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方特色的小吃篇一
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想家的时候,常常让人魂牵梦萦的是家乡那可口的各式小吃。更何况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宝岛——台湾呢。那里的小吃琳琅满目,酸甜苦辣咸香臭,样样俱全,真是老饕们的乐土。而我独独喜欢上那闻起来臭烘烘的油炸臭豆腐。
小时候,听大人们形容某种东西很臭的时候,总是说:“这东西跟臭豆腐一样臭。”那时我对臭豆腐开始有了莫名的恐惧,每次看到大人们大块朵颐的吃着臭豆腐的样子,我就会有说不出的难受。直到去年暑假我回到台中,对臭豆腐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怀着忐忑不安和疑惑的心情挨着他们,而且还特意用手捏着鼻子。大人们拿起筷子开始“埋头苦干”,我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另类,一种想要尝试的勇气涌上心头。
当我吃下人生中第一口臭豆腐时,我惊呆了:这外酥里嫩四四方方的豆腐,它闻起来的味道和吃下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搭配着特制的酱料和泡菜,在嘴里慢慢咀嚼慢慢体会,竟然一点臭的味道都感觉不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难怪大人们常说,臭豆腐就是闻着臭,吃着香!
有了第一次的体验,我就经常光顾这家,有时没吃到还会觉得沮丧呢。
现在每次回到家乡,我都会急不可待的冲去夜市找寻我爱吃的臭豆腐。如果有朋友到台湾旅行,我强烈推荐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台中中华路的谭子臭豆腐哦!
地方特色的小吃篇二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区域网络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要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并具体论述了长春地区开展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的重点。由于社会需要图书馆向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并且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正发展到了这一时期,因此,作为一个比较落后的区域长春地区来讲,如果我们不能抓紧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就将会在传递信息、满足读者需求方面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甚至可能被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所淘汰。然而要搞好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不能忽视,那就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问题。目前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共建共享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流,只有图书馆之间的团体协作,建立完善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和社会的需求。
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形成,如果按行政区划分可分为四级,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级图书馆网络主要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辽宁、中山等骨干图书馆组成,承担网络一级站的功能,省级网络主要由省级馆组成,承担网络二级站的功能。市级网络主要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图书馆组成并与县级图书馆形成的网点组成区域网络,作为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既要上联国家级、省级网络形成三级网站,又要下联各个县区图书馆,因此中心城市图书馆与县级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这个整体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主要是看这个整体的资源是否具有特色,只有拥有别人没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才是网上有用的资源。
可见,对于网上图书馆来说,要想留住读者,信息资源就必须有特色,你有别人也有,读者就不会在网上检索我们的信息,上级网也不会允许我们的信息上网发行。因此,就长春(包括各县区)的图书馆而言,作为一个整体,数据库建设必须有特色。建设有特色的数据库,先决条件是各馆的文献收藏要有特色,地方文献、地域的经济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特色等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因此,我们在文献收藏方面必须围绕着地域特色来进行。实现网络化后,绝大多数信息要从网上收集,提供给读者和用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向网上提供信息。有特色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
问题主要集中在县级馆。一是经费严重短缺,难以形成特色,制约了特色馆藏建设。二是馆藏质量差,能发挥作用的书不多,更谈不上特色,能挑选出形成特色的文献微乎其微。三是基础业务工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图书分类、编目著录格式等不标准、不规范,给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带来一定的困难。四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构,要形成特色达到资源共享,成员馆就要遵守协议,尽职尽责,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整体观念。
面对文献数量巨增、价格上涨、购书费短缺等状况,各县级馆要想把自身办成基层的文献信息中心,只有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这一条路,即走特色化资源建设这一条路。
