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动态与变化,提升自己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一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篇,希望您喜欢!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篇1:
20xx年7月29日,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市社区、广场、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xx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已经倡导了很多年,而且我们身边的很多垃圾筒也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垃圾筒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人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不管什么垃圾,都扔到一起。
这不仅是一种对于环境的污染,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相信,当垃圾处在正确的位置,我们将会收获一大笔财富。因此,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这必然也将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垃圾怎样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如果垃圾放错位置,我们真的浪费了很多资源。
一方面不仅因为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直接扔掉,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新的资源再生产;另一方面,有些垃圾即使不能再用,但是经过简单的再加工之后也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与此同时,有些垃圾本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直接扔掉,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在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处理之后,我们尝试着利用自己所学和手头的资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在此期间,我们制作了一些ppt、视频,到中、小学,社区进行科普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之后,我们在学校组织了一些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秀文章、微电影等,使活动更具有影响力。同时,活动小组携手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进行了一次骑行宣传。
我们深知,仅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所有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寻求其他同学的协助。在此,向所有为“绿风行动”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大家的努力,我们才能一路做下来。
在宣传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于垃圾分类很陌生,“到底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我想,这与我们教育本身有关。“绿风行动”的结束不代表垃圾分类处理推广的终结,相反,我们应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去解决。我们这一代没有将垃圾分类处理做好,那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下一代努力去做。
从孩子抓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让他们明白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这是我们每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绿风吹过,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校园会因此改变多少,但我们希望“绿风行动”等够传承下去,一代一代,净化着校园,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垃圾”完成了成果展示课的内容。同学们因为亲自去活动了,所以汇报起来很有条理。我原本以为农村的孩子在成果展示课上的表现不及城市的孩子,但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
本次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看电视,访谈资深人士,查课外书,走访调查,实施考察,亲自实验等方式分别对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全班共分为五个组,分别设立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为组长组织研究。
在开题课上,大家对我班每天产生的垃圾,我班的高峰家庭一周产生的垃圾和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的垃圾,于是我们设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垃圾”。然后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真心想要研究的有关生活中的垃圾的问题。
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了本次活动的五个子课题,即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然后我们全体同学以最想要研究的子课题为载体开始自由结组,然后从组员中举手表决了该组的组长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然后每组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了研究计划,组员们也都建立了联系卡。看着他们的积极劲,我真的很高兴。
此后同学们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研究活动,教师也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并给给予了他们相应的指导,还有很多的同学为了研究共同的子课题互相通了电话,那劲头真是十足。
在成果展示课上,各位组长先介绍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及分工情况,然后各成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活动情况,他们的语言虽不是很精炼,但都介绍的条理很清晰,在同学们的汇报过程中,我感到同学们是真心投入到活动中了,并把自己的活动过程记录了下来。
其中研究垃圾的变废为宝的那一组,有很多成员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些作品。吴迪、刘硕等同学的作品还不错呢?他们通过展示实物和介绍制作过程还进行的。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时常对他们的介绍和作品报以掌声。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垃圾的有关知识,从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志愿者的环保及垃圾分类知识;
2、培养志愿者的组织和策划能力;
3、社区建立小区垃圾管理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二、活动时间安排:
三、发现与心得:
1)对此次活动:
1、对垃圾量及垃圾成分做了一次系统的收集。这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对县城垃圾量,垃圾成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度,都有比较确切的数据统计,志愿者们通过问卷、访谈、跟垃圾车等方式,收集的信息比较准确,也为给当地环卫部门的建议提供了数据支撑。
垃圾量:每天产生垃圾在50—60吨,每天有4辆垃圾车收垃圾,分上午和下午两趟,每车每次收集垃圾在3—4吨,还有一辆餐厨垃圾车,一天收集餐厨垃圾在2吨左右(只有5个试点小区、一所学校、一个农贸市场的厨余),另有一辆大型垃圾箱运输车,平均每天运送7—8次,每次2吨左右。
垃圾成分:通过对小区的垃圾成分统计,以及在跟随垃圾车收垃圾过程中对全县垃圾的观察,每天所产生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60%左右,可回收垃圾约占20%,不可回收的约占20%。对龙凤苑小区垃圾的统计中,厨余垃圾约占总量的70%以上,每天约200斤,其他垃圾中可以卖钱的垃圾(废纸、塑料制品、干净的塑料袋废铁等)约占垃圾总量的10%,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用过的卫生纸、小食品包装袋、衣物、其他杂物等)约占20%,约有30%的小区住户会对自家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干湿分类但并不彻底。
90%的居民认为环保很重要;
30%的居民进行简单垃圾分类;
县城主要垃圾分布点:
县成主要垃圾分布点集中有19个,主要根据垃圾车在此停留时间计算,此范围内垃圾相对集中。
发现多数居民都认为保护环境很重要,也愿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但是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以及注意环保细节的居民并不多。没有做到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去分、环卫处理体系不健全分了也没效果、不清楚分类以后的垃圾的去向及后续是怎么处理的、不清楚分类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等等,对居民的访谈还了解到很多居民更希望垃圾分类由物业或者环卫的垃圾管理人员来操作,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节约时间,而且他们分类水平会更专业一些,同时还可以保证分类好的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后续的处理体系而不是被重新混合在一起,而居民自发的分类则很难有保证。
