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一
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这些课文中,有写景的,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也有记事的,讲述了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
课时分配。
《珍珠泉》…………………………1课时。
《小狮子爱尔莎》…………………2课时。
《朱鹮飞回来了》…………………1课时。
积累运用四………………………5课时。
13五彩池。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构想。
通过学生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文章的文字美,蕴寓美。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学习13《五彩池》。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出示投影,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都读懂了什么?你哪些地方还不懂?提出来。
2、小组学习。将你提出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待会我们一起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五彩池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还有像什么的?你能用手中的笔画下来吗?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读读背背。
(3)池水为什么能显出不同的颜色呢?朗读第四自然段。
(4)为什么说“五彩池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三、总结全文。你对五彩持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学生75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3——4《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
5——6《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
《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7——8《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和我们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9——10《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
《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1——12《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
《麦哨》《语文园地六》。
13——1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
《鱼游到了纸上》《语文园地七》。
15——16《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西藏》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语文园地八》。
17——18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渔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三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角度”为主题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目标:
1.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3.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教学重点:
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漫画]。
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
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
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
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提问: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如果学生谈不到,师点拨:扳、似的、吭、束缚、掐住,边说边用出示该词,引导学生练读)。
3.试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点评:落实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练读课文1-4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牛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表现;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鹅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印象。
(2)同位合作这样读一读。
2.过渡:“我们”尤其是“我”怕鹅,可就偏偏遭遇了鹅的袭击。
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5-7自然段,找出读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提问,在学生畅谈中点拨重点:
出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的心理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从中能体会出我非常怕鹅,一点也不敢反抗。
出示“鹅听见了,……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找出动词,体会到在我们眼里“鹅”不怕人,“鹅”大胆地想来袭击我们,我们很怕鹅。“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一句照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练读。
出示“这时,……拉住我不放。”找出象声词,体会到在我眼中,老雄鹅很可怕。练读。
过渡:如果是你亲眼看到这紧张的时刻,你会怎样做?
3.师述:金奎叔来解救我了。
(1)师生配合读8-11自然段,师“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飞快地走了过来,……鹅……,可是……老雄鹅……”
(2)提问:在金奎叔的制压下,鹅怎样了?
(3)分角色读金奎叔与我的对话。请同学们点评他们的朗读,理解金奎叔的话。
四、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师述: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同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相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5名,插班1人。从整体看,本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能坚持写日记,能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写出水平较高的作文,在校中高年级作文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记流水帐。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真诚地待人处事、保护大自然、了解战争,呼唤和平,生命是宝贵的、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00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型阅读。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单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
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
(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8、写字: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四、教学措施。
1、要以《大纲》和《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a加强朗读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b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c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d加强写字的指导,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
4、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成立新的合作学习小组,教会他们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写好合作学习的体会、小论文。
5、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搞社会小调查等活动。五、工作安排。
2月:报名注册;打扫校园环境卫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加强期初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常规课;出好第一期黑板报,完成第一单元教学。上学期教学质量总结。
3月:学雷锋活动及安全工作;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教学月评(1)上好常规课;完成第二、三、四单元教学。
4月:教学月评(2);出好第二期黑板报;城市守信教育;期中教学质量测试、反馈;上好常规课;完成第五、六单元教学。
5月:教学月评(3);五一劳动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第三期主题黑板报;语文知识积累竞赛;完成第七、八单元教学;上好常规复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6个,在阅读中积累含有“静”或“美”字的词语;理解“人间仙境、情不自禁、面目全非”等词的意思。
2、能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原本环境幽美、空气新鲜的小镇,由于人为的原因变得面目全非。
3、通过了解白银仙境的今昔,懂得要保护自然,爱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重点难点:
1、了解白银仙境面目全非的原因。
2、明白人类的悲哀是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感受仙境美。
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看到清澈的河流……)。
二、整体感知。
1、学习新词。
师: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看看这些新词你能过关吗?指名读、齐读。
2、师:在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与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图片内容是非常吻合的?
