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工作计划管控缺失篇一
一、隐患排查目的为了更好落实公司安全1号文,彻底消除现场各类事故隐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推进作业现场安全标准化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此隐患排查工作计划。
二、隐患排查要求
2、对重点部位、风险作业、关键装置要重点隐患排查; 3、为使隐患排查工作更加规范,综合性隐患排查、节前隐患排查、施工现场、季节性隐患排查要制定隐患排查清单。对隐患排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汇总跟踪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4、现场隐患排查时,必须首先查看岗位的事故隐患台账,对于岗位已登录并正在整改的较小隐患不要重复记录(整改时间超过1个月或已经延期的事故隐患必须记录,但要标注记录的原因);同时对于查处的事故隐患要在现场确定临时防范措施、整改时间、要求、责任人等内容,并做好拍照并与陪检人员做好沟通确认。
5、按照谁排查谁负责的原则,如果被排查区域出现事故,将根据隐患排查情况适当追究隐患排查责任人的责任。
6、各组在隐患完毕后,所有参加隐患排查人员都要在纸版隐患排查清单上签字,各组记录人负责将扫描件发安环部备案。
三、隐患排查明细 xxx
工作计划管控缺失篇二
全面实施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为目标,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2018年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对农产品质量影响;2020年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编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
(二)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
1.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监管。督促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每年对工业用地和周边土壤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自行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对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开展涉重金属企业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实现监测数据和结果共享。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对涉重金属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清洁化改造。
2.加强受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用地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控制用地准入。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列入名录且未完成治理修复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待治理与修复完成并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方可进入用地程序。强化暂不开发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对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严格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拆除活动的环境监管。
3.加强油气资源开发集中区域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区土壤环境质量专项调查,建立土壤污染清单,编制风险管控方案。加强油气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区历史遗留污染场地治理,2020年,完成克拉玛依市、巴州、阿克苏地区等历史遗留油泥坑治理与修复。
4.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库,开展耕地土壤污染等级评估,并按污染程度制定安全利用工作方案,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项目,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食用农产品。对耕地安全利用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的管理机制。
(三)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1.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推进全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垃圾生物堆肥、焚烧发电和卫生填埋的综合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规范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取缔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强化垃圾填埋场运行和封场全过程环境管理,避免二次污染。2020年年底前,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四)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1.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开展“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全区各类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开展工业固体废物非法堆存点专项排查,建立工业固体废物非正规堆放点整治清单,并逐步开展整治工作。
2.着力防控危险废物污染。统筹全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布局,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调查、评估重点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限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出口,并逐步淘汰、替代。
3.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强化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及时更新升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设备,确保处理工艺和技术达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地州市加快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满足辖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等全过程监管,严禁医疗废物非法处理处置。
工作计划管控缺失篇三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现将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芜湖市坚持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v^生态文明思想和^v^^v^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部署要求,下铁心、出重拳、求实效,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确保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提前一年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目标,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重大成果。
(一)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与改善民生福祉、落实政治任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从政治、技术、民生方面建立整改标准,突出系统综合整治,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二是突出组织保障。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3次,解决具体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导,深入整改现场50余次。建立提示单和四清单制度,向县市区和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发送提示单110份,公开约谈7名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切实推动重难点问题整改。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率先出台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试行)》,明确整改机构、对象、环节和纪律;率先制订《芜湖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验收工作办法》,明确“整改报验、核查验收、销号公示、抽查复核”四步工作法;出台《芜湖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验收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试行)》,全面提高问题整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突出攻坚克难,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虽然我市在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一)蓝天保卫战方面
一是柴油货车攻坚战联动合力不足。“黑烟车”、超标车上路行驶现象多有发生。二是工地扬尘整治不到位,存在反弹。在各类工程复工复产后,因抢抓工期,项目单位“六个百分百”要求有所放松,土方作业方式粗放,特别是轨道交通等线型工程夜间施工扬尘和噪音扰民,投诉增多。三是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水泥、钢铁、玻璃等高排放行业占比过高,空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的任务艰巨。
(二)碧水攻坚战方面
工作计划管控缺失篇四
为切实做好隐患排查工作,把安全工作做深、做细,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生产,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深入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改专项活动,全面排查、检查,严格治理各类安全隐患。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来重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查隐患,强督查,明责任,提高安全意识,彻底排查整治矿井各类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员安全,努力构建“安全企业”。并在往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基础上,全面排查生产现场的安全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各科室必须全面落实本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从法人代表至全体职工的安全责任制。
(二)各分管副矿长、副总工程师负责本职责内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改。
(三)坚持管企业必须管安全原则。矿长总体负责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改的管理和监督。
(四)加强综合协调,强化监督检查,完善管理办法,健全全规章制度,推进责任落实到位。
三、排查范围
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四、排查时间
1、排查时间
时间为2017年度全年,依照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治理。坚持边查边改,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列出整改计划,编制方案进行整改。
2、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11月至12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年度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在12月底对全年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总结,编制总结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排查整治行动的组织和领导。各负责人要亲自安排、亲自组织、亲自部署,明确责任和分工,保障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管矿领导要具体负责,确保隐患排查整改取得成效。同时要按时做好事故隐患治理后复查工作,认真填写安全隐患排查及验收表。
覆盖。所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必须建立台账。
