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薄弱学校改造自查自评报告篇一
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教育为民办实事和“全面改薄”工作年中自查与中期督查的通知》(湘教通〔20xx〕300号)精神,我县教育系统就为民办实事和“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报告。
一、工作任务及进展情况
(一)主要工作任务。20xx年,我县教育为民办实事和“全面改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11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2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20xx年及20xx年“全面改薄”建设任务。
(二)工作进展情况。一是认真做好了项目建设规划。制定了《宜章县20xx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计划》,出台了《宜章县20xx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下达了《宜章县20xx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项目立项计划》。今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13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其中实事项目校11所)及2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下达了20xx年及20xx年“全面改薄”建设任务,其中20xx年项目资金2730万元、计划完成笆篱乡邱家小学教学楼等30个改扩建项目,建筑面积7930平方米,完善部分学校运动场地及附属设施建设,添置教学仪器等35000余套;20xx年资金2460万元,计划完成宜章县第一完全小学等121所学校改扩建任务及添置设备实施工作。二是加快实事项目建设任务。20xx年为民办实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及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正顺利实施,目前完成了校舍维修改造和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暑假期间可以全面施工,预计最迟10底可完成所有维修改造和改扩建任务。“全面改薄”项目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展开,20xx年“全面改薄”29个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的有10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项目19个,预计9月可全部开工建设,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采购已经完成相关手续,部分设备已经到位。20xx年“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均在进行图纸设计、预算评审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设备设施添置工作已经完成政府采购手续,预计项目建设在年底前可全面完工,设备设施添置工作在11月底前配备到位到位。
二、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项目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为确保我县教育为民办实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及“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实施,县教育局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为民办实事及“全面改薄”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为民办实事工作和“全面改薄”工作的规划制定、任务安排和具体实施。同时,要求各相关学校成立领导班子和工作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建设任务顺利实施。
(二)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工作效果。一是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氛围。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墙报、会议、简报等形式,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工作的宣传力度,真正把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和“全面改薄”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二是建立台账,加强日常管理。要求各相关学校建立好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工作的“台帐”、“月报”、“进度”管理。每个合格学校的项目建设、物资采购、资金到位情况等,都要建立详实的电子台帐和纸质档案,并按时向省、市、县上报各类报表、资料。三是突出重点,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建设按照“安全、够用、实用”的要求,坚持统一立项、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质量监督、统一资金运作的原则,按照《20xx年宜章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目标和要点》的要求,切实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监督,认真做好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四是严格标准,统一政府采购。要求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扎实做好设施设备、图书的添置工作,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五是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将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工作纳学校年度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与学校负责人的晋级、评先及项目学校下年度的资金安排挂钩。
(三)多方筹集资金,确保投入到位。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20xx年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计划安排资金1117万元,以筹集资金1000万元,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统筹安排。20xx年“全面改薄”安排资金2730万元,20xx年“全面改薄”安排资金2460万元已经到位。二是实行优惠政策,减免有关费用。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湘政办函〔20xx〕55号)文件精神,合格学校工程(项目)建设享受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一切优惠政策,行政性收费项目一律全免,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给予减收或只收取成本费用。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安全运行和按时到位。按照《宜章县中小学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宜政办发〔20xx〕51号)的要求,由县财政设立合格学校建设资金专户,物资采购资金由专户划拨采购办。项目(工程)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原因分析
我县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一是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筹措压力大。我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县财政财力有限,基本上属于一种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而我县学校大都属于农村学校,绝大部分校舍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舍较多,要完成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工作,资金筹集压力大。二是部分项目建设时间跨度大,审批手续复杂,造成项目建设开工时间推迟,建设成本增加。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及资金安排,扎实做好20xx年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和“全面改薄”建设任务的落实,将各类项目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同时,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加强项目管理,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大力筹集项目资金。在用好已有资金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大力开源节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积极向社会团体及个人募集资金,并整合各类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合格学校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全面改薄”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薄弱学校改造自查自评报告篇二
(一)组织规划的情况
