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一
五一巾帼奖(集体)材料雪粉弥漫书写女工传奇平凡岗位展现巾帼风采——记河南省实业有限公司面粉车间女工在中国食品名城00市北大门宽阔的金山大道旁边,有一家规模宏大的现代化企业。这里环境优美,机声轰鸣,精神抖擞的员工在不停的忙碌着,一辆辆满载面粉的车辆来来往往穿梭于工厂,这就是闻名豫南的面粉生产加工企业——河南省00实业有限公司。
当我们每天回到家里品尝着可口的馒头时,当我们走进餐厅享用着美味的面点时,你是否知道这些可口、美味的食品的原料——面粉,都来自看似简单平常,却十分复杂的面粉车间,并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女工们在不停的劳作着。正是因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享受着一次次令人难忘的美味。
面粉生产企业在外行人眼里可能认为是一种简单而又轻松工作,每天守着机器,只要机器没有什么故障,工作十分的省心。然而,在面粉车间,占员工一半以上女工,不仅没有常人想象的那样轻松,反而每天都要承受着机器的长期轰鸣和粉尘的无情侵袭。然而,她们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发展增砖添瓦,贡献着柔弱而不凡的力量。
每天黎明的曙光刚刚出现,她们都要暂别亲人,用抖擞的精神和豪情万丈的状态,踏上工作的征程。在夕阳西下时,她们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家中。不管是冰冻三尺的严冬,还是挥汗如雨的盛夏,她们一如既往,风雨无阻。在这些女工中,她们有的是下岗女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是刚刚告别校门,就走入新的工作征程,但是她们不管来自何方,她们都以一颗平常的热心投入到了雪健大业的建设上来。在她们中间有洗麦工,有风运工,有清粉工……,但是不管她们身处何种位置,工作多么琐碎又多么辛苦,她们都牢固树立“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意识,坚守岗位,用爱心、负责的态度,把好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为人民群众生产出安全放心的食品。她们有的已为人母,嗷嗷待哺的爱子在家声声哭啼期盼母亲早日归来;
她们有的还待字闺中,不能与意中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整天接受埋怨责怪;
她们有的还是家中顶梁柱,年迈的老人需要悉心侍奉,然而,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企业的兴盛,她们都悄无声息的牺牲着,兢兢业业的奉献着。
本站()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真情付出就有丰硕回报。经过她们以及公司广大员工的共同不懈努力,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来业务单一,经营不活的小企业,现在逐步发展成为集粮油储藏、加工、贸易、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年加工转化小麦粉近20万吨,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粮办工业先进单位”、“河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00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00”牌小麦粉被授予“国家免检产品”,并获得了“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产品畅销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等10多个省区,企业也相继成为了河南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小麦加工转化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这些荣誉的取得,无不凝结着她们辛勤的汗水,但是面对这些荣誉,这些女工并不满足,她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公司科学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工作的结果,在今后的征程中,她们以这些荣誉为动力,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认真,为企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让她们的青春和激情在企业发展中再耀光辉,为构建更加优美和谐的新00增添力量!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二
近日,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同志学习活动,以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生前任xx市审计局经贸审计处副处长。今年xx月,作为省委第批选派干部,任xx县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xx月xx日,在为任职村2名贫困学生申请“希望工程”助学金途中,突发交通事故,不幸牺牲,年仅xx岁。
牺牲后,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等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宣传。
参加工作xx年来,始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乐于奉献,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昂扬乐观,追求卓越,不怕吃苦,踏实肯干,是后年轻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沈浩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是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广大群众亲切称她为“最美女支书”。她先后3次被评为合肥市直机关、市审计局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3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荣获合肥市优秀审计主审和审计能手称号。
我们要学习她忠诚于党、热爱事业的政治品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做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要学习她服务人民、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心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要学习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学习她昂扬乐观、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心态,始终做到先进和优秀。要学习她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不计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三
**市盲人学校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现位于**市**区南湖路**号,是**市唯一的一所盲校,为全市二十二万视障人群服务。**市盲人学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单列盲校。
“以人为本”指以盲人的实际为本,以盲人自身发展为本。培养健康的心态,自然的社会人。为盲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着力培养生活自理、心智健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一技之长,进而使盲生树立身残志坚,服务社会的人生信念,成为以知识立志,用技能自强的新型盲人。
