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古诗(通用9篇)

时间:2024-11-25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一

王昌龄著名的边塞诗篇《出塞》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作为一首慨叹边战不断诗篇,充分体现王昌龄的爱国之情。

出塞

qinshimingyuehanshiguan,wanglichangzhengrenweihuan.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anshilongchengfeijiangzai,bujiaohumaduyinsha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昌龄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三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全诗如下:

出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诗人: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四

出塞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繁体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一】

从秦汉到如今明月依旧照耀边关,

到塞外从军的人征程万里仍然没有回还。

如果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境,

那就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译文二】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解读】

出塞,从边塞出发,常指军队出征。

秦时明月汉时关,关,边关,边塞。(唐代的诗人眼中之景是)秦时明月照在汉时的边关。从秦汉至唐,三代都是军队强悍,民众享有和平的时候,其间也不乏外敌被边塞挡住,当然,也有不幸的胡马入侵的时候。秦汉之时的明月与唐时一样,边塞也一样的(位置,雄壮,苍凉),一个国家必须有自保的.力量,军队、雄关、后勤、将领、君王等等。

但使龙城飞将在,(诗人想到的是)理想中的将领:武艺高超,声名赫赫(飞将)仍在边关(龙城)驻守,但使飞将在龙城。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让外族强盗从阴山(入汉境扰乱和平甚至从此使中原变为乱世)

不教胡马度阴山,即中原政权的力量不足以保卫阴山以南的和平秩序。比如汉代漠北之战后狄山主张和谈被汉武帝言辞逼问守一障月余竟被匈奴砍了头去,其时正是汉方大胜匈奴大败,但从百姓安居的角度看汉边郡的治安,显然还很不够,同样,汉武帝对和平的定义显然不低于不教胡马度阴山。具体到盛唐(安史之乱前),恐怕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即,当时边军将领中胡人被大量提拨,有忠于唐者,也有有祸心者,军队军纪,也是有好的,有不好的。如安禄山军中引胡人反唐,估计在之前双方就有勾结,则当地百姓被唐军胡人或非唐军胡人冲突欺压,恐怕也是露出苗头来了。胡马南来村舍空,多么可怕,但又隐隐可能会发生,在这时,有多少万里之外的功劳,对百姓而言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在眼前的边关就有胡马不尊唐律的事发生,如果不是大唐的有效统治能够达到万里之外,在那里的征战,又会多么的危险和脆弱呀。

【诗人故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的著名诗人。因为诗名在外,加上他本人豪放豁达,所以他与孟浩然、李白、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维、常建等人都结为了莫逆之交。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北游襄阳,就专门拜访了著名诗人孟浩然。当时孟浩然正患有疽病,按照医生的叮嘱不能喝酒。可久别重逢,两个好酒如命的诗人怎能不饮酒助兴?一场推杯换盏下来,孟浩然的病情加重复发,竟因此而死,这也让王昌龄追悔不已。不过王昌龄本人的结局也颇令人惋惜。根据元代人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传》的记载:王昌龄辞官后,迁到了亳州居住。亳州刺史阎丘晓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他找借口害死了王昌龄。后来,河南节度使张镐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抓住了阎丘晓,将其处死,算是给冤死的王昌龄报了仇。

煮酒论诗词

《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开篇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描述了明月依旧,边关依旧,而万里出征的将士却踪影难寻,永远长眠在了异乡的情形,在深沉的感慨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明诗人对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秦月”和“汉关”互相对仗,跨越千古,自有一股雄浑苍凉之气充溢全篇。继而诗人由士卒不能生还的悲剧写到对“龙城飞将”的期望,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将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掷地有声!同时这两句诗也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全诗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诗境雄浑深远,确为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五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月亮依然是秦朝时那样明亮,边关也还是那古老的边关,可是出征在远方的战士,至今还没有回到家乡。如果镇守龙飞城的李广将军还活着,那么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到这里来。

古时候的战争,劳民伤财,还夺去好多人的生命;我以为现在会比古时候战争伤亡率少一些,可是现在的战争和古时候没什么两样。

虽然现在还算和平,可是在外国,总是有一些地方和国家在爆发着战争。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总是要战争?总是喜欢战争?我真不明白!