(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词语来说,随机指导字音、字形)。
(1)“五彩缤纷”的“缤”注意是平舌音。
(2)“随风摇曳”中的“曳”的字形,注意最后一笔是撇。
板书:空气清新。
3、找出文中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感情朗读。(个别读、配乐朗读)。
区分优美和幽美的不同,积累“美”的词语。
(优美:美好。
幽美:幽静美丽)。
(幽静比优美更多了一层幽静、幽雅的意思。)。
(秀美、鲜美、华美、健美、纯美)等。
4、结合图片,想象说话。
(选择其中的一句说。)。
5、齐读课文1——3节,再一次来感受一下白银仙境那世外桃源的芬芳。
要求学生反复读第1节。
6、出示句子:
读句子,理解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师:难怪罗宾逊会情不自禁地说:(学生跟读)。
7、过渡:
人间仙境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课后小结。
三、复习巩固。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3节,要求学生当堂背诵第1节。
2、用几句话来介绍白银仙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六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自学“诬告、辩护、蒙冤受屈、关键、质问、毫不含糊、彻头彻尾、发誓、赌咒、骚动、揭穿、宣告”这些词语,会区别“辩、辨、辫”;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诬”,会读出“质问”的语气。
2、在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诬告、辩护、揭穿、宣告”这几个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熟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在理解内容、了解表达顺序的前提下能按顺序,用自信、肯定的语气复述这段话。
4、联系上下文,想象“法庭内一片寂静,接着便骚动起来”的时候,法庭上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1、读懂林肯辩护词中根据事实判断、推理、分析的一段话,理解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
2、熟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在理解内容、了解表达顺序的前提下能按顺序,用自信、肯定的语气复述这段话。
一、介绍林肯,引入新课。
1、(媒体:图片简介)。
师:图片上的这个人是——(林肯),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林肯。
2、出示句子:林肯是美国历的一位总统,他早年当过律师。
指名读句。(注意:早年)[就是多年以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林肯早年做律师时为别人辩护的事情。
齐读课题:25、律师林肯。
3、律师这种职业是干什么的?(为原告或者被告辩护的人)。
师:这篇课文中林肯为是为——(被告)辩护!这是到底是一起怎样的案子呢?学习课文后你们一定会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自学情况:
[1]接龙读课文。
[2]交流:除了律师林肯,课文中还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随机板书:阿姆斯特朗、福尔逊(读清音译外来词)。
[3]理清人物在案件中的身份。(交流随机板书:被告、证人、原告、律师)。
三、学习2-6节,理清层次,知晓事情的起因。
1、默读课文2-6小节,想一想律师林肯为什么要为被告阿姆斯特朗辩护?找找有关句子来回答。
交流板书:辩护。
(a、基于对被告的了解和对朋友的情谊b、觉得案子有疑点和漏洞,证人诬告c、作为一名律师肩负的伸张正义的责任感)。
2、师:基于对被告的了解和对朋友的情谊,林肯主动——(承担了被告的辩护律师)。
通过认真研究案情后,林肯觉得案子有疑点和漏洞,他断定被告是——(蒙冤受屈)。
作为一名律师,为了伸张正义,林肯要求法庭重新审理这个案子,并决定——(从证人身上打开缺口。)。
3、师:但是证人福尔逊因为被诬告人收买,因此他一口咬定——。(媒体出示)。
板书:收买。
(转述证词)。
证人福尔逊说:
师:在法庭上,林肯又是如何一步步从证人身上打开缺口的呢?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7-16节。
四、学习7-16节,突破难点,理解事情的经过。
1、轻声读7-13小节。
媒体出示。
思考:林肯质问了证人哪三个问题,用直线划出来?想想林肯的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副板书:日期,人物,方位,时刻)
(1)指名读7-13小节。
(2)交流反馈,指导分角色朗读。(质问的语气)。
2、师:林肯在证人福尔逊确定自己的证词后,郑重向大家宣布证人福尔逊是个——。
(什么叫“彻头彻尾”?)。
3、引读14小节,要求学生读出质问的口气来。
[1]出示林肯的辩护词出示图片,边看边理解。
[2]指导读这一节。(胸有成竹、自信)。
[3]出示图片和福尔逊的话,找找图与证词的矛盾之处。
[3]根据提示同桌练习说说这一节。
a:10月18日应是月,11点钟的时候月亮已经,即使,月亮也。月光从往照。而在东边;在西边,福尔逊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看清阿姆斯特朗的脸的。
[4]齐声朗读。(读出质问的语气)。
小结板书:揭穿诬告。
媒体演示:诬告。
5、学习课文16节。
师:法庭内先是一片——,接着便——,法庭上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完成填空。
法庭上一片寂静是因为,接着人群骚动起来,是因为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说:“”终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五、学习17节,小结全文,了解人物品质。
林肯正是用扎实的天文知识揭穿了证人的谎言,使阿姆斯特朗被宣告无罪,而林肯也成了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律师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七
怎样在这短短时间内有效地将本册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落实好,又不显得那么枯燥机械,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下面把我的一些复习思路和收集到的一些复习策略与各位分享。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学生75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一、课标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二、学情分析。
我们4.3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本班存在的问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其中优生较多,可后进生也较多,(如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等)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教育懈怠、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重点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各科老师携手共同提高学生的成绩,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重、难点。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6.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7.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8.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9.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10.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11.用普通话交谈;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12.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3.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有:姜玉凤、张堡城、张洪建、隋洪欣.等。主要措施有: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解难。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5.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1)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
