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灵魂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篇一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我认为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因此,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希望能给广大的幼教同仁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本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的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行式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去,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如:在“神奇的10元”教学中,老师首先和幼儿一起在美工区制作各式糖果,并标上价钱,然后,在教室的另一角布置成糖果店,最后,展示1、5、10元硬币,让幼儿分辨他们的不同并介绍之间的关系。给每个幼儿10元,活动结束时,请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糖果?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钱?帮幼儿把买糖果的货币组合记录在白板上。

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育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大风吹”教学中,其目标是练习三层条件的连续分类。老师就扮演了“风婆婆”,大家围着“风婆婆”坐成一圈,玩“风婆婆”的游戏,“风婆婆”随意举出一种或两种以上多数幼儿所共有的特征,有该特征的幼儿就要站起来换位置,其他的幼儿则不动,“风婆婆”要趁着大家换位置的时候,枪到一个位置坐下,此时会有一位幼儿没有位置坐,便成为“风婆婆”,游戏又继续开始。因此,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

总之,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篇二

太空沙是一种合成塑胶产品,它具有砂石、塑胶、橡皮泥的功能,当前它已经可以替代这些教玩具。太空沙具有安全、无毒、可塑性强、不粘手、可反复塑造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太空沙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太空沙具有橡皮泥的功能,部分幼儿教师在应用太空沙的时候,就把它当作橡皮泥一般,让幼儿应用太空沙做城堡、捏小动物、做小模具等。这些幼儿教师因为不了解为什么要引导幼儿玩太空沙,所以没有开发出太空沙的功能,仅仅只把太空砂当作让幼儿任意玩耍的功能。实际上,幼儿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玩太空沙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积木、橡皮泥、太空沙等玩具,让幼儿找出这些道具的特点。幼儿通过观察及体验,会发现积木是完成度最高的游戏,积木已经被分成了各种条形、块状、三角形等,幼儿们可以直接拼接积木,快速搭建出模型。但是,积木是搭建出来的,易被推倒,并且积木的形状比较简单,颜色也已固定,幼儿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应用积木搭建东西。橡皮泥色彩鲜艳,可塑性强,幼儿们可以根据需要把它压成饼状、搓成条状、捏成块状等,不过橡皮泥易粘手,玩久了以后,手上会有一些橡皮的味道。太空沙具有橡皮泥的优点,却没有橡皮泥的缺点。结合这些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幼儿们决定以后如果要快速塑造事物,并且只需要短暂保留事物时,就使用积木。如果需要塑造复杂的、颜色鲜艳的事物,就使用太空沙。当太空沙材料不足时,改用橡皮泥。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果幼儿们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他们就能迅速的'抓住事物的特征,找出事物的属性,为后续给事物分类做好准备。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太空沙的时候,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观察力的锻炼。

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在应用太空沙塑造事物的时候,该让幼儿塑造什么事物?部分教师选择给幼儿几个模板,让幼儿照着模板塑造,这种教学方法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有些教师则要求幼儿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幼儿在塑造的时候,因为缺乏目的性,找不到该塑造什么,所以玩着玩着,觉得自己没有创造出一件有趣的事物,所以就放弃了玩耍,失去了塑造的兴趣。教师如果希望幼儿在玩太空沙的时候受到锻炼,就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现应用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太空沙来塑造模型为例。有一名幼儿教师这样开展教学功能:当一些男性的幼儿想要玩打仗的游戏,需要一批“城堡”作为他们守护的对象时,男性幼儿一时之间找不到需要的城堡,经过分析,幼儿们决定用太空沙捏城堡。然而城堡是什么样子呢?幼儿们一时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了。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幼儿能不能先在纸上绘制出草图,然后再结合草图的设计塑造城堡呢?幼儿们表示这个办法很棒。幼儿们结合自己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生活经验,绘制出了各式各样的城堡草图。这些草图将是他们捏造太空沙的方向。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太空时,既不能不进行引导,让幼儿随意的玩,也不能简单的给幼儿一个目标,让幼儿模仿。教师要引导幼儿结合需求,进行想象,幼儿可以在阅读的图书中,获得灵感创意;幼儿可以找一幅现有的图,进行改造;幼儿也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在现有的物品上进行改造。幼儿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思维水平,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迅速成长。

