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工作汇报时,我们应当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夸大和虚假,以免给他人和自己带来误解和困扰。如果你正在面临写工作汇报的难题,不妨看看下面的案例,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路。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一
去年以来,我县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某某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努力打造具有鲁西南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通道,夯实基础。一是项目招商成效显著。产业振兴,项目是基础,我县把农业项目招商放在首要位置,全力引进大企业,落地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一批大型企业相继来我县投资“三农”项目,投资规模、质量水平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3月份,我县集中开工乡村振兴项目8个,总投资62.7亿元,业态新、规模大、前景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新六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的肉鸭产业。其中,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投资13.5亿元的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项目,实际投资规模名列山东省前三位,力争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由江苏益客集团投资20亿元的益客产业园项目,围绕肉鸭生态养殖和食品加工两大主业,与我县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鼓励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肉鸭养殖,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肉鸭生产专业县、羽绒加工和食品深加工基地县。今年4月份,经益客集团研究决定,将迁往江苏10年的集团总部再迁回山东,落户某某,引凤回巢。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划定粮食功能保护区75万亩、重要农作物保护区3.7万亩。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余亩,发展专业村37个、专业户2360个,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17处,年产中药材3.5万吨,产值达到14亿余元。大力发展毛木耳种植,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建设大棚3200个,栽培毛木耳1.08亿袋,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三是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形成淘宝村18个、淘宝镇3个,电商企业1100家,互联网品牌企业达到200余家,全县拥有活跃店铺1.2万个,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受益人口超过25万人。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橙色培训基地作用,举办各类电商培训100余期,参训人员2万余人次,开启新零售时代,设立京东便利店22家、开设天猫优品店8家。利用京东中国某某馆积极宣传推介我县农特产品,目前已上线企业32家。开辟了我县传统特色农特产品商品的销售新渠道。“舜之药”中药材专业电商平台健康运行。全县形成由传统企业家、返乡大学生和当地青年农民为主的新兴电商创业群体,初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
第二,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改革红利。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意见和股权量化指导意见等,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环节、实施步骤、组织领导作出部署。目前,我县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并录入省清产核资系统,对集体资产进行了量化,核实资产总额11.58亿元,集体土地面积145.56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67个,量化资产4.76亿元,量化股数85.2万股,完成率100%。基本建立健全村级会计账簿,实行了全县村集体三资代理,并逐步实施了会计电算化。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逐步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唤醒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资产,促进了农村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二是全力做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双组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按照每个乡镇的试点村不少于本乡镇辖区内行政村总数的10%,每个乡镇选定了不少于3个班子强、经济基础好、村民素质高的先行试点村庄,全县选取的52个试点村。研究制定了《某某县农村宅基地资格认定试行办法》和《某某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指导意见》,去年10月份,为aaa村部分村民颁发了不动产证书,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一是村镇建设不断提质。我县被列入省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aaaa被纳入全市“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乡镇。与鲁商集团、省土地集团、水发集团等大企业合作,新启动7个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美丽乡村a类村庄覆盖率达到14%以上。尤其是阎什镇舜耕历山社区,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的原则,与省土地集团合作,把17个村庄分期、分批拆迁,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鲁西南样板。依托鲁望农业集团,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打造1.2万亩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集特色种植、优质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双创基地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公共服务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0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37.56万平方米,全县98%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楼房化。在某某广大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已成为群众公认的事实。全县设有乡镇卫生院1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卫生室(卫生服务站)394处,其中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208处,卫生院被国家确定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力做好免费向全县城乡居民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4.9万人。
第四,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一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建设“头雁工程”,出台《关于正向激励农村(社区)干部的十条意见》,从拓宽晋升渠道、培树典型、提高待遇、关心关爱、教育培训、减轻工作负担、保障运转经费等10个方面,系统制定了正向激励具体措施,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出推进“头雁工程”的“千人计划”,即每村培育1名后备支部书记、2名左右后备村“两委”成员,县委组织部优中选优,建立了947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去年实现全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5月10日起组织100名村支部书记和乡镇组织委员赴浙江省组工培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工作,逐村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台账,统筹采取整合涉农资金、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土地流转等措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
某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90多万人中有70多万在农村。当前,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还没有迈开步子,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这些都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将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乡村“强”起来。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产创建示范方10万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新增特色经济作物3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5000亩。大力培植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新建为农服务中心3处,完成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和飞防作业各20万亩。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积极培育壮大果蔬、食用菌、肉食加工、宠物食品等产业,争取打造几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推进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益客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发展生猪、肉鸭规模化养殖。积极推动山东上上滩田园综合体、深圳铁汉生态黄河滩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争取打造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一条规模经营、装备现代、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提供“某某方案”。
二、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美”起来。坚持点面结合、整县推进、特色打造,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整合农村“七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资源,建立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巡查、长效化管护机制,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万亩,创建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34个,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新农村,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80%。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巩固强化殡葬改革成果。选好配强村委会班子,培育“新乡贤”,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运用政策激励、分类指导、产业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让乡村“富”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在“减”字上下功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深化脱贫攻坚“三个一”工程,加强扶贫车间管理,致力于扶贫车间向“致富车间”“发展车间”转化;加大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抓好畜禽养殖、花卉、果蔬、食用菌等几个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基地。盯紧“黄河滩”,完成4个外迁社区搬迁,加快4个村台社区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台一韵”,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逐步将“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锁定“老病残”,实施资产收益、农村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二是在“增”字上下功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发展民宿产业,推动产品变精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不断打造农民增收新业态。借助京东中国某某馆、舜之药、药流通、“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深入推进农村“双创”活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农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支持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术工人、创业农民、产业农民转型,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效益。三是在“均”字上下功夫,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争取与北大培文、山师附中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培育教育知名品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有计划地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增加师资力量。加快健康某某建设。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市政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12条意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医疗联合体、医养联合体。抓好老弱病残群体的康复、养老工作,推进中心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完成50处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实施“十个一”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二
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社局乡村振兴工作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发展需求,立足部门职能、突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人才振兴、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重点工作,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稳就业、保民生、强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发放失业保险费返还*万元;
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个;
就业技能培训*人;
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人;
徽菜师傅培训*人。贯彻落实技工强省战略,适应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的改变,通过协调市域内具有技能等级自主评价的机构为我县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累计新增各类技能人才*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人次,分别占市局下达任务的*%和*%。积极开展*县第五届企业技能竞赛。
(二)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工程。一是开展全民参保工作。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深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以社保扩面和提升缴费档次为重点,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保缴费档次持续提升。截止*月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保参保人数分别为*人、*人、*人、*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二是开展社保信息化工作。上线运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开展转移接续网上办理,将高频事项打包办理,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三是落实社保助企政策。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政策”,共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万元,其中,养老保险*万元、失业保险*万元、工伤保险*万元(工伤保险降费率政策截止*年*月*日),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助推发力。四是提高缴费工作质量。广泛宣传多缴多得政策,鼓励引导参保群众选择高档次缴费及补缴,全县城乡居保平均缴费水平达*元,同比去年*元增加了*元,增长率*%。
加大乡村专技人才职称政策倾斜力度。对*名从事林业、水利、建设工程、农业、卫生等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放宽业绩成果条件和论文要求,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五是开发政策性岗位充实乡村人才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制管理的方式,招聘*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特岗队伍,从事乡镇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壮大基层工作力量。六是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年我县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名工作人员,其中乡镇卫生院计划招聘*人,中小学、幼儿园招聘教师*名,公开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人,开展“曲阳名厨百味小吃”全县乡村厨艺大赛,选拔乡村技师及高级工技能人才*名。七是组织实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开展因疫返乡人员就业促进工程,帮助*名返乡人员实现市、县园区企业就业。
(四)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程。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的各项制度落实落地。一是开展集中清欠。清欠农民工工资*亿元、涉及*人。二是组织专项行动。开展现场检查*次,线上检查*次,督促*个在建项目按规定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个在建项目开设并启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三是开展集案化解。成功化解了碧桂园一期三标段、徽盐现代城幼儿园、盐化工业园基础设备项目(二期)撇洪沟生态治理工程等项目欠薪问题,涉及*人、*万元。四是加强监察执法。处置了滁州爱吉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县朗赛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县盛棉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性企业集体欠薪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就业难度大,劳动者素质与就业岗位不适应,人才供给层次偏低已成为我县人力资源市场的常态现象,也是我县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同时,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工资福利待遇低等原因,长期受到招工难和员工流失率高的困扰,如何吸引和留住员工,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仍将长期并存。
(二)重点领域专技人才缺乏。从目前来看,我县的工作重心逐步从脱贫攻坚向工业强县和乡村振兴转变,但是从不少部门反映来看,从事乡村规划、工程建设、金融管理、盐化工等方面的人才明显紧缺,尤其是一些县直部门想从基层选调一些人才,但前期我们摸排情况来看,符合专业条件的人员明显不足,出现无人可选的问题。
(三)劳动力外出现象严重。我县外出劳动力约*万人,留在本地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主要是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缺乏学习职业技能的主动性,乡村人才队伍成长缓慢,难以适应我县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
(四)基层专业人员存在流失现象。由于乡镇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艰苦,基层经费投入不足,专技人员业务开展受限等原因,基层人才流失问题脱出。
三、下一步打算。
以技能大赛和就业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契合培训资金、实施精准培训、满足我县主导产业发展是技能人才的需求,建设一支稳定的技能人才队伍,制定农民工、退伍军人脱贫劳动力等不同群体的就业帮扶措施,实施“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解决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三)完善返乡就业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工业强县战略,出台一系列返乡就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同时加大对返乡人员技能培训的力度,壮大我县乡村技能人才队伍。
(四)优化基层发展环境。从长远考虑,在留住人才的同时,更要全方位地服务好人才。根据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盘活现有乡村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乡村人才的作用,通过加强包括服务保障、医疗资源、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努力为乡村人才构建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基层专技人才招的来、稳定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三
(一)严抓基层党建,充分推进组织振兴。
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对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第一方面,完善了xx个村(社区)党建阵地建设,第二方面,提升镇委党校教育质量,于2020年x月完成xx个党校分教点挂牌,启动精品教育创建工程。一年来,开展了一线教学xx期,全镇党员教育覆盖率达xx%,覆盖村居民xxx余人次。第三方面,实施“发展党员严格化、党员学习常态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先锋作用显现化”四项提升工程。
(二)打开基层精品教育新模式,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注重实践,抓准重点提升基层干事能力。结合全镇工作要点,开展针对性、实践性的培训班共xx期。二是打造精品,积极探索减负提效教育新模式,把“讲师+课件+教材”打包配送到各村(社区)分教点,确保基层群众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扶贫政策等知晓度,凝聚党群合力共同推进政策实施。
(三)抓队伍建设,培育忠诚担当党员队伍,促人才振兴。
深入实施“素质”、“定力”、“能力”、“活力”“四项工程”,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攻坚克难的能力。如我镇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xx名,平均年龄xx岁,较上届下降了x岁,大专及以上学历xx名,较上届多xx名,有效实现了学历及结构双优化。村(居)委换届顺利推进,计划于x月xx日-xx日开展选举,预计可实现预期目标。
(四)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镇优质水稻成功被评为2020年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水稻)。
(五)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镇街提升整治,强化生态振兴。
一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农村建设。我镇,目前全域推进干净整洁村建设,共涉及xx个村小组建设项目,目前启动的有xx个,完成的有xx个,完成率为xx%。该项目完成后,我镇xxx个村小组将全面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x个省定贫困村xx个村小组通过围竹篱笆等方式建设人畜分离区,全面实现家禽圈养。二是“xxx”镇街提升项目有效推进,填补了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短板,实施过程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商铺经营者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仅用了x个月就完成总体进度的xx%,再次彰显了“xx速度和xx效率”,该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我镇的整体形象和城镇品位。
二、存在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发展结构仍不够合理;
人居环境虽有改善,但与美丽宜居乡村仍有一段距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完善三个全面升级。结合镇委党校、风度书屋、党员活动室等优质学习平台,精心设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实现党建教育阵地全面升级。打造支部党建示范带,辐射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升级。强化头雁队伍、党员干部队伍专业化培养,实现党建促进经济建设能力全面升级。
二是加大农业招商项目开发,加速xx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协调、引进上市的xx等大型上市公司,在我镇选址建设现代生猪养殖场。
三是继续加大城镇整治力度。特别在整治“六乱”上下狠功、出实招,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精细化服务,巩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处置及时”的动态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并打造出具有xx地方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最美生态小镇。
四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庄。在xx段沿线村庄实施“寻回消失的村落-xx人”xx村美丽乡村示范片环境提升工程及“樟林流翠、故里果香”美丽乡村示范片提升工程。继续打造xx路段沿线风貌整治建设,形成住房风貌整治示范带。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四
20xx年6月驻村以来,驻工作队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选派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团结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职责任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就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开展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作,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驻村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清自身职责任务,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力争快出成效,多出成效,我们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向群众学习,并认真查阅上届驻村干部移交的资料,梳理工作重点、难点,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工作。