(2)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杂书”,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3)在指导写字和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和书写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2)班共有学生75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比较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白雪剑、周蓓蓓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对于王林、龚温荷等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马凯铖、陈俊帆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八
1、能正确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放肆、哭笑不得、桅杆、龇牙咧嘴”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清文章中人物的关系,复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船长在紧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智慧。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写话训练,以获救后孩子的口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课件。
一、导入新课。
以作者简介引入课文,理清课文人物。
1、先来认识一位作家。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这段话。
2、这堂课,我们将学习的《跳水》一课也是托尔斯泰的作品,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惊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这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船上还有一只调皮的猴子,一位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船长和他的儿子。
二、整体感知。
(一)通读全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填写。
归纳出学习方法:
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能帮助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6节。
1、原来在极度危险的时刻,是船长命令儿子跳水。他是怎么说的?
(1)轻声读读这两句句子。
(2)师指导朗读。要大声,要急切的语气。
2、请学生质疑、解答。
为什么父亲拿枪瞄准儿子?为什么父亲命令儿子向海里跳?
3、小结:
因为父亲意识到孩子此时遭遇了最危急的时刻,所以命令儿子向海里跳。
4、过渡: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船长面对自己的孩子要用如此严厉的命令口气?我们下节课作一番深入的研究。
课后小结。
三、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
2、不看板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九
教学目标:
1.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奇异、神奇、呈现、漫山遍野、赞叹"的意思,会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3.感受五彩池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积累语言。
第1课时。
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初读课文,说说五彩池有哪些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
1、讲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五彩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交流随机出现: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水池形状多(真不错,能把读懂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池水颜色多。
四川藏龙山。
五彩池的水的颜色真鲜艳。
其实五彩池的水都是清水。
石粉能反射阳光。
……。
3、质疑问难,点然学趣。
(1)、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学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同学的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以下交流随机出现: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池水颜色多的原因?
池水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多端?
为什么叫五彩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
什么是石粉?是哪儿来的?(看来你对石粉感兴趣)。
为什么四川藏龙山有这样神奇的自然现象?
……。
先让学生自由说,答案可以多种多样。
(2)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五彩池的主要特点是:
(1)池的形状大小不同,而且玲珑多姿;。
(2)池水的颜色鲜艳多彩。
4.再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美感。
5.鼓励学生自由读,说说各段主要写了什么。
6.作业:摘录课文中描写五彩池形状、颜色的词语。
第2课时。
研读,再现形象悟神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2.借助重点词句试背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2.教学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五彩池的什么?
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的意思写的?
(“大小”是用水深和面积来描述的,写形态多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样奇特的形状用我们熟识的事物一比喻,五彩池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议议读读,教师总结板书。
大的面积水深。
大大小小。
小的菜碟水浅。
形状。
像葫芦像镰刀像脸盆。
玲珑多姿。
恰似盛开的莲花。
(3)对照板书复述课文。
(4)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借助重点词句试背课文。
3.教学第2自然段。
(1)研读思考:课文是怎样把池水鲜艳多彩的景象写得引人入胜的?
