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需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进度相适应,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掌握制定教学计划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一
一、教材说明:
《万里长城》是介绍我国万里长城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浅显,条理清晰。全文围绕长城伟大,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长城的三个特点:长城的气魄雄伟;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长城的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来表现,并由联想到人,写出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教学构思: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二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学习生字词。
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
[板: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
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
(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工程浩大如果……可以……。
施工艰难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
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品读重点句子,感悟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课内外知识结合,使学生对长城有进一步的了解。
3、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长城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2、欣赏建筑物的网页,要注意看网页上有哪些内容。(长城的网页是空白的)。
3、今天赵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填补这个空白。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城气魄雄伟.
1、自由读读写长城气魄雄伟的段落,找出你觉得能够体现出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2、再读读你找的句子,注意把句子读正确、流利,想想你从哪里看出长城气魄雄伟?
3、学生反馈。
句子1: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1)你从哪里看出长城气魄雄伟?
(3)再次读句子,你还体会到什么?
(4)配乐欣赏能体现长城气魄雄伟的图片,老师范读。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句子2:城墙高8至10米,宽5至8米,用大条石和城墙砌成。
你从哪里看出长城气魄雄伟?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句子3: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请抓住“并排”一词把长城的气魄雄伟读出来。
句子4: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1)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研究吗?
坚强、刚毅、庄重一般都形容人,这儿为什么来形容长城?
(3)作者用上这三个词是否恰当?
(4)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长城的形象?
(5)带着自豪感表情朗读。
三、拓展延伸。
1、介绍长城的特点(可以用课文里的内容,也可以说从课外找到的资料。)。
2、选择长城的一个特点制作网页。
板书:
气魄雄伟。
工程浩大。
民族的象征。
风景优美。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1/212下一页尾页。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
[板: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
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
(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五
1、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新词语。
3、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分段,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穿插于说明间抒发情感的句子,在感受长城伟大中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的赞叹之情。
投影片。
课文录音。
1、出示长城图片,问:这是什么?谈谈自己对长城的了解。
2、你想进一步了解长城吗?板书:万里长城。
3、齐读课题。
1、观看课文配套录像,说说对长城有哪些新的了解。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长城的哪几个方面?
3、按预习要求自学,进一步锻炼自学能力。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作业本》第1题。)。
2、形近字选字填空。
御卸峦恋。
防()山()。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按照“长城伟大、长城的特点、我们民族的骄傲”给课文分段。
3、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1、《作业本》第1-3题。
2、思考课后第一题。巩固字词,鼓励探究。
1、快速读课文,找出重点段。
2、交流。
1、回顾读懂重点段的方法,复习第三单元训练重点。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3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并板书:
气魄雄伟建筑年代久远。
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课文是怎样分别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
(1)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长城的气魄雄伟?讨论理解并板书:
像一条巨龙:崇山峻岭、起始点(鸭绿江、嘉峪关)蜿蜒曲折。
高而宽:宽5-8米,顶部可以并行五六匹马,高8-10米。
“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计策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句,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和我国人民对长城的热爱。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上?
(2)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
然段具体介绍了哪三个时期的长城?试用一句话分别介绍不同时期的长城。(自己试说,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历史时期——为长城做了什么——长城在当时的作用。
战国时期——修筑长城——防御外敌侵略,对外贸易的商业大道。
秦朝——连接长城。
明朝——整修与扩建。
4、质疑问难。
5、概括段落大意。
(1)引导:怎样用摘录法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2)尝试概括段落大意。
(3)集体交流。
(4)方法,进一步掌握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如果要摘录几句话才能概括全段内容,要把这几句话成通顺连贯的句子。
1、录音范读。
2、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在读中感悟长城的伟大。
1、完成《作业本》第4题(2)和第5题(2)。
1、听记: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结晶骄傲。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1、读第一、三段,思考:第一、三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自由读,结合课后第四题,划出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4、集体交流。
6、指导朗读和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通过这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感受等)。
2、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1、完成《作业本》第4-6题。
2、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气魄雄伟。
长城伟大建筑年代久远结晶骄傲。
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在学习体会长城的施工艰难时通过想象训练进行较好,它能让学生在深思和惊叹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先人非凡智慧的崇敬。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六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
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师: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
师:是的,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对,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又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长城随想。
最后,请你思考课后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可以阅读课文,可以参考《长城篇》,也可以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摘录重点词句,适当归纳整理制成幻灯片,并插入你喜欢的长城图片。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1、体会“梦”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作者的情感。
两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徒步走完万里长城。
由歌曲《长城长》导入。
从1984年5月13日到1986年4月5日,历时近两年,作者徒步对万里长城进行了考察,其中穿越了巴丹吉林、腾格里等大沙漠,行程逾万里。
(二)课文题目是《长城万里行》,这个题目告诉你什么?
