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

时间:2025-01-23 作者:BW笔侠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对所学、所感、所悟的总结和归纳。以下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一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强国成为了当前社会各个方面都倍加重视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求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更广阔的机会,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认真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段:教育是国家最基本的战略。

教育是国家最基本的战略,一个国家教育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和壮大。作为大学教育的试点群体,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投入。同时,我们也要积极面对现实问题,如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大众创业互联网+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新兴专业人才和优秀科研人员。

第三段:加强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做到自主独立、宽容开放。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如参加社会实践、义工和志愿服务等,以体会社会对我们的需要,了解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并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

第四段:建立伙伴关系和创新思维。

教育强国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以及深入科研业务的交流和配合,这就需要大学生之间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和创新思维。通过个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和伙伴之间相互借鉴和相互扶持,我们共同成长,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在实现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更好地诠释和贯彻时代精神。

第五段:总结。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伟大的任务,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事业中不断奋斗。实现教育强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建设教育强国的大军中去,让教育成为人类智慧的象征,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二

“学习强国”平台上线,给大家提供一个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学习充电的途径。

今年1月份,“学习强国”app刚刚上线,见到单位同事们纷纷踊跃下载安装的热闹场面。当我第一次登录“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时,就被页面首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一滴水汇入大海的开页模式给吸引。紧接着的是一个海量的学习内容,有“学习新思想”“科技文化”“人文知识”以及“国际”“军事”等22个板块。现在经过不断地充实,已经形成“推荐”“要闻”“经济”“教育”“科技”“传播中国”“军事”“学习之家”等29个板块。学习菜单中,已经形成“登录”“阅读文章”“视听学习”“每日、每周、专项、挑战答题”“发表观点”等14个栏目。通过学习来积分,还可以在“强国商城”兑换福利。可以说,这是一个聚合大量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人文、党史、军事、体育等资料的学习的平台,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掌中资源库”“指尖加油站”。

“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上的知识丰富,有文字图像,也有视频广播,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快乐。下课期间,同事们有时聚在一起,打开“学习强国”,看新闻、读文章、看视频、答试题、谈感受。同事们纷纷将好的学习内容推送至学校工作群供大家学习,其中有感动至深的人物事迹、激发斗志的网评文章、图文并茂的视频资料。还有个别“可爱”的老同事,在答题环节时总习惯把答案抄写在本子上,以便答错题目重新再答题知道答案,在他们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含义。自从“挑战答题”上线后,大家经常聚到一起,共同来答题,遇到不会的,现场问,集思广益,也逐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做学霸”的学习风气,让“崇尚学习、加强学习”成为最亮丽的奋斗底色。

从“学习强国”成为我们“必修课”后,每天登录“学习强国”已成为我生活习惯和自我要求。“学习强国”aap客户端中的“每日金句”“每日评论”“每日一景”“每日一曲”“每日强军”“每日一星”“每日一词”“每日一读”等众多“每日”学习栏目,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自打“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走进工作生活中,我对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了,对国家政策、民生新闻、党史理论、科技军事、人文健康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了我在各领域的知识覆盖面,这里就是我补充精神食粮的“加油站”“充电站”。

“学习强国”平台不仅时刻传输着党的方针政策,也润物细无声地灌输着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量,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已成为一种学习新风尚,也给我的工作和事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越。我将继续坚持,每天默默地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下去,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丰富内容,全面提升自己。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七十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重视教育,离不开扎实的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首次超过4%,突破2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7万亿元,并且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这个实际行动彰显了国家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中国教育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经过七十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自20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四

专题片《教育强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受到关注和报道。

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提到:“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2005年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xx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紧跟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关注智慧旅游。”三亚学院旅酒学院执行院长xx说。

三亚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该校还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酒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五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教育强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个目标涵盖了所有教育层级,包括大学教育。在如此大的背景下,大学生们对教育强国也有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探讨大学生对教育强国的看法和思考。

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并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中国在发展中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而教育强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之一。教育强国不仅能带来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也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力。

第二段: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推进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和创新者,大学生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段:大学教育的角色和使命。

大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在推进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大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责任。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服务社会和国家建设,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和未来的社会发展。