(2)学生从写法,修辞,等不同角度分组讨论。
(3)全体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以下内容随机出现:
第1句在文中的作用。对下文来说,它是总起句。对上文来说,它是过渡句。
试比较:
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
鲜艳多彩的池水很美丽。
(后一句可以作总起句,前一句可以做过渡句。“最美丽”三字说明五彩池形状是美丽的,池水更美丽。鼓励学生换几种说法,对比体会。)。
先总写一句,说明水池之多神奇,颜色之多更神奇。
提问:从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漫山遍野、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
然后写池水使人惊奇的色彩变化。连续用了四个“有的”,使人目不暇接。
教师可用板书提示:
上边咖啡色左边湖蓝色一池一颜色。
都是清水。
下边柠檬色右边橄榄色一池多色彩。
(3)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节奏感、美感。
4、练习。
(1)、比较:“呈现”与“表现”的异同。
(2)、按书上要求在自己画的水池上涂好颜色。想一想水池中还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颜色?再在自己设计的`水池上涂一涂颜色。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完成一项任务,比一比谁画的池水颜色更瑰丽、更神奇!
第3课时。
诵读,运用语言赞神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第3、4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检查自读,结合课文解释“凝结、细腻、神奇”的意思。
(2)去掉第3自然段的第1句,请学生读一读,体会第1句的作用。
(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下文显得十分自然。)。
(3)小专家介绍“五彩池”的成因。
2.教学第4自然段。
(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
“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
“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五彩池”是怎样的池?
(2)、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3、诵读最后一句。
(1)说说“赞叹”是什么意思?(称赞、惊叹)。
(2)为什么把“美啊”写在前面?(放在句首,读起来有因“惊叹”而“脱口而出”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赞叹的语气。)。
(3)用倒装句式赞叹景物和人物。
啊,三月的西湖。
啊,新中国的少年。
啊,我们的老师。
4、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15个,其中12个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情境表演法。
教学准备:
1、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
3、投影仪;三棱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投影,导入新课。
1、教师放映几张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2、请学生回答,并问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到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五彩池去看一看。(教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各抒己见,交流资料。
1、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五彩池。
2、教师做适当补充。
五彩池在四川的黄龙风景区。黄龙风景区与九寨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耀眼的明珠。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五彩池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学生通读全文,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讨论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有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先讲了五彩池的传说,接着讲它的形状、颜色、成因;最后总结全文)。
四、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可通过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
2、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应注意的字型及字音。笋是平舌音;矗是翘舌音。耀字左边光,最后一笔应该是竖提。折不能多一点变成拆。
3、让对本课词语理解没问题的学生当小博士,站在台前,谁有不理解的词向他提出疑问,博士作答。教师可适当点拨。
五、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文天地2—(3)。
3、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壮()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引入新课。
1、简要复习本课写作顺序。
2、告诉学生学完本课要为五彩池写出几条广告词。看谁写的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深思,理解内容。
(一)精读重点段。
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24),这一部分写什么?
(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六人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讨论题:
(1)。
课文写了五彩池哪些特点?画出有关词句,
旁边作批注。
(2)五彩池池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
(3)这一段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句,请找出来读一读。
(4)说说每个比喻句都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归纳。
4、学生质疑问难。
5、利用三棱镜演示折射,进一步理解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石笋各异,阳光折射;二是花木倒影。
(二)学习首尾段。
1、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五彩池在哪里?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奶奶讲的故事?
(2)课文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到了那里,你会怎样想?
三、美文美读,整体赏析。
1、学生有感情品读好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2、小组赛读,最后试着背诵打比方的句子。
四、拓展延伸,训练能力。
1、学作小导游。
看投影片向大家讲解。
2、学写广告词。
再次欣赏五彩池的投影片,人人为五彩池写广告词。
老师也准备一句:人间仙境何处寻,请君漫游五彩池。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四段。
2、向父母介绍五彩池,并说颜色变化的原因。
3、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精彩回放。
1、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那些地方?
2、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二、背诵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开卷有益:颜色变的戏法。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2、互相交流,读文收获。
3、合作朗读,角色分工。
4、亲自尝试,实践运用。
四、
文海冲浪:秋天。
写作要点:抓住秋天的特点,注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围绕秋天的画面写一段话,使习作语言生动形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一
教材分析:
《梅兰芳蓄须》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主要讲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比较陌生,所以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音乐等,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走入学生心中,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讲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学建议:
可以用蓄须这件事为线索展开教学,或问题引导,或抠词抠句,或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认识、体会、表达,适时地进行点拨、补充,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个生字,掌握本课多音字。
2.默写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它经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激发对梅兰芳尊敬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梅兰芳蓄须。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
2.过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什么是爱国。
3.教师简介梅兰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掌握新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2)讨论分段。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读。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3.反馈学习情况。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
2.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第1自然段中哪几个词语是对梅兰芳的评价?