还有人建议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定自己就会遵守;也有人建议政府的机关单位及小区应该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先在这些地方开展试点再逐步向其他居民推广;也有部分居民认为垃圾最终怎么处理是政府环卫部门的事情,他们只管按规定交垃圾处理费,垃圾怎么处理不关他们的事了,就算他们想管也没用,索性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够了。
3、修建堆肥厂,但运作并不高效,每天运输过去的厨余垃圾很少,而目前已经堆好的堆肥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安全性,不敢拿出去销售或使用,一直都还存放在堆肥厂,这也使得当地环卫部门在处理厨余堆肥方面不太积极。
4、正在兴建新的垃圾填埋场,老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填满。
新的填埋场预计10月投入使用,可以用10年,主要是讲垃圾在垃圾中转站打包处理后,然后在拉过来填埋,据环卫所冯所长介绍,打包垃圾可以减少一半的空间。但打包之后填埋场将不会再有拾荒者,而此前了解在填埋场拾荒者依然还能从填埋垃圾中拣出50%的可回收垃圾,而一旦经过中转站打包填埋,这50%的可回收垃圾也将被填埋,是否真正减少了空间有待论证,同时这些拾荒者失去了生活来源,会不会又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得而知。
另外,新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城郊的另一个山谷中,布局很像一座水库,在峡谷中建起一座“大坝”,大坝的上游用来填埋垃圾,大坝下游紧挨着基脚处建有渗滤液收集池,但能否达到预期处理效果尚未可知。另外,从峡谷两侧的植被情况推断,该峡谷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由于垃圾场的建设,政府投入巨资凿开了几道山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5、宣传活动很吸引。
在小区的宣传活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小孩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之前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这样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志愿者教居民自己动手制作酵素、堆肥,以及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从中穿插面向社区居民的信息收集。
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制作引起了许多居民的关注,很多居民亲自动手跟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不少居民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2)对志愿者:
1、比较系统的接受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这次实践选拔的志愿者都希望能够对环保感兴趣,并提前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做一些了解,在培训中也会比较系统的给志愿者们讲解国内的垃圾现状,以及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应对策略,整个环节希望志愿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前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总的感觉还是好的,同学们通过培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2、对垃圾的全面关注。
本次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贵阳高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之前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也没有去关注过垃圾问题,通过这次实践,不但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环保及垃圾分类常识,也让他们对垃圾有了比较近距离的接触(包括垃圾成分、垃圾的去处、垃圾的影响等),直接接触垃圾,跟随垃圾车收垃圾,倒垃圾填埋场看垃圾,对志愿者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他们也表示以前没觉得垃圾问题是大问题,也没想过垃圾在从自己手中丢掉之后会去到哪里,也没觉得环卫工人有多伟大,但这一次的亲身体验,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相信这种改变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而今以后,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他们在处理垃圾问题上有一些改变,甚至去影响更多的朋友来关注,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3、志愿者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组织这次社会实践,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环保青年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包括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与人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多方面,通过实践,志愿者们还是可以有很明显的变化,对垃圾处理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对垃圾分类模式的了解得到了加深,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得到了锻炼,志愿者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付出的努力。
四、不足与改进:
1)对活动:
1、前期志愿者招募,不是很理想。
一是想法简单,觉得招6—8名志愿者不顺什么难事,就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三是志愿者不确定因素太多,开始报名的同学临时取消,不按时参加,使得在招募志愿者时非常被动。
2、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更注重的是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也有垃圾分类宣传环节,但相对投入要少,在培训中也主要是对志愿者能力的培训,对垃圾分类系统学习不多,只花了很少时间,所以也导致去到社区开展活动时,志愿者们对垃圾分类宣传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影响了活动效果。
3、活动的安排。
活动虽然每天都有安排,但比较跳跃,每日活动的逻辑顺序不强,使得志愿者不能对每日活动需要达到哪些目标非常了解,每天志愿者成了被动接受任务,再加上临时调整活动计划,也使得大家不知所措。总的说来就是这次活动设计存在问题,大家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到最后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4、对当地情况的考虑。
7月份在是最热的时候,中午气温都在35度左右,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基本没有安排出去活动,而其他时间相对较短,对计划每天安排的事情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其次,选择宣传的小区居民少,每天能够接触的居民起不到宣传效果,即使最后一天在小区开展宣传活动,也不能吸引多数居民过来参加,导致活动效果并不明显,本来计划的要在小区做一个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三方的讨论,最后也没能做成。
5、时间安排。
接上面第4点,早上和晚上,也是小区居民比较忙的时候,急着上班,下班回家做饭,能够愿意停下来接受我们访谈的不多,而中午和晚上九点以后本来很多居民有时间的,但考虑到温度和志愿者状况,我们并没有安排志愿者在这些时间去调查和访谈,所以真正能够和小区大多数居民接触的时间,我们没有把握住。
6、组织者能力。
这次活动是家园工作人员詹炜和关键第一次组织,并且是这种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整个活动的全局观方面把握不够,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临时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也显得比较杂乱,让参与者不能清晰的知道整个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每日需要做的工作。
2)对志愿者:
1、志愿者个人能力。
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提前做一些准备,了解一些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但因为最后招募志愿者匆忙,对选拔的志愿者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前期准备,是否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也没有过多要求了,从而导致参加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并不多,并且还有几个是没有参加前期的培训就直接参加了实践,如何在社区去宣传垃圾分类就更显得困难,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是志愿者多数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作为第一次参加,又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和系统的培训,所以在活动中,诸如不敢去跟居民沟通,不敢做问卷,不知道怎么去问问题,甚至不积极等现象时有发生。
2、志愿者的参与性。
这次组织的6个志愿者,还是有部分同学不是很积极,分析一下,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第一次参加,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些胆怯;二是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安排了才回去做,如果没有安排就不动。虽然我们在活动中会一直强调这次活动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3、问卷过程中被访者年龄偏高。