三、促进幼儿的交流能力

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知识积累也不足,他们的学习成果可能带着很大的局限性。幼儿在玩太空沙游戏时,部分教师会干涉幼儿的创意,甚至否决幼儿的创意,挫伤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教师要意识到,幼儿固然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出现这种问题时,应当促进幼儿交流,让幼儿在交流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当幼儿们在完成草图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共同交流草图,让幼儿们互相启迪,彼此给出创作意见。最后幼儿们终于绘制出了一个造型漂亮、颜色艳丽的城堡,这就是他们想要创作的城堡。在幼儿们确定了草图,开始捏城堡的时候,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幼儿们能不能共同捏城堡,一幅一幅的完成草图创意呢?此时幼儿意识到,他们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城堡创意,还能和共同合作,一起做城堡。当幼儿们共同捏城堡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交流经验,捏高捏城堡的效率,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再次交流了学习经验和学习灵感,提高了捏城堡的效率。当幼儿们共同做出城堡以后,他们非常有成就感。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太空沙的时候,要引导幼儿积极的交流。教师要意识到,如果教师直接告诉了幼儿的学习问题,幼儿内心会产生挫折感,应用交流的方法,幼儿会自己发现学习的问题,他们和他们共同交流创作经验的时候,能够慢慢的改进学习的问题,只要教师给予幼儿时间,给予幼儿充分的引导,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

四、总结

太空沙,是一种现代化的教玩具。现用太空沙教学为案例,说明教师可以应用这种教玩具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太空沙的教学,属于教玩具教学的一种,教师在开展其它教玩具教学时,也可以应用这种思路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篇三

一、 观察能力概述

(一)观察力和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对客观存在进行实质性与规律性的分析与判断的能力,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随着幼儿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感知活动逐渐受到语言和思维的支配和调节,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相对稳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过程。它是在综合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观察能力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的知觉形态,是人的智力发展、学业进步和工作有成的重要认识前提,也是形成良好性格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幼儿时期是观察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性

观察力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种基本的和普遍的能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不仅对于科学学习有益,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十分有益;观察可以帮助幼儿得到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观察力是形成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观察在各学科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观察力也是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之一;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促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自然条件和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一种比较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途径

(一)利用自然条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精心设计的自然角是供幼儿进行观察活动,培养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的良好环境。在自然角里饲养小动物,种植美丽的花草,幼儿可以从这一小天地里观察四季的更替,事物的变迁。如春天在自然角养小蝌蚪,每天让幼儿看一看小蝌蚪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幼儿可以观察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由于幼儿对小蝌蚪感兴趣,所以观察得非常仔细,对蝌蚪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能发现并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记录下来,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得到了提高。在自然角里让幼儿种上美丽的花和各种蔬菜,让幼儿观察一粒种子怎样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又变成许多种子,由于植物不断变化,虽然从发芽到结果经历的时间很长,但幼儿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观察、记录、比较异同,观察的兴趣,持久性得到提高。

2、利用自然条件组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利用自然条件组织游戏活动和利用自然材料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如在认识树木时,教师选取枫树、银杏、松树、桂花树的叶子,做《给树宝宝找家》的游戏,通过指导幼儿对各种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观察认识,使幼儿能逐步地由帮“叶宝宝找错家”到“找到了自己的家”,幼儿在具体活动中提高了观察能力,且材料逼真经济,容易收集。

3、密切家园联系,利用更广泛的自然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着更广泛的自然材料,如果这些材料和条件运用得当,经常坚持,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然条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对平时偶然发生的现象,如天空出现彩虹,打雷、下雨和幼儿提出的蜻蜓为什么飞的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幼儿观察、耐心解答,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又如对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形状的观察,对食物、家具、房间、空间、方位等的观察,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使它们都成为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的'极好教材。

