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篇一
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
充分利用本县发生的典型案例及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案说法,有针对性地向全县公民宣传法律知识,努力营造全县公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创造我县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二、深入宣传与全县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及时报道我县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的重大执法活动,解析执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公正司法、推进依法行政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
三、为保证我县开设电视法制宣传专题节目的顺利开办。
专门设立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分工明确和沟通协调。
四、在电视台开设的“与老百姓一起说法”法制专栏。
以法制访谈等形式,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录制成电视节目,做到浅显易懂、喜闻乐见,同时将法制专栏节目录制成光碟,发放到基层乡镇、村居。法制宣传专题电视节目从9月份正式开始实施,以拆迁普法、交通安全、校园安全、进农村、进社区等内容,将作系列报道形式,认真选好每一期选题,拟作方案,审稿通过,电视后期编辑,经栏目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审查通过后,方可向社会正式播放。
五、加强对外宣传。
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县电视台积极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做好法制教育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发挥媒体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扩大教育覆盖面,在全社会营造法律氛围。20xx年,共采访播出新闻有关法制教育内容46条,并在专题部开设“法制宣传专题”。在法制进社区“六个一”活动中,记者走基层深入一线,采访制作播出法制宣传教育专题9期;县电视台与县司法局联办,制作播出法制宣传在线访谈3期;县台于20xx年9月开辟《监督与落实》专栏节目,至今已播出90期,其中法制宣传专题6期。从20xx年6月份开始,电视台每周二、四、六播出《廉政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还聘请县委党校陈谟访教授等来电视台进行录制法制讲座节目,受到观众好评。在《监督与落实》栏目中,采访、制作、播出了农村党员如何实施“五要”工程专题节目,节目中对优秀的乡镇村实施“五要”工程的做法进行了推广,对乡镇“三资”管理和村财、村务公开、党务公务也做了适时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篇二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作为社区工作者,应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我们的工作更有好处,也更重要。
首先,我们就应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我们只是为群众服务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所以我们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居民都就应热情地接待,耐心地讲解,要有奉献精神,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们生气了,我们不能不耐烦,要耐心、仔细地向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满意为止。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及时地去处理,要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
其次,要多下小区,深入群众,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随时了解社区每一位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多和居民交流,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就业和社会保障则是人民生存的根本,社会保障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业、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事关人民群众的“三最”问题。在这方面,在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构成”的目标。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劳动保障系统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任务更加艰巨,职责也更为重大。而我作为直接和百姓接触,传达政府政策的最基层工作者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职责也越来越重。
此刻我国的劳动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完成,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目前的劳动行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很多群众会反映说我们的劳动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实现真正的公开,一般只有在居民办理相关业务时,我们办理人员才会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很多工作的办理还是存在不足。为了给群众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为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赢得更多的掌声,我觉得就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监督保险政策的落实状况,加大对社会劳动保障力度。
作为一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者,我更要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的安排,重视理论学习,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潜力和办事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只有不断的学习,正确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我们还就应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在工作上,我用心加强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互相协作,虚心请教,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剖析自己,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透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工作潜力。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伴随着社区共同成长。
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篇三
一、本次活动分为宣传发动、环境整治、药物分发、投药、外环境灭鼠、完善防鼠设施、检查验收七个阶段进行。
二、为做好秋季灭鼠工作,社区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黑板报,横幅进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积极做好外环境灭鼠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卫生死角。
四、根据上级要求,我社区要求居民、沿街店面在全市统一时间进行了投药,共投放鼠药300包,投药覆盖率达到96%。
社区对秋季灭鼠工作非常重视,认真落实,层层部署。经过辖区居民的积极努力与参与,社区顺利完成了秋季灭鼠工作,美化了社区环境,除害防病,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篇四
