好一岗双责,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构,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严格执行工作纪律、作风建设、机关治理等规章制度,杜绝办人情案、金钞票案、跑风漏气、搞特权等行为,坚定防止灯下黑。并且,要强化纪委内部执纪咨询责,对查实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要严肃处理,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别适合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的,要坚定调离,绝别搞下别为例,以严格的纪律约束打造一支忠诚可靠、秉公执纪的反腐铁军。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七
市长在市商务局上报市政府《关于将市区农贸市场日常管理、保洁工作移交给市相关职能部门的请示》(商发13号)上批示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局长亲自安排专人对市区农贸市场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区农贸市场。
以前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管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限期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我市按照“政企分离”的`要求,专门成立了农贸市场管理公司,主要负责对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但市场管理主要还是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
二、5月31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张金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会上就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形成了《研究落实四大班子领导碰头会会议精神的会议纪要》,明确指出由市商务局负责市场建设布局监管和市场运行中的管理,并建立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和拟定《市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
另外,市第六届市委117次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由市商务局负责牵头对市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主要负责市场规划建设工作,组织制定农贸市场管理的行业规范,推进行业组织建设、开展行业交流。目前,市区农贸市场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由市商务局负责。
主要涉及工商、商务部门。其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市场管理的主要职责: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责任,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有关服务的行为;市商务局对市场管理的主要职责:牵头协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拟订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的政策,负责商务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按有关规定对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四、综合上述情况。
工商、商务部门对农贸市场管理都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农贸市场管理,更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由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仍在进行中,目前市场管理有序,市场管理维持现状由市商务局负责管理。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八
实习是我们技术和实践结合的一个过程,我们看看下面的农资公司实习的实习报告吧!
姓名:xxx。
所属系:农学。
专业班级:园林技术10-1。
实习单位:黑龙江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销售代表。
实习时间:20xx年12月3日至20xx年6月23日。
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六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
对自己专业知识还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让自己思想也不断成熟起来。现将本学期实习内容及心得总结如下: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20xx年12月2日到20xx年4月2日。
(二)实习单位:黑龙江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三)实习岗位:销售助理。
(四)实习性质:顶岗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
黑龙江省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成立于,是美国斯特尔公司在中国大陆的。
得到有利保证。黑龙江省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为您分装,质量更放心,服务更满意。
三、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核心价值。
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永不动摇的承诺,渗透在我们所有的行动中。这些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将继续指导我们今后的决定和行动。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继续繁荣经济的同时减少污染和更少使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尺度是在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更多价值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痕迹。
我们还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提供现有的和新产品及服务的功能时,要从根本上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用量,在生产中或在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只有少量的或者没有废物产生。
(一)可持续发展。
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的使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增加股东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减少经营活动给环境留下的“印迹”。
我们的的愿景是成为农资界上具活力的公司,致力于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让全国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
(二)加大在高增长市场的力度。