五、学习第2~7自然段。
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汇报交流。
(2)句式练习,加深理解。
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会遇到哪些危险和困难?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他宁愿____________,宁愿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3)学生汇报自己朗读的感受,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
六、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激情#课件#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梦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
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七、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文。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八、情感升华,激情总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九、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结合学习链接和资料办一份以梅兰芳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梅兰芳蓄须。
拒演----爱国抗日。
蓄须----拒绝登台为艺术献身。
艺术---民族气节为国家拒艺。
自残---用心良苦。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努力实现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学效果较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开精读学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在教学中,我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对学生的表述情况进行恰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人格和爱国情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二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3.检查预习: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三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激发兴趣)。
2.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叙述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组织研究。
2.展开辩论。
分组,交流想法。
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引导创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六、巩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欢,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板书设计:
乌塔。
我眼看乌塔:热情、执着、有爱心、独立、有理想……。
长出独立的翅膀。
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
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五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面对道德难题时,父亲经过复杂思想斗争后,最终坚守了诚实、守信的品质。可见,《中彩那天》是培养学生“诚实、讲信用”的范本!同时,也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精湛、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道德难题”,懂得诚实,讲信用的高贵品质。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道德难题”,懂得诚实,讲信用的高贵品质。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学法:
1、情境创设法。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亲”入课文当中,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诱导法。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及学生勇于探索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以读代讲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关系,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把读的训练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观察、体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发展。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组织“幸运大抽奖”的游戏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游戏后,询问“中奖者”:你的心情如何?让中奖者发表“中奖感言”。
2、明确学习目标。
(二)导学释疑。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究竟是什么?自学提示的出示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2、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体会父亲的品质。
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在你的眼中,他是的怎样的人。(通过自学提示的引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互学互鉴,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1)组长组织,组织组员读中感悟,圈画有关词句。
(2)组内交流后,班中汇报。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句子三: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子四: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赶”)。
句子五: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重点扣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
(在此环节中,注重各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了“道德难题”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突破教学的重点。)。
(四)巩固提升。
1、学习表达,深化理解(视时间机动)。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心里想些什么呢?咱们试着写一写。
父亲终于拿起了橡皮,他_。
(本环节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引导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突破难点。)。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就话的理解。(本环节联系实际拓展,进一步领悟父亲的抉择之难,再次体会父亲的品质。)。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本课的板书设计是:
诚实+守信=财富。
八、教学反思。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使学生陶醉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出父亲的高贵品质。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从“导——扶——放”上,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运作,立体式展开。
3、评价单调,不够贴近学生,激励性不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自学“诬告、辩护、蒙冤受屈、关键、质问、毫不含糊、彻头彻尾、发誓、赌咒、骚动、揭穿、宣告”这些词语,会区别“辩、辨、辫”;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诬”,会读出“质问”的语气。
