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总结亮点工作篇一
襄阳市xx位于襄城区卧龙镇,地处城郊结合部。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一所普通中学,1985年改办职业教育,原名为“襄阳县高级职业中学”,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入襄城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城区职业高级学”,成为该区仅有的一所融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基地。
学校坚持“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以“一校多制,多元办学;校企联动,工学结合;技训为主,全面发展”为办学定位,采用“就业安置,考学深造”的教育模式,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路子。近五年来,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已占到全校的35﹪以上,每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00人次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高职统考过线率达99﹪,升入二类本科院校的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广泛赞誉,真正实现了就业升学双丰收。学校自开办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合格中职毕业生15000多人,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面向市场,结合生源情况和学校办学实际,本着“积极发展,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办学思路,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三分教学’为基础,突出因材施教;以‘工学交替’为载体,突出技能实训;以‘项目教学’为方法,突出技训实践;以‘三个转变’为指导,突出素质教育;以‘高考升学’为根基,创立学校品牌”的办学特色。
以“三分教学”为基础,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在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办学灵活性、适用性特点的前提下,推行“分段、分层、分流”的教学模式,把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志趣和意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学生成才之路。“三分教学”就是把中职三年六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两次分流”,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及时调整,全面提高的目的。对立志升学的学生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教学;对志愿就业的学生强化技能实训,培养其一技之长,使其毕业既能文化学历达标,又能拥有相应等级专业技能证书,通过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形式安置就业。学生在校有两次分流,调整发展方向的机会,升学和就业可自由转换,专业方向也可在大框架内进行调整,从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以“工学交替”为载体,突出技能实训;选择志愿就业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和相关企业签约命名,在校完成一定的专业理论教学任务和培养拥有基本的专业技能之后,把实践教学整体移师企业,采用“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学生与员工交流”的形式,由企业利用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通过提供工作岗位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展开技能教学,产、学、教一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良好基础。2008年以来,我校先后与上海振华港机、襄阳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的企业联合开办了振华班、襄化机电工班、襄化机焊工班等技训班,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合作,取得很好的实训效果。
以“项目教学”为方法,突出专业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们采用实训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分组参训,技训教师分别指导的教学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实训场地和设备,在钳工、机加工、电子装配、电工检测,plc自动化控制等实训项目上推行“项目教学”,模拟企业生产环境,采用企业生产运作模式,学生在仿真的环境和岗位上相互配合,从而增长知识,感受工作氛围,体验工作内涵,让学生“零距离上岗”,与企业“无缝对接”。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突出素质教育;我们在培养方式上将专门的技术知识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薄基础窄专业”向“厚基础宽专业”转变,由“重专业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向“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能力”转变,由传统的专业界定向淡化专业方向转变。由此,我们加强了学生基础文化课和通识性技能课的教学,使之具备相应学段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水准;还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礼仪、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修养。
以“高考升学”为根基,创立学校品牌;“高考升学”是我校现阶段赖以生存的根基。多年来,我校在高职统考升学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锻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学队伍。目前,国家对中职高考还开着一扇门,中职学生还有机会进入高校深造,很多学生和家长也有升学意愿。我校也紧密把握高职统考变革方向,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过线率达99﹪,升入二类本科院校人数名列前茅的成绩,在社会上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形成了一个叫得响的学校品牌。
二、德育工作机制上,我们以“三全德育”为理念,贯彻育人方针;以“四育人”平台为支柱,建设育人体系;以“三位(学生、学生干部、班主任)层级考核”为载体,强化育人管理;以方案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育人章程。
通过打造“四育人”平台,践行“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规范,以评价为手段,以培训为保证的德育机制和用文化感染人,用组织培养人,用制度规范人,用人格提升人的育人方法。