第四段:大学生的思考和行动。

大学生应该深刻理解教育强国的意义和大学教育的角色,积极投身到教育强国的建设中。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经验。同时,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国家志愿服务,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第五段:结论。

教育强国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大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责任。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和创新者,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教育强国的建设中。共同努力,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六

高等教育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从近三十年来高校的巨大发展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而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和崛起期。本文将从大学生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教育强国,分享笔者的心得体会。

教育是国家的命脉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强国的建设,既意味着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也意味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意味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拥抱职称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果。

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职称制度和人才培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改革职称制度,建立科学协调的职称评审标准,不仅能够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更是激励高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一种手段。而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建立优秀人才的培养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真正跨入现代化的阶段,不仅创造出高质量的人才,更让教育成为耀眼的国家名片。

三、关注基础教育的建设与优化。

教育强国的建设来之不易,亟需高校的真正担当和集体努力。其实,基础教育的建设和优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基础。如何让基础教育优质,如何重视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效益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素质提升,学科建设的深入,校内教学质量的保证,都是基础教育长期建设的关键技术所在。大学生也应该在关注自身的教育学习过程的同时,力求为家乡的和全国基础教育的建设和优化发挥积极作用。

四、创新教学理念与体系。

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创新教学理念和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前,世界教育技术爆发式发展,需要我们时刻关注新教材、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教育的创新与提高。比如,市场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大数据教学分析技术推广、移动互联课堂等等教育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和手段。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尝试了解并掌握这些新技术,努力创新教学理念和体系,为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五、以身作则,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国家未来的学者群体和知识分子,我们大学生应当以身作则,引领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我们应当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努力于打造高质量、接地气、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以推动中国教育走向更高峰为己任。

总之,教育强国的建设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教育强国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关键要素,拥抱职称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果,关注基础教育的建设与优化,创新教学理念和体系,并以身作则,为教育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七

“扫盲识字班,今天开学了,上学的男和女,早早就来到,学文化、学政治,专心听课,天下的大事情,我们能知道……”这是1950年代流传在山西晋城的扫盲识字歌。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教育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扫除文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1950年,毛泽东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1951年10月,中央军委为提高的素质和战斗力,在全军进行文化大练兵。毕业于中原军政大学的祁建华,当时是第二野战军某军文化干事,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向大西南行军作战途中,他开始研究速成识字的教学方法。

这次文化大练兵,祁建华准备下功夫教战友识字。他以汉语注音符号为“拐棍”,制定了一套速成识字方案。起初,他向战友们说每天要教40个字,大家觉得太多了,可用了祁建华的识字法后,都进步明显。一个文盲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学会1000多个常用汉字,并且能读报。这个识字教学方案被称为“祁建华速成识字法”。

12月,总政治部通告全军广泛推行“速成识字法”。西南军区政治部决定给祁建华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模范文化教员”称号。

1952年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开始了。

1954年,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办起了“记工学习班”。高家柳沟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全村只有9个人识字,团支部选了7个识字青年当记账员,但他们识字不多,经常把账记成“糊涂账”。团支部办起识字班,请四位高小毕业生教大家,首先从社员的名字、各种农活与农具词汇教起。

“做什么,学什么”,白天下地干活忙,晚上集中起来学习。毛泽东称赞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看了这种情况,令人十分高兴。”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1950年代末,全国已有近三千多万人脱盲。这期间,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为大规模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与改革开放一起到来的,是中国人思想的“破冰”。1977年5月,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重新点燃广大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希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80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19岁的支月英得知奉新山区缺乏师资,不顾家人反对,来到泥洋村教书。交通不便,她经常徒步十多公里,将课本、教具背回村。学生多是留守儿童,“支老师”因此也成了“支妈妈”,早上要负责叫醒学生,晚上还要抽出时间辅导功课。

1985年5月,党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小学教育经费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至20秋,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30多年过去了,组织上考虑支月英常年在山区教书,身体不好,要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教书。可比泥洋村更加偏远的白洋村村民联名上书请她来村里教书,支月英便继续扎根大山。在奉新山区,支月英教育了整整两代人。

20,中国向世界宣告,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党的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加大投入,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和创新创造活力。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简称为计算机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创办的自动控制系,当时定向为国家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之初,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选派了一批年轻学者出国进修,了解学科前沿动向。经过几十年发展,成为计算机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机构。

