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过去学习和经历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和提高的指导。最后,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激情和表达欲望。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中央减负会议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在这次会议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中央政府关注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与行动,感受到了减负政策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中央减负会议强调了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性。会议指出,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必须坚持把减轻企业负担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同时,会议还强调加大财税金融、物流运输、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改革力度,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央减负会议的召开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减轻企业负担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发展。首先,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举措,有助于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提高企业自主权,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释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扩大规模。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这些措施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推动整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四段:个人心得(200字)。
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深受中央减负会议精神的启发与鼓舞。减轻企业负担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而作为员工,我们也要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相互携手,才能在减负的大环境下,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第五段:总结(200字)。
中央减负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减轻企业负担是深入推进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会议,我们了解到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减负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央减负会议的号召,加入到减负改革中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成功。减负会议的精神将引领着我们前行,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二
中央妇联于近日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对妇女工作的最新要求和精神,强调了新时代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广大妇女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本次会议上,我作为一名女性代表,深受教育和启发,对妇女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文将就我对中央妇联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妇女事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着女性自身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妇女是家庭的中心和社会的重要成员,也是参与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我们已进入新时代,妇女事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推进,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妇女事业的重点和方向。
其次,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也是中央妇联会议精神的关键要点。具体而言,就是要发挥好新时代妇女工作的新优势,全面优化妇女事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妇女事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一支理论联系实际、业务精通、忠诚爱岗、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妇女工作队伍,为推进妇女事业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三、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另外,中央妇联会议精神还强调了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重要性。作为半边天的妇女,应当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并积极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政府对妇女事业的投入是一个方面,但女性自身的意识和能力同样重要,如果广大女性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意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那么妇女事业的发展也会更加快速和健康。
四、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加快推进妇女事业的数字化发展。
在当今阶段,推进妇女事业的数字化发展也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中央妇联会议精神也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鼓励广大妇女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抢占妇女数字化发展的制高点,积极发挥好助推妇女事业发展的科技力量。
五、坚决打赢妇女工作防范“七风”斗争。
最后,中央妇联会议精神也关注了与妇女事业相关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一些妇女中出现的“七风”问题成为了会议的讨论核心之一。中央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坚决反对各种不良现象,坚持三严三实,严明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打好妇女工作防范“七风”斗争。
总之,中央妇联会议是进一步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广大女性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具体要求,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更大、更积极的动力和信心,相信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妇女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华妇女事业会更加光明和美好。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三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决心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四
近日,中央国家会议召开,会议精神指引着全国人民的前行方向。我在关注会议的同时,深感这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深有感触,心生体会。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央国家会议的召开彰显了党中央对国家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会议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会议的规模和高级别,更体现在党中央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全国人民进行沟通与交流。这一点,让我深感党中央对于国家发展问题的关切程度,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党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
其次,在会议中,党中央对于当前国内面临的挑战做了一次全面深刻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战略思路和具体措施。这些思路和措施,紧密结合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性。我深感这些分析和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我对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充满信心。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第三,与会代表的发言和讨论充分展示了我国的民主决策和集体领导的优势。与会代表坦诚直言,就自己所在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我深感这种民主决策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层的困难和诉求,还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这种集体领导的方式不仅能够综合各方意见,避免出现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也能够体现我们党的民主、开放和科学的执政方式。
第四,中央国家会议中对于服务民生的重要性的强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会议强调,要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平衡点。这让我感受到党中央对于人民福祉的高度重视,也让我相信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能持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坚信党和政府会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更加科学的政策来保障人民的实际利益,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信任。
