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新学期开始之前,教师都需要制定一份教学工作计划,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看看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例,或许能够激发你的创作灵感。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一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了解正负数的意义,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理解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的同时渗透极限思想。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正数负数的意义,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数、负数和0的意义。
1、六年级孩子对于负数已经不再陌生,天气预报,楼层中会经常到,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生活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应用价值。
2、学习负数,为学生完整的认识数系打好基础,并且为初中学习有理数奠定基础。
课件、练习纸、尺子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从询问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入手,引出天气预报。
2、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图,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负数。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活动—看电视导入新课,交流中拉近师生的关系,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负数,知道负数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负数。
1、读负数认识“—”,学习读负数。
2、写负数。
由读过渡到写,写负数要涉及到整数、分数和小数。
3、引出正数。
正数和负数是相对的,知道以前学过的很多数都是正数;知道“+”一般省略,如+3和3,读写不同,意义相同。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在脑海中形成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会读写,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
(二)负数的意义。
1、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2、小组讨论,这些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是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解释其意义。
3、学生汇报、展示,师生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负数;负数的意义需要学生有切身的体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意义的表述上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阐述,可以画图,适当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维。
4、教师小结。
(1)通过观察上面几对正数和负数,得出:“正数负数,意义相反”的结论。
(2)揭示0、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得出:“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的结论。
设计意图:这些结论都是根据学生提出的上面那些正数和负数经过对比、思考得出来的,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负数的历史。
运用课件,通过配乐朗读的形式了解负数的历史。
设计意图:这种形式比单纯的学生看、教师讲更能吸引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增强民族自豪感,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用正负数表示。
1、零上摄氏度表示为:_____,零下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因为“4”前面没有“+”号,所以“4”不是正数。()。
3、上车5人记作“+5人”,则下车4人记作“—4人”。()。
4、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5.5゜c和+5゜c所表示的气温一样高。()。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都是基础题,比较简单,调动起学生积极性。
解疑惑。
1、在一次体能测试中,我们班男生平均身高是143cm,王超同学测试单上却写着+2cm,李飞同学的更奇怪是—2cm,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设计意图:增加难度,进一步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理解负数的意义。
2、六年级三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一班得0分,二班得—20分,三班得10分,根据三个班的得分,说一说他们的答题情况。
设计意图:这题属于开放型题目,可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及半时,知道1时=60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半时,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会读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学用具:钟表模型学生自备小闹钟或钟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活导入。
师:小朋友,这是朱老师早上起床的时间,你知道我是几时起床的吗?(出示7时的钟面)。
生:7点钟。
师:7点钟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在数学王国里,它读作7时。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生:7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呢?
生: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所以是7时。
师:其他小朋友同意吗?(同意)。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整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出示课本81页主题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个钟面和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小组内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说得真好!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还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边说边课件动态演示)。
学生完成81页例1第1个钟面的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师:现在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师:你知道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吗?
师:为什么分针指向3的时候是15分呢?(小组讨论)。
生:分针从12到3走了15个小格,也就是15分。
师:那分针走1小格就是(生:1分)。
师:(分针指向1)那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样想的?
生:从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5小格就是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呢?分针从12走到其它数字各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师:(课件动态演示,闪动时针)时针是用来记“时”的,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多。
课件出示几个“几时多”让学生判断。
3、教学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出示81页中间的两个钟面)。
师:现在你会认这个时刻吗?是几时几分呢?
生:9时5分(老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时针刚走过9,就是9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1,是5分,所以是9时5分。
师:(课件出示)时针过了9,就是9时多;分针指向1,就是5分;合起来就是9时5分。(全班齐读一次)。
师:9时5分还可以怎么样表示?
生:电子表示法。
师: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几时几分;另一种是象电子表这样表示(课件出事电子表图片),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圆点左边写时,圆点的右边写分。写的时候,是几时就写几,再写两个小圆点,最后写分。小朋友们,现在电子表开始走起来了,请注意圆点右边的数字。(电子表从01到59)。
师:(电子表回到01),圆点右边表示分的数字要占两个位置,像这样不满10分的,圆点后面要先写0,用0来占位。
师:9时5分的另一种写法你会写了吗?好,举起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个9,再写2个点,接着写0和5。
出示另外两个钟面(6:25和8:30),先让学生读出上面的时刻,再写出两种表示方法。
师:8时30分,我们还可以说是8时半,知道为什么吗?(课件动态演示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当分针从12走到6时,分针走了钟面的半圈,所以说是8时半。
4、认识时、分关系,知道1时=60分。
师:好啦,现在告诉我,从7时到8时,时针走了几格,分针又是怎么走的?
