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

时间:2024-12-27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是指在特定主题、特定领域内较为优秀和典型的样本文章,它可以作为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这些范文范本涉及到不同主题和文体,适合不同阶段的写作练习。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一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列强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对外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和陈化成率军勇抗英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核心考点】。

1.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3.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之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4.《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集中在东南沿海);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最能体现战争的目的)。

5.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56年,英国、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军火烧圆明园(大量文物流失)。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7.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

8.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联合绞杀下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近代化早期探索:19世纪60到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制度方面向西方学习,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

1.民族危机加剧: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进入20世纪,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

【核心考点】。

1.19世纪60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2.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3.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4.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和筹建新式海军。

5.洋务派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为求富创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6.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地位)。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积极作用)。

7.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9.《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10.戊戌变法的序幕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谭嗣同。

11.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2.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3.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19,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19,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推进,19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中华民国建立:19,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护国战争胜利,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

【核心考点】。

1.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19,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民报》是其机关报。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早期的反清武装起义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绍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4.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5.辛亥革命胜利表现: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6.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7.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8.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最终革命失败。

9.19护国战争胜利,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这些事件中,透着与以往救国运动不同的气息,新时代的曙光到来了。

1.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

3.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核心考点】。

1.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2.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重要阵地。它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4.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五四精神主要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中爱国是核心。

7.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8.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首次合作与分裂。

1.国共合作: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促使革命高潮的到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国共对峙: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核心考点】。

1.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成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2.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后,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5.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6.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7.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9.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0.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1.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3.长征精神的核心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1.野蛮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2.全民族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军队先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伟大意义: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核心考点】。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的开始、开始了局部抗战)。

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5.1937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开始,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30万人以上。

6.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7.平型关大捷和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

8.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9.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0.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七、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解放战争。

自1945年8月重庆谈判开始,到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艰苦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1)政治较量: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使蒋介石发动内战处于被动地位。

(2)民心较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赢得了民心,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军事较量: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

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短暂春天”,涌现出张謇等著名实业家。但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

(2)社会生活: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3)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核心考点】。

1.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的本质是假和平真内战,国共签订的文件是“双十协定”。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5.标志着国共主力军队决战,最终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6.被喻为“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7.被誉为“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8.被喻为“瓮中捉鳖”,解放华北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9.为解放南京发起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1.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人民的支持。

12.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清末状元是张謇,他开办的工厂是大生纱厂。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之后,因封建制度受到冲击而得到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从而发展并进入“短暂春天”。

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整体水平落后;主要在轻工业部门;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1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社会习俗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16.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废除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17.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2)军事上:抗美援朝;(3)经济上:土地改革。

【核心考点】。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1950—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巩固了人民政权。(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九、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1.制度的确立:。

(1)工业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政治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制度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道路探索:。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

(3)建设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核心考点】。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是“一五”计划;法律保证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背景是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6.“一五”计划的成就有:“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7.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实现公私合营,采取的政策是赎买政策。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1.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66—1976年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2.英模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3.十年(1966—1976年)使我国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拉大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

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考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4.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7.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0.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12.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十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1.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核心考点】。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3.为完成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我国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7.两岸交往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8.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9.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0.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1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十二、外交成就与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科学技术:导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人造卫星的上天,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明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世界粮食的产量。

【核心考点】。

1.我国的外交政策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果:(1)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2)1972年,中日建交;(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4.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邓稼先。

6.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7.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8.屠呦呦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三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四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诗善文,尤好琴瑟之音。

六岁那年,文姬缠着父亲要他教她弹琴,蔡邕于是先弹一曲。但由于弹奏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弹断了,自己还没察觉,照弹不误。

文姬却马上听出说:“父亲,您弹断了第一根弦!”蔡邕吓了一跳,女儿从来都未学过弹琴,甚至连琴都未摸过,怎么就听得出他弹断了第一根弦呢?蔡邕继续弹著,故意把第四根弦弹断。文姬又立刻辨出:“父亲,您又把第四根弦弹断了!”蔡邕这才相信,女儿的确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

蔡文姬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琴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五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党和国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消除各种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新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开设已经三年了,仍有不少在校大学生和某些青年教师不时发出疑问: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历史,尤其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对于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人员、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或许不是一个问题,但对其他人员来说,难免会有这样的疑惑。对此,作些探究和回答,这不仅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解除心中疑惑,增强他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同时也是为党中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革方案的贯彻和实和实施略尽绵薄之力。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与匮乏,提升他们的基本历史素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清除他们头脑中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应当说有了基本的较为系统的阐述。但是,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应试导向和压力,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考中,历史科也目不占重要位置,高中阶段的历史会考也往往走了过场。致使有幸升入大学者,其历史知识也显得不足与匮乏。某些政治辅导员老师竟然搞不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几个先后相继的阶段。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相当一部分青年干部,对中国近现代史,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也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更有甚者,有的青年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由此可以窥见当前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还是相当缺乏的。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国内外各种怀疑、冲击、歪曲和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时有抬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始终受到霸权主义者和强权政治者的敌视和非难,这就很容易使青年们动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而怀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10多年前发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下的学潮到动乱事实,即是明证。当代青年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探索其发展规律,既可以认清“告别革命”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论、全盘西化论、“轮流坐庄”的多党制论等一些反动的和错误的观点言论,又可以牢记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得出的基本的历史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她才能够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将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为了保证先进生产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了保住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果实,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近现代史教育,让我们的青年牢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屈辱的岁月,中国人民奋斗的征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证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发展的需要。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不过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形成了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工作。他曾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p534)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还特别要求要学习党的历史。他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p399)邓小平同志始终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他曾经在叙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论断:“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一旦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2](p206)也就是说要通过历史教育让青年人懂得中国是怎样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他也曾谆谆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2](p358)江泽民同志也非常注重借鉴历史经验,并多次强调要搞好历史教育。1991年,他曾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写信,提出要对青年一代进行历史教育,并提出了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他强调:“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并通过这种学习努力掌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3](p93)他还意味深长地指出;“不读点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不知道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掌握中外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怎么治理社会治理国家啊?”[4](p200)胡锦涛同志作为我们党现任的,更是站在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强调历史教育与教学的重要意义。他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和中共党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掌握理论、研究历史、了解现实,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和蓬勃发展的三个必备条件。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5]。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增进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手段。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其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历来就是动员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世界著名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连续性,她历尽危机而未残壮志,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去。[6](p349)即使在鸦片战争以后的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中国文明也未在这次危机中失去自己的独立存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说:“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1](p632)而爱国主义观念则是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了解、不懂得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自觉地树立起来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它记载了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的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光荣与辉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青年大学生将能从中认识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和光明的未来,能够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激发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以便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重任。