我们在深化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现在除建立起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坚实的特殊办学体系。结合课题,我们还开办学前教育、多重残疾教育及低视力教育班,以让学校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学校以管理求高效,向管理要成绩。通过加强管理,大大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在20xx、20xx、20xx年的高考中,共有33人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创造了全国特殊教育界的奇迹。我们的职高学生更是供不应求,在全国各地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实现了他们“用知识立志,以技能自强”的奋斗目标。
学校抓住盲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让盲生具备健康心理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开展回归教育。学校与**市各大专院校保持着密切联系,让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熏陶盲生,找同龄人跳动的脉搏,做与命运抗争的勇士,建立生活的信心。
同时,在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与区内各中小学一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这些活动在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区政府将**市盲人学校命名为“青少年爱心教育活动中心”。通过活动中心,我们“请进来,走出去”。通过残健的交流,让盲生“回归主流”,让普通学生受到爱心教育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拓宽了思路。
著名的早期特殊教育专家朱汇森说过:“自然给予人一分困难的同时也添给人一份智力和克难精神。”残疾人崇尚环保的过程就是向自然融合的过程,也是战胜自我困境的过程,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和环保精神。作为残疾人受教育的载体,**市盲人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盲人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残疾人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归主流社会,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
可持续发展教育正是“回归”教育中残疾人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具体体现。人与自然本为一体,残疾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和环保事业的双重发展。我校率先向全国盲校和**市盲人发出倡议:回报社会,关爱自己,尊重自然。启动特殊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让残疾人亮出生命的绿。我们将环境教育、环保活动、环境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建设相互结合渗透,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一个“绿色学校”。并以此带动全国创建出更多的特殊教育“绿色学校”。
用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服务于社会,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派专人上门为其教学,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选用适合老年盲人的教学方法,让盲老太在六十高龄足不出户还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全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我校积极完成残疾人就业任务,我校的残疾人占教师总数的15%。教师xx,夫妻双方均为盲人,还有一个女儿,为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我们将xx的妻子xx(xx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请到学校代课。我校盲人音乐教师xx,被称为是“山城阿炳”,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将其作为特级教师候选人推荐出去,打造我校的名师。xx老师已被评为特级教师。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电视台、**市各电视台,**各大报社多次对我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专题活动以及师生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和教育频道专门两次派人到**为我校录制专题片,介绍**盲校,介绍**的特殊教育,播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真正让**市盲人学校走向了全国。
在“中国**第二届学生艺术节”上,我校学生与普教学生同台竞技,竖笛齐奏获金奖;学生创作的美工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教师在市级以上的征文比赛中获奖20余次,市级以上的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学校年年在教育督导综合评比中获“特殊教育奖”(一等奖),被命名为“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青少年爱心教育活动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德育先进学校”、“**区绿色学校”、“**区文明单位”、“**区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区“优秀团支部” 、**市教科院“**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等。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盲校的资源优势,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四
立足本职事争一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侯仁涛,研究生学历,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孜孜不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去年开始,他主要负责文秘工作。办公室作为全局的指挥中枢,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特殊的要求。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武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2年来,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一些列重要决策精神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知识,不断地武装头脑,增强对当前国土资源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把每项工作都当做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检验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了对实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努力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习中增强了迎接挑战问题的本领。
