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

时间:2024-11-22 作者:灵魂曲

范本的特点是语言通顺、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精彩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一

词汇教学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

作者:李秋枝刘信波作者单位:刊名:艺海英文刊名:yihai年,卷(期):2008“”(3)分类号:h3关键词: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二

摘要: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研究,可以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行为经济学理论考察了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行为条件复杂、市场模式不完全的情况下对企业管理的行为。同时行为经济学理论也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行为经济学理论进行介绍与分析,研究了行为经济学理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偏见效应情况下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企业经营管理解决措施。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企业;经营管理;措施。

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指导企业管理者更高效、更完善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管理团队的水平,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能力,使企业管理团队迅速成长起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系统不足之处。我们要从了解人性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管理者,找出企业管理者的优点与缺点,对缺点进行帮助与改正,对优点进行发扬宣传,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团队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团队健康有效的发展。

一、行为经济学理论相关概述。

1.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并且被全世界公认的主流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体系,行为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行为与现象的理论分析框架,由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三部分组成。行为经济学主要是对企业中管理者的心理作用进行分析,同时强化心理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研究经济学中的心理学,使经济学研究更符合现实,从各方面进行自身完善,同时将经济学中的理论洞察力全面激发出来,用于对实际现象进行预测以及合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所以行为经济学理论是一门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的经济研究理论。主要通过可操控的试验以及观察研究对企业管理者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的管理行为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影响管理层决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并对管理者的行为结合已有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重新提出的经济学理论。

2.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行性。

本文将通过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对比分析行为经济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1)人的基本假设对比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中人是具有独立的思想的,从本质上讲,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一切行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需求。同时自我约束力强,如果个人的喜好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外界所改变,性格具有完全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始终追求利益效果最大化与持久化。在行为经济学中,人的基本假设中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人的性格具有多面性,既有利己心理,也有利他与无私奉献的心理,人的自我约束力会因人而异,不同时段与不同环境个人的喜好会有所差异。(2)传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传统经济学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抽象法、演绎法、现场观察法,其中演绎法是被公认为为数不多可信赖的现实经济活动范式。而现场观察法则认为是所有方法中最具有说服力的,传统经济学认为实验法不可用于验证理论。而行为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有认知心理学方法与实验法。通过认知心理学,与实验法对个体喜好进行更多的分析研究。(3)理论体系完整度对比传统经济学在个人偏好基本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标准化均衡分析,形成了规模宏大而且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同时涵盖了金融计量等微观与宏观方面的内容;行为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条块还不成形,现在正在不断地进行实验验证与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日可待。(4)模式对比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具有规范性;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具有描述性。由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行为经济学更多是研究对个体行为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认为在经济环境刺激条件下个人的行为是受周围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表明行为经济学与客观现实有很大的相似度,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二、企业经营管理中行为经济学的应用。

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对企业以及员工的行为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不仅是管理物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企业员工--人进行管理。在上世纪30年代,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这个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人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非自然人的行为,而非自然人的行为包含着机构、组织、企业团体的行为。《2010中国信息主管发展报告》中指出,企业管理团队中职位的权责关系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永恒主题。在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中管理者如果没有相应的主导权与决策权,对于企业开展全局性的工作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部分管理者所属部门经营状态有活力,而另一部分管理者所属企业部门经营出现冷门现象。当企业在推行相关政策的时候,还会出现领导层对政策明白,而基层员工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工作执行的困难与复杂程度,提高了企业管理失败的风险。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的相关成绩也需要通过其所管理的相应部门日常管理行为表现出来。本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分为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应该对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够准确把握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发展方向与相关技术需求要能够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准确决策企业的走向。企业管理的最高层要能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立场上,通过管理者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决策能力,为企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其次,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制定企业项目的时候,需要与相关员工进行沟通,在得到对企业员工支持的情,再让企业中高层领导接受企业制定项目的规划。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运营状况,脚踏实地,锁定目标,不宜好高骛远。在尽最大努力增加企业发展效益的时候,也要考虑项目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困难,尽可能的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控风险。同时企业管理团队要以人为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于项目的执行负责人要分岗到位,使整个管理团队职责明晰,任何时候领导层都需要对项目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控,实行有计划运行。最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发挥充分的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企业制度与技术等多个重要层面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营管理者也逐步发现了自身职业内涵相应的改变所带来的工作实质性的变化。由于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企业经济发展形势还没有从经济危机的寒冬中苏醒过来。这也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济形势感到不安。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运用自己所在职位的便利与经验,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在有效对企业团队进行管理的同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针对企业运行情况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成为团队上层领导最得力的助手与策略参谋。