开始几天在对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受访人群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人的对问卷的理解能力不够,志愿者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对每一道题进行解释而人家还未必能够理解,导致效率极低且效果不好。
五、行动计划:
1、继续在高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关心环保、愿意做环保的青年人,提升知识和能力,开阔环保视野,为机构储备环保人才;(结合正在申请的贵州大学生环保青年培养计划,针对贵阳高校的环保社团的学生,对环保感兴趣或有志于在环保领域发展,系统的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实践方法引导)。
2、组织社会实践,给年轻人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与社会接触,让他们在意识、行为上改变。(结合垃圾分类项目,如果有必要,可以组织更多的,更具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到当地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与当地政府,小区一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3、继续与县相关部门一起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一套“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包括ngo组织宣传)”的模式;(垃圾分类单靠宣传是不够的,没有激励机制或强有力的制度要求是很难维持的,并且很难持续。在政府已经有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希望可以加大宣传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能够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鼓励或强制居民垃圾分类,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入第三方参与,及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运营,即企业参与。能够扶持或推动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负责垃圾分类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政府主要提供资源及各种关系的协调,然后由公众参与,ngo主要负责社区的宣传与倡导。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二
我们一定要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好的垃圾处理习惯,不能乱扔乱放,食品包装纸、金属、塑料等可收回的垃圾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里,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得到充分的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很多,将厨房垃圾单独分类,这些垃圾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用作庄稼的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将高含水率的厨房垃圾分离出来,能够降低其它垃圾的焚烧。
二次污染。将垃圾中的有害物分离出来,可以减少了垃圾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致病菌的含量。垃圾分类后,很多垃圾被再次利用了,减少了最终填埋的垃圾数量,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废纸壳,饮料瓶可以收集起来,送到废品回收站,这样既环保,又可以有一点零星收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许多垃圾,一些可回收,比如:饮料瓶、旧报纸、包装盒、旧电池等等,还有一些不可回收的,比如烟头、果皮、菜叶、等等。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仅是美化了环境,更是关乎身体健康的大事,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
我们虽然只是一名学生,但也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xx的文明添砖加瓦。平时,我有个习惯,不管在哪儿喝完的饮料罐、矿泉水瓶,我都会留下来,绝对不会随便丢弃在外面的,再远,我会把它们带回来放在家里的小回收站。在家中,姥姥负责全家的垃圾回收站工作。每到周末,我们就会把这些瓶瓶罐罐装进一个大袋子里。在爸爸的协助下,把硬纸盒类压平和旧报纸、旧报刊归为一类,把它们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叫爸爸帮忙用绳子捆起来。只见爸爸拉住绳子的两端,使劲用脚踩踏叠放好的报纸和废纸盒,用绳子牢牢地把它们捆绑好。哇!终于大功告成!于是,我们把这些回收垃圾卖给资源回收站。卖废品的钱就是我的零花钱。
垃圾分类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建设一个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
文档为doc格式。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三
x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四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志愿者的环保及垃圾分类知识;。
2.培养志愿者的组织和策划能力;。
3.社区建立小区垃圾管理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二、活动时间安排:
三、发现与心得:
1)对此次活动:
1.对xx垃圾量及垃圾成分做了一次系统的收集。这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对xx县城垃圾量,垃圾成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认同度,都有比较确切的数据统计,志愿者们通过问卷、访谈、跟垃圾车等方式,收集的信息比较准确,也为给当地环卫部门的建议提供了数据支撑。
垃圾量:xx每天产生垃圾在50-60吨,每天有4辆垃圾车收垃圾,分上午和下午两趟,每车每次收集垃圾在3-4吨,还有一辆餐厨垃圾车,一天收集餐厨垃圾在2吨左右(只有5个试点小区、一所学校、一个农贸市场的厨余),另有一辆大型垃圾箱运输车,平均每天运送7-8次,每次2吨左右。
垃圾成分:通过对小区的垃圾成分统计,以及在跟随垃圾车收垃圾过程中对全县垃圾的观察,每天所产生垃圾中,厨余垃圾占到60%左右,可回收垃圾约占20%,不可回收的约占20%。对龙凤苑小区垃圾的统计中,厨余垃圾约占总量的70%以上,每天约200斤,其他垃圾中可以卖钱的垃圾(废纸、塑料制品、干净的塑料袋废铁等)约占垃圾总量的10%,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用过的卫生纸、小食品包装袋、衣物、其他杂物等)约占20%,约有30%的小区住户会对自家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干湿分类但并不彻底。
•90%的居民认为环保很重要;。
•70%的居民愿意垃圾分类处理;。
•30%的居民进行简单垃圾分类;。
xx县城主要垃圾分布点:
xx县成主要垃圾分布点集中有19个,主要根据垃圾车在此停留时间计算,此范围内垃圾相对集中。
发现多数居民都认为保护环境很重要,也愿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但是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以及注意环保细节的居民并不多。没有做到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时间去分、环卫处理体系不健全分了也没效果、不清楚分类以后的垃圾的去向及后续是怎么处理的、不清楚分类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等等,对居民的访谈还了解到很多居民更希望垃圾分类由物业或者环卫的垃圾管理人员来操作,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节约时间,而且他们分类水平会更专业一些,同时还可以保证分类好的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后续的处理体系而不是被重新混合在一起,而居民自发的分类则很难有保证。
还有人建议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定自己就会遵守;也有人建议政府的机关单位及小区应该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先在这些地方开展试点再逐步向其他居民推广;也有部分居民认为垃圾最终怎么处理是政府环卫部门的事情,他们只管按规定交垃圾处理费,垃圾怎么处理不关他们的事了,就算他们想管也没用,索性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够了。
3.xx修建堆肥厂,但运作并不高效,每天运输过去的厨余垃圾很少,而目前已经堆好的堆肥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安全性,不敢拿出去销售或使用,一直都还存放在堆肥厂,这也使得当地环卫部门在处理厨余堆肥方面不太积极。
4.xx正在兴建新的垃圾填埋场,老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填满。
新的填埋场预计10月投入使用,可以用10年,主要是讲垃圾在垃圾中转站打包处理后,然后在拉过来填埋,据环卫所冯所长介绍,打包垃圾可以减少一半的空间。但打包之后填埋场将不会再有拾荒者,而此前了解在填埋场拾荒者依然还能从填埋垃圾中拣出50%的可回收垃圾,而一旦经过中转站打包填埋,这50%的可回收垃圾也将被填埋,是否真正减少了空间有待论证,同时这些拾荒者失去了生活来源,会不会又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得而知。
另外,新的垃圾填埋场位于城郊的另一个山谷中,布局很像一座水库,在峡谷中建起一座“大坝”,大坝的上游用来填埋垃圾,大坝下游紧挨着基脚处建有渗滤液收集池,但能否达到预期处理效果尚未可知。另外,从峡谷两侧的植被情况推断,该峡谷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由于垃圾场的建设,政府投入巨资凿开了几道山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5.宣传活动很吸引。