2.2.1全局观念。各县区馆在进行本馆文献资源建设时,不仅要考虑本馆的需要,还要从长春市的整体需要出发,以整体利益为重,兼顾本馆利益,克服自行其是、追求大而全的做法,从整体上协调各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形成共同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2.2经济观念。在投入稳定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产出是一种正确的经济观念。目前,在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经济观念相当淡薄。在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重复购置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长春地区也是如此。在现有的经费条件下,必须考虑使每一分钱都用得值得、恰当。那么,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协调,减少重复与浪费,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惟一出路。
2.2.3文献资源为社会所有观念。近年来,这一观念已有所突破,许多科研院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已纷纷向社会敞开大门,接纳社会读者。在此,我们必须树立文献资源为社会所有的观念,把文献资源看成是社会共同的财富,让社会所有读者都能利用,提高文献利用率。
2.3.1应尽快成立长春市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协调规则。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要想运转正常,必须要有一定的调控系统。目前,我国有的调控机构已建立起来了,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调控机构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即缺乏约束机制,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约束机制主要是指经费保障、运行规范及违规处罚等条款。长春市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领导小组成立后,必须树立其权威性,以保证该系统的健康运行。
2.3.2建立和完善长春市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核心。建立这个体系不能只靠长春图书馆一家或几个县区馆,而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进行总体布局,建立长春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文献资源总体布局,是指一个地区对有价值的文献收集的完备程度及其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即纳入规划的每一个文献收藏单位,必须按事先规划好的文献范围、出版类型及其它特征,负责补充属于自己的应收集的范围,从而在整个地区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文献保障体系。
2.3.3各馆尤其是县区馆应有统一的图书馆业务标准,而此标准应向长春图书馆正在执行的标准靠拢。信息相互识别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一个基本条件,建立统一的信息识别系统,就是要建立一个强制的全面的文献资源共享标准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应包括分类和文献著录的内容、格式、检索途径的标准化及文献传递的方式、手段标准化等。建议长春地区各县区馆在实现现代化选择软件系统方面,都应选择ilas系统,以做到在计算机网络下参与共享的图书馆之间,软硬件能相互兼容,信息相互识别。
2.3.4加速县区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因此县区馆应注重对计算机、现代通讯设备的投入。
2.3.5加强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长春图书馆现已开展了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的编制,待将来按布局各县区馆实现了馆藏特色化之后,我们还从总体布局上编制联合目录上网发行。
2.3.6加强人才培养。21世纪图书馆的特点是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咨询共享网络化;工作人员知识专业化。建立一支专业索质高,既懂图书馆业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队伍是当务之急。因此,各县区馆及其主管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有力措施以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除了做好以上几点外,在实施文献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应避免步入认识上的误区:一是仅仅强调文献资源共享的节支作用,把文献资源共享作为缓解图书馆采购经费不足的应急之策,而忽视自身的责任,即都有为网络提供资源的义务;二是过于强调资源共享在提高馆藏利用率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阵地服务所需的大众化、普及性读物的采购。这是我们在资源共建共享中不能不注意的问题。
1、陈秀英等.试论区域性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定位,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出处〕 图书馆学研究 2000(5)
地方特色的小吃篇三
东北秧歌原来只是过年前后作为一种大众喜庆形式来组织,如今多以社区老年活动的形式存在。小编整理了东北秧歌地方特色,欢迎欣赏与借鉴。
满族秧歌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锣、龙笛、大三弦、察拉齐(拍板)、八角鼓、花棍等,满族萨满祭祀歌舞用乐器有锭鼓、抓鼓、单鼓、鼓鞭、腰铃、拍板、小腰铃、三弦、琵琶、三节棍、花棍等,两者对照基本一致。满族秧歌一般是由唢呐和鼓点伴奏,舞曲节奏比较明快,很受大众的喜欢。节奏明快的原因是和满族生活的地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关东大地,冬季严寒,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而北方汉子为了御寒,常常将酒作为御寒的媒介。他们性格也粗犷,充满一种豪迈的阳刚之气。渔猎生活,比较紧张激烈,充满着一些危险,在追杀野兽和捕渔的时候,不仅需要很多的经验,还要求具备勇敢、敏捷、机警、洒脱和凶猛。而渔猎成功之后,人们欢庆的喜悦也是超出寻常,激情澎湃,豪情满怀,喜形于色,边歌边舞。舞者、歌者、观者都会情融其中。有的满族舞蹈不用歌曲伴舞,而是用器乐曲伴奏。如满族秧歌,除一开始有“秧歌帽”志喜外,大部分舞蹈都是唢呐和鼓声伴奏,其音乐特点十分火爆、明快、节奏强烈。换言之,这种歌舞来自于生活,歌颂生活,也是在表现生活。展示生活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乐观、勇敢的精神风貌。
