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语文学科反思篇一
不足之处:
1、板书过于简单,未给学生一个详细的板书展示,对本节课的内容未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
2、ppt背景颜色和字体颜色对比不明显,对同学们观看ppt有些影响。
3、讲课语速有点快,未达到让同学们对知识有很好的接收效果。
4、教学设计在辩论这一环节中未能全面考虑到时间因素,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使自己其他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5、讲课一开始有些紧张,讲课手势有点多,有时还会重复前面刚说过的话。
6、前面的内容过多,给结尾留下的时间不多,显得结尾很匆忙,本节课想强调传递的主旨的可能会有所影响。
优点就不再多说,我觉得讲完一节课,好坏似乎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在这节课中成长,找到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当然,好的方面还是要保持下去,然后补足不足之处,这样你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课中学到很多。
语文学科反思篇二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采用自主互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紧扣文本,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然后利用精读品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彩之处及作者的写作情感。
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展示才华
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以及亲身体验密切相关,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所描述的一种小动物,以小动物的口吻来叙述“精灵”们给都市生活带来的好处,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创设情景,挖掘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在“听”中学
新课程强调要有效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本节课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导学中我设置了提建议与选形象大使两个题目,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充分懂得尊重动物,保护动物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类自己。并且在最后的作业设置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语文学科反思篇三
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语言能力,还要培养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学生创造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开拓进取,挖掘和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表达个性化观点。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正确运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拨号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火焰。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教学目标选择有价值的单词、句子和容易被忽略的关键段落。因为这句话“ldquo;不仅具有显示和隐藏主题的`能力,还具有聚焦和集中的能力,可以限制全文的所有部分。学生理解这些单词和句子,这对理解文章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我教小说《孔乙己》的时候,我从课文中找出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选择了“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穿着长衬衫的人”这句话,并设置了一段文字,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怜、迂腐、谦逊的人,诚实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此外,我将在每节课中选择一个关键部分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途径训练,并进行综合分析。这意味着很多。抓住关键段落,就能抓住主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牵一发全身,少赢多赢的效果。
推荐阅读: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及时添加一把火。适时教学,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运用艺术教学,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不能及时掌握时,教师及时指出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拨开知识理解的障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究活动得以继续。及时指导还包括,当学生的思维走入歧途时,教师迅速将其作为新教材,并通过巧妙的指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指导,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让学生置身于动态、开放、生动、多样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体现,并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们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极高。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当学生感兴趣时,他们才会兴奋、快乐地学习并有效地学习。创造一种情境就是创造一种氛围,调动人们的激情。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联想和比较创造问题情境。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时,他们处理的信息是奇怪的。只有当我们把这些奇怪的信息与学生的一些熟悉的图像和感性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加以比较时,他们的心理才能相互兼容,易于理解。
例如,当我教授苏轼的《赤壁怀旧》时,我想让学生们了解这首诗中的英雄气概和壮丽意境,以及苏轼对英雄的崇拜。我首先介绍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开篇画面:滚滚的长江东流,激起千波万浪,这幅强有力的画面和可感知的画面突然抓住了他们的灵魂。然后我们介绍《三国演义》中电影片名的歌词;长江东流,波涛冲走英雄,是非成败,转身,青山依旧,,太阳好几次都是红色的,“将其与“江河东流,波涛滚滚,千古不朽”相比较。在老基地的西部,人性是:《三国演义》的赤壁、周浪,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和相似之处?受《三国演义》开场白的影响,学生们感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宏伟和广度长江,他们的心中自然升起了豪情,他们的思想也飞了起来。通过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知识的积累和理解,他们也可以体会到这些句子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他们也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无论英雄们有多么强大和功勋,他们都有着普通人无法抗拒的自然生活规律,注定会被历史的巨浪冲走。但在仔细品味之后,他们还发现这些句子中包含的情感色彩略有不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掌握了英雄场景和英雄情怀的要素,然后通过联想和比较,让他们开拓进取,参与其中,让他们有机会自由表达。一跳就能抓住的苹果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德斯托霍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和鼓励。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非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梦想是将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促使他们体验生活,关注和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把握学生的主要情感和心脉,通过引导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的心灵振奋,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理解中,我们可以解决思维结和心理障碍,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安全教育教学反思爱教育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反思篇四
教学本文,主要想引导学生在熟悉剧情的基础上,把握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欣赏戏曲语言,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学习戏曲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深层探究,正确理解水上漂的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通过课堂实践,实现了大部分教学目标,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了解了川剧的一些基本常识,比如,变脸艺术、戏曲种类等知识,起到了戏剧审美的教育作用。
第二、通过反复阅读,结合多媒体,学生了解《变脸》的基本剧情。
第三、最重要的是理解了人物的形象美、剧情美,在此基础上赏析了剧本的语言美,最终达到了本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当然,利用几段关键唱词组织学生讨论情节,讨论人物性格,课堂气氛积极活跃。也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这是本次教学的亮点。
同时,也深感不足,一些课件的设计过于复杂,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对戏剧常识讲解太多,冲淡了课文学习重点。另外,剧中的帮腔人的作用学生了解不甚清楚。
语文学科反思篇五
这学期的时间极短,每一课时、每一分钟都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片刻耽误不得。
按照教学计划,今天我们要学习《大象的耳朵》,上午第一节是二年级一班的语文课,没过多久,天越来越黑,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我把所有的灯都打开了。
“同学们,当大象听到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时,他是怎么想的?请你用横线画一画。”突然,一股大风吹来,教室里飘满了杨树毛,孩子们都捂住了口鼻,课堂的学习氛围随着杨树毛的到来都消失了。坐在窗边的孩子自发地关住了窗户,可教室还是静不下来!
