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

时间:2024-12-24 作者:雁落霞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培养我们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以下是一些获奖作文的摘录,这些作品在语言表达和主题阐述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一

3月23日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轨驻留的第159天。返程在即,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们讲授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此次的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设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当天下午,记者走进中国科技馆,在地面主课堂同青少年们一起聆听了这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15时44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很开心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是我们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我是指令长翟志刚,继续担任拍摄工作。”“我是航天员叶光富,很高兴能够再次给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学知识。”

熟悉的声音响起,“太空教师团队”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天宫课堂”,立刻就将同学们“带入”奇妙的太空。

镜头一在中国空间站做“冰雪”实验。

前不久,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让人们领略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太空教师”王亚平首先展示的便是太空“冰雪”实验。只见她拿出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连接着一根吸管。接着,她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挤出溶液,经过几次尝试后,在吸管口渐渐地形成一个透明液体球。“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王亚平用提前沾了点结晶核的毛根轻轻碰触球体,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透明球迅速变成了结晶球,看起来像一颗“冰球”。

“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在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核颗粒,就能打破它的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王亚平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而在析出晶体时,还会释放热量,因此这颗“冰球”摸起来有发热的感觉。

在空间站内,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为了向同学们更直观地展示表面张力,王亚平紧接着做了第二个实验。只见她手里拿着两块塑料板,叶光富拿着装有饮用水的袋子向两块塑料板的表面分别挤上一个水球。与此同时,地面主课堂的学生们也在做着一样的实验。王亚平将两个水球靠在一起直至相融后,又将它们缓缓拉开,一座奇特的液桥搭建而成。

在地面主课堂现场,记者观察到,同学们手中并没有出现相同的现象。“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告诉记者,液桥是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联结起来所形成的。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水有一点点的表面张力就可以形成液桥。而在地面有重力的因素,需要运用高压等条件才能实现,两者的实验原理也不相同。

镜头二“冰墩墩”亮相“天宫课堂”

在随后太空中的浮力实验中,王亚平遇到了“难题”。在屏幕中可以看到,她拿着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有两种液体,分别是透明的水和黄色的食用油。王亚平和同学们一起将各自手中的瓶子进行摇晃并静置后,天地课堂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同学们手中瓶子里的液体渐渐形成分层,而王亚平的瓶子里水油还是混合在一起。

怎么办?王亚平向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求助。一位同学提议,使用旋转的方式,借助离心作用将水和油分开。“人工离心机”叶光富随即进行了演示,只见他将绳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转瓶子,不一会儿,瓶子里的水油混合液就分层了。

展示完太空奇妙的液体现象后,王亚平开始进行最后一项实验——太空抛物。此时,一个小巧可爱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天宫课堂”闪亮登场。据了解,这位顶流“助教”去年就随着神舟十三号乘组一起进驻中国空间站。

只见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径直慢慢飘向不远处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之间来回做着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指的是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一个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并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授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健告诉记者,“‘冰墩墩’能在空间站里做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物体是几乎不受重力影响的。”

镜头三“太空教具”科学实验柜首次登场。

有趣的实验演示完毕,中国空间站上两个炫酷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首次登场,通过现场介绍和实验视频回放,“太空教师”们利用“太空教具”实验柜形象地展示了本次任务中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科学实验是助力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之后,还将会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表示,中国空间站内还有生命科学实验柜、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柜等十几个科学实验柜,未来将支撑开展大规模科学实验。

“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平台。”叶光富说,“同学们,我们也热切地期待你们能提出自己的科学实验设想,说不定下一次我们在太空中展示的就是你的实验项目了。”

镜头四天地互动,精彩继续。

太空实验让人意犹未尽,天地之间的精彩互动还在延续。

“在空间站流眼泪,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一颗颗地飘起来?”

“空间站里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一样吗?”

“太空中的水能烧开吗?”

“如何成为一名到空间站里做实验的科学家?”