为推进薄弱学校建设工作,市政府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教育局成立了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组,局长任组长,各位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印发了《六安市关于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到长期发展规划》,制发了全市薄弱学校的评估验收标准,围绕薄弱学校的定性和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中的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建设和校舍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县区教育局根据市局的要求成立了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组,制定了薄弱学校六年改造规划,并区别轻重缓急制定了分年度改造计划。如金安区教育局制定了《金安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实施步骤》;霍山县政府以霍政[]150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并于20调整了自以来始终坚持的县领导及县直单位联系学校制度。
(二)薄弱学校改造的成效。
针对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重点,我市普遍采用培训、补充和上挂下派方式进行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先后共培训薄弱学校教师1.4万人,向社会招聘教师676人,上挂锻炼193人,下派指导517人。
各县区教育局从调整和培训入手,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先后调整薄弱学校校长94人,培训85人;调整领导班子成员102人,培训68人;调整中层干部194人,培训158人;选派薄弱学校干部上挂锻炼136人;示范学校下派薄弱学校指导39人,有效提高了薄弱学校班子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为尽快改变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各县区都把薄弱学校改造工作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寄宿制工程相结合,与乡镇区划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椐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共投入经费3792万元改造薄弱学校危房近7.9万平方米;投入经费3652万元,扩建教学用房72万平方米;投入经费320万元,添置图书近40万册;投入328万元购置实验器材;投入54万元改善体育设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薄弱学校改造的目标任重道远。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办学水平等发面存在较大差距。全市3765所中小学,属薄弱学校的有1245所,占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部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恶劣,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这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相适应。
(二)教师编制分布不均。调研组走访的薄弱学校中,一部分
山区由于地广人稀,中小学点多、面广,严重缺乏教师。一部分城区学校生源严重不足,造成大量教师闲赋。如五里墩小学,教师12人,学生仅22人。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处于人、事分管的状态(人事部门管人,教育部门管事),加上各种关系下的教师人才逆向流动现象,造成教师数量不够,结构不合理。
(三)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显不足。薄弱学校改造包括改善校容校貌,配备完善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这就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加大经费筹措力度,争取各种项目,但由于财政主渠道投入不足,全市6年内将改造1254所薄弱学校的目标压力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强重视,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政府要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重视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加大财政主渠道的投入,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建议政府出台薄弱学校的判定标准,区别“薄弱学校”与“困难学校”,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最需要改造的薄弱学校中。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支教轮岗、示范学校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做到条件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缩小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差距。
(二)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关注。薄弱学校的改造既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宣传,取得社会共同关注,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建议政府实行市直单位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出台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联系多方面的力量帮扶薄弱学校建设。实行奖惩制度,设立专门的奖励资金,调动各单位帮扶薄弱学校的积极性。
(三)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学校。好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都是在长期的坚持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池州走访的3所薄弱学校均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制定改造策略,办特色教育,成效明显。因此,薄弱学校的打造决不能片面强调硬件的改造,要重视软件,找准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薄弱学校改造自查自评报告篇三
20xx年,我市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无锡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规划》),加强统筹,落实措施,扎实推进“改薄”工作。
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部署要求,我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各市(县)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作“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进行了检查,自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11月6日前,各义务教育学校对照20条底线要求进行全面自查;11月7日—12日,各市(县)区教育局、督导室抽取不少于10%的达标学校进行检查,并对20xx年未达标学校进行逐校检查;11月13日—19日,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实地抽查了4个市(县)区32所中小学校,听取了当地改薄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有关自查材料和工作资料,并访谈了部分师生,向教育部督导管理系统录入了结果数据。根据市级抽查及各地自查情况反馈,对照20条底线要求,我市344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标。
20xx年三所未达标的学校经过整改,目前已经全部达标,主要情况如下:江阴华士实验中学d级危房已经封存不再使用,并立项易地新建校舍,于今年年底前动工;宜兴市大浦中学对教学楼和功能教室进行了整体加固和改造,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并与公安局联网,增设了电子围栏,全覆盖安装了42只视频摄像头,配置了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解决了“应急设施”不达标问题;宜兴市红塔小学结合学校教学楼改造,在北教学楼新增应急照明灯12盏,西教学楼更换应急照明灯19盏。教学楼新增应急疏散标志11块,更换10块,解决了“应急设备”不达标问题。
截至今年10月,全市累计投入42。4亿余元,有112所学校实施了校园校舍建设,累计开工、竣工校舍建筑面积85。4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45。7万平方米;累计有308所学校进行了设施设备购置,总计经费达17亿元。按照预定目标,我市改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