(一)虚心学习,了解工作特点。一是向单位领导请教。在驻村工作前后,主动向单位领导请教,向他们学习农村领导艺术、农村工作经验和办法,大大增强了做好驻村工作的信心。二是向基层干部请教。村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农村最新情况比较了解,有非常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是学习从事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宝库。驻村以后,我们充分抓住各种机会,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尽快熟悉和掌握开展农村工作的办法。三是向村民请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做好农村工作,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驻村以来,我们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做到心中有数,为日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情。一是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工作最直接参与及管理者,对本村的各项事务比较熟悉。驻村后,我们与村“两委”干部逐一交谈,对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范湾村位于方集镇东南,辖13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904户,5003人,中共党员85名,耕地面积42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1人,20xx年已全部实现脱贫。边缘易致贫户30户、95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5万元。范湾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种植、养殖和务工。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花生、旱稻、小麦、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黄牛、肉羊、生猪、肉鹅为主。近年来,在上级惠农政策和帮扶单位帮扶下,全村发展种植大户16户,养殖大户22户。种植大户种植西瓜、大棚蔬菜和中药材600余亩,养殖大户养殖肉牛500余头、肉羊2000余只、肉鹅10000余只。二是向村民了解。对本村的具体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驻村后,我们对全村村民逐户进行走访,通过入户走访,基本了解掌握了范湾村的村情民意。三是学习村规民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了解村规民约。驻村后,我们全面学习了范湾村的村规民约,从而掌握了处理农村事务的理论依据。
(三)明确思路,制订工作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村“两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整理,结合范湾村实际,制定了《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20xx年工作计划》和《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三年工作规划》,依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了《方集镇范湾村调研报告》,明确了驻村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一)宣传教育党员群众。驻村以来,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推动村“两委”干部,深刻领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会等途径,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深入宣传教育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切实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建强村党组织。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作风正派、清廉务实”原则,主持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村“两委”正式选举产生,并正常运转;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回村发展创业。20xx年,范湾村党组织共发展党员5名,为范湾村党组织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三)推进强村富民。组织村“两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191户已脱贫户和30户易致贫边缘户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大力发展范湾村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盘活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范湾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新医保筹资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实际解决了范湾村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做了如下4件事。一是与县农业银行、县农商银行协调,为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协调低息惠农贷款160万元,解决了大户生产缺资金的燃眉之急。二是紧扣“乡风文明”主题,组织成立“方集镇范湾村文明健身队”,争取企业捐助资金10000元,为健身队购置演出服装50套,手套200双,照明设施1套,音箱1个,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资条件。三是多方筹资5万元,维修村内损毁太阳能路灯94盏,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四是与肥西县花岗镇杨湾村开展结对共建,争取扶助项目和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造。
(五)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经常组织学习各种政策、涉农文件和各种农业科学知识,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当好帮扶政策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乡村振兴的战斗员、资金项目的监督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和乡村治理的指导员。
(六)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专心驻村。严格遵守驻村制度,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岗;落实“五天四夜”要求,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做到事前请假,事后销假;严守财经纪律,涉及到的经费开支项目,一律上村“两委”会研究,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忙于自己家里的事,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85名党员中,年龄普遍偏大,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带头示范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加之平时农活忙,党员会议组织不多,基层组织活力发挥不够到位。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范湾村为典型的农业种养村,集体收入来源狭窄,收入较少。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的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范湾村每年劳务输出2600余人,但一直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多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漠,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村民有成立村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村民文化生活开展的不够理想。
(四)热点难点问题。党建工作质量有待提升;村扶贫车间多年闲置,未能充分利用;因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太少,不能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范湾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真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驻村工作队的思路:一是帮助村党总支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一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20xx年,计划发展党员2一3名。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中药材,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农田排灌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畜牧养殖示范户建设。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中药村种植和畜牧养殖,使范湾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展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组织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村室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三是经常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活动。五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树社会新风,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文档为doc格式。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五
农村振兴一般是指农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区地域广阔,所辖8个苏木镇、街道共分布有大小河流(山沟)16条,分别为黄河、昆都仑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梅力更沟、乌兰不浪沟、大坝沟、哈德门沟、门道沟、东柏树沟、西柏树沟、胡鲁斯太沟、阿贵沟、花沟、白石头沟、虎奔汉沟,其中黄河、昆都仑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哈德门沟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区除黄河外,其余15条河流(山沟)均发源于大青山(乌拉山),为季节性河流,每逢汛期,洪水峰量集中、历时短、含沙量大,同时因各条河流发源地均属山区,植被相对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故河道自然条件较差。
在市委、市政府作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后,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贯彻落实,于2017年9月底制定印发《九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并举全系统之力推行河长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各项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工作体系。按照自治区、包头市工作方案要求,我区总河长、副总河长分别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区河长制办公室设在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水务局局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由水务局1名副局长担任,主持区河长制办公室日常工作;环保分局1名副局长担任区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河长制各成员单位分别明确1名股级干部作为区河长制办公室组成人员;水务局内设机构新增河湖股,承担河长制具体工作。根据河流(山沟)分布位置,及其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我区确定黄河、昆都仑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梅力更沟、哈德门沟6条河流(山沟)为区级河流(其中黄河、昆都仑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亦为市级河流),由区级领导担任河长,全区共设区级河长5名;全区16条河流(山沟)共分26条(段)为苏木镇(街道)级河流,由苏木镇(街道)级领导担任河长,全区共设苏木镇(街道)级河长38名,切实做到了“每一条河都有一个河长”。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推进机制。在参照包头市河长制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基础上,我区结合实际,增加了环境卫生管理局的职能,同时,明确了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区发改局、环保分局等19个单位为区河长制成员单位。总河长、副总河长领导全区河长制工作,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区级河长指导、协调所辖河道保护管理工作,督导下级河长和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区河长制办公室具体负责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工作;苏木镇(街道)级河长牵头推进河道突出问题整治、水污染综合防治、河道巡查保洁、河道生态修复和河道保护管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河长制各成员单位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负责河道治理具体工作的落实,真正建立起了责任分解到位、责任主体到位、责任目标到位的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
(三)夯实基础工作,促进规范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加强,我区及时研究制定了全区河长制督察制度、会议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8项制度,并于2017年10月份陆续出台,使得全区河长制工作逐步规范化、常态化。宣传力度持续增大,按照《河长公示牌规范设置指导意见》要求,我区共设市级公示牌4块、区级公示牌2块、苏木镇(街道)级公示牌11块,并将区级河长、苏木镇(街道)级河长名单于2017年12月1日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布;同时,印制发放河长制宣传材料500册,增加了社会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考核评估有效开展,2017年11月21日至24日,区河长制办公室督查考核组对全区8个苏木镇、街道的河长制工作进行了督导、验收,全区各苏木镇、街道河长制工作均能够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此外,我区按要求完成了全区16条河流(山沟)河湖名录的编制,并于2017年12月15日与内蒙古清泉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合同,现12条河流的“一河一策”方案已开始编制。
(四)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专项整治。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各级河长通过认河、巡河、护河、治河等方式走马上任,截至目前,区、镇两级河长共计巡河39次,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为加强山沟防洪能力,我区在防汛期间对昆都仑河、梅力更沟、哈德门沟、乌兰不浪沟进行了河道清淤疏浚;为有效保护河道,我区组织国土、执法、公安等部门对全区34家采砂、采矿场进行了集中清理取缔;为全面保护水资源,我区加大对水事违法案件查处打击力度,对3起情节较重的案件提请人民法院进行了行政裁定。2017年度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资料显示,我区地下水、地表水全部达标,哈德门入黄口、昆都仑河入黄口排放全部达标。此外,我区境内二道沙河、四道沙河已列入包头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范围,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黄河九原段二期防洪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黄河防凌防汛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一是针对河长制工作知晓率不够高的问题,将通过主流媒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是针对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强的问题,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针对专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并抓紧开展“一河一策”的编制工作,为加强河流(山沟)管理和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分类指导意见。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巡河工作,全面掌握河流(山沟)的基本状况及治理方向,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河流(山沟)的管理与保护,确保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我区将高度重视此次评估核查所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查漏补缺,加大整改完善力度,努力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
汇报完毕。
为切实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区教育局根据省、市、区政府相关工作要求,于4月3日启动此项工作。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并于5月25日至7月31日期间,组成6个专项督导组,采取了实地查看、随机抽取、查阅资料、师生访谈等方式,对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从督查情况看,全区各学校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能够按照省市区防溺水文件要求,扎实开展系列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同时,制订了本单位防溺水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层层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和承诺书,召开专题部署会,建立预防学生溺水危险水域巡查制度和包保责任制,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区教育局积极协同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为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开通防溺水公益彩铃业务,群发公益性温馨提醒;通过联系区电视台、区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防溺水宣传短片和中小学生防溺水“六不准”等宣传信息60余篇;印制并下发《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手册》4000册;3020名教师和家长通过网课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集体宣誓;出动防溺水宣传车近百辆,深入到辖区各村、社区通过小喇叭巡回开展“防溺水”广播宣传活动。各学校通过开展网络主题班会1570次、开展防溺水网络警示教育123场次、宣传栏423版、电子字幕横幅227条,通过群发手机短信、微信群、钉钉、qq群、美篇等多种形式,发布防溺水相关的信息近25万条。
(三)家校协作,有效防范。按照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全区各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的—封公开信》11万多份,全部签字归档。所有学校都组织开展了家访活动主题鲜明,收效良好,家访记录齐全。组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宣传志愿者,走村串巷散发防溺水宣传资料、并面对面向村民宣传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知识、提醒村民履行监护职责,监督教育子女远离水患。
(四)健全机制,联防联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学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力量对校园周边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排查843次,设置防溺水警示标志1098块,加悬挂横幅标语262条,粉刷墙体标语40多幅,对存在破损、字迹模糊的警示牌及时更换342块,落实了重点镇、重点水域、重点地段、重点时间节点、重点对象等领域的防范工作职责。
截止到目前,各督查组均已督查2次以上,做到全区各学校督查全覆盖。督查中发现安全隐患5处,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将革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相结合,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激励机关全体人员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努拼搏、勇于进取!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为了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我中心为每位党员干部从网络、报刊杂志上搜集了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学习讨论交流了以下三点:一是学习讨论交流了党领导人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历史,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二是学习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的历史,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学习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中心党支部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学习内容。一是由党支部主要领导和党支部成员带头讲党史、谈体会,在中心机关党史学习教育中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在今年喜迎召开之际,我中心通过这次学习教育,进一步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三是我中心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与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和省市县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及我中心实际工作相结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联系中心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来进行,进一步提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今后,我中心将在理论业务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借鉴学习先进兄弟单位的作法和经验,努力把党史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为大宁畜牧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x年,香榭里社区在区党工委、宋城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区为载体,健全社区党建,拓宽社区服务,确保社区平安,推进社区文明,加强社区各项工作建设,全面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x年香榭里社区开展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规定要求,认真做好从各地转入的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接管工作,对转入党员逐个登记,及时掌握党员的基本信息并做好材料归档。x年恰逢建党90周年,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党课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做到学以致用,更好的服务社会。
(2)开展整顿干部工作作风建设。
为全面落实区委下发的关于整顿干部工作作风要求,我社区积极召开党支部会议明确了整顿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总体安排,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切实问题,要求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贴近实际,以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社区各项工作,真正使社区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明显转变。
(1)坚持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每两个月按时更换一次辖区宣传版面,内容涉及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方面。
(2)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今年,我社区成立了由社居委工作人员、在职党员和热心于社区公益活动的居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以“让志愿者服务到每一个角落”为口号,开展便民义务劳动、入户宣传、帮贫济困,看望孤残儿童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无私精神。
(3)社区联合辖区海燕歌舞团积极参与区文明办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在清明文化艺术节和红歌进社区等活动中,我社区老年文艺团体都获得了优异成绩。
(4)今年四月,社区“四室三站一厅”创建工作达到市级社区验收标准。
(1)红歌进社区。
x年是建党90周年,唱响心中赞歌、点燃心中激情,“红歌进社区”活动在我所属辖区香榭里花园拉开帷幕。来自开封市不同区、部门的艺术团体相约在一起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对党的美好祝福,在场的观众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同老一辈艺术家一同高歌,唱出心中对党的挚爱,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颂扬。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为积极有效地开展好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区在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社区、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机制;以"五老"人员为主体的辅导、帮教机制;以共青团、辖区企业为主体的助学机制和以社区民警为主体的监督机制,使未成年人在和谐家园的关爱氛围下健康成长。
(1)今年四月,社区联合帮扶单位市中心血站医护人员在居民区设立宣传点,对过往行人进行无偿献血健康知识宣传,为居民测量血压、提供义诊,接受咨询,普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知识,并介绍科学健康的生活常识。
(2)入夏以来,社区开展了以“加强四害防治,保护居民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社居干向居民宣讲四害孳生所带来危害的认识,指导居民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引导大家自觉投入到控制与杀灭“四害”的活动中来。社区立足实际,从点滴小事做起,切实改善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受到居民好评。
(3)十一月,按时完成x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办理工作。今年,社区累计办理和续交x年度医疗保险共计254人,涉及金额22560元,比去年参保人数增加72人。
(1)上半年,为落实国家计生优惠政策,社区加大了对已婚育龄妇女和14岁以下独生子女家庭信息的统计工作,着手为首批符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居民发放存折,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家庭的关爱。
(2)为保障广大已婚育龄妇女身体健康,社区在区、办事处计生办的组织领导下联合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开展了针对育龄妇女的免费康检工作。
(3)继续加大计生政策宣传力度,为居民普及人口与计生信息,为新婚育龄夫妇提供婚育知识、政策咨询、优生优育等服务。
积极配合市、民政部门做好x年低保申报审核程序,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低保难题,把低保户的确定、审批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做到了公开、透明,使真正的困难家庭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积极配合辖区内企业,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通过社区劳动平台,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1)做好豪德广场的乱点整治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发放平安建设宣传单、平安建设知识宣传册等宣传资料,给商户讲解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联合辖区派出所加强对外来和暂住人员的管理,设立了豪德广场警务室,协调组织开展夜间巡逻,有效确保了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大局稳定。
(3)自我市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工作开展后,我社区迅速行动加大对辖区内三轮车统计工作,为市区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做出努力。
(4)年底,为迎接省平安建设及综合治理大检查,社区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台账,在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一间房作为综治民调办公室,方便了民众办事。一年来,为辖区居民调解民事纠纷达38件,满意率达。
(1)今年9月,在市消防大队的指导下,社区组织在各辖区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活动,加大宣传,提高居民安全防范意识,督促辖区内各商铺配备灭火器。通过不断学习完善消防工作,我社区顺利通过消防大检查,达到市级消防重点单位先进行列。
