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颜色的教案设计意图中班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黄色和绿色的颜色标记。
2、学习按颜色标记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具:红、黄、绿三种颜色标记,三座房子,三只小兔子,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萝卜。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浆糊,铅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颜色标记。
教师出示颜色标记,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三张卡片,这些卡片上有哪些颜色呢?
(红色、黄色、绿色)
师:老师给这些卡片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启发幼儿认识:红标记、黄标记、绿标记。请个别幼儿出来认读,最后教师带领幼儿读一读这三个标记的名称。
2、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1)师:小朋友,你们看,谁也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小兔子)今天,小兔子要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它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兔子的新房子。
出示三座房子上面贴有颜色标记。
师:小兔子的房子上有什么颜色的标记。(红、黄、绿)老师与幼儿一起说出房子上的三种颜色标记。
(2)出示三只兔子,引导幼儿观察三只兔子的颜色。
请幼儿上来送兔子回家。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红(黄、绿)兔子住在红(黄、绿)标记的家里。
(3)给小兔子送萝卜。
师:小兔子肚子饿了,我们去拔一些萝卜给兔子吃吧。
二、幼儿操作活动。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小图形,请小朋友把他们送回自己的家。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三、活动评价。
对细心且大胆完成作业的幼儿给予表扬。
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幼儿都积极参与,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由于孩子说得较多,使整个活动的时间相对延长了不少。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幼儿园颜色的教案设计意图中班篇二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2、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过程:
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幼儿园颜色的教案设计意图中班篇三
活动背景:颜色、形状是绝对特征,通过对一个物体的感知即可解决。而大小是相对特征,对它的感知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因此,遵循幼儿认知发展有易到难的特点,在进行了形状、颜色分类两次活动后,安排本次活动。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理解大小的含义,认识大小标记。2、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根据大小标记进行正确地配对。3、学说短句:xx我送你回家;大(小)x送你吃大(小)苹果。二、活动准备:1、幼儿座位围成一个大圆形,圆内四散放有大小不同、颜色和形状相同的动物玩具。(动物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2、大小标记图各一张;大型积木搭成的大小房子各一座。3、放有大小苹果的两只塑料筐(苹果数量多于幼儿人数)三、活动过程:(一):认识大小不同的动物玩具。1、教师:玩具城里的玩具可真多呀,我们去找一个好朋友抱一抱。(教师和幼儿每人拿一个动物玩具)2、教师:你们都找到好朋友了吗?看李老师找到了什么?(教师出示大熊玩具)找到熊的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看看我们的熊一样大吗?幼儿a:不一样。幼儿b:李老师的熊大。幼儿c:李老师的熊小。3、教师:大熊和小熊是好朋友,请小熊朋友坐下来。(幼儿抱着小熊坐回座位)4、教师出示一个小朋友找到的玩具,问:“这是什么呀?”(大狗)谁也找到了狗?是大的还是小的?(随机请幼儿讲述)5、教师:你找到了什么好朋友?(大兔子)请找到大兔子的小朋友站到一起来。提问找到小兔子的幼儿:你们的兔子是大的还是小的?大兔子和小兔子是好朋友,请你们坐在一起。6、提问剩下的幼儿:你们找到的是什么朋友呀?(猫)猫是不是一样大呢?(有大猫、小猫)大猫、小猫是好朋友,请好朋友坐在一起。(评析:将日常生活中幼儿比较熟悉、喜欢的动物玩具呈现在幼儿面前,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再让幼儿亲手抱一抱、摸一摸,能满足他们的一种依恋感。在部分幼儿讲述时,不强求其余幼儿在旁倾听,他们可以自由地与玩具好朋友玩,营造一种比较宽松的氛围)(二):尝试用身体动作感受、理解大小符号的含义,认识大小标记。1、教师:我们找到了大朋友、小朋友开心吗?(开心)请好朋友坐在椅子上看我们做游戏,好吗?(幼儿将各自的玩具朋友放在椅子上,集中到中间。)2、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大娃娃、小娃娃的游戏。教师出示大标记,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标记:两手伸开,两脚分开。教师出示小标记,用语言引导幼儿做动作:两脚并拢,两手放在旁边。小标记表示小的东西,看到小标记要变成小娃娃,看到大标记要变成大娃娃。3、教师出示大标记,幼儿变大娃娃;教师出示小标记,幼儿就变小娃娃。反复游戏几遍。4、教师:回去问问好朋友,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幼儿坐回座位)(评析:小班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标记作为一种符号,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活动中将大小标记比喻成大小娃娃,这一形象幼儿易于接受,容易记住。