在小区的宣传活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小孩子特别感兴趣,他们之前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这样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志愿者教居民自己动手制作酵素、堆肥,以及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从中穿插面向社区居民的信息收集。
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制作引起了许多居民的关注,很多居民亲自动手跟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卡片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不少居民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2)对志愿者:
1.比较系统的接受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这次实践选拔的志愿者都希望能够对环保感兴趣,并提前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做一些了解,在培训中也会比较系统的给志愿者们讲解国内的垃圾现状,以及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应对策略,整个环节希望志愿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前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总的感觉还是好的,同学们通过培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2.对垃圾的全面关注。
本次活动的志愿者,都是贵阳高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之前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也没有去关注过垃圾问题,通过这次实践,不但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环保及垃圾分类常识,也让他们对垃圾有了比较近距离的接触(包括垃圾成分、垃圾的去处、垃圾的影响等),直接接触垃圾,跟随垃圾车收垃圾,倒垃圾填埋场看垃圾,对志愿者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他们也表示以前没觉得垃圾问题是大问题,也没想过垃圾在从自己手中丢掉之后会去到哪里,也没觉得环卫工人有多伟大,但这一次的亲身体验,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想法,相信这种改变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而今以后,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他们在处理垃圾问题上有一些改变,甚至去影响更多的朋友来关注,来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3.志愿者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组织这次社会实践,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环保青年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包括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与人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多方面,通过实践,志愿者们还是可以有很明显的变化,对xx垃圾处理的理念有了初步了解,对垃圾分类模式的了解得到了加深,与陌生人面对面交流的技巧得到了锻炼,志愿者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付出的努力。
四、不足与改进:
1)对活动:
1.前期志愿者招募,不是很理想。
一是想法简单,觉得招6-8名志愿者不顺什么难事,就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三是志愿者不确定因素太多,开始报名的同学临时取消,不按时参加,使得在招募志愿者时非常被动。
2.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更注重的是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也有垃圾分类宣传环节,但相对投入要少,在培训中也主要是对志愿者能力的培训,对垃圾分类系统学习不多,只花了很少时间,所以也导致去到社区开展活动时,志愿者们对垃圾分类宣传时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影响了活动效果。
3.活动的安排。
xx活动虽然每天都有安排,但比较跳跃,每日活动的逻辑顺序不强,使得志愿者不能对每日活动需要达到哪些目标非常了解,每天志愿者成了被动接受任务,再加上临时调整活动计划,也使得大家不知所措。总的说来就是这次活动设计存在问题,大家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到最后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4.对当地情况的考虑。
7月份在xx是最热的时候,中午气温都在35度左右,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基本没有安排出去活动,而其他时间相对较短,对计划每天安排的事情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其次,选择宣传的小区居民少,每天能够接触的居民起不到宣传效果,即使最后一天在小区开展宣传活动,也不能吸引多数居民过来参加,导致活动效果并不明显,本来计划的要在小区做一个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三方的讨论,最后也没能做成。
5.时间安排。
接上面第4点,早上和晚上,也是小区居民比较忙的时候,急着上班,下班回家做饭,能够愿意停下来接受我们访谈的不多,而中午和晚上九点以后本来很多居民有时间的,但考虑到温度和志愿者状况,我们并没有安排志愿者在这些时间去调查和访谈,所以真正能够和小区大多数居民接触的时间,我们没有把握住。
6.组织者能力。
这次活动是家园工作人员詹炜和关键第一次组织,并且是这种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整个活动的全局观方面把握不够,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临时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也显得比较杂乱,让参与者不能清晰的知道整个活动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每日需要做的工作。
2)对志愿者:
1.志愿者个人能力。
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提前做一些准备,了解一些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但因为最后招募志愿者匆忙,对选拔的志愿者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前期准备,是否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也没有过多要求了,从而导致参加社会实践的志愿者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并不多,并且还有几个是没有参加前期的培训就直接参加了实践,如何在社区去宣传垃圾分类就更显得困难,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是志愿者多数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作为第一次参加,又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和系统的培训,所以在活动中,诸如不敢去跟居民沟通,不敢做问卷,不知道怎么去问问题,甚至不积极等现象时有发生。
2.志愿者的参与性。
这次组织的6个志愿者,还是有部分同学不是很积极,分析一下,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第一次参加,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些胆怯;二是存在一定的惰性,往往是安排了才回去做,如果没有安排就不动。虽然我们在活动中会一直强调这次活动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3.问卷过程中被访者年龄偏高。
开始几天在对xx居民的问卷调查中,受访人群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人的对问卷的理解能力不够,志愿者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对每一道题进行解释而人家还未必能够理解,导致效率极低且效果不好。
五、行动计划:
1.继续在高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培养关心环保、愿意做环保的青年人,提升知识和能力,开阔环保视野,为机构储备环保人才;(结合正在申请的贵州大学生环保青年培养计划,针对贵阳高校的环保社团的学生,对环保感兴趣或有志于在环保领域发展,系统的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实践方法引导)。
2.组织社会实践,给年轻人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与社会接触,让他们在意识、行为上改变。(结合xx垃圾分类项目,如果有必要,可以组织更多的,更具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到当地去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与当地政府,小区一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3.继续与xx县相关部门一起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一套“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包括ngo组织宣传)”的模式;(垃圾分类单靠宣传是不够的,没有激励机制或强有力的制度要求是很难维持的,并且很难持续。在政府已经有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希望可以加大宣传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能够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鼓励或强制居民垃圾分类,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入第三方参与,及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运营,即企业参与。能够扶持或推动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来负责垃圾分类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政府主要提供资源及各种关系的协调,然后由公众参与,ngo主要负责社区的宣传与倡导。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五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2、在xx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xx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x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xx个。”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热门思想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