正当我准备维持纪律时,我突然想到《雷雨》一课,这不是现成的教育题材吗?于是,我清了清嗓子,指着窗外说:“满天的乌云······”孩子们一愣,接着,几个学生说:“黑沉沉地压下来······”我又接到“一阵大风吹得杨树毛”“满教室乱飞—”孩子开心极了!“同学们!听!轰隆隆,轰隆隆······”“雷声越来越响,大雨就要下起来啦!”正说着,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雨下起来了,我们听一听雨声吧!”教室里安静极了,杨树毛再也吸引不住孩子们的目光了!接下来,我又说到:“同学们,等雨停了,我们就去操场呼吸雨后清新的空气,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大象的耳朵》,好吗?”“好—”孩子们的声音洪亮极了,教室静下来了,孩子们的心也静下来了!没有人再往窗外看了,孩子们都端坐着听我讲课。
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写教学反思,我想到:今天的课堂我为什么没有再“放一放”呢?如果新课我停下来,让孩子们拿出笔,进行小练笔,写一篇孩子自己的《雷雨》,不是更好吗?我想孩子们一定心中有话,并且愿意说!
我想,孩子们的注意被杨树毛吸引,除了杨树毛这一外部刺激物之外,还因为新课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比较陌生,而《雷雨》的内容与窗外的景象融为一体,而且《雷雨》这篇课文孩子们学过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所以它们有着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此时让他们写一写,启发他们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效果一定不错!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因此,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儿,进行有效地课堂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必要的修炼!
“教育是教育者永远的修行!”课前精心准备,课后认真反思,愿我们永远走在修行的路上!
语文学科反思篇六
在学习了第六单元第24课《日记两则》之后,我知道学生又有了一项新任务,那就是了解“日记”,懂得日记的格式和内容,并能尝试着去写日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日记,虽然对于日记标头的格式:日期星期几天气他们基本上都能牢记住,但是对于日记的内容却是模糊不清。虽然我也多次强调写日记就是自己把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写了下即可,但是好像学生的理解还是不清晰。很多时候,从学生的日记中根本看不懂他在写什么,有的写的篇幅是长,但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他记下来的全是流水账。记得以前自己上学时,老师会经常提醒,写日记不是记流水账……那时自己还不太明白何谓流水账,但今天当我看到学生写的日记时我能深切地体会到“流水账”的含义。下面就展示几篇:“流水账”的日记:
日记二:今天爸爸带我去天河公园玩。我们坐车到那里,先去坐了小船,又去玩了木马……玩了之后我们就去吃饭了。吃完饭一会我们又去玩,晚上我们就坐车回家了。
除了“流水账”日记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标点符号。有些学生的日记写的`很长,但是通篇也找不到几个标点符号,有的学生却乱用、错用标点符号,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停顿的地方又不停顿,引用别人的话时又不懂用冒号、引号……当然想让学生,尤其是刚开始写话训练的二年级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平时对这方面的指导很少,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现在回想下,其实以前我们忽略了这方面的指导,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就可以通过停顿、语气等提示去提醒学生标点符号。那以后我也将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指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认识标点符号,在写话的训练中去运用标点符号。以希望学生能更好、更加准确地把标点符号运用到自己的日记中。
当然在诸多的问题中,我依然能看到一些让自己欣喜的佳作。虽然他们写的很少,但是却能叙述出完整的事情,寥寥几十字展现的确实学生最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最真实的内心,更有最宝贵的童真。下面是几位学生的作品:
日记一:好久不见的太阳今天终于露出了笑脸,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好开心!(聂牧云)
日记二:我今天看动画片的时候学了点四字成语,有笨鸟先飞、口是心非……反正还有一些,那我就不写了。(梁力云)
日记三:今天我在想,为什么哥哥每天都不用扫地、值日呢?明天是星期四了,应该到哥哥了吧!(李乐瑶)
日记四:明天就轮到我们班和二年二班跳绳比赛啦!我们班参赛的有王湘、彭洪章……我好期待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
在学生所写的日记中我感受到了惊喜,也看到了问题,希望自己能以问题为引领,找寻出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的更好办法。