…………。

在天地互动环节中,网友们和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抛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3位航天员耐心详细作答。

王亚平与同学们分享了在空间站流泪的感受:“在空间站里飞行这么久,我们也经历过许多心情激动乃至热泪盈眶的时刻。但眼泪无法像在地面时那样自然地流下来,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强忍眼泪故作坚强也许很难,但是在太空中我们就很容易做到。”

叶光富更是鼓励同学们未来到空间站上来做实验,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然后在地面上远程操作。他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要勇敢追梦,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很快,就到了告别的时刻,3名航天员分别向同学们送出祝福和期望——。

翟志刚说:“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追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叶光富说。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期待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课后,北京中学学生徐一航告诉记者,很高兴自己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太空教师”解决水油分离的问题。“这次与航天员的交流令我非常难忘,也点燃了我的科学梦想。我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无比骄傲和自豪!”徐一航动情地说。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置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分课堂分别设置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没有看够,再多来点儿吧!”“国家真是强大了,现在我坐在家里都能听航天员讲课,太高大上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结束后,网友们纷纷感慨留言。伴随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点燃对太空的无限热情。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二

首先是对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的影响。航天科技能够强国,能够振国威,能够带来民族凝聚力,这话过去也许有些抽象,但是,面对天宫课堂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学演示,会由衷地感叹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进,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天宫课堂不仅给青少年演示了科学的原理和奇妙,更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

其次是对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的影响。有趣的“太空授课”,让平时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起来,看得见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蕴含着几多科学的原理,一次航天员称重,蕴含了简便的科技应用,不仅让青少年兴趣盎然,也让成人观众更加喜欢科学,而航天科技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难解,航天科技最终是为生活科技化服务的,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很有裨益。

第三是对航天科技改变生活的影响。航天科技中蕴含了诸多的民用科技,每一次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极大推动民用科技的发展,数字温度表、干吃面、尿不湿、心脏泵和补充液体等等无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结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经广泛栽培,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没。

第四是对趣味教育的影响。相信看了这一堂“太空授课”,即使很不愿意学习科学知识的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这样生动,这样实际,从水滴到失重的单摆运动,从陀螺的轴心运动规律到液体的张力和毛细现象等,如果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多些像“太空授课”这样的趣味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将学习科学知识从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够激发更多的孩子投身于科技事业,更会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总之,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不能想当然,过去我们不少人以为航天员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蓝,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们知道了,航天员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学和科技永远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航天科技不仅壮国威,更关系我们家庭和生活的科技化和幸福,中国梦脚踏实地,科技梦张力无限!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三

3月23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二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四

今天,我们在教室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成有趣的物理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

“天宫课堂”让科学更容易走进人心,也让科普课被重新定义,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自信,让科普之花绽放,不仅点亮了青少年航天梦想,也让“中国故事”在太空宣讲,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

“天宫课堂”第二课3月23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众所周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航天人不畏艰辛,勇于攀登、奋发图强,他们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队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要想把航天精神传承下去,必须靠广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天宫课堂”正是青少年航天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展现航天精神的好平台。

“天宫课堂”通过三位航天员惟妙惟肖的讲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离深入了解航天知识,直观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奥妙之处。观看完“天宫课堂”第二课,我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对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更加强烈了。“天宫课堂”使我从小树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我无尽的探索欲望!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20_年10日16日0时3分,神舟十三号在酒泉发射中心精准点火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进入空间站,并且要在这个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住上6个月。20_年12日9日举行了《天宫课》第一课,时隔3月后的今天,《天宫课》第二课如期举行!

在这次课堂中,主讲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做了各式各样的小实验,每一个都新奇而有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的小实验是“点水或冰”与”油水分离”了!只见老师轻轻挤压小水袋,在太空浮力作用下,水并没有像在地球上一样喷涌而出,而是像一条懒洋洋的虫子,慢悠悠地从水袋里爬出来,形成一个悬浮的小水珠。此时,老师轻轻的用玻璃棒一点,整个小水珠就像被魔法师施加了魔法似的,迅速冻结成为一个小冰球,令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小冰球的温度居然在不断升高,却并没有融化。

在日常生活中,当冰在加热时会直接融化,没想到太空中竟然不会化,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展示完“点水成冰”后,老师们又做了个“油水分离”的实验,在太空中油和水是混合的,老师们将小瓶子像陀螺一样转动,油水又分离了,太神奇了!!时间飞速流逝,很快课堂在大家的惊叹中结束了。天宫课堂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宇宙的奥妙,还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别样课堂学习的乐趣,真是一举两得!

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因为天宫课堂第二课就在今天上课了!

本次的课程,还是由神舟13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配合进行授课,在3点40分的时候,天宫课堂第二课终于开播了!