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海盐县武原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
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
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加以劝止。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六
201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广场、xx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1x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已经倡导了很多年,而且我们身边的很多垃圾筒也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垃圾筒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人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不管什么垃圾,都扔到一起。
这不仅是一种对于环境的污染,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相信,当垃圾处在正确的位置,我们将会收获一大笔财富。因此,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这必然也将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垃圾怎样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如果垃圾放错位置,我们真的浪费了很多资源。
一方面不仅因为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直接扔掉,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新的资源再生产;另一方面,有些垃圾即使不能再用,但是经过简单的再加工之后也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与此同时,有些垃圾本身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直接扔掉,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在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处理之后,我们尝试着利用自己所学和手头的资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在此期间,我们制作了一些ppt、视频,到中、小学,社区进行科普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之后,我们在学校组织了一些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秀文章、微电影等,使活动更具有影响力。同时,活动小组携手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进行了一次骑行宣传。
我们深知,仅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所有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寻求其他同学的协助。在此,向所有为“绿风行动”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大家的努力,我们才能一路做下来。
在宣传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于垃圾分类很陌生,“到底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我想,这与我们教育本身有关。“绿风行动”的结束不代表垃圾分类处理推广的终结,相反,我们应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去解决。我们这一代没有将垃圾分类处理做好,那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下一代努力去做。
从孩子抓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让他们明白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这是我们每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绿风吹过,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校园会因此改变多少,但我们希望“绿风行动”等够传承下去,一代一代,净化着校园,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垃圾”完成了成果展示课的内容。同学们因为亲自去活动了,所以汇报起来很有条理。我原本以为农村的孩子在成果展示课上的表现不及城市的孩子,但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
本次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看电视,访谈资深人士,查课外书,走访调查,实施考察,亲自实验等方式分别对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全班共分为五个组,分别设立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为组长组织研究。
在开题课上,大家对我班每天产生的垃圾,我班的高峰家庭一周产生的垃圾和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的垃圾,于是我们设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垃圾”。然后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真心想要研究的有关生活中的垃圾的问题。
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了本次活动的五个子课题,即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然后我们全体同学以最想要研究的子课题为载体开始自由结组,然后从组员中举手表决了该组的组长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然后每组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了研究计划,组员们也都建立了联系卡。看着他们的积极劲,我真的很高兴。
此后同学们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研究活动,教师也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并给给予了他们相应的指导,还有很多的同学为了研究共同的子课题互相通了电话,那劲头真是十足。
在成果展示课上,各位组长先介绍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及分工情况,然后各成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活动情况,他们的语言虽不是很精炼,但都介绍的条理很清晰,在同学们的汇报过程中,我感到同学们是真心投入到活动中了,并把自己的活动过程记录了下来。
其中研究垃圾的变废为宝的那一组,有很多成员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些作品。吴迪、刘硕等同学的作品还不错呢?他们通过展示实物和介绍制作过程还进行的。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时常对他们的介绍和作品报以掌声。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垃圾的有关知识,从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七
8月24日,我们来到了xx区,听x大队长关于垃圾分类进行的相关讲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在开讲前,宣传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话,带着对这句话的疑惑,x大队长的讲座开始了。在明年一月份,我们青岛市就将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现在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我们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这就是难题所在了。
我们将分为四种垃圾类型,可回收垃圾(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区分呢?这些问题x大队长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方法:猪能不能吃呢?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种好方法。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社会有所帮助,对于我们小中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为地球的美丽做一份贡献,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好一点!