(2)在安全创建活动中,社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在香榭里小区内设置了安全生产创建试点,11月份通过了市级验收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以上是香榭里社区x年的开展的总体工作,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牢记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工作宗旨,切实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为社区的安居、和谐尽心尽责,从而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更上新台阶。
年初,乡内成立了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徐一敏任组长,分管领导吕利君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责任人任成员的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我乡禁毒工作。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同各村(居)签订了禁毒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制,将任务进行了具体划分。达到了责任明确,层层分工,责任具体落实到了每个人。为抓好2020年禁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抓禁毒工作,乡抽调了素质过硬、业务知识熟悉的专门人员负责禁毒宣传工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活动。一是召开乡、村干部会议,研究落实了2020年禁毒工作,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县公安部门工作要求,达到了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的目的。二是在禁毒宣传活动中,制定了《禁毒活动方案》,组织了以“为找总结聚,拥抱未来,无毒无悔”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月活动。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材料1800余份,同时在学校开展了法制教育课,宣传了相关法律知识和禁毒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形成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浓厚氛围。三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展宣传活动。与计生“三查”工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征收工作等紧密联系,大力宣传禁毒知识,使禁毒宣传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为有效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势头,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乡专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发放了制毒加工窝点的识别方法等。按照要求各村(居)精心组织人员对辖区的制毒,贩毒、吸毒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对可疑情况及时进行上报,乡组织人员对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了再次排查,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
为了确保禁毒工作落到实处,全乡实行了重点管理、跟踪帮教。对我乡的涉毒刑释回归人员,乡党委高度重视,协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了安置帮教工作。各村(居)对涉毒人员实行建档管理,明确了专门人员对他们进行跟踪回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工作、生活情况等,对生产、生活困难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协调解决,净化了周围环境,杜绝了新生吸毒人员和减少了复吸现象发生。
通过努力,我乡2020年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农村禁毒组织还有待健全等。为此,在2020年禁毒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认真开展工作:
1、继续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将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禁毒工作网络,实行动态管理。
2、加强对禁毒知识的宣传,扩大群众的知晓面,为建设无毒村(居)创造条件。
3、深入排查涉毒人员,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制毒、贩毒、吸毒人员,有效遏制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势头。
为切实做好各景区、农家乐等企业防溺水专项工作,预防游客溺水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县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检查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充分认识抓好预防溺水工作对保护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意义,县文旅局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做好防溺水工作,制定旅游景区防溺水工作方案,要求各旅游景区要高度重视,重点围绕景区内的沟、塘、河、湖等水面区域及涉水旅游项目,做好安全宣传、安全警示、隔离防护、巡防巡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救援器材,全面排查防溺水工作薄弱环节和存在隐患,加强领导,扎实做好旅游景区防溺水工作。二是8月中旬深入对旅游企业负责人开展防溺水工作检查、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三是要求旅游企业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一是要求旅游企业完善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明确安全专(兼)人员;二是完善、规范设立景区(点)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向游客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三是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预案必须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四是配齐足够的救生器材,如救生衣、游泳圈等;五是开展涉水区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是做好白鹭岛、兴茂景区内隐患排查,对深水危险区域安全警示牌进行检修;六是安排专人对景区内涉水重点区域进行巡逻防范,强化迅速反应,一旦接到相关报警求助,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施救。发现有青少年在水边游玩、游泳等现象时,及时进行劝解、制止。七是加强知识储备。组织企业员工学习救护溺水者的基本救助常识,提高从业人员处置溺水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确保一旦接到相关报警求助,能够做好现场施救工作。
组织人员会同旅游景区负责人和景区所在地政府分管旅游工作负责人,对景区防溺水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迅速整改,旅游景区内的河、湖、塘均设立禁泳标识,并明确专人重点巡查,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上级的要求,我局将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更加扎实地做好下一步防溺水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一次防溺水工作落实情况的“回头”看。主要看一看景区危险水域隐患排查是否达到全覆盖,警示标志是否全覆盖,监管监控是否全覆盖,安全宣传教育是否到位,安全对接工作是否到位。没有达到全覆盖或不完全到位的,拿出整治措施,确保防溺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我县司法局作为县禁毒委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紧紧围绕县禁毒委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把强化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强化宣传教育为切入点,强化管控措施为发力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禁毒工作精神,及时研究解决禁毒工作突出问题,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为我县的禁毒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我局实际,将半年禁毒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二)强化宣传教育为切入点,营造浓厚禁毒宣传氛围。以法治宣传活动为契机,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死面开展法治宣传,确保当好禁毒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拒毒防毒能力。一是结合法律六进活动。针对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契机,以“美丽乡村、绿色无毒”为主题,点面结合开展此次农村集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利用县委宣传部“三下乡”宣传活动为契机,深入塔卧、颗砂、青坪等乡镇,集中以设立咨询台、展板、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禁毒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接待农民群众750余人次。其次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以禁毒知识志愿者走访宣传,集中深入泽家镇砂土、泥堤村入户进行宣传禁毒知识,共发放禁毒宣传资料150余份,张贴禁毒宣传海报10余张。再次结合开展5月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针对各乡镇赶集时间,深入乡镇集市为广大村民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点、免费发放法律学习资料、法治展板、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方式,大力宣传禁毒知识。共向农民免费发放各类法律(禁毒)宣传资料21000余份,发放普法宣传手袋1000个,禁毒知识展板10余块,横幅20余条。二是结合示范创建。结合各乡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尤其是禁毒法的宣传学习是重点内容,创建各村(社区)以会代训积极开展禁毒知识学习宣传。三是结合单位创建,着力开展禁毒工作宣传。围绕全局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单位干部职工及家属禁毒知识普及教育,创建无毒家庭、无毒单位。同时利用每月干部学习例会上认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县禁毒题材微电影《爱的力量》等禁毒知识宣传。全额完成局机关干部关注国家、省、州禁毒微信公众号任务。大大提升局机关干部禁毒御毒防毒能力,有效推动了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管控措施为发力点,确保特殊人群管控到位。切实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中涉毒人员的排查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涉毒服刑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一是加强“全程化”防控。年初对23个乡镇司法所下发了《2018年永顺县司法行政工作要点》(永司发〔2018〕1号),文件要求各司法所针对矫正对象身份特殊性,扎实对特殊人群开展禁毒知识教育宣传,要求矫正对象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将入矫的因吸毒、贩毒、容留他人吸毒获刑的人员列为重点管理对象,详细了解掌握基本情况,针对性制定矫正方案,做好日常管控工作,定期进行排查梳理,根据矫正对象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强度和深度,切实掌握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充分利用手机定位系统进行分析研判,排查出轨迹异常、定位长期不移动、夜不归宿等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名单,联合公安机摸底排查是否有涉毒行为。二是加强“重点化”教育帮扶。依托每月例行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制度,将毒品预防教育与法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教育引导社区矫正人员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并与社区矫正人员签订禁毒承诺书。在定期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在重要时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走访工作。三是加强“不定期”清点抽查。采取不定期的清点抽查方式,由局矫正股联合县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对23个乡镇矫正对象采取集中点验尿检方式抽查,根据抽查结果,现未发现全县矫正对象吸毒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部工作打算。
(一)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提高禁毒宣传力度。一是积极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配合全县开展“千百万”国际禁毒日活动。二是继续深入开展联系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进行禁毒知识宣传。三是利用传统节日,农村圩场赶集等形式认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让全县形成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宣传氛围。
(二)工作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加大工作措施力度。一是在七月中旬法治骨干培训班上,开展指导全县司法系统干部禁毒工作业务培训。二是结合乡镇督查司法行政工作同时,督促乡镇司法人员参与社区戒毒(康复)等工作,搞好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将开展吸毒人员心理康复和矫治恶习工作纳入我局考核内容有待商榷,虽然州司法局主管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并承担对吸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医疗和社区戒毒康复等指导职能。但作为县级司法行政部门,不仅无对应的相关部门股室,也未有资质的人员来开展吸毒人员心理康复和矫正恶习等工作。鉴于上述原因,恳请县禁毒委根据工作实际,重新考虑工作考核内容。
(三)工作创新有待进一步创新,创新工作管理模式。一是发挥各级司法、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健全完善全县普法协调协作机制,重视发挥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社会普法责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面向不同人群的专项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根据普法考试要求变化,计划将毒品预防教育内容纳入普法考试内容,扩大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力度。
我校自从接到县教育局通知以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对在校学生及教师的学习用书、教学用书、课外读物进行了全面清查整顿,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净化了校园环境,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扫黄打非"工作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我校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它和我校的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等多项工作结合起来抓。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江林松。
副组长:黄健郭洪朝。
组员:郭柱贵郭陈靖邓日菊周燕宇黄婷丽郭爱丽梁永锋。
二、全面检查,认真清理。
为防止有害的出版物、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书"等对青少年学生的侵蚀。我校在五月初对全校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清理不健康的图书。同时要求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认清不良图书的危害,要远离不良读物。我校又对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进行认真检查,全面清理。对学生自已购买的图书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有错印,漏印、字迹不清等现象及时清理,并且要求班主任教学生辨别这些盗版用书的基本特点,认识盗版的危害,以防上当受骗。鼓励学生抵制购买盗版用书,对不法商贩进行举报。我校还把减负工作和扫黄打非结合起来严禁老师给学生订教辅资料。在检查中,特别细查了是否有教师私自给学生征订教辅材料,告诫全体教师要自律,否则一经查实学校将会严肃处理。
三、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品味。
构建书香校园引领学生阅读。学校新建图书阅览室,充实大量的书籍,配备适合于师生的传统经典文学书籍。各班积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使学生可以随时与经典同行,开阔了师生的视野,陶冶了师生情操。
四、营造氛围,净化环境。
(一)学校开会时要求通过板报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各年级也利用黑板报大力宣传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营造氛围,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并着手开办校图书室、阅览室,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校长要求年级班主任、思德课老师都上好一节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教育课,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向学生宣传这方面的知识。政教处联系信息课教师在学校的微机室中安装好“绿坝”软件,在技术上保证给学生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同时,在全校发动起文明上网公约签名活动,让学生通过签名,自觉遵守文明上网公约,科学文明上网,远离非法出版物,对学生进行宣传和监管双管齐下,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三)教育学生远离网吧,上网做到健康、文明,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活动,开发了家庭教育的潜能,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教育。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六
近年来,**县大力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切实抓好人才的引进、服务、培育等各项工作,努力建立一流人才管理体系,打造一流人才队伍,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取得一流人才工作业绩,为全力打造“红色沙洲、温泉之都、中国**、幸福边城”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健全党管人才工作制度。调优配强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县人才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全县人才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健全人才工作保障制度。结合市52条人才新政,出台《**县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配套制定了人才评价认定、安家和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实施办法,设立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县财政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健全人才工作碰头议事制度。明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31个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县委人才办与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教育局等单位,定期对人才工作进行会商和情况通报。健全人才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领导班子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参考,推动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加强人才需求摸底。深入开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调研摸底工作,掌握所需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引进人才,杜绝盲目跟风。加强人才招聘引进。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联合开展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引进),教育、卫生等部门组建人才招聘小分队,赴湘南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引进,全县以社会公招、赴高校直招、招录公务员等多元渠道,今年将新进各类人才610余名,其中已引进急需紧缺硕士研究生8名,是近年来人才引进质量最好的一年。加强人才柔性引进。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团队签订朝天椒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团队签订**白毛茶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教授宋松泉团队对**小黄姜、**白毛茶、水稻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签订**白毛茶种质资源保护、高效利用等合作协议。湖南农业大学黄建安教授率团队在**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今年共有60多名中省市专家来汝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科研项目,助推**辣椒、白毛茶、小黄姜、奈李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校县合作。木草人茶业公司被湖南农业大学定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均被授予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基地,县教育部门与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湘南学院等省内高校签订实习实践协议,每年都有相关专业大学生到**实习实践。
开展“铸魂提能建设年”活动。引导党员干部铸牢维护核心、不忘初心、赢得民心“三魂”,提升抓班子带队伍、打硬仗敢冲锋、强基础善治理、除隐患守底线、强服务聚民心“六种能力”,进一步强党性、提干劲、兴产业、聚民心。实施“墩苗培养”计划。开展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选拔考试,对比选出的60名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人才专库,通过“优苗甄选”的方式,进一步选派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选资、乡村振兴等平台开展实践蹲苗、跟踪培养,逐步解决优秀年轻干部“断层”等问题。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人人有技能”培训办到田间地头,举办乡村教师、乡村建设工匠、科技特派员、柰李产业等各类技能、技术培训班,培训1.1万人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组织农村党员开展2次政策理论培训,选送9名农村优秀青年就读全日制大专,组织全县12个城市社区负责人及新招录的23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专题培训,不断建强后备力量,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
开展“千名干部破百题”活动。收集整理乡镇层级无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制约**发展的问题线索,交办相关县直单位派出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干部限期解决,每三个月推行一轮,第一轮已解决道路交通、水利灌溉、易地搬迁、村集体收入等方面难题61个,破题率100%。强化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派出123支工作队317人、160个责任单位定点帮扶,实现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红色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工作队全覆盖,因地制宜探索出推进靠党建引领、管理靠村规民约、建设靠投工投劳、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项目支持、持续靠产业支撑的“六靠”模式,让群众从“看客”变成“主角”,内生动力全面激发。强化“特派员”科技服务。推动千名农技人员下乡村,优化配置科技专家服务团,安排科技特派员到村跟踪指导,帮助老百姓抢抓时机搞生产、科技兴农促丰收,辣椒品种退化、小黄姜脱毒等生产技术接连攻克,带动全县种植辣椒13万亩、生姜5万亩、茶叶6.7万亩、水果9.7万亩,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到处都是希望的田野、灿烂的笑脸。
实行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县级领导定期走访慰问优秀专家人才,及时了解专家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人才津贴、安家和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政策,增强广大专家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智汇潇湘·鸿雁之约”**籍大学生回乡交流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利用学生假期,采取社会实践、见习、座谈交流、社会调研、走访慰问等活动形式,加强与**籍高校学子的沟通交流,为他们走向社会、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加大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力度。今年已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优秀医师、优秀教师等优秀人才1100人次,发放表彰奖励资金330万元。开设“汝才风采”专栏,制作了范胜平、李志国等优秀人才的短视频,对李幸福、朱细芬等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广泛宣传,营造识才、重才、敬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七
20xx年6月驻村以来,驻工作队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选派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团结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为抓手,认真履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职责任务,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就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开展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作,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驻村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清自身职责任务,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力争快出成效,多出成效,我们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向群众学习,并认真查阅上届驻村干部移交的资料,梳理工作重点、难点,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工作。