因为这一次的课程还是天上和地上配合着上课,所以开始前,地面上的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知识,终于可以见到航天员老师们了。

本次的实验有四个,分别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太空抛物实验。这里面都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这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演示了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教学的方式来上课非常的有趣,让我难以忘怀。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太空冰雪试验了,在太空中可以让液体迅速结冰确实很有趣,以前我有见过饱和液体,但是不知道这种液体还有那么大的乐趣,直接航天员们把饱和液体装在袋子里,再一点一点的挤出来,由于在失重环境下,饱和液体挤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球,一挤出来的时候,饱和液体就迅速结冰,变成了一个冰球,没想到一瓶液体就可以玩那么多的花样。

还有太空抛物实验,连在前几个月很火的冰墩墩也上场了,平常我们在地面上扔东西时就会掉在地面上,而在失重环境下不会,扔冰墩墩的时候就可以很自然的扔过去,这个动作让我印象深刻,原来,在太空中还那么好玩,我真想上天看看啊,体验一下失重的感觉!

这次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对航天的学习兴趣,真希望在未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到天上去,感受一下宇航员的感觉!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五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学界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天宫课堂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无论是作为一种硬件设施还是一种教育教学平台,它都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就天宫课堂心得体会第二课这个主题进行探讨。

第二段:课堂内容回顾。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天宫课堂心得体会第二课的具体内容。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它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动物体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先通过天宫课堂中的视频和模拟器进行学习,然后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解。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最终总结出结论。

第三段:体验感受。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天宫课堂所强调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老师往往会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天宫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四段:思考与启示。

此次天宫课堂心得体会第二课不仅让我深刻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教育模式及其未来的思考。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采取更多样化、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以传统课堂和天宫课堂的有机结合为背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需要通过教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来支持这种多样化的教育模式。

第五段:总结。

最后,笔者认为天宫课堂的创新教育方式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新途径,让我们能够探究的更多,学习的更有效率。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呼声,积极参与到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教育的进步。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开展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挖掘教育改革的内涵,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路向。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六

飞天梦瑰丽,乐章总嘹亮。每一次神舟发射都会给我们奏响诸多“首次”交响乐——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等等。每一个“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创新的成果,每一个首次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结晶,正是在这些“首次”中,中国航天事业昂首阔步,中国复兴伟业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荣,任务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壮美事业的伟大音符,是总结,是升华,是更上层楼的力量凝聚。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通过神舟十三号任务,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神舟十三号任务结束后,还将组织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所以说,其任务意义非凡而深远。

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组合完美,“老中青”结合,抒写完美中国太空新记录。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毫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丽传奇,刮目奇迹。九霄逐梦问天,阔步强国征程。上九天揽月,观天上宫阙。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这是共和国发展壮美诗篇。

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伟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员王亚平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国必然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七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这是在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因受疫情影响,我市不少中小学生在家上网课,但精彩授课内容不容错过,各学校纷纷提前安排学生准时收看“天宫课堂”直播,尤其是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再一次出现在“天宫课堂”中,这让家乡烟台的学生非常兴奋,秒变“太空迷”,激发学习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

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时,航天员老师王亚平亲切地给“地面上”的学生们打招呼后,问他们:“还记得第一课的实验吗?是否记得复习?”2021年12月9日,三名航天员开讲“天宫课堂”第一课。这次和上次不同,上一次“天宫课堂”授课时,我市中小学生均在学校上课,不少学校为了让学生尽情感受“天宫课堂”的实验奥秘,还提前进行了各种实验器材的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观看“天宫课堂”,并进行实验操作,激发起学生对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

而这次受疫情影响,我市很多学生目前正在家上网课,但精彩的“太空课”依然不能错过,各学校提前纷纷布置学生在家观看“天宫课堂”,提前将太空实验课的课程表发给学生,并布置学生写观后感。

王亚平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在“天宫课堂”液桥演示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太空可用液体搭一座桥。在“天宫课堂”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亮相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王亚平同框,神奇的是冰墩墩在被抛出后仍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吸引着烟台中小学生纷纷观看。本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一个个神奇的实验现象,天宫课堂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烟台二中莱山校区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现场直播,龙口第十中学为保证学生收看效果,直接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组织各班学生集体观看,观看完后还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初三五班曲虹晨表示,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空间站里的有趣的科学研究,它不仅与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细胞收缩有关,更与人们的健康和长寿联系起来,在空间站里做实验与地面上做实验是大大不同的,在空间站中的环境是特别的,它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微重力环境,这是地面上很难一比一还原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开始憧憬太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到微重力环境中体验一下。