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国近代史上,无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面临艰险毫不畏缩,面对牺牲毫不犹豫,把一切都献给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的事迹显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英雄模范,为了人民的利益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如王进喜那样,“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如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同样也感天动地,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断前进。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事迹,自然能够激发起他们对中国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能够激发起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能有价值、有意义等人生课题的思考,这自然有助于他们选择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陶冶自己的情操,把自己修养为道德高尚的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民族与社会的人。

3、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坚定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人们能够从历史发展中预测事物的未来。因为很多现象,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有的历史现象是重复的。即使新的情况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也曾有过类似的过程。一种新兴的因素、新兴的阶层产生之初,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就可以从这种角度考察历史,供今天和未来作参考。这样的参考,离开历史是无法进行的。从近现代历史世界格局的变化看,短时期内一两个大国的确能起到一种轴心的作用,但它们不可能永久保留这样的地位。大国的兴衰今后也是难以避免的。了解俄罗斯帝国如何从一个小公国发展到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的扩张的过程,就会理解它其实早已埋下了今天瓦解的恶果,而不会看作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发动冷战、和平演变及苏联共产党政权腐败至极的结果。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促进了20世纪中国的崛起,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是对世界和平的极大贡献。读懂了中国几千年的从未中断的文明史,就会明白为何近代中国遭受亘古未有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仍未灭亡,最后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复兴。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必将极大地帮助我们洞察变幻万端的国际国内风云、把握住社会主义现代化航向的能力、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

4、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增强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当代大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与教育,在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同时,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与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深刻历史背景和艰难曲折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昂的热情,严谨态度踏踏实实地致力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光荣与辉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丰富而斑斓的画卷。大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使他们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探索和理解其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水准,加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力和凝聚力,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

作者简介:林新军(1971-),男,汉族,历史学硕士,济宁医学院社科部讲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六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应对繁忙的工作之余,能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但若只是一味的停留在读死书,死读书的阶段,那对于教学工作来讲是十分不利的。要想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我想只有通过涉猎群书,多思多想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在教学中有效的传达信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想学历史,爱学历史,会学历史。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需要学习从古代史到现代史这六本书的内容,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离我们时间最近,学生接触的也较多,而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最多的。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每每遇到此处,我总是心里有所畏惧,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颇多。如何去解决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呢?我想到了读书。在广袤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真谛所在,读书一定会解决我的问题。

记得几年前求学之时,曾翻看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书中对中国近代、现代的历史做了详尽的讲述。时至今日,再去翻阅这部著作,感慨良多。

“鸦片战争”的历史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世界形势、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暂时地锁住了他人,却永久的封住了自己。缺乏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盲目崇拜自己,夜郎自大,昏庸愚昧。清政府当时就如同一只蹲在井里的青蛙,不知道天空有多么广阔,不知道在他坐着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已通过一次次的思想、政治、经济变革,完成了一次次质的飞越。在被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惊醒后,一下子就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以及卖国求得苟安的腐朽性格。

一只被关在鸟笼的鹰,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雄鹰,长期的安逸无忧会使翅膀变得软弱无力,只有将之放飞苍穹,不断经历风雨饥饿,才能使其啄锋爪利,成为真正的强者,鸦片战争之前,在清政府统治之下的中国就是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鹰,臃肿无力,鸦片战争打破了其闭关锁国的牢笼,将之放入残酷的现实中去,不断地打击,不断地经历风雨,终于使其挣脱了在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之下的牢笼。因此,残酷的史实告诉我们:只有紧跟世界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将自身投入到现实的残酷竞争中去,才能更好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

“抗日战争”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论你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的大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不例外。当一个仅相当于中国普通省份面积大小的日本在近代的历史上,通过发动一次次的侵华战争,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的堕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尤其是1937年到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我们花费了八年的时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将其彻底的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实力对比?!这更可突出国力的重要性。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厌倦战争,但我们不能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靠他人“心情”的好坏决定我们的命运,自己的地位,自己的生活处境要靠自己来争取。

因此,近代史上中国所遭受到的血淋淋的史实告诉我们:必须加强我们的实力,用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地为人民着想,才能得其拥护。代表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独裁统治,虽然拥有优势的兵力,优良的武器,占据着国内重要的城市,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最后退守至台湾,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越勇,最终取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的胜利。原因在哪?我认为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了农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不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都是以农民的利益为主要目的,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最后在劣势情况下取得胜利。

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残酷的史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在今天的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的不败之林!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七

古往今来,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但中国的历史却是那么的悲惨,那么的无助。战争一步一步向中国走来。

从八一四二年起,英国拔牙片等毒品运进中国,把中国人民的身体弄得不成人样,然而,他们以中国人硝烟为借口,进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幕了,英国再次向中国发动攻击,在圆明园抢劫了数不清的值钱的东西;然后放火大烧。以破坏证据。

到了一九零零年了,中国又被八个国家所侵略。

又到了一九三九年了,日本故意挑衅中国,向中国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过了七年,日本向中国首军进攻,更愤怒的是,日本占领南京后,不但把手无寸铁的居民杀了,还把放下武器的士兵给杀了;妇女等。最后据中国人的统计,日本总共杀了中国南京人民三十万以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人还说不值,有的人说高达百万。

中国一直被别的.国家所侵略,这是中国人民的耻辱!!

大家是中华人民,要把这耻辱的历史转给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不要忘记这耻辱的战争。

