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时间:2025-01-25 作者:ZS文王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要素,以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下是一些编写教学计划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一

教学目标 :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象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四、总结。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二

小学生要认识除法,必先认识平均分。认识平均分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基础。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出于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特点,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去。

1、新课开始,从语文课的汉字“分”字入手,利用猪八戒分苹果的故事引出分东西,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分圆片的情境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分圆片的时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再次操作学具,按要求摆小棒,通过分,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体现分的多样化,从而得出: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动手分学具的过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再多次经历分学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的道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三

教学目标 :。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 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桃树画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

一、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4枝粉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枝  另一人3枝。

其中一人2枝  另一人也2枝。

教师拿出6枝粉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二、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1、 示图片(8个桃)。

如果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同学们拿出8个图片,动手试一试,分完后,给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集体交流。

(1)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同学们,每个小组也有一棵这样的桃树,小组合作,试着分分看。

小组合作分桃子,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二页)。

2、第2页“试一试”

教师说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二题。

先看上面一题的图,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并填空。再做下面一题,指名读题目要求,一起动手圈,圈后填空,同桌学生相互订正。

4、“想想做做”第三题。

指明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还继续学习平均分。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平均分”的教学内容与九义教材相比是加强了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探索。

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平均分,例l是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让学生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根据本班实际,改变主题图的情境,因春节刚过,学生在新年里会到处串门做客,主人就要准备好食品招待客人,引出主题图,主题图分步展示,出现一定的坡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同样多”。

(2)通过例l的教学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里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给这种分法取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对这种体会做出一种概括,加深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例2是让学生体验原始含义的平均分,体现出人们认识平均分的过程。

有关专家谈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例2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就直接用到了第三种方法,而没有经历原始的平均分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总数不给学生,大碗里装的乒乓球(代替汤圆,以便于操作)有多少,学生一下子也看不出来,这样容易使学生用到最原始的分配方法(1个1个地分)进行探索,经过探索后,有学生发现了总数(15),决定用以前的乘法知识直接解出答案。因为3x5=15,所以每份应该是3个乒乓球。

这样就使学生经历了从原始平均分到最优平均分的过程。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最好的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1)通过教师发奖品,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捆铅笔,而不是发给每一个人,这可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今天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先数出总数12枝铅笔,再看看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到几枝,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开放练习。这里设计的是12个“汤圆”准备请多少人来吃能够平均分,有多种答案,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点比例思想,“汤圆”总数不变,吃的人数多,每人吃到的就少;吃的人数少,每人吃到的就多。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对学生的心智活动起到一定的启迪、激励、挑战的作用。

(3)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平均分”,体验从原始化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现象。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五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课堂向有效课堂、智慧课堂迈进。《认识平均分(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层次性突出。

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生活中分桃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无序的分;然后聚焦生成的基础性资源,让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在认识了平均分后,让学生判断哪种分法是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例二的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重视了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所以我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小棒,代替实物,分6个桃,这样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我预设可以出现多种分法:一堆1个,另一堆5个;一堆2个,另一堆4个;一堆3个,另一堆3个。然后引导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试一试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在按要求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分完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时,我并没有作罢,把几种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问道:观察一下几种平均分的方法,你发现什么?随着提问,几种分法的小棒图清晰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此问不但要让学生总结不管怎么分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份根数一样的本质,更看学生能不能发现总根数与份数、每份根数之间的关系,课堂证明,学生是能做到的,两点学生总结的非常好。为除法的渗透和理解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乓球、1个大碗)。

每个小组15个乒乓球、1个大碗、5个小碗、12枝铅笔。

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师生交谈。

师: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做客了吗?(去了)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苹果、瓜子……)。

2、师:我们就去看看小明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图1。(桌上放了10瓶水,每2瓶放在一起)。

师:看!准备的是什么?这些矿泉水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

生:我们可以说分成了5份,每份是2瓶。

出示图2。(桌上有9个面包,每2个放在一起,有1个面包在外面)。

师:再看,这是什么?这个面包应放在哪?为什么?

出示图3。(桌上有14个橘子,每3个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个)。

师:看看,还有什么?仔细看看,想说什么呢?(学生说)。

小明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还准备了什么招待大家?

出示图4(桌上每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5块糖放在一起)。

你们想说什么呢?

3、教学例l。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品,请看图(第13页例1),你们认为老师分得怎么样?(不怎么样)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样的分法你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叫什么分呢?