为使学生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福山一中组织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在家中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福山一中王老师表示,福山一中作为航天员王亚平的母校,学生们常以这位学姐为榜样,不断激励着学子们努力学习。这次太空授课,感染和感动着每一个学生,广袤的太空和未知的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继而将求知欲转化为爱祖国、爱科学、爱学习的深刻情感,立志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向王亚平师姐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天地对话环节,“太空”老师们回答了很多大家好奇的“问题”,比如,在太空会不会流眼泪,会不会皮肤变得更好?水能烧开吗?将来能不能到太空做实验等问题。对此,也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地球上做以上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呢?”御龙山学校的学生连麦向老师提出“疑问”,对此,老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太空实验的操作,该校校长潘菲表示,等学生恢复线下课后,这些“天宫课堂”实验,都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可以直观的了解实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索太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

在天地互动环节中,航天员们通过天地连线,回答了北京、西藏、新疆等地同学们的问题,并且激励同学们去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福山一中学生曹坤表示,在回答新疆同学的提问时,亚平学姐微笑着肯定这位同学:“太空不仅欢迎科学家的实验,也欢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你的想法与科学家不谋而合!”亚平学姐的话大大激励了我,我们青年一代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殆。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八

太空舱里的知识还有很多,我需要积极去探索。太空舱里的东西很神奇,我要了解它们。太空里还有很多人类不知道的东西,我长大以后想要研究这些“不知道”这是一堂特殊的科学课。因为它的“教室”,设在远离地球四百公里之外的中国空间站,而负责授课的老师,正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九天揽月,谈笑凯歌。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身处太空,浩渺苍穹看似壮美辽阔,实际却无时不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和生理极限,他们面临和经历着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他们却挑起科普重担,为我们设计、讲解了有趣的空中课堂,让深奥的天文、物理知识在他们的讲解下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

这堂课,航天员为我们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还通过液桥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以及失重环境下水油分离现象会消失等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目瞪口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空“冰雪”实验,航天员为我们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这与刚刚在北京闭幕的冬奥会遥相辉映,傲然闪耀的“雪花”,映出我们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映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在“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们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问答交流,我们看到航天员经过将近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虽然身体经受了莫大的考验,但依然精神矍铄,这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值得钦佩的精神!通过天宫课堂,我们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更是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如果说浩瀚宇宙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就是打开这本书籍的智慧钥匙。探天之旅不止步,科学梦想正起航。《天宫课堂》,在我们心中播下了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也让坚定了我们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信心与决心!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实验。

不仅好玩,这些实验背后,藏着不少干货,来听专家们怎么解读——。

太空“冰雪”实验。

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王亚平在空间站上用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祥解释,区别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重力的环境,在空间站是微重力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它的结晶状况跟地面上差别还是挺大的。”魏红祥说。

其次就是容器的影响。空间站里的太空“冰雪”实验是没有容器的,是一个圆球状的,在这种情况下结晶是可以往外发展的;如果在容器里面,由于容器的限制,它只能往内结晶。

“在咱们空间站里面就有无容器的材料柜,其实容器对材料的生长影响还是挺大的,因为在材料生长的过程中,容器的形状、表面的结晶度、表面的粗糙度,对晶格结构、缺陷、纯度等都有很大影响。”魏红祥说。

液桥演示实验。

在天宫课堂的液桥演示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在两个塑料板之间搭起一座“桥”。

“太空授课的液桥实验非常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授课老师李晓彤说,在地面上没有办法做出像天宫课堂上这么大的液桥。

没错,空间站上的液桥实验,跟地面上的液桥实验也有不同之处。

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解释说,空间站上的液桥实验是完全的表面张力的表现,而地面上的液桥实验是引入了电介质极化新机制,现象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其实原理并不相同。

“流体在现代生活当中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表面张力的实验,给大家更多关注和探讨流体的机会,对流体多一些理解。要知道,解释流体的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至今还是世界六大未解数学难题之一。”陈征说。

“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际属于流体物理的一个新兴学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康琦介绍,在空间站上做液桥实验就是微重力流体研究范畴,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布局了十几个实验柜,其中两个实验柜专门聚焦微重力流体科学。

太空抛物实验。

这次的天宫课堂上,北京奥运会顶流“冰墩墩”也高调亮相。它在空间站上被航天员抛出后,并没有像在地面上那样做曲线运动,而是水平飞出去了。

“平抛运动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它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道理。”天宫课堂地面总课堂授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健说。