我们将“加大在高增长市场中的力度”定义为我们的增长策略之一的时候,我们有两个目标市场--地理意义上的新兴市场和需求尚未被满足的市场空间。这些市场空间为常隆正华的产品和创新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三)发挥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整体实力。
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的业务运营分为五大平台,每个平台下辖不同的业务团队。
各个职能部门,包括运营、人力资源、采购等部门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持。为了更好地实现业务目标,公司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公司在市场进入、科学能力、顾客关系和职能素质方面的作用。协作将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为整个公司创造更大的机遇。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常隆正华通过对农资市场供应链和各职能部门的不断优化和标准化,提高了企业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和流动资金。
通过在上述领域的不断改进,公司将在每次保证质量地向顾客准时交付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强化我们端到端的供应链能力——即亿美生物整体实力的证明。
亿美生物农化一贯坚持“诚信为本,以质取胜”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以其优质农化产品和优良服务为我国农村广大农户提供丰收的保证。“给我信任,还您丰收”已深入农民心中。
亿美生物农化将继续引进更多高效、安全农药产品及其它方面的业务,一如既往地全力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实习过程。
销售代表工作职责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与其利益关系人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介绍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过程。其工作是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或者客户特定的问题被解决。能够满足客户这种特定需求的,唯有靠商品提供的特别利益的岗位。
(一)工作过程与内容。
(1)20xx年12月2日,在亿美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开始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销售实习。
(4)20xx年1月2日,从齐齐哈尔市回到哈尔滨公司,进行开会,反馈这次出差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收获。
(5)20xx年1月7日,再次去齐齐哈尔市下属的乡镇向经销商了解本公司产品去年卖的效果,整顿管理市场,拜访发展新的客户,了解竞争对手及产品的动态,进行市场规划。宣传公司产品及转换农民的思想观念用药水平。
(6)20xx年1月17日,离开了齐齐哈尔市,开始在大庆市进行宣传与销售。
(7)20xx年1月28日,离开大庆市,回到哈尔滨公司进行开会,设计宣传资料、宣传品,做新老产品实验。根据上推下拉政策,通过在上面调动起经销商的积极性,在下面通过开农民培训会、宣传车、电视广告等的宣传拉动起农民用药的积极性,从而使销量上升。
(8)20xx年2月1日,临近过年,公司集体带薪休假15天。
(9)20xx年2月16日,正式上班。
(二)完成的任务。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资销售代表:始终要保持的一种状态是激情;始终要坚持的价值观是做人正直,做事正气,思维正向;始终要坚守的一种职业素养是敬业、专注;始终要处理好的一种关系是与领导的关系;始终要学习的一种技巧是沟通的'技巧;始终要保持的一种习惯是勤奋。只有积极正向的做人,才能在工作上有良好的业绩,才能让营销走向良性循环。
五、技术工作总结。
(一)田间指导。
1.在兰西县给农民学习讲解果树、番茄、黄瓜、甜瓜当前的主要病虫害及田间管理知识。
2.兰西县在蔬菜大棚里针对作物当前的早、晚疫,灰霉,、霜霉、斑点、软腐、叶霉、细菌性溃疡等病害和虱、菜青虫、地下害虫等虫害问题,给农民在大棚里现场讲解指导及农民会培训。
如:番茄早疫病病原为茄链格孢,属于真菌中的半知菌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的叶片/茎秆/花和果实。坚持预防为主,定期喷药保护的原则,从定植开始每隔7~10天选择优秀保护剂。常用的保护剂有:代森锰锌1000倍,61.4%百菌清锰锌500倍,发病初72%硫磺锰锌600倍。病害发生严重时,正华·甲托(彩托)加52.5%抑快净1500倍。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发病后用治疗剂时,一定要混入保护剂,以保护未发病的植株并杀灭病菌孢子,对控制病害流行非常必要。
3.蔬菜综合管理防治病虫害(大棚番茄)。
(1)温度:白天维持在25~28℃左右,夜温维持在13~17℃,午前25~28℃,午后充分换气通气下降到20~25℃,傍晚前后停止通换气,前半夜要求温度14~17℃,后半夜要求12~13℃,夜温17℃时间较长,会导致顶端停长,温度高于30℃以上易疯长,低于5℃易冻害。
(2)湿度:覆膜栽培,小水勤浇。
(3)肥水:底肥追肥(npk中微量);微生物+有机质。
(4)整枝:连续生长:只留主杆连续生长,每穗3~4个果实换头栽培:主杆六七穗果实后,再留侧枝生长适时打岔:地上第一岔芽20厘米长打去,有利于促次生根,以后宜早。
(二)农民培训会。
1.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公司聘请的专家老师给当地农民带来一些作物上的一些技术要点和致富信息,根据当地每年大发生的病虫害,让农民提前做好防治工作和针对手段。
2.在大庆市苹果种植地通过当地政府和农民要求,陪同专家老师一起下乡给农民讲解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平时果园管理的知识等。
3.在其他各大乡镇的一些蔬菜区域和部分果区,自己给农民开一些小型的农民培训会,讲解当前作物的一些病虫害知识及如何用药。
(三)整顿保护网络,管理市场。
1.通过在下面的了解首先找每个地方威望最高、信誉度最好、有推广能力的客户作为我们第一个考虑的发展对象,然后帮助他建立亿美生物网络,铺货宣传。
2.自己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不断提醒农民怎么去辨别假货,不定期的查处市场保护整顿网络,开客户会议进行培训和管理市场。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十九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严格管理及监督之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工作状态,树立了较好的干部形象,为各项社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一)干部思想不稳定。一是干部思想不够稳定,产生不满情绪。在工作上,纪检监察机关行政编制相对较少,工作任务繁重,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很辛苦,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栽刺不栽花”,“出力不讨好”。在查办案件时,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
(二)干部专职不专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纪检监察人员配备缺乏,在对六安市各区县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县区的人社局都没有专门的纪检监察职能科室,部分虽然选配了纪检监察干部,但有挂名的现象,一般不参与纪检监察工作;各单位纪委或纪检组根本就没有专职的纪委委员,除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外,别无他人;派出单位驻纪检组,一般只有一个组长,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即使有也大都兼管着很多其他工作。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党章》规定对纪委机关实行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而实际情况是,同级党委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财物经费以及各种事务上对同级党委政府仍然存在很强的依附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仅局限于业务指导这个层面,没有质的突破,且渐呈削弱趋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人事安排、福利待遇、行政经费等要害问题方面,上级机关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