(学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平均分”(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

第13页“做一做”。

二、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1、引导。

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里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下面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学生拿出学具)。

2、数一数。

师:有多少个小碗?

3、说一说。

师: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

4、分一分。

师:小组同学合作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

5、小组展示不同分法。

(1)1个1个地分;

(2)2个2个地分;

(3)3个3个地分。

6、师:你们更愿意选择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1、师:大家表现得这么好,我很想送一些奖品给大家。这样吧!送给每组同学一捆铅笔。(送铅笔)。

学生提出疑问:我们怎样得奖品呢?

要求学生想出解决的办法。(先数数有12枝铅笔,再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几枝?)小组合作完成。

2、练习三第2题。另两种分法错在哪里?

3、开放练习。

师:你们都有奖品,老师也希望有奖品,你们每个组数出3个汤圆给我吧!你们还剩几个?(12个)。

老师的问题是:这12个汤圆你准备请多少人来吃才能够平均分呢?看看有多少种答案?

分组上台展示不同答案。

4、生活中的平均分。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平均分”的教学内容与九义教材相比是加强了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探索。

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平均分,例l是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让学生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

(1)根据本班实际,改变主题图的情境,因春节刚过,学生在新年里会到处串门做客,主人就要准备好食品招待客人,引出主题图,主题图分步展示,出现一定的坡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同样多”。

(2)通过例l的教学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里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给这种分法取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对这种体会做出一种概括,加深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

例2是让学生体验原始含义的平均分,体现出人们认识平均分的过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卢江主任谈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例2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就直接用到了第三种方法,而没有经历原始的平均分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总数不给学生,大碗里装的乒乓球(代替汤圆,以便于操作)有多少,学生一下子也看不出来,这样容易使学生用到最原始的分配方法(1个1个地分)进行探索,经过探索后,有学生发现了总数(15),决定用以前的乘法知识直接解出答案。因为3x5=15,所以每份应该是3个乒乓球。

这样就使学生经历了从原始平均分到最优平均分的过程。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最好的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

(1)通过教师发奖品,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捆铅笔,而不是发给每一个人,这可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今天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先数出总数12枝铅笔,再看看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到几枝,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开放练习。这里设计的是12个“汤圆”准备请多少人来吃能够平均分,有多种答案,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点比例思想,“汤圆”总数不变,吃的人数多,每人吃到的就少;吃的人数少,每人吃到的就多。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对学生的心智活动起到一定的启迪、激励、挑战的作用。

(3)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平均分”,体验从原始化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现象。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七

小学生要认识除法,必先认识平均分。认识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基础。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出于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特点,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去。

1、新课开始,从帮猴妈妈分苹果入手,利用帮猴妈妈分苹果的故事引出分东西,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分苹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分苹果的时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再次操作学具,按要求分物体,通过分,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体现分的多样化,从而得出: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动手分学具的过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认识平均分”教学“认反思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再多次经历分学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的道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八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难点,分层次逐一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感知到操作,再到理解,最后过渡到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具体来说,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为主,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3.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通过操作发现平均分的特点。

4.充分利用学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平均分。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九

教学内容:

教材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学具操作突破重点;通过小组合作研讨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说一说把“谁平均分”

师:(看到大屏幕)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吗?

师:很有观察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什么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师:那你们了解平均分吗?

师:同学们刚才看到了平均分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生:感觉很漂亮、很整齐。

师:那你们从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啊?

生1:分的都是一样的。

生2:每一份都是相等的。

(二)观察图片,理解“平均分”形成表象。

出示棋盘。

师:这幅图有没有平均分?

生:有,黑棋占的空间和白棋占的空间是一样的。

出示足球场。

师:这足球场,谁能说说它是怎么分的?

生:左右是平均分的。

师:我如果让左边的场地(门)大一些,右边的场地(门)小一些行不行呢?

生:不行,因为这样不公平。

生:不行。

师:所以说“平均分“是非常公平的。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分一分探究平均分的概念。

探究6的平均分。——理解定义。

师:如果让你们自己分一分,会平均分吗?

生:会。

出示6个苹果。

师:请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你所看到的。

生:我看到了6个苹果。

师:我们手中没有苹果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

生:扣子。

师:好,(听好老师的要求)请在学具袋里每人拿出6个扣子。拿出之后迅速做好。

动手操作。

师:表现的真好。那就用自己手中的6个苹果来分一分吧!