张健介绍,平抛运动指的是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后,它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这个想法最早是由牛顿提出的,所以我们也把这个实验叫作牛顿的‘高山大炮实验’。”张健介绍,利用中学物理知识就可以把这个“足够大”的速度计算出来:大约8000米/秒。

“这个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在轨运行的所有卫星当中最大的环绕速度。我们的空间站运行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张健说。

3月23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二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天宫课堂”再度开讲探索奇妙太空世界。

3月23日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轨驻留的第159天。返程在即,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们讲授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此次的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设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当天下午,记者走进中国科技馆,在地面主课堂同青少年们一起聆听了这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15时44分,“天宫课堂”正式开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很开心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是我们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我是指令长翟志刚,继续担任拍摄工作。”“我是航天员叶光富,很高兴能够再次给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学知识。”

熟悉的声音响起,“太空教师团队”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天宫课堂”,立刻就将同学们“带入”奇妙的太空。

镜头一在中国空间站做“冰雪”实验。

前不久,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让人们领略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太空教师”王亚平首先展示的便是太空“冰雪”实验。只见她拿出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连接着一根吸管。接着,她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挤出溶液,经过几次尝试后,在吸管口渐渐地形成一个透明液体球。“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王亚平用提前沾了点结晶核的毛根轻轻碰触球体,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透明球迅速变成了结晶球,看起来像一颗“冰球”。

“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在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核颗粒,就能打破它的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王亚平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而在析出晶体时,还会释放热量,因此这颗“冰球”摸起来有发热的感觉。

在空间站内,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为了向同学们更直观地展示表面张力,王亚平紧接着做了第二个实验。只见她手里拿着两块塑料板,叶光富拿着装有饮用水的袋子向两块塑料板的表面分别挤上一个水球。与此同时,地面主课堂的学生们也在做着一样的实验。王亚平将两个水球靠在一起直至相融后,又将它们缓缓拉开,一座奇特的液桥搭建而成。

在地面主课堂现场,记者观察到,同学们手中并没有出现相同的现象。“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告诉记者,液桥是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联结起来所形成的。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水有一点点的表面张力就可以形成液桥。而在地面有重力的因素,需要运用高压等条件才能实现,两者的实验原理也不相同。

镜头二“冰墩墩”亮相“天宫课堂”

在随后太空中的浮力实验中,王亚平遇到了“难题”。在屏幕中可以看到,她拿着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有两种液体,分别是透明的水和黄色的食用油。王亚平和同学们一起将各自手中的瓶子进行摇晃并静置后,天地课堂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同学们手中瓶子里的液体渐渐形成分层,而王亚平的瓶子里水油还是混合在一起。

怎么办?王亚平向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求助。一位同学提议,使用旋转的方式,借助离心作用将水和油分开。“人工离心机”叶光富随即进行了演示,只见他将绳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转瓶子,不一会儿,瓶子里的水油混合液就分层了。

展示完太空奇妙的液体现象后,王亚平开始进行最后一项实验——太空抛物。此时,一个小巧可爱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天宫课堂”闪亮登场。据了解,这位顶流“助教”去年就随着神舟十三号乘组一起进驻中国空间站。

只见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径直慢慢飘向不远处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之间来回做着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指的是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一个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并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授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健告诉记者,“‘冰墩墩’能在空间站里做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物体是几乎不受重力影响的。”

镜头三“太空教具”科学实验柜首次登场。

有趣的实验演示完毕,中国空间站上两个炫酷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首次登场,通过现场介绍和实验视频回放,“太空教师”们利用“太空教具”实验柜形象地展示了本次任务中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科学实验是助力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之后,还将会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表示,中国空间站内还有生命科学实验柜、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柜等十几个科学实验柜,未来将支撑开展大规模科学实验。

“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我们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平台。”叶光富说,“同学们,我们也热切地期待你们能提出自己的科学实验设想,说不定下一次我们在太空中展示的就是你的实验项目了。”

镜头四天地互动,精彩继续。

太空实验让人意犹未尽,天地之间的精彩互动还在延续。

“在空间站流眼泪,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一颗颗地飘起来?”

“空间站里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一样吗?”

“太空中的水能烧开吗?”

“如何成为一名到空间站里做实验的科学家?”