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企业管理中偏见效应解决措施。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都会承认在管理的过程中会有偏见存在,而偏见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管理者容易在管理的时候固执己见,对于他人的反馈意见视而不见,刚愎自用,这是偏见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存在偏见将不利于企业管理团队的营建,也不利于相关项目以及政策的实施执行,还会造成对有实际才能的人才流失。因此我们要消除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偏见行为的存在。

1.通过改变视角识别偏见。

我们在对任何一个人进行观察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对这个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进行合理划分。但是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经常会对所面对的人进行一种假设,从而产生一种对该假设有误而自己熟视无睹的偏见,这种偏见常见于有一定资历的企业经营管理,这种管理者往往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遇到人与事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处理方法,有时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最终决定对所见的人与事有偏见看法,使得决策结果不够准确。但这种经验主义,很多时候对于业经营管理者的'帮助很大,他们在进行辩论的时候,会借助经验例子举例证明,使自己的方法与理论具有更强的可信度。从而让对方折服,这就是经营管理者的模式识别。

2.通过承认不确定性,抵制行动导向偏见。

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为企业决策的时候,为了追求企业的稳定发展,很多企业不愿承担有风险的计划项目。比如一个企业项目出台,企业管理者中会有某一管理人员对于项目持截然相反的看法与观点,而有另一种人,却对该项目非常看好,力挺方案的实施。对于管理者,他也是希望该项目能够实施,但是不会将下属员工的自信当作坏事,而出现这种决定的原因,就是行动导向偏见。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时候,一个可靠高效的管理团队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以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导向偏见。

3.通过改变现状,抵制稳定性偏见。

当企业管理团队出现稳定性偏见的时候,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内对外采取措施。对外部,企业可以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投资与业务扩展,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同时扩大企业管理团队的规模。对内企业可以把公司财产向部门分配的额度降低,仔细研究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营状况与职能,然后将企业的资金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分配,扩大企业优势部门的生产规模,将企业发展成为有特色的产业品牌。

四、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是一种研究人的行为的理论科学。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时候,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对企业中的个人进行有效研究分析,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使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遇到任何问题能够从容不迫地解决。同时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能够规避管理者错误的管理观念与管理行为,为企业健康正常的运转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温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房地产宏观调控[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刘桂玉,罗拥华.行为经济学“新经济人”假定的方法论意义与实践价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03):21-25.

[4]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三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微课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其通过对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现代教育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目前我国部分初中学校已经开始将微课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求通过微课的应用,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完善与发展。

一、微课的概述。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依托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微课主要以电子音像的形式存在。微课的制作一般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适当地有所拓展。微课与正常课堂相比较,教学时间较短,并且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会针对某一难点或者某一专题进行细致的讲解。

2.微课的特点。

把握微课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促进微课在我国各级院校中的普及和应用。首先来说,微课具有先进性。微课得以存在的前提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可以说微课与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其次,微课具有针对性。每一节微课的时间都控制在了较短的范围内,一节课仅对一个问题进行教学。例如,就比喻中的暗喻进行讲解或者就化学中酒精灯的应用进行示范等。最后,微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微课不仅可以在课上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在课下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和复习,是学生自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1.活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语文学科博大精深,不仅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带有一些人文方面的内容,因此如何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一直是有关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讲解,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社会科学等联系到一起,进而丰富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晦涩难懂的古文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明确课文意思并且对文中描写的三峡景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三峡》的微课,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三峡景观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并且伴随着微课中讲解的不断播放,也为教师开展《三峡》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对古文的掌握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2.突出重点、难点,降低学习困难。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有着难易的区分,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搞好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微课有着明显的`针对性,每一个微课都有一个核心的内容,通过微课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课堂教学主次不清。