我们都应该去做一个和平的使者、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如果大家都热爱和平,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和谐相处,而且相处地非常、十分地融洽,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战争了。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大家应该互相尊敬、互相尊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是界一定非常美好。

我真庆幸,我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2)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里的“人”指的是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平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8)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9)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2)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二)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理解“但”

4)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读这句诗,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板书:飞将在)

5)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不敢度阴山)阴山也就安定了,那么边关也就会……(安宁了),边关安宁了,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他们……(就能回家乡),和家人团聚,那么国家……(也会更太平)。

6)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期盼有良将,期盼和平)(板书:期盼)

7)期盼有良将,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有)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有的不愿当将领,有的则是不被朝廷重用)

8)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无能,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课件出示)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将帅无能的不满。(板书:不满)

9)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评读,再指名读。听录音。再读。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三)小结,并尝试练笔

1)通过刚才的学习(师点板书),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请写出来。(课件出示)

四、赏读古诗,背诵古诗

1)是啊,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然而战争结束了吗?(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再读读这首诗,试着背下来。

2)学生试背。

3)指名背、齐背(配乐)。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出示介绍李广的诗。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2)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中国人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兵强将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七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誉。王昌龄山西太原人(跟我也是老乡),他另外一个老乡大家也认识,叫王维,也是山西人。王姓在当时的'山西是名门望族,同时山西也是王姓的发源地。(敲黑板注意,各位王姓小伙伴。)

当时读书人都是要科举考试,可这就是王昌龄,不是他没钱去科举,是他不想去。那他想的是什么?佛系王昌龄心里想的是遁入道家的那种独与天地共往来的生活状态,所以他与当时的读书人背道而驰,不去考公务员,反而去学道,求取长生不老。真的替王昌龄的父母着急啊。

农耕渔樵、嵩山学道、漫游河北、塞外穷游、隐居田园...他的上半生就这样度过了,但生活的真谛不就在于折腾吗?不折腾几下,谁有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就这样,隐居的王昌龄开始准备科举,这次不能裸考了,果然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当然要赐予官职,王昌龄就得了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就是大唐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属于基层官员,但官小责任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必须有满腹经纶才可以。在长安,王昌龄结识了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等人,也算是入了盛唐大咖圈。

在汜水县尉任上的王昌龄,看不惯奸臣李林甫排挤贤相张九龄,便对张九龄表示同情,这就得罪了奸臣那帮人,于是倒霉的王同学被贬到了张九龄的家乡岭南。(长安十二时辰,那个李林甫演的不错,很有奸臣样)。路上还跟孟浩然成了朋友,离开时孟浩然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送他。王昌龄算是当时诗人圈里很受欢迎的人,人品不错,孟浩然、常建、李白、岑参都给他写过诗,也算是比较有面子。他当了八年的江宁丞,因此得名“王江宁”。因为平时不注意小节(上班迟到、早退、翘班...)被贬到了龙标也就是湖南怀化(湘西),还有绰号“王龙标”。

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江山岌岌可危,这时候已经是老年的王昌龄离开了龙标,在北上的路上,路过安徽亳州的时候被当地刺史闾丘晓所杀。(前文有所叙述)

上篇文章中说到《出塞》中“龙城飞将”的争议,有学者认为龙城飞将是李陵而不是李广,其实他两是一家子,李广是李陵的爷爷。

飞将军李广(西汉名将)大家很熟,他深得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赏识,受汉武帝重用。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李广是自刎而死,临终前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

汉武帝派兵大战单于,召见李陵运送粮草,李陵年轻气盛,哪里甘于做一个运输队,多次请战,向汉武帝许诺要以少击多,武帝同意其请求。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李陵率不下奋勇杀敌,但寡不敌众。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被俘。

虽然文武百官都骂李陵,汉武帝当然也很生气,但是他还是召见了司马迁,司马迁则说:“李陵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国士之风。今天他一次战败,那些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李陵家人暂时也没事。

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武帝听到后,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其实这次是武帝听信了谗言)。但单于就不一样了,知道李陵是个人才,很看重李陵,还把女儿嫁给他。后来,武帝又派人暗示李陵希望他归汉,但是李陵亲人已被杀,李陵最终在匈奴二十年后病死。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八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全诗如下:

【作品原文】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译文】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赏析】

其一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用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还没有干。诗人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王昌龄出塞古诗篇九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习方法,交流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一)解决书后练习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相关范文推荐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6篇(优秀)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意识形态工

    2023年支部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责任情况报告五篇内容 支部纪检委员监督职责汇总(四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2023年六年级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 班集体申报材料(大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

    2023年政治素质考察个人自评报告优秀(四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公司申请奖励申请书通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五星级酒店的口号 五星级酒店宣传广告语(优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年会主题标语八字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最新大学车工实训报告总结大全(16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最新职场人际关系心得体会(优秀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

    最新超市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二十七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