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公开课视频篇一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英子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同学,关爱他人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2、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五、教具准备
1、歌曲《掌声响起》
2、课件
六、教学过程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
本文转载
(一)揭题板书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英子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这些绳子词语你会读了吗?
2、认读字词,重点指导读好“落、调”
3、小小拦路虎都被你们打败了,真棒!通过刚才的朗读,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掌声前后初比较,品味掌声送友善
1、(出示第一节):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了,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1)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呢?
你是从那些词感受到的?(随机板书:孤单、自卑、忧郁、可怜)
(2)这样的孤单、自卑、忧郁、可怜只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吗?
你是从那个次感受到的?(总是)指读句子
这真是个孤单、自卑、忧郁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3)是什么使英子这样自卑?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
这场可怕的灾难让英子失去了什么?
2、在你的心里,希望看到的是怎样的英子呢?(活泼、开朗、自信)
小结:是啊,我们都希望英子……后来,英子真的变了。
3、读第4小节
(1)自由读,那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到高兴、让你激动?
(2)交流板书
师:此时的英子是多么快乐,谁愿意和她一起分享快乐呢?(指读、齐读)
(四)掌声前后再比较,体悟掌声传友善
课文中一共写到几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
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2、3自然段,便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1、课文中几次写到掌声?指名说(出示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两次掌声。
(1)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
(2)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地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地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我一边鼓掌,一边想用掌声对小英说:“……”
(3)我们的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可能在想:……
(4)引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什么是“犹豫”?英子为什么犹豫?她在想什么?
“眼圈红红的”说明她快要——哭了,但是她哭出来了吗?可见她又是多么的——坚强
(5)指导朗读。
就在这时候,掌声响起来了。(齐读第一次掌声)
这掌声包含了千言万语,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指读——齐读)
2、第二次掌声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呢?
(1)出示句子: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又代表着什么?(鼓励、表扬、尊重……)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英子,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呢?(生畅谈)
英子有着许多话想对大家说,他将这千言万语化作了——深深地一鞠躬。然后,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出示两个“一摇一晃”的句子
(2)你能用你的朗读区别他们的不同吗?
4、一个文静……的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女孩,这巨大的改变就源自于同学们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齐读两次掌声
5、此时此刻,你觉得这“掌声”还仅仅是掌声吗?出示:掌声就是()。
正是这包含鼓励……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改变了她的一生。这掌声其实就是一种“爱”(板画心形)
6、指导书写“鼓励”
四、掌声激荡,真情流露悟真谛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掌声就是什么?指名说,板书
2、齐读由学生合作完成的“掌声就是——”的小诗。
3、是啊,掌声就是爱,爱就在生活里,爱就在细节里,懂得爱的人才会给予爱,也会有收获,希望你就是这样的人。有个歌手很好地表达了这种心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4、歌曲《掌声响起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公开课视频篇二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这部分的要求是,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之后,已经有了口算的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说一说、练一练,会说出两位数成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过程,通过练习,及老师的引导发现并体会最简单的口算方法。
2、能通过交流、讨论自己总结出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评价任务:
1、结合实物,体会一位数乘10,能说出一位数乘10的算理。
2、说出一位数乘整十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
15×312×414×525×4
2.指名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学习新知
1.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2)观察主题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怎样列式?
6×10
怎么计算:
(3)6×1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5×10=8×10=15×10=18×10=
发现:一个数乘10时,就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整十口算方法:
出示: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
分组进行讨论12×20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
3.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独立完成p42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2×30=31×30=14×20=32×20=
120×30=310×30=140×20=320×20=
小结:两个整十数相乘,只用0前面的两个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两个0。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三年级下学期口算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公开课视频篇三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读课题:金子
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留下的那个问题吗?彼得的金子是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读书来找到金子的真正含义吧!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
思考:彼得有没有找到金子?
他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样?
(2)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彼得不甘心?
默默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整块土地
指名读第二段
齐读
(3)读到这里,彼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勤劳有恒心
(4)彼得找到金子了吗?他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5)为什么彼得付出并没有获得回报,没有发现金子?
读第一自然段
点出‘无意’,‘听说’从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听说:听来的话,不一定可靠。‘耳听为虚’。无意:无心之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听说和无意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暗示盲从。
什么叫‘蜂拥而至’,‘一无所获’?
(6)为什么大家都‘一无所获’扫兴而归?
2、自由读3—6自然段
(1)大家又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让彼得决定留下来?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土地肥沃?指名读
(3)为什么只能长草的土地在彼得眼中却是成功的希望?
