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生的学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一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记录表皮球投影仪奖品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二
目的: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9以内的许数次标识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准备:
池塘小动物的.图片(若干份)、数字卡片
过程:
一、认一认
1、教师出示小动物,情由而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2、幼儿观察小动物,数数有几个,排在第一个的是谁?最后的是谁?
二、说一说:
1、教师出示自制挂图,让幼儿观察
2、教师任意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字,请幼儿说说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间?
3、教师说某个门牌号码,幼儿说出是哪个小动物住的。
活动反思:
1、图片展示的布局有待于更加完善。
2、教师展示印章“10”的实物卡时,应注重排列形式的多样性。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评价: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四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6的碰球游戏吧!准备好了吗?
师:"我的1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5球。"师:"为什么?"幼:"1和5合起来是6。"(依次提问6的几种分解、组成)
二、新授:教师用ppt演示6的加法
1、学习1+5=6的加法运算。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吧!你们看,这是谁啊?(长颈鹿)有几只长颈鹿?(1只)1只长颈鹿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长颈鹿?(5只),5只长颈鹿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长颈鹿?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1只长颈鹿加上5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1+5=6。
2、学习2+4=6的加法运算。
好,我们再看,它是谁?(大象)有几只大象?(2只)2只大象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大象?(4只),4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大象?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2只大象加上4只大象一共有多少只大象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2+4=6。
3、学习3+3=6的加法运算。
我们接着看,它是谁?(斑马)有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斑马?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3只斑马加上3只斑马一共有多少只斑马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3+3=6。
3、学习4+2=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像老师方才一样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4只熊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2只熊猫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请问:一共几只熊猫?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4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4+2=6。
4、学习5+1=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5只猴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猴子挂在树上?(1只),1只猴子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猴子?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5只猴子加上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5+1=6。
三、拓展迁移: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6。
我们走得累了,来喝点水吧,哎呀!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请小朋友拿出操作板,一起来列出算式,算算我一共买了多少瓶水吧!1+5=6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5+1=6。
2、肚子咕噜咕噜叫了,我请你们吃汉堡包吧,请你们在插班上算出我买了几个汉堡包?5+1=6。
3、通过算式1+5=6和5+1=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我们看看,在1+5=6和5+1=6这两道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两道算式中的数字一样),第一道算式和第二道算式都有1,那这两道算式有5吗?(有)真有趣,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都是6。
4、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4=6。
5、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2=6。
6、通过算式2+4=6和4+2=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7、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6。
小结:通过我们操作,我们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结束活动,游戏"检票"复习6以内的加法运算
今天,我们玩了一天,我们也该回家了,待会儿,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票,到老师检票员处检票,你们要答对票上问题,老师检票员才能给你盖上印章,你的票才能上我的大巴车哦!好,请你们拿着你们的票去检票吧!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五
2、加强对数的认识,培养幼儿动手动口的能力。
经过正式上课,对自己的活动设计与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反思如下:
一.教学目标
二 师幼互动
班级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表现都很出色,也很配合老师,上课时候积极表现,大胆发言,在进行过河的游戏的时候幼儿能为同伴去鼓励,加油,让我感觉到孩子们的有爱和善良。
三 公开课体会
每次公开课,都会有所收获,看到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在和自己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和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反思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将反思后的想法填补到展示活动中,更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还要反思的是: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不能总是在一次次试教中进行,没有时间让我们反复的修改活动环节,所以课前反思尤为重要,让我们具有前瞻性,想到活动中的可能性,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预设提问、有效回应、精炼小结;执教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原备课内容,解决新生成的问题;课后深刻反思,尽量在今后类似的活动中避免重复错误,少走弯路,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六
8的加法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
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
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
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
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头饰、卡片, 活动重点:得数5的加法 活动难点: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生: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
总结:
师: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三,巩固加深:
幼儿操作
总结:
师: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这节课高兴吗?我们学习了得数等于5得算式板书:1+4=5,4+1=5,2+3=5,3+2=5.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八
1、学习2、3的加法,认识”+“”=“号,初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学习语言讲述加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一共“的含义。
图片、食物三
二、学习2的加法1、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野外郊游,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看,我们来到哪里了,有谁在干什么?(出示图片)2、老师告诉你们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事,每幅图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先请小朋友仔细看第一幅图。