(一)虚心学习,了解工作特点。一是向单位领导请教。在驻村工作前后,主动向单位领导请教,向他们学习农村领导艺术、农村工作经验和办法,大大增强了做好驻村工作的信心。二是向基层干部请教。村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对农村最新情况比较了解,有非常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是学习从事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宝库。驻村以后,我们充分抓住各种机会,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尽快熟悉和掌握开展农村工作的办法。三是向村民请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做好农村工作,深入了解农民的想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驻村以来,我们有意识地向村民了解他们对村“两委”干部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做到心中有数,为日后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情。一是向村“两委”干部了解。村“两委”干部是农村工作最直接参与及管理者,对本村的各项事务比较熟悉。驻村后,我们与村“两委”干部逐一交谈,对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范湾村位于方集镇东南,辖13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904户,5003人,中共党员85名,耕地面积42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1人,20xx年已全部实现脱贫。边缘易致贫户30户、95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5万元。范湾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种植、养殖和务工。种植业主要以种植花生、旱稻、小麦、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黄牛、肉羊、生猪、肉鹅为主。近年来,在上级惠农政策和帮扶单位帮扶下,全村发展种植大户16户,养殖大户22户。种植大户种植西瓜、大棚蔬菜和中药材600余亩,养殖大户养殖肉牛500余头、肉羊2000余只、肉鹅10000余只。二是向村民了解。对本村的具体情况,村民最有发言权,驻村后,我们对全村村民逐户进行走访,通过入户走访,基本了解掌握了范湾村的村情民意。三是学习村规民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行政,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了解村规民约。驻村后,我们全面学习了范湾村的村规民约,从而掌握了处理农村事务的理论依据。
(三)明确思路,制订工作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村“两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整理,结合范湾村实际,制定了《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20xx年工作计划》和《驻方集镇范湾村工作队三年工作规划》,依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了《方集镇范湾村调研报告》,明确了驻村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一)宣传教育党员群众。驻村以来,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推动村“两委”干部,深刻领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会等途径,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深入宣传教育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切实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建强村党组织。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作风正派、清廉务实”原则,主持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村“两委”正式选举产生,并正常运转;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回村发展创业。20xx年,范湾村党组织共发展党员5名,为范湾村党组织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三)推进强村富民。组织村“两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191户已脱贫户和30户易致贫边缘户做好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帮扶;大力发展范湾村种植、养殖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盘活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范湾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新医保筹资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实际解决了范湾村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做了如下4件事。一是与县农业银行、县农商银行协调,为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协调低息惠农贷款160万元,解决了大户生产缺资金的燃眉之急。二是紧扣“乡风文明”主题,组织成立“方集镇范湾村文明健身队”,争取企业捐助资金10000元,为健身队购置演出服装50套,手套200双,照明设施1套,音箱1个,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资条件。三是多方筹资5万元,维修村内损毁太阳能路灯94盏,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四是与肥西县花岗镇杨湾村开展结对共建,争取扶助项目和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造。
(五)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经常组织学习各种政策、涉农文件和各种农业科学知识,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当好帮扶政策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乡村振兴的战斗员、资金项目的监督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和乡村治理的指导员。
(六)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专心驻村。严格遵守驻村制度,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岗;落实“五天四夜”要求,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做到事前请假,事后销假;严守财经纪律,涉及到的经费开支项目,一律上村“两委”会研究,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忙于自己家里的事,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85名党员中,年龄普遍偏大,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带头示范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外出务工党员较多,加之平时农活忙,党员会议组织不多,基层组织活力发挥不够到位。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范湾村为典型的农业种养村,集体收入来源狭窄,收入较少。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的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范湾村每年劳务输出2600余人,但一直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多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漠,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村民有成立村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村民文化生活开展的不够理想。
(四)热点难点问题。党建工作质量有待提升;村扶贫车间多年闲置,未能充分利用;因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太少,不能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范湾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真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驻村工作队的思路:一是帮助村党总支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一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20xx年,计划发展党员2一3名。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中药材,拓宽中药材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农田排灌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畜牧养殖示范户建设。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中药村种植和畜牧养殖,使范湾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展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八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九
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县供销社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困难,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乎2022年县供销合作联社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xx县供销合作联社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坚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现将xx县供销合作联社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全面综合推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县供销社坚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完善供销集团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做好“十四五”项目的规划。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要求,谋划9个项目,以项目为抓手,争取中央、省、县预算内资金及省、市供销社专项资金。将发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改造、有机肥厂的扩建增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纳入“十四五”项目发展规划项目库。
二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基层社引领,积极创办领办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xx个。
三是继续探索实践更加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按县、上级社目标综合业绩考核要求,目前与xx镇xx村达成合作意向,新建xx村级供销社,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待挂牌。积极对接xx乡xx村、xx村、xx村进行合作洽谈,双方达成协议后,推进村级供销社建设。
四是推进“百合联”建设。市供销集团已对我社资产开展实地调研,初步选址xx、xx等街边门面为实施点,目前正在洽谈相关合作事宜,进一步提升改造网络体系布局,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资源融合发展新渠道。
五是与乡镇、街道办事处探索农资服务助推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六是组织农化团队在xx种植园区开展实用农技及化肥实用培训,切实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和使用化肥的疑问和不足,截至当前开展农化服务xxxx亩,实用技术培训xx人,合作社受益成员xxxx人,带动xxxx户种植户科学种植。
(二)帮扶联系村,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按照结对帮扶“一访二帮三促进”工作要求,结合帮扶村xx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围绕xx村产业布局、人文、环境、交通等方面帮助开展项目谋划,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xx村本土落地项目,并结合发展思路,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产业帮扶+农旅融合”模式,落实帮扶项目及资金,解决产业发展“最先一公里”问题,增强xx村村集体经济带动能力。同时,帮助xx村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排查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携手xx村共同开展整治农村“八乱”工作,该村约xx亩道路两旁杂草丛生、杂乱无章,xx县供销社实地调研后,按xx村环境整治需求以捐赠物资方式向xx村提供xx草种xx包、xx吨有机肥,帮助xx村解决农村道路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效提升xx村寨环境形象。
(三)探索实践“反租倒包”模式,带动农户二次增收。
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完善为农服务新功能,探索实践“反租倒包”模式,带领农户二次增收,践行为农服务初心。以社有企业xx供销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建成以xx猕猴桃为主的精品果蔬基地xx万亩的xx个农业示范园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研讨,提出以xx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xx亩土地、xx镇xx种植园区xx余亩土地为试点实践“反租倒包”模式,盘活园区土地资源,将集中流转回来的园区土地通过市场的方式,面向种植大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倒包土地开展农事,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推动系统园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扭转部分园区经济效益落后现状,解决普通大户因土地局限发展受限等问题,实现土地资源双向优化配置。并在此过程中为种植大户生产环节及销售环节以“四保障”工作措施进行指导和对接,保障果蔬质量,打通市场销路,带领园区村集体农户二次增收。目前,xx县供销社已与多个村委对接联系试点实施“反租倒包”模式,均已过会审议,正在全面推进中。
(四)发掘优质产品,做优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
围绕本县农业特色产业,xx县供销社积极充分挖掘县内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潜力,以xx县农业品牌化发展为目标,整合xx县农产品源头产地信息渠道与仓储物理资源,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xx供销集团已确定品牌案名“好物·xx”并设计出一系列广告语、logo、vi应用延展、产品包装等。已建成xxxx平方米的xx农特产品交易中心一个。下步将完成品牌定性、发展、推广、商标注册、qs认证等工作,预计2022年上半年会完成以上工作。同时,县内依托自有农家店网络、市内依托xx市供销社“百合联”“农合联”整合各县网络资源、省内依托xx省供销社水果专班、“一码xx供销社商城”实现资源互通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xx县特色农产品进行爆品打造、品牌营销和推广,实现xx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塑造xx农业品牌新形象,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助推“x货出山”。
(五)搭建购销桥梁,提升县域农产品供给数量 。
以“推动农业发展”为基础,“做精农业增效”为目标,“企业紧密合作”为推手,充分利用供销系统市场优势和自有资源,积极推进农产品购销项目,打通本地农产品供应渠道。
一是携手与xx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xx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对“校农结合”产销对接农产品供应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推进农产品集采集配项目和为县境内提供学生营养餐配送项目,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持续为“xx厨房”供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及种植养殖户产出的米、油、肉、应季蔬菜、水果等质量安全、品质优良的本地农特产品。
二是xx供销集团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掌握市场行情的专业购销团队,结合xx农特产品市场优势资源,为下一步农产品购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与xx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合作完成农产品购销和xx县政府交办的猕猴桃购销1000万斤的工作任务及共同学习发展电商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资金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县供销社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困难,自有资金只能维持日常运转,没有多余资金和精力参与乡村振兴。
二是高质人才紧缺。因工作经费有限、人员流动不稳定、人员结构老化等因素影响,县供销社严重缺乏高质量工作、管理人才,制约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xx县供销社将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多向发展乡村振兴工作,以农业产业项目带动家庭农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计划以xx供销集团为主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发展肉牛养殖项目,经过考察学习(xx市xx县、xx市xx县)先进示范点养殖技术、生产流程及充分调研后,进行选址具体实施该项目。
二是计划与xx国投集团合作实施猕猴桃购销项目,将双方资源进行整合,共同出力为县域内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供销力量。
三是加强社有企业联合合作。鼓励各层级社有企业通过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相互参股,建立共同出资的投资平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社有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引进各类资本资金,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带动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
**乡村振兴先锋队昨天x月份以来,我有幸加入了**市派**县**乡乡村振兴服务队,通过这次集中培训,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责无旁贷。投身于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做一名忠实的践行者。
我来自**一所职业学校,到了农村干什么?怎么干?从哪里入手?我心里没有一点底。临来之前,学校领导更是嘱咐要深入基层,熟悉情况,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地去做好干好。自x月**日入驻**县**乡前范城村以来,我便和队友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和村干部、村民、老干部聊家中事、村中事,为了和他们能敞开心扉交流,我们既不拍照,也不录像,谈话内容也是回到驻地整理汇总,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真心情义,而不是做样子、走过场,像演戏一样。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实实在在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所想、所忧、所盼,围绕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助解决和向上级反映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五保户**x,行动不便,由于新建住房,自来水问题一直未解决,我们便和村干部一同上门,现场制定解决方案,并按照村自来水规划方案,给予实施;在防台风“利奇马”期间,我们与村干部坚守一线,吃住在村,确保村中生产生活安全;结合市委组织部“人人彬彬有礼,村村干干净净”的活动和国家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我们不怕脏、不怕累,与乡村干部、在家村民整治垃圾死角,臭水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按照《做好民意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集中走访,收集民意诉求,并梳理总结,形成民意分析报告,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1、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入村以来,我们在充分了解民情和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同村干部一起想策略定思路,并在村民大会中征集建议,集思广益,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制定了发展规划。我们注重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党建聚力量,促振兴。针对村两委成员年龄偏大,我们在乡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党支部加强队伍建设,把拥护国家政策的致富领头人、大专毕业生充实到队伍建设中来,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选拔,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和4名村级后备人才,为村“两委”的发展注入活力。其次,我们定期对这些后备人才进行培训,使他们都能自觉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工作踏实,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收入作出贡献;作风过硬,能迎难而上,艰苦拼搏、任劳任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信任,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通过走访了解,村民希望村中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以此为契机,我们计划建设一个文化广场,这里既是一个村民休闲的地方,更是一个做好宣传的阵地,我们既可以宣传国家政策,也可以把村中评选出来的“五好家庭”、“好儿媳”等身边的事和人进行表扬,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身边的真善美,移风易俗,提升村民素质,建设和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前范城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地瓜为主,村内私人企业有一个养猪场,一个养鸡场,一个汽车配件加工厂,一个种植大户。这些私企吸收就业人员有限,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由于人均地少,一部分又划入工业园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集体只有一个光伏发电创效益项目。因此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效益不高;村中基本无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是当务之急。经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走访部分党员和群众,以及实地调研分析和外出考察,结合本地以前种植食用菌的特色,决定以干部党员带头发展特色种植业组建合作社为突破口,带领村民新建六个大棚种植蘑菇,为做好这一产业,我们从技术入手,与原**农校结对子,由农校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同时与菌种基地签协议,由他们提供优质菌种和销售部分成品;为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我们积极与村中外出务工的有知识、有想法的人员联系,欢迎他们回家创业,成为这一产业的中坚力量。对于村中的养猪场、养鸡场、种粮大户,我们也给予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对于汽车配件加工厂,由于资金紧张,新上设备未能投入使用,我们积极联系银行,协调贷款,使之扩大规模,增加就业人员。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了这一奋斗目标,我愿成为一名忠实的农村振兴工作的践行者。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目前,我市共有义务教育段学校95处。其中初中21处,小学74处;城区31处,农村64处。全市共有初中在校生31979人,小学在校生61179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师6551人。2014年,我市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验收。全市所有初中、小学均达山东省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所有学校已通过了“青岛市现代化学校”的验收。目前,正在推动新一轮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创建。
(一)加快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步伐。
全域统筹,优化布局,从2012年起,制定出台了《中小学规划布局方案(2014-2020年)》、《胶州市推进公共服务教育均等化实施意见》等10多个文件,强力推进薄弱校舍改造,将中小学校舍建设每年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使全市中小学接纳能力日新月异,学生及家长的幸福指数逐年增高,获得感与时俱进。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学位供给,2019年,研究制定了《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2019-2022年)》,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在2017底全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的基础上,2019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7所、中小学食堂25所,包括启动龙湖项目小学、空港小学、空港初中的新建和三屯小学的扩建,完成黄河路小学、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主体建设,启用瑞华实验初中新校。
(二)推进城乡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一体化建设。
积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根据青岛市的部署,自2018-2020年,利用三年时间,使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达到青岛市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为做好创建工作,我们制定下发了《胶州市关于建设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的实施方案》,就创建范围与标准、评估原则与要求、验收程序与实施等一揽子事项进行了具体布置。我们实行了新的评价方式,将20%的城区优质学校(共19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和20%的乡镇薄弱学校(共19所,其中小学15所、初中4所)结成联盟学校,实行捆绑式评价。组织专门人员对19对共38所参加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的单位进行了全面初检。
更新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推进《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学校章程落地生效,加强学校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这五大委员会建设,并实现了五大委员会建设全覆盖。
优化教师队伍,每年拿出650万元(2019年850万)用于干部教师培训,通过分学段分学科对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进行培训、城区学校教师赴农村支教、农村学校教师进城挂职锻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目前,市教育体育局已印发《胶州市教师“百千万”精准培训工程实施意见》,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培训28000人次;全面启动教师支教及挂职锻炼工作,目前已安排2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360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560名教师已在新岗位开展工作。推进国际交流改革发展。发挥胶州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岸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学校、学生国际教育交流工作,每年选派中小学5-10名干部、教师赴国外研修,每年组织3-5个学生团体赴国外研学。
(三)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情况。
加大跨区域合作办学力度。共有20处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结对帮扶,实现了捆绑式发展;实施集团化办学,成立了一校三区的“振华教育集团”;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合作,2017年新启用了“山东师范大学瑞华实验小学”;实施名校办分校办学模式改革,每年选派5名城区副校长到农村村级小学担任校长,城乡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开展以教研协作为主体的小学大学区制建设。将全市划为东西南北四大学区,成员学校实现了全覆盖,由部分城区名校和镇处结为协作体,由名校长牵头、学科带头人引领组织区片研讨活动,做到城乡教学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同步发展。实行以学术研讨为主体的初中联盟建设。将全市25处初中(含民办)分成3个学术研讨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有1所学校为主导,其他学校共同参与,每月固定时间由承办学校具体组织研讨活动。实行集中研讨、分散实践、一期一主题、每期建档案的管理模式。
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投入1.3亿元,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为5万多名学生、7000多名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为全市中小学建设同步课堂各一间,实现了全覆盖。2019年,在30所中小学建设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教学。此外,我市已有10所学校建立了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开展机器人教育;有32所学校、100多个教学班,正在探索电子书包的常态化应用;全市已建成数字化综合图书阅览区50个;有101所学校通过青岛市教育局智慧校园评估验收。