最后,会议中对于党建工作的强调让我深感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性。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的中心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让我深刻领会到,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保证我国事业的顺利进行。而党的先进性、坚强性正是来自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坚持和巩固。我相信,只有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领导核心作用,我们的事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总之,中央国家会议精神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会议精神的解读和贯彻落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进。只有以党中央的指引为准绳,我们才能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携手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五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这些鲜明的工作方针,势必将极大地影响到今后我国城市的规划水平、建设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领域的细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一根红线,既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更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发展观中的深刻体现。城市的核心是人,人作为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因素,其需求无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镇建设水平关联居民生活质量,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解决好人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不仅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而且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还在着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央文件中也有过多次诗意的表述,“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等。但是现在,正如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所指出的:“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重中之重来考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与此同时,还要化解城镇化进程中诸如雾霾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城建“摊大饼”等各种“城市病”;还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还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诸如此类。为此,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的规划水平,以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促进“多规合一”来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按照中央要求力争到20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时隔37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并上升到最高级别,表明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全省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深刻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广东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努力推动我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达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注入强大动力。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六
中央减负会议强调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业负担的重要性。会议提出不拘一格降低学生课业负担,指出学生应该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课外活动,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十五的学生该做小孩子,十六的学生该做中学生,十七的学生该承担起高中生的责任。”这一表述令我深入反思,从孩子小小的肩膀上,解脱下沉重的学业负担,给他们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实践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无疑将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更广阔的道路。
段落二: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学责任。
中央减负会议明确了教师应加强教学责任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段落三:改进考试评价方式,减少应试教育倾向。
中央减负会议提出了改进考试评价方式,减少应试教育倾向。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仅仅通过一纸试卷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能力。只有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持。此外,与会者还提到了兴趣导向的教育,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课程,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这种改变势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变大家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段落四:推进教育公平,消除教育差距。
中央减负会议还强调了推进教育公平,消除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在会议上,与会者普遍认同了多元入学制度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多元入学制度可以公平地选拔人才,避免了单一指标带来的偏差。终身学习则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教育和学习,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然而,要推进教育公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逐步消除教育差距,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段落五: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打造优质教育资源。
中央减负会议呼吁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这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教育事业,共同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结:参加中央减负会议精神研讨会,使我对减负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减负不仅是减少学业负担,更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减负政策的落地,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家庭和社会。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未来。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七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妇联第八次执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推进妇女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会议强调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措施。首先,会议要求妇女组织全面推进妇女事业的发展,这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其次,会议强调要着重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民族团结至关重要。此外,会议还提出了推进妇女创新创业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措施,这将为女性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参与社会建设提供支持。
如此重要的会议,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女性,我们需要从思想上了解自己,认识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此为动力为我们的事业持续发展奋斗。同时,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也需要牢牢掌握时代最新的科技和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胜利。
四、探索未来。
会议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未来目标和责任。妇女组织要进一步激发妇女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她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多的成长,不断改进自身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这不仅是对个体女性的贡献,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总之,这一次会议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关注发展妇女事业的各个方向和措施,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为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八