(四)业务素质不全面。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培训和知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反腐__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违纪案件广泛涉及到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诡秘,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调查能力在不断增强。而在实际中,安排纪检监察专门的知识培训不多,业务知识得不到有效地补充,加之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办案手段传统,专业人才缺少,执纪能力滞后,协调能力不强,直接影响着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二、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情况依然存在。
违反办案纪律或规定的现象主要有:调查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1人参与问话或3人同时参与对2名被调查人员问话;有些案件由于条件限制,在取证不到位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给案件定性;从事案件审理的人员参与了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从事案件调查的人员也参与到案件审理中,出现了查审不分的状况;一些纪检监察干部违反办案程序,如将案件调查阶段采取的手段运用到案件初查阶段,对没有立案调查的案件先行进行了调查取证,有些案件未经审理批复、未经会议讨论就给予了纪律处分等。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无视纪律规定,私自泄露案件秘密。如在接到信访举报时,私自将举报的问题或举报人情况泄露给被举报人或单位;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参与调查的纪检人员将掌握的情况、细节透露给被调查人或其家属;一些非办案人员在办案中私自打听、窃取案件查办信息,泄露办案秘密等。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纪不依,执纪不严。如对一些群众有反映,本身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按照有案必查、违纪必究的原则,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而是听之任之;对一些违反相同错误性质的人员在进行处理时,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存在偏轻偏重,要轻要重的情况。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大部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时,偏重于收缴违纪款,而把惩治腐败分子、教育干部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这样必然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纪检监察干部违规办案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办案意识不强。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平时放松了学习,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在灯红酒绿中逐渐迷失了方向,以致于成为腐败分子的“帮凶”、“爪牙”,或与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从而发生泄露办案秘密,为违纪人员说情开脱、通风报信等违纪行为。二是业务素质不高。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对办案的纪律规定、程序要求知之甚少,又不加强对办案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办案过程中违法取证,违反办案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外部干扰极大。一些地方党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认为反腐力度过大,查处案件过多,有损地方经济形象,对一些严重违纪违规而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保护措施。另外,纪检监察干部得罪的人多,有的长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致使很多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上顾虑重重,存在畏难情绪,严重挫伤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经费难以保障。由于地方财政不足,难以全额保证纪检监察机关正常工作开支,实行了由纪委办案收缴违纪款返补工作经费不足的机制。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将收缴违纪款列为了办案中的重点,而偏离了纪检机关办案的宗旨,导致了对一些违纪单位人员只收违纪款,对违纪人员不立案查处现象的发生。
三、不断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坚持从严要求,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由此可知,在纪检监察干部的选任、配置、培训和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
(一)、纪检监察干部的选任需要体现先进性。
能否有效地消除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肩负反腐败重任的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反腐败斗争成效的大小,所以纪检监察干部的选任应体现先进性。先进性主要表现在设置准入条件,严格把好入口关,科学合理选配纪检监察干部。在选录干部时,坚持凡进必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招考优秀人才。在继续落实民主推荐、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改革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在选拔任用纪检监察干部时,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培养一支“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1)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是指分析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判断能力是指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能力。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对大量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和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科学处理,在复杂的情况中找出主要问题,把握主动权。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