二、尽职尽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从事办公室工作以来,特别是负责的文秘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但在工作中始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把所有工作当作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考验和锻炼,自我加压,尽职尽责,拼搏进取,努力使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在综合协调工作方面:参与起草重要综合材料,努力为领导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参考。同时,积极做好了大量交办工作材料、临时性工作材料。在工作中,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起草了领导讲话、工作总结等各种综合材料。在信息工作方面:按照“及时、准确、全面、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工作对全局中心工作反馈和上报力度,有效增强了信息工作的参谋服务功能。在领导和同志们共同努力下,我局的信息工作在全省、泰安市系统内名列前茅。文中工作虽然清苦,但依然能克服自身困难,加班加点,圆满的完成了承担的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局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严于律己,积极维护良好形象,办公室责任重大,位置特殊,一言一行都受全局干部职工以及人民群众所关注,任何一点不慎都会给领导、办公室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一是加强团结。认真维护与领导、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强化大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学人之长,容人之短,谅人之难,互相补台不拆台,互相帮忙不添乱,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二是廉洁自律。办公室工作清苦,工作没有规律,加班加点是常事。2年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浮躁,积极培养“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力求工作的高标准,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生活上,不慕奢华,艰苦朴素,从来没有打着领导的旗号为自己谋求私利,时刻维护领导和自身的形象。三是搞好传帮带。在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认真搞好传帮带,把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传给新同志,互帮互学,在一些工作上,给予新同志力所能及的指导,使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新形势,提高办文和综合协调能力。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五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了“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刘立飞等32名同志确定为“最美公务员”。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最美公务员”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基层工作一线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民公仆本色。人生最美是极简,在“最美公务员”身上,我们看到了大道至简的“极简主义”。
在观念上,是数年如一日的潜心贯注。内蒙古喀喇沁旗年轻干部刘叶阳赴贫困村马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四年;安徽亳州市税务局刘双燕连续三届下派,九年如一日用双肩扛起了乡村脱贫的重任。他们把自己扎进乡村的泥土里,走进基层群众的心坎里,让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在村里落地生根。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潜心贯注意味着在急难险重岗位的坚守,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和专注。因此,我们要向“最美公务员”学习,一心一意扎根岗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砥砺奋进的动力,做到数年如一日的潜心贯注。
在行动上,是脚踏实地的化繁为简。天津河东区干部高燕梅在甘肃省甘南州挂职卫计委副主任期间,用双脚丈量了全州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甘肃永昌县城关镇干部刘韶华在街巷留下了许多足迹,她不惧辛苦甘当万家灯火的守望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党员干部要下基层、上一线,杜绝浮于表面的形象工程,而是脚踏实地,实干笃行,真正做到办实事、办好事。化繁为简意味着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事必躬亲、稳扎稳打,做好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过一壑的准备,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在理念上,是彰显公仆底色的返璞归真。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张彪时刻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挂在心上,多年内先后为35名农民工讨回56万余元工资款;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干部聂永平始终关心村里无房户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难,多方筹集资金为老陶盖起3间新房。“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越是小事身边事,越能看出公务员的为民情怀。作为人民公仆,应当“返璞归真”,牢记使命和初心,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为人民服务当做自己行事坐标,与群众多说“体己话”,做群众的“贴心人”。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六
6月9日,20岁的山西人小刘在杭州临平区火灾中牺牲。小学老师哽咽接受采访:他1岁丧父、3岁丧母,被大家资助长大。70岁的继爷爷无收入,他省下小学发的鸡蛋带回家。
小刘的.小学老师高永宏回忆,小刘1岁时父亲因意外去世,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70岁的继祖父养大,但是由于继祖父没有经济来源,小刘从小被大家资助长大。“小军是个善良内敛的好孩子,也很孝顺,从小就知道省下来吃的拿回家给爷爷”,高老师说道。
高老师还发来小刘小时候的各种荣誉:“优秀幼儿”、“优秀少先队员”、“期中考试第一名”、“三好学生”、“知识竞赛优胜奖”、“跳绳第一”等等。
高老师没想到,几年前劝说小刘去当兵,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6月13日,小雨淅淅,杭州市临平区殡仪馆。
上午10点,杭州两名消防员毛景荣、小刘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一大早,来自杭州消防、公安,以及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安静地在场馆外等候,见两位烈士最后一面,送两位英雄最后一程。
许多群众都是临平建材装饰城的商户。在那场火灾中,他们见证了消防员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疏散群众,扑救火势的英勇行为。在听说有消防员意外去世,他们也决定来送消防员最后一程,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敬意。
罗大姐是商贸城18幢的商户。她远远望着,忍不住哭了。“小刘年纪比我儿子还小,真的太可怜了……他们是英雄,是我们的,也是所有人的。”
退队的消防员听说兄弟出事之后,从外省外市赶来悼念。
早上9点50分,追悼会开始。所有人摘帽致哀。
先进公务员集体事迹材料篇七
