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每一篇作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一
1)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2)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4)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6)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7)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8)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9)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10)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1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13)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14)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15)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16)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17)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18)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19)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20)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文档为doc格式。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二
1)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2)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4)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6)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7)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8)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9)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10)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1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13)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14)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15)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16)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17)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18)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19)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20)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三
6、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1、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6、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7、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20、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四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名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1)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3)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4)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5)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6)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7)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8)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9)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10)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1)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2)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13)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
――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4)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5)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6) 凡法始立必有病。
――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7)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唐)《天论上》
18) 法小弛则是非驳。
――刘禹锡(唐)《天论上》
19)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20)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崔敦礼(宋)《刍言》
1)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2)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3)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4)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5)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
6)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7)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8) 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
一种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
9) 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10)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1)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
12)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霍姆斯《普通法》
13)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4)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5) 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
16)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
17) 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
18) 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9) 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法谚
20)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
1)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2)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洛克(英)《政府论》
3)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 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格老秀斯(荷)
5) 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6)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7)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战国)《商君书·定分》
8) 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9) 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
――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10) 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11) 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霍布斯(英)《利维坦》
12)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3) 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4)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5)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英)《政府论》
16) 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7)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8) 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
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
――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19)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五
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7、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8、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9、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12、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4、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6、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六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没有了法律,我们的国度将变得不堪入目,一片狼藉,作为青少年,更应该把法律牢记心中。
有的人,无视法律,我曾经看过一些关于法律的书,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解到如何行使权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有一件坏事触犯到了法律,受害人就可能会失去一切,甚至生命,人命关天,如果我们不遵守法律,后果将是多么的严重啊!
我曾听说了一件事情。
一个男孩,因为爱玩游戏,连学都算不上了,他经常欺骗自己的父母,问他们要钱,他们家本来就十分的穷,他还用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去打游戏。有一天,他问父母要钱,父母确实没钱了,他便辱骂父母,妹妹在一旁哭着,他没有钱了,便去偷别人的,一有钱,就去他喜欢的网吧上网,但因为钱太少,便被赶了出来。
当时他十分的生气,他看见了自己的妹妹拿着一百块钱,这是父母几个月前给她的,她一直没舍得花,她想用这一百块钱给爸爸妈妈买点好吃的,不料,被哥哥撞上。
那个男孩把妹妹拉到一条偏僻的小路,手里拿着刀,男孩问妹妹要那一百块钱,妹妹不愿意,男孩便举起刀逼迫她,男孩害怕妹妹求救,便捂住她的嘴,拿刀向妹妹胸口上刺去,鲜红的血流了出来,这个仅年仅七岁的小女孩的生命就到此结束了,过了不久,男孩被警方逮捕了。
仅仅一个年幼的孩子,男孩都舍得杀了她,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妹妹,男孩就是对法律一无所知,才会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由此可见,不懂得法律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法律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就是因为法律的重要,所以才要更守法,遵守法律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社会的根本途径,所以为了社会的安定,更为了我们的自身,我们必须要自觉守法,因为法律是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益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所以要自觉守法。