(2)组织协调和沟通的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协调处理各种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原则性与灵活性、协商性与权威性相结合地完成某项工作。沟通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必不可少。一是角色的定位与转移能力。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角色应随着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工作目标、工作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灵活机动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语言表达技能。对纪检监察工作来说,语言表达技能分为书面语言表达技能和非书面语言表达技能。书面语言表达要求准确,而非书面语言表达则要求得体。
(3)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能力即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不是专业技术知识的简单对应,而是将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后的更为综合的一种应用能力。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技能包括岗位技能,即在相关工作中需要操作应用的技能,如谈话、取证、调查等;认知能力,即能全面、准确地对各种事态和情况做出识别、判断与评价,并形成决策与应对措施。
(4)快速应变能力。即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处变不惊,快速准确地审时度势、分析判断,及时地利用有利条件处理问题,从而保护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失的应用能力。
(5)办案能力。即公平公正办理案件的能力。纪检监察干部办案时要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公正公平,增强执纪执法的刚性;要坚持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既要讲胆略,又要讲策略。
(二)、纪检监察干部的配置需要体现合理性。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发挥好整体功效,切实增强合力,配置的合理性是前提条件。要注意选调政治素质高,熟悉财经、金融、法律等方面业务的专门人才,不断改善队伍结构。
(1)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切实优化纪检监察干部的年龄结构。通过实行公开招聘,建立竞争上岗制度,以保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2)加强对干部的综合评估,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交流不仅对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也提倡单位内部进行交流。比如,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任职满五年的,应给予交流;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一般情况下(业务骨干除外),工作满三年的,应给予交流。同时应明确承办部门与程序,使之落到实处。在保持纪检监察骨干力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集团与各单位之间、各单位内部的交流。对素质低下、不胜任现职、平时表现差、群众反映较大的纪检监察干部,要通过制定刚性政策条规,将其调整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促进纪检监察队伍的清正廉政。二是健全轮岗制度。一方面实行内部轮岗。岗位的轮换,对于干部全面了解纪检监察业务,提高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与能力,将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实行转岗交流,全面培养人才。比如,坚持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和从基层单位选调优秀干部到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相结合的办法。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高规格配置机构,让干部有威信。进一步明确各级纪检^v^门的规格,进一步明确纪委常委、监察室主任等各个层次纪检监察干部的级别待遇。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干部有作为。具体来说,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编制服从工作。根据办案工作的需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尽量少抽调和借用干部,少增加基层和涉案单位的负担。要提高政治经济待遇,让干部有位置。在政治上,疏通纪检监察干部输出渠道,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自己要求调出的,应优先考虑。统一设定纪检监察干部的补贴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缩小行业差别,想方设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
(3)注重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逐步优化干部的个性气质结构。纪检监察工作职责的神圣性、机构的权威性、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比一般党员更严格的素质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适应这些特点,就必须特别讲政治、认真讲学习、严格讲纪律。必须具备公正不阿的气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舍已为人的心胸。坚持原则,服务大局;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工作兢业,忠于职守;严谨细致,雷厉风行。所以在配置纪检监察干部时,应认真研讨纪检监察干部的性格气质与岗位工作特点是否相配,逐步优化个性气质结构。
三、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需要体现针对性。