例如,在学习契科夫的作品《小公务员之死》时,对人物形象、性格进行分析是文中重点问题之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对人物形象和性格进行具体明晰的展示,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小公务员之死》有关的微课,并且找出与形象性格分析相关的专题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讲解下,更加深刻地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进而把握住人物的心理变化,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包括课文的教学,还包括写作方面的教学。就目前来看,初中写作教学的质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并且忽视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师安排的写作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开始将微课与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写作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影像的方式,加深对写作内容的理解,并将写作与生活进行联系,增加学生写作的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例如,围绕感受春天的气息进行作文写作时,教师为了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印象,并对春天有话可写,可以在写作之前播放与春天有关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上观看与春天有关的纪录片,进而感受到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自然生气,让学生对春天的气息产生联想,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为之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微课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重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微课的灵活应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巧芳,杨文美。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30)。

[2]刘国贞。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探微[a]。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3]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四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电大开放教育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远程教育时代。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优质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言而喻,信息时代,质量仍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在“开放教育”对象存在极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情况下,只有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在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所引发的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操作活动就更显得突出。

在网络化教学的每个流程中,教师的角色就如一名导演,首先引导学生访问特定网站,感受动画样例,提高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学习情景中;然后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给出相关连的网站,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这两个阶段中,教师重在指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以免学生在网上“迷路”或浏览与教学无关的网页;并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在网上交流阶段,学生把各自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更明显,教师不但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讨论,而且还要组织引导、点评学生的态度观点,避免学生闲聊或无话可说,始终围绕本案学习目标进行。在归纳小结阶段,教师重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把实践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关键问题进行解释和演示操作,加深理解。在整个网络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改变了教学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认为教师的行为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和提供学习资源。

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点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或几本教材、参考书等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材料。但是互联网上的资源不可能为学习者提供正式的学习内容和材料,也不可能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某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起的作用。在本教学案例中,我把相关的教学知识点、案例、教学习题、教学资源等放在网页中,并提供相关知识网站,以便学生查阅。

二、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的引导。

帮助学员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使学员按照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是网络教学中教师对学员学习进行指导的首要任务。对于偏航、迷航的学员教师应及时引导,及时提醒他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使学员的学习始终围绕师生共建的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这样,网络教学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

学习目标的阐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所要学习目标通过网络直截了当地发送给学员,也可以先让学员进入学习情况,再给出学习目标。有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也可以以要求的形式提出,可以一次性提出,也可分阶段提出。有的学习目标比较明显,学员马上就可以知道,教师只需呈现出来就可以了;有的'学习目标比较难懂,学员可能一下弄不清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教师要对学习目标做进一步的阐述。

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策略(可称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工作不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而且在网络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员协作学习、小组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员小组活动来培养学员的群体意识与活动能力,可以促进学员之间深入交往,克服学员的自我中心倾向性,促进学员的个体社会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强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的灵活调整手段使得教师可用多种方法编成学习小组,比如:可以根据学员的申请,让学员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根据爱好和兴趣分组;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分组;教师也可以按照层次不一进行分组,教师要考虑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角色分配以及相互协调、配合问题,例如网络操作熟练的同学可以与不熟悉网络的同学分在一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习好的同学可以与学习差的同学进行搭配,相互弥补,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四.关注每一个学员的学习进度。

对每一个学员进行学习指导,只有在网络教学中才可能实现,这的确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授课期间为了保证学员对所讲知识的关注,教师可将学员之间的联络中断,只保持学员与教师之间的通信;还可以锁住学员的键盘,中断学员与计算机的交互,教师把所讲信息发送给所有的学员。在学员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过程中,学员可以从教师站上获得教师提供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学员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观察任意一个学员站上的内容,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协同学员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材料,或对学员的完成情况进行适时的、形式多样的评价和指导。总之,对学员学习进度的关注是为了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注每一个学员的学习进度,还要先关注学员的不同学习背景。我们知道,一个教学集体是一个由多种智力背景和情感背景所构成的集体。不同智力和情感背景下的学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教学班的学员层次有高有低。对同一个知识点,有些学员很快就能掌握,而有些则需花一定时间才可以做到。因此,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面向中等生的教学,而智力发展超常和智力发展落后的学员存在着“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好生多吃一点”,对于那些每天需要花费几倍于他人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学习也很难理解或根本理解教学内容,学习总是在吸收和消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差生”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特性,引起并保持学员对教学的注意,并针对不同学员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时刻感到与学习任务有相关性,感到他们的需要在教学过程可以被满足。教师的直接关注直接影响到学员实际做出的努力和行为,使他们不再视学习为畏途,而是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重要环节,有将现代远程教育各种教学手段、方式和学习方式系统化,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优质化,从而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邦奇,齐平.现代教学管理系统[m].河北教育出版社,.。