2、在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诬告、辩护、揭穿、宣告”这几个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熟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在理解内容、了解表达顺序的前提下能按顺序,用自信、肯定的语气复述这段话。
4、联系上下文,想象“法庭内一片寂静,接着便骚动起来”的时候,法庭上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懂林肯辩护词中根据事实判断、推理、分析的一段话,理解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
2、熟读林肯最精彩的辩护词,在理解内容、了解表达顺序的前提下能按顺序,用自信、肯定的语气复述这段话。
教学过程:
一、介绍林肯,引入新课。
1、(媒体:图片简介)。
师:图片上的这个人是——(林肯),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林肯。
2、出示句子:林肯是美国历的一位总统,他早年当过律师。
指名读句。(注意:早年)[就是多年以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林肯早年做律师时为别人辩护的事情。
齐读课题:25、律师林肯。
3、律师这种职业是干什么的?(为原告或者被告辩护的人)。
师:这篇课文中林肯为是为——(被告)辩护!这是到底是一起怎样的案子呢?学习课文后你们一定会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自学情况:
[1]接龙读课文。
[2]交流:除了律师林肯,课文中还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随机板书:阿姆斯特朗、福尔逊(读清音译外来词)。
[3]理清人物在案件中的身份。(交流随机板书:被告、证人、原告、律师)。
三、学习2-6节,理清层次,知晓事情的起因。
1、默读课文2-6小节,想一想律师林肯为什么要为被告阿姆斯特朗辩护?找找有关句子来回答。
交流板书:辩护。
(a、基于对被告的了解和对朋友的情谊b、觉得案子有疑点和漏洞,证人诬告c、作为一名律师肩负的伸张正义的责任感)。
2、师:基于对被告的了解和对朋友的情谊,林肯主动——(承担了被告的辩护律师)。
通过认真研究案情后,林肯觉得案子有疑点和漏洞,他断定被告是——(蒙冤受屈)。
作为一名律师,为了伸张正义,林肯要求法庭重新审理这个案子,并决定——(从证人身上打开缺口。)。
3、师:但是证人福尔逊因为被诬告人收买,因此他一口咬定——。(媒体出示)。
板书:收买。
(转述证词)。
证人福尔逊说:
师:在法庭上,林肯又是如何一步步从证人身上打开缺口的呢?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7-16节。
四、学习7-16节,突破难点,理解事情的经过。
1、轻声读7-13小节。
媒体出示。
思考:林肯质问了证人哪三个问题,用直线划出来?想想林肯的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副板书:日期,人物,方位,时刻)
(1)指名读7-13小节。
(2)交流反馈,指导分角色朗读。(质问的语气)。
2、师:林肯在证人福尔逊确定自己的证词后,郑重向大家宣布证人福尔逊是个——。
(什么叫“彻头彻尾”?)。
3、引读14小节,要求学生读出质问的口气来。
[1]出示林肯的辩护词出示图片,边看边理解。
[2]指导读这一节。(胸有成竹、自信)。
[3]出示图片和福尔逊的话,找找图与证词的矛盾之处。
[3]根据提示同桌练习说说这一节。
a:10月18日应是月,11点钟的时候月亮已经,即使,月亮也。月光从往照。而在东边;在西边,福尔逊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看清阿姆斯特朗的脸的。
[4]齐声朗读。(读出质问的语气)。
小结板书:揭穿诬告。
媒体演示:诬告。
5、学习课文16节。
师:法庭内先是一片——,接着便——,法庭上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完成填空。
法庭上一片寂静是因为,接着人群骚动起来,是因为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说:“”终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五、学习17节,小结全文,了解人物品质。
林肯正是用扎实的天文知识揭穿了证人的谎言,使阿姆斯特朗被宣告无罪,而林肯也成了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律师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七
1、会自己列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团结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难点: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
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进藏。
3、文成公主进西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4、藏族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谈谈对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西藏的了解。
二、查自学:
1、检查生字。
拉萨大昭寺松赞干布吐蕃仰慕唐太宗嫁遥远陌生依恋书籍牦牛。
2、查词语,质疑解释。
3、读课文。
三、说课文大意,划分段落。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2、学生独立分段,说段意。
3、交流评议。
一(1)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二(2、3)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接受松赞干布的求婚,乐意进藏。
三(4——6)文成公主进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四(7)文成公主为建设西藏做出贡献,藏族人民永远怀念她。
四、按课后第1题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五、交流、评议,随即朗读有关课文。
(2)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什么?(理解所带的人、物都是为了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是为了个人享用。)。
(4)西藏人民为什么热爱文成公主?(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回答)质疑问难。
六、学生默读课文,列出复述提纲。
七、交流提纲、评议。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进藏。
3、文成公主进西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4、藏族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
八、学生复述。
1、各自准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八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十九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品读体验。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二十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每五册十九课。《中彩那天》这是一篇外国小故事,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标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本课的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级正确读写下面词语:财富、修理厂、、方式、赠给、拥挤、道德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4、学习在阅读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经过。
三、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理念。
学习贯彻大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全国各学校教学中所追求的一个立足点。其中有些小学开办的实验课题的立早间是自主,意在突出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学,明确学习重难点,经纲导学,继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习惯。
六、教学程序。
(一)故事对比,发生质疑,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像中彩这种事情已是缕见不鲜了,而大部分的中彩者在中彩时都是同样的激动不已。因此,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中彩事件与本文中的'中彩事件作对比,用较通俗的语言简述二者的差异,突出本文中故事的特别之外。让学通过对比发生的质疑,进而引入新课。
2、过度:课文中的父亲有什么表现呢?