3、谁会用一句话来表述?再来看第二幅画可以怎么讲?(请幼儿集体把前两幅图连起来说一下)4、那第三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可以请小朋友可以猜一下)5、谁能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下?(请幼儿集体,个别讲,对幼儿可以进行相应的表扬)6、那如果用一道算式题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应该怎么写呢?(强调幼儿会读算式题)幼儿说老师放。
7、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xx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吧。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的第二组加法。
1、小朋友,玩得饿了吧,老师带你们去超市购物。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用三句话把购物的事说清楚,然后用一道算式题记录下来。
请个别幼儿说说购物的事情,其他幼儿一起验证一下。(逐个进行并验证)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九
目标: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活动重难点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活动过程
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问答游戏---10的合成
工作内容: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活动备注:
活动延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1、趣味练习
2、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教师:现在我们到聪明屋去看动画片!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
教师: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
幼儿: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教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
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1、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
2、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
3、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4、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
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
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
三、活动延伸
2、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一
孩子会唱数是教会相邻数的基础,正常孩子你告诉他“5”的弟弟、哥哥是什么,他就明白是4、6,我们的孩子往往分不清弟弟、哥哥的含义。我们教相邻数,先是用1-10的数字让他按指令摆,从小到大,会了,提高目标,从3到7摆,也从小到大,都会了,抽出一张比如说“5”吧,让他知道要把这个“5”摆放到4和6中间,再升高目标,用4、5、6做,可以任意拿其中一张数字到拿二张数字,然后可以用“4、5”,“6、7”,从拿二张到三张数字,1-10从大到小摆,同前面一样,如果都没问题了,就可以提高到100以内,这时我们才体会到孩子会唱数、倒数,以及识别数字在这里的用途了。我们把杰杰的目标都提高到几百,如--569--这样,其实不在于他会到几百,而是他真正理解了,一旦理解了,你出10以内的和1000以内没有区别,只是那时我自己的虚荣心做怪罢了。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二
1、熟练掌握6以内数的计算。
2、培养幼儿的口算能力。
3、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课件、挂图、题卡。
刚才我们小朋友是数出来的,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计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头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加上第三个数得出的结果就是这道题的结果。
聪明的宝宝填一填:2+2+2=2+1+1=2+2+2=1+1+3=
游戏:放风筝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扩展阅读: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加法也分小数加法,分数加法及整数加法等。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1)学生说说图意
(2)根据这幅图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要鼓励)
(3)根据这幅图说一个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吗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四
1.学习5的分解与,掌握5的加法。
2.通过观察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数字卡、苹果卡片
1.手指游戏导入:五只猴子荡秋千
2.复习5的组成
(2)如果把这5个苹果分在两个篮子里我们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分一分,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学习5的加法。
(1)如果你有2只苹果,我再给你3只,你有几只苹果呢?我们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2)请小朋友先抽一张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字什么表示,再抽一张卡片,让幼儿算一下一共有几只苹果。反复进行游戏。
4.幼儿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进行运算。
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列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五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4的加法。
2,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孙悟空头饰、实物(1只青色的苹果,3只红苹果,一棵贴有数字3的树,一棵贴有数字4的树)背景图(一束花,红色的两朵,黄色的两多,)写有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4数字卡,“”卡、“=”卡。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碰球的好吗?
幼儿:好。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你的1球碰3球
1、活动一:孙悟空变戏法
师:俺老孙来了,要和你们比赛,看一看谁的本领大?你们知道俺孙会多少变吗?
生:七十二变。
师:对,你们看,我变出了什么?
生:苹果
师:几个苹果?
生:一个绿苹果。
师:我又变了,现在变了几个苹果?
生:3个红苹果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六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
+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
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七
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数位置得数不边的规律。
宝书一本、秋姑姑一个、幼儿操作材料
美丽的秋天,秋姑姑要到我们大一班来做客,我们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
你们看,谁来了?(秋姑姑),秋姑姑给我们带来了一本宝书,宝书会变很多好吃又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看吗?宝书要变了,变变变。
(一)看宝书变出了1只大袋鼠,又变出了4只小袋鼠,宝书一共变出了几只袋鼠?
提问:
(4) 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5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
(5) 比一比1+4=5 4+1=5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加号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二)宝书又要变了,看她变出了什么(苹果树)原来秋姑姑要送苹果给小朋友,苹果树上有的苹果成熟了,有的还没熟,我们要把成熟的摘下来,得数是5的苹果成熟了,不是5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摘对了就说:对对对,1+4=5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
(三)变变变,宝书变出了一位小客人,咦这位小客人怎么躲起来了,它说要考考小朋友,要你们把算式题算出来,小客人就和我们见面了。
(四)变变变,宝书又要变了,哇变出几只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只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5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还剩一只小兔眼看就要给小兔吃掉了,快来帮忙救救它。看这只小兔身上的数字能不能列出一道5的加法算式题,不能那怎么办?(把一个数字改一下,改 小兔就得救了。)
1、看完了宝书,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秋姑姑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能干,她要送礼物给小朋友,这个礼物就躲在这张纸上,我们只要把得数是5的加法算式题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这样礼物就马上会出来了。
2、幼儿动手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加的游戏教案设计篇十八
活动重难点: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