“垃圾怎么倒,倒垃圾,要把垃圾分类记在心里。新时尚做什么最最有型,垃圾分类再垃圾倒……”
我国现在开始逐步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今天我们也学习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前,我本以为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学完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令人头大的一件事情,但这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垃圾处理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发展障碍,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已经不是像前些年那样是一个时髦话题了,垃圾分类取而代之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资源无形之中被我们浪费,比如纸张、饮料瓶、废旧电池等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所以,采取分类式的垃圾桶可以方便我们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再次收集起来,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又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
“你知不知道垃圾要焚烧彻底,才可以分解会致癌物质,非常恶心,所以湿垃圾和干垃圾要分分清,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不是垃圾,包括废玻璃金属塑料废纸和旧的衣服床上用品;有害垃圾,不分类就会污染环境……”就像歌曲里唱的,在许多国家,关于垃圾的去向仍然是以焚烧处理为主;然而,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据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产生二恶英,二恶英这种的剧毒致癌物质,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在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上,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将垃圾回收再利用,对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回收容纳点进行不同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真正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看起来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当你真正的行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我们之前没有发现的好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学好垃圾分类,自觉主动地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环境的污染。
我们一定要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好的垃圾处理习惯,不能乱扔乱放,食品包装纸、金属、塑料等可收回的垃圾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里,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得到充分的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很多,将厨房垃圾单独分类,这些垃圾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用作庄稼的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将高含水率的厨房垃圾分离出来,能够降低其它垃圾的焚烧。
命。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废纸壳,饮料瓶可以收集起来,送到废品回收站,这样既环保,又可以有一点零星收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许多垃圾,一些可回收,比如:饮料瓶、旧报纸、包装盒、旧电池等等,还有一些不可回收的,比如烟头、果皮、菜叶、等等。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仅是美化了环境,更是关乎身体健康的大事,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
我们虽然只是一名学生,但也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青岛的文明添砖加瓦。平时,我有个习惯,不管在哪儿喝完的饮料罐、矿泉水瓶,我都会留下来,绝对不会随便丢弃在外面的,再远,我会把它们带回来放在家里的小回收站。在家中,姥姥负责全家的垃圾回收站工作。每到周末,我们就会把这些瓶瓶罐罐装进一个大袋子里。在爸爸的协助下,把硬纸盒类压平和旧报纸、旧报刊归为一类,把它们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叫爸爸帮忙用绳子捆起来。只见爸爸拉住绳子的两端,使劲用脚踩踏叠放好的报纸和废纸盒,用绳子牢牢地把它们捆绑好。哇!终于大功告成!于是,我们把这些回收垃圾卖给资源回收站。卖废品的钱就是我的零花钱。
垃圾分类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建设一个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八
本次活动在周末进行,许多休息的`居民都来到球场参与我们的活动。活动现场多了一些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的居民。为此,我们准备了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免费派发给居民群众。
8:50,活动开始了。首先是垃圾分类宣传和垃圾分类实操演示。我们要求居民打开垃圾分类宣传折页,看着宣传资料,我工作人员告诉居民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然后告诉居民每类垃圾对应垃圾桶的颜色,各类垃圾的代表物品,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和回收等知识。然后各类垃圾都进行了一次分类实操。宣传“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居民“爱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
9:00,垃圾分类有奖游戏开始了。在垃圾分类实操游戏的摊位上,小朋友比较积极,他们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在家长的陪同下,有序地进行了垃圾分类实践。在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的摊位上,老人家比较敢兴趣,因为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老人家不懂的就按自己的知识和习惯猜答案。但是垃圾分类是一项带有专业性的内容,我工作人员引导居民详细阅读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在单张内容里面寻找答案。因此,许多居民群众都详细阅读了垃圾分类宣传单,特别在好学的小朋友的带动下,部分老人家也认真阅读了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次活动我社区居委会共发出调查问卷10份,回收10份,满意率为100%,社区活动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
我社区居委会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相关活动,为构建美丽家园而不断努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九
2020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xx广场、xx、xx公园和xx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xx的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xx的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
201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广场、xx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7月27日,实践团分别前往xx市未央区环保局和市容园林局,咨询xx市现有环保状况和现存环保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对实践团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期间,环保局综合科殷科长与实践团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当被问及xx市的环保问题和垃圾分类问题,殷科长表示环保局一直在坚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环保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加强法律规范。殷科长告诉实践团,环保局每年都会举行“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并详细介绍了201x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市容园林局于今年3月份成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利用三色垃圾桶来分类垃圾。一系列的政府举措和国家政策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对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用心。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一
x月x日,我们来到了xx区,听xx大队长关于垃圾分类进行的相关讲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在开讲前,宣传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话,带着对这句话的疑惑,x大队长的讲座开始了。在明年一月份,我们xx市就将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现在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我们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这就是难题所在了。
我们将分为四种垃圾类型,可回收垃圾(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区分呢?这些问题x大队长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方法:猪能不能吃呢?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种好方法。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社会有所帮助,对于我们小中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为地球的美丽做一份贡献,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好一点!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二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暑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x月x日,我们来到了xx区,听xx大队长关于垃圾分类进行的相关讲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在开讲前,宣传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话,带着对这句话的疑惑,x大队长的讲座开始了。在明年一月份,我们xx市就将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现在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我们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这就是难题所在了。
我们将分为四种垃圾类型,可回收垃圾(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区分呢?这些问题x大队长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方法:猪能不能吃呢?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种好方法。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社会有所帮助,对于我们小中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为地球的美丽做一份贡献,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好一点!