文题的作用:
1、反映文章的主旨;
2、反映文章的写作对象;
3、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4、反映文章的线索。
1、学生自读课文。
2、理清文章思路。
思考(1):文章哪些段落在写长城万里行?
明确:7至22段。
思考(2):作者围绕徒步万里长城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作者围绕徒步万里长城写了徒步万里长城的原因、行程、收获。
四、具体研习,把握“长城万里行”。
思考(1):读9到11段,回答作者为什么会徒步万里长城?
明确:长城专家立誓要走完长城的宏愿未能实现,就连外国人也梦想能走完长城,自己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有勇气去完成这一宏愿。
思考(2):读12段,感受“冲击波”“下决心”等词的效果。
明确:“冲击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一条条消息对作者产生的影响之大之强烈。“下决心”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热爱,决心之大之坚定。
思考(3):读16段至20段,作者在徒步万里长城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
请以“他经历了……,让我们感到……”为句式写一句话。
示例:他经历了满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无情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后怕。
他经历了被困在悬崖上,险些跌进万丈深渊的危险,身处绝境的险情让我们心惊。
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让我们好担心。
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的危难,这让我们胆寒。
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这让我们心痛。
明确:因为万里长城之行,让作者领略到了万里长城、丝绸之路的文化灵魂,了解了大西北文明的盛衰和当地风土人情,使作者意识到了作为一个作家、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说大自然是慷慨的。
思考(5):读到这里,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富有理想,不畏艰险,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热爱祖国。
思考(6):你从作者徒步万里长城的经历中获得哪些启示?
可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把握“梦”的含义,体会课文以“梦”为主线贯穿全文的特点。
回顾已学内容,导入新课。
思考(1)第一段作者说“小时候,我做了两个梦”,这个“梦”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明确:梦想、理想、志向等。
思考(2)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明确:读万卷书,成为作家;行万里路,成为行者。
思考(3)那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明确: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北京、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思考(4)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在继续。
明确: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但还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去,所以他的梦还在继续。
大西北资源丰富,但还贫穷,他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思考(1):文章写的是长城万里行,为什么全文始终贯穿着“我”的两个“梦”?
明确:有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个梦,才有“长城万里行”去实现这个梦,二者是理想与行动的关系,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有了两个梦的交代,后文“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才不显得突兀,这正是在实现第一个梦呀!最后,作者以“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结束全文,由此可见,全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结构是非常严谨的。
思考(2):作者的两个“梦”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一个“梦”是说,读万卷书是为了将来走人生之路,第二个“梦”是说走万里路也是在读一本活生生的书,不过是形式不同而已。
同学们,你们风华正茂,正处在多梦的黄金时代,也许你的梦想是做一个探索大自然的科学家,或是做一个热情奔放的文学家,或是做一个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或是做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请你把你的梦想大声地告诉所有同学们,然后用“我的梦想是……我希望……”句式说出。
课后搜集和整理有关长城的资料。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八
1.初步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表现简单的重叠,近大远小。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活动准备。
1.图片:长城。
2.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欣赏:长城。
教师: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长城)。
小朋友知道长城在哪里吗?(北京)。
谁去过长城?给大家讲一讲你见到的长城好吗?
2.了解长城的基本信息。
(1)观察图片。
这是我国最古老最伟大的万里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止敌人入侵的军事工程,长城很长很长的,长城很宽,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长城很雄伟很壮观,很厉害。有的.小朋友去过,有的小朋友没有去过。
没关系,我们今天可以用我们画笔来画画长城,我们就看到了长城。
二、教师示范。
1.初步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
长城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有烽火台和城墙)。
画出烽火台。
烽火台的两边是什么?(城墙)。
(教师演示画城墙)。
2.小朋友可以画很多很多长长的城墙。
瞧!多么雄伟的万里长城呀,我看到长城了,真开心!