…………。

在天地互动环节中,网友们和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抛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3位航天员耐心详细作答。

王亚平与同学们分享了在空间站流泪的感受:“在空间站里飞行这么久,我们也经历过许多心情激动乃至热泪盈眶的时刻。但眼泪无法像在地面时那样自然地流下来,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强忍眼泪故作坚强也许很难,但是在太空中我们就很容易做到。”

叶光富更是鼓励同学们未来到空间站上来做实验,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然后在地面上远程操作。他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要勇敢追梦,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很快,就到了告别的时刻,3名航天员分别向同学们送出祝福和期望——。

翟志刚说:“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追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叶光富说。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期待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课后,北京中学学生徐一航告诉记者,很高兴自己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太空教师”解决水油分离的问题。“这次与航天员的交流令我非常难忘,也点燃了我的科学梦想。我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无比骄傲和自豪!”徐一航动情地说。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置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分课堂分别设置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没有看够,再多来点儿吧!”“国家真是强大了,现在我坐在家里都能听航天员讲课,太高大上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结束后,网友们纷纷感慨留言。伴随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点燃对太空的无限热情。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授课,这是在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因受疫情影响,我市不少中小学生在家上网课,但精彩授课内容不容错过,各学校纷纷提前安排学生准时收看“天宫课堂”直播,尤其是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再一次出现在“天宫课堂”中,这让家乡烟台的学生非常兴奋,秒变“太空迷”,激发学习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

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时,航天员老师王亚平亲切地给“地面上”的学生们打招呼后,问他们:“还记得第一课的实验吗?是否记得复习?”2021年12月9日,三名航天员开讲“天宫课堂”第一课。这次和上次不同,上一次“天宫课堂”授课时,我市中小学生均在学校上课,不少学校为了让学生尽情感受“天宫课堂”的实验奥秘,还提前进行了各种实验器材的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观看“天宫课堂”,并进行实验操作,激发起学生对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

而这次受疫情影响,我市很多学生目前正在家上网课,但精彩的“太空课”依然不能错过,各学校提前纷纷布置学生在家观看“天宫课堂”,提前将太空实验课的课程表发给学生,并布置学生写观后感。

王亚平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在“天宫课堂”液桥演示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太空可用液体搭一座桥。在“天宫课堂”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亮相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王亚平同框,神奇的是冰墩墩在被抛出后仍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吸引着烟台中小学生纷纷观看。本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一个个神奇的实验现象,天宫课堂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烟台二中莱山校区组织全校师生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现场直播,龙口第十中学为保证学生收看效果,直接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组织各班学生集体观看,观看完后还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初三五班曲虹晨表示,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空间站里的有趣的科学研究,它不仅与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细胞收缩有关,更与人们的健康和长寿联系起来,在空间站里做实验与地面上做实验是大大不同的,在空间站中的环境是特别的,它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微重力环境,这是地面上很难一比一还原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开始憧憬太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到微重力环境中体验一下。

为使学生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福山一中组织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在家中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福山一中王老师表示,福山一中作为航天员王亚平的母校,学生们常以这位学姐为榜样,不断激励着学子们努力学习。这次太空授课,感染和感动着每一个学生,广袤的太空和未知的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继而将求知欲转化为爱祖国、爱科学、爱学习的深刻情感,立志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向王亚平师姐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天地对话环节,“太空”老师们回答了很多大家好奇的“问题”,比如,在太空会不会流眼泪,会不会皮肤变得更好?水能烧开吗?将来能不能到太空做实验等问题。对此,也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地球上做以上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呢?”御龙山学校的学生连麦向老师提出“疑问”,对此,老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太空实验的操作,该校校长潘菲表示,等学生恢复线下课后,这些“天宫课堂”实验,都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可以直观的了解实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索太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

在天地互动环节中,航天员们通过天地连线,回答了北京、西藏、新疆等地同学们的问题,并且激励同学们去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福山一中学生曹坤表示,在回答新疆同学的提问时,亚平学姐微笑着肯定这位同学:“太空不仅欢迎科学家的实验,也欢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你的想法与科学家不谋而合!”亚平学姐的话大大激励了我,我们青年一代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殆。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九

天宫课堂第二季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这个以科普知识为主题的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带我们领略了一个充满惊奇和探索的世界。通过观看这些节目,我不仅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无穷的可能性。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在观看天宫课堂第二季节目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天宫课堂第二季让我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们生动有趣地讲解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和实验现象,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让观众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魅力。例如,在一期节目中,嘉宾们用演示乌鸦是如何做到拿起石头才会喝水的实验,解释了气压原理。这样的实验有助于激发观众们对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其次,天宫课堂第二季通过航天科技的介绍,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个节目中,嘉宾们向我们讲解了航天的历史和发展,介绍了各种航天器的特点和用途。他们告诉我们,通过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观看这些节目,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对我对科学的兴趣更加坚定。