北方汉子质朴、豪爽、直率、粗犷,这种个性也会反映到娱乐和乐曲中来。而渔猎生活的环境,也使东北男人在生产中加快了生活的节奏。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自然会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来。北方四季分明,到了冬季,生产作业减少,业余时间就加大了娱乐活动的空间。东北“猫冬”的时候,也就是休闲的季节,东北人常常用秧歌来进行娱乐,以愉悦精神、锻炼体魄。于是,东北秧歌被称为“火辣辣”的,充满激情和豪气的一种娱乐形式。
满族舞曲感情朴实、浓烈,曲调新颖。前两句类似汉族歌曲里的衬词,以切分音为主的节奏组成,节奏型都是4分之3、4分之2组成的变换拍子,后4句进入4分之2的均等节奏型。全曲只有“1、2、3”3音列上下级进而构成,旋律起伏不大,结构方整,节奏明确,构成了满族歌舞曲独特的音乐风格。一段通常是3个或7个音阶,循环往复,鼓点、唢呐、铜罗等乐器的伴奏,也是如此。节奏变化时,会在快慢上去体现。在典型的满族秧歌舞蹈中,出征、鹰猎、打鱼、求婚、凯旋、庆祝等几个部分的歌舞表演,其音乐伴奏都几乎是一个主调,在反复地循环。只有个别的地方,有的`加快或者放慢一些。
满族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较为集中。由于节奏明快、音段反复等原因,曲调相对简单,便于掌握,老百姓易于接受。在满族秧歌中主要表现猎人追袭动物射猎的场面,模拟征战和狩猎的舞姿,模仿骏马奔腾,鹰雀飞翔的动作,都是在人们不断地传承中得以延续和繁衍。
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曲调,就便于传播,这样也就增加了流传深度和广度。例如:在1234567这7个音阶中,秧歌的曲调只是3212321,只占前3个音阶。而老百姓往往用“辣椒茄子萝卜葱”来替代。对于对音律不太熟悉的人来说也可以轻易地掌握。这样,熟悉的人越多,流传得也就越广。清代的民间舞蹈不仅继承了历史的传统,而且在社会文化的进程中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满族秧歌乐曲的热烈奔放,开朗诙谐,充分展示了关东的风情民俗。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从表演形式、乐曲到角色、装扮及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进入了现代的满族秧歌更成为了大众娱乐健身的一种群众性活动。
地方特色的小吃篇四
;在依法治国的新时期,档案事业要发展,必须实行依法治档。可以这样说,立法工作在档案事业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地方档案立法工作者要做好档案立法,必须抓住地方立法的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就是体现出档案工作的地方特色。没有地方特色,地方档案立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就会失去生命力。
要保证地方档案立法具有地方特色,就必须弄清什么是档案立法的地方特色。通过几年的档案立法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档案立法的地方特色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这个地方特色就是要使国家档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国家部门制定并发布实施的档案规章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由于我们目前的国情,各地档案事业发展不太平衡,国家档案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很难涵盖各地实际情况,有的问题只能作原则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档案立法就可以根据本地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对档案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款进行细化和延伸,使国家档案法律法规能够在本地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其次,解决国家档案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问题。国家档案立法和地方档案立法的调整范围不尽相同。有的问题由国家通过立法来解决,有的问题由地方立法解决,有的问题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解决。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经验的局限、时机不成熟、各地情况不平衡等,本应由国家档案立法解决或应由国家和地方档案立法共同解决的问题,国家档案立法没有及时做出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可以根据本地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下,就某些急于解决的问题先行立法,为国家档案立法积累经验。最后,解决本地档案工作的实际问题。就是针对档案工作的地方特色,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使这种有地方特色的档案工作在档案事业的大环境下,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这是体现档案立法地方特色的主要所在。也可以说,解决档案工作的地方实际问题就是体现档案立法的地方特色。
一、地方立法部门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档案工作发展情况、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清楚哪些方面需要立法及立法的轻、重、缓、急。一是由省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立法机构在每年年底前组织一次档案立法调查,征求档案部门的意见,搞好档案立法预测,并提供立法计划。在归纳总结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为下年度档案立法计划理清思路。然后根据汇总的情况,召开档案立法座谈会,反复论证,提炼、拟订出下年度档案立法计划。二是档案立法工作者要深入到档案工作的基层,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在档案工作一线贯彻实施的情况,即哪些档案法律法规或者哪些条款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哪些规定得比较原则,具体操作有难度,需要地方档案立法进行细化或延伸;哪些方面的档案工作没有档案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地方进行档案立法及如何进行档案立法。