3.教师示范城墙的重叠,近大远小。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登上长城可开心了!你也来试一试好吗?
三、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表现雄伟的万里长城。
四、作品评价。
请幼儿讲解自己绘画的万里长城,鼓励幼儿编成故事情节。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九
1、初步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表现简单的重叠,近大远小。
1、图片:长城。
2、画纸。油画棒。
1、欣赏:长城。
教师: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长城)。
小朋友知道长城在哪里吗?(北京)。
谁去过长城?给大家讲一讲你见到的长城好吗?
(1)观察图片。
这是我国最古老最伟大的万里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止敌人入侵的军事工程,长城很长很长的,长城很宽,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长城很雄伟很壮观,很厉害。有的小朋友去过,有的小朋友没有去过。
没关系,我们今天可以用我们画笔来画画长城,我们就看到了长城。
1、初步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
长城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有烽火台和城墙)。
画出烽火台。
烽火台的两边是什么?(城墙)。
(教师演示画城墙)。
2、小朋友可以画很多很多长长的城墙。
瞧!多么雄伟的万里长城呀,我看到长城了,真开心!
3、教师示范城墙的重叠,近大远小。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登上长城可开心了!你也来试一试好吗?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表现雄伟的万里长城。
请幼儿讲解自己绘画的万里长城,鼓励幼儿编成故事情节。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
理解文本中“梦”的含义。
二、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一节。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一)感悟文本,分享“梦”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
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北京、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大西北资源丰富,但还贫穷,他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师:是啊,他还要继续读书,继续行走,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体味内涵,研究“梦”
师:课文中讲的是长城万里行,为什么全文始终贯穿着我的两个“梦”?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组合作帮助。
师:好,有研究成果了,我们来交流。
生:有了这两个梦,才有去实现这个梦的“长城万里行。”
生: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
生:有了这两个梦的.交代,第25段“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才显得自然而不突然,这也是作者在实现他的第一个梦。
师:最后,作者以“我的梦还在继续着”结束全文。由此可见,全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严谨的。
师:作者刘雨田的两个“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小组研究,看哪个组研究最先出成果。
师: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我们来互相交流。
生: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基础,没有知识,怎么能去旅行?
生:没有文化知识,怎么能去观察风土人情,怎么能去领悟其中的文化意义?
生:行万里路也是在读生活的书,作者自己也说:“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
师:是啊,大自然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要读懂它还真不容易,因此作者说:“大自然是无情的,然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阅读课文相关段落,然后用“他经历了……,让我们……”的句式说一句话,去共同感受作者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艰难困苦。(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经历了漫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无情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后怕。
生:他经历了被困在悬崖上,险些跌进万丈深渊。身处绝境的险情让我们心惊。
生: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让我们好担心。
生: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的危难,这让我们胆寒。
生: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这让我们心痛。
生:因为“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用不尽。”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勤劳的智慧。
生:因为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
生:因为读这本书还让作者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师:是啊,大自然确实是慷慨的,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作者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
生齐:艰苦的努力。
师:好,请同学们再动情的朗读,体会作者为实现梦想而克服困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敞开心扉,放飞“梦”
师:同学们,你们风华正茂,正处在多梦的黄金时代,也许你的梦想是做一个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或是做一个热情奔放的文学家,或是做一个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或是做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请你把你的梦想大声的告诉所有同学,要求用“我的梦想是……我希望……”的句式说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惩恶扬善,打击犯罪的警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所有人能安居乐业。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探险家;我希望我能为祖国发现更多的资源宝藏。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大文豪,希望我能成为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希望我能为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做出贡献。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一