今年以来,宁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局切实提高工作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制度,努力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便民服务层次,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便捷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实体平台中心建设。宁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宁县马坪新区集中办公区5号楼一楼大厅,面积60㎡,设置两个功能区,分别是法律服务区和密谈室。其中,法律服务区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公证服务等窗口,每个窗口专岗专职,对应承办相关业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0名,由司法局工作人员、律师和公证员等组成,法援岗每天由专人受理办理法援业务,律师岗及公证岗每周轮换值班,坚守8小时工作制,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至目前,中心已接待来访群众570余批次,解答法律咨询920余批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其中民事案件88件,刑事案件67件)。
(三)实体平台工作室建设。聚力推进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均衡法律服务资源。我县共有行政村257个,社区14个,应建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71个,现已建成工作室174个,在建9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工作室依托村居委会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建设,统一门牌标识,设置接待室,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委会成员坐班值守,主要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难问题,帮助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网络平台建设。依托“智慧司法”网络系统建设,广泛宣传普及“12348甘肃法网”平台、“12348热线电话”,积极开展精准普法、精准服务,及时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向群众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准确了解群众日常法律服务需求,征求群众法律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法律服务。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和司法局微信公众号,法律服务微信群人员包括法律顾问、司法干部、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和村居委会人员等。主要功能是:法律顾问提出相关工作建议,解决实际落实中的困难;法律顾问开展交流与互动,围绕群众关注热点,交流工作经验;接受司法局下发的法律服务等活动通知;及时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回应群众诉求。微信群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村民群众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知晓率,引导群众树立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为增强我县法治核心竞争力,实现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全面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将所有执业律师、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组织引导律师、法律服务人员与村委会签订法律顾问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法律服务关系。实现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达到法律帮扶全面覆盖。法律顾问主要协助村民自治组织起草、审核、修订村自治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等规定;不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针对性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改观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指导协助各调委会调解工作,提高调解水平,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智力支持。
(二)重点着力推进贫困村法律顾问制度。根据我县脱贫攻坚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我局为全县60个重点贫困村制作脱贫攻坚公示牌,主要以法律顾问、治安民警、法制副校长、法制安全课教师、综治管理员为公示内容。贫困村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共计60人,全部为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其中律师6人,公证员5人,司法局干部22人,检法系统27人。重点贫困村法律顾问肩负脱贫攻坚使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村法律顾问宣传教育活动、进村进校园法治宣讲活动、入户面对面进行法律疑难讲解,并建立法律服务工作微信群,真切的将法律面对面送到贫困户身边,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法律知识,为困难群众、贫困人员维护自身权益起到很大作用,为老师学生增强法律意识。
(一)继续扩展援助覆盖面,适应群众需求是我局法律援助工作持续不变的方向。今年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其中民事案件88件,刑事案件67件,为使更多的贫困者得到有效的法律服务,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接受援助群体,将经济困难标准降低为年收入低于城乡最低生活困难标准的两倍,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工亡的案件,实行申请一件,受理一件。同时,拓宽受案范围,将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纠纷、就医就学等案件符合经济困难条件的也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对老弱病残孕幼等特定人群、特殊案件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即先受理后补材料。对城乡低保、“五保”、残疾人等群体涉及抚养纠纷,赡养纠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等特殊案件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标准,即实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凡涉及讨薪、工伤待遇、群体性纠纷、集体越级上访等涉稳事项安排律师及时介入,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理性维权,并快速受理,优先办理,重点援助。
(二)案件管理信息化。按照相关要求,今年将所有法律援助案件需全部纳入法律援助管理新系统,实行信息网络平台监督管理,整个法律援助案件从受理、审批、指派、律师办理、分类定级到归档各个环节均实现网上操作,逐级在网上审核或审定。法律援助中旬对律师和工作人员的办理流程实时监控,出现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对受援人和执法机关的意见及时查阅回访,时刻掌握承办情况。其次,今年所有来访登记法律咨询也需全部纳入法律援助新系统。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将来访的法律咨询进行登记录入,各律所将写诉状、答辩状和来访咨询、电话咨询等全部录入系统。案件信息化管理不仅规范了办案流程,同时也提高了办案效率,在后期查看存档中,更加实时便利。
(一)继续大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通过积极引导、政策释放等措施,建立起所有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动员具备法律服务资质的公职人员一同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来;引导法律服务志愿者驻村(社区)服务,使村村都有法律服务工作室,开辟老百姓在家门口直接获取法律服务的窗口。