现了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双提升,促进了企业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指标翻倍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截至6月底,集团公司总资产从成立之初的145亿元增长到921.53亿元,净资产从105亿元增长到428亿元,分别位居省属国有企业第二和第一;
发电装机容量从376万千瓦扩张到1881.5万千瓦,位居国内地方发电企业前茅,年发电量占全省近一半;
公司利润总额累计264.2亿元,上交国家税收累计276亿元。集团公司业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规模最大的地方能源企业之一。
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省‘五大百亿’工程考核优秀单位”、“省诚信示范企业”、“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适时调整战略,明晰企业科学发展之路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引擎。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企业战略与时俱进的调整。多年来,浙能集团顺时应势,先后提出了“以投资为主体,以实业为基础,以电力为主业,多业共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三个翻一番,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和谐浙能”的基本方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起到了战略引领和思想保障的重大作用。
初,浙能集团进入“生存关键期”、“转型关键期”与“稳定关键期”。公司领导班子深入分析判断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国家宏观调控加强,一次能源稀网缺性、二次能源竞争性加剧的总体形势,对企业发展战略及时作出调整,断然提出了做强做大浙能集团的“大能源战略”:
依据国家能源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对能源战略的一系列部署,在继续坚持以电为主的基础上,加快拓展其他能源产业和能源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在发展空间上,实施迈出省界、走出国门战略,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步形成以电为主、多业发展的大能源产业格局。
“大能源战略”的提出,明晰了浙能集团新时期科学发展之路,成为了企业1万多名员工创业创新的重要指南,为整个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后,浙能集团按照省委战略部署和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赋予了“大能源战略”新的内涵,提出要协调发展“三大产业”——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能源服务业,深入实施“三化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大力推进“三项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努力实现“三个转换”——从能源加工型企业向能源综合型企业转换,从实业型企业向产融结合型企业转换,从传统型企业向现代型企业转换。,集团公司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剖析自我、科学研判形势,鉴于一次能源稀缺性日益突出、二次能源进入微利时代,鉴于纯生产型企业发展思路的的狭隘性和发展空间的局限性,鉴于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能源企业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又提出了“综合型的能源供应商”这一企业发展的新定位,进一步开拓了企业发展思路,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
浙能集团的发展战略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在调整中不断完善,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切合浙能发展实际,对集团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网员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二、坚持艰苦创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浙能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大能源战略”的实施,不畏困难、艰苦创业,在稳固电力主业的基础上,上发展一次能源,下开拓能源服务业,努力延伸能源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使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国有企业在我省能源领域的主导能力和控制能力。
(一)发展壮大电力主业,控股装机容量翻倍增长,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电力是浙能集团的核心产业,是浙能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浙能集团抢抓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能源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跨出省界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合作,建成了和安徽的第一个能源合作项目,当年就为集团新增利润6亿元。
——电源项目审批取得重大突破,百万机组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集团首个超超临界机组项目乐电二期、集团首个百万机组项目嘉电三期、我省最大的热电联产项目绍兴滨海电厂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电力主业加快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嘉电三期的核准更是标志着集团公司发电装备将迈上新的台阶。
——电力产业转型取得重大进展,新能源建设、“上大压小”、供热改造喜结硕果。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积极投资开发核电、水电、风电等,浙能洞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18台风力发电机组建成投运,滩坑水电站——我省单机容量最大的常规水电站投入商业运营,慈溪风电二期取得了省发改委出具的“路条”,参股的秦山核电规模不断扩大、三门核电正式开工建设,整个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解决老电厂的生存与出路问题,大力实施“上大压小”,台州第二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已有突破性进展;
积极开发供热、供冷、供热水“三联供”,钱清电厂、长兴电厂、台州电厂、镇海电厂、萧山电厂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供热改造,扩大供热范围。
(二)发展壮大一次能源产业,煤、气、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团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是一个资源小省。为破除一次能源资源对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浙能集团以掌控一次能源为重点,实行“以市场换资源,以投资保资源”,积极推进煤、油、气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
——投资开发煤炭,电煤供应链体系基本建立,集团系统电煤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组建成立了煤炭及运输分公司,探索和实施煤炭专业化管理,加大了煤炭开发管理力度。在内蒙、新疆、陕西、山西等地拓展煤矿项目开发,在国内外谋求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参建安徽顾北煤矿、山西麻家梁煤矿,从源头提高了煤炭资源掌控能力。投资收购大同南郊煤站,重组控股富兴海运公司,建设舟山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开通运营兰溪电厂铁路自备列等,进一步提高了电煤保障和供应能力。浙能集团基本形成了融投资开发、采购、存储、运输于一体的电煤供应链体系,为减少电煤价格波动对电力主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发挥了重大作用。