中国万里长城是历程修筑的时间最长的建筑,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在古今中外所有的人类建筑中,最著名的一座应该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和介绍让学生进步了解和认识长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梦”的含义,把握“长城万里行”与“梦”的关系。
3、感受作者行万里长城的艰难困苦和收获,让学生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学习课时:一课时。
请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长城或关于长城的故事、俗语。
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学生边看边用一个词语形容长城。
1、现存长城的起点;
2、边关长城;
3、苍凉;
4、雄壮。
结合长城图简单介绍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延续不断修筑了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由于中国历史上每一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的政治势力范围都不相同,因而每一次修筑的长城也并不在一条线上,所以长城的起止和长度也都不一样,总共加起来,其长度在十万里以上,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长城,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
看了以上的简介,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看看长城呢?的确,千百年来,长城吸引了无数的历史学者,文人墨客千里迢迢、历尽千辛来一睹她的芳容,探索她的奥秘。
有一个人不仅到了长城,而且成为世界上徒步走完长城的第一人,他就是有着“独行大侠”之称的刘雨田。(出示幻灯片)。
刘雨田,河南长葛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探险家。今天,就让我们追随他的脚步,走近万里长城,走进他《长城万里行》。
二、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含义。
2、想想刘雨田为什么会“徒步万里长城”?在“徒步万里长城”中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收获?注意拿出手中的笔,画出相关的语句或词语。
(二)学生回答刘雨田“徒步万里长城”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从小就树立了“行万里路”的梦想。
2、三则消息让他下定了“徒步万里长城”的决心。
三、学生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辛酸和收获:
(一)、第一组齐读“大自然是无情的”段落(15—20),请以“他经历了……,让我们为之……”为句式说一句话,体会刘雨田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
示例:他经历了只身闯大漠,走戈壁,爬高山,涉大河的险恶环境,让我们为之担心。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明确,图片显示:
他经历了漫天铺地的大沙暴,猛烈袭来的寒流、冰雹这些多变的气候,让我们为之后怕。
他经历了被困悬崖,险些跌进万丈深渊的绝境,让我们为之心惊。
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生死困境,让我们为之担心。
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危难,让我们为之胆寒。
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让我们为之心痛。
学生齐读以上语句,进一步感受刘雨田所遭遇的艰难困苦。
画出22自然段中的关键性词语,用几个短语表示出“我”的收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显示:
记录了30多万字的笔记;
收集了数百万字的资料;
拍摄了600多张照片;
首次发现了一组岩画。
学生齐读。
四、拓展引申,从刘雨田身上获得的启迪:
多年的野外生活,让刘雨田练就了极强的生存本领。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他都穿一件单衣单裤;零下40度,光脚走在冰川上;零上40度,在滚烫的沙漠上晒日光浴。这些怪异的举止,给刘雨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刘雨田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探险日记……为人类自然探险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
那么,刘雨田为什么取得巨大的成功,从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迪?请你有一句话表达出来。
五、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对长城很感兴趣,,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整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长城的建筑、历史、传说等,准备在班上交流。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三
二、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一节。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一)感悟文本,分享梦。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
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北京、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大西北资源丰富,但还贫穷,他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师:是啊,他还要继续读书,继续行走,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体味内涵,研究梦。
师:课文中讲的是长城万里行,为什么全文始终贯穿着我的两个梦?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组合作帮助。
师:好,有研究成果了,我们来交流。
生:有了这两个梦,才有去实现这个梦的长城万里行。
生: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
生:有了这两个梦的交代,第25段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才显得自然而不突然,这也是作者在实现他的第一个梦。
师:最后,作者以我的'梦还在继续着结束全文。由此可见,全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严谨的。
师:作者刘雨田的两个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小组研究,看哪个组研究最先出成果。
师: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我们来互相交流。
生: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基础,没有知识,怎么能去旅行?
生:没有文化知识,怎么能去观察风土人情,怎么能去领悟其中的文化意义?