(二)利用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发挥集体教育活动的作用,运用自然条件指导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对自然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运用自然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等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为使幼儿认识水的三态,冬天请幼儿将水装在碟子里放在室外,引导幼儿观察结冰的现象,然后把碟子放在室内的火炉边,让幼儿观察冰的融化的过程,最后把碟子放在火上加热,指导幼儿观察水受热变成蒸汽的的现象,通过观察,幼儿对水的习性的认识有所加深,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又如为使幼儿知道植物的叶子总是向上长的,请每位幼儿拿一个带叶子的萝卜用铁线串着倒挂在室外,每天观察萝卜叶子的变化,过了几天幼儿发现叶子全弯着向上长了,通过实验、观察,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为了使幼儿利用水的特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三个实验小组: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2船怎样在水里前进;3水怎样从大盆流到小盆里。以第1小组实验为例来看一看教师指导实验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有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让幼儿第一次操作材料,,发现有些物体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沉在水底,指导幼儿思考分析材料,为什么这些物体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那些物体沉在水底?加深难度: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到水底去,让沉在水底的东西浮到水面上来,幼儿再次动手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后,再次增加难度:怎样让这些物体半浮半沉,幼儿在前两次对材料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要更仔细地观察、分析材料,更细致地操作实验才能得到答案。可见,幼儿在这一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 动作的协调能力,同时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准确性都得到了提高。

《试论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发挥分组教学活动的作用,教师创设相应的环境指导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导幼儿尝一尝这时水的味,知道盐溶解到水里去了。怎么让盐又出来呢?接着继续做实验:把烧杯放到酒精灯上加热搅拌,幼儿发现水热了,沸腾变成了水蒸汽蒸发掉,盐就出来了,同时幼儿会发现水多少不同,盐出来的快慢程度不一样,搅拌与不搅拌盐出来快慢也不一样。可见,这种有一定难度的小实验,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的细致性、准确性及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的作用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

同时,实验还是发展幼儿科学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条件,多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学习,发展能力,增加智力。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途径。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有了好的观察力,幼儿就等于有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观察是认识,是一种直觉的享受,是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基本上把它以概念的形式理解、掌握。如果幼儿能把一切现实的东西都铭记在他的思想里,把一切幸福的源泉都输送到他的灵魂里,排除一切尘世的污垢,从而提炼出无数理想的快乐,那么,他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平时,无论是利用自然条件,还是教师创设环境,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都是要有计划地借助和创设各种条件,使幼儿通过看、听、摸、尝、嗅等感观活动,与同伴交流、讨论、归纳,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另外,还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有效利用各种科学活动,支持幼儿充分使用活动材料,使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交流中进行主动学习,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眼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户,而善于观察是认识世界、吸取知识的手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指出: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观察并不是就这样随便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这一过程去了解和认识观察对象的内在。幼儿从其一出世起,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各种问题;而有的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

一、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幼儿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有趣好奇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才会集中,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到适时地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羽兴奋地叫到:看那个云像小兔子。这时许多小朋友纷纷抬头去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这个像大象、那个像大青虫”“那里怎么有一条线,天空中谁去画的线”,“我知道,我知道,我爸爸和我说的那是天上的飞机飞过时画的”我们班的“小博士”马上抢着回答,根据这一现象,我抓住这机会让幼儿再观察其他的云朵,从中发现云朵在不停的变化。

经过实践发现在户外活动、游戏、散步等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最容易捕捉到孩子的兴趣。从那天起我们班的幼儿就多了一项乐趣,观察云朵。培养他们观察力的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有一日,天气晴朗没有云,孩子们很失望,我适时的扩充他们的词汇:“今天天气晴朗,一朵云都没有,有一个好听的词语叫“晴空万里”。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懂得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试论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要观察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观察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 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部有顺序地观察。如有一次我带幼儿进行写生活动——画大树。为了让幼儿把树画得更好,我先组织幼儿站在远处看,有的幼儿说:“大树远处像一座宝塔;”有的说:“大树像把深绿色的大伞;”接着我又让幼儿站在近处观察,启发幼儿讲出树的树干、树枝、树叶的颜色、形状。像这样,有顺序、有步骤的观察,就能看到事物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来的画当然更逼真,更有活力了。