男生:走了1大格。
女生:走了一圈。
师:现在把任务换一换,女生负责看时针,男生负责看分针,开始。
师:这次女生先说,时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多少。
女生:走了1大格。
师:那分针呢,男生们。
男生:走了一圈。
师:分针走一圈是几分?
生:60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时=60分。
师:分针走了1圈是60分,时针正好走了1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发现大声的读出来。
生:1时=60分。
三、巩固提升。
1、动手操作。
师:学习了这么久,现在放松放松,我们来玩个游戏,我来拨钟,你们来说时间,(5分5分的拨)。
生:8时15分。
生:6时25分。
生:4时30分。
生:7时55分。
师:9:056:257:555:30。
2、练习写钟面上的时间。
(1)课本83页连线。
(2)课本82页做一做(选4个钟面来写,其中有一个是半时)。
(3)课本83页第一题,小芳的一天。
四、课堂总结,思想教育。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抽班上好、中、差的部分学生说一说)。
五、课外作业。
师:回家后教自己的爸爸、妈妈认识时间,看哪位小朋友教的好。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三
:认识负数(一)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2)小小气象记录员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2、练一练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正数 负数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 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 烧好的鱼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四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意义;会读写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经历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的过程,增强符号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意义。
【教学难点】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负数。
1.师:同学们,经过近六年的学习,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数吗?谁来说一说?
2、抽学生说一说。
3.师: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4.师:同学们,生活中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比零还小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认识一下这种数。(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例1。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师: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播放录音),大家熟悉吗?2.初步认识负数。
(1)、师: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新闻联播结束后天气预报的片段。
师:你有什么简洁的符号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请小组讨论后并完成学具卡中的活动二。
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
(2)、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成了发明家,真不错!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或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3)、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请独立完成第11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三、教学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米或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18页试一试。
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能给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吗?请完成学具卡中的活动三。
学生交流、讨论。
师:默读教材第页第自然段,两个“??”还代表哪些数?能列举玩吗?
五、生活中的负数。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负数?抽生回答并相机出示图片3、4.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学会了什么?附:板书设计。
4℃读作4摄氏度。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五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交流提升。
知道测量气温要用什么吗?(出示温度计)谁能把温度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温度计的结构、计量单位、类型、表示温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以0摄氏度为标准,0摄氏度以上用正数表示,0摄氏度以下用负数表示。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都是正数。而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板书:+20(20)、-20、0)。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六
一、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一、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新课标》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重要。本节课我先结合地震引出负数,再联系南方大雪灾,让学生在雪灾的场景中对比正、负数;还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在温度中体会到负数刚好是与正数相反的,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三、注重数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安全教育、爱心教育和环保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的事例和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军民一条心,全民献爱心的战胜困难的决心,还就两次灾害的发生提出环保的迫切性以及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同时结合教师精彩的结束语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
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负数。
(显示抗震救灾画面)孩子们,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悲痛万分。救灾人员发现一栋楼房下陷了二层,你能说说原来的一楼、二楼地震后变成了几楼吗?(附带进行防震和爱心教育)。
引导学生看图,帮助理解后试说出楼层。
有的学生会说:下一楼、下二楼;也有的学生会说出;负一楼、负二楼等。
师:你觉得用哪种表示方法比较恰当?
刚才我们接触了一个新的数,谁知道它称为什么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负数无处不在。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负数。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改为汶川大地震的事例,既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爱心。充分联系生活,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体现了负数的应用价值。
投影课本第2页上面的插图,那位同学手中拿着什么?(出示温度计模型)。
1、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
生1:每格代表1℃。
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
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
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当温度降到0℃。
时你有什么感觉?(冷)。
2、小组讨论:(课件显示)。
师讲述并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小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师板书)。
4、温度的读法。
老师下载了二月份某天的气温预报:
上海:0℃——8℃北京:-5℃——5℃哈尔滨:-15℃——-3℃。
师:谁愿意当小播报员,来播报这3个城市的气温?
生读:零摄氏度——(零上)八摄氏度零下五摄氏度——(零上)五摄。
氏度零下十五摄氏度——零下三摄氏度。
生读:负五摄氏度负十五摄氏度负三摄氏度。
小结:在温度中,负数的温度可以有哪几种读法?(两种:可以读做零下几。
摄氏度,也可以读做负几摄氏度)。
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水到了0℃就会结冰,2008年春节前我国韶关等地区发生雪灾(显示相关图片),因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解救被困人员,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站在冰雪世界里-16℃的温度下帮助被困人员,你会有什么感觉?(用动作或表情表示一下),这时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心里热乎乎的)。
(1)(课件显示温度计)让学生出来指着温度计讲一讲,说一说。
(2)怎样找到16℃?