会议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重点部署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做好广州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走前列,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十个更加注重”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及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航空和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培育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结合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围绕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和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和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广州。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严守安全、稳定、廉政底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管理要警钟长鸣。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网格化管理,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加强包括城中村、建筑工地、危化品企业和景区、学校、车站等重点地区、场所、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春运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九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坚定的要求,明确的安排,释放出2017年中国经济转型的新信号。"三去一降一补’仍是明年经济核心和首位任务。”民生证券副总裁管清友认为,今年以五大任务作为抓手取得了突出成效,如ppi由负转正结束了54个月的连续下降,企业利润增长提速,部分行业的供求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等。但是也要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五大任务的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会议提出,去产能方面,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既要达到去产能的目的,又要避免过多行政干预,这两方面是去产能当中的突出矛盾。下一步去产能不仅仅是钢铁和煤炭,还要扩围到其他行业,但必须是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
针对“一冷一热”的去库存,会议提出,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杨伟民分析说,这要求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去库存同促进一亿农业人口市民化、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建立住房租赁市场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去杠杆方面,会议要求,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就总杠杆率而言,去杠杆和降杠杆有所不同,短期内总杠杆率可能难以降下来;但去杠杆更是一种政策方向,必须坚定不移。”杨伟民说,现在一年要付利息会“吃掉”当年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的很大一部分。不解决好,支持新增gdp的资金比例会越来越小,最终导致资产负债表不断恶化。
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透出转型新动向。“供给侧改革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与工业供给侧改革不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供给质量,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一方面缓解因收储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所形成的高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加快土地流通,最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2月14日至1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总书记、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明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将稳中求进从经济领域提升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的高度,使之成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见之于工作实际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战略决策。稳中求进,为多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凸显了这一科学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我党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经济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调整,符合我国实际,取得了显著成效。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稳中求进,根本在“稳”,着眼在“求”,目的在“进”。根本在“稳”,既是经济之稳,也是社会之稳。着眼在“求”,就是要主动求稳,主动求进,以“求”来争取主动,以“求”来化解矛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目的在“进”,就是要在保稳和求进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新的进、新的突破、新的成效。对明年经济工作而言,贯彻好这个重要原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宏观政策要稳,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此同时,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要加强预期引导,提高政府公信力。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全面贯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加以解决。
稳中求进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意味着这一工作方法的内涵更加丰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对我们开展各方面工作有着更加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战略定力、对经济发展的信心通过稳定的政策传导给全社会,就是要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以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坚定信心,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落实新的发展理念,使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有好,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朝着既定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10日在北京举行,在能源方面,会议指出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在认真研究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多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然起着基石的作用。今年一些地区煤炭供应紧张,价格出现非理性猛涨,导致的电力紧缺,影响了国内许多企业。针对今年碳减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碳转型必须兼顾能源安全,今年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电力紧缺的情况,说明我国碳中和进行的过程中,能源安全稳定、充足供应也非常重要,当前的情况下,我们离不开煤炭,还要利用煤电,但是煤炭要加强清洁化。
×也直接指出,近期特别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顾国情省情一味搞“运动式减碳”,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这就是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显然,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短期内不会改变,那就要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使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特别提到了新能源和煤炭的配合问题,他表示,新能源是干净的但是不稳定,煤电是稳定的但是不够清洁,两者之间需要加强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转型之路,未来煤电需要进行改造,成为清洁能源的备用能源,应对清洁能源的波动性以及极端气候等,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煤炭和新能源的组合如何优化呢?张立宽分析,一要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这一传统高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二要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减少弃光弃风导致的能源浪费,实现煤炭和其他清洁能源的优化组合,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充分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
二、两项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对于我国碳排放的考核方式,未来也将会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除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外,为什么原料用能也可以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呢?有业内人士分析,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部分,即煤油气等化石能源不作为燃料、动力、热力使用,而作为生产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的部分,比如煤炭行业一直倡导的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的转变,也就是作为原料那部分的煤炭不再计入能耗双控。
过去碳排放的考核,一般是省市县简单地层层分解,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未来这种考核方式将彻底转变,将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考核机制。