学生开始操作。

师:想一想还有其他分法吗?

(学生都摆出来之后让学生说一说)。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个)。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师:老师也想分一分,

学生产生质疑?

生:分成的两份应该是同样多的。

出示定义:

师:只有每份分得同样多才叫做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谁能帮老师分一分呢?(重新让学生整理。)。

说说分得过程。

师:这是谁分得?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

生:……。

(学生边说边板书: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小练习:

做一做。

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2、把9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3)个草莓。

判断一下,哪组是平均分?

1、2、3、4、

探究15的平均分。——找到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个的分)。

试一试。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怎样分?

要求:不能重复,并且一个不漏的摆出来。

师:请同位两人准备15个扣子,自己试着分一分。

动手操作:两人一组。并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分的啊?几个几个的分的?你怎么想到一个盘子分2个?(分3个?)。

师:你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分3个)分得正好。

生1:我想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所以每盘3个的分。

生2:我想到除法:15除以5等于3。所以,每盘是3个。

师:你是一个善于动脑思考的孩子。我们下一步就会学到有关于除法知识。今天我们所学的平均分就会与我们将要学的除法有关,所以请同学们认真听。

把12平均分。——区分:1、分成两份。2、每份两个。

师:好。现在快速的.把12平均分成2份。

师:看这幅图,谁能说一说,它是怎么平均分的?

生: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

(二)探究“把6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师:那现在想一想,如果“有6个苹果,每2个苹果分一份,可以分()份。”

师:拿出练习纸,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画一画。

师:你有没有发现你摆的图形和前面摆的哪一个是一样的?

生: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这幅图是一样的。

师:这两幅图的分法都是平均分。那看来一幅图可以有两种说法。

(再让学生说一说,看着一幅图说两个意思。把其他的分法也说一说,然后最后只剩一幅图和两句话。)。

小练习:画一画,圈一圈。理解每份分成几个的题。(两个题圈一圈)。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是不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课件演示:

12个果冻,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12个果冻,每份3个,分成了4份。

练习:

1、看图说一说。

(1)有6盆花,每3盆一份,分成了()份.

(2)有6盆花,平均分成2份,每份()盆.

2、填一填。

(1)10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

(2)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个。

3、

(1)10个气球,每()个一束,分成了()束。

(2)10个气球,平均分成()束,每束有()个。

三、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生:平均分)。

什么样的分法才叫平均分呢?(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生:可以一个一个地分,这样比较准确;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这样比较快一些。)。

像“每几个一分”的说法。说几个一分我们就几个为一份。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的东西可真不少,都学会了吗?其实我们生活中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可以做出很多精美的东西。大家仔细看有没有平均分的知识,在看的同时也想一想自己身边有没有平均分的例子。

(播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

师:看到了这些图有没有启发呢?下课之后与你的同学一块交流交流。下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关键词:

教具学具:

演示教具:12个乒乓球、15枝铅笔、10个纸盒,课件。

学生学具:每小组10个小纸盒、15个乒乓球、20支铅笔。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图片)。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苹果时,每份都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1,引入平均分。

师:二(1)班的小朋友还有些食品没分好,咱们帮帮他们好吗?要求:

(1)请各组同学利用20枝铅笔代替火腿肠,帮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肠。

(2)要像他们分苹果一样每份分同样多。

a、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b、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c、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1)作业p13的“做一做”

a、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样多。

b、动手操作:用10个小纸盒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c、同桌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说一说吗?(指名说)。

3、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1)小组先讨论分法,再动手分一分,要求用15个乒乓球代替橘子。

(2)展示汇报分的过程。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

提问: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快、准确)。

4、独立进行平均分,做p14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用铅笔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巩固应用,消化提高。

1、练习三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圆形卡片代替梨。

(2)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用小纸盒代替盘子)。

(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你们分的过程和结果。

2、练习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一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2)交流展示插花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突出平均分)。

(3)评选,谁插得花最漂亮。选出每瓶插得同样多的,强调把12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4朵。

3、练习三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判断。

(2)集体交流,说清判断的理由。

4、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了是平均分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注意什么?