所谓“四育人”平台就是建立德育四大基本支柱,建设“管理育人工程、环境育人工程、活动育人工程和服务育人工程等“四育人”工程,管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是学生的德育实践,环境是由学生参与设计,服务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三、学生管理工作上,我校采取“七个三”教育管理模式,即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的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题的观念教育;开展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当文明人为主题的文明教育;开展以学校、家庭、社会为网络的三结合教育;开展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主题的“三自教育”和以珍爱健康、珍爱幸福、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为建设和谐校园,立德树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上,我们抓好三支队伍(学科教研组长队伍、名师能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共同成长和岗位成才;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引导教师成功转型,我们利用国家级和省级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先后派出60多人次的教师出外培训学习,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培训,带动全组教师整体提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壮大技训师资队伍,提升技训师资水平,我们每年都选派一批领导和教师深入企业顶岗挂职,到企业实践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提高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时选聘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采用“以评促教”的管理方式,严格考评,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我校在特色建设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立足质量管理核心,落实教学常规环节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我们始终坚持“五个中心”(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坚持以常规管理为中心,常规管理坚持以教学评估为中心,教学评估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教学质量坚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环节的管理,做好教师的全方位评教工作,以评促教,以比促教,以训代教。
2、抓好两个校外合作,提升师资技能水平
中职学校师资技能水平,现阶段主要依靠“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得到提高。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职上课,提升学校技训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顶岗实习,增强动手实训能力。通过和院校合作,依托高校,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参加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目前,我们就利用组建襄阳市第一职教联盟的机会,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人文学院加强了合作,利用他们资源优势,组织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到职院接受“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技能实训。另外,还可利用高校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资教生,培训锻炼成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教学骨干,为建设“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技训师资队伍奠定基础,满足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需求。
3、推行三分教学模式,实现就业升学丰收
通过“分层、分段、分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自由调整,便于学生找到合乎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志愿学一技之长的学生,选择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加强实训;有志于高考升学的学生,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已发展的一片天地,从而实现就业、升学双丰收。
4、完善三全德育机制,探究立德树人之路
我们以“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管理”三全德育理念为指导,依托“四育人”平台,强化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让班主任减轻负担,让学校充满青春与活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然,现在我校在职教发展上还存在着办学理念落后、管理体制滞后、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学脱离实践等困境,需要从五个方面加以突破。
一是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做好“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五个对接。
二是管理体制。借鉴高校院系管理模式,按专业大类设置专业部,实行学校——专业部——班级的分级管理,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下放到专业部,教务处、学工处转变到指导、协调、检查、研究上来。
三是师资队伍。由于我校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比例成倒三七,技能教师严重不足。需要建立招聘机制,择优招聘专业教师;健全培训机制,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建立转型机制,实施转岗培训,实现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
四是课程设置。在学分制框架下,设置课程模块;开发、审核、设置和评价对接市场、服务经济、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合理确定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比例。
五是实训实践。实践是职教之本,要依托农村市场,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完善产学合作机制,坚持开放办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按照“学校实训室技能训练——项目实训仿真环境实践——工厂顶岗实习等基本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工作总结亮点工作篇二
多年来,我院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改建了病房楼,购置了核磁、ct、彩超、大型生化仪等设备,满足了农村群众的多层次医疗需求,同时对检查实行限价、限次,并对同级及以上医院的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有效减轻了农村患者负担。优化急救服务,开展便民服务。对急危重症病人应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改进住院服务,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以"技能好、会沟通"为重点,实行"优秀护士带科室、优秀科室带全院"。并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每月2次到辖区各村开展义诊活动。推进"三合理"住院,即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坚持因病施治。继续开展医务人员"三基"抽考,大力推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设立医德奖惩制度。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全院各科室均设立医德标兵,以科室为单位,每月1次开展了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了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多与患者接触,多用通俗语言,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沟通,门诊患者有接诊医师负责沟通。使农民患者也能明白自己的疾病详情,更好的改善医患关系。
**县第二医院
工作总结亮点工作篇三
自20xx年以来,我部每年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提升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履职尽责能力,大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