因为国家落后,所以才会挨打,所以大家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报孝祖国。

大家也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落后也就是被人欺负。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八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党和国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消除各种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新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开设已经三年了,仍有不少在校大学生和某些青年教师不时发出疑问: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历史,尤其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对于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人员、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或许不是一个问题,但对其他人员来说,难免会有这样的疑惑。对此,作些探究和回答,这不仅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解除心中疑惑,增强他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同时也是为党中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革方案的贯彻和实和实施略尽绵薄之力。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与匮乏,提升他们的基本历史素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清除他们头脑中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应当说有了基本的较为系统的阐述。但是,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应试导向和压力,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考中,历史科也目不占重要位置,高中阶段的历史会考也往往走了过场。致使有幸升入大学者,其历史知识也显得不足与匮乏。某些政治辅导员老师竟然搞不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几个先后相继的阶段。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相当一部分青年干部,对中国近现代史,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也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更有甚者,有的青年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由此可以窥见当前大学生的历史知识还是相当缺乏的。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国内外各种怀疑、冲击、歪曲和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时有抬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始终受到霸权主义者和强权政治者的敌视和非难,这就很容易使青年们动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而怀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10多年前发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下的学潮到动乱事实,即是明证。当代青年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探索其发展规律,既可以认清“告别革命”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论、全盘西化论、“轮流坐庄”的多党制论等一些反动的和错误的观点言论,又可以牢记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得出的基本的历史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她才能够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将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为了保证先进生产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了保住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果实,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近现代史教育,让我们的青年牢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屈辱的岁月,中国人民奋斗的征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证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发展的需要。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不过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形成了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工作。他曾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p534)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还特别要求要学习党的历史。他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p399)邓小平同志始终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他曾经在叙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做出这样的论断:“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一旦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2](p206)也就是说要通过历史教育让青年人懂得中国是怎样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他也曾谆谆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2](p358)江泽民同志也非常注重借鉴历史经验,并多次强调要搞好历史教育。1991年,他曾给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写信,提出要对青年一代进行历史教育,并提出了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他强调:“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并通过这种学习努力掌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3](p93)他还意味深长地指出;“不读点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不知道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掌握中外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怎么治理社会治理国家啊?”[4](p200)胡锦涛同志作为我们党现任的,更是站在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强调历史教育与教学的重要意义。他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和中共党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掌握理论、研究历史、了解现实,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和蓬勃发展的三个必备条件。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5]。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增进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手段。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其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历来就是动员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世界著名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连续性,她历尽危机而未残壮志,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去。[6](p349)即使在鸦片战争以后的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中国文明也未在这次危机中失去自己的独立存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说:“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1](p632)而爱国主义观念则是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了解、不懂得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自觉地树立起来的。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它记载了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的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光荣与辉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青年大学生将能从中认识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和光明的未来,能够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激发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以便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重任。

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国近代史上,无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面临艰险毫不畏缩,面对牺牲毫不犹豫,把一切都献给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的事迹显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英雄模范,为了人民的利益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如王进喜那样,“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如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同样也感天动地,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断前进。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事迹,自然能够激发起他们对中国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能够激发起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能有价值、有意义等人生课题的思考,这自然有助于他们选择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陶冶自己的情操,把自己修养为道德高尚的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民族与社会的人。

3、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坚定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人们能够从历史发展中预测事物的未来。因为很多现象,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有的历史现象是重复的。即使新的情况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也曾有过类似的过程。一种新兴的因素、新兴的阶层产生之初,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就可以从这种角度考察历史,供今天和未来作参考。这样的参考,离开历史是无法进行的。从近现代历史世界格局的变化看,短时期内一两个大国的确能起到一种轴心的作用,但它们不可能永久保留这样的地位。大国的兴衰今后也是难以避免的。了解俄罗斯帝国如何从一个小公国发展到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的扩张的过程,就会理解它其实早已埋下了今天瓦解的恶果,而不会看作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发动冷战、和平演变及苏联共产党政权腐败至极的结果。正是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促进了20世纪中国的崛起,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存在是对世界和平的极大贡献。读懂了中国几千年的从未中断的文明史,就会明白为何近代中国遭受亘古未有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仍未灭亡,最后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复兴。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必将极大地帮助我们洞察变幻万端的国际国内风云、把握住社会主义现代化航向的能力、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

4、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增强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当代大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与教育,在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同时,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与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深刻历史背景和艰难曲折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昂的热情,严谨态度踏踏实实地致力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光荣与辉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丰富而斑斓的画卷。大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使他们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探索和理解其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水准,加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力和凝聚力,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

作者简介:林新军(1971-),男,汉族,历史学硕士,济宁医学院社科部讲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2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相关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九

由于历史课独特的身份,使它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作用重大,尤其近几年在高校将其列为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更加提升了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功能。而在当今多元思想文化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如何通过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素养,并形成理性爱国的理念,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学习习近平现代史纲要中爱国主义思想,并使之渗透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中。

(一)认识和学习传统社会中士大夫经邦济世即经世思想。

经世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其特点是在遵守儒学根本信条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每当一个封建皇朝江河日下之际,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封建士大夫们抨击社会现实,不断提出改革措施,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

晚清的士大夫们很快发现老祖宗留下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都不足于解决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内忧外患,而要使“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则必须学习当时不为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明。而向西方文明进行学习则成为1840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学习的主旋律和必修课。第一次鸦片战争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出现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出现戊戌变法。近代中国人在和西方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接触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中西的差距,进而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向西方工商文明学习的浪潮。而这种学习西方,最终到达能够和西方“并雄”目的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社会中的经世思想。在这种维护国家独立完整的经世思想的驱动下,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学习西方、谋求国家独立富强的爱国活动。

(二)了解和学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思潮。

从林则徐、魏源到洪秀全、洪仁玕,从冯桂芬、左宗棠到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到孙中山、陈天华、邹容、章太炎,爱国思想是他们整个思想的重心,并促进和形成近代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思潮。

中国人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基础上,随着对资本工商业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国内形势的改变,纷纷对爱国主义进行了不同层次和侧面的表述。

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由反侵略战争到变法维新、立宪改革、反清革命,随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也纷纷不同。并且随着对帝国主义认识不断提高,以及自身近代化素养不断提升,在谋求近代国家的发展上也更加的全面和具体化。

二、利用身份认同感教育大学生,提升爱国热情。

大学生尚未完全踏入社会,但关心国家时事,在知识界立于社会前端,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蕴含着无限生机和力量,是左右国家未来走向的决定性力量。近代历史上大学生同样发挥着引领国家走向的重大作用。梳理和学习了近代史上大学生的爱国事件精神,利用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达到提升其爱国热情的作用。

(一)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承担了唤起公众责任心的任务。

五四事件中的大学生唤起了当时民众救国于丧权之际的责任心。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这样说:“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紧跟着五四学生运动的便是商人和工人的加入,形成了一场群众性的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活动。

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发起者主要是当时已经沦陷的东北大学的学生们。他们流浪北京思念故土,深感家园沦陷之耻辱,同时承受着日甚一日亡国之危机。他们不甘于此,发起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不仅是当时爱国运动的一部分,更是唤起中国民众大规模抵抗日本的爱国活动。此后,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兵谏,以及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能不说得益于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二)学生运动中表现出来了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观,即近代世界观。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外抗强权,表现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的爱国热情,同时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上,五四期间的学生也是为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而抗争。代表五四运动核心精神的《北京学界宣言》中说得很明白:“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冀所庆祝者,岂不日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背公理而逞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公营,侪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体现出为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而抗争。

在五四期间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时,陈独秀提醒国人爱国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要以理性作为感情冲动的基础。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我们究竟应不应当爱国》,延续五年前《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思路,他说:“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本网网)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陈独秀的这种“理性爱国主义”背后除了坚守民族的爱国心之外,更是坚守以平等和自由为价值尺度的全球价值观。

具有世界主义浪漫情怀的五四知识分子,他们的胸怀是博大的,不以一国一族的利益为沟壑,追求的是“世界主义的国家”和以普世性的全球价值为依归的民族崛起。这就使“五四”的爱国运动,具有世界主义理想的爱国主义。