(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一体化投入情况。
建立健全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每年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初中1100元,小学900元。对学生规模不足300人的学校,按300人核定公用经费。加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资金管理,所有资金全部用于中小学建设。2017年,完成改造“薄弱学校”6所,全面完成改薄任务。继续实施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30%,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250元。
设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项目,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部分学校硬件条件。目前,拨付资金796万元,已完成实验小学等12所学校设施加固或维修工作,少海小学、九龙小学等学校设施加固或维修工作正在进行中。
(五)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三项“机制”情况。
1.健全了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制定《胶州市教育体育局等四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加强乡村老师队伍建设的通知》(胶教体通[2016]24号),全部为农村教师配备了班车;落实了农村教师岗位补贴,每月人均约400元;班主任补贴每人每月800元;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举措,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立免费体检制度,以学校为单位每年为教职工免费查体一次;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专业培训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2.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我市一直坚持“两为主”方针,坚持以居住地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在随迁子女入学方面与当地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3.加强控辍保学和乡村儿童关爱保护机制。
(1)对经过民政、教育等部门确认的33名留守儿童实行关爱保护机制,在全市8所中小学设置了留守儿童关爱室,配备桌椅、图书、电话等相关设施,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健全了学习帮扶、心理健康关爱等措施。教师与留守少年儿童结对子,一学期多次对其家访,了解家中情况,对有困难者,学校给予帮助。学习上,班级组织班干部与之交朋友,互相讨论交流学习,促使留守儿童成绩稳定且不断提高。
(2)实施关爱农村学生民生工程。一是加强校车规范管理,实现了农村标准校车全覆盖。按照青岛市和胶州市两级财政1:1的比例足额及时发放补贴资金,每年需市财政补贴4000余万元,惠及2万余名学生。二是继续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实现了农村学生免费饮用奶全覆盖。每年政府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惠及6个乡镇47所学校的约3万名孩子。三是多方争取资金,实现了农村学校标准保安全覆盖。加强农村学校安全设施配备,2018年底实现一键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全配备。四是启动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制定了《胶州市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实施方案》,联系青岛市教育局,邀请营养专家制订带量食谱。从2019年3月4日起,在全市推广营养午餐计划,胶州市的3.1万名农村学生,吃上了由市划拨专项财政资金推广的营养午餐:小学生、初中生的营养午餐标准分别达到8.5元和10.5元,家长只需承担1元钱。市教育体育局将农村营养午餐的实施情况列入学校年终考核。目前该项工作运转良好,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五是实施城区中小学生校内托管,实现城区学生托管全覆盖。制定《胶州市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实施方案》(胶教体字[2019]30号),自2019年3月4日起,在我市9处局属学校和原5个办事处(阜安、中云、云溪、南关、北关)的14处学校实施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学习日(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下午放学后约两小时。目前,我市参与小学生人数达到33962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54.4%,参与率高居青岛各区市第一名。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厚爱,民政及时救助,学校教师关爱到位,我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六)城乡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情况。
截止目前,我市所有中小学皆为山东省标准化学校。在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实施了校长负责制,实行了按章程自主办学,校校设立了校务委员会,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委员会(少先队)和学术委员会。继续落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交流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意见》(胶教体字[2018]67号),加快推进“县管校聘”工作,全面激发胶州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力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互动。
(七)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1.抓好规划建设,健全防控机制,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制定《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积极推动新老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实现滚动建设、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专班作用,制发《关于建立控制大班额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建立解决大班额问题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反弹。
2.加大师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免费师范生、部属师大毕业生、全国骨干教师的招聘力度。发挥课时量公示督查工作专班作用,开展全市课时量督查工作,进一步挖掘潜力,合理增加教师工作量,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快“县管校聘”推进力度,严格按照按师生比、班师比核定学校人数,统筹调配促使教师合理流动。增加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学习名额,在新考录教师分配政策上向城区倾斜,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师资紧张问题。
3.加强招生入学管理。继续实施起始年级招生审批制,完善“义务教育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学位批次先后顺序接收入学。继续设立中小学招生缓冲区,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分流到学位充足学校。利用青岛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由基教科组织相关人员审核热点学校的入学材料,将权力上收,为基层减压,杜绝范围外学生通过非正常手段入学。对学位紧张的学校,统筹安排,原则上小学对不能接收的学生就近分流,由其他有学位的学校接收;初中采取分流到周边农村初中的方法,保障城区热点学校的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对学位充足的学校,空余学位由市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
4.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严格控制校际间学生流动。各中小学班额已满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再接收转入学生,开学后新来的满足户口和住房条件的学生,由当地教育办或市教育体育局就近安排到其他学校就读,等学段结束时再按其户口、住房情况安排。如确需转入(如高层次人才子女),须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根据青岛市教育局的要求,普通高中不再招收借读学生。充分发挥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专班作用,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通知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一)因解决大班额,带来学校功能室严重不足。超班额学校都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行了扩班达到标准班额,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中小学的功能室、实验室等占用较为严重,对我市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以及各校开展社团活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生源递减现象明显,教育质量存在差距。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相应的农村学校就读生源逐年递减,农村教育面临生源质量、师资流动等问题,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加之农村环境因素,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等与先进学校存在差距,相应带来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三)学校管理城乡存在差距。虽然经过近几年的高层次培训,广大农村干部教师的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市村级小学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要着力督促干部教师紧跟现代代学校建设步伐,完善学校现代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提升素质,用现代学校制度武装头脑、付诸实践。
(四)教育科研城乡存在差距。近年来,胶州市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与城区学校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差距,在历届的青岛市、胶州市级立项课题中,农村学校占比仅%。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学校较城区学校对教育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学校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个别学校过分重视教学成绩的快速提升,认为教育科研提升教学成绩较慢,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仍然比较依赖,而不敢借鉴和使用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这些认识造成学校没有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要位置上来抓,必然影响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需完善。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缺失或不足,譬如,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研究等,认为这是教师个人的事,学校没有必要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三是教育科研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从某些农村学校的教科研活动记录中看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主要以学习为主,而且学习内容以学校安排为主,忽视了教师的需求,缺乏现场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活动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教师从中收益不是很大,所以教育科研活动实效性不强,教师参与度不高。四是部分农村教师缺乏专业追求。农村学校的一部分老教师知识储备、教学观念等比较落后,对教育科研缺乏认识,不能把握教育科研与教学、与教师自身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有的教师存在错误观点,认为,教育科研是科技人员搞得事,与教师无关;部分农村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学,只要教好学就行了,教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育科研是教学之外的负担。观念认识的落后,导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之路不明确,视野宽度不够,缺乏对自身专业化持续发展、提高的追求,参加教育科研的动力不足。
(五)农村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目前我市农村家庭教育的环境不理想,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一是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留驻农村的居民普遍学历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长们如是说。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农村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较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据统计,我市农村学生有自己独立书房或书桌的学生仅占32%。
还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再加上“隔辈亲”也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以胶州市远家阿洛村为例,该校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总数超过该校学生总数的50%。
二是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
据了解,有一小部分的家庭,当家长主动闲聊时,孩子能认真回答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如果家长不问,孩子也不会主动述说;极小部分的家庭的孩子看到家长无事,则会主动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相当部分的孩子则是躲避家长,怕挨训斥和责骂。这种情况在初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的学习,轻素质的培养。大多数的家长,自己文化层次低,自己觉得社会地位低,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认为,读书、考试是唯一的出路。他们觉得,在学校里就应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等考试要考的学科。对于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综合实践等则不是太重视。对孩子的品行,特别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
(一)落实建设计划,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步伐。
随着二孩政策、户籍政策改革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19年底青岛胶东机场转场运营,以五大新动能战略发展平台为支撑的“一区两带”加速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新建小区将带动城市人口进一步加速聚集,伴随着城市人口学位需求的不断扩大,城市与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倒挂现象必将更加突出,城区及李哥庄镇等重点镇中小学校的学位压力也将更加凸显。再加上解决大班额带来的部分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功能室不足等问题的叠加,使得学校建设越来越紧迫,需尽快使落实《胶州市中小学建设计划(2019-2022年)》,解决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城乡科研联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破解教师专业水平、教研水平不均衡等困境,充分发挥服务协调功能,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实施全市大集备活动。为让全市老师具备审视课堂的宏阔视野、拥有组织课堂的高超策略,教研室利用2018和2019年寒暑假组织了初中、小学所有文化课学科的骨干名师进行了全市大集备,内容包含每课时的课件、教案、学案、习题训练等教学资源。通过名师引领,打造城乡集备一体化模式。大集备活动,整合了全市教学优质资源,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了“教学共同体”,改善了教研生态,确保了新课程的教学优质高效,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的一条有效途径。该经验在2019年青岛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是强化区片教研。为实现城乡教研一体化,推进教育均衡,不断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初中在全市初中学校实施以实验初中、第二实验初中、六中、七中为龙头的“四大区片”教研。各初中学校在龙头学校的组织下,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活动的方向,制定出扎实、详实的区片教研方案,开展了同课异构、提升学科素养研讨、优秀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等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小学将全市74所小学按照强弱搭配、整体均衡原则,划分为11个联动教研片区。每个片区由一所城区教研强校牵头,携手乡镇6、7所学校构成一个校际教研共同体,形成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11所龙头校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给农村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如第四实验小学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了“复习研究专题”、“习作研究专题”、“说明文研究专题”、“童话故事研究专题”等专题研讨,真正起到中心辐射作用;香港路小学通过组织片区内学校参观互访、共同教研、精品试题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引领片区的教师队伍向专业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北京路小学通过“一来”联片校走进北京路小学,一起进行“精品教案”主题研讨会,“二去”到联片校送课、听课、评课,“三研讨”,组建区片微信群,隔空研讨,实现教研方式的延伸突破。
三是组织名师送教。为放大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加快城乡教研一体化进程,本学年中小学组织“名师联家乡”“名师开放”、“城乡交流”等活动达50余次。
四是进行同步课堂在线教研。通过“在线同步课堂”平台,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实体教室连为一体,进行实时互动教学,采取“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研组织模式,逐步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和常态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覆盖薄弱的乡镇学校和教学点,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的问题,助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发展,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逐步缩小乡镇差距和校际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学年,中小学各学科举行同步课堂20余次。
五是实行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每位教研员选取2所本学科薄弱学校,定期到学校随堂听课、评课,参加集备,为学校提供诊断服务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对标深圳,创新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径。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搞好试点。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校”等多种形式,输出名校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等,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教育投资多元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二是深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创新区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路径。名校集团化战略框架下,根据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所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根据现有条件和发展目标,梳理并重新缔结新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巩固相对稳定的成员单位,完善互助共同体协议延续机制、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的运行机制、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对跨区域互助共同体实施教育督导,深化互助共同体内部“课题引领、接纳培训、网络在线、主题研讨、特色共享”,切实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幼儿园办学质量和水平。三是结合市情,因地制宜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出台具有区域特征的鼓励支持政策,实现区域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参与面,推广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新教育共同体、“学校发展群”、教育联盟等区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深化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内涵,优化集团“捆绑考核”等绩效评价机制,强化核心学校的辐射引领功能,提升区域内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四)重视家庭教育,搭建平台,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办好家长大课堂,构建家长学校案例教学课堂模式,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月主题活动。建立互联网时代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信息化桥梁,实现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组建家庭教育专家队伍、研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落实乡村学校家校共育种子老师万人培育工程。
xx乡村振兴先锋队昨天x月份以来,我有幸加入了xx市派xx县xx乡乡村振兴服务队,通过这次集中培训,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责无旁贷。投身于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做一名忠实的践行者。
我来自xx一所职业学校,到了农村干什么?怎么干?从哪里入手?我心里没有一点底。临来之前,学校领导更是嘱咐要深入基层,熟悉情况,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地去做好干好。自x月xx日入驻xx县xx乡前范城村以来,我便和队友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和村干部、村民、老干部聊家中事、村中事,为了和他们能敞开心扉交流,我们既不拍照,也不录像,谈话内容也是回到驻地整理汇总,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真心情义,而不是做样子、走过场,像演戏一样。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实实在在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所想、所忧、所盼,围绕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助解决和向上级反映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五保户xxx,行动不便,由于新建住房,自来水问题一直未解决,我们便和村干部一同上门,现场制定解决方案,并按照村自来水规划方案,给予实施;在防台风“利奇马”期间,我们与村干部坚守一线,吃住在村,确保村中生产生活安全;结合市委组织部“人人彬彬有礼,村村干干净净”的活动和国家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我们不怕脏、不怕累,与乡村干部、在家村民整治垃圾死角,臭水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按照《做好民意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集中走访,收集民意诉求,并梳理总结,形成民意分析报告,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1、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入村以来,我们在充分了解民情和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同村干部一起想策略定思路,并在村民大会中征集建议,集思广益,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制定了发展规划。我们注重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党建聚力量,促振兴。针对村两委成员年龄偏大,我们在乡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党支部加强队伍建设,把拥护国家政策的致富领头人、大专毕业生充实到队伍建设中来,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选拔,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和4名村级后备人才,为村“两委”的发展注入活力。其次,我们定期对这些后备人才进行培训,使他们都能自觉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工作踏实,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收入作出贡献;作风过硬,能迎难而上,艰苦拼搏、任劳任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信任,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通过走访了解,村民希望村中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以此为契机,我们计划建设一个文化广场,这里既是一个村民休闲的地方,更是一个做好宣传的阵地,我们既可以宣传国家政策,也可以把村中评选出来的“五好家庭”、“好儿媳”等身边的事和人进行表扬,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身边的真善美,移风易俗,提升村民素质,建设和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前范城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地瓜为主,村内私人企业有一个养猪场,一个养鸡场,一个汽车配件加工厂,一个种植大户。这些私企吸收就业人员有限,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由于人均地少,一部分又划入工业园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集体只有一个光伏发电创效益项目。因此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效益不高;村中基本无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是当务之急。经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走访部分党员和群众,以及实地调研分析和外出考察,结合本地以前种植食用菌的特色,决定以干部党员带头发展特色种植业组建合作社为突破口,带领村民新建六个大棚种植蘑菇,为做好这一产业,我们从技术入手,与原xx农校结对子,由农校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同时与菌种基地签协议,由他们提供优质菌种和销售部分成品;为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我们积极与村中外出务工的有知识、有想法的人员联系,欢迎他们回家创业,成为这一产业的中坚力量。对于村中的养猪场、养鸡场、种粮大户,我们也给予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对于汽车配件加工厂,由于资金紧张,新上设备未能投入使用,我们积极联系银行,协调贷款,使之扩大规模,增加就业人员。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了这一奋斗目标,我愿成为一名忠实的农村振兴工作的践行者。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做到“五个坚持”,全力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五大振兴。