(4)他想到了什么?
(5)点出‘若有所悟’?什么意思?
(6)他‘悟’出了什么?
(7)他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抓住机会
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小黑板
白天,彼得——
夜晚,彼得——
整整五年,彼得——
齐读3—6自然段
4、那么彼得的真金是什么?
(1)他为什么无不骄傲?
(3)那么,小朋友知道他的真金是什么吗?
(4)彼得发现了土地肥沃,并且善于抓住这个机会,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获得了财富,这就是彼得找到的真金。他懂得实现梦想必须脚踏实地,这就是真金。
(5)再读第7自然段
(6)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那么我们小朋友的梦想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实现它?
三、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公开课视频篇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显示:沪宁高速公路图。同学们,经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讲了“我”和爷爷乘车到上海去,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新发现和感受。)
(从复习的问题看,把课文当作记叙文来教,是对的。这样的课文,千万不要把它当作说明文来教。)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作者发现了高速公路的哪几个特点?请大家阅读课文,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1、整体明确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
(1)自读。
(2)交流。学生答后,板书:宽平长
(3)多媒体出示三句话,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阅读思考,抓住三个自然段的总起句,这样的设计是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细读,进一步理解三个特点。
过渡:作者是怎么发现沪宁高速公路三个特点的?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
自学,研读。
交流。
学生阅读第3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分别显示高速公路示意图:双向四车道的结构、分隔带、超车道、行车道、紧急停车道和防护网。从而很好地理解高速公路的“宽”的特点。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2)高速公路“宽”的特点,是给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那么坐在汽车上能知道它很平呢?
哪几位同学乘坐过高速公路的汽车。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3)看到了高速公路的宽,感受了公路的平,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它很长的呢?
多媒体出示:沪宁高速公路经过的城市图。
介绍六个城市在我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指导朗读。我们有这么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心情会怎么样?爷爷的话应该怎么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作者是怎么发现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又是怎么向人们介绍的。这一步的教学层次很清楚,而且把阅读、观察、表达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3、小结。
小作者坐在车上,通过看、感受和听,了解了沪宁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了解了它的作用。今后我们出门参观、旅游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感受,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感受一下高速公路带给我们的全新感觉。
4、播放录像。
(在这里播放全文的录像,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讲读第三段
1、轻声自由朗读,思考: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汽车跑得很快?用线画出来。
2、汽车跑得快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方便呢?
3、指导朗读。
高速公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好处,创造了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要读出自豪感,幸福感。
四、质疑拓展。
阅读了这篇课文,了解了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你还想知道关于高速公路的其它知识吗?
学生质疑,课堂交流或课后探究。
(课文介绍了沪宁高速公路的三个特点,就文章而言是够好的了。也许同学们对它的了解还不止这些,或者同学们对它的了解还不满足。因此,安排这样的交流或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整理有关高速公路的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公开课视频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田字格内九个生字。
3、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写一段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飞机,坐过飞机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历史的巨轮前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终于造出了航天飞机。
2、幻灯出示航天飞机,了解相关知识。
4、读完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动动笔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标出生字词并注音。
2、出示生字词。
3、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词。
4、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词。
5、去拼音读生字词。
6、读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读好句子
1、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一句话
出示: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词语:呼啸(高而尖的声音)
一个很大的东西腾空而起,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叫~
(3)读好这句话。
2、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二句话
出示: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
(1)指名读句子。
(2)过渡:刚才听到他的声音,现在看到他样子,那“无影无踪”什么意思?
(3)读好这句话。
(4)连起来集体读好两句话。
(5)由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书庞然大物))
3、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3第一句话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啊?
(3)“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吗?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样介绍航天飞机的呢?找到这一段,自由读。
2、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请学生分别读
3、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
4、第一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
5、读好“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板书“更高更快”)
6、高表现在哪里?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两万米的高度。
7、快表现在哪里?还是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之长,航天飞机所花时间之短。
(东西直线距离大约4000多公里,汽车大约50多个小时,火车30多个小时)
8、指名读第一段话。
9、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
10、第二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板书:本领大)
11、“本领大”表现在哪?用书中的语言来回答。
12、出示卫星回收的图片,用书中的语言来说说图的内容。
13、指名朗读第二段话。
14、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全文。
2、学生质疑。
六、书写生字词
1、出示九个生字。
2、注意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指导“慧”的写法。怎样写好这个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