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给孩子的真正快乐读后感篇一
文:翔妈英语,一直都是我对之无可奈何的学科。一个从小山沟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不要说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就是连电视也只是去邻居家看过几回。到了初中后,乡村初中的英语老师又是那样的短缺与不专业,对于英语学习一切从零开始的我们,更是雪上加霜。记得我升上初三的英语成绩是56分,在班上还是前几名的,班级平均分才31.5分。万幸的是我在初三时遇到了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它让我对英语奋起直追,天天早起晚睡地背着英语,到初三毕业时,终于在我的死记硬背下考了一个92分。从56分到92分,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心血,只有我自己明白。但这个92分,是死记硬背下来的,真正的英语水平还是一个零,于是英语就这样一直成了我心头之痛。
所幸的是,英语如此不堪的我,也让我混到了工作,而在县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我,要用上英语的机会也几乎没有,于是英语更是让我弃之回国了。
可是,当翔上了小学三年级后,英语又开始折磨我了。我们县城只有翔所在的实验小学有开设英语课,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但所谓的开设只是一周二节课,不是主课,期末考试与科学、思想品德一样对待。英语老师不知道是不是专业的老师,有时有布置作业,有时也没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可见我们这里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了。
因为不作为主课,学校也不重视,考试考了几分也无所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翔的英语成绩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三年级还好点,在我们的关注下,还可以考个70分左右。但从三年级下期开始,在我们听之任之的态度下,翔几乎没有考过及格的时候。到后来是听到“英语”二字就皱眉头,直喊着:“我一点也不喜欢英语,英语学了有什么用。”看到群里有许多孩子可以用英文来写文章,让我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
英语是我的心头之痛,难道还要成为儿子的心头之痛吗?我小的时候是条件有限,可翔现在,不是有我们给他去创造条件吗?我们不能教,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我一直这样自问着我自己,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于是从暑假开始,我就让翔去参加了洪恩gogo英语兴趣班。去参加这个兴趣班,不是想着让翔英语有多么厉害,只是让他去感受英语,让老师带领着他走进英语,从而不再觉得英语是那样的神圣不可侵犯。它不是传说,不是不能学会的语言,它也是可以那样有趣,可以活生生地走进我们生活的语言。
翔从暑假开始,虽然有过抱怨,说英语兴趣班占用了他太多的时间,特别是周末两个下午是他最好的锻练、活动时间。可我让他不在参加这个兴趣班,却是不同意的。下课回来,也经常听到他非常兴奋地对我说:“妈妈,这个英语班太好玩了,你知道吗?今天老师又让我们玩什么游戏吗……”“妈妈,今天我考试考了班上第二名,朗读我还是班上第一呢。”时不时,还有糖果、笔什么老师的奖励品带回家。一天里,还可以经常听到翔用英语对我们说话,早上去上学时会说:“goodmorningmotherthankyou!”家里煮面条吃时,翔会说:“iliketoeatnoodles!”从兴趣班回到家后,也会主动读上课的内容给我听,还会自己去听cd与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贪玩爱玩、个性极强的翔来说,能够做到这些,可见他对这个兴趣班是喜欢的。
翔的学习特点是死记硬背根本行不通,他一定要对这些知识先感兴趣,然后再能有人给他加把劲,让他在这个学习中得到收获,从而得到自信,才能让他对这个学习拥有坚定的信心与持之以恒的决心。正如他的笛子学习,如果不是我通过一、二年的时间跟学,对他进行严格的指导与监督,让他在他同期学笛子的孩子们中一直处在佼佼者的位置,让他得到了很多的收获,才能让他现在对学笛子拥有如此大的兴趣与信心。
给孩子的真正快乐读后感篇二
本站:《糖河镇的孩子们》这本书主要写了有一个小镇流着一条河叫糖河,所以小镇叫糖河镇。在小镇里有一所学校,里面有许多快乐的事。下面请欣赏《快乐的童年》优秀读后感范文。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的快乐的童年是由一本本好书筑建而成,我爱这些带给我欢乐、知识的书。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糖河镇的孩子们》,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的吸引,让我回忆起我快乐的童年。