三、了解近代中国二重性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理念。

近代中国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共存,国家主权的存在与丧失共存,生产方式、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新与旧共存。这是近代中国发展的现状和基础。

(一)了解中国历史中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中国历史。

从丰富的中国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进性和落后性并存的现象,正如钱币之两面,互为表里,共同存在,否定国家发展中存在落后性则会沦为唯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通过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中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现存的故宫建筑群等等都以灿烂夺目的光芒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同时在传统社会中我们也是亚洲文明的中心,亚洲周边的国家匍匐在传统中国的石榴裙下。

随着十六世纪的到来,中西之间拉开了差距。几个怀揣理想的冒险家拉开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帷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明显。诞生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但丁、达芬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之际,中国仍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飘荡,封建专权、文字狱仍旧如影随形般地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老百姓不离不弃。19世纪代,世界上有了第一条铁路,当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第一条铁路时,皇帝却以轰鸣的火车惊扰埋在地下祖先亡灵为由,取消火车头拉火车,出现贻笑大方的马拉火车之怪现象;19世纪中期,德国已实行义务教育,那时中国还没有现代化的学校;中法战争中,法国失败,茹尔费理内阁垮台,晚晴社会道光、咸丰等帝在对外战争的失败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在学生认识了传统中国以及步入近代社会之际先进性和落后性并存的状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中国的历史,不为中国步入近代之际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而产生失落,也不为中国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前列而沾沾自喜,形成一种全面客观的历史观。

(二)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成因分析,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理念。

近代中国具有二重性特点,主要是由于外国入侵所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主权的完整性遭遇破坏,在传统社会中牢不可破唯我独尊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已面临严重挑战,同时产生了传统社会中所不曾出现过的外资企业。直到19《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社会性质完全形成。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成因除了外因所致,更有内因使然。首先是维护一己私利的专制封建政权所致。当晚清政权面临内忧外患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遭遇着与中国相似的经历。美国黑船压境,日本人欣然接受了美国要求通商的诸要求。紧跟着明治改革派出岩仓使节团,历时1年10个月考察欧美。日本明治维新成绩卓然。作为一个后发型学习资本工商业的国家,终于跻身于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列。几乎与明治改革同时派进行的晚晴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最终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亡而划上句号。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民政策所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于民而已。既已窃之矣,又惴惴然恐其主之或觉而复之也,者也。于是其法与令蜩毛而起。质而论之,其什八九皆所以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者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嗟乎!夫谁知患常出于所虑之外也哉?此庄周所以有胠箧之说也”。使全国人民弱且愚,虽然有利于维系封建秩序,最终却为外国强盗吞噬整个中华民旅创造和提供了条件,这就是封建制度一以贯之的“德政”。

客观地认识和分析近代社会性质形成的原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立足于中国,胸怀世界的全球世界观,不至于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泥潭中挣扎不已。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与积累,我收获颇多,也深有感触。收获的是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的这段历史,感触的是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我倍感珍惜。我觉得在我的大学期间学习这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本学期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权,深深地操纵着中国,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中国的天是黑暗的,地也是黑暗的,老百姓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就在八年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谋求人民生活幸福、安稳,提出了与国民党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是,由于蒋介石的不甘,挑起了全面内战,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俗话都有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明知道在失去民心的情况下毅然发动内战,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国民党不是军事力量不及共产党,而是忽略了广大的中国人民,也忽略了早已经厌倦战争的国民党士兵,其失败的结果是必然的。在经过艰苦的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的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的一句话凝结了中国几亿人的梦想,有多少战士和多少无辜的民众何曾不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他们却再也盼不到了,但是他们是不该被遗忘的人群,他们为了新中国做出了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段期间,中国共产党艰难的探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一次次成功与喜悦、一次次失败与泪眼中,艰难前进,只为了能让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好,虽然经过了十年的“”,使我们深刻的领悟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应该是关于国家富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关的,收获了十年的惨痛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了自身的不足与缺点,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者说,祸悉福之所倚,一次次的打击与挫折打败不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改革开放至今犹存,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国家日益强大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好转,并不断提高,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会有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中提高的情形吗?答案是否定的。

通过更深刻的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听老师生动地讲解和观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现代的生活倍感珍惜,也为从屈辱和艰辛中提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干到自豪。对于我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永不遗忘中国耻辱的历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并好好学习,将来毕业了,有机会为国家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日后建设更加强大更加富强更加现代化的祖国打好基础。作为一个大学生,肩负的不仅仅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更肩负着国家的期望,试想,一个大学生总有一种反正我不做总有人做的态度,那么成千上万的大学生都是这样的心态,那我们国家的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复杂繁多的历史仅仅浓缩在几个月的学习中,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日后我必将加强自我学习,到图书馆等地方加深学习,将来我一定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来鞭策自己,并把它作为我行动的指南。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一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近代西装传入。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辛亥革命以后,“断发易服”,中山装流行。

2.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

时间:辛亥革命以后。

意义: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自由都具有反封建色彩。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2.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近代轮船业的诞生: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第一艘轮船建成;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近代轮船业开始发展。

(2)近代铁路的诞生:

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最早在中国修筑铁路(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中国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2)电话传入中国:19世纪80年代年。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认识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汉口《昭文新报》,1873年。

(2)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

(3)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同盟会机关报)。

(4)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1)电影事业:

出现:18(19世纪末),上海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发展:(民国时期)。

著名导演——郑正秋、田汉、欧阳予倩等。

著名演员——赵丹、胡蝶、阮玲玉等。

电影名作——。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国际获奖影片:《渔光曲》。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2)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各省地方电视台成立。

3.大众传媒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近代报刊、广播和影视三大传媒传递了时事信息,促进科知识普及,开阔人们视野。

(2)当代互联网(第四媒介)的开通,使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二

近代史和现代史可以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界。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我认识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还了解了国史、国情,深刻的领会到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也就是1840年到1919年。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而鸦片战争后,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同时也产生了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互相交织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1919年到1949年的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受到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这三者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就是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直接的斗争目标的。国共合作后建立的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开始进行的北伐战争,在人民的支持下,基本上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虽然战争的结局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战败,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其后爆发的国共内战,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直至今日的长期分治及对立。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从1949年至今的时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的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前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年5月到1976年十月这十年,是“”时期。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起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艰难而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切实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地推进向前。

作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肯定,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当前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三

试题内容: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中国移民的近现代历史(节选)孔飞力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

17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表明,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大量的中国家庭需要寻求新的谋生方式。他们因此选择了作出改变和进行迁徙。而为此进行的海外移民活动只是大趋势背景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