几年前,清华大学组织对计算机学科开展首次国际评估。以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教授任主席的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崛起成为世界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有一支本科生完全根据兴趣组成的超算团队。几年前,超算团队已首次实现了世界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的冠军“大满贯”。年,计算机系大三学生于纪平作为队长,带领95后小伙伴们参赛。他们不但要自行组装机器,还要在48小时内自行搭建计算机集群系统,并进行6个应用程序的性能比拼。良好的理论功底、极强的动手能力,使团队又一次实现了“大满贯”。

这一年,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成立60周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历史性地获得了第一。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位居世界第一,正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彻底改变了教育底子薄、整体落后的状况,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8%,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0年来,教育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决定了中国的今天。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需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教育也决定着中国的明天。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第一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第二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三集主要内容: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石,党的召开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教育故事,呈现了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稳健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凸显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四集主要内容: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八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00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_x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_x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_x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_x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_x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_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_通过努力,在12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九

如果说《专题考试》是促进党员学习掌握时政新闻,那么《每周一答》和《智能答题》则是扩大我们对各个知识领域的了解,比如戚继光的”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是用来譬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巨晓林”被称为知识型企业职工的优秀代表......观看党史《撤离延安》才能使人懂得我军打仗以退为进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的战略部署,才能读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精彩论断,历史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预见;观看电影《太行山上》看得让人潸然泪下,八路军女战士为了救负伤的日本军人,而日本军人将刺刀插向八路军女战士的心脏,一系列感人的画面使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得到充分展现,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也有《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经典诵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全新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把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先进性讲清楚,传达出民族自信的相关核心精神,认真诵读《习近平用典》的《平语近人》才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以人民为中心,总能妙语连珠,在现实中引用经典。学习历史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知。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学习强国”平台,因为我深深的被这个极好的学习的平台所吸引,阅读各个板块的内容已成了习惯,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青年一代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要早立志,发扬五四精神,毛主席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丽诗篇,这是他远大志向的表达。我们青年一代必须加强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解放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泱泱大国中国是魅力四射的国度,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我相信在这个内容权威、丰富和特色鲜明的学习的平台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视觉,不仅时刻传输着党的政策和总书记的工作步伐,也润物细无声地灌输着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量,俨然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教育加油站。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到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戚发轫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戚发轫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姜德文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中骐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永辉通过努力,在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第二集《强国基业》,其中报道了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建校以来的巨大变化。

节目介绍说,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这样的巨变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中,只是一个缩影。在中国的教育发展进程中,义务教育的推行,意义重大而深远。

《教育强国》共四集,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纪录片《教育强国》开播啦,今天是《立国之本》和《强国基业》,明天还有《春风化雨》和《面向未来》。该片反映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体系,其探索与前进历程扎实,取得的成就辉煌。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四年参加高考的,还幸运地成为了教师;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深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将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新。

一辈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长,只有更好地了解历史,知道教育发展的过程,才能更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领导、教育专家,他们退而不休,满怀爱心,不求名利,不辞辛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后代、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为国育人,为党增辉;他们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他们弘扬“五老”精神,力托祖国未来;他们发挥“五老”精神,培养“四有”新人。他们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长学校、主题教育、四点半学校、“五老”志愿服务队等,为教育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了一个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理当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第二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三集主要内容: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基石,党的召开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教育故事,呈现了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稳健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凸显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四集主要内容: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一

刘老师说起教育变革的事情,经常拿南科大做对比,并且谈论起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胜利是中国的,但不会速胜——教育改革是必然的,但短时间不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前段时间端午正逢高考,借着假期回去和正在参加高考的同学交流了一番,之后写了一篇感受,现在看来当时是有一些悲观的态度。我时常会拿自己和以前在一起学习的同学相比,现在还与我有交流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在学生时代与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相似的,不论是性格、兴趣、成绩,他们现在都已走入大学的生活,而他们在高中、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状态也大致能反映出我如果走体制内教育目前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会看到初入大学的他们,报名参加社团、当志愿者等等,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接触社会、改变自己。体制内的改变是有的,因为体量过于庞大,当这些小的改变慢慢汇聚就逐渐形成变革。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二