再次,天宫课堂第二季还让我明白了科学是需要实践和实验来验证的。在节目中,嘉宾们对一些科学原理进行了实地实验,通过实验的结果来验证这些原理是否正确。这样的实践让我明白了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实验和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实践中的错误和失败也是科学进步的必经之路。通过观看这些实验,我明白了科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最后,天宫课堂第二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了科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个节目涵盖了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一期节目中,嘉宾们讲解了牛顿三定律,并通过实验展示了这些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例子让我明白了科学不仅仅是夸夸其谈的理论知识,而是真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总之,天宫课堂第二季是一档极具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节目。通过观看这些节目,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无穷的可能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科普节目,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参加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研究院、中国空间站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望京南校区共同与新东方在线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天宫课堂”。这场在线直播活动是为庆祝中国空间站建设启动一周年而举办的。参加这种有关空间的课程,让我对科技的未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让我意识到空间探索是一个团结合作的伟大事业。

第二段:传达感想。

天宫课堂非常有趣和有意义。它包含了空间科学知识和国际合作探索宇宙的相关信息。我被讲师们所分享的各种关于太空领域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知识深深吸引,比如建设中国空间站、如何飞入空间并在那里工作。此外,我还学到了与国际太空站、国际合作开展太空任務相关的知識。这些了解激发了我的极大兴趣,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宇宙探索的重要性。

第三段:展开主题。

在参加这个课程之前,我的观念是太空探索只有在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里才是主流。但现在,我可以看到中国会在国际太空竞争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国一流的讲师为我传授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让我知道在我国如何建设和开展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我非常佩服中国的太空事业将在未来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国内科技水平、促进国际合作、探索太空科学以及保障国家安全。

第四段:探讨问题。

然而,中国在宇宙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缺乏现代化的微重力科学和技术发展体系,需要更多的高手参与这一事业。我们也需要营造一个更加国际化的科研环境,以便更好地为世界贡献。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和人才资源,来推动中国的太空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五段:总结思考。

参加第二次“天宫课堂”的课程使我对中国的太空事业有了更深入和更广泛的了解,并且让我接触到了相关领域的一些具体知识。我认为只有通过参与太空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我们才能实现人类的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发展。所以,我要学会更加努力学习,亲身参与中国太空事业和国际科技竞争,将这种精神向未来延伸。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一

这场直播激发了我对神秘宇宙的向往,我幻想自己也能有一天飞向宇宙,去体验童话般的天外生活,同样,不仅是我,也有无数的青少年对太空对宇宙充满幻想,这种授课方式,让我们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完只有一个字:燃!

还有一个让我敬佩的人,她就是王亚平阿姨。作为三人中唯一的女生她在授课时语言幽默,随和从容。彰显出了中国这个航天大国的风度和气派。她带领我们参观了核心舱,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带我们进入太空。她说:“面对浩瀚的太空,我们也是学生,我很期待能够与大家一起去感知探索神秘而其妙的太空!”

这个故事永远没有结尾,面对浩瀚的太空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太空科技,奥秘无限,未来属于我们!

第二课堂学分土木工程论文。

《大闹天宫》观后感。

《新课堂阅读教学要点与方法》学习心得。

学习《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课堂小学作文。

初中课堂随笔。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二

天宫课堂是一项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以宇航技术、太空科学和航天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普及天文知识和科技文化,推广中国航天事业。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我很荣幸参加了第二次天宫课堂,并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不少新的心得和体验。

第二段:谈论自己在天宫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天宫课堂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内容涉及天文学、太空技术、太空生活等多个方面。在这次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太空科技和空间探索的新知识,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地技术、航天员的训练和太空生活的实际情况等。这些知识深入浅出,让我更加了解航天事业和太空科学的发展现状,也挖掘了我对宇宙和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

第三段:讲述与航天科技相关的体验和感受。

除了课程学习,天宫课堂还提供了其他有趣的体验和活动。我和同伴一起模拟了载人航天发射的过程,亲身体验了太空中的失重感觉,尝试解决了模拟空间站中可能遇到的生活和工作问题。这些活动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太空探索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也更加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和不可思议。