语文学科反思篇七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当今高中语文教材版本阵营中的一支新军,它以简短的篇幅、轻盈的形式以及极具人文内涵的文章篇目,成为各地高中教材选择中的“新宠”。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以模块、专题的形式组织课文,扬弃了以“单元”和“体裁”为线索的组织形式,使得其内容新颖,贴近师生的精神世界,操作起来也更加灵活;另一方面,轻盈的文本带来的这种操作上的方便,使得考量的方式也更加灵活,根据模块相对应的“学分认定”考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考量方式。表层上看,苏教版似乎融合了各方面的优点,达到了一种最佳的架构。但实际上,苏教版语文教材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处理好,笔者作为刚刚执教高中语文半年的青年教师,不可能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阐述,但是根据半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尚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地、单维度地分析。观点不尽正确,希望能借此引发思考,以期我们的语文教材、教学达到更高的一个层面。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二)为参照对象,旨在考察其对现当代中国文学的选择情况,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照性的探讨与多角度“替换”,试图就“文学文本资源”与“高中语文教材选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中,编者选入的文本可谓比较到位,尤为食指的《相信未来》和张洁的《我的四季》,能够给刚刚入学的高中生以知识和思想上的双重洗礼。但美中不足的是,所选的文本往往过于简单,文本的可阐释空间较小,文本资源的涉猎的范围较小,这一专题的现代文几乎全部选自“当代”文学。在“吟诵青春”这一板块中,选了两首朦胧诗人的诗歌,这就表现出了选择视野的狭窄。其实,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青春”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一再被唤起的母题,我们可以看郭沫若以及整个创造社对青春的颂扬,看40年代青年作家对青春的描摹,而不应仅仅把目光锁在“当代”。笔者以为,可以将江河的诗歌换为穆旦的诗歌,或者郭沫若的诗歌,让学生体会别样的青春,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贯穿于20世纪的语言的变革。恰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只有让学生对语言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找到学习的乐园。
“月是故乡明”是纯粹的现代文单元,所选的现代散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这些选文依然是过于侧重“当代”而忽略了“现代”,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话题在“现代”时期的'中国,可能表达的更为显豁一些。然而,为什么选的少之又少?散文大家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有很多这样的经典文章,然而它们都没有被纳入编者的视野。我不敢说教材选入的文章不好,然而我敢说,它们肯定不是最好的。据我了解,本教材的主编丁帆是研究当代文学出身的,因而在不自觉中,就会被自己的研究视野遮蔽,而忽略了选材的广泛性。
在“象山那样思考”这一专题中,两篇文章分别是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可以说是大家普遍认为很好的。其实不然,紧扣这一专题并且语言更美、思想更深厚的,应该是现代时期的周作人、梁遇春,当代时期的周涛、张承志。他们的作品更具代表性,也更具有经典的力量。高中语文课文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它必须是经过很多人咀嚼、然而又新味百出的经典,它可以给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们无限思考的空间,并且思考过后能接受精神的熏陶、灵魂的洗礼。因此,我想说,本教材的选择还没有下够功夫,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更广更深的开掘。
至于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中选入了《我与地坛》,这是值得选入并且应该精细研读的一篇文章,作为当代不可多得的持续思索生命价值的作家,史铁生其人其文都是中学生学习的生动材料。这篇文章选的好,恰恰是因为它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暗合了“三维目标”的要求。
“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其实可以加入中国的作品,要知道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中度过的,对于“和平的祈祷”可能要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强烈,在这种背景下,选入中国人的作品,可能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思想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上,效果会更佳。读一读战时西南联大作家的文字,以及国共战争时期诸作家的文字,那是成熟的现代文学所传达的“和平的祈祷”,那是爱国精神与文字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不能不说,这是教材选择的一个失误。
“历史的回声”过分注重了文言文的成分,反而忽略了现代人对历史的反思,要知道,现代中国作家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朝代,你只要读一读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就会明白。学生对余秋雨是熟悉的,他们也乐于读这些文字,并且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获得过鲁迅文学奖,我觉得选择他的文章,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慢慢走,欣赏”专题选入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是一些经典篇目,这主要是《荷塘月色》和《祝福》,朱自清和鲁迅的文字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素材。但是,我们恰恰忽略的一点是,在学习朱自清和鲁迅时,应该怎么去学?学到一个什么程度?特别是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奠基者,面对他浩瀚的文学创作,我们又应该怎样选择?考虑的基点应该是,怎样选择才能做到让学生接受一个真实、丰富的鲁迅。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学界有过多次热烈讨论,一方面是在现代社会日益彰显其价值的鲁迅其人其文,一方面却是因其作品语言怪癖、深奥难懂而引起的广大高中师生日益淡漠与隔离,以至于鲁迅几近成为语文教学的“鸡肋”。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面对鲁迅这样庞大的对象,怎样在“选”与“源”、“教”与“学”之间找到好的解决途径。