薄弱学校改造自查自评报告篇四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面改薄”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粤教督函【20xx】30号)文件精神,为确保“全面改薄”中央专项资金合理使用,我县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及时健全组织,认真筹划部署,严密组织实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针对全面改薄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县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及项目学校多次召开有关会议,认真落实省厅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开展全面改薄工作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做好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工作,我县成立了由朱汉东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教育的李宏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府办、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局、住建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埔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郭宣文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一组织协调各项工作,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项目学校也相应成立了专项机构,落实到人,职责明确,确保项目学校的改薄工作有序进行。各有关单位能尽职尽力,强调沟通,建立起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顺利实施。
二、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改薄工作
(一)落实项目管理,狠抓责任落实
根据任务要求,县政府与各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对学校建设的考核力度。县教育局把“全面改薄”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作为督学责任区的重点工作。根据学校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进度、完成时限,全面指导学校的改造工作。
(二)完善投入机制,确保工作进度
加大地方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地方资金投入的主渠道作用,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对学校建设、配套资金支出,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和办学条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校建设。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多方争取中央和省、市对学校建设的补助资金,有力地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抓好资金管理与使用。注重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保障作用,真正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县教育局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粤教基[20xx]17号),定期组织对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情况进行督查;积极鼓励捐资助学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目前,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对“全面改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主动公开公示,强调资金落实到位
一是依托“全面改薄”双月报系统,推动网上进程,及时更新上报至有关单位,通过“数据校验”等功能,发现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县于20xx年5月、6月、7月分别填报了全面改薄工作的项目进展情况,如期完成了有关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工作。二是在大埔县教育信息网对外公示“全面改薄”信息,将相关工作进程信息公开发布,组织机构、文件通知、各级规划、实施方案等信息均在网上查询和长期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县委、县政府的对我县教育非常重视,对我县各类教育经费都能够按要求按时、足额到位,并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我县改薄计划投入专项总资金9816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831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97万元,地方财政资金7011万元,其它资金677万元。20xx年规划建设32所学校102个项目,其中新建项目22个,重建(含改扩建和维修改造)项目8个。投入上述建设资金6982万元,全部项目开工并已竣工。购置生活设施24万元,图书53万元,课桌凳36万元,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914万元,规划采购总金额为1050万元,20xx年中央专项资金321万元全部用于设施设备采购,上述设备设施采购均已全部完成。20xx年规划建设13所项目学校,其中基建类项目8个,20xx年中央专项资金338万元全部用于华侨二中新建一栋宿舍楼。具体建设项目:茶阳镇中心小学新建一栋教学楼1040平方米,投入230万元;华侨二中新建学生宿舍楼2600平方米,投入430万,维修宿舍楼800平方米,投入80万元,体育馆1211平方米,投入80万元,教学楼1852平方米,投入40万元;湖山中学维修三栋教学楼7145平方米,投入240万元。目前,茶阳中小新建教学楼已投入80多万;华侨二中旧的宿舍楼已拆,正在准备招投标,现已投入80多万;湖山中学教学楼已进行维修,已投入40多万。茶阳镇和西河镇的11所学校设施设备、教学仪器等已购买添置全部到位,投入500多万。
我县“全面改薄”领导小组对各项目学校中央划拨我县“全面改薄”资金进行评估督查,作出严格规范的分配方案,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高效使用,在中央资金的扶助下,我县已顺利完成20xx年度“全面改薄”工作。20xx年“全面改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四、摸清问题底数,制定整改方案
20xx年以来,虽然我县“全面改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县起点低、底子薄,在整个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与上级要求和其它兄弟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资金方面,投入非常多。县财政压力非常大,县财政状况处于全省中等偏下水平,资金压力较大。建议中央能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我县也将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投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二是信息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目前“全面改薄”信息平台和单机版软件的功能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管理需要。如:校舍工程、设备购置实际进展无法体现,规划和实际有出入但无法体现,系统数据校验功能不完善等。建议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各级统一的管理系统,提高信息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县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将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通过多种渠道确保资金能及时到位,同时,要求各项目学校定期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我县“全面改薄”工作能顺利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全面改薄”工作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师资配备、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消除薄弱学校,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促进了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山区孩子入学提供比较优越的条件,进一步擦亮我县“广东省教育强县”金字招牌,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薄弱学校改造自查自评报告篇五
告
为切实贯彻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我校主动落实,积极配合,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做好各项配套设施
1、我校接到上级有关文件后,校长立即召集中层班子学习省、市各级文件精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处主任为副组长,全体行政参与的领导小组。具体研究我校实施办法,并落实布署,责任到人,拟订好“全面改薄”项目计划。
2、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利用好各项资金做好各项配套设施
二、自查情况
1、我校无学生住宿,“20条底线要求”除第16条以外全部达标。
2、第16条情况说明:我校有学生1428名,男生735人,有蹲位24个,小便坑6个;女生693人,蹲位24个。女生蹲位不达标。
三、存在问题与管理措施。在今后的薄改项目设备管理工作中,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有关工作:
1、认真贯彻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好严密的工作方案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按常规管理的要求做好项目设备的登记入帐造册工作,完善相关的档案资料;
3、定期进行校舍和各项设备的维护检查,发现在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或整改;
4、严格项目设备的管理,免除被盗、破坏或遗失。
2017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