第四段:探讨参加天宫课堂对个人的影响。

参加天宫课堂让我受益匪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的科技热情。我相信这次经历对我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领域、推进航天事业的决心,同时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第五段:总结天宫课堂体会,表达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望。

通过参加天宫课堂,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和丰富的内涵,相信在科技的不断推进中,可以带来更多的改变和进步。我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科技和航天事业中,推动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发展和繁荣。我会把天宫课堂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动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推进社会进步、为造福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三

在下午时,我们观看了三位航天员的授课,有翟志冈、王亚平、叶光富,王亚平在另外两位航天员的帮助下演示微重力条下的小实验,王亚平在其中一个实验中说道在失重的太空中,想转一个圈,要右手画圆圈,另一个航天员演示了一下,成功翻转过来。看了这些小实验后,我不禁想当航天员,想在太空建一座金砌的城堡,在里面开炸鸡店、奶茶店和点心店等等各种美食。

在里面安上一张床和饭桌等洗漱用品住下来。外星人开了ufo来到了我的城堡里尝尝鲜,他们新奇的点了一堆吃的,吃饱之后付了1万多根金条放在我面前走了。我眼睛闪闪发光,坐着智能设备回到地球买了一大堆东西和材料生活,日子就这样过着。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四

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从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这就意味着,相较于神舟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航天员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此时杨利伟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异常痛苦,可他却咬紧牙关告诫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图”。

在神舟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工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地耕耘劳作。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

“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分享与感悟(通用15篇)篇十五

天宫课堂第二季是一档备受瞩目的电视节目,该节目以天宫空间实验室为背景,通过与地面上的学生进行互动,展示了太空中科学研究的魅力。我非常荣幸能够观看这一季的节目,并从中受益匪浅。在四十多个小时的节目中,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研究的艰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以下是我在天宫课堂第二季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太空实验中的科学魅力。

天宫课堂第二季中的太空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宇航员们进行了一系列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实验,如种植植物、研究物理现象等。通过实验,他们展示了太空环境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魅力所在,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我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身参与到这样的太空实验中,亲眼目睹科学的辉煌。

第三段:科研的艰辛与团队合作。

天宫课堂第二季中,宇航员们展示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太空环境的严酷和有限的资源给实验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宇航员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改进,克服各种困难。同时,他们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是实现科研目标的关键。只有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助,他们才能成功完成实验并取得成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的不易,同时也启发了我对团队合作的重视。我深信只有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四段: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挑战。

在天宫课堂第二季中,宇航员们生活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中,面临着各种挑战。缺乏重力、有限的空间、孤独感等都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压力。然而,宇航员们通过坚强的意志力和聪明的头脑,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停地学习和适应,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这让我深受鼓舞,认识到只要有强大的意志和毅力,我们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五段:影响与反思。

天宫课堂第二季不仅仅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个人。通过观看这些节目,我明白了科学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我也深深认识到科研工作的艰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启发了我对科研和团队合作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挑战也给我带来了启示,让我明白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因此,我决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注重科学研究,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并注重团队合作,不断完善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总结:

天宫课堂第二季是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观看体验。通过这次观看,我进一步对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也受到了很多启发。我相信这些体会和启发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努力地追求理想,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关范文推荐

    掌握兔的正确笔顺(通用21篇)

    范文范本提供了各种类型和主题的示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选段,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学”,是一个纵贯古今的重要概

    学校德育活动方案实用(优质21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活动的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者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活动方案案例,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为了认真落实县局20x

    员工奖罚制度的重要性(汇总13篇)

    学习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表达的规范和规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写作能有所指导和提高。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

    儿科护士的工作总结要点(通用18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个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鼓励我们发现工作的亮点和成就。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农村建设政策解读(模板20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消防安全制度和疏散应急预案(专业20篇)

    应急预案需要经常进行演练和评估,以检验其可行性并及时进行修订,以应对不同情况的变化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范文的摘录,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应急预

    小学迎新年国旗下讲话稿(优质19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国家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国旗下讲话稿参考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三年级学生写作技巧分享(优秀21篇)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优秀学生们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好成绩。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喝

    交通警察的角色与责任(精选14篇)

    范文范本作为学习和参考的重要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百日宴致辞(优质21篇)

    在重要的庆典活动中,致辞往往是向来宾和参与者表达祝福和感谢的重要环节。掌声和鲜花飘扬的现场,以下是一份成功的致辞的录播视频,欢迎大家观看。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