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案包含了学科知识的布置、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学习目标的制定。接下来是一份美术教案模板,供教师们参考借鉴。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买水果(5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在组织教学时,让孩子们感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呢。《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水果店”“购买水果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1、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水果店(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水果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2、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3、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泡沫垫20块。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水果店。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儿园的许多水果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成贝贝水果店吧!”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水果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水果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水果,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
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水果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水果(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水果店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水果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水果店买喜欢的水果。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五、小结活动,表扬活动中积极动脑的幼儿。
1、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是个丰收的季节,水果也特别的多,结合本月“和水果宝宝一起玩”的主题来认识生活的各种水果。小班孩子对一些常见的水果还是认识的,他们可以从颜色,外形上去区分,除此之外他们会从水果的内部进行区分吗?为了孩子们可以认识切开过的水果,我想利用制作冰糖葫芦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对水果的内部也有基本的认识。
1.认识常见的水果,并知道这些水果切开后是怎么样的。
2.尝试用胶棒涂抹粘贴自由选择水果制作冰糖葫芦。
3.体验制作和交往的快乐。
ppt、背景音乐。
苹果、杨桃、橙子、火龙果、西瓜五种水果完整图及切开图片。
人手一根制作冰糖葫芦的纸棍,制作糖葫芦的水果图片,胶棒。
一、欣赏童亿软件里水果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谈话:你们都认识了这些水果,并且还打了招呼,这些水果非常的喜欢你们。水果们说还想让小朋友们认识一下切开之后的样子。
二、观看五种切开过的水果样子。
1.你们吃过这几种水果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呢?
2.有没有小朋友全部都吃过的呀?
三、制作水果冰糖葫芦。(播放背景音乐)
1.今天呀小朋友们可以制作一串水果冰糖葫芦,这样每种水果的味道你就可以尝到了。
2.教师示范操作步骤,拿好糖葫芦的棍子,再把水果涂上固体胶轻轻的粘在棍子上。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可以把糖葫芦互赠同伴或爸爸妈妈)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柿子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儿歌,注意正确地发shi的音。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1.红、黄柿子各一个。(有条件的每人一个)
2.幼儿每人一把调羹。
1.观看ppt,观察柿子提问:这是什么树?树上结了些什么?(练习shi的发音)摘几个成熟的柿子带回活动室。
2.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看一看:柿子的形状有点圆、有点扁,柿子的颜色有点黄、有点红,柿子顶上有一个小盖子(柿蒂)。
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捏一捏:成熟的柿子是软软的。
尝一尝:柿子的味道是甜甜的。(用调羹舀着吃)
3.欣赏儿歌。
柿子红,柿子黄,柿子长在柿树上,揭开盖子尝一尝,柿子是柿科植物浆果类水果,成熟季节在十月左右,果实形状较多,如球形、扁圆、近似锥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大小从2厘米到10厘米,重量从100克到350克。
原产地在中国,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有了这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蕴藏着许多知识和秘密,活动通过说说,看看从而获得许多关于水果的知识。活动中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按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而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需要,完成了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苹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苹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动反思:
活动以水果店游戏的情节来开展,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教师可以让学生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水果超市教案,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物体数量的差异。
活动重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图:分别有8个西瓜、8根香蕉、9个桃子、9颗荔枝、10颗、10个哈密瓜。
2、分类盒:6~10数卡、水果小胶粒,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感知10以内的数量。
1、教师以水果超市进了许多水果为题,引出课题。
小猫的水果店新进了许多水果,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吧!(西瓜、香蕉、桃子、荔枝、樱桃、哈密瓜)但是这些水果有多少呢,小猫不知道,让我们帮他数一数吧!
2、出示水果实物图,请幼儿观察水果分别有多少,并出示数卡匹配。
二、比较水果的多少。
以“水果店摆放水果”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水果的多少,将相同数量的水果放在一起。
1、教师出示桃子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什么水果和它一样多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一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水果的多少,并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同样多的水果,为什么摆放的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因为有的水果大,有的水果小)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水果排队:请幼儿将6~10的数卡在分类盒上按序插好,并摆放相应数量的水果。
2、《幼儿画册》练习“水果有多少:,数数图中各有多少棵,用点子表示出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黏贴价格标签。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5以内数的组成进行买水果的游戏。
活动准备:
一张大的表格;水果图片8张(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桃子、杨桃和芒果);价格标签8张(1元、2元、3元、4元各两张);一张大的5元的价格标签;若干价格标签,许多水果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去过水果店、水果超市买东西?(有)
师:那在水果店里你们买过些什么水果呢?(请小部分幼儿来说说)
幼:我买过苹果、梨、西瓜、香蕉……
师: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啊,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去水果店里逛逛。
师:这样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开个水果店的游戏吧。
二、游戏:水果店。
1、师:秋天到了,阳光水果店新进了不少的水果,你们看货架上都摆了些什么水果呢?(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水果图片)
幼:我看到有红红的苹果、大大的香蕉、还有紫色的葡萄、黄蹬蹬的梨……
若出现:哈密瓜(引导:哈密瓜是什么样的?大大的、椭圆形的。货架上有没有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2、师:哇,这里的水果可真新鲜,我好想去买一些。可我不知道多少钱一
个。
师:这样吧老板那么忙,我们来帮帮忙吧,先帮水果定一下价格吧。
师:我这里有一些价格标签。(教师逐一出示价格标签——有1元的、2元
的、3元、4元、1元……幼儿跟着一起念)
3、讨论水果价钱。
师:请你想一想根据现在这个季节,你觉得哪些水果会比较便宜?