其次,教幼儿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如有一次教幼儿认识苹果和梨子时,我就让幼儿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它们的外形、表皮及果肉、果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对照、比较,对苹果和梨子的分辨就更清楚、明确了。

三、 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色、香、味、软硬、光滑、粗糙、大小、冷热、形状、声音等。在幼儿观察时,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器官去感知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听、多讲、多摸一摸、多嗅一嗅,以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如观察小鸡,除了看它的外形,可以让幼儿用手去摸一摸小鸡的绒毛和尖尖嘴,用米喂小鸡。如认识水的时候,让幼儿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感知,知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等特征。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学得积极、生动、愉快,还可以培养训练幼儿各种感官的敏捷性。

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观察对象。

我们着重为幼儿的观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观察对象。首先我们把教室里的布臵重新调整了一下,去掉一些多余的东西,使布局整洁干净;其次,在色彩布臵上尽量不杂乱,使幼儿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下进行观察。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引起幼儿注意的观察对象,如自己种植的植物,引导他们去观察,凭借自己的感官寻找其中的秘密。这样不仅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而且还帮助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促进观察力的发展。又如,幼儿在活动和游戏过程中发现了蜗牛的踪迹。他们这时很想知道蜗牛长得怎么样,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是好是坏?我们老师就针对幼儿的兴趣,带领幼儿去抓蜗牛。我们选择阴湿、背光的地方寻找。这样,在捕捉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看、摸、抓等感官活动,初步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了蜗牛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培养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样的方法,还让幼儿观察了许多东西,使幼儿在探知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观察能力。

五、教幼儿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给种子拍好成长的“小照片”,孩子们细致地观察着“什么时候小芽芽长大了一些、小芽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小叶子变成了大叶子”等等。孩子们在种植、管理、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观察力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更完整的知识。

六、锻炼孩子表达观察结果的能力

幼儿观察后,教师要让幼儿通过讲述、舞蹈、绘画、做做玩玩等表现自已的观察情况和感受。如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时,我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车的外形性能,允许幼儿在观察中互相交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观察回来,我教幼儿唱《小汽车》的歌曲,让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组织幼儿画、拼、塑造、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在这个讲、做、玩、想、唱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观察所得的知识,又加深了观察所得的印象,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有了好的观察力,幼儿就等于有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

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篇四

浅谈数学活动中幼儿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常州金坛市实验幼儿园王莉

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因其自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具有发展思维能力的作用。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因此,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那么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呢?有什么好的培养策略呢?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转变观念,启发式激励,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幼儿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幼儿期是形成数学学习兴趣和态度的最初时期。早期的数学学习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很多对数学有莫名畏惧感的成人,都是在幼儿早期遭遇过学习数学的痛苦和挫败。因此,在幼儿刚开始接触数学时,教师就要转变观念,要小心呵护幼儿那颗极易受伤害的心灵,无论幼儿的学习能力如何,教师都要坚持保护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好奇心。

2.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有一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这说明,每个幼儿都有学好数学的潜能。作为幼儿的数学启蒙教师,自己首先需要树立这样的信念,并且要以这样的信念去影响所教的幼儿,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在数学学习能力上的肯定。对于数学能力一般的幼儿,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建立起数学学习兴趣就被某些成人贴上“没有数学天赋”标签的幼儿,教师更要做到有耐心。因为焦急对于学习数学无济于事,在幼儿学习遇到困难和出错时,教师的宽容可以化解幼儿内心对数学的排斥,而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进行数学思考,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游戏形式,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思维的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兴趣能促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要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和材料,运用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1.内容和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创设生活化情景

幼儿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生活,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需要他们去探讨、比较、判断的问题,因此,把数学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融入到生活情景中,让幼儿在与其自身相接近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小班一次点心时,分给每一组6碗稀饭,那天刚好一个小朋友没来,孩子们就在议论,有的小朋友说多了一碗,而有的小朋友却说少了一碗。我留心观察了他们的举动,于是抓住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小朋友们,现在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孩子们这下可兴奋了,说出了答案并讲出理由。就这样,我紧紧抓住了生活中这个教育契机,不落痕迹地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的多少,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努力做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或廉价的实物,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做数学材料。小冰棍、纽扣、吸管、瓶盖、积木、花片、图形卡、指偶等材料,只要干净、安全都可利用。同时我们还增设了“百宝箱”,提供其他废旧材料供幼儿选择。这些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增加了幼儿操作的持久性和创造性,大大满足了幼儿探索的需要。