五、拓展延伸。

把自己家的水果或其它物品按家中人口平均分一分。

六、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整个单元的开始部分,在备课时我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评价一下分得对错,教师订正,最后用教具演示,这样学生比较快的认识了平均分。

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另一个地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平均分”,通过分组讨论分配方案,再按方案进行“平均分”,通过小组交流,自然而然的对学困生进行了帮助,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困生也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不仅让学生接近了“平均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情感教育。正因为样,学生学习的兴致极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上课特别的积极,上课气氛很活跃。

我感觉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为下一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青岛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对平均分很陌生,对分一分却很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一分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索,在深化中发展,达到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技能。

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

经历平均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

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信息。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12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

其他学生又补充:……。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准备的吗?

(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二、整理信息,体验“平均分”

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

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

(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

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作记录。

熊猫哥哥12345。

熊猫弟弟54321。

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有的每一份是同样多的,有的每一份不是一样多的;

师:(课件演示)把6个竹笋,分给了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个。它们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教师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平均分。

师:我们把6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3个。谁能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再说一遍?(生重复2―3次)。

2、分桃子,应用中理解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信息: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每只猴子分得几个桃子?)。

师:如何进行平均分?

(2)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手中的棋子,帮小猴分一分好不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关注学生不同的分法。)。

分好以后,跟你的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3)展示分法,理解平均分。

师:谁想来展示一下你们怎样分的桃子?(学生上台展示如何平均分)。

师: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分的?

预设:1个1个的分的;2个2个的分的;3个3个分,再1个1个分的;4个4个分的。

师:分完了,小猴子满意吗?为什么?

学生能说出:每只小猴分的一样多即可。(课件演示不同的分法)我们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我们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还可以3个3个分,也可以4个4个的分。但是不管我们用哪种方法,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得了4个桃子,它们分得的结果一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谁能试着把刚才分的过程说一说。

3、分萝卜,应用中深化“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板书: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

师: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

师:可以再请棋子来帮忙分一分吗,这次要拿出多少个棋子?

生:15个。

(2)动手操作,体验另一种平均分。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分法,个别指导。

(3)展示交流,梳理分法。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要先拿出多少个棋子?怎样分的?分给了几只小兔?请一生上来分。(使用学具分一分)。

学生边说边分:拿出3个分给一只小兔子,再拿出3个萝卜给了第二个小兔,再拿出3个分给第三只小兔,再拿出3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兔,最后剩下3个萝卜,再给1只小兔。这样15个萝卜分完了,我们就可以知道分给了5只小兔子。

提问: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

4、分松果,练习中提升思维。

师:还剩下谁没分到食物啊?小松鼠都等不及了,它跟老师说悄悄话了: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谁听到小松鼠的悄悄话了?)。

生: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师: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如果不用棋子,你能想出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吗?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在纸上用铅笔圈一圈。

师:谁来说说分给了几只小松鼠?

生:3只。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也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

师:拿出5个分给一只小松鼠,再拿出5个有分给了一只小松鼠,还有5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松鼠,分给了3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5个松果。这也是平均分。

4、自主练习,构建语言模型。

师:森林里的小猫和小猪也分到了食物,咱们来看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

(2)圈圈画画分苹果,初步认识平均分语言模型。

课件出示练习题。12个苹果,平均分2盘,每盘分x个。

师:还是这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x个。

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3个,需要x个盘子。

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x个盘子。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乌鸦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它吗?18个西红柿,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x个。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二

1、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3、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学生:每人15根小棒、长方形纸一张。

教师:课件、小棒等。

2、如果小刚也去,每人拿的一样多,怎么拿?

3、买了8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一样多,怎么分?

学生尝试分。

交流。

小结: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判断练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进行平均分的尝试,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从不完整逐步清晰为“只要是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让学生逐步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意思,是一种“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进步。

学生操作。

反馈学生分的方法。

有可能是1个1个分的;有可能是3个3个分的;也有可能是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的的情况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策略,促进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2、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把12个橘子平均分,可以怎么分?

3、练习。

4、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从一些数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个物体、甚至一个图形平均分,使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认识更加完整。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情境和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活动让学生探讨“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三

小学生要认识除法,必先认识平均分。认识平均分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基础。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出于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特点,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过程中去。

1、新课开始,从语文课的汉字“分”字入手,利用猪八戒分苹果的故事引出分东西,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分圆片的情境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分圆片的时候再次感受平均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说分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再次操作学具,按要求摆小棒,通过分,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体现分的多样化,从而得出: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动手分学具的过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再多次经历分学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的道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四

1、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3、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学生:每人15根小棒、长方形纸一张。

教师:课件、小棒等。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

2、如果小刚也去,每人拿的一样多,怎么拿?