生:行万里路也是在读生活的书,作者自己也说: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
师:是啊,大自然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要读懂它还真不容易,因此作者说:大自然是无情的,然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阅读课文相关段落,然后用他经历了,让我们的句式说一句话,去共同感受作者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艰难困苦。(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经历了漫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无情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后怕。
生:他经历了被困在悬崖上,险些跌进万丈深渊。身处绝境的险情让我们心惊。
生: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让我们好担心。
生: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的危难,这让我们胆寒。
生: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这让我们心痛。
生:因为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用不尽。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勤劳的智慧。
生:因为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
生:因为读这本书还让作者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师:是啊,大自然确实是慷慨的,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作者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
生齐:艰苦的努力。
师:好,请同学们再动情的朗读,体会作者为实现梦想而克服困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敞开心扉,放飞梦。
师:同学们,你们风华正茂,正处在多梦的黄金时代,也许你的梦想是做一个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或是做一个热情奔放的文学家,或是做一个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或是做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请你把你的梦想大声的告诉所有同学,要求用我的梦想是我希望的句式说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惩恶扬善,打击犯罪的警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所有人能安居乐业。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探险家;我希望我能为祖国发现更多的资源宝藏。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大文豪,希望我能成为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希望我能为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做出贡献。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四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又长又宽的巨龙盘旋在八达岭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
让我们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这一段长城是保存得最好的一段,海拔高达1015米,这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亲爱的游客们,有些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登上这蜿蜒盘旋的雄伟建筑吧!
登上了八达岭长城,踏着脚下的`城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极目远眺,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北京故宫金碧辉煌,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周围一个个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的湖闪闪发光。这样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让我们边走边看,瞧!城墙顶上整整齐齐地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有一间教室那么宽。城墙的外沿有两三米高的垛子,十分平整。看!垛子上方形的长洞,那就是瞭望口,供瞭望。那圆圆的洞,也有上亿个,是射口。在长城上,每隔三百或四百米,就会看到比外沿高十几米的塔,那就是城台。在战国时期,屯兵利用城台可以互相呼应,同时,长城的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烽火台。它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传递方法是在白天点燃烟,在夜间举火,火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能最快地传递战事。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使用了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的人力和智慧,可想而知,当时没有任何工具和机械,靠得是人力,靠的是智慧,而工作环境又是在崇山峻岭之间,游客们,你们是否能想象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工程啊!
万里长城历史悠久,是我国千千万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它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越浩瀚沙漠,奔向一望无际的大海……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去细细游赏。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五
20xx年9月5日,我们一家从温州前往北京。从温州乘飞机到北京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非常热闹这里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我们就住在一户干净的民居旅馆中从住的地方步行大概50分钟左右就可以看到长城了。长城上的人非常多。有的人走的十分累就坐在一旁休息有的人在喝开水还有的'人在往下走。这是我第一次走在长城上很难走楼梯也非常高大约有90厘米左右远远望去像一条又壮又长的龙太阳照在“龙”身上闪闪发亮的。刚开始我走在长城上十分有劲可是过了十几分钟我就感觉全身没有力气了。妈妈在我后面也走不动了只好停下来哥哥也跟妈妈一样停了下来我正想停下来爸爸就在后面叫起来:“不要停下来!我们要走到顶部!”我听了爸爸的话就又用尽全身力气走到了顶部。我心里想:太棒了太棒了!
正想着,太阳渐渐落下,爸爸就又叫了起来:“快下去!下去!要回宾馆啦!”我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长城。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六
(1)一个梦是想读很多很多的书,盼望将来自己能够当个作家。一个梦是想走很多很多的路,能够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2)“我”常常足不出户,读了许多中外名著。
(3)孩提时代,“我”就走遍了“我”的家乡——河南省长葛县。上中学时,“我”又利用假期完成了到北京、武汉的远征。后来“我”到铁路部门工作,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4)两年来,“我”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高山、涉大河,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5)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他们给予了“我”许多东西。
(6)“我”对祖国的热爱,“我”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梦是我的动力。意义是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怀。
长城万里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七
举世闻名的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12000多华里,它被誉为“”,可称名副其实。长城初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用了9年的时间才完工。长城的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的骚扰,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的正常进行,对中原一带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被四周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的青山环绕着。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它的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的建筑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石砌成,城墙高3一5米,城头是齿形的,很适合防御敌人。长城上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其中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曾与降清的吴三桂在此靡战。其次为居庸关,在这个关口,成吉思汗曾同金兵刀枪相见。
在近代,山海、居庸两关脚下的人民,也在此奋勇抗击过八国联军侵略者。20世纪30年代,手持大刀、长枪的中国健儿曾在这两关狙击过侵华日军,他们用血肉筑成了保卫民族的长城。
是一座不朽的奇迹,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