“垃圾怎么倒,倒垃圾,要把垃圾分类记在心里。新时尚做什么最最有型,垃圾分类再垃圾倒……”
我国现在开始逐步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今天我们也学习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前,我本以为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学完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令人头大的一件事情,但这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垃圾处理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于全世界的发展障碍,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已经不是像前些年那样是一个时髦话题了,垃圾分类取而代之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资源无形之中被我们浪费,比如纸张、饮料瓶、废旧电池等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所以,采取分类式的垃圾桶可以方便我们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再次收集起来,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又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
“你知不知道垃圾要焚烧彻底,才可以分解会致癌物质,非常恶心,所以湿垃圾和干垃圾要分分清,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不是垃圾,包括废玻璃金属塑料废纸和旧的衣服床上用品;有害垃圾,不分类就会污染环境……”就像歌曲里唱的,在许多国家,关于垃圾的去向仍然是以焚烧处理为主;然而,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据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产生二恶英,二恶英这种的剧毒致癌物质,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在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上,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将垃圾回收再利用,对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回收容纳点进行不同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真正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看起来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当你真正的行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我们之前没有发现的好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学好垃圾分类,自觉主动地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环境的污染。
这次的垃圾分类活动已经结束了,是我们这个班级举行的活动,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够了解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现在就来对本次的活动做下总结。
我们是大学xx班,根据学校的指示举行了这个活动。活动前期,我们在班级里放了几个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活动时间是一个星期。现在一星期已经结束,我发现大家对于垃圾的分类是比较不熟悉的,在中途我跟班干部还对同学进行了参访,发现竟然还有人找不到具体的垃圾分类情况。真的是不举行这个活动,原来都不知道我们班级的同学对垃圾分类是这样的不重视。
活动中,我也观察了,发现很多人都不会仔细的看垃圾桶的分类,手上有垃圾就随便扔桶里。每天放学后,我们班干部会去查看各个垃圾桶里垃圾的情况,也是发现这样的一个情况,纸张和纸杯都是扔在不可回收的桶里,同学们对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每天都会去记录大家垃圾进行分类的情况,我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只有少部分的同学是比较清楚垃圾分类的,还有一部分垃圾分类就比较模糊,然后大部分的同学是不怎么实行分类垃圾的,不管手上是什么,都随便放在哪个垃圾桶里,导致最后垃圾桶里丢的乱七八糟。
通过这个活动,我知道我们大二xx班的同学对于垃圾分类是特别的不关注的,所以才会随意把垃圾给扔掉了,不去思考手上的垃圾是什么类别。一个星期下来,我们班的四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大部分是没有分类的,都是乱分。如此在一星期的最后,我们对同学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跟同学们仔细的讲解了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如此大家也才明白过来举行这个活动的意义在哪,同样同学们也懂得了垃圾分类的一些知识。至少没有像原先之前那样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关注了。
虽然说本次的活动开展不是很成功,但是在最后至少也让大家都明白了分类垃圾是有必要的。未来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多去举办,努力去让大家一起保护环境,了解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一些知识,然后养成分类垃圾的习惯。
我们一定要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好的垃圾处理习惯,不能乱扔乱放,食品包装纸、金属、塑料等可收回的垃圾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里,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得到充分的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很多,将厨房垃圾单独分类,这些垃圾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用作庄稼的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将高含水率的厨房垃圾分离出来,能够降低其它垃圾的焚烧。
二次污染。将垃圾中的有害物分离出来,可以减少了垃圾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致病菌的含量。垃圾分类后,很多垃圾被再次利用了,减少了最终填埋的垃圾数量,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废纸壳,饮料瓶可以收集起来,送到废品回收站,这样既环保,又可以有一点零星收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许多垃圾,一些可回收,比如:饮料瓶、旧报纸、包装盒、旧电池等等,还有一些不可回收的,比如烟头、果皮、菜叶、等等。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仅是美化了环境,更是关乎身体健康的大事,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
我们虽然只是一名学生,但也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xx的文明添砖加瓦。平时,我有个习惯,不管在哪儿喝完的饮料罐、矿泉水瓶,我都会留下来,绝对不会随便丢弃在外面的,再远,我会把它们带回来放在家里的小回收站。在家中,姥姥负责全家的垃圾回收站工作。每到周末,我们就会把这些瓶瓶罐罐装进一个大袋子里。在爸爸的协助下,把硬纸盒类压平和旧报纸、旧报刊归为一类,把它们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叫爸爸帮忙用绳子捆起来。只见爸爸拉住绳子的两端,使劲用脚踩踏叠放好的报纸和废纸盒,用绳子牢牢地把它们捆绑好。哇!终于大功告成!于是,我们把这些回收垃圾卖给资源回收站。卖废品的钱就是我的零花钱。
垃圾分类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建设一个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三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可以本身或者材质可以再利用的东西。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厨余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对有毒有害垃圾主要采取深埋、焚烧、包装堆放等处理方法,但会产生二次污染,且成本较高。而现在有一种新的方法“汞污泥组合物净化处理法”,利用科学配比的技术,将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分子结构,转化成一种无毒无害的净化物。含汞污泥组合物净化处理法技术工艺简单,采用它来处理有毒有害垃圾每吨只需投入约8000元,是成低本、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的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的科学方法。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为什么我要提倡大家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做能够保护环境,还能让废物得到更好的利用,既不污染环境,还让我们生活的城市空气更加美好,让“祖国的未来”更加健康的成长,我们的地球妈妈也感到无比轻松!大家快点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做垃圾分类的小主人!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四
8月24日,我们来到了x区,听x大队长关于垃圾分类进行的相关讲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在开讲前,宣传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话,带着对这句话的疑惑,x大队长的讲座开始了。在明年一月份,我们青岛市就将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现在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我们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这就是难题所在了。
我们将分为四种垃圾类型,可回收垃圾(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区分呢?这些问题x大队长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方法:猪能不能吃呢?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种好方法。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社会有所帮助,对于我们小中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为地球的美丽做一份贡献,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好一点!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五
垃圾分类是一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却又往往被忽视,因此,我认为必须再给孩子准确、清晰的概念,决不能含糊其词,但要想说得清,道得明却并不容易,我登陆信息来源比较权威的官方网站—中国环境网,浏览了大量相关知识和信息,从而自己先搞清楚了垃圾如何分类,然后再开展整个活动。
活动中,我与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讨论垃圾的来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利用教学光盘让幼儿观看垃圾的分类及处理;通过生活实践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解决餐巾纸、卫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时,我先是利用情境表演导入,再引发孩子们的讨论,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孩子们在讨论中萌发了问题意识,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接下来又利用垃圾分类的操作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直观地体验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活动结束时,我把活动延伸到了班级环境及孩子的家庭中,给班级中增加一个的垃圾筒,并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记,让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泛化到周围人的身上,这也是活动的最终目的所在。