为什么碳排放总量将代替能耗总量来考核呢?上述业内人士举例分析:比如一个地区或一家企业虽然是用能大户,但如果使用的基本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没有产生突出的污染和排放,未来或将不受能源“双控”约束,毕竟我们目前有些产业确实是高能耗产业,但用的是清洁能源没有高排放,那就应该用一种减污降碳的科学考核机制来对待,让考核更包容、更公平、更科学。对此,张立宽认为,针对双碳目标提出一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考核方式,实现科学考核,这有利于统筹发展与减碳的平衡,有利于把握控碳减碳进程,有利于企业减负和地方发展。
新的考核机制,将大力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张立宽看来,改变考核机制目的就是激励和加快新能源的发展,破除阻碍新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动其科学合理发展,相信随着新的考核机制逐步确立,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进一步实现优化组合,新能源的发展会迎来一个新的较快发展阶段,也就能更好地实现安全可靠、更大规模地替代传统能源,更有效保障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另外,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还两次提到了能源保供问题。会议指出,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会议还提到,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能源安全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后盾。张立宽认为,当前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终端用能的地位十分关键,保障电力充足供应涉及能源安全、涉及国计民生,必须牢牢把住电力安全稳定充足供应这条底线,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才能逐步退出传统能源,甚至传统能源在完成“兜底保障”作用之后一段时间内或许仍有“应急保障”之需。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自2018年11月,我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来安徽凤阳县武点镇工作已经一年有余,目前在乡镇党政办工作,越来越能理解郑板桥这句诗的含义。一年基层路,走来不寻常。个中滋味,感触良多,有咸有淡有苦有甜。
深入基层,耐住“咸”
通过扶贫走访,我懂得了贫困家庭的艰难;
通过办理申请,我深感行政审批的繁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惟独植根基层的沃土,在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干真正让广大群众分享改革的红利。推动落实必须出更多力,流更多汗才干让惠民政策不走样,理论宣传不过场,帮扶资金不打折。
无私奉献,守住“淡”
等等。督查结束后要根据会议精神,及时写好政务信息宣传报道。“辛劳繁琐劳苦”是办公室工作的代名词,没有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是无法在平庸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庸的业绩。惟独在辛劳面前多思进,繁琐面前多思责,劳苦面前多思得,才干真正树立“绿叶精神”,坚定摈弃“板凳没坐热,就想要提拔”的浮躁功利心态。
不忘初心,吃得“苦”
早上最早到,晚上最后走;
周六周日处于机动状态,或加班,或开会。面对环境苦工作苦心理苦的困境,自己不忘初心,吃得苦中苦,痛并快乐着,把吃苦当成一种成长,一种磨炼,一种财富。
满满点赞,品得“甜”
或帮助特扶家庭到县卫计委办理证明,事后群众一声发自内心的感谢,总能触动自己最敏感的神经,虽然很细微,却弥足珍贵。
未来的路很长,我将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秉承“无怨无悔,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一些实干少一点计较,多一些担当少一点推诿,多一些成绩少一点抱怨,为武点镇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二
今天,省委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主持会议并讲话,省长蒋超良出席。
会上,巴音朝鲁、蒋超良、姜有为分别传达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巴音朝鲁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如何更好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政策取向和重点工作。和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中央时隔37年后首次召开的关于城市工作的专项会议。和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工作方向,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好和在两个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城市工作的具体要求上来。
巴音朝鲁强调,要深刻领会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加强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切实谋划好明年全省经济工作。要明确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特别是要从吉林实际出发,认真谋划好结构性改革工作,以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要谋划好明年重点工作。在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要求上,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上,在“加减乘除”一起做、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上,在打好打赢国企改革、服务业发展、精准脱贫攻坚战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上,在落实责任、明确目标、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上,都要认真谋划,抓住重点,强化措施,确保明年每项工作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巴音朝鲁强调,要深刻领会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一要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既要看到城市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又要看到城市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看到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切实增强规律意识,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二要进一步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三要从吉林实际出发,抓紧研究制定好我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指导和推动我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巴音朝鲁强调,要扎实做好年终岁尾各项工作。突出抓好工业运行、粮食收储、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认真搞好明年农业生产各项准备。妥善安排好节日期间群众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特别是要围绕脱贫攻坚,组织开展好万人大帮扶活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转变作风的规定要求,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廉洁过节、文明过节。
省级党员领导干部,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三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速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意见》一出,无疑预示着,农村人才振兴将迎来重大利好。各级党委作为一线指挥部,必须精确靶向、精细导向、精准定向,充分发挥乡村引才、育才、用才优势,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善用人才金钥匙,开启发展金锁石。
精确引才靶向,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的差异、乡村性质及发展定位的不同,推进引才工作趋于科学化、差异化、精确化,从实际出发,紧扣当地乡村振兴的需求,明确引才重点,明晰引才重心,遴选人才坚持以缺什么引什么用什么招什么为政策的根本遵循,不一味追求高精尖缺、只看帽子不看里子,彻底规避引来的用不上、能用的没引来的尴尬局面。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政府的引才工程做得怎么样,应该把话筒交给用人单位、基层群众,多走访几人、多调查几户,最终把那些群众口碑好、政治素养优、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引进来选出来护起来推上去。
一树百获者,人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就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抛弃一时利益和局部利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程,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要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构建人人成才、人人发展的开发机制,才能既培养出高精尖缺、创新创业的顶天人才,又培养出土专家田秀才等立地人才。
精准用才定向,确保以人才优势促发展。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竖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关键在知人善任,各级党委要同步绘制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实现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与人才要素精准匹配、岗位缺口和就业技能精准对接,让田秀才土专家创业先锋致富能手等能工巧匠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组织部门要练就慧眼,不断增强观察力、辨别力和预见力,在激荡纷纭中冷静观察,在复杂实践中望闻问切,建立乡土人才库,充分发挥人才考核管理制度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努力营造公正客观、崇尚创新、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励广大人才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四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百年统战的历史性贡献和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重点、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后颁布有关重要法规文件,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方向。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是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百年发展史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对做好统战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7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足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着眼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百年统战的历史性贡献和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重点、政策举措。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集中阐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战篇章的最新成果。