(二)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化运用。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在法律援助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化平台运用,完善平台功能,新增法律援助案件同行评估、质量管理等模块,利用“宁县司法局”微信平台等载体,提高法律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按照信息化建设要求,配合抓好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发建设,方便群众网上咨询和申请,优化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流程。
(三)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严格资金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省厅《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化管理规定》和《庆阳市财政局、庆阳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细则规定,进一步规范审查、审批、指派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推进法律援助规范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文件精神管理使用资金,实行办案补贴与办案质量挂钩的差别案件补贴制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与审计,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水平。
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篇五
今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区民政局组织协调、街道实施、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合力推进,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
今年年初,按照市局要求,我区确定###社区为两型试点社区。##社区为城区老居民区,社区基础薄弱,办公条件较差,租借房屋办公,试点目标确定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街和##社区自我加压,全力投入到试点创建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利用原区中医院办公楼调剂了大约300平方米的用房给龙潭社区作为办公用房,并投入20余万元按照“一站四室一校一点一场所”标准进行改建装修。按照试点创建要求,##社区从四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
1、强化组织建设,培育“两型”工作机制。建立以党组织为龙头,以社区居委会、住社区单位为主体,以志愿者联盟为补充的组织体系。积极开展两型社区创建工作。
2、强化宣传教育,培育居民“两型”意识。试点工作启动
以来,xx社区深入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动员社区居民积极投入到“两型社区”示范社区建设中来。先后2次邀请相关专家到社区为居民讲解环保节能知识,普及日常节能知识,培育居民的节能意识。利用社区文化长廊、宣传栏、横幅、标语、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宣传“两型”示范社区创建的有关要求和常识,倡导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文明方式,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两型”理念深入人心。社区居民“两型”意识显著赠强。
3、强化环境整治,打造“两型”宜居环境。一是把“绿化、人文、科技”的理念贯穿创建“两型社区”始终,开设护绿、保绿、管绿知识培训班,并在辖区内开展查绿、补绿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绿化中来;开展“绿色家庭”评比活动,激发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对社区所辖路面规划停车线及停车位,对小区所有车辆进行统一管理,固定车位,共设置公共停车位65处,切实纠正乱停乱放的问题。三是积极推行垃圾分成存放,共设置环保垃圾箱50个,修建封闭式景观垃圾池15座。四是协调城管部门对社区乱搭乱建的建筑和破烂雨阳蓬、防盗网、广告牌一一进行拆除,对小区内市场进行整治,清除乱涂乱画等“牛皮癣”,社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4、强化观念转变,培育“两型”生活方式。一是倡导科学健康消费方式。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加强居民有序用电管理,积极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公发放节能灯具1201个,倡导空调使用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16摄氏度;推广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定期检查辖区内用水管道,监督破损下水道的维修改造,督促辖区内工业节水,引导居民家庭水资源再利用。二是倡导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微循环和回收利用,建立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废家电、废电脑、废旧轮胎以及包装弃物等收集处理机制,推广使用环保袋,引导居民垃圾分类存放,废旧回收工作,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两型”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社区居民“两型”意识逐步增强、“两型”宜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两型”生活方式步入轨道。“两型社区”已初具雏形。
按照目标要求,我区今年确定前川街按照“一站四室一校一点一场所”的标准建设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一门式社区服务站9个,区政府按每个服务站5万元的标准补贴,共计投入45万元,前川街自筹20万元,、等9个社区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一门式”改建。目前9个社区“一门式”服务站建设工作完成。
三、集镇型社区建设
市下达今年全区集镇型社区创建4个,我们采取街乡镇自筹,区政府补贴的方式,共投入建设资金260余万元,全面推开,到目前共完成“一门式”社区服务站10个。
按照发[20xx18号文件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全面推进社区工作参保工作,先后多次联合区财政局、区劳动局、街乡镇组织召开工作协调部署会,研究部署工作。并同区劳动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区社区工作人员参保实施方案》,并报请区委、区政府批准。对全区48个正式运作的`社区共计418人进行了参保资格认定和参保补缴测算,共需补缴资金265万元,建立一套社区工作人员参保档案。积极协调区财政局将参保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5月底,根据当前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需要,我们及时组织了全区社区组织举办了全区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班,邀请市志愿者协调秘书处的专家授课,着重讲解了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志愿服务理念及当前志愿服务的新要求和新动向,共计培训80余人,全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全面开展。标志着我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全面走上正规化。按照当前全区社区工作的需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今年上半年,多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了“关爱空巢老人”专题志愿服务5次,并借助##保洁服务公司的资源,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多次走进区光荣院和##街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并积极筹备###服务队走进黄陂大型志愿者专题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