根据《中共县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成立乡村振兴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成立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工作专班,各专班由2-3名县级领导同志任组长,2-3个部门为牵头推进单位。各工作专班对照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五个专班重点任务清单》部署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目前,五个工作专班都召开了调度会议,制定了工作规则,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了乡村“五大振兴”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农业奠基,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培育“一乡一业”专业镇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96个,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种植板块;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2516家,家庭农场总数达3639家,种植大户总数达406户;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95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注册涉农类商标108个,罗汉参、青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瓜”、“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绕做大做强“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出台《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实施意见》、《羊肉汤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青山羊产业研究院,把肉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二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观光型农业新业态,建设了方乘田园、君信农业、立源菌业、绿禾庄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余处;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省旅游强乡镇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21个村被认证为中国“淘宝村”,46个村获评市级电子商务专业村,全县农村电商企业达到356家,今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05亿元,同比增长9.6%。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体”土地流转保障措施,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4.84万亩。其中,50亩以上成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达23.7万亩,2019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为20.3万亩;今年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权量化、股权设置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机制,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银农互动”助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坚持引育并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突出人才支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等“短平快”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6期、6200人/次,为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选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学焦爱权教授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县长;目前第四批269名县派第一书记、13名下派村支部书记已对接入驻包帮单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个乡镇,每个乡镇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导,全面掀起返乡创业高潮。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红利”大的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绿叶对根的深情”——我县游子对话家乡暨全县返乡创业签约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了“君心归处是吾乡”——第二届返乡创业大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239个,合同总投资额184亿元。截止目前,共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签约项目295个、总投资324亿元,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529家,带动就业8975人。
(四)坚持铸魂塑形,推进文化振兴。一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四个品牌工作,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典型报道和刊发评论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目前,全县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2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9处,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18个,力争今年全县90%的村庄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二是丰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基本实现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县502个行政村乡村文体广场、文艺队伍实现全覆盖。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村史馆)22个,培育乡土民间文化能人、文化活动带头人1000多人,2019年初全县62个村举办了乡村春晚。
(五)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一是突出连片打造,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全县22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含4-6个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0余个,其中a级示范村达到50个,a级示范村覆盖率12.8%;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全县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55个,合并村庄269个,涉及人口8.2万人,复垦土地约1.8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4万亩。今年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43个,合并村庄196个,涉及人口8.4万人,可复垦土地2.3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7万亩。同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请了北京绿十字规划公司,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以旧修旧,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以不同风格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配建保洁队伍,城乡全天候不间断保洁、生活垃圾随产随清,垃圾日产日清,卫生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镇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污水处理站18个。全部完成2019年全县4500户改厕任务。三是突出统防统治,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8%,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0%。大力推进“绿色革命”,完成植树造林5.1万亩,新增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4个,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行动,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激励保障,促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县50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评星定级,评定出五星级党支部92个,四星级党支部240个,三星级党支部141个,二星级党支部25个,一星级党支部4个,评选二星级“头雁”书记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37名,参照试用期公务员落实经济待遇,7名二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915元,3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300元,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多举并措,持续壮大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经营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兴业,通过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利用招商引资政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对接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60个村突破10万元。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xx县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围绕“清底、谋局、守线、起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出新的贡献。
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xxx处,涉及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人;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行动,发现的xx条疑似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一方面,把欠发达乡村扶贫车间发展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重点扶持xx个乡村就业车间,切实解决农村弱劳力、半劳力就业困难问题。四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收益资金实行账户归口管理,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并全部录入系统,落实管理和运维主体,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管护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五是持续实施保险防贫政策措施。优化完善面向“三类对象”的综合保险、面向边缘户的防贫责任险和面向种植户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三项保险共安排财政资金xxx万元。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力打造全省在乡村振兴示范高地。
一是以“特色小镇”为产业支撑。
紧抓**薰衣草特色小镇列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引领,全力打造全国、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和全国重要薰衣草原材料供应地。
一、高点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包括白沙、土崮堆等12个建制村、9500口人,计划总投资12.65亿元,2020年12月完成建设。目前已聘请清华同衡设计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专项策划,统筹区域发展,科学划分功能区,打造集观光旅游和特色种植为一体的农旅结合产业高地。目前,**镇已经同中国保利资本、东盛集团等实力企业财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中青旅等知名团队对全镇“五彩”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运营,开展周末游**常态化活动,实现乡村旅游实体化运营管理,努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二、精准发力。项目指挥部全部驻地办公,整合行政片、国土、财政、经管等部门,去年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区3000多亩土地的流转和地面附属物清理,今年4月份,又完成了2800土地流转,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创造的“**速度”被选为全县作风建设年先进典型。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集中向特色小镇建设倾斜,完成薰衣草育苗1000万株、新栽植2000亩,种植品种是利用法国和台湾先进技术研究培育、适合**气候土壤条件的新品种——中国蓝,该品种精油含量高、花期长、易栽植。(同时,新修景区框架道路7.2公里、木栈道铺设1300平方米、自行车护栏900米,打造步云台木栈道景观,完成南大门综合服务区130亩土地平整,实现发展空间、区位交通、种植面积三大突破。土崮堆村借力特色小镇建设,成立土地流转、劳务输出两个合作社,全村流转土地3000亩,组织输出劳务近4万人次,2017年土崮堆村村民获得附属物清理补偿400多万元、土地流转费用160多万元,项目建设务工收入近300万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一跃成为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明星村。
三、前景广阔。下一步,**镇将坚持一产先导、二产支撑、三产联动的发展理念,整合资源项目集中向特色小镇倾斜,一村一品、一景一魂,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年计划投资5亿元,流转土地3000亩,新发展薰衣草种植2000亩,建设透明加工观光区、温泉度假酒店、宋寨传奇及齐长城恢复工程,打造景观水系和芳香植物园等景点,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完成特色小镇综合服务区建设,新增餐饮、零售、住宿等服务业岗位300个;充分结合岱崮地貌峰顶平坦如原、峰巅峭壁如削的景观特色,建设悬崖观光电梯、垂直攀岩等项目,打造“一山一道一幅画,一步一景一重天”的精品旅游胜地。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深度合作,加快薰衣草品种培育和系列产品研发,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自发种植薰衣草,年内发动群众自发种植3000亩以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致力打造媲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的世界知名薰衣草小镇,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领航乡村振兴。
二是以“有机果品”为致富之路。
立足林果产业优势,不断提升林果产业发展水平,拉伸产业链条,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一、培强壮大优势产业。依托**一方净土的生态优势和林果产业优势,继续扩大果品种植规模,发展连片连线现代农业基地,打造林果产业优势的制高点,示范推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镇果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其中板栗5万亩、苹果3万亩、葡萄1万亩、桃1万亩,是江北最大的干鲜果生产基地和果品集散地之一,总面积3万亩的青杨峪板栗基地2017年被评为国家有机农业(板栗)示范基地。
二、实施品牌农业创建。村村发展有机果品示范园,通过品种改良、过程管控、生产条件配套等措施,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标准推广种植,打造精品有机果品示范园5个以上,叫响**板栗、苹果、桃、葡萄等有机名优果品品牌。目前,“**苹果”和“**板栗”已经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和**有机食品认证,去年青杨峪板栗还被评为齐鲁十大放心果品,自主培育的**1号、**2号被**省林业厅会评为林木良种。
三、拉伸林果产业链条。继续扩引苹果、板栗优势果品深加工项目,年内新增加工生产线2条,新增就业岗位100个。目前围绕板栗产业,点抓好青杨峪板栗合作社和沂农现代农业公司建设,发展了蜜汁板栗加工生产线2条,板栗仁深加工生产线1条,年可深加工板栗10万斤以上。深加工后的板栗价格由每斤6元提高到每斤60元,让农产品在家门口便可实现加工增值,做活“小板栗、大产业”文章。
四、培育地域电商品牌。依托**电商创业园孵化园,我们积极对接了潍坊新型农民创业团队,积极推动总投资1000万元的纯净蔬菜种植和黑山羊中央餐厅、小萌驴养殖等7个电商创业合作项目,成立电商创业园和电商服务公司,启动**电商ceo培养计划,年内培养10名左右本地农村电商人才,不断丰富有机果品、薰衣草特色产品、黑小米、蜜汁板栗等电商产品,提高网上销量,打造农村电商特色镇。目前,马头店子村与舜耕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的贝贝小南瓜种植回收项目进展顺利,3月中旬前完成200亩种植基地和60亩种植大棚建设,3月底前完成幼苗移栽,亩产量3000斤以上,预计每亩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三是以“美丽乡村”为颜值担当。
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抓点连线向全域覆盖的纵深发展,高标准打造出牛寨、青杨峪、大花龙潭等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2个,参与建设村庄比例达到86%,实现了鲁中山乡的美丽“蝶变”。
一是延伸内涵美。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美丽庭院创评、农村旱厕改造和污水一体化处理项目,村村开展最美庭院评比,牛寨村高标准实施厕所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项目,成为潍坊市首个实现污水一体化处理的山区村庄。今年聘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对花龙潭、土崮堆等白沙河沿线各村水系治理进行整体规划,实施生态厕所、污水一体化处理、节水灌溉等生态工程,着力解决农业农村重点水系治理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全省农村水系治理新样板。二是悦享生态美。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散乱污治理行动、啄木鸟行动、矿产资源整治行动五大环保行动,巩固环境治理成效,坚决保护好青山绿水。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绿满齐鲁”号召,深入开展生态绿化工程,对镇内交通干道和重要节点进行绿化提升,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新绿化荒山5000亩。三是巩固长效美。建立长效机制,强化镇村治理,加强日常管护;成立督查组,定期对已建成的美丽乡村日常环卫、设施维护情况检查评比;制定村民“门前三包”制度,构筑镇、村、户三级管理体系;用环境的大改变倒逼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思想观念的大提升,巩固建设成果。
四是以“文明新风”为乡风内涵。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挖掘**红色文化。深入提炼响水崖县政府旧址革命内涵,不断拓展淌水崖水库党性教育基地红色外延,6月底前完成县政府旧址陈列布展和节点打造,年底前完成淌水崖水库纪念馆新馆建设,发挥党性教育基地阵地作用,提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境界。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出以奖代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工作思路,组建淌水崖水库建设兵艺术团到各村巡演,丰富群文化生活,传播正能量。继续开展孝老爱亲典型、**好人典型评选,用身边榜样凝聚向善力量,传递文明新风。三、挖掘选树身边典型。采取民主推选,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方式,公开评选出孝老爱亲十大典型人物,汇聚起向善向美的强大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将在电视、报纸、微信集中报道,倡树起“学模范、比孝行、扬孝道、促孝德”的良好风气,在社会上营造崇尚孝道、敬老爱亲的浓厚氛围,为**镇乡风文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以“基层党建”为组织保障。
以推动组织振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员积分制、党员联户和民主评议制度,规范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阳光议事日等党员活动,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灯塔在线学习,实现党员全覆盖。精心策划组织党员政治生日、优秀共产党员表彰等“七个一”庆七一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党员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二是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持续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务”公开等村级制度落实,进一步理顺村级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花龙潭、土崮堆、申家庄率先成立乡贤参事会,导在外乡贤为家乡招项目、引产业。积极试点孝德治村,开展《弟子规》亲子课堂,布置亲子作业,推动乡风文明。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推行“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模式,实行村干部带头投资,村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社经营发展路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内确保消灭村集体经济不足3万元村。马头店子村发展贝贝小南瓜、黑小米等特色产业,流转土地2250亩,合作社对外销产品每斤提取管理费0.3,可增加集体收入10多万元。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汇报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认真谋划,统筹部署,快速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对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在春节后,建华书记、伯怡市长等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就乡村振兴多次深入乡镇基地调研,研究部署农业产业发展暨乡村振兴工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实施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通过引进4条全自动菌棒生产线,在全市推广种植食用菌250万棒,利用食用菌生产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将此打造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型特色扶贫产业,目前,该项目全自动生产线已投入生产,菌棒生产及菌种接种正在进行,预计本月底250万棒菌棒可正式投入大田生产;二是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级示范镇项目建设,以渣渡镇现有杨梅产业为中心,通过发展优质杨梅生产基地,带动发展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杨梅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三是实施省级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园项目,项目以鑫瀚农业红柚基地为核心,通过带动周边居民发展柚子产业,形成优质农产品规模化发展,今年上半年,鑫瀚农业公司已免费向周边农户提供优质柚子苗10000多株,目前幼苗长势良好。此外,通过政策引导、送技术服务上门等措施,我市今年新发展猕猴桃、红桃等特色水产种植基地5000余亩,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四是聘请省农科院区划研究所编制《**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历时9个月,在经过多轮充分调研和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劣势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区两带四镇十园多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区域格局。8月24日,该规划通过了由省农业委、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娄底市农业委及我市相关部门的专家的评审,下一步我市将按程序予以发布。五是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领军人物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和宣传近年来在我市经济转型跨越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辛勤耕耘的农业生产人物,树立当代**农业人的典范,并以此为榜样引导和激励全社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全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该活动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二
按照《20xx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xx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x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xx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xx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文档为doc格式。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三
自全县启动乡村振兴工作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抽调精干到包保村—xx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人员牢记职责使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多次和单位负责人、xx乡政府领导与干部一道进组入户,为脱贫户、监测户、五保户问诊把脉,提供持续帮扶,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调研考察产业基地,多方争取支持,寻求致富门路。现将2021年度一年来的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做汇报如下:
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到村以后,完善村支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特别是通过“三会一课”制度提高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坚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传承革命先辈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信仰笃定的红色精神,筑牢基层党组织的精神根基。经常利用座谈会、工作例会加强与村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村干部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思路不断统一,进一步强化了组织建设,为桃坪界村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下一步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行动,xx乡政府领导干部、桃坪界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桃坪界村11个党员全部下沉网格,精准对接,全村495户1560人,人人见干部、户户有党员。切实做好入户精准摸排、精准服务、精准化解。紧扣“政策法规宣传到位、村情民意了解到位、群众诉求收集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意见建议征求到位”的要求,特别是对返贫边缘户、重残重病户、低保、五保户及产业大户等几种类型放在重中之重。坚决贯彻落实“四方会诊、三级化解”,形成合力,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不过夜、早研究、早部署、早解决。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针对群众法律知识欠缺等问题,结合法制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宣传讲座,发送法律宣传单,使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通过禁毒宣传进校园,来到xx乡九校开展讲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何法律意识,为创建“无毒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降低校园犯罪率,开展主题普法活动,引导教育学生从自身切身利益出发,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安全意识,让更多青少年免遭校园欺凌与暴力。驻村工作与学校一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了增强村民守法意识及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驻村工作队联合xx村交通劝导员以xx村“赶集日”为契机,在村农贸市场附近开展道路安全宣传,对无牌无证驾驶、不带安全头盔等违法活动进行警示教育,直接有效的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驻村工作队用法治力量护航乡村振兴,营造基层浓厚法治氛围,真正让法律法规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到了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迈向新高度。