而对于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这篇经典散文选的好,然而教与学中间却容易无意间消解它的文化意蕴。至于汪曾祺和孙犁的小说,“平淡中的美”大概是学生们难以体味的,与其选入这些小说,倒不如增加莫言、苏童等当代小说家的先锋小说,他们的语言美,故事性强,也更贴近现时代生活。《边城》作为“永远新的旧故事”,被列入“自读课文”,我想,小说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高中生的心理结构还未能完全理解沈从文的这样一种行文方式和思想意蕴。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课文的边城,恐怕会变得“名不副实”——学生读不懂。不仅仅是高中生,就连大学中文系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边城》。
长久以来,困扰我们语文教育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缺乏人文性,我们的语文教育可以说是“教”而不“育”。随之更深的思考是,我们的学生语文素养差,以至于升入大学之后再去弥补,或者干脆不去弥补,这种“营养不良”更深层地导致我们的大学中文系很少出现著名的作家,即便有作家,也表现出文化素养上的“营养不良”。百年中国文学,我们始终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不妨要问,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果说,鲁迅先生当年一声惊人“救救孩子”唤醒了沉睡的泱泱大国国民,他们一代人开启了白话文教育的先声,那么,21世纪的我们,应该深刻地反思怎样在孩子们中间展开最佳的语言、文学教育。作为乳养学生文学涵养母体的高中语文教材,应该细细端量。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苏教版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反思篇八
每次走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总是问自己,这节课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问着自己,就觉得身上的担子千钧重。
其实,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沉闷的灌输型的课堂学生不喜欢,老师也是声嘶力竭而不得一丝乐趣;热闹的课堂学生喜欢,一张张小嘴说得天花乱坠,可一到真刀真枪动笔写作,就笔如千斤,江朗才尽了。该怎样解决这一个矛盾?难道这真是不可调和的问题。
从走上教育岗位这几年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学生语文成绩很好,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们中大多数不太喜欢语文课,因此上课也是漫不经心的;另外一些学生很认真,语文课上老师说的每句话,板书的每个字,他们都会记录下来,可是语文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结局?一经调查才发现,奥妙原来很简单,前者爱看书,而后者却把看书当成了任务,努力完成,体味不到其中的任何乐趣。
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就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要充当引路人,引领我们的每个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其实,想想我们自己,当你把阅读变成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还用担心读书认真不认真的问题么?所以,面对学生,我并不急着分析课本,而是向他们介绍中外名著,把其中的经典情节用幽默的语言简单的讲给学生听,语言不一定很优美,但是一定要现代,这里的现代是说将过去的观念用现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说出来。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自发的去找名著阅读,这样比你苦口婆心的向他推荐,声色俱厉的强令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三,注意语文课的深度。我绝对认同语文学习决不能停留在表面这个观点。所以,我经常给学生读美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蕴涵的哲理,提醒他们其中优美字词句的意境,并要他们写下听后感。这样训练的结果,学生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而且因为听的多,视野也开阔了,写起作文来也是素材多多,观点新颖,经常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出现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写出来只是想告诉大家,语文教学效果的呈现必须以老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为前提。我也在努力这样做着,若忽视这一点,教语文真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语文学科反思篇九
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
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