幼:我觉得橘子、梨、苹果、香蕉。
师:这些便宜的水果可以定为几元一个?(1元)
幼:可是我只有2张1元的价格标签,所以只能有2种水果可以定为1元的,那橘子1元一个你们同不同意啊?(同意)我也同意的,橘子现在正是上市的时候,所以他又多又便宜。还有一个1元的给谁呢?给它、给它还是给它呢,你来说吧。
幼:给……
师:好不好啊?(好)
(出现争议现象引导:同意香蕉1元钱一个的举手,同意梨1元钱一个的举手)
师:那这两种便宜的水果我们就定得比他们稍微贵一点,看看可以定几元一个?(2元一个)
师:剩下的这些水果都比较贵,那哪些可以定为4元一个?哪些可以定为3元一个呢?
幼:芒果、杨桃、葡萄……(不同意见)
师:杨桃、芒果是哪里生产的?(热带的水果)。
幼:4元钱一个。
师:那这两种水果就稍微便宜点吧,几元一个啊?(3元)
4、帮水果贴上价格标签。
(1)师:我们已经把每种水果的价格商量好了,接下来请你们按照我们刚
才商量好的价格把这些水果的价格标签做好贴上去。
(2)检查货架。
请两个小朋友检查货架。
5、买水果。
(1)师:水果店的价格商量好了,价格标签也做好了,水果店就可以开张
啦。你们想不想去买水果,那去买水果之前要准备什么?
幼:篮子。(引导师:象篮子、塑料袋水果店里有没有有啊?去买水果什么
东西不能忘啊?)
幼:钱。
(2)师:今天,我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5元钱。请你们用这5元钱买两个水果,记住这两个水果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正好是5元,一分钱也不能剩奥。
(3)幼儿操作。
(先回来的孩子)师:你是不是买了两个水果?你用掉的钱是不是正好5元。
(4)师: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___和一个___。
师:那一个___是几元钱,一个___是几元钱?
师: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你买的水果说清楚?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2元的___和一个3元的___。
师:恩,我来把他记下来。他用5元钱买了一个2的___和一个3元的___。合起来是不是正好5元。
师:谁也想用清楚的话来向大家介绍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师:有谁买的是不一样价钱的水果。
(5)互相交流检查。
师:接下来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看看你买的两个水果是不是
正好用掉5元钱。
师:都买对了吗?
6、再次买水果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5元钱都买了两个水果,接下来我要请你们还要用5
元钱去买水果,那你能不能用这5元钱买到3个或者更多的水果呢?记住只有5元钱,而且要全部用完。
引导(师:有的小朋友很聪明,知道要把刚才买的水果还掉再买。)
(1)幼儿介绍。
师:谁能用清楚的话来向大家介绍,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橘子和一个香蕉和一个苹果。
师:4元怎么办(把香蕉换桃子)
活动延伸:
师:如果只买1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5元钱用得完吗?(用不完)
这里最贵的水果是几元?(4元)
师:那营业员要怎么样啊?(要找钱)
师:那我们呆会儿在游戏中来玩这个找钱的游戏。
活动目标:
1、 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 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 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 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 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请
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 = 苹果 梨子 草莓 橘子
1元 2元 3元 4元
5元 = 橘子 草莓 梨子 苹果
4元 3元 2元 1元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请
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苹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苹果
4元3元2元1元
大班数学水果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消费的过程中,体验货币的价值。
2、初步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3、通过讨论了解钱是大人辛苦挣来的,平时要节约用钱。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标价的商品若干、篮子、自制电脑、
幼儿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宣布消息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开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东西又多又便宜,欢迎大家光临。
师:我的超市还缺三个营业员,谁愿意?
幼儿自由聘请营业员。
二、高高兴兴逛超市
1、观察幼儿购买的情况,鼓励幼儿购买不同的商品。
2、适时引导幼儿看清标价后再拿。
3、观察幼儿付钱的情况,适时引导。
三、交流分享
1、你买了什么商品?(根据幼儿购买的植物介绍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都有根、茎、叶,谁能找到这些植物的根?茎?叶?
幼儿指认青菜、芹菜、郝菜、萝卜、土豆等的根、茎、叶
2、你买了几件商品,他们分别是多少钱?
引导幼儿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你们真有爱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处处想到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想到他们,关心他们。
4、引导: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娃娃超市的东西可多了!请客人老师也来逛逛我们的娃娃超市,好吗?(幼儿邀请客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