(3)-16℃和16℃有什么不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知道正数的正号可省略不写。(指名板书)。
(4)-16℃和16℃哪个温度更冷?他们的意义相同吗?
6、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3.5-3.5+0-4052-。
(2)同桌互相写5个不同的负数读出来,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设计意图:结合灾区体验负数的实际意义,巧借生活实际问题把正数和负数联系起来,区分正负数的不同点,通过认识温度计,简洁明了地把教学难点突破,一并还进行了环保和爱心教育,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
三、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
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3、练习一的1、2、3题。
设计意图:围绕课内和课外知识进行梳理,由浅入深进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得到知识的反馈并加以巩固。
五、总结评价。
1、你知道我国使用负数的历史和负数符号的演变吗?
投影第4页的“你知道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负数比中国迟了数百年。
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中国人太了不起了!)。
你知道老师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吗?我在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你们今天的表现同样非常了不起!我们的祖先能够写下世界负数的历史,而今天的你们就是祖国未来,相信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你们将能够改写中国数学的历史!
2、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评价一下自己和同学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巧借负数历史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它又是对整堂课加以梳理归纳,在同学们交流与反思中,使知识得以整理内化。综观整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最后巧借历史激发他们的斗志。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正数0负数。
温度+16℃读作:(零上)十六摄氏度-16℃读作:(零下)十六摄氏度。
或16℃或十六摄氏度或负十六摄氏度。
存折+2800元读作:正二千八百元-1000元读作:负一千元。
或2800元表示:存入二千八百元表示:支取一千元。
……。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把板书的机会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教者只是指引了书写的具体位置,进一步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板书设计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新颖、美观,既简单明了又概括地反映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对负数教学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针对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再从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2.深入研究教材,备好书本外的知识。
在这节课上,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是还涉及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比如: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和华氏度,海拔高度、海平面。这样不仅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深入了解学生,在学生的疑难处做好功课。
因为有以前的教学经验,我知道在这节课上学生对于负数的书写与读法并不是本课的难点,反而是对于如何正确地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以及在温度计上准确地标出零下温度才是学生的难点。因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在温度计上读写零上温度时是由零刻度线往上看,而读写零下温度时是从零刻度线往下看。在这个动态演示的过程中,有效地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上好课,课前必须深刻地钻研教材,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七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1、教学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与正、负数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3℃-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再次讨论。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立了正、负数的概念、对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1、自主练习第一题: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生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学生谈收获。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九
认识负数(一)。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p1—3练习一1—5题。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2)小小气象记录员。
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2、练一练。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正数负数。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水中的鱼烧好的鱼。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
《负数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陈老师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本节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天气预报是学生熟悉的东西,熟悉的情境容易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新课伊始,陈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学生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陈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让学生体会+3和-3是两个不同的数,在“3”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号,是因为两个“3摄氏度”具有不同的意义。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极富独特性与创造性。对于负数的认识,有的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而有的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中陈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运用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所具有的相反意义,拓宽了学生对数的概念认识范围,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认为0是正数,陈老师采用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情境观察的教学策略。他是这样引导的“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此问题基础上,提出更明确的问题:“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杨老师此时创设一个开放的合作研究氛围,让学生主小组讨论交流,继而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得出正数都大于0大,负数都小于0,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在反馈的信息中获知,学生收获多多,探究热情高涨。
在这节课中,陈老师在多个环节都注意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温度计、电梯楼层、山的海拔高度、记录学生身高等,通过多种事例,突出知识的本质属性,即负数是表示相反意思的量。
这样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与0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陈老师的设计广泛联系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仅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也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启示,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一
《认识负数》一课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庄立波老师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关于本内容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天气预报是学生熟悉的东西,熟悉的情境容易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学生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让学生体会4和-4是两个不同的数,在“4”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号,是因为两个“4摄氏度”具有不同的意义。课堂中我引导学生把各个正数、负数都回归到原来的情境中去。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极富独特性与创造性。对于负数的认识,有的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而有的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中庄立波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运用比较认识的方法,组织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所具有的相反意义,领悟出零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拓宽了学生对数的概念认识范围,并为学生将正数、负数、零整合到一个新的概念框架(有理数)之中打好了基础。对于练习题的运用,庄立波老师力求创设一个开放的合作研究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同桌交流,除了得出正数都大于0大,负数都小于0,在反馈的信息中获知,学生收获多多,探究热情高涨。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认为0是正数,庄立波采用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情境观察的教学策略。“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此问题基础上,提出更明确的问题:“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继而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又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冰箱里的鱼、水中的鱼、刚烧熟的鱼该与哪个温度相连?这样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与0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二