守法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七
5)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7)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8)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10)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2)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6)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17)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19)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20)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八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平正义起着重要作用。学习法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学习法律,不仅可以使个人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还可以培养正确的法治意识,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和伴随而来的责任感。下面就是我个人对学习法律重要性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法律可以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和维权意识,很容易被他人侵犯甚至欺压。而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能够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学习法律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维权能力,使我们在法律纠纷中能够理性地应对和解决问题,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纷争。
其次,学习法律能够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约束力,进而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这种意识将使我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同时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和质量。只有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进而,学习法律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健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法律是社会道德的最低保障线,通过学习法律,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到社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还能够明白法律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我们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例和法律条文,深刻了解到法律的司法精神和社会效应。这种认识将促使我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养成遵纪守法、守法意识的良好习惯,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最后,学习法律让我感受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法律是社会底线,也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的保障。通过学习法律,我深刻认识到了法律背后所承载的责任,成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并体悟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为社会贡献力量。作为学习者,我们应该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法律的学习和推广中,共同建设一个法治社会。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以身作则,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学习法律对于我们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法律,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维权能力,培养正确的法治意识,形成健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学习法律的过程可能艰辛,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握住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为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够通过我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更多的人,让社会在法治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发展。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有两种思想。今天也借此演讲的机会,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强廉洁自律修养,做好人、做好事》。
有人问,做好人、做好事有什么标准吗。其实这个问题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度。但今天我要说的是,做好人、做好事就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由此而继承和发展的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群众满意、答应、高兴、赞成,作为做好人、做好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人受其利;不以一己为害,而使天下人释其害。
做好人、做好事,就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人前人后都一样。古人云: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事;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纤维之事;这就是说做人、做事情要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象雷锋、郑培民,李素丽,李连成等模范人物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做事就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事为博百姓笑,不为烽火戏诸侯。
做好人、做好事就要一身正气,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治国就是治吏,治吏就是教育干部管好手中的权力。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执了政,掌了权,更要谨慎”。原苏共领导人雷日科夫说:“权力应成为一种负担,当他变成了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当他变成一种乐趣时,一切就完了”。前苏联帝国的崩溃,已经验证了一切。其实共产党员就有一种特权那就是最为革命而战。像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做好人、做好事就应该安于清贫,知足长乐。唐代名臣陈说《钱本草》一书中说:钱味甘,大热,有毒,能利帮国,污贤达,胃清廉。从中可以领悟到宁可清贫,不可浊富。不忧一家之贫,所忧四海之饥。有句格言:鱼贪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俗话说: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这应该成为我的座右铭,牢记于心。
做好人、做好事应做到:人格上自重,心灵上自省,思想上自警,精神上自励。自重自爱者,就不会自取其辱;心灵自省者,“静坐常思过己”,“吾日三省我身”。思想上自警者,就会提高警惕,告戒自己,以人为镜,鉴往只来;精神上自励。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
3)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4)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5)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6)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8)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9)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10)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11)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12)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3)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4)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5)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17)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8)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9)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20)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一
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6)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7)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8)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9)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0)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3)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4)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6)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7)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8)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9)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二
学习法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学习法律将使我们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段:法律意识的培养。
学习法律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提高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在行为中自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权威的一种思维习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规避风险,预防和解决法律问题。同时,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成熟度。
第三段:法律知识的提升。
学习法律可以提升我们的法律知识。法律知识是指对法律规定和法律原则的了解。法律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规避法律风险,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比如,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以保护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法律知识,我们才能在面临法律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段:公民素质的提高。
学习法律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公民素质。公民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修养与素质。法律是社会最基本的规范,学习法律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不仅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更能以身作则,引导他人遵守法律,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学习法律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成为一个理性、聪明、公正的公民。