加强教育培训,达到入脑入心。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应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明确学习方向。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很广,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习必须有所选择。从当前形势来看,要努力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新知识。二是确定学习方法。向本书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些都是基本的学习方法。当前,纪检监察干部尤其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说明,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腐败现象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才能正确地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做到监督到位,有的放矢。三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每两年培训一次以上,考试不合格者不予任用。四是坚持学以致用。创造是学习的核心,没有创造的学习只能是简单的模仿。做学习型纪检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多学习一些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纪检监察工作将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只有通过学习,找到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五是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当前,集团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兼职,业务工作多。要正确定位、发挥作用,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对纪检监察业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团公司近年来通过举办专题学习班,纪律教育学习月主题教育活动,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专题理论研讨班和业务培训班,鼓励晋升高一级学历等形式,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培训,培训内容有纪检监察公文写作、纪检监察业务、党纪政纪新条规、纪检监察信息写作、审计基本知识等。还结合新的党纪政纪条规的出台,及时举办了《中国^v^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专题学习班等,不断丰富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四、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需要体现科学性。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也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所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一是建立资格准入制度。要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门槛,实行资格准入,力求凡进必考,逐步缩小组织任命的比例,扩大法定考试进人的比例,坚决杜绝安置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为建设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好基础。二是建立挂职锻炼制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让干部多学习多接触经济管理、金融证券、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三是建立交流轮岗制度。除纪委书记外,其他纪检监察干部要逐步实行跨单位交流。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要逐步探索领导点评、干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每年对纪检监察干部考评一次,连续两年评为优秀者优先获得晋升机会,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淘汰出队伍。五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纪检^v^门的内部监督,重点要在监督的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如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群众听证质询制,对纪检^v^门工作实施监督。严肃内部监督的原则性,对不适宜做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要调离纪检监察岗位,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努力营造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良好氛围。
农资调研报告最佳(模板20篇)篇二十
前言:俗话说的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爱我的家乡,并且爱的深沉,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便是我的家乡——建瓯。
说起建瓯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它是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地区,位于武夷山,鹫峰两山脉之间的丘陵地区,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最让我自豪的地方在于建瓯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之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瓯)。建瓯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相当深厚,曾经出过众多的请史留名的人才,比如有中国十大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宋代理学家朱熹等。
主体:建瓯的文化风俗不胜枚举,在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我最感兴趣的是建瓯的挑幡艺术。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建瓯特有的挑幡艺术。挑幡艺术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建瓯民间流行。相传在明代末期,民族英雄郑成功招募抗清复明大军,横渡海峡收复台湾。当时建瓯城效大洲村的青年壮年,大都纷纷应征入伍。在收复台湾之后,壮年在正月初返回了家乡,全村男女老幼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时,将士们将带回的军旗放置于长杆之上,尽情挥舞,藉此纪念壮烈牺牲的弟兄们。长此以往,每逢正月初,大洲百姓都要按照惯例将旗杆来装点一番,舞动一番,以表示庆祝与纪念之意。随着时间的流逝变逐渐谈化成了当今建瓯特有的挑幡风俗。
说到挑幡的制作过程,就不得不提建瓯“竹子之乡”的美称,这边的竹子那是相当的多,而挑幡所用的幡,就是选用一根大约10米长的笔直毛竹,削去枝叶,晾干后把竹子的外壳涂上朱红油,画上各种吉祥的图案,竿顶悬挂着彩灯,再装饰上各种各样的小铜铃,竹身还会悬挂一幅绣有歌功颂德的词句,这种制作工艺师我们建瓯独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再说道挑幡表演,那才真的算上无与伦比。如果用一言以概之,那就是技艺精湛,叹为观止。从小到大,我看过的挑幡表演不在少数,但每次看到都能把我深深震撼,艺术表演者个个都身强力壮,表演时,有的是头顶长竿,有的是肩挑腿踢,有的是鼻托牙咬,形式多样。这种表演一般是团体表演,那和谐统一的姿势,使得竿旋旗飘,幡幅呼啸,使得观看表演者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挑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而是属于建瓯特有的文化习俗的碰撞与承接,每每看到这个表演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总结:挑幡表演艺术不仅仅代表着一项文艺演出,更表现出我们建瓯人不屈不挠,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华罗庚曾近说过: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我想,以后无论漂泊到何处,建瓯都是我魂牵梦萦之地,我爱我的家乡——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