这次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概念时,层次不够分明,脉络不够清楚,当幼儿说到有毒垃圾的问题时,我过分地强调了有毒垃圾的内容,而不可回收垃圾的概念只是一带而过。在讲解垃圾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过程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能更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效果会好一些。
要说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到了什么,那就是:
1.关注身边的事,不要畏惧不了解的知识领域,只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精心的设计准备,一样能呈现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
2.今后我会不断磨练自己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对出现的问题应有预见性,对他们的回答能及时地给予有价值的肯定和开放式的引导。
3.不一味地模仿他人,逐渐形成自己朴实自然的教学风格。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六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进行垃圾分类。
2、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分类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视频、课件、幼儿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1、幼儿讨论:如何清理公园的垃圾
2、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3、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4、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师小结,垃圾分类摆放的好处
1、电脑游戏,幼儿判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儿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师生一起检查讲评幼儿垃圾分类情况
鼓励幼儿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进行垃圾分类
延伸活动:可回收垃圾经过人们处理还是有用的,人们怎么处理这些可回收垃圾,请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告诉大家。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七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油脂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的宣传工作、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3、德育处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等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除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外,重点将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
1、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5.30—6.5)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2、实施阶段(6.6——6.30)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总结阶段(7.1——7.10)总结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期间的成败得失,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提炼有效的工作方法,改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为下一步的深入实施积累成功的经验。
1、垃圾桶摆放。每个普通教室、办公室和专用教室摆放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每个楼层摆放有毒有害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学校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
2、垃圾的投放。师生在学习、工作中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按分类要求直接投放在室内的垃圾桶内。有毒有害垃圾必须直接投放到楼层的专用垃圾桶内,不得与其他垃圾混合。
3、垃圾的处理。可回收垃圾由总务处负责收集好,送到学校专用仓库存放,再由废品回收公司统一回收。其他物品由值日生负责在放学时投放到垃圾房内的分类桶中,如上课期间已满则可就近投放到楼层的分类桶中,由总务处负责清理运输。有毒有害垃圾由专人负责集中投放到垃圾房的相应垃圾桶内,由总务处联系环保部门回收处理。
4、厨余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学校暂时仍然采用原来的方式,由专人收集处理,待环卫部门的有关设施设备到位后,再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八
8月24日,我们来到了xx区,听x大队长关于垃圾分类进行的相关讲座。
“没有健康的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这是在开讲前,宣传片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话,带着对这句话的疑惑,x大队长的讲座开始了。在明年一月份,我们青岛市就将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既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又能提高垃圾的资源化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现在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依然没有明显提高,我们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这就是难题所在了。
我们将分为四种垃圾类型,可回收垃圾(蓝色桶),厨余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其他垃圾(灰色桶)。如何区分呢?这些问题x大队长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方法:猪能不能吃呢?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真不愧是一种好方法。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社会有所帮助,对于我们小中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现阶段,垃圾分类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生活在城市里,我们有义务为城市的清洁尽职尽责,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们无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门别类,让垃圾能够物尽其用,该回收回收,该处理处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既造成不了负担,同时也能让垃圾再利用,为我们的环保助力。垃圾分类不是靠制度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习惯决定效果,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垃圾分类,为地球的美丽做一份贡献,节能减排,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好一点!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19篇)篇十九
今天,我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垃圾”完成了成果展示课的内容。同学们因为亲自去活动了,所以汇报起来很有条理。我原本以为农村的孩子在成果展示课上的表现不及城市的孩子,但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
在开题课上,大家对我班每天产生的垃圾,我班的高峰家庭一周产生的垃圾和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情况进行了了解。通过了解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的垃圾,于是我们设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垃圾”。然后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真心想要研究的有关生活中的垃圾的问题。
在成果展示课上,各位组长先介绍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及分工情况,然后各成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活动情况,他们的语言虽不是很精炼,但都介绍的条理很清晰,在同学们的汇报过程中,我感到同学们是真心投入到活动中了,并把自己的活动过程记录了下来。
其中研究垃圾的变废为宝的那一组,有很多成员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些作品。吴迪、刘硕等同学的作品还不错呢?他们通过展示实物和介绍制作过程还进行的。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时常对他们的介绍和作品报以掌声。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了垃圾的有关知识,从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高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20xx年7月29日,xx科技大学“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七天的`实际采访、交流以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在垃圾分类调研中,也深入了解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为推进“互联网+”概念从国家指导意见向实际行动转变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基层出发,调访民意。
7月23日至25日,实践团奔赴xx市xx社区、广场、xx公园和客运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不同群众。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的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群众对于“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具有各自的独特见解。一位来自小姑娘认为,一开始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但过一段时间,人们就懒得这么做了,还是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另一位老兵,他对我们垃圾分类的调研活动赞不绝口。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调访民意,实践团希望能够真正做到实践于社会,关注于人民。
实地采访,了解国家政策。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7月28日至29日,实践团以“垃圾分类进社区,共创和谐好环境”为主题在迎春小区举办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展览会活动,并受到了都市热线记者的采访。活动分为现场教学与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两大模块。实践团以回收的废旧物品为材料,现场教授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以展览环保手工艺品为契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一位xx市人民警察高度赞扬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肯定了实践团为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并且赠送一箱矿泉水,真可谓“炎炎夏日,暖暖真情,援手之施,无物感恩,唯借只纸片言,聊表谢意”。
时光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虽以结束,但实践团的“互联网+城市垃圾分类”活动仍然不会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实践团将会认真分析调研数据,总结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将互联网与传统环保方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平台的作用,促进再生资源可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