并让幼儿在游戏时通过身体动作来进一步感受、理解大小符号的含义,从而使幼儿很好的认识大小标记。)(三):情景操作活动a:送玩具回家。1、教师:你们看,这边有两座房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座大,一座小)出示大标记问:大房子用什么标记?(大标记)小房子呢?(小标记)大房子给谁住?(大娃娃)小房子给谁住?(小娃娃)2、教师示范送大熊回家,边送边讲述:大熊,我送你回家。配班教师示范送小猫回家,边送边讲述:小猫,我送你回家。3、幼儿分别送玩具回家,边送边讲述:我送你回家。4、教师检查是否正确,然后讲述:娃娃说谢谢你们送它们回家。幼儿:不用谢。(四):情景操作活动b:送苹果给娃娃吃。1、教师:娃娃们都回家了,我们送苹果给它们吃,好吗?教师示范送大苹果、小苹果,边送边讲述:大狗我送你吃大苹果,小熊我送你吃小苹果。2、幼儿每人拿一大一小两只苹果送给娃娃吃,边送边讲述:大x我送你吃大苹果,小x我送你吃小苹果。3、教师检查后讲述:好朋友说谢谢你们送苹果给它们吃。幼儿:不用谢。4、引导幼儿跟好朋友说再见。(评析:小班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因此活动的形式不宜太多,以上两次操作活动,形式大致相同,但难易程度又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操作材料的数量上。第一次操作活动幼儿只需将自己的一个娃娃送到相应的家中,;而第二次操作则需要将大、小两只苹果送给相应的娃娃吃,难度相应的提高了。另外,活动中还鼓励幼儿边送边讲述,这样将运动觉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可加深幼儿对大小含义的理解。)
幼儿园颜色的教案设计意图中班篇四
活动目标:
1、幼儿手口一致数出5以内的水果数量。练习5以内的数数,能按数量取物。
2、能感受买水果的乐趣。体验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果超市场景、水果篮(篮上有不同数量、颜色的'图形标记)
“钱”(1――5圆点)
活动流程:看看说说――买水果――品尝水果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
1)师:我的水果超市开张了,欢迎大家一起来买水果。
2)师:这么多好吃的水果,请大家看一看,你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的颜色、味道。)
3)营业员带幼儿边逛边聊聊:自己喜欢的水果。
2、买水果
1)领“钱”
营业员:请大家先去银行领钱,看清楚你领的是几圆钱。(幼儿领好钱后后“营业员”可以问问孩子领了几圆钱?)
2)拿水果篮买水果
a:营业员:今天的水果篮可有点不一样啊!(教师让顾客看看篮上的标记,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宝宝,)看清楚你领的是几圆钱,就去拿有几个图形宝宝的篮子,然后再在篮子里装上和你的图形宝宝、钱一样多的水果。
b:请一个幼儿先试一下。
c:幼儿去买水果,营业员边看边问问幼儿:你领了几圆钱?买了几个水果?
重点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边点边数,并买相同数量的水果。
d:请孩子互相看看你的朋友水果买对了吗?
3、品尝水果
1)营业员:今天买了这么多的水果,我们带回去请我们的朋友一起吃好吗?
2)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水果。
本文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幼儿园颜色的教案设计意图中班篇五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二色圆片6个(3个红片,3个绿片。),方格2个,彩色笔,制卡纸。学具第一、二组:人手1盘三色花片(3个红片,4个绿片,3个蓝片。),每人1个计算盒,彩色笔若干支,卡纸若干张,第三。组:人手l套图形片(见图二),每人1个计算盒,大小、形状、颜色标记物每人各6个,操作卡片2、3;第四组:人手l套塑料小动物(3种,数量分别为1,2,3。),每人点卡3张(数量分别为1,2,3。)、计算盒1个,操作卡片1l;第五组;人手1张实。物排序材料纸及实物卡片(4张,见图三。),操作卡片13。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圆片,“这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二个方格,“这两间房子是片片的家,谁会把片片送回家?相同的片片要住在一起。一边送要一边说:什么片片我送你回家,什么片片和什么片片住在一起。”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操作。“谁能说说这两伺房子里住的都是什么片片?”(红片片,绿片片。)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想想给每间房子放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这里住的是什么片片?”指红片片、绿片片,“谁来做这个标记?”帮勘个别幼儿用红色笔、绿色笔在卡纸上涂色,(见图一)“这是什么标记?送给谁?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为花片做标记。
“把相同颜色的花片放在一起,看看是什么颜色的花片就做什么颜色的标记。一边送标记,一边要说:什么色花片,我送你什么色标记。”
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把相同的片片放在一起,再为片片找标记,一边送标记一边说:什么色片片,我送你什么色标记。”
第四组,给动物送点卡。
“先把相同的动物放在一起,按每种动物数目的.多少排队,再给动物送点卡,边送边说:几只动物送几的点卡。”
第五组,给卡片排队。
“先说说材料纸上前面的卡片是怎样排队的?后面接着应该排谁了?卡片排完后,再从前到后地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的。”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重点观察第一、三小组小朋友的活动情况。
3、活动评价。
(1)展示个别幼儿制作的颜色标记,从正确与否和涂色方法两方面来讲评。
(2)对边操作边大声讲述操作内容的幼儿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