九江市长虹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把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并且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纪录片《教育强国》观看结束后,全体教师深受感动,并表示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们的努力,因此,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教育的基本方向,共筑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到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戚发轫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戚发轫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姜德文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中骐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永辉通过努力,在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4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2集。

全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三

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江西省玉山县凤凰小学校长王丹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校长杜忠成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中兵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湖村小学教师尤圆圆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正平说。

11月6日晚,央视一套播出专题片《教育强国》第四集《面向未来》。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获得关注和报道。

专题片报道:“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妍苏接受采访时说:“在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基础。”

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玉英表示,三亚学院紧紧围绕旅游新业态对接人才培养,学校还作为全省牵头高校,在会展专业、旅游产业(酒店管理)、文化产业(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

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三亚学院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教育强国》专题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四

《教育强国》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反映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体系,其探索与前进历程扎实,取得的成就辉煌。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四年参加高考的,还幸运地成为了教师;我们亲历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深感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将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新。

一辈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长,只有更好地了解历史,知道教育发展的过程,才能更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梦。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领导、教育专家,他们退而不休,满怀爱心,不求名利,不辞辛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后代、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为国育人,为党增辉;他们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他们弘扬“五老”精神,力托祖国未来;他们发挥“五老”精神,培养“四有”新人。他们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长学校、主题教育、四点半学校、“五老”志愿服务队等,为教育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了一个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为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理当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一套)晚8点档播出,每天播出两集。

《教育强国》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每集30分钟,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振华、周云磊两位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教育七十年成就电视化研究与实践》。在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梁振华、周云磊分别担任总撰稿、执行总撰稿工作。

总撰稿梁振华是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曾历任文献纪录片《伟大的历程》《大三峡》《台湾光复》以及影视剧《密战》《春天里》《澳门人家》等数百部(集)影视作品的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鹰奖等奖项。

执行总撰稿周云磊是北师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曾担任《大江入海流》《信仰》《情系人民》《台湾光复》等多部文献纪录片撰稿工作,并任央视《朗读者》节目撰稿、文学编辑。

央视和教育部联合出品,北师大教授担任总撰稿和执行总撰稿,单看这个配置,就知道这部纪录片不简单。

两位老师在广泛调研采访、多方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预定任务。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11月5日,第一集《立国之本》和第二集《强国基业》已经登录央视和观众见面了。

本集主要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发展,铭刻着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辛探索,也铭刻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荣光。

本集主要内容:中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教育,背负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民族重任。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五

专题片《教育强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受到关注和报道。

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提到:“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20__年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紧跟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关注智慧旅游。”三亚学院旅酒学院执行院长说。

三亚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该校还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酒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六

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__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江西省玉山县__小学校长__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河北省石家庄市__小学校长杜__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村小学教师尤__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___党委书记、局长___说。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七

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江西省玉山县xx小学校长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河北省石家庄市xx小学校长杜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村小学教师尤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x党委书记、局长说。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八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00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xxx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xxx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xxx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xxx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xxx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xx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xx通过努力,在12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大学生观看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热门19篇)篇十九

原来这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的4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纪录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集,每集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

北师大教授担任总撰稿,这部纪录片不简单。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振华、周云磊两位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教育七十年成就电视化研究与实践》。在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梁振华、周云磊分别担任总撰稿、执行总撰稿工作。

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第一套中小学统编通用教材长啥样?

教师节是怎么来的?

高考是如何恢复的?

关于乡村教育,国家都出了哪些政策来支持?