2.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思维的主动性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置身于有趣和好奇的游戏情境中,才能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使他们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如在小班分类活动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过年时喜欢新年礼物的特点,设计了“新年礼物”的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日用品的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发现各种日用品的不同特征及用途。(教学论文)幼儿非常积极地投入了分类活动,他们将薯片、饼干、果冻等归成一类(吃的),将小汽车、积木、布娃娃归成一类(玩的),把衣服、裤子、手套、袜子归在一起(穿的),并分别给这三类物品贴上标记,提高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再如教师创设的“开商店”游戏,幼儿要将物品按种类等进行分类,确定它们的价格,售出时要数一数物品和收回“钱”的数量,甚至收钱和找钱时还需进行加减运算等。在这个数学活动中融入了生活情趣,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既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又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问题情境,多角度操作,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幼儿在面临数学问题时思维转换的灵活程度,通俗地说就是“脑子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因,幼儿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就要经常把幼儿推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去,通过引导其“换个角度思考”来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为幼儿设置的问题情境,可以用多种方式予以解决,尽量多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观察、分类和辨别,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感受数学的多样和乐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在排序活动中,设置有多种解决方式的数学问题

在让幼儿学习排序的过程中,可以给幼儿提供多种排序的材料:大小不同的纽扣、植物的种子、贝壳、小颗粒积木等。教师可提出问题:“怎样根据不同材料进行有规律地排列?”从而引导幼儿尝试不同间隔的排序方法。最后幼儿会发现,排列出的结果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幼儿采用的排列方法又是各种各样的。教师还可以提供幼儿做正排序、逆排序等需要逆向思维的活动机会,来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势。

2.在组成和加减教学中,设置有多种解决方式的数学问题

在大班的组成和加减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并且改变以往只给幼儿具有同一特征的操作材料的方式,而是提供给幼儿具有多种特征的操作材料,用“分类”的方法复习数的组成,让幼儿转换角度进行分类,引导幼儿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多角度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法。为激发学习生活中涉及数学加减的兴趣,我还结合大班幼儿快要上小学的特点,设计了参观小学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看图编应用题列算式,学习9的加减。在出示9个小学生的锻炼图后,我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这9个小学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可以编出几道应用题?有的幼儿从小学生的穿着分:1人穿裙子,8人穿裤子;有的从衣服颜色分,2人穿红色的衣服,7人穿黄色的衣服;有的从有没有系红领巾分,3人系,6人没系;有的从锻炼的方式分,跳绳4人,踢毽子5人;有的从性别分,5名女孩,4名男孩,由此编出了多道应用题,列出了多道算式,从而培养了幼儿多角度多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四、比较推理,经历思维过程,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对幼儿学习数学来说,思维的逻辑性就是指幼儿思维具有的合理性和条理性。幼儿的逻辑思维虽然刚刚萌芽,但在是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沿着一条思路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并养成注重逻辑的习惯,对幼儿学习数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1.经历思维过程,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借助数学本身包含的“类”“序”“对应”等数学思维的主要元素,让幼儿在领会和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经历各种思维过程,从而获得逻辑性的思维品质。如:幼儿进行小、中、大皮球的比较,幼儿对小、中皮球进行比较,再对中、大皮球进行比较,最后再以中皮球为中心与小皮球和大皮球比较,在比较中得出中皮球比小皮球大、比大皮球小的相对性关系。而教师也可让幼儿在小、中和中、大之间比较后,不进行大和小皮球之间的比较,而让幼儿直接推理大皮球比小皮球大的传递关系。再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教师给每人提供一盘纽扣,让幼儿操作纽扣,自己尝试去探索“4”的组成。幼儿发现“3”和“1”,“1”和“3”合起来都是“4”。幼儿明白了数的交换关系。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除了这两种分法,还能再分吗?”唤起幼儿再思考再探索。幼儿在反复操作中惊喜地发现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分成“2”和“2”,接下来,老师引导幼儿比较并总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从中找出有序分解的方法。教师再启发幼儿将已掌握的数的组成规律,迁移到较大的一些数或较小的一些数的组成,推理出一个新数的各种组成形式。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幼儿有效地获得组成分合式的排列、比较、概括、迁移等各种能力,既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又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2.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思维的逻辑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幼儿认识了基本概念和规律之后,我们要让幼儿把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要把静态的、平面的知识,转变成一种动态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认知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一方面,把一类数学问题迁移到另一类数学问题,如比较皮球、乒乓球、玻璃球之间存在传递关系,皮球大于乒乓球,乒乓球大于玻璃球,那么,皮球一定大于玻璃球,如果迁移到数之间的关系中,3大于2,2大于1,那么3大于1。另一方面,可把数学问题迁移到生活中的问题:妞妞家比力力家离幼儿园远,力力家比玲玲家离幼儿园远,那么妞妞家一定比玲玲家离幼儿园远。