这本书主要写了有一个小镇,因为这里流着一条河叫糖河,所以小镇叫糖河镇。在小镇里有一所学校,里面有许多快乐的事。主要人物是紫苏,她的好朋友红婷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我喜欢这两个人。最喜欢看的是糖河镇的孩子和锅底洼的孩子在一个叫九洞桥的地方打仗,赢的人会赢得紫苏叶,输的人则被对方拿走,故事情节让我有喜有忧。
童年是快乐的,看,那一条糖河流过的小镇,太阳升起来了,照着那一条清澈见底的湖水。听小鸟在空中唱歌,青蛙在呱呱叫,一只飞虫飞过,青蛙卷着舌头把飞虫咽进了肚子里,也就是这一瞬间,九洞桥上响起了打仗的声音,他们在奋力的“战斗”着,让我不由得猜测谁能赢。
童年是快乐的,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我很喜欢这几个人物:东边的奶奶动不动就骂人,但她是爱紫苏的。发誓再也不唱歌的紫苏因杨玉萍生孩子难产,惊恐的叫声,唱起了歌,歌声让杨玉萍平静了,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紫苏也决定留在小镇,天天唱歌给孩子听。我被她们的爱深深打动了。
生活在糖河镇边的孩子们,日子像河水般,不疾不徐地向前流着,有欢笑,有忧愁。这些事使我回忆起我的童年,这里有快乐、忧愁、烦恼,它们都是我童年的一部分,都是我成长中的印记。
作者: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学 四年二班 王良赫
指导教师:盖琳
给孩子的真正快乐读后感篇三
三月来了,雷锋回来了,一本新的.雷锋传记雷锋1940-1962也出版了.据报道称,这本书以300多张首次公开的雷锋照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雷锋形象:助人为乐又追求时尚,爱岗敬业也热爱青春.
作者:胡湾作者单位:刊名:百姓英文刊名:people年,卷(期):2006“”(4)分类号:关键词:给孩子的真正快乐读后感篇四
读了屈开的《把快乐还给孩子》一书,文中的很多观点令我感触颇深,尤其是当我读到一些观点与我个人的某些浅显认识不谋而合时,更加引发了我对此书的兴趣。
此书重在指出现阶段家庭教育存在的许多误区,启迪广大家长朋友要把培养孩子的过程当成提高自身认识的过程,指出孩子出现问题时,应该反醒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书中以"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改变结果"为主线,引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告诉家长一些先进的教育观念,如"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对待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应"不做批评者,做建设者"、"孩子犯错误等于成长"、"打破沟通绊脚石"等,对家长的成长进步、更新思想很有参考价值。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困惑于爱的毫无回报,痛苦于希望的落空。我们一次次抱怨: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多快乐,就是不爱学习,没有责任心,不懂感恩,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但在这本书中,我真正切切地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呐喊,"谁说我们快乐?"
这是为什么呢?在书中,作者恳切地指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决定成就的大小,我们不能一味地把眼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造成本末倒置!孩子犯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现象,孩子就是在犯错改错中成长的,我们不能一味责备,忽视了对孩子的及时引导,要做建设者,不做批评家!快乐是过程,卓越是结果,而吃苦是前提;再富也要苦孩子,要给孩子一个磨练意志、自我成长的机会!
难道我们付出的爱有错吗?不管不问,孩子就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吗?书中明确指出:"如果教育脱离了爱的本源,所有的努力都将苍白无力,问题是我们好多成年人不自觉地走入了爱的误区—过分溺爱;功利的爱;强加的爱;贪婪的爱;补偿式的爱;聚焦式的爱;情绪化的爱;无原则的爱。凡此种种,错不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说,孩子教育,我的责任;孩子错了,我要吃药。唯其如此,才是真爱。"
在这些疑惑解决后,我基本领悟了作者撰写《把快乐还给孩子》一书的良苦用心。她在呼吁:育人者要成为传播快乐的天使;她在不辞辛劳地传播一种崭新的理念:
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实现卓越!
我们要把快乐还给孩子!
快乐一定能够实现卓越!