(一)xx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主道路还存在一段烂路,路面开裂处较多,机动车行驶非常颠簸,道路路灯较少难以满足需求,存在夜间出行安全隐患。同时公共厕所、垃圾清运设施还较为落后。
(二)“三农”带头人数量不足。村内党员数量较少,青年党员占比较低,带动xx村发展的先锋力量薄弱。
(三)驻村工作队的基层经验不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弱,特别是在做党组织工作、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与利益纠纷等能力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不足,尽管我村平时加大对困难党员家庭的帮扶,引导党员积极参加对村各项事务的监督,但相当一部分党员仍经常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等党的活动。
(五)共建单位的支持能力有限。作为后盾单位,作用发挥也受到限制,在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具体工作中成效不够明显。项目和资金现在都是省里直接安排到县扶贫办、发改委、农委、国土局、水务局、财政局等部门,选派干部个人从县直相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难度很大。
(二)争取项目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解决交通不便,部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三)发挥单位优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根据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动员部分单位成员到该村进行考察并与该村进行项目洽谈合作,资助该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项目。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四
加强党组织建设,揭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完善村两委学习制度,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先善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会议决策,并对决策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其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党员发展要求发展党员。并完善所有党员信息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加强监督。把我村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以提高党员的觉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为确保辖区村民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防护,梅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抗击疫情的形势变化,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卡口进行值班值守。宣传防疫相关工作知识,开展体温测量服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把好外输入关口。发宣传单,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现了抗击疫情新魄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宣传防疫知识、提振防控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村对扫黑除恶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分片管理。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宣传、动员。加强摸底排查,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加大群众监督和举报力度,一经发现涉恶的行为第一时间上报。
今年我村委会秸秆禁烧工作从7月初开始,全天检查、广泛宣传,禁烧通知发到每个组,并且在村常住户每户签订承诺书,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我村在今年无秸秆焚烧现象。
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进行了打扫。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梅盐村29个村民小组,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梅盐村党支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全村共投入资金10万元左右,清理村庄垃圾200吨、清理乱堆乱放13处、清除池塘淤泥等60万方、拆除广告招牌26个、拆除废弃牛棚及露天茅厕80处。我村始终把长效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我村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另外是深化建设乡村法治阵地,提高村民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1、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是自学意识不够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精神。使自己理论水平提高不快,二是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致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安排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2、业务不精,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平时工作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同时缺乏一种对业务方面刻苦钻研的精神。
3、工作方法简单。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配合各个口的工作,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思者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来看待。
1、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发放学习宣传资料,要求党员树立行为规范,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党内法规,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2、狠抓责任落实,提升担当意识。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努力争做新常态下的合格党员,全面提升党员担当意识,形成党员积极争做建设的“指导员”服务群众的“办事员”。
3、是抓工作研实。提升服务质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创卫工作、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紧密结合,把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纯筹布局、协调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五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在新时代,抓“三农”工作其实就是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就是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在内涵、外延上,在新时代、新阶段基本是差不多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更不要把它搞成“两张皮”。当前,关键是要真刀真枪干起来,见声势、见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条块结合”的特征,不只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和地方齐发力。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今年还将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同时,还要完善市县考核制度,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
把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根据新的需要,借鉴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具体就是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去年颁布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从责任落实、组织推动、社会动员、要素保障、考核评价、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等方面,推动健全一揽子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广泛动员、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不能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超越发展阶段急于求成,甚至大干快上乱作为,这些都不行。要坚决反对在这方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用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稳扎稳打推进。
目前在中央层面,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三位一体”抓乡村振兴工作,具体这三者怎么分工、界面怎么样?中央农办负责牵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部负责统筹实施,统筹的职责是乡村振兴促进法赋予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负责具体实施。职能虽然有不同,但不能也不是“一刀切”,大家拧成一股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六
报告,中文字[释义]动态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xx县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围绕“清底、谋局、守线、起步”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为建党一百周年做出新的贡献。
xx村第一书记xxx得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始终把“重心转移、做好衔接”作为今年的工作重心,努力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一是深入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全县xx个乡镇所有脱贫村开展了“深入基层、问计于民”专题调研,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局谋划,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当下甚至未来5年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详细部署。三是及时部署,连续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驻村(乡镇)工作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四是政策衔接,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政治责任,抓好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的调整、优化、宣传、落实,县级财政安排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xxx万元、保持了上年水平。五是常态帮扶,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xx个、搬迁安置村(点)xx个,派出xxx名第一书记和驻村(乡镇)工作队,同时出台《xx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确保管理跟得上、作用能发挥。六是深化改革,根据省市扶贫机构调整及全县事业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将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县乡村振兴局,x月xx日正式挂牌。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xxx处,涉及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人;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质量安全排查和产业就业保障行动,发现的xx条疑似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一方面,把欠发达乡村扶贫车间发展作为破解就业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重点扶持xx个乡村就业车间,切实解决农村弱劳力、半劳力就业困难问题。四是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及运营维护,收益资金实行账户归口管理,完善收益分配办法并全部录入系统,落实管理和运维主体,按持证上岗要求对管护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岗前培训。五是持续实施保险防贫政策措施。优化完善面向“三类对象”的综合保险、面向边缘户的防贫责任险和面向种植户的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三项保险共安排财政资金xxx万元。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强化作风能力建设,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x委、x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x委新决策新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按照“一三三”工作思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稳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一是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访贫问扶大走访,持续加强排查,定期检测,全x“两类户”共x户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主要的致贫返贫风险类型为家庭成员患病和劳动力较弱两类。针对主要致贫返贫风险,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不稳定户扎实巩固,边缘户不再陷入贫困。对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逐人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对弱劳力或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资产收益分红、集体经济组织帮带等办法稳定增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继续为全x所有脱贫户投保返贫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构筑最后防线。目前,x户“两类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x户,纳入社会兜底的x户,返贫险投保率达到x%,已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拓宽“扶贫车间”“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劳务就业”等增收渠道,不断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和社会帮扶措施。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建好搬迁群众“一卡一库一台账”(培训卡、岗位信息数据库、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做实就业创业服务,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员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x脱贫人口就业x人,其中:省外务工x人,省内县外务工x人,县内务工x人。用好用活后续产业扶持、光伏收益等资金,有效提高搬迁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协调小区物业公司,争取环卫、绿化、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尽量让60岁以上群众有合适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全x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x人。积极推进迁出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xx率先实施万亩土地托管服务项目,着力解决搬迁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实现农户与服务组织双赢,产业和生态共同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以“三实三清”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责任压实,目标任务清楚,x月x日我x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启动了排查整改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责任进行了细化,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将问题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排查扎实,短板弱项清底,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乡村为排查主体,所有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参与,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逐户走访、逐户查验、逐户摸排,切实摸清问题底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逐村逐人进行排查,全x不存在适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的现象,x名残疾儿童全部实行送教上门;住房安全情况正在排查中。整改务实,问题隐患清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督办。x医保局针对常年卧病在床的贫困人员,联合x人民医院专家进行上门鉴定,确保全x符合慢性病标准x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x水利局对全xx个乡镇x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回头看”,对隔离措施不完善等日常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后续管护,做到“动态维护、静态清零”。
抓好巩固衔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转型出雏型”相适应的“三农”发展新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我xx创新开拓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档。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按照“三个一批”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在义务教育方面,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医疗方面,接续落实健康扶贫、慢病诊疗等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制度,对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做到“应管尽管”。在住房安全方面,严格执行《xx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乡村两级住房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保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动态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在饮水安全方面,稳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回头看”,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应急水源地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好水源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全力保障脱贫群众供水安全。
二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巩固拓展资产收益成果。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已实施扶贫产业项目的资产管理。特别是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扶贫项目,根据实际运行现状分类管理。对当前产权明晰、运行良好、效益明显的经营性扶贫资产,保持现有经营模式,重点做好后期的风险防控;对长期闲置、效益差甚至亏损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在突出带贫益贫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承包、租赁、托管、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入市改革、盘活利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综合评估,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全x“xxx”的整体布局,抓好项目包装策划,建好项目库,今年以来,共批复巩固提升项目x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x%。
三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打造x个商贸物流交易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真正用市场牵引拉动两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扩面提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好优势品牌的宣传包装策划,以品牌促发展,以品质促增收。积极实施龙头引领工程,培育壮大x户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x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特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按照“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典型、串点成线、辐射扩面、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村更富的目标。
(一)实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抓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地。远近结合抓规划。结合5年过渡期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加快完成我x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分类布局,有序推进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统筹做好乡(镇)村体系和村庄建设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补短强弱抓建设。坚持把农村“路、水、暖、气、电、数、链、废”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不断创优发展“软实力”,不断厚植民生福祉。统筹兼顾抓改革。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完成x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管理试点任务,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让农民的“股权证”变成“分红册”。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前期准备,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鼓励x个搬迁村整村流转,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二)实施农村环境提质工程。以“田园美、生态美、家园美、生活美”为目标,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打造x个示范村和x个衔接样板村,以点带面,串点连线,以区域性打造带动整体性发展。加大“三化一改善”力度,着力推动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美化。创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社城、郝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x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处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效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着力增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
(三)实施乡村治理提效工程。坚持“三个狠抓”,把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奋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第一,狠抓党建引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持续开展“xx”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持续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大力引才回乡,重点在“能人”选育用管上下功夫。持续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以“五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第二,狠抓自治创新,夯实村民自治基础。着力构建“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xx农村干部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持续推行爱心超市、孝善养老等机制办法,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全x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启动殡葬改革,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第三,狠抓法治建设,夯实依法治理基础。树立法治理念,发挥“德治润化”作用,努力实现以“三治”成效促“三零”创建。持续推进“三治三零”工作创建,加快“全科网格”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倾,落细落小网格治理服务单元,确保实现“三零”达标村(社区)达到x%以上的目标。持续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水平,推行“网格+x”模式,缩网赋能提质,管理服务做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持续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打通农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继续发扬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苦干实干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xx“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尊敬的省考核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莅临我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检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根据安排,我就xx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继往开来,务实笃行,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全省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为主线,以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为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聚力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等乡村振兴相关会议16次,研究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组建成立五大振兴专项行动小组,安排各牵头单位分别制定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专项行动方案。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和《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修订)》和《2021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全区实际,相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2021年度区直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区直各单位的职责任务。根据省市部署,于6月8日挂牌成立区乡村振兴局,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完成了机构和职能转换。