——投资开发天然气,实现了我省天然气产业零的突破,建、输、购、销一体化的天然气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管道天然气,经过几年努力,克服了创世界纪录的钱塘江定向穿越等重重困难,实现了我省天然气产业零的突破,总长度332公里的湖杭甬天然气管线全线贯通,杭州、湖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居民家庭用上了天然气。目前,杭嘉线输气管道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lng配套管线工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发西二气的天然气南方公司筹建组也已成立,为我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供应范围,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打下了基础。大力培育天然气下游市场,收购、控股、组建了上虞天然气公司、义乌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等,与台州市签订合作开发天然气项目《框架协议》,初步形成了天然气建、输、购、销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投资开发油品,实现了集团系统用油的集中采购,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集团公司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制定了油产业发展规划,专门组建成立了石油新能源公司,加强对油的投资开发建设。立足浙能积极开拓油品市场,实现了对集团系统用油的集中采购,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积极落实油资源,与中石油、中海油等就能源供应和储备达成了多项共识。
(三)发展壮大能源服务业,核心板块竞争优势日益凸现,整体创利水平大幅提升。
发展能源服务业是释放能源产业链潜能,提高集团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做强做大能源产业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浙能集团依托主业资源优势,积极投资开发能源配套服务产业,在规模、实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打造“大物流”,通过整理利用系统内部和上海物流基地等物流资源,以创建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物流试点企业为契机,拓宽“长三角”区域内物资贸易、仓储、配送、服务等物流业务;
以建设长兴捷通码头、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为切入点,构筑贯通南太湖流域的物流网络;
以保障全省能源供应安全为目标,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舟山煤炭中转码头;
为进军海运领域,与海航集团等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
——打造“大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启动了火电厂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保、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合作;
积极推进天达建材股份制改制,争取尽快实现建材板块ipo上市。
——打造“大环保”,充分发挥长期在服务电力主业中培育的专业优势,积极开拓脱硫、脱硝、城市中水回用、废水治理、噪音治理等市场业务,打响了天地脱硫、东发污水处理等服务品牌。
——发展金融产业,灵活运用票据、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短期融资券等,保证了企业资金供给,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3月2日,47亿元“09浙能债”成功发行,创我省国有企业债券市场融资规模之最,成为新世纪我国发行规模最大的地方企业债券。
浙能集团能源服务业在整合与拓展中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环保建材、物流、电力工程建设、房地产、宾馆服务以及燃料供应、检修、财务金融、信息科技等业务格局。截至底,集团能源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了98.5亿元,净资产近50亿元,年产值达74.1亿元,已经成为集团公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力量。
三、坚持改革创新,企业管理不断迈上新水平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浙能集团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变化和“大能源战略”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努力构建精干高效科学的管理组织架构,使整个集团公司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管理效益连年上升。
(一)创新管理模式,着力优化集团管控模式,企业精干高效的管理组织架构基本建立。
浙能集团立足浙能实际,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大力构建与“大能源战略”相匹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架构,在强化管控、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两条主线、两三层面”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更加顺畅高效。浙能集团直接管理的企业就达30多家,业务涉及电力、天然气、石油、煤炭、金融、环保、房地产等诸多行业。集团公司剖析企业构架、创新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明确集团与各类控股企业、各隶属单位的权力、职责、义务,基本形成了“两条主线、两三层面”的管理模式,为企业高效有序运转,提高管理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行梯度管理,实施分类指导,所属单位创业能动性大大增强。为确保集团和子公司共同利益最大化和各自的良性发展,根据各子公司的业务特点、股权机构、市场竞争状况等,大力推行多元化管理模式并存的梯度管理。对20多家发电企业,实施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经营型管理,推行集约化经营;
对其他领域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市场竞争性强、发展空间大的企业,推行战略型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所属单位的发展潜力。
——打破传统管理架构,尝试板块式管理,一次能源投资开发力量得到加强。随着“大能源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发展对组织管理体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集团公司积极应对,努力构建扁平化、专业化、板块化的组织管理架构,进行了板块式管理模式的试点,组建成立了煤炭及运输分公司,整合了系统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大推动了一次能源的投资开发。