老师家长们,这些问题如果孩子问的话,您能够详细地给孩子讲解吗?纪录片《教育强国》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家长和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一起了解教育的大事小事。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和感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考
主持词的结束语要简洁有力,可以鼓励听众反思和总结,传递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彩演讲摘要,大家一起来欣赏吧。女:您有着梅花一样的傲骨,兰花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可以了解各类文体的特点和结构,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技巧和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学习。我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看课、
装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材料选购、预算控制等多个方面。根据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利用空间,选择装饰品等等。甲、乙双方经友好洽谈和协商,甲方
代理合同的有效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确定,也可以根据特定事件的发生条件来终止。以下是一些代理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大家发展代理事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甲、乙双方经友好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对工作进行有序的安排,提前预估所需时间和资源,以便更好地进行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实用工作计划书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研活动既是教师个体的学习和提高,也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值得一读的教研论文,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提升教学质量。教研艺术领域是教育工作者与艺术的结合,将
承包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建立起稳定和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下是一些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我在这个项目中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这些经历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教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传统铣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具,它通过旋
党课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党的性质、任务和纪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党课学习的好文推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最近,我参加了我们单
每个月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20xx年,我们试验室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具
工作计划书是我们在工作前对所要做的事情进行系统安排和归纳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降低工作风险。工作计划书是在工作中对今后一段时间的计划和安排进行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自己。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来阅读一些范文,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发和解决办法
在申请书的正文部分,我们需要具体地陈述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证据进行支持。探索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尊敬的领导:您好
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如果对述职报告范文有需求的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精选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在经历某个事件或完成某项任务后所获得的感悟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
制定计划书能够培养我们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将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小编特地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精品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与
在忙碌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紧张而充实的xx
模仿范文是学习写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提高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工作心得体会,每一个都有各自的价值和启示。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我明确了目标,更加坚定了前进的决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当然,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小编精选了几篇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作为一名检测师,经历了许多的检测工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作心得体会时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和经验的记录和整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囊括了各个领域的经验和感悟,值得大家深思。
施工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协调各方资源,有效地组织施工过程。以下是一些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和防范措施,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职位:开发工程师。加入公司
检讨书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过程,可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意识到应该如何改正错误。借助以下这些检讨书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情境下的写作技巧和方式。尊敬的公司领导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深刻的见解,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下面是一些经典作文的片段和亮点,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初访邱禹鑫女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浮躁社会中难
心得体会是反映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前言:北海是中国的一个美丽海滨城市,各种神奇的
通过总结学习心得,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学习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在李总的大力支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积累和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有效地解决。读一读这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自己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在商业活动中,合同协议是保护各方利益,维护交易公平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合同协议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甲方:身份证号码:。乙方:身份证号码:。
合同协议的签署是企业之间合作的必要步骤,它有助于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合同协议的签署是一项重要的商业行为,请您认真阅读并确保自身权益。在公平、公正、平等互利的
在商业领域中,合同协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各方的合作和交易的顺利进行。在撰写合同协议时,您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并据此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调整。邮编:______
辞职信是表达辞职意向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员工与雇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当你写辞职信时,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可以帮助你写出一封完美的辞职信。尊敬的组长:您好,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合同协议不仅在国内市场中起作用,也在跨国交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这里收集了一些经典和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在写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部分总结范文来自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他们在各自领域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见解。20__年以来,新
一个好的策划书能够帮助项目团队明确任务,减少风险,并提供有效的沟通工具。策划书范文中包含了详细的策划思路、执行计划和预期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今年天猫双
销售工作总结是我们回顾过去销售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来改进自身的业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销售工作总结写作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系统地总结自己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以下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精选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方向。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和发扬工作中的闪光点和亮点,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学校安全管理与学校
通过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读书的体验和感悟。下面的读书心得内容独特,观点鲜明,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绘画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表
心得体会的文字记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回顾过去并为将来做出规划。以下是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写出更出色的心得体会。决战沙盘是一种用来模拟实战情景的
入党是通过层层选拔和培养,逐渐升华自我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入党积极分子转正报告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敬爱的党组织:在全国上下喜迎建国_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的过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双方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应当充分了解协议内容,并对其中的条款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家长:
每一次心得体会的写作都是一次思考和提升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观点