《负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各种数的基础上的学习,是课改后引入小学数学课程的一项内容,是概念课的教学。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符合学生的学习新知的认识规律。课中取材符合数学来源并应用于生活的'规律,教师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学生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当学生兴趣激起时,教师再带领学生具体了解负数,通过探究温度计的问题和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
这节课还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发现、感受、了解负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通过在温度计图上说出所给的度数所表示的意义——找出正负数——从给出的度数在温度表上找出具体位置并说明理由——什么时候用正或负数表示——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关于正负数的意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亲身感受负数的存在意义,再从中进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为学生以后掌握和运用正负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节课上,我觉得教师在上述一点让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做得很好,通过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来形成目的,收集实例,说明意义,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出示刘翔比赛时的各种数据,学生进行判断说理,最后还让学生自学课本上有关负数的知识,加以巩固,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从而建立负数的概念,而在练习方面,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同学进行参与,以便及时进行学习反馈,从中确定不足得以加强。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
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
4、上楼与下楼:……补充楼层,地下室的表示方法等。
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三、全课总结。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四
《负数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陈老师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本节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天气预报是学生熟悉的东西,熟悉的.情境容易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新课伊始,陈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学生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陈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让学生体会+3和—3是两个不同的数,在“3”的前面使用不同的符号,是因为两个“3摄氏度”具有不同的意义。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极富独特性与创造性。对于负数的认识,有的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而有的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中陈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运用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所具有的相反意义,拓宽了学生对数的概念认识范围,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认为0是正数,陈老师采用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情境观察的教学策略。他是这样引导的“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分界点,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此问题基础上,提出更明确的问题:“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杨老师此时创设一个开放的合作研究氛围,让学生主小组讨论交流,继而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得出正数都大于0大,负数都小于0,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在反馈的信息中获知,学生收获多多,探究热情高涨。
在这节课中,陈老师在多个环节都注意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温度计、电梯楼层、山的海拔高度、记录学生身高等,通过多种事例,突出知识的本质属性,即负数是表示相反意思的量。
这样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与0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陈老师的设计广泛联系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仅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也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五
我选择的观察维度是“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结合观课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感受。
1、从目标达成角度来看,知识是落实的。本节课预设的三维目标都能有效达成,在教师精炼的语言引导和巧妙的教学设计下,学生对知识都掌握得十分扎实。2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来看,课堂是灵动的。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就如泉水般灵动,再加上教师亲切的教态和语言,给人一种十分舒畅的感觉。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还有几个需要注意地方:1、学生举的正、负数的例子还是偏向于整数。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数据可能多数偏向于整数,学生思维的定势也可能喜欢举整数的例子,最好是能够多引导学生举各方面的例子,使知识更完善一点。
2、如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性似乎还做得不够。比如在温度中,只是让个别学生上来拨一拨,如果能让学生每人都在纸温度计上先标一标,在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标的,再反馈,可能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3、但是对于个别学生的不同意见没有进行及时的分析辩证,导致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关注自己的想法。以后要注意做到以学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占主体地位的学生,自己以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
4、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所欠缺,有过于零散的提问,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后要加强。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六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
多媒体课件。
1.认识温度计。
知道测量气温要用什么吗?(出示温度计)谁能把温度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温度计的结构、计量单位、类型、表示温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3.交流例2。
(1)小组交流: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
(2)全班交流。(以海平面为标准,超过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板书:+8844.4、-155)。
4.归纳总结。
(1)小组交流:说说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2)全班交流。
(3)相机引导小结: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练习一第1题。
生自已阅读第5题后全班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哪个是正数,哪个是负数?
2.练习一第2题。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表示的?为什么?学生订正。
3.练习一第3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追问:正数和负数能写完吗?)。
4.练习一第4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0刻度线以上表示零上温度,每格表示10摄氏度,半格表示5摄氏度,特别要注意表示零下温度时数的方向)。
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负数初步认识。
+20(20)、-20、0、+8844.4、-155。
像+20、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了解。
2、使学生会正确的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的负数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