(二)创新管理机制,突出考核激励机制建设,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集团公司结合产业特点和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制定并实施了以经营责任制为中心,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两翼的三维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了基于业绩的集团(本站隆重推荐本站:)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分配管理办法,促进了领导人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了企业全面发展。根据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重建集团本部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为先导,积极推进集团系统“三项责任制”改革,使企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三)创新管理方式,重点推行集约化管理,集团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集团公司以财务公司、富兴公司、兴源公司等企业和机构为平台,积极整合系统各种资源,全面推进集约化经营管理,着力发挥公司区域优势和集团规模优势,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
——在资金方面,成立了国内首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和首家国有控股的财务公司,充分利用其金融服务功能,加强资金计划和平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财务成本,强化了资金运营中的风险控制。至底,浙能财务公司归集资金64.35亿元,归集率达90.5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物资方面,组建了兴源公司,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物资招标采购、物流管理的集约化,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
通过电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集约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效益。
——在电煤方面,集团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利用所属富兴燃料公司统一和优化煤炭采购、流通管理等,从整体上大大降低了发电燃料成本,提升了燃料供给的保障能力。
——在信息、新闻和行政服务等方面,集团公司也都成立了“中心”机构,促进了要素专业配置,强化了服务能力,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创新管理手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发电机组可靠性、经济性主要指标一直保持全国领先。
集团公司坚持以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为基本要求,创新管理手段,强化安全生产,通过“三标一体”整合性贯标、危险源预测预控和安全性评价、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发电设备远程集中诊断系统,应用锅炉微有点火、等离子点火、机组调频改造等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升了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可控性和经济性。各发电机组可靠性指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常规火电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系数93.76%,等效强迫停运率达0.59%,连续五年低于1%。截止底,钱清电厂等4家单位连续安全天数已超过3000天,集团公司连续6年获省政府安全考核优秀。北仑二期三号机组、嘉兴二期五号机组等8台机组荣获“全国火力发电可靠性金牌机组”称号,获奖机组比例连续两年高居全国发电集团首位。在机组负荷率连续下降、大量老机组脱硫改造、煤耗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年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从的334.5克/千瓦时降至的329.4克/千瓦时,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
四、坚持和谐发展,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大能源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浙能的实践。浙能集团在深入实施“大能源战略”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业发展与人民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力以赴抢建电源,力顶重压实施“绿色能源计划”,义不容辞建设德政工程、扶贫项目,保障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迎战“电荒”、抢建电源,缓解了用电紧张,促进了主业转型升级。前些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供给跟不上发展步伐,尤其是处在经济前沿的,电力紧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浙能集团义不容辞,加快电力建设步伐,一大批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纷纷提前建成投产,极大地缓解了我省电力负荷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扭转缺电的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加速了集团公司电力主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了集团系统的发电装机结构,提升了电力主业的竞争力。
倡导和谐、创建“绿企”,丰富了企业发展内涵,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浙能集团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自主创新型企业为目标,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绿色企业、花园式工厂创建活动,美化了企业环境,提升了企业发展质量和形象,目前已拥有钱清电厂、温州电厂、萧山电厂、长兴电厂、兰溪电厂和北仑电厂等多家“绿色电厂”。
环保为先、坚决减排,集团脱硫机组容量已占95%,脱硫任务连年提前完成。浙能集团顶着发电成本大增的压力,投入巨资对发电机组进行脱硫改造。8月25日,随着嘉兴发电公司2号机组脱硫装置正式投运,浙能集团控股管理电厂脱硫机组容量达到了1508万千瓦,已占燃煤机组总容量的95%以上。在连续两年提前完成省政府下的脱硫任务后,浙能集团于今年上半年又一次提前完成了全年减排目标,实现二氧化硫过程减排量约4.5万吨。集团公司还大力实施污水治理、消声降噪、烟气脱硝等技术,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研究利用国际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实现了镇海天然气发电二氧化碳减排交易净收益370万。集团被评为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
多管齐下、节能降耗,系统煤耗、油耗连年下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浙能集团坚持节能与发展并重、降耗与生产并举,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引入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大力实施以大代小、供热改造、循环用水、海水淡化、优化燃烧等举措,进一步节约了能源资源消耗,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集团公司在装机容量增加、脱硫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系统发电煤耗、点火助燃油耗依然连年下降,为我省建设“绿色”作出了积极贡献,连年被评为全省节能工作先进集体。