缺少耕地的农业家庭会选择新的生存方式。例如,在市场上出售家庭手工制品和经济作物,或者出售劳动力(通常是男性劳动力),这些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出到家乡之外更有利可图的地区。不过,这种生存方式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徙,而是让作为劳力的男人离开家庭进行劳动——可能是去附近的农场、相邻的小镇或更远的地方。在整个迁徙活动中,家庭一直是核心。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家庭处在一个“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之中。“空间共同体”指的是“共同生活”,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位置。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属”,不会因为他生活于千百英里乃至上万英里以外而受到影响。相反,“分开生活”却可能是指一个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个院落却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时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在一起。他通过家庭观念,既向上联系着祖先,也同时向下联系着后代。生产活动则打造了代与代之间的经济联系,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和提高家庭的生产力。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移民中更是如此。

相较于传统上认为人口压力是推动移民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当时的中国,人潮涌动,商业繁荣,各种市场关系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中国家庭都会自然而然地尝试抓住各种机遇。境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以视作是对商业化的适应性行为。同时,选择留在农村家中的人,他们的生活仅仅是围绕在田地和灶台之间。他们细心地照料祖坟,举行各种传统仪式,过着一种远离现实的生活。尽管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被官方思想家和保守卫道士们称颂,但也不足以减弱人们对改变生活的渴望。数以百万的家庭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适应商业化和流动性。晚清时期,海外移民建立了很多机构来帮助他们适应这一改变,例如会馆、分庙、帮会以及输送资源和文化的走廊。

伴随着大规模的华人外迁,世界各地出现大大小小的华人移民社区。我们所说的“移民社区”是一个双边的有机体。它镶嵌在两个不同的社会中间并承担起文化意义上的“走廊”的功能。

它帮助两个社会互通人员、资金和信息。即使是在移民已经拥有了稳固且不依赖于家乡的利益基础的情况下,它仍然会维持着他们与家乡和亲族的联系。其首要原因是利益因素,他们需要从家乡购买劳力,同时也需要将财富输送回家乡。另外也有文化上的因素,一个旅居的劳动者或者商人,可以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帮助亲属移民的`方式来赚取社会资本。这种帮助和依附并不排斥与其客居地的非亲属或异乡人的合作,有时甚至会发展为双向的忠诚。维持利益基础就意味着要与家乡建立一个同时拥有文化、社会和经济性质的走廊。在晚清的中国社会,这样的走廊纵横交错,进行着繁忙的资金、社会和文化输送。这些走廊可以被视作家乡的扩展,将人们的利益和情感延伸到很远的距离。这种连接既是物质上的,也是文化上的。它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将移民与他们出身的村落、宗族和乡土连结在一起。虽然他们生活在别的社会中,但他们依旧保留了他们在经济、文化和血缘上的归属。维持这样的“走廊”是侨居生活的本质。

(本文选自《华人的外迁及回归》,内容有删改。作者孔飞力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全部。

b.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出到家乡之外的地区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徙。

c.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家庭的凝聚力。

d.一个移民社区的商人只能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帮助亲属移民的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

e.维持拥有文化、社会和经济性质的“走廊”是移民生活的本质。

13.关于“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空间共同体”并不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物理空间。

b.“时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起来。

c.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属,会因为他生活的空间远近而受到影响。

d.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家庭中尤其是华人移民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14.为什么近现代中国出现大规模移民海外的现象?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4分)。

15.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开始形成于1850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在面对新环境,华人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这个地区逐渐形成华工生活区。依据文意,唐人街在早期华人生活中能起到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试题答案: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开设以来,各高校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教学模式。目前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探索未来努力的方向,显得非常必要。

一、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采取的是这种教学模式,首先将《纲要》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设置成教学专题。每个教师承担自己最熟悉的3至5个专题。除了课堂专题讲授,还开展了其他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方式。学生成绩主要由平时考勤、期中论文和期末开卷考试构成。这种模式教学风格多样,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达到教学、科研的统一。

(二)“msd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以现代化为课程主线,采用基础课专题化的方式,发挥“纲要”多样化教学的群集优势这是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模式,表明了教师的学术倾向,即认同“现代化范式”。

(三)专题式讲授、学生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专题式讲授是把内容分成若干专题由教师讲授;参与式教学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事例加以分析、讲解、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实践教学就是借助参观探访各种红色革命资源引导学生由抽象走向感性。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种活动,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纲要课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先动”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为关键,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重要环节。互动式教学对于改变大学“纲要”课堂单一、沉默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要想法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以研讨的方式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和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去理解、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形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包括以专题讲授构建研究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相长、双向交流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六)“整合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整合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为完整的教学过程。

(七)八环立体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教育的形式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由讲、听、看、读、做、谈、走、写八个环节相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模式,该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纲要课育人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八)“1+1+5”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包括:走出一个误区——对这门课的特殊性质和功能的认识误区,体现一个原则——“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创新五种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史论结合教学法、历史人物教学法、影视教学法、情理交融教学法相结合。

(九)立体化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纲要》的教学中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图书馆和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深化学习的过程;实践性学习是指以“历史剧”为基础,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结合校内校外的资源延伸学习的过程;创新性学习是师生之间和学生相互问交流探讨,探索新问题,形成新观点。

(十)“剧情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戏剧情节运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活动产生戏剧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模式。即通过结合本土历史文化教学,穿插名人名言、家世、典故,插播电教短片,讲解时事,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兴奋点,形成“剧情”高潮,使学生感受到听课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了思想升华。“剧情式”教学模式要求专题教学,每个专题一次课,如同戏剧上、下集,其内容逻辑完整、前后连贯。

(十一)开放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的有机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华,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

(十三)体验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教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的特点,从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全方位的触摸历史,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实现知识与认识的内化。包括以情动情的课堂教学体验模式、在历史中体验历史的实践教学体验模式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十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并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碰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课堂教学实行个性化教学,课外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实行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相结合。

(一)关于专题式教学模式。

根据调查,现在多数高校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

专题式教学模式又有两种形式:一是专家专题型,即每个教师主讲最擅长的几部分,几个老师轮流授课;二是内容专题型,即把内容转化为若干专题,有一位老师通讲。这种模式有利有弊。优点在于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课时少与教材内容多的矛盾,突破了教材原有的章节结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学重点,主题明确,注重宏观把握和多维度分析,可以及时追踪学术前沿,培养学生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课程的前后联系疏离,有脱节的危险。二是高估了大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弱化了教书育人的作用。高校实施专题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以便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搞科研,但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却是,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师生交流机会更加减少。三是专题设置不当,有的学校设置了23个专题,不知道在32个学时内如何完成这么多的专题任务。