给孩子的真正快乐读后感篇五
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瑞吉欧教育体系创始人洛利斯・马拉古兹在《不,一百种是在那里》诗中这样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种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都是充满灵性的,有着不同的特质、能力、思维。在培养生命的道路上,我们要留住“九十九种”,让智慧绽放成五彩的花园。
一、搭建民主的平台,走出平等的大道
教育需要民主,民主的教育才能铺设平等的大道。教育中,教师需从师生关系入手,为和谐教育创设条件。
1.呼唤心灵的尊重
以爱释怀教育,拉近心灵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从教师自身的转变开始。教师只有从心底真正尊重学生,信任他们的学习能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热切关注的目光,轻柔爱抚的动作,真诚平等的交谈,无一不体现了一种人性的关怀。如此出自内心的关怀与期望,必定能奠定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此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敢于大胆坦露心扉,为展示个性搭建了舞台。
2.实现平等的对话
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敢于在课堂中大胆发表意见,不会害怕因自己离奇的想法而遭受斥责,可以大胆地对老师、对教学提出意见。老师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充满鼓励,充满关怀。尊重个性,从实现平等开始。
二、解放思想桎梏,认识个性的真我
新课程改革,不仅革新了教育者僵固不变的头脑,也让学生对“学”有了新的认识。作为学生,不仅要去适应老师的“教”,更要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敢于面对自我
教育如果太压抑,学生就会变得虚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了学生心理的这种顾虑,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把握自己。如班上可以开展说说心里话的交流会,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写“秘密”日记,让学生正确地对自己的行为给予评价。
2.勇于挑战“权威”
不唯上,不唯师,有独特见解,勇于挑战“权威”,这是学生一项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学习《三袋麦子》一文后,请同学对文中三个人物作评价,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小猴。原因是小猴聪明能干,这也是教者心中较为满意的答案。而有一个学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小牛,因为小牛节俭,我们现在生活条件都很好,也不该忘了“节俭”两字。多么富有个性化的回答,对于这种敢于挑战“大众意见”的想法,应该给予鼓励。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寻找适我的学法
要真正地保护好这种积极状态,个性化的教学是关键。指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自由地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理解和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性、丰富性,在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情感上下功夫。朗读被日益重视,课堂上、课后教师总会留给学生朗读时间,然而重视了形式,却忽视了朗读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朗读方式过多过硬的规定。课堂里,曾发现不少这样的细节,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高声朗读时,发现在这许多高声朗读的同学之外,还有个别没有张嘴,而在默看,老师便会走过去轻敲几下桌沿,以示提醒,或直接传达“命令”――不可默看,只能朗读。殊不知,这种统一的朗读模式,是否真正适合每个同学的学习特质。也许默看静思更能激活一些同学的思维。
2.开放地背
语文学习注重积累,因而背诵成为语文的一种必备素养。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背诵的有效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同学喜欢大声朗读记忆,有的则喜欢默看静记;有的擅长整篇文章一起背诵,有的擅长分段式记忆;有的要先反复研领文章的.意味后再背,有的则要理清脉络再记……总之,各有各的法子。教师不必强求一种背法,要开放背诵的形式,最终实现“殊途同归”.
3.大胆地写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学生语文个性得以充分体现的地方。倡导学生大胆地写,既要敢于对丰富的生活真实地反映,又要勇于大胆地想象,对五彩的世界产生更多的遐想,这也是个性化的最佳体现之处。
在真实中彰显个性。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总是以“真”为前提,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同学想写“真”生活却又不敢写。在批阅作文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凡是写一件难忘的事,就总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一类的助人为乐事。内容千篇一律的背后,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那颗没有被释放的心。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学生为何会没有内容可写,并不是生活忽视了他们,而是他们缺少了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一个自由放飞的心灵。因而追求作文的“真”,就要让学生摒弃心中的诸多顾忌,大胆地抛开一切其他因素的干扰,真真实实地用语言、用心灵来表现,率真地将个性融入其中。
给想象插上翅膀。“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想象在文学世界里产生的奇妙影响。如果说真实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的话,那么虚拟的世界将为作文世界更添生机与灵魂。小学生大多爱幻想,且他们有无穷的想象能力,这在成人世界却变得逐渐枯竭。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超越现实,并能用笔描绘他们所向往的世界,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啊!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去想象,在不断放飞思绪的过程中,让个性得以飞扬,让创造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