以人为本、克服万难,建成了滩坑水电站,胜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付的扶贫重任。浙能集团坚持“以德立人,以能立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紧密联系,关爱社会、奉献社会,以大爱回报桑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克服种种困难,投入巨资,建成了我省重大帮扶致富项目、也是浙南地区人民盼望了几十年的德政民心工程——滩坑水电站工程,带动了5万余名库区移民下山脱贫。走和谐创业、科学发展之路,为浙能集团带来了发展机遇,赢得了政府支持和社会赞誉,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五、坚持党建保障,软实力极大地助推硬实力建设
浙能集团创业创新的历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是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阻,实施“大能源战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历程;
是肩负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确保能源供给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历程。多年来,浙能集团之所以能始终坚持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归根结底,是与集团党委多年来形成和倡导的党建“五大工程”分不开的: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个支撑企业战略深入实施的“大党建格局”。浙能集团党委紧紧围绕“大能源战略”的深入实施,全面推进企业党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整合和加强党建工作力量,创新和丰富党建工作载体,进一步延伸了党建工作触角,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初步形成了“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大党建”工作格局下,国企党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对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确保大局稳定起到了鸣锣开道、凝心聚力、保驾护航的重大作用,以生动实践证明了“党建也是生产力”。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支“忠、勤、精、廉”的领导人员队伍。浙能集团以实施领导班子“四好工程”为载体,加强对领导人员的培养锻炼和管理,通过调整、交流、提拔、轮岗等,进一步优化领导人员队伍结构,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通过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治企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忠、勤、精、廉”的领导人员队伍。广大领导人员牢记责任与使命,面对危机和挑战,战略谋划,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批务实创新、保障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浙能集团以实施党支部“堡垒工程”为载体,在集团系统170多个基层党支部中广泛开展以“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基础建设好、思想工作好、发挥作用好”为主要目标的“五好”党支部争创活动,通过抓“规范”、抓“亮点”、抓“闭环”,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工作创新,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广大基层党支部在企业发展中宣传引导,调动职工积极性,凝聚发展力量;
在企业改革中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稳定职工队伍;
在企业危难时刻,利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应对、力克时艰,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支敢为人先、带头示范,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浙能集团以实施党员“亮化工程”为载体,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民主管理,大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党员1+帮带”、“党员政治生日”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修养。广大党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模范,关键时刻敢为人先、冲锋在前,特别是在企业迎峰度夏、防汛抗台、抗冰救灾、抢修保电等非常任务中,不畏艰险、英勇奋战,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保障企业生产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支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人才队伍。浙能集团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整合和利用系统内外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关键人才、急需人才的考核评聘办法,建立人才库、专家库,开展各种竞赛比武活动等,促进了广大员工学业务、钻技术,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业务骨干,壮大了人才队伍。广大人才骨干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献计献策,尽献智慧;
在生产建设中独当一面,奋发有为;
在技术攻关中,担当重任,克难攻坚;
在行业大赛中,争金夺银,赢得荣誉,为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个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和谐文化氛围。浙能集团以实施企业“文化工程”为载体,全方位推进企业文化的磨合和整合,建立了具有浙能特色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和标识系统,培育了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人企共进的家园文化、敬业奉献的闪光文化、亲近自然的环保文化、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依法治企的市场文化,形成了推动“大能源战略”深入实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广大员工受到了正确引导和激励,企业战略决策化为了广大员工的统一认识和自觉行动,企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步伐更加稳健,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导向、激励、辐射和凝聚功能。
——浙能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道筑在人心、立在事前的“防腐墙”。浙能集团始终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和内控制度,着力抓好对“基建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理、大型维修项目、关联交易、产权转让、干部选拔任用”七大领域的监管,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广泛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大力推行企业与地方检察机关联合预防职务违法违纪,进一步健全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筑了一道严密的防腐墙,对确保企业人财物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浙能集团成立以来,在总额近800亿元的控股项目投资中,没有发现一起重大违法违纪违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