(二)关于评价体系。

不少学校配合教学模式,对于评价方式和手段上也做了不少探索。一般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出勤、平时作业和课堂讨论等组成,权重不高,期末考试权重大,采用开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重点还是在期末考试,还是容易造成学生背教材的局面,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应该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和增加考核方式,弱化期末考试的重要性。

(三)实践教学不足。

在《纲要》课中采用实践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传授思想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思想内化。目前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观看历史题材的视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老革命作报告、组织学生演讲学习心得等。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有两个问题需要克服,一是时间问题,给予纲要课的学时有限,如何安排?二是资金问题,这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纲要》课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试,而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富有个性的公民。因此,纲要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学校的真正重视和投入以及社会环境良性化。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五

0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03、造成袁世凯夺辛亥革命果实的主要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

04、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很快失败的主要的原因;违背社会发展趋势(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05、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0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民主革命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

07、清朝统治结束不久,出现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直接原因:中央政权的严重削弱(或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08、张勋复辟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1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统治者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3、一战期间,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14、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根本原因:当时的政权是封建性的。

15、护法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西南军阀的破坏。

16、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民族工业发展和工人阶段队伍的扩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7、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18、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21、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

22、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阶级立场不同。

23、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1925年5月,上海发生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的暴行。

24、省港大罢工爆发的直接原因:支持上海的反帝爱国斗争。

2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26、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统一战线的可靠保证。

27、北伐胜利进军的根本原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3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边区红旗始终不倒”的最主要原因: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33、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主要原因:北伐战争的影响。

36、“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38、“一二九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华北事变。

39、西安事变爆发的历史根源:中日民族矛盾己上升为主要矛盾。

41、抗战期间中共所建根据地从长江以南转向华北地区的直接原因: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4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日本侵华目的不变。

4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因素: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

4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的英勇抗战。

53、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重要的原因:小农经济从根本上束缚生产力发展。

56、中共前进历程中出现“_”失误的根源:“左”倾错误的发展。

58、中共十三大将我国现阶段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物质文明不够发达。

59、决定中国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所走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两国的经济基础不相同。

二、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03、与以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新特征: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

0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由民族革命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

08、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09、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

10、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1、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的标志:东北易帜。

12、标志中国革命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

1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19、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0、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片面追求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22、建国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的标志:1959年反右倾斗争。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目的目标任务意图用意。

01、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主要目的:镇压国民党。

03、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反对思想领域里的尊孔复古逆流。

04、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打破封建束缚。

05、段祺瑞主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目的:借款练兵,以壮大皖系实力。

06、在护法运动中,西南军阀的真实目的:借孙中山的威望,与北方军阀抗衡。

07、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建立像“满洲国”一样的傀儡政权。

08、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要: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

10、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巩固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1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纠正_以来“左”的错误。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四、意义作用影响结果结局。

04、“五卅”运动的意义:这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掀起全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潮。

05、八一南昌起义最重要的意义:中共独立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07、“一二九”运动的意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09、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促成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10、一二九学生运动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14、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17、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五、实质本质性质。

01、《九国公约》的实质: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04、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实质上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06、毛泽东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实质:中国革命必须以农村包围城市。

08、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实质上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09、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在于: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1、1953年中共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6、南京国民政府(1927.4.18)的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18、南京伪国民政府的性质:为日本侵略服务的汉奸政权。

19、“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六

摘要: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成就了一位民族英雄张学良。从西安事变到新中国成立,从人民当家做主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西安事变给中国和全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未来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西安事变;原因过程;当时影响;现代影响。

一、西安事变的原因和过程。

(一)西安事变的原因。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动因,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改变了各党各派的政治态度,马占山的抗战和蔡廷锴反蒋抗日政府的成立证明了这点。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几个月内就占领了东北全境,面对日益紧迫的民族危机,群众性的抗日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声明,号召各阶级,各党派和其他各界人士团结抗战,并宣布“红军绝对首先加入联军,以尽抗日救国的天职。”在此情况下,全国人民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全国迅速形成了空前未有的抗日救亡高潮,可见西安事变是顺应民意的。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促成西安事变的又一动因,当时,蒋介石通电全国,他说“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逆粤,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攮外。”从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先后对中央苏区发动五次“围剿”,致使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给日军侵华提供了有利之机。

张学良作为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最早提出拥蒋联共抗日的主张,为西安事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初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痛失了东北,遭到举国上下的责骂,威信一落千丈。蒋介石为缓解国内舆论压力,准其出国考察,此时国内的形势是蒋继续对外妥协,对内继续“剿共”,民族危机岌岌可危,张学良心急如火,1936年11月27日,他给蒋呈递过一份《请缨抗战书》,书中讲到:缓东局势,日趋严重,半载以来,良屡以抗日救亡之理论与策划,上渎钧听,感愤之念,与日俱深。今缓东战事即起,正良执矣前驱。这封请战书真切的表达了张学良强烈的抗战愿望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西安事变的过程。

1935年在全国抗日运动新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于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密切联系起来,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为实现“剿共”计划,由洛阳来到西安。然后要挟张学良和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就将二人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二人意识到除了逼蒋抗日,已无路可走。正如周恩来事后分析的那样:“蒋介石对张学良将军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的责任就是剿共,不许到缓远抗战。若要不然,就把你换掉’以后召集西安会议……准备以蒋鼎文代替张学良的,这样局逼出来一个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入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介石的卫队交火。蒋介石闻枪声,爬上后山墙,后在今天临潼骊山的兵谏亭被捕获。

12月13日上午,张扬等人联名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各团体发表了一份通电,陈述了捉蒋的原因和目的,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和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政治主张,通电发出后,张扬还采取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等一系列军事,政治行动,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大计。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统治权力。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宋庆龄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维护蒋介石的统治权力和英美在华利益。1936年12月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12月17日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到西安与张学良和杨虎城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12月24日会谈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释放上海爱国领袖,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从国内战争到全面抗战的重大转变。

二、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一)对共产党的影响。

西安事变给共产党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提供了巨大的转机,大陆史学家杨奎松在他的《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中说道,正是因为这场事变的发生,蒋介石最终停止了对红军的大规模军事进攻,放弃了武力消灭红军的打算,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一直对张学良和和杨虎城两位将军怀有一种特殊的尊重与感激之情。毛泽东所谓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出来了,就包含着这层意思。西安事变使共产党有了全面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机会,有了领导人民取得全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话语权,加快了民族解放,独立和全国统一结束军阀割据的进程。

(二)对国民党及其主要人物的影响。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放,张学良被软禁,杨虎城被杀结束。从事变的策划到发生再到和平解决,都是围绕着一个人——蒋介石来进行的,作为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这次事变迫使他放弃了攮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虽然蒋始终认为这是他个人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但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整个国民党集团都是西安事变的受益者,曾有著名历史学家提出:“如果没有个西安事变,则蒋公与国民党在中国历史上,奚止身败名裂而已哉!所以西安事变对蒋公对国民党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西安事变也改写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抛开当时这些历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全国的大统一,换来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唤起了中国民众独立自主的意识形态,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西安事变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西安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至今仍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义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今天,我们的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正意气风发地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征程上。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