(二)深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句意。
大纲提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涵。
例如:第1自然段写我们家生活不富裕,但却有做人的原则。教学时,可抓住拮据这个词,让学生了解了我们家的做人原则,为后文的最终将车送还同事埋直伏笔,也说明了诚实、守信是我们家一贯的处呈原则。
第6自然段写了母亲说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在教学中,可抓住安慰这词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它包含着母亲对父亲的信任。然后抓住难题一词设计问题,让学生读后回答:父亲正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道德难题?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应该让学生理解得透彻。
第8自然段让我辨别两张彩标的不同。教学中,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下淡淡的痕迹这句话教导学生懂行:父亲曾经想过把大奖留给自己,最后的决定是经过思想斗争的。说明父亲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
第10自然段写一我懂得了诚实才是最富有的道理。在教学中,以这段最后一句话设计问题,让学生读后回答:打电话的时候父亲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说爸爸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家有的时刻?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进一步理解了诚实、有信用的含义,加深体会。
(三)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加深理解课文。
在学了解全文之后,可围绕一个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个中心,利用文中的两幅插图,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观察、想象并条理地说说。让学能过共同讨论,各抒已见,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幅图:这幅图讲述了什么事?图中的我是怎样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呢?
这们,把观察、思维、想象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又加深了对诚实、有信用这一哲理的理解。
(四)朗读,使学生情感升华、有益启发。
苏霍姆斯基主: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在朗读《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时,要读出三个人物的不同情感。母亲是我们家的导师,她的特点是诚实、稳重、宽容、善于影响别人;父亲是一个工作努力、诚实、有责任感,决想使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一家之主。我由兴奋、迷惑、到懂事,不断长大。朗读时要让学生体会这三个人的不同情感,然后进行朗读。这们,学生可以加深理解课文,达到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而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也可以从朗读中进一步得到体会。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生字及新词的教学,并借助板书理解与归纳盲文,练习朗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7个会认字,学会本课生字以及新词;理解“斑驳陆离、罢了”等词的意思。
3.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荷叶图,要求学生说说当自己看到一池碧绿的莲叶时,会想些什么?导入:当作者看到玄武湖的田田莲叶就会心生感动,想起祖母,为什么呢?学习了课文《莲叶青青》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新词。
3.教师分发学习纸条,巡视。
4.检查自学情况:
(1)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组词。
(3)重点指导书写“斑、缸、替”。
5.找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解决环节一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小组内互动交流。
2.反馈分段情况。(教学预设:)。
第一段(1):写作者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勾起了对祖母的回忆。
第二段(2-4):回忆了祖母每年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荷花的情景。
第三段(5-7):写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
第四段(8):照应开头,写我看着一池的莲叶想到了祖母,令“我”感动。
3.指出回忆祖母令“我”感动的事的部分,并再次概括内容。
4.谈感受,朗读。
提出学习任务: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句子。
2.展示自己积累到的诗句。谈谈作者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诗句的原因。(那些句子都不能与祖母相比,“我”只想到祖母。)。
3.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了解作者的心事,感情朗读句子。(预设:对祖母的思念,作者由景到人,触景生情。)。
提出学习要求。
五、小结。
感悟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我”对祖母的思念。
六、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把5-7自然段多读几次。
2.抄写生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课件大全(22篇)篇二十二
一、听写词语,串联说话,质疑问难:
1、听写词语(1)李时珍(2)明朝(3)药物学家(4)医学家(5)《本草纲目》。
出示句子: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编写了《本草纲目》。
3、质疑问难。
二、以问题为导向,研读3-5段:
1、师:他为什么编写这本书?
2、师:他是怎样编写这本书的?用心去读每句话,你会很感动的。
读好每句话,问: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
3、师:这是一部怎样的书?你从这些数字中读懂什么?
交流:27年100多万字1800多种(穿插理解:完善)。
三、凸现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1、师:你现在知道李时珍做了什么吗?请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引导生说:(1)因为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立志行医。(2)因为他在22岁时就能帮父亲解决疑难病症,所以他的父亲同意他学医。(3)因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的缺点,所以他要重新编一本完善的书。(4)因为他不但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上山采药,虚心拜访别人,所以写出的《本草纲目》。
四、激情总结,深化情感:
师:正因为李时珍他有……,所以成为……,编写了一部伟大而又完善药物书!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吧!——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