三是要进一步拓宽档案立法征求意见的渠道。目前,我们档案立法征求意见的渠道主要局限在档案系统内部,这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认识的局限性。要拓宽渠道,就要把征求意见的对象拓宽到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在档案工作一线的档案工作人员。他们长期从事档案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对档案工作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只有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档案立法才能全面真实地体现地方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才具有地方特色,才能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二、地方档案立法工作者既要善于把握地方档案工作的全局,更要着重抓住地方档案工作的特殊问题。每个地方的档案工作都有其总体战略、整体安排。地方档案立法首先要反映这种总体战略和整体安排,然后要与地方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解决地方档案工作的特殊问题。地方档案立法在解决地方档案工作特殊问题时,一定要在本地档案工作的总体战略的框架内,不能违背或与之冲突。如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海上山东发展很快,如果通过地方档案立法规范海洋渔业档案,为海上山东发展服务,就是解决档案工作的地方特殊问题。再如山东是农业大省,规范农业农村档案就非常必要,山东为此专门出台了《山东省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东农村建档率已超过90%。这种既能反映档案工作的全局,又能解决档案工作特殊问题的地方档案立法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档案立法的地方特色。
三、地方档案立法工作者要勤于调查,善于研究,正确处理国家和地方的关系。地方档案立法工作者不仅要熟悉和掌握本地档案立法的实际情况,还要调查了解国家档案立法和外地档案立法的情况。这样才能了解全局,正确处理好本地档案立法与国家档案立法的关系,显示出地方档案立法的特色。这就要求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立法原则和精神,了解国家档案立法的进展情况,即要了解国家目前或将要进行哪些档案立法的起草或制定、修改或废止。若不了解国家档案立法的进展情况,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就某一个项目,国家与地方同时立法,这样地方搞出来的档案法规或规章很可能与国家搞出来的法律法规相类似,没有什么特色可言。甚至可能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抵触,违背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面临一出台就被废止或无效的可能。处理好与国家档案立法的关系,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者不必要的冲突和抵触,地方档案立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国家档案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延伸,对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规定的,进行补充立法,对国家没有立法的档案工作的某些方面,进行单独立法,从而体现出地方档案立法的特色来。同时,要加强与外省、市档案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地方档案立法,尽管各地情况不同,但也有许多共性。本地完全可以学习、借鉴外地档案立法的一些良好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大胆借鉴、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档案工作的特点,体现出自己的立法特色。如山东省为修改《山东省档案条例》,就专门到外省进行了立法考察,学习了许多好经验,并大胆进行了借鉴。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吸收、引进档案工作水平先进国家的档案立法成果,以进一步加快本地档案立法速度,提高立法水平,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立法特色。
四、地方立法的每个环节都要以体现地方特色为原则,严格把关,使档案法规规章真正体现地方特色。一是在拟定地方档案立法计划或规划时,就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论证,保证列入计划或规划的项目有地方特色,对那些可能简单重复国家档案法律法规而毫无地方特色的项目坚决不能列入计划或规划。二是起草部门和人员在起草前,要深入工作实际,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所调整的档案工作社会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弄清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起草。在起草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要随时进行调查研究,把问题及时消化掉。三是地方政府立法机构在审查、组织协调档案法规规章草案时,也要广泛征求本地档案系统、有关的政府工作部门、基层档案工作者、行政管理相对人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草案内容是否符合当地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地方特色,各个条款是否具体可行等重点进行调查研究和讨论。只有在草案符合这些特点后,才能提交政府党务会议、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四是政府常务会议和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档案法规规章草案时,也要严格把关,对那些基本照抄、照搬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草案要坚决否决或不予审议;对那些部分照抄、照搬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的草案,可在分析情况后区别对待,对确有必要适当重复的,可保留,对不必要重复的,要坚决去掉。只要在档案立法的各个环节把好关,就能够使地方档案立法体现出地方特色。