20xx年,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围绕“抓学习、强素质、促创新、提能力、比贡献”这一主线,进一步完善了集中学习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和帮带责任制度,通过专题训练、集中测试、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全面提高了组工干部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协调能力、办事能力和自制能力,提升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推动了组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0xx年,开展“组工文化建设年”活动。在巩固06年“学习提高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引导组工干部在建设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上下功夫,发挥文化作为柔性生产力的融合、激励、感召和导向作用,全面推动组织工作上水平。
20xx年,开展“素质形象年”活动。严格按照县委“争当排头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与部署,以“三最三为两满意”为目标,通过网络学习、能力提升训练、外出考察等形式,全面提高机关干部“说、写、干”的能力,不断提升部机关外在形象,使组织部门的表率形象更加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组织工作的成效更加突出。
20xx年,开展“组织工作提高年”活动。围绕组织工作如何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如何科学发展两大课题,引导广大组工干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推进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20xx年,开展“争创模范团队,争当组工标兵”活动。制定了争创标准和实施方案,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激发团队活力。通过网络学习、能力提升训练等形式,全面提高机关干部“说、写、干”的能力,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拓宽人际交流渠道,增进组织系统上下、左右间的理解和信任,活跃了组工干部文化氛围。
20xx年,开展“业务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每季度听取一次讲座、每半年举办一次培训、每年撰写一篇以上调研报告”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开展组工干部“问计基层、服务发展”调研活动,定期与基层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开设“组工干部论坛”,利用集体学习时间,让组工干部人人当老师、轮流上讲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进行技能比武、征文练笔、文体活动等。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观摩,进一步解放思想,增长见识,更新观念。实施“流程再造”工程,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修订完善和优化提高,提高办事效能。
工作总结亮点工作篇四
单位:国网浙江杭州市临安区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2016年10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全装修工作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6〕111号】,要求在新建居民小区推广“全装修和成品交付”模式。浙江电力公司紧抓此次契机,以杭州市临安区为试点,与辖区内各大房地产开发商开展沟通洽谈,在即将开工建设的高端小区楼盘中推介居民电采暖技术,并最终确定在“桃李春风”小区试点推行居民电采暖工程。临安“桃李春风”小区位于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区域的“颐养小镇”,是绿城集团旗下以中国古典别墅为样板设计,主打绿色、养生理念的特色小区。在小区项目立项、初设审查、工程建设等各个阶段,临安公司大力开展技术推介、经济性对比等各项工作,成功协助该小区开发商选择地暖、生活热水二合一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并于2017年开展工程实施。
一、特色亮点开展前现状及问题
(一)南方冬季供暖的需求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在冬季气候特征上,南方与北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属于北方气候区域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等15个省市。属于南方气候区域范围的省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15个省市。按此标准的南北划分,恰好与我国提供冬季集中供暖的省市基本一致。
北方各省市冬季取暖补贴政策覆盖的时间跨度大体上一致:总体上华北地区的供暖时间是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当平均气温降至某一温度区间时,将启动集中供暖。
我国北方冬季的那个题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但北方也有诸如北京、天津、山东等相对较为温暖的省市。相比之下,南方一些偏北部的省市,在最寒冷月份的平均气温与北方一些偏南部的省市较温暖月份的平均气温不相上下。另外,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来考虑,16摄氏度市人体对寒冷忍受程度的一个界限值。低于这个温度值,人体就会因寒冷而感到不适。由此可见,对大多数南方省市而言,冬季取暖是必须的。
另外,南北冬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数据对比也能从侧面进一步证明南方取暖补贴的必要性。所谓相对湿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空气所溶解的水与其最大限度可溶解水的量的百分比,数值越高,相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与温度存在着反比关系,即相对湿度越高,温度越低。从人体感受的角度来看,相对湿度每上升10个百分点,人体的感受相当于温度降低2摄氏度。在温度相同时,南方居民所感受到的寒冷要比北方居民更加强烈。
22.6%,平均温度下降4.52摄氏度,浙江省折算后的平均气温为3.2摄氏度,比山东省的平均气温低。所以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浙江省提供冬季供暖非常必要。
(二)采取分散电采暖的背景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南方地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没有考虑供热系统,供热的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假如采用集中供热,城市基础建设改造的费用政府无力承担;南方集中供暖的时间先对北方会更短一点,设备闲置率更高。
另一方面,南方的气候特征也决定了集中供暖并不经济。湿度越大空气导热性越好,同样温度的空气,湿度越大,空气里溶解的水蒸气就越多,导热性能就越好;湿度越大的空气热熔越大,热容是指物质升温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湿度越多的空气所需要的热量就越多。南方由于潮湿的气候特征,导致了南方的建筑特点是通风较好而保温较差,使得室内温度极易散失。潮湿气候条件下,如果采用集中供暖,即便有保温措施,长距离管网输送热介质的沿途热损失也是非常大的。而热烈输送给室内用户后,不仅加热室内的空气,还要加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同时还要应对墙面、天花板、地面、门窗、冷空气渗入所带来的热负荷。
(三)满足绿色取暖的需求
根据国务院2013年37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中的相关要求,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广使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
现在煤改电的主流技术采用的也是空气源热泵,而不是直接用电热。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把高品位电力转换为低品位热量,能源转换效率太低,浪费资源。二是直接采用电采暖需要大规模增加电网的供电容量,电网改造的投资巨大。