第五段:为社会做贡献。
最后,学习法律还能使我们为社会做出贡献。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学习法律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援助、参与公益法律活动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保护他们的权益。比如,我们可以参与环境保护诉讼,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我们还可以参与义务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各类法律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能够将法律知识付诸实践,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总结:
学习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学习法律,我们可以培养法律意识和提升法律知识,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不论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重视学习法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以更加理性、公正的方式参与社会。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三
3)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4)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5)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8)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11)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2)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我身上。——阿奎那。
13)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14)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15)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6)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17)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20)我不一样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四
金先生应聘到某服装公司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金先生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公司采取的是手工考勤制度。金先生因工作与部门负责人发生口角,被该公司口头将其辞退。7月,金先生领取了当月工资和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离开了该公司。但金先生认为:他在公司工作期间,由于车间是两班倒,机械随时可能出毛病,单位安排他的工作时间是早8点至晚8点,而且双休日和节假日经常加班。因此他要求该公司支付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的加班费23880元。该公司称:金先生在单位每天工作8小时。因此没有答应金先生的要求。金先生随后到仲裁申诉,仲裁受理后要求该公司提供金先生的考勤表。但是,由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已更换,考勤表遗失,该公司未能提供,也没有提供金先生每天没有延长工作时间及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均未加班的证据,因此,仲裁委员会裁决该公司一次性支付金先生2万多元的劳动报酬。该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审理后做出了相同的判决。
随着劳动者劳动者法律,法规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也不排除有个别人趁机钻法律的空子,仿佛一时间用人单位都成了被告。那么,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从何谈起呢?笔者以为:用人单位的维权应以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为基本出发点,以依法进行科学劳动用工管理为落脚点,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劳动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是杜绝劳动争议发生和维护用人单位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劳动管理的考勤操作这个基础环节上就存在不少问题。在大量劳动争议案件中,因用人单位对员工考勤管理粗糙或根本没有考勤管理,造成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败诉的案件时有发生,不能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加以思考和探讨,其目的在于完善和健全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制度,实现考勤管理的科学化。
法律规定:因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比如劳动者申诉索要加班、加点工资及病假、工伤工资等)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如不能举证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有的用人单位或是因没有考勤表可举证:或是虽有考勤表但由于没有当事人本人签字认可,致使无法认定其证据材料的真实性等原因,屡遭败诉,不得不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究其原因,不外乎用人单位疏于考勤管理使然。认真分析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中考勤管理缺失和不当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存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多数企业的考勤一直沿用传统的考勤方法。即在考勤表中只有出勤、病事假、夜班、产假、探亲假、公假、迟到、早退、婚丧假、工伤假、旷工等考勤记载,尚缺加班、加点时间及加班日期的记载,特别是在一个考勤周期结束时,只有考勤员和负责人签名没有被考勤者本人签名这一关键环节。
二是个别企业考勤管理粗糙。主要表现为:(1)考勤表只有对出勤日期的简单记载;(2)不能说明员工未出勤的理由(因病假、工伤假等为带薪假日);(3)不能足以说明劳动者上下班的具体时间(因可能出现超时加班工作的情况);(4)可能发生代划考勤的情况;(5)没有员工公休日加班后一个考勤周期内,经调休后的综合加班记载;(6)一个考勤周期结束后没有员工的签字认可。
三是少数企业忽视考勤管理。主要表现是对劳动经济中人力资源效能发挥问题缺乏认识,频繁更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职员,其后果是使企业劳动管理工作处于瘫痪状态。这样的企业考勤资料往往得不到妥善保管。
以上是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劳动管理中对员工考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企业就劳动者因减少劳动报酬提请仲裁的胜诉率,企业如不能拿出有效的考勤管理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时移而事异,事异则法不同。传统的“刻舟示剑”式的考勤管理必须加以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切准法制的脉搏,从而达到科学劳动管理的目的。
针对目前大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改进方法有四:
其一是用人单位要加强法制观念,要从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提高对劳动管理的认识,充分理解考勤管理这一基础环节的重要性。
其二是改进目前正在使用的考勤表。在原有出勤、病事假、夜班、产假、探亲假、公假、迟到、早退、婚丧假、工伤假、旷工的基础上增加对被考勤者加班日期、调休、加班时间的记载和统计,并在一个考勤周期内,不仅要有主管部门负责人和考勤员签字,还必须有被考勤者的签字认可;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采用打卡或是民脑指纹考勤与手工考勤相结合的方法对同一员工进行考勤,此种方法便于加班时间和加班日期的综合计算的统计,但一个考勤周期内也不能忽视考勤者本人签字这一关键环节。
其三是用人单位要注重对考勤资料的定期收集和存档管理,把考勤资料的管理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去。一个考勤周期结束后、一个年度考勤结束后,用人单位应按部门、按周期、按年度分别把考勤资料装订成册由专人存档妥善保管。
其四是如遇员工旷工、不辞而别等特殊情况,一个考勤周期内员工不能签字认可时,应由该员工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在考勤表中注明理由。同时,企业劳动管理主管部门要按照员工知道的考勤管理制度或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时做出书面处理决定并通知员工本人。
考勤管理,是企业劳动纪律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对象是公司全体员工。它通过约束的手段来统一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业绩。
,严重损害了遵纪守规的员工利益。
评价一个人,我们向来注重:是否讲诚信、是否重责任。类似地,判断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从考勤上,便可见一斑。因为这是一种工作态度,态度又往往体现在行为上,而行为又是个人表现的最基本判断指标。
公司考勤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罚款扣钱,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自觉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员工创造更加有前景的发展空间,使所有员工能够处在一种公正、公平的环境下工作。
罚款扣款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激励,让员工心中明白激励的成分要比罚款的成分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企业,只有切实贯彻并执行了一套合理的制度,才有成功的保障。而考勤制度则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态度,从出勤情况可以很快看出,谁在努力工作,谁在寻找理由混日子。
所以,考勤事虽小,态度决定成败。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五
4)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5)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8)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威·索林。
9)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索福克勒斯。
11)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12)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1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14)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16)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7)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19)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20)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法律的重要性(汇总16篇)篇十六
1)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
2)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3)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4)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5)我们无力反抗真理。
6)法律旨在防止强势者为所欲为。
7)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法律解释及合同解释的一项基本原则)。
8)一旦合中出现含混不清的表述,应尽量做出有助于保障标的物之安全的解释。
9)享有权利的人可以放弃他所享有的权利。
10)沉默将被理解为同意。
11)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件。(恰好是对“司法能动主义”的批评)。
12)无法在司法程序中被采信的事实就等于不存在。
13)当一部制定法所为之服务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这部法律也便会随之消失。
14)想用自己的财物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度。
15)合法的婚姻以双方之合意为要件,不因同居之事实而成立。
16)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司法管辖权。引申义:一个主权国家不得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司法管辖权。
17)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