我个人体会,统一战线因党而生、伴党而行、与党同兴,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的历程,也是统一战线建立、巩固、发展、壮大的过程。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主党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个必须”揭示了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真谛,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了根本指针。
xxx将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以史为鉴践初心、以党为师强自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省级组织建设,团结带领四川广大盟员砥砺奋进。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政治交接,赓续党盟合作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四川民盟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合作初心,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聚人心共识,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把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12个必须”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化政治交接、传承优良传统、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切实为坚持发展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作出积极贡献。通过报告、讲座、宣讲、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盟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引智聚力提升建言实效,不忘初心服务国计民生。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和日日做功的毅力,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履职尽责,有机融合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各项盟务工作,有效提升履职水平、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始终立足自身优势、围绕中心大局,加快参政议政智库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校和社会智库的联系合作,打造课题库、成果库、专家库和调研基地,整合盟内外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盟员积极性,依托调研基地开展蹲点调研,实现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确定社会服务工作重点,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结合自身优势特色通过着力关键点发挥作用,持续深化以“盟遂合作”为代表的盟地合作,探索新时代民主党派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擦亮“盟爱光明行”等传统品牌的同时打造新的特色品牌,不断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实效。
三是坚定实施“人才强盟”战略,助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来推动和支撑。四川民盟要始终坚持以履职尽责的影响力吸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知名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加入,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多党合作事业人才队伍,注重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梯队结构,筑牢统一战线“同心圆”基础。积极搭建省情研究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平台,以凝聚共识为根本、以爱国奋斗为目的,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政治责任、锤炼品德修为、发挥特色优势,加强培训教育、实践锻炼和推荐使用,为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和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强化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各级专职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高质量服务大统战工作格局。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效履职尽责,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把“拼经济、搞建设”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奋力谱写统一战线事业新篇章、开创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五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张高丽出席会议。
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要推进城市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城市发展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会议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要推进城市管理机构改革,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机制。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要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推进改革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会议号召,城市工作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我们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城市工作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央减负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16篇)篇十六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国家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正所谓“农业兴则国兴”。在新时代新征程情况下,乡村建设迈出崭新的步伐,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基层干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承担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因此,惟独基层干部做好工作,才干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基层干部要引招商引资之线穿好生活富裕之针。“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
甚至有些地区为了引进项目不惜牺牲百姓健康只为自身政绩考虑。这种情况致使农民利益受损造成地方财政亏空伤害政府形象。由此可见,基层干部在穿针引线工作中并未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讲求实际,对于招商中进行细致筛查引进优质资本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最新政策,通过招商解决就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之针。
基层干部要引垃圾分类之线穿好生态宜居之针。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生态宜居我们要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之前大部分农村都经历过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厕所污水横流的情况,如今在新农村以及垃圾分类的环境下,基层干部手把手教从娃娃抓起开展多方位宣传坚固树立分类意识,打造农村新景象已取得良好成效,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倘若基层干部一心谋发展,对乡村环境和垃圾管理不予理睬,那么百姓不会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何谈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生态宜居,需要基层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工作规划多角度宣传提升村民意识,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也需要按照“上面线”稳步推进,干部不能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打算,要结合自身情况,稳扎稳打,集民智汇民力开展乡村管理。惟独把调研之风融入基层干部工作实际中,才干加快乡村管理步伐。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管理,管理有效而基层干部的调查钻研。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乡村振兴中最要害一环是基层干部。***总书记也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干部做好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织好三农发展布,才干让乡村振兴的愿景指日可待。因此,基层干部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