(三)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整改落实。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对发现的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月限期整改。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要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分管矿领导和主要负责人要对整改结果签字。
(四)构建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强化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各部门、各工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建设,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保证矿井安全投入,提高防范事故保障能力。
六、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
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涉及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体系、责任落实、现场管理、事故查处、作业环境、设施装备、防控手段等薄弱环节及事故隐患。包括: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提升、运输、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作业场所安全设施设备及使用情况;
6、应急预案制订、演练和应急求援物资、设备的配备和维护情况。
工作计划管控缺失篇五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xx〕40号)、《*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意见》(*(20xx)8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28号)、《*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发〔20xx〕32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强师工程”的实施意见》(黔教发〔20xx〕25号)、《省教育厅省人民*教育督导室关于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黔教函〔20xx〕103号)、《省教育厅关于强化师资保障推动“双减”工作落实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特制定本方案。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息烽县教育局“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教育科,由李先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他成员科室配合,负责办理日常事务,协调解决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提高课堂质量
1.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寒暑假一半以上时间来开展学习培训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提升课程解读、作业设计与命题、实验实训等能力。要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教材、学生,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要积极推进幼小学科衔接,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不得擅自调减、变更课程安排,决不允许“课上不讲课后讲”的现象发生。
2.着力提高作业管理水*。要开展作业设计专项教研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要指导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和质量评比制度,设计合理的弹性作业或分层次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答疑辅导。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3.着力提升线上服务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免费线上学习服务,鼓励名师参加录播录课,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指导,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学习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二)切实提升课后服务水*
1.准确把握课后服务原则。坚持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课后服务要做到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并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双职工家庭等亟需服务的群体。坚持自愿原则,学生和家长根据家庭情况自主确定是否参加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不得诱导学生不参加课后服务;在充分讲清学校课后服务安排、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发动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合理确定课后服务运行成本,探索实施财政补贴与家长合理分担成本支持开展课后服务,脱贫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后服务费用由财政承担。
2.切实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义务教育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确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由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后,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应尽量吸引有需求的学生每周5天都参加课后服务。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
3.丰富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各学校要在实现安全看护、解决接送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喜好,结合学校实际,发挥教师特长科学制定“一校一案”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可组织开展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社团活动、劳动等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鼓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决防止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集体教学、讲授新课。
4.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方式。课后服务以*支持、义务教育学校组织的方式为主,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可积极争取退休教师、学生家长、高校优秀学生、体育教练、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利用义务教育学校场所、师资和设备优势,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鼓励图书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和义务教育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课后服务活动。鼓励社区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以社区和群团组织等为主体,依托学校、社区、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招募志愿者、邀请“五老”、吸纳家长义工、聘请专业人士等,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
5.强化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各校要认真核算教师课后服务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鼓励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和偏远地区进行校内课后服务,经历可以作为晋升高一级任职资格的任教经历和基层服务经历。本校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的教师要参与支教学校的课后服务,鼓励“银龄讲学计划”教师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在省市有关部门出台课后服务费政策前,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三)切实强化教师队伍管理
1.全面推行教师“坐班制”。各校结合实际制定教师“坐班”具体实施方案。教师在校非课堂教学时间主要做好教育教学、备课教研、学习研讨、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和延时托管服务等。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下班时间不得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严禁出现教师以已经下班为理由不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学校要强化教师上班期间考勤纪律要求。
2.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常态化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发布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设立师德师风举报*台,严肃查处在职教师进行有偿补课、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薪、诱导学生到校外补课等行为,对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严肃追究学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禁公办学校在编教师长期到民办学校任教,已经派出的,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引导退出。
3.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推进校长、教师县域内交流轮岗,确保每年交流数量达到县域内应交流总数的10%以上。在同一所学校(小学以完小为单位)工作满6年及以上或学校学科岗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有必要交流的教师,以及任职满两届(每届一般3-6年,具体年限依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主管部门确定)的校长列为交流对象。重点引导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
4.严格实行教师入职审查。各级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要符合《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相关规定,严禁无证上岗。严格按照《省高检等9部门关于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建立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黔检会[2019]9号)规定开展入职审查,每年对所有教职工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入职审查。
(四)切实加强教师服务保障
1.严格落实教师编制标准。在全县范围内研究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方案,采取招聘新教师、*购买服务招聘“员额制”教师等方式确保20xx年年底前实现总量达标。2022年6月底前按师生比、班师比、寄宿生规模等实际合理配置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师,严禁长期空编、有编不用和编外用人。
2.合理发放课后服务补助。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课后服务政策和发放标准,由各校自行组织发放。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按劳务费管理。对未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和核定工作量的,严格执行绩效考核,不得违规发放补助。
3.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要进一步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控制社会事务进校园,减少与教育无关的app、微信公众号投票关注、统计报表填写等,完善优化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考核评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