西安事变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大力弘扬西安事变告诉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道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完全利益之所在,也是全部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只要我们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重,就一定能团结起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统一。

西安事变的发生到和平解决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是在危急关头,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明显,近些年中国人在面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钓鱼岛等问题时,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数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面对现代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爱国旗帜,振奋民族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有坤。张学良年谱(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

[2]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3]丛一平。西安事变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4]毕万闻。张学良文集[m].新华出版社,1996.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部,辽宁葫芦岛125105)。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素养教育中意义重大。通过进行历史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学习传统社会中士大夫经邦济世即经世思想;了解和学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思潮;知道近代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承担了唤起公众责任心的任务;了解学生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观,即近代世界观;了解中国历史中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成因。在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中国历史的时候,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理念。

精选中国近现代历史论文(通用18篇)篇十八

好的成绩源于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养成习惯。在高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养成预习、记笔记、思考和温习的习惯。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可见勤于思考多么重要。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不然“读史使人明智”只是一句空话。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当然,这四种习惯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也都是实用的,只不过对历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历史教师更要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

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条件。

2.英国自耕农消失的主要原因:圈地运动。

3.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的根本原因: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4.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9.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与交流。

11.萨拉托加大捷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的主要原因: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并增强信心。

12.法、荷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1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国人民为正义事业而战。

14.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促进西部振兴的根本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15.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级和北方资产阶级进行内战的根本原因:经济利益冲突。

16.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种阶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17.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8.英国议会军和美国北方军队在各自内战初期失利的共同原因:领导者政策有所失误。

19.19世纪晚期,美国垄断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0.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2.法国大革命成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推动。

24.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既是成功的措施,又直接导致失败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

25.雅各宾派专政失败最根本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出现失误。

26.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27.拿破仑对外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28.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根本原因:法国的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

29.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复辟的波旁王朝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2.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的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统治权。

33.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4.法国“六月起义”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执行委员会强征工人入伍。

35.决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的最根本原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3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37.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干涉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原因:争夺欧洲霸权。

38.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政治统治腐败。

39.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40.19世纪晚期,形成法帝国主义特征的主要原因: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41.克里木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俄国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42.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的根源: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43.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已成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44.1861年俄国改革的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45.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原因:分裂现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46.德意志在19世纪中期要求统一的根本因素:全德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7.19世纪末的德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了政权。

4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但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程度。

50.19世纪中期,引起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51.日本经济垄断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其历史原因在于: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52.俄、日帝国主义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之一在于:领导改革的核心原属封建阶级。

55.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60.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64.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内燃机的发明。

二、目的目标意图用意。

1.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根本目的:限制君主的权利。

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国王分别召开新议会和三级会议的共同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4.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主要目的:维护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5.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6.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8.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的直接目的:镇压反对派。

10.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增强俄国实力。

1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确保贵族地主利益。

12.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3.普鲁士于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的直接目的: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14.1869年日本政府实行“奉还版籍”的主要目的:实现全国政治统一。

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后果。

1.《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6.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

5.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最大特点:在政府保护下产生。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8.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夺取政权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9.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的标志:波士顿倾茶事件。

11.南方奴隶主挑起美国南北战争的标志: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要塞。

12.19世纪末美国垄断的标志:大量的托拉斯。

13.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5.标志近代世界体系开始真正形成的两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7.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19.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20.标志法国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的事件:1830年七月革命。

五、实质本质性质。

1.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

5.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6.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9.《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1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14.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5.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条件前提背景。

1.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2.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4.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条件。

1.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21.纳粹党在德国势力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骗取支持。

22.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4.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4.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6.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9.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2.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二、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两种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5、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6、二战前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特点: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表现新政特点的措施:《国家复兴法》。

9、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形成两极国际格局。

13、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特征:由经济联合逐渐到政治统一。

16、日本确立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

17、德奥合并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18、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标志:丘吉尔就任首相(1940.5.10)。

19、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20、1942年1月,26国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1、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22、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

2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三、目标目的意图任务。

2、美国在“一战”前期保持中立的目的:等待争夺世界霸权的机会。

3、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目的:获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6、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7、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调整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8、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克服经济危机,挽救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9、罗斯福新政中成立联邦保险公司的直接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10、罗斯福新政中加强对工业计划性指导的主要目的: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3、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真实目的:结成法西斯同盟,对外扩大侵略。

15、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确立和维护世界霸权地位。

16、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17、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组织的主要目的:遏制苏联。

18、“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根本目的:稳定与发展西欧资本主义。

20、七十七国集团、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直接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实质本质性质。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

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维护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5、罗斯福新政在本质上:主要调整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7、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建立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8、二战前,英法外交政策的实质:怕引火烧身,牺牲他国以自保。

10、二战后,美国扶蒋打内战的对华政策实质:消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附庸。

11、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援助实质:资本输出。

12、二战后东西方长达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16、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欧洲联合自强发展起来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实体。