二是聚力加强政策衔接,全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优化帮扶政策,出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办法》《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系列衔接政策,有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
三是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措施落地。组织区直各单位和渠沟镇、开发区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六个方面,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需要推进实施的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建立了项目库。其中,谋划乡村振兴项目xx个,涉及资金xx亿元,已启动实施xx个。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xx个,涉及资金xx万元,已全部启动实施。
四是聚力开展资产确权,全面夯实振兴基础。根据省、市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部署,组织区直相关单位和镇街、开发区对我区在脱贫攻坚期内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梳理,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共梳理经营类资产xx个,资产总值是xx万元,到户类资产xx个,资产总值是xx万元,夯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
五是聚力实施双基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持考核办法》,采取市场化管理模式,投放密闭式垃圾清运车xx辆、电动冲洗车xx辆、垃圾桶xx个、保洁员xx名,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常态化治理。投入xx多万元实施全域环卫保洁市场化,实现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全覆盖。截止9月底,共清理生活垃圾xx吨、农业生产废弃物xx吨、沟塘淤泥xx吨、清理乱搭乱建xx户、废旧广告牌xx个、无功能建筑xx平方米,发放宣传资料xx份,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xx次,发动群众参与xx人次。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启动实施xx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积极申报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xx镇xx行政村xx中心村、xx行政村xx中心村获批省级中心村,合计争取上级资金xx万元。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xx万元,在xx等4个村实施xx公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为城乡交通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争取中央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xx万元,因地制宜在xx等6个村铺设污水管网xx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xx座。深入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高质量完成2021年xx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任务。另外,制定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对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进行了全覆盖排查,目前已全面完成排查任务,正在组组整改。深入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组织开展“护水、护滩、护堤”专项整治行动,对xx河、xx湖进行“四乱”问题专项整治,共清理大小渔网(地笼)xx个、清运河道垃圾xx余车,清理乱耕乱种xx余平方,打捞河道水草1万余平方。投入xx万元,实施了xx沟东段综合治理工程,有效解决了黑臭水体污染问题。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上半年投入资金xx万元,采购智慧课堂设备xx套,完成xx中心校区智慧课堂建设任务。下半年,计划投入xx万元,年底前完成全区(2019—2022年)所有智慧课堂建设任务。
六是聚力推进兴业强村,全面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程,截至目前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消除,超过50万元以上的村达xx个,其中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村xx个,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比例达到xx%,超全市平均水平xx个百分点。此外,谋划并调整了xx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前xx镇xx个村已建成集体经济项目xx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xx万元以上。
(二)上下同心,真抓实干,以严谨细致的作风落实监测对象集中排查。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下达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在全区范围内认真扎实组织开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精心部署集中排查。6月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动员会,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6月10日,印发《xx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就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程序、排查步骤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6月11日,举办集中排查培训班,对xx镇、xx经济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和xx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扶贫专干合计40余人进行了系统培训。排查过程中,安排专人逐村进行了督促指导。同时建立集中排查微信群,第一时间传达省、市排查要求,并对排查过中出现的疑问进行详细解读。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着力提高排查质量。明确监测对象十大排查程序,安排镇、村、组严格按照“一申请、两评议、一比对、一公示”程序开展排查工作。同时,加强数据比对,积极协调人民银行、人社、民政、公安、市场监管、不动产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对初排监测对象的财产、车辆、房产、财政供养人员、经商办企业等情况进行了严格数据比对,提高了监测对象排查的精准性。此次排查,我区在进行监测对象排查的同时,也相应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通过排查发现,我区除部分困难群众刚性支出较大外,暂未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坚持应纳尽纳,准确识别监测对象。此次排查,我区共组织调查人员xx人,对xx镇、xx经济开发区内xx个村(社区)开展了全覆盖排查,合计调查农户xx户,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其中边缘易致贫困户xx户xx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5人,已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在开展集中排查的同时,建立了组、村、镇、区四级监测预警网格xx个,其中村组网格xx个,镇级网格xx个,区级网格xx个,分别建立了网格台账,健全了监测预警体系,切实做到“实时监测、即时预警、未贫即防”。
四是坚持精准施策,靶向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监测对象“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计划,落实了监测帮扶联系人,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开展了针对性帮扶。目前已采取的帮扶措施有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危房改造、保险保障等共性和差异性措施。
(一)综合保险破难点,消除后顾之忧。在全市率先引入保险扶贫机制,与人保财险公司淮北市分公司签订精准扶贫特惠保险合作协议,采取“政府投资+企业运营+保额放大”商业扶贫保险模式,为全区贫困户家庭成员办理集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补充保险、家庭成员责任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险种为一体的精准扶贫特惠综合保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户健康、财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风险,消除了脱贫群众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发展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全方位保险保障。
(二)特困救助除痛点,弥补政策空白。制定《xx区扶贫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利用社会捐赠资金,对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子女教育等在享受各类扶贫政策后,家庭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严重困难的贫困户,尤其是跨省就医的重大疾病患者,给予二次救助,消除了返贫风险。
(三)集中供水补弱点,保障饮水安全。依托主城区优势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契机,申请中央专项债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大力推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将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全面延伸,在全市率先实现“同管网、同水源、同水质、同服务”,全面解决了xx镇xx个行政村、开发区xx个社区合计xx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对标先进抓试点,启动振兴示范。依托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市率先成立五大振兴专项行动小组,对照法定职责、考核指标、群众需求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行动方案,构建了“方案+工程+项目”的乡村振兴总体架构。
虽然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全面、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生活环境还需提升。近年来,我区虽然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了“五清一改”活动,农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整体环境治理还不彻底,一些中心村治理比较到位,部分偏远自然村庄“脏乱差”现象还有待改善。
(二)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经过近几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的坑塘、道路、路灯、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但由于农村空间面积大、自然村庄多,目前还没有实现户户通目标。
(三)农村乡风文明还需加强。近年来,我区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移风易俗举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乡风文明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厚葬薄养,天价彩礼,孝道扶贫方面还有待于宣传引导。
下一步,我区将以此次考核为新的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细化举措、硬化责任,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和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xx贡献。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最大合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结对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和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力量,在做好市选派xx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基础上,计划向其他xx个村继续选派区级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全覆盖,目前已完成《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实施方案》《选派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编制和干部初选工作。加大《乡村振兴促进法》及中央、省、市出台的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全区各级乡村振兴干部以更大决心和更强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区“三农”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在扣紧责任链条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2021年目标任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中确定的法定职责和2021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采取召开调度会、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对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调度督导,督促区直相关单位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争取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不失分、得高分,力争进入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考核第一方阵。
(三)在实现有效衔接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两大战略平稳转型。根据中央、省、市衔接有关政策,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组织区直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已经出台的衔接政策,抓好我区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衔接中的突出问题。把握好脱贫攻坚“基础版”和乡村振兴“升级版”的关系,在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改善人居”向“生态宜居”转变、“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转变、“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转变、“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转变等“五个转变”,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平稳转型。
(四)在打造振兴典型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以点带面示范效应。聚焦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先行示范区主要任务,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分别在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以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上等四个方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乡村振兴典型。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因地制宜分类型开展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创建活动,每项振兴至少打造一个示范试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标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五)在推进项目实施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政策措施落地开花。强化项目实施进度的督导调度,加快实施进度,加快资金支出,确保年底前按时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同时,做好项目资产管理,推进确权登记,加强后续管理和管护运营。持续优化调整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三农”重大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积极做好对上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更多项目、更多试点在xx区落地生根。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切实做好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围绕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优势资源(领域)策划论证一批好项目,面向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发布产业招商信息,扩大对外影响,充分利用上海农展、合肥农展等农产品促销和推介活动,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提高各类展会的招商成效,确保更多的招商引资项目在xx“三农”领域开花结果。
(六)在帮扶重点人群上下功夫,进一步筑牢返贫致贫风险屏障。强化监测对象帮扶。组织镇村和帮扶责任人针对新识别的xx户xx人监测对象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加快推进帮扶措施落实,确保10月底前完成精准帮扶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常态化跟踪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强化低收入人口帮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积极统筹各级各类救助资源,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脱困群众帮扶。对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以外的脱贫人口,加强分类管理,落实好各类民生普惠性政策,并根据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最后,再次感谢市考核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和服务保障,全面、准确、真实地展示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也恳请考核组的各位领导对我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指导我们进一步补差补缺,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七
马蹄藏族乡黄草沟村属于纯牧业村,牧民群众随季节转场放牧,居住比较分散,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多点发力,凝聚合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有效助推了牧村变美、产业变强、牧民变富。
深入草场牧业点,让牧民群众“学”起来。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好每月的入户走访活动,借助牧民群众集中搞防疫时机,深入牧业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理论方针、惠民惠农政策、疫情防控知识等向牧民群众宣讲,将“文件话”转变为“家常话”,让老百姓不误牧业生产时知晓上级文件精神和惠民政策。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深入牧业点开展宣讲15次,覆盖群众300余人,并深入夏季牧场,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党101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有效丰富了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营造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丰富业余生活,让乡村氛围“活”起来。利用“元旦”“三八”“五一”等节点积极组织牧民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对全村涌现出的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和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为全村树立了正能量。在20xx年中秋节,驻村工作队共邀老百姓欢聚一堂,开展“民族团结话中秋,佳节共叙一家亲”主题活动,组织大家坐在一起唠家常,谋发展,话未来,进一步凝聚人心,让乡村氛围“活”起来,深受老百姓一致好评。
开展环境整治,让房前屋后“靓”起来。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指导员”的作用,组织村“两委”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保洁员管理和人居环境门前“三包”等制度。并依托固定党日活动,针对保洁盲区组织全体党员和保洁员进行彻底清理,对定居点牧民家房前屋后卫生开展集中整治,建立了村级卫生评比“红黑榜”,对评比为“红榜”的家庭在巾帼佳美积分超市中给予一定积分,并在其超市中兑换相应物品,村民对保持家庭干净整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营造了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点对点结对帮扶,让钱袋子“鼓”起来。发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桥梁纽带”作用,借助帮扶单位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帮助谋划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村内2个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强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带头示范+带动全村农牧户”生产发展模式,使党员示范引领嵌入到推进产业发展中,带领牧民大力发展舍饲喂养,全村特色畜牧养殖业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20xx年上半年,全村羔子出栏1.1万只,牧民的收入持续上升。
文档为doc格式。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八
根据《20xx年度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郎农工办【20xx】5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工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郎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20xx】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813户,带动贫困户增收228.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引进新技术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75个,举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
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
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组织郎溪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9.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5%.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点4个,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十九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我们要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
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32人、20人,分别占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长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2017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个,示范点45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88个,总数达204个,同比增加40个,增长24.39%。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2017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90%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0.8亩地的小麦,产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种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农药20元),人工未计,亏本5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1.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2.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梁子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县林草局坚持生态导向,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以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农田林网修复完善、湿地草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共组织指导完成造林5.06万亩。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和促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际成效,乡镇林业工作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作人员起早贪晚工作在造林绿化一线,从规划设计到造林整地、栽植管护全程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彻底改善村屯环境,提升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xx年开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重点对村屯周围、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以及村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美化,今年组织实施和完善村屯绿化168个,实现了全县458个村屯全部绿化,努力打造“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生态宜居村屯,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村屯绿化中,生态护林员除完成自身管护任务外,在村屯绿化前期充当技术员,后期充当管护员,有效促进了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
20xx年,我县共选聘生态护林员1038名,比20xx年增加26人,涉及11个乡镇,138个行政村,管护面积林地、湿地、草原90多万亩。选聘生态护林员,既帮助1038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各乡镇林业站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落实“四到户服务”工作。
一是政策法律宣传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通过出动宣传车、走访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林业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
二是林农培训到户。组织开展了以普及林业基本知识、传授林木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为主的到户培训,帮助贫困户了解掌握林业基本技术,提升林业生产技能。共计到户151户,培训325人次。
三是技术支持到户。引导贫困户采用发展经济林、种苗、花卉、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科学栽培管理。共计到户475户,技术支持服务1150次。
四是涉林事项办理到户。通过简化服务流程,开展“一站式、全程代理”等便民服务,为贫困户提供精准服务。共计到户46户,办理事项84项。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业20篇)篇二十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