空气源热泵,又称为空气能热泵,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经过空调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力转移到建筑物内,满足用户对生活热水、地暖或空调等需求。空气源热泵运行安全、保护环境。采用热泵加热的形式,水、电完全分离,无需燃煤或天然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用担心制冷剂泄露污染环境。使用灵活、没有限制。相比太阳能、燃气、水地源热泵等形式,空气源热泵不受地质、燃气供应的限制,不受夜晚、阴天、下雨及下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可以实现一年四季全体24小时安全运行。节能科技、省电省心。空气源热泵高效环保,相比电采暖每月解释75%的电费,经济效益较高。
二、成果内涵
桃李春风小区一期413套精装修别墅电采暖系统已竣工,二期390套别墅正在施工中,正式交房后预计增加用电容量约4800千瓦,年增售电量约500万千瓦时。
三、主要做法
1、政企联动,出台政策支撑。
结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
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住建厅《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全装修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紧抓杭州“g20”后峰会时代和“三美临安”建设契机,临安供电公司联合杭州供电公司积极与杭州市经信委沟通,促成发文《关于鼓励推广使用电采暖的通知》【杭经信电力〔2017〕178号】,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供电部门、房地产开发商等紧抓新建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付”契机,研究出台鼓励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快电网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杭州地区居民电采暖技术的推广工作。政策的出台为居民电采暖技术普及落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扩网增容,支撑用电负荷。
区域的供电瓶颈问题,为居民电采暖工程的有效推广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3、关口前移,服务房产企业。
一是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公司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及时收集房地产项目立项、小区定位等信息,在项目初设阶段,我公司邀请电采暖设备供应商,主动介入房产小区开发前期工作,从产品定位、技术特点、建设费用、运维成本、使用成效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合理选择居民采暖设备。二是现场实测、有效比对。在我公司成功与绿城集团就“桃李春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我公司邀请浙江电科院相关技术人员,在“桃李春风”样板房内开展电采暖数据实测工作,现场采集能耗、费用、温度、噪音等数据,并与同等面积燃气采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得电采暖技术、经济优势更俱说服力。
4、协同高效,定制电采暖服务。
一是跨部门联动、套餐式服务。公司营销部门负责用户电采暖引导宣传、需求收集;运检部门合理规划输、变、配电设备容量、路径;在用户委托的前提下,公司设计、施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延伸设计、施工范围,根据户型图“套餐化”设计表后电采暖设备线路、安装位置、设备选型等,将电采暖设备电源线路安装、敷设到最末端。为电采暖工程的开展,打造了横跨营销、运检、设计、施工等部门的协同运作机制。二是借助新型业务、提供增值服务。对于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其开发建设小区的公共区域,我公司将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服务、配置“电力-社区”共建服务专员,在提升小区品味、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了公司新型业务增长点。
5、加大宣传,引导用能消费习惯。
一是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开展专题报道。结合每年度的家装节时间点,我公司邀请临安电视台、临安日报等本地媒体对电采暖的经济技术优势进行专题报道,浙江卫视《小强实验室》也对电采暖进行了专题报道,累计受众940余万人次。本年度4月份,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来杭州采风,我公司联合杭州公司共同促成中央电视台采编人员到“桃李春风”采编素材,重点采编了电采暖设备的应用场景及实测数据,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二是充分利用自有推广渠道设置专栏。我公司也积极利用营业厅、微信、app等自有渠道进行推广,一方面在营业厅摆设相关资料、设置电采暖体验区,另一方面也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微信公众号、掌上电力app等渠道推送专题,推介电采暖设备。本年度1月份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省钱对比:电地暖pk燃气地暖,选哪个更划算》,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了电采暖设备的经济技术优势。
四、实施效果
1、节能降耗,环境效益突出。
成本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零排放等优势,空气源热泵系统效率是燃气系统的3倍多,以100平方米普通住宅地暖面积为例,室温达到同样的温度水平,热泵系统能耗将远远低于燃气系统,采暖费用也仅仅是天然气系统的三分之一。仅“桃李春风”一期电采暖工程预计将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75吨,氮氧化物排放2.036吨,二氧化硫排放0.577吨,烟尘排放0.255吨,有效推进空气质量改善。
2、智慧能源,畅享电力生活。
电采暖设备由于没有燃气采暖设备的“燃烧”过程,除了具备安全可靠、零排放的优势外,还具备温度控制精准、智能分区控制等功能,并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入智能家居系统的优点,借助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服务多样、灵活互动、友好开放的特征,实现“全天候”远程温控功能,为广大居民用户畅享电力生活提供新的“样板”。
3、示范引领,促进全面推广。
截止目前,“桃李春风”电采暖工程已经接待参观4200余人次,通过媒体报道已有受众940余万人次,微信公众号推文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以上,并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这使得“桃李春风”电采暖项目成为了杭州,乃至浙江电采暖的典型案例,这对社会普及电采暖常识,引导群众改变用能习惯,引领社会转变能源消费模式,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将对电采暖技术的全面推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工作总结亮点工作篇五
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返校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较差的现象,学校建立三级导师制,即“老师、组长、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合作学习模式。
主要措施为:
1.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小师傅、小先生)组成的三级导师团队。
2.制定导师职责。包括: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及学生代表职责。
4.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5.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设立“悄悄话”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
6.建立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级导师履行职责。
三级导师制的实施有机融入到延时服务当中,在自主学习课程当中,师生共同对后进生进行精准帮扶,既锻炼了“小师傅”又让“小徒弟”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起了自信,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