17、欧洲共同体、日本同美国斗争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

1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在实质上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范文范本可以是各个学科领域中的经典案例或者是某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们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有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培训心得是一种对个人在培训期间的体验和感悟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模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值得一读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
党课是我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增强党性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党课学习对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非常重要,以下是一篇党课学习笔记,供大家参考。信仰是什么?泰戈尔说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历和感悟的总结和反思,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升能力,我想我应该写一篇心得体会了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军训活动的一种回顾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珍惜这段特殊而宝贵的经历。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军训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学长学姐们的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在以下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大家分享的中班教案范文,相信会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更多申请书是在求职、留学、奖学金等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展示你的能力和潜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申请者的更多申请书示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写作
在制定工作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如时间、资源和风险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实施的工作方案案例,从中汲取灵感和借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
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和供应链管理对其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公司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兹有_______,性别_____,身
思想的力量无穷,它可以改变现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接下来是一些具有积极导向的思想观点,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创造力。本次过关课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在教务处和
合同协议是指双方或多方在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法律文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合同协议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评价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活动的调整和改进。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活动的成功经验,为以后的活动复制推广。为积极开展阳光体育
销售工作计划是销售人员根据销售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销售计划和工作方案,确保销售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些销售工作计划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阅读范文范本能够拓宽我们的思路,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写作技巧。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
读后感是书籍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书中的故事和思想中。请看以下几篇读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一些触动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经验并从中汲取教训。心得体会范文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知识的反复回顾和总结,我能够更好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这里有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一段:引子(
一个好的学期计划应当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以及充实而有趣的课外活动安排。随意选择一个学期计划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制定自己的学期计划。初三(三)班是我新接手的
双方在签署合同协议前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合同的公平合理性。请大家留意以下给出的一些合同协议范文,希望它们对您撰写合同协议有所帮助。出让方:(简称甲方)
演讲稿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是一份精心挑选的演讲稿集合,它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不同主题的演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在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中,也许有适合你自己的写作样式和表达方式,一起来看看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个人或团队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写月工作总结
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写作素材,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6.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样本,这些范文展示了各个领域写作的优秀之处,希望能对大家的
调查报告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和范例可以在下
通过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促进大家的思考和提高。
撰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千秋伟业强基层,是指为实现国家繁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进度和节奏。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实业公司xx年初重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的基础,有助于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赶快来看看这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1.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
在学校的许多活动中,我们都需要准备一份演讲稿,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对您的演讲稿写作提供一些帮助。不但如此,原本充满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也是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和思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范文范本中的优秀篇章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指导和帮助。快乐的暑假一转眼就过完了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思考过程,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写作导引:研究
无论是举办婚礼、庆祝生日还是邀请朋友们一起度过欢乐的周末,邀请函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邀请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邀请函范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之后,对自己的感受、理解和思考进行总结和阐述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提升自
在制定岗位职责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权衡职责的具体细节和要求。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岗位职责范文,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与要求。随着夏季的来临,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又
通过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学活动。提供给大家一些优秀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以供参考和学习。本着“目标一致、职责分明、互惠互利、资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真实而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学术背景、项目经验和职业目标。读完这些申请书范文后,相信大家会对写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文明礼仪不仅体现在公共场合,也应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成功案例,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接下来是一些精选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开学初期总是充满着新奇和期待,但紧接着也会因为繁
写心得体会也是一个提升自己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为你们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第一段:引言(120
培训心得体会能够增强个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使个人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积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获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语文新课标明确
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会对发行、交易和披露行为进行监管,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著名分析师对于证券市场的总结和展望。我们公司全体成员利用周六的时间,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撰写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工作总结带
综合实践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以下是一些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取得的优异成果和感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
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雇佣服务,双方之间的合同协议都需要明确规定各项条款。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使用的合同协议样本,可以帮助你完善自己的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种宝贵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关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警示教育是一种通过
活动方案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各项细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深受欢迎的活动方案,它们在过去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一)活动时间:
演讲稿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有一定的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效果,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提高演讲稿的质量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范文和写作技巧。尊敬的首长、亲爱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并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近日,我看了一部名为《担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自我反省和总结。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参考。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
婚礼大全不仅可以帮助新人了解婚礼相关知识,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这些婚礼总结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婚礼中的点点滴滴,让人如临其境。
范文范本能够展示出不同风格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彩范文范本,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我是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阅读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肺结核病是一种常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自我评估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表现,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不仅包括了工作成果和收获,还包括了遇到的问题
通知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个场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通知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最新的应急管理要求,特此发布关于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正错误,并成长为更好的人。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得体会的写作方法。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成绩和失误,从中学习和成长。在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写作的你。今天,我们去旅游了。一早妈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巩固和提炼,也是对自己思考和成长过程的记录。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一名团员教师,我们是幸福的
读书心得是一个对自己思考的总结和梳理,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成长。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读书心得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启示。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让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以下是一些心理学家的心得体会,他们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思考和观察可能会给
在学期末,我们总会不禁回想起这段时间里的所见所闻,不禁让人生出写一份学期总结的念头。想要写一篇优秀的学期总结,不妨先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的思考梳理,也是与他人分享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以下是一篇关于创业经验的心得体会,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业历程,总结出了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品质和技
在发言稿中,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有力的语言来引起听众的注意,增加演讲的说服力。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篇精彩的发言稿示例,希望能激发大家的灵感和创造力。
随着读取越多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提高总结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____年3月是我在_
在制定策划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工作的目标、要求以及可行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下面是一些策划方案范例,它们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项目类型,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和帮助。
总结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和
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活动后的个人感悟和体会的总结,它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回顾与整理,也是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思。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我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启示。第一段:介绍桥梁培
实践报告是一种对于实际操作经验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阅读实践报告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和标准。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参考和借鉴。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撰写演讲稿范文时,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或者讲述个人经历等方式来吸引听众和增加说服力。以下是一些著名人士的激励演讲稿,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积极的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沉淀和提炼,通过总结和梳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工作心得体会,希望能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假如你对心得体会还不太熟悉
报告范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内容。由于报告范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下是一些不同类型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按照《关于召开2019年度基
总结是一种反思和总结过去某段时期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经历的文字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总结过去的成果和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总结范文是在总结这一过程
通过写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个人总结是一项需要用心完成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别人写得不错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写作的帮助和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重视文明礼仪的培养,让它成为我们的自然行为习惯。下面是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真实案例,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如何做到的。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可以对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果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这些活动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以及活动的成果和反思,对于我们写作活动总结有一
在写培训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经验,提供具体的实践操作和应用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他们都不顾天气的炎
公司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竞争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因素。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你可以对公司总结的结构和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员工进行职务上的任命,需要拟定
教学计划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贯彻《国家基础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个月的工作虽然有一些挑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和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是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农业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立足工作职责
在致辞中,掌握好语气、声音的抑扬顿挫和配合手势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通过阅读致辞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绝佳演讲范例,这对我们提高
工会工作总结是针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会工作的一个总结性文件,用以总结经验、明确目标、推动工会工作的提升。在下文中,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工会工作总结的范文和经验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无论是关于学习的心得,工作的心得,还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一篇优秀的心
精选范文是各类写作作品中的优秀范例,它们在主题开篇、论证过程和结尾总结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精选范文是一种反思与总结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果你正在为心得体会的写作烦恼,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
主持词可以让与会人员更好地融入活动氛围,提高参与度。通过学习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主持人的任务和要求。女:郝经故里在鲁山。男;正邦落地侯家庄。女;小康新村
在工作、学习、旅行等各个领域,都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成长和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广联达是国内知名的建筑信息
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对培训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我们整理了一些写作精彩的培训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主题和领域的写作要求与特点。这些范例文章包括了优秀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文体和风格。尊敬的单位领导:近段时间工作老是出错,不仅给
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相处的重要一环。以下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文明礼仪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和指导。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过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成长,还可以激发我们更进一步的动力。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对大
精选范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引导我们在写作中发现和探索自己的风格和主题。通过研究这些范文的总结部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和写作技巧。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的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总结范文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耐心和细致,还体现了创新和突破的精神。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
教学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从多个维度和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我们都知道,教学工作总结对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学工作总
心得体会是一种思考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外出旅游、走访朋友、参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