五、探索发现,鼓励想象求异,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度,主要表现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与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当然,在数学学习中,幼儿只有在真正理解一个概念而不是记住一个概念后才能独立地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种思考对每个幼儿也都具有创造性意义。

1.激发想象

英国物理学家铎尔说过:“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察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就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这句话说明了想象与科学创造的关系。一切创造性活动离开了想象就无法实现。因此,在活动中唤起幼儿的想象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创造性活动“图形娃娃变魔术”,让幼儿以图形的形状为依据进行想象添画,并将每个图形添画成不一样的物品:有的幼儿将圆形添画成娃娃的脸、汽车轮子、眼睛等;把正方形添画成电视机、房子、手帕等;把三角形添画成雨伞、树、灯、围巾等。在实践探索中,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活动,既加深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促进了幼儿想象及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多提供变式材料

操作材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幼儿动作的发展影响并决定着思维的发展,动作方式越多样,思维的内容就越丰富。因此教师应供给他们多变的操作材料,促使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多变的探索。如:在数学区,摆放许多颜色、大小、形状、厚薄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摆出多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接龙。有的按大小规律去摆,有的按颜色规律去摆,有的按数量规律去摆,有的按图形顺序去摆。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敏捷,更富有创造性。

3.鼓励幼儿设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而置疑就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置疑,就无问题可提。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和平中见奇,能从一般人不易觉察的地方看问题。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置疑和设问,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自我发现

“发现”和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让学习者自身去“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形成创造的态度和培养创造的能力。探索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因此在幼儿数学的创造性活动中,我们积极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提供发现的机会,促使幼儿在探索中通过“发现”进行学习。

例如:大班数学活动“它们一样多吗”。我们在分组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许多粗细不同的饮料瓶,里面放入等量的水。在活动中,幼儿没有固定的行为模式,不受规范、习惯的约束,思维空间较大,他们可以真实、自由、无修饰地表现自己的创造力。有的幼儿仅通过目测就盲目地说出结果。有的幼儿找来两个完全一样的瓶子,将两瓶水分别倒进去比较,发现它们一样多。有的幼儿仅找来一个与其中一个完全一样的瓶子,将另一瓶子里的水倒进去,比一比它们的液面是不是一样高。还有的幼儿找来了一个一次性杯子作为量杯,先把粗的饮料瓶里的水倒进这个一次性杯子中,在杯子壁上画好液面高度,然后把水倒回粗瓶子里,再将细的饮料瓶里的水倒进这个一次性杯子中,看看是否与刚才的液面一样高。在探索中幼儿发现:不能只看哪个瓶子里的水高,就说哪个瓶子水多,也不能只看哪个瓶子粗,就说这个瓶子里的水多,要把水放进两个一样的瓶子或找一个量杯进行比较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多少。这个活动不仅使幼儿理解了液体守恒的概念,还能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既满足了幼儿好奇的欲望,又使幼儿在自我发现的创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总之,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通过数学的学习而获得了优良的思维品质,他将终身受益。