3、买了8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一样多,怎么分?

学生尝试分。

交流。

小结: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判断练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进行平均分的尝试,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从不完整逐步清晰为“只要是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让学生逐步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意思,是一种“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进步。

把15个桃子平均分成5份。

学生操作。

反馈学生分的方法。

有可能是1个1个分的;有可能是3个3个分的;也有可能是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的的情况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策略,促进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1、举例。

2、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把12个橘子平均分,可以怎么分?

3、练习。

4、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从一些数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个物体、甚至一个图形平均分,使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认识更加完整。

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5篇)篇十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是青岛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对平均分很陌生,对分一分却很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一分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索,在深化中发展,达到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技能。

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

经历平均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

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12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

其他学生又补充:……。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准备的吗?

(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

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

(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

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作记录。

熊猫哥哥12345。

熊猫弟弟54321。

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有的每一份是同样多的,有的每一份不是一样多的';

师:(课件演示)把6个竹笋,分给了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个。它们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教师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平均分。

师:我们把6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3个。谁能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再说一遍?(生重复2—3次)。

2、分桃子,应用中理解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信息: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每只猴子分得几个桃子?)。

师:如何进行平均分?

(2)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手中的棋子,帮小猴分一分好不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指导,关注学生不同的分法。)。

分好以后,跟你的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3)展示分法,理解平均分。

师:谁想来展示一下你们怎样分的桃子?(学生上台展示如何平均分)。

师: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分的?

预设:1个1个的分的;2个2个的分的;3个3个分,再1个1个分的;4个4个分的。

师:分完了,小猴子满意吗?为什么?

学生能说出:每只小猴分的一样多即可。(课件演示不同的分法)我们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我们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还可以3个3个分,也可以4个4个的分。但是不管我们用哪种方法,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得了4个桃子,它们分得的结果一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谁能试着把刚才分的过程说一说。

3、分萝卜,应用中深化“平均分”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板书: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

师:15个萝卜,每只小兔分3个萝卜。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

师:可以再请棋子来帮忙分一分吗,这次要拿出多少个棋子?

生:15个。

(2)动手操作,体验另一种平均分。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分法,个别指导。

(3)展示交流,梳理分法。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要先拿出多少个棋子?怎样分的?分给了几只小兔?请一生上来分。(使用学具分一分)。

学生边说边分:拿出3个分给一只小兔子,再拿出3个萝卜给了第二个小兔,再拿出3个分给第三只小兔,再拿出3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兔,最后剩下3个萝卜,再给1只小兔。这样15个萝卜分完了,我们就可以知道分给了5只小兔子。

提问: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

4、分松果,练习中提升思维。

师:还剩下谁没分到食物啊?小松鼠都等不及了,它跟老师说悄悄话了: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谁听到小松鼠的悄悄话了?)。

生: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师:有15个松果,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如果不用棋子,你能想出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吗?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在纸上用铅笔圈一圈。

师:谁来说说分给了几只小松鼠?

生:3只。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也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

师:拿出5个分给一只小松鼠,再拿出5个有分给了一只小松鼠,还有5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松鼠,分给了3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5个松果。这也是平均分。