地方档案立法在坚持地方特色原则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体现地方档案立法特色的同时,要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抵触,不能违背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更不能越权立法。2、要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在坚持档案工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既要服从全国档案工作的大局,也要服从于本地各项社会事业的总体安排,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能仅从本地或本部门利益的角度进行档案立法。3、避免不必要地重复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地方档案立法贵在体现地方特色,着重解决地方档案工作的实际问题或特殊问题,不一定如国家法律法规那样系统、全面,非为保持档案法规规章的通篇协调、连接,一般不要重复上位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方档案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进行哪些方面的立法。除了综合性的地方档案法规外,要避免大而全式的立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立法工作切实具有地方特色,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档案局 250001)
相关热词搜索:;地方特色的小吃篇五
与小洲相识,是在大一上学期,她是我义讲的服务点。
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明清时期建设的建筑其实随处可见,比如清代道光年间建的司马府第,镬耳风火墙的造型是其主人身份地位的最好象征;历时几百年的蚝壳屋现在仍有人在居住;在明代古井打水,对于小洲村民似乎也不过是平常;横纵向延伸足足十米远的古榕树,给村中人以富贵吉祥的祝福……在小巷中的他们显得很不起眼,但是一转角你便能见到。他们,藏在一条条窄巷中,藏在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建筑之中。
他们似乎与小洲村已经融为了一体,又似乎并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他们这个所生所长之地,他们并不了解这几百年历史的小洲。他们之所以与小洲像是一体的,是因为他们重塑了小洲的特色,他们以一家又一家的店重塑了小洲的特色。古建筑淹没在排排高楼里,淹没在各种特色小店之中。本应是主角的古建筑,却常常成了配角,屡屡被人遗忘。来到了小洲,游客才发现,比之古建筑所蕴涵的文化,更吸引他们的或许是小洲的文艺气息。
因为想要看到小洲的古典文化而到小洲,甚至是在这里住下来,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人,过去的旧房子不得不被拆掉,现代的新房子就此建起,租给更多外来人入住。如此,便满足了更多想要住进来的“艺术家”们,收租也成为小洲村民的另一经济来源。各种小吃店,各种精品店,也是同理。小洲也就变成了新旧夹杂,或者是新多旧少的古村庄。
现在的人去完小洲,大多都会问一句:啊?就是这样?“走在村落里,河涌蜿蜒交错、造型各异的小桥枕溪流之上,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古老的宫庙朴实淡雅,传统的民居参差错落,在绿树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画有小溪、绿树、灰垣、素瓦等具有岭南水乡特点的水墨画。”小洲显然不能撑起百度百科对它的风景评价。“岭南最具水乡特色的古村庄”,也并不是那么地名副其实。
而关于小洲几百年的文化,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知道多少?又有多少是准确的呢?作为小洲村义讲小分队的一员,或许更加知道小洲文化资料记载的缺失、寻找的无奈及传播的困难。在开展义讲之前,为了有更多游客愿意参加我们的活动,了解小洲的历史,费了很大的功夫策划出了小洲文化导赏的活动。设计地图、设计印章、设计礼品、设计流程,准备了两个多月才开始了第一次义讲。现在我们已经做了五六次的服务,我依然害怕游客的拒绝或者评价。我羞于问别人“愿意听一下我的讲解吗”,因为觉得自己根本就没什么好讲的,游客多问我几个问题我就不会了,那凭什么要别人为我而驻足呢?觉得自己已经拼命去找资料,拼命完善细节,拼命想要这个活动变得更好,但我所做的努力,对她的推动永远都好像只有一点点,不要说让社工满意,连自己都知道自己不过是得过且过。社工也曾对知道小洲历史的长者做过探访,整理其口述的历史,但资料上的矛盾点却很多,没有人知道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因为小洲这样困难的义讲情况,我对她的情感,似乎也处在一种徘徊状态。每一次去小洲,我的身上基本上都肩负的任务,她之于我几乎没有过什么游玩的乐趣。我很厌烦,去小洲每每都要走十几分钟、很烂的路,每每都是带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前往,却带着失落和疲惫归来,做志愿服务的满足感,我似乎从来没有从她那里得到过。同学一跟我说到“要去小洲”,我便会马上拒绝,便会说“你不要找我去了”。因为去的次数太多,对她的兴趣也失去了。但听到“小洲”二字的时候,又会升起一种亲切感。似乎像是自己很熟悉的一个朋友,义讲的文化导赏活动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会毫不吝啬地跟别人说小洲是怎么怎么样。
司马府第已经将近十年没有开过门了,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位大官的古宅是长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当年他为朝廷为小洲做过些什么事情,有什么功过;本有“高低远树如烟织,远近青山入画看”美誉的华台山现也破败不堪,像是垃圾的堆积地;现在仍有在使用的蚝壳屋,主人却并不了解它的由来与历史……我不禁为百年之后的小洲村担忧。
没有这些古建筑,不知道这些文化,大家似乎都可以好好地生存,总会有别的生存方式。但是我想说,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并不是点缀,它是这个地方生存的根基。如果没有了文化作为积淀,她不过是和其他的村庄一样,仅仅只是一个村庄而已;如果进到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古建筑没有了,村中人也都不知道这里的历史文化,那她还有什么特别的呢,她不过是名字与别的不一样罢了。
下个学期,小洲村应该就不会再是我们的服务点了,我也再不用每周都往那里跑了。我希望,再次见到她时,她不会再在新旧间徘徊不定。或许,只有做好旧文化的保护,才能成就一个全新的小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