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应有哪些篇五

促进集体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公平的有效途径

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吴晓樱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以及相关教育人士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的形式一般为集体教学,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讲都是一种集体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然要利用提问来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启发,加强幼儿集体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集体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对于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提高提问质量,促进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

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与教师的提问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每次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每次都要提出多达二十几个问题。问题数量较多是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特点,但是许多教师无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得幼儿的思维得不到正确的启发。一些问题是幼儿本身就懂的,教师对幼儿所懂的东西进行提问,忽略了幼儿不懂的内容,降低了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提问质量的不足,对于幼儿中那些思维能力较高的幼儿来讲是不尽公平的,他们的思维优越性得不到肯定与表现,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高质量的问题需要具有恰当的难易程度,幼儿教师需要对所提问题的难度进行有效的设置,使其保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所提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影响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也不能过难,要考虑到全体幼儿的思维水平,使幼儿在问题的接收方面享有公平的待遇。另外,幼儿教师要还考虑问题的启发性,利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发现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促进幼儿进行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教师要对提问的内容进行公平化处理,让提出的问题与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相符合。

比如在就认知动物进行集体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小朋友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呢?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一位幼儿都可以做到有话说,具有在回答问题方面具有平等性。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小朋友能就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为我们大家做一个介绍吗?告诉我们它长什么样子或者有什么特点?”幼儿在观察动物时,最先会对动物的外形进行观察,动物的一些行为特点会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样的问题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提高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所以,正确把握提问的质量,对于集体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二、增加思考时间,促进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

幼儿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在提问时,与小学生、中学生相比,幼儿需要更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但是,一些幼儿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不会给幼儿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一些教师甚至会在一秒之后就让幼儿对问题进行回答。这么短的时间无法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运转,对于幼儿的学习自信心来说具有打击性。思考时间的不足,严重影响到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增加思考时间,是促进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的重要方法。教师提出问题的`最终目标就是对幼儿的智慧进行开发,因此,教师需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

比如在进行幼儿绘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对物体的形态进行认识,在绘画之前认识更多的东西。比如在针对图形进行绘画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对三角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图形进行认识。幼儿教师一般会利用教学模具的呈现,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一旦有幼儿反应过来,教师就不会再给其它幼儿时间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严重影响到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有意延长问题的思考时间,引导幼儿在教师说开始回答之后再说出自己的答案。从幼儿的整体思维水平出发,合理设置问题的思考时间,提高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思维量,对于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煮义。

三、改变提问方法,促进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

提问的方法是提问环节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重要标准。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明确提问的目的性,掌握提问的密度与节奏,促进幼儿明确学习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使提问要以满足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要保证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提高要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难度要从浅到深,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明确的思考方向,使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保证思路的清晰。讲究提问方法,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合理的支架,促进幼儿认知结构的合理发展。

比如在引导幼儿对剪纸知识进行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幼儿回答问题的公平性出发,提出有效的问题,促进幼儿对剪纸的了解。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形象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让幼儿看一些关于剪纸的视频,然后对幼儿进行提问。像“小朋友们,你们知识这一艺术的名称是什么吗?家里有人会做这个吗”,从剪纸的概念出发,让幼儿对剪纸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剪纸实践,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剪纸心得。这样的课堂提问,是建立在幼儿具有一定认知基础的水平上的,可以满足幼儿对回答问题公平性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多是以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的形式完成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受到提问质量、时机等因素的影响,集体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不公平性现象广泛存在。为了提高当代幼儿教育的质量,笔者就提高幼儿集体活动中回答问题公平性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提高幼儿回答问题公平性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小班美术蒲公英设计意图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策划书(优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小班美术蒲公

    2023年八一聚会活动方案(通用7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

    最新一般辞职报告书的(大全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

    最新塑钢门窗合同简单(大全5篇)

    生活当中,合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那么还是应该要准备好一份劳动合同。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同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塑钢门窗合

    学校食堂问题调查报告(模板5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

    八年级学期教学计划人教版(实用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

    合同法债务承担的规定(通用7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分

    2023年九年制学校管理流程图 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最新出租店铺协议书 店铺出租协议书(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