4、自主练习,构建语言模型。

师:森林里的小猫和小猪也分到了食物,咱们来看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

(2)圈圈画画分苹果,初步认识平均分语言模型。

课件出示练习题。12个苹果,平均分2盘,每盘分x个。

师:还是这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x个。

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3个,需要x个盘子。

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x个盘子。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3)小乌鸦碰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它吗?18个西红柿,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x个。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范文范本是一种启发性的资料,通过学习和模仿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提升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获奖作品的工作心得体会,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人
写报告是一种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总结和运用,也是培养我们组织和表达能力的一种练习。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经验。尊敬的公司经理:
写心得体会是对于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和感受的一种总结和概括,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9.以下是一些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启发学习者思考和创作的资源,通过参考范例可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之用,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16、再灿烂的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典型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承包可以增加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邀请了一些行业专家,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承包心得和经验。甲方:乙方:为发展经济保护和发展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工作表现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步骤。了解别人的工作总结也是一种学习和进步的方式,下面是一些他人的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
撰写读后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文字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意义等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感谢大家对我们读后感栏目的关注,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对象,但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范文范本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而定,希望大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参考材料。
述职报告是一种对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正式文件,对于评估个人职业发展非常重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写得非常好的述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除作好本职工作外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一份交代和对培训机构的一份回馈,有助于培训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培训心得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普法宣传是当代法治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成果、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在本学期,自然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目标、资源、时间和风险等因素。如果你对策划方案的内容和格式有所困惑,可以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帮助。一、活动主题:向xx
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社会实践过程进行仔细分析和回顾。下面是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每一个医院的门口都有
心得体会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结果,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下是我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捡了芝麻
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观点和写作技巧。在寒假里,我又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炼出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党史是党的生命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申请机构的要求和期望,以便能够全面展示我们的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好的健身房不仅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进行,也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智慧。在写心得体会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些范文,从中获取一些写作的技巧和经验。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事情的感悟和领悟的总结。下面是一些给大家推荐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借鉴。雷锋同志曾说过:“生活中有许多人可以帮助别
通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达,比如传统的纸质通知、电子邮件通知、手机短信通知等,选择适当的方式可提高传达效果。小编希望通过以下通知范文的分享,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通过总结范文,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能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相互学习和借鉴。本次社会实践,我选择的科目
培训心得体会的撰写是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的反馈,有助于他们改进培训质量。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是对学习和成长的记录和总结,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些声音和经验吧。
在三分钟内,我们可能会做出一项重要的决策,这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首先我要感谢分行领导能给我这次展示自己、
婚礼是一次家庭与亲友相聚的重要时刻,是团结与和谐的象征。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婚礼节目和游戏,为你的婚礼增添一份欢乐和互动。20xx年x月x号,一个平凡的日子,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事物上的实践和感受加以总结和笔记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能力。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从中
读后感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和情感交流。对于这本书,我们还收集到了一些来自专业人士和作家的读后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冰心散文集是冰心的著作中的重要
编写策划书需要注意清晰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使读者能够清楚理解和接受。通过研究策划书范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和实施路径,为自己的写作带来
演讲稿应该注重节奏和韵律,在语言运用上要有一定的变化和起伏。学习优秀的演讲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演讲的艺术和技巧,并借鉴其中的亮点和特点。尊敬的各位领导、
通知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得知特定事项,并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行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通知范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江苏省《20xx年春节
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都经过实际教学实践的检验,是一些优秀教师的真实经验之谈。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改进,以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和挑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参考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总结。
学期计划中可以包括学业目标、个人发展计划、活动安排等内容,全面考虑个人的成长和需求。接下来是一些同学的学期计划分享,他们的经验或许对你有所启发。这个学期我的作文
个人总结要注重客观、全面、具体地总结,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关于个人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需要撰写一份令人满意的述职报告,来记录和总结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请参考以下的范文,希望对您撰写述职报告有所启发和指导。20xx年,工艺四班在集团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一种手段。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下是一些著名企业家的心得体会,他们通过创业和管理的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
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的互动,它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同时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大家在阅读中能够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xx小学的“红
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总结过去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重幼儿天性是一项重要的任
心得体会是思考与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压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
通过工作心得体会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下面是一些不同类型和领域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
调研报告应具备较为系统和逻辑的结构,便于读者理解和查找信息。如果你正在准备一份调研报告,下面的范文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
行政人员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接下来,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行政工作总结范文,了解一下如何进行总结和概括。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
山东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沿海,东临黄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的美食推荐,供大家参考品尝。今天,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与老师和同学们
在国旗下,我们发自内心地呼喊,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终身。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国旗下的感动瞬间,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在买卖中,我们应该注重信任和诚信,做到言行一致,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下是一些买卖行业的趋势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的买卖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出卖人:(以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第一段:介绍监督小组的背景和目的