简历是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可以让招聘者了解你的背景和能力,我觉得是时候重新设计我的个人简历了。以下是一些个人简历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发现和利用团队成员的优势,弥补个人的不足。合作案例五:一所学校组织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活动,通过学生的创意和老师的指导,共同打造了一场精彩的校园文
心得体会是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和灵感。
工作计划书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准备的一份文件,它能够增强我们的工作计划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范本,供大家参
发言稿既可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来进行编写,也可以根据主题和听众的特点来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发言稿范文,这些范文中融合了各种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从而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一、实习目的与内容。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一定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方法,并要符合一定的论文写作规范。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一、选题的背景与意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反思过去的经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这些范文中所包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我从事于上海博泰悦臻
制定工作计划书可以提前预判可能的问题和挑战,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和支持。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也可以参考以下这些工作计划书的经验和教训,以避免常见的错误和失误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针对性地解决相似问题。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
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些公司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以下是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策略。合伙企业名称(字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对自身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中的一些观点和思考或许与我们的经历和观念不同,但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自己的问题和局限。
广播稿通常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平台,用以传达重要信息和观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广播稿范文,探索其中的写作技巧和魅力所在。你们毫不畏惧,接
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当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确保双方理解并同意合同的内容。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合同协议范本,希望对大家在撰写合同时提供一些参考。甲方:湖南省茶陵
建筑不仅仅是砖石和混凝土的堆砌,它包含了人类对空间的设计和构思。建筑设计是一个创意无限的领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设计比赛信息,希望能够激发你的设计激情。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日常的琐碎经历变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认识。通过阅读这些精品心得体会,我们或许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学校技能节是我校每年
半年总结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在这些半年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共性和亮点,也能够看到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希望能够激
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房地产不仅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房地产政策解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对行业发展的更全面了解。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概括性总结。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好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口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本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
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我懂得了明确目标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宝贝老板》是一部由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电影,讲述了
月工作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指导。过去的20xx
报告的写作需要注意事项很多,如内容的合理安排、语言的准确表述以及格式的规范等。接下来是一些有关报告写作的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和指导。随着国家促进体育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会喜欢。20xx年2月12日公司召开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是一些关于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近年来,教育领域的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章的典型和优秀表现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产物。推荐给大家的这些范文范本,是经过专家评选和加工的,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尊敬的公司领导
在职场中,一份出色的自我介绍可以让我们站在同事和上司面前,增加他们对我们的认可和好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尊敬的贵公司领导:您好
在高校申请过程中,一篇优秀的申请书可以有效突出个人的学术成就和研究兴趣,提升录取机会。以下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申请书实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公司领导:你
事迹材料的写作可以激发个人或团体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助于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潜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精
通过聘用,企业和组织机构可以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专家,提升核心竞争力。聘用过程中的评估和筛选是非常重要的,以下范文可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员工选择。为甲方的经营和管理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的亮点和创新点,希望对大家制定自己的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找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让大家可以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工作鉴定是对个人工作能力和表现的一种客观评价,最终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个人的职业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工作鉴定范本,供大家在工作鉴定中参考使用。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或工作心得,共同进步和成长。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技巧的范文,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一种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过去的一个月,我参加了xx县委组织部组织的正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和感悟进行总结和记录。借助以下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出一篇卓越的总结。从11月14日到11月21日连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个经历、活动或学习过程所得到的收获和感悟的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2015届)。系别:外语系。转眼之
计划书的内容需要具备清晰明了、具体可行、具有可量化的指标等特点。研究这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计划书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并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接下来是一些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有很好启发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且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制定更好的计划。下面是一些写作心得和技巧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通知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口头、电话、短信、邮件或者公告等方式传达。如果您想了解通知的写作技巧和注意点,以下的范例会对您有所帮助。公司全体员工:在20xx年元旦即
通过装修,可以将一个简单的空间变得温馨、舒适或者个性化。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些装修必备的小物件,希望能为你的装修增添亮点。兹委托贵单位承建______沙盘模型底座施
在市场经济中,买卖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供求关系和经济的发展。在买卖中,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甲方(售房人):联系电话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能用简单的线条,
合同协议为各方提供了法律途径,以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议。请看以下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合作有所帮助。甲乙现因感情破裂自愿解除夫妻关系,
转专业申请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学校或相关部门申请转至其他专业。以下是一些转专业申请者通过撰写精彩的申请书而成功转入目标专业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鼓舞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不同水平的作文,提高我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范本,发现它们的特点和亮点所在。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
演讲稿范文可以作为演讲者的起点,帮助他们开始写作并确定演讲的主题和内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以提高我们的演讲水平和表达能力。
个人总结的目的不仅是反思过去的经历,更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阅读下面的个人总结范文,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人总结的写作要
规章制度不仅要求执行者严格遵守,也需要管理者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变化的需求。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权益的基石,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做好落实工作。
一个优秀的活动方案不仅能够提升活动的质量,还可以增加参与者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创意和灵感。清明节是祖国传统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