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课程或活动后的感受、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字。通过写培训心得,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同时也可以分享给他人,以便他人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梳理和归纳自己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激发大家的
总结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反思,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分享和帮助。大家可以从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中找到一些共鸣和共通之处,与自己的经验进行对比和分析。
阅读一本好书后,写一篇读后感,不仅能够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能够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报告范文的语言应该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色彩和夸张修饰,以保持其科学性和专业性。阅读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应对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心得体会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第一段:引言(100字)。《文明守信》是一种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要求员工定期提交述职报告,用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成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述职报告,小编整理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启发
转专业申请书应该紧扣主题,突出自己的转专业动机和理由,同时要具备促使审批人员认可的说服力。通过阅读转专业申请书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
活动策划是一项需要创意、执行力和团队协作的工作,可以展现出组织者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活动策划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
通过工作体会,我们可以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工作体会样本,希望对大家写作工作体会有所启发。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我
单位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或目标。这是一份关于单位绩效考核的调研报告,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和同事们:大家好
离婚协议可以为离婚双方提供明确的离婚事项和约定,避免日后的纠纷和争议。离婚协议范文的参考并不意味着具有强制执行力,双方应当依法依规自行起草和签订协议。
三分钟舌尖上的美食,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分钟内如何给予他人积极启发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范文范本是总结写作的参考资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范文是对某一类文体的典型样本进行总结和概括,是学习和参考的好材料。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
每一次教育教学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并提炼出有价值的心得。接下来是几篇优秀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20xx年8月25至2
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
5.国旗下讲话稿是一种凝聚力量和引导方向的演讲形式,鼓舞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奋斗不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国旗下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在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之处。真实的申请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如何将个人经历和能力展示得更出色。请求事项:1、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
贫困申请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申请者对贫困情况的准确描述,以及个人或家庭的真实困难披露。以下是一些贫困申请书的样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贫困家庭为改善生活所作的努力
撰写申请书是一个展示自己优势和表达目标的机会,我们需要利用它来吸引相关机构的注意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更多申请书样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借款合同是一种借贷关系的确权工具,有助于保护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合法权益。下面是一些关于借款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供大家了解和学习。为了明确责任,恪守信用,在双方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改进和发展。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示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
月工作总结应该注重数据和事实的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用词。最后,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月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需要更多的范文参考,请随时联系我们。一年的时光在忙碌又充实
在质量月期间,企业可以利用各种评选和奖励机制来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到质量改进工作中。小编整理了一些质量月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通过班级工作计划,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各项任务和活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班级工作计划的实际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一.班级情况的分析:在中国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向观众传达思想和意见的文稿,可以有效地展示演讲者的才华和能力。这些精选演讲稿范文展现了演讲者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在三分钟内给自己放松一下,闭上眼睛深呼吸,舒缓压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利用三分钟时间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大家一起来学习吧。大家好!感激大家给我一个上台的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军事训练中的体能和耐力的总结和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新的环境中,通过一个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能够迅速与他人建立联系。下面是一些出色的自我介绍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
工作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预判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是一些专业人士对工作计划书的经验分享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编制工作计划表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任务的优先级,合理安排工作顺序。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作计划表的案例分析,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工作计划表的特点和方法。
演讲稿范文需要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以保证演讲过程中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通过写培训心得,我们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和经验进行整合和提炼,形成系统的学习成果,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以下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培训心得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爱岗敬业是在工作中秉持诚信和敬业精神,不图虚名利益。爱岗敬业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的修养,以下是一些思考和心得。蒋是灌阳县水车乡政府信访助理,xx81年3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传递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文本形式。请看以下的范文,你会从中发现一些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手法,它们可以增强你的演讲力量。同志们:新春伊始,万
实践报告的写作应该注重实质内容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要注意文字的精练和表达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报告来总结和分享我们的实践经验。支教,用爱与责
教师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一种总结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随后,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选取的精品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青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时期,我们应该积极追求自己的目标。青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时期,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
租赁行业包括很多领域,如房屋租赁、汽车租赁、设备租赁等,它们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在租赁活动中,需要注重品牌形象和口碑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范文范本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供一个可靠的写作模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启发。一年的函授大专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
心得体会是我们获得的经验的结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廉洁自律是每位银行
通过销售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销售团队中的优秀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下面是一些销售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提高销售能力有所裨益。
每次经历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通过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树总是默默地生长,而后才让天空看到
申请书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和条理性,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申请者的思路和要求。不同类型申请书的范文及写作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一份。无论出于何人的笔下或写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将学习认识字母、数字、形状等基础知识。接下来是一些幼儿园中班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发。一学期的工作又在繁忙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理解到成功是付出和坚持的结果。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来阅读一些范文,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发和解决办法。第一段:引言(200字)。公
买卖的目的主要是获取所需的商品或服务,并以货币或其他有价物品进行交换。对于初次进行买卖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买卖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卖方(以下简称甲
通过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升职业能力。工作心得的写作不仅能够总结个人工作经验,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
通过转专业申请书,你可以向招生委员会展示你对新专业的研究和了解,并说明你的学术准备情况。转专业申请书是一种用于向学校或相关机构申请转换所学专业的书面材料,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