[2]金含芬.学校教育管理系统分析[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冒荣,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孙灿成.学校管理学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1).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五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由于建筑施工的项目工程量比较大,且施工环节多且复杂,导致其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行为安全管理是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针对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做好充分的研究与探讨,从而有效的提高建设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行业;施工建设;安全管理;行为安全。

行为的安全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施工人员的行为问题,通过科学的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施工人员错误行为的可能。因此,接下来作者将针对一些行为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实践,对提高施工人员行为安全系数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进行简要的探讨,针对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进行指正,从而对行为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帮助。

1针对施工中的行为安全管理的简要概述。

行为安全管理英文缩写为bbs,简要的来说就是借助合理的方式来对人和安全之间的联系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人处于生产工作状态下的相关行为特点,在根据安全的基点,探讨和发现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整的理论以及办法。结合相关的数据表明,展开行为安全的模式只要花费施工者大约百分之二的时间,但对提高安全性的比例却高达百分之十。行为安全的管理要借助多次考察从而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改变,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有效的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1.2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结合现今建筑行业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伤亡的状况,尤其是在楼房建造的过程中,由于坠落以及塌陷等状况造成的灾难更是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这些事故和灾难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施工建设人员行为上的失误以及观念上的不重视,造成一些很小的行为过错导致极大的恶劣后果,主要原因还是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做的不够充分,甚至有一些不按照规定施工步骤和程序进行的现象。这种不够重视和淡薄的安全观念必然会导致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存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施工行为。结合相关的数据报告的情况分析,由于施工人员的行为导致的事故灾难高达百分之九十,由此可见,施工人员的行为安全管理有多重要。提高行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的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的减少悲剧事故的发生。

进行行为安全管理的过程,首先是确定好被观察的对象,对其展开一些基础的培训工作,再任命观察人员,确定施工过程中存在风险的行为,且对一些重要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明确,对重要的行为详细的指出并对其进行abc分析。其中a表示的是前因,b表示的是本身,c表示的是后果。在此期间,相关管理组织的人员在发现员工做出的不安全行为的情况下,对其展开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详细的记录在案,保留资料便于之后的研究工作的进行,并找出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把相应的探究结论告知参与调查工作的施工人员,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安全行为的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观念以及对相关施工工作内容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最终帮助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能够符合标准和规范。从整体上简单的来说,行为安全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环节的内容。

(1)行为安全的教育与培训;

(2)明确重要安全行为;

(3)展开行为观察工作;

(4)展开行为探究工作;

(5)进行交流然后反馈到施工人员;

(6)对施工者安全行为进行纠正;

(7)进行目标的最终评价。

3案例简析。

3.1项目介绍。

文章将结合十六局企业北京某工程公司的项目来对行为安全管理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以该公司正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某商业综合工程实例来展开研究分析工作。这次的研究大致进行了四个星期,工程总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高度达七十米,施工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多且复杂。

3.2管理的展开过程与方法。

行为的观察是展开行为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这次主要针对某工程的相关工作者为目标,确定容易产生的危险行为,再明确关键行为通过具体的观察方式针对相关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详细的记载以及探究,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来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展开调查并进一步规范,从而达到减少危险行为发生的几率。

其中的关键行为主要包括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需要重视的不安去的行为。结合具体施工地的状况,防止由于坠落、打击以及漏电等原因造成危险,从而让被观察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以及防触电的.绝缘工具,然后对他们的工作状况展开观察研究活动、制定三位观察人员,每人观察一组的工作者,展开跟踪调查、记载、反馈和纠错等工作。活动进行的工作时间安排三个星期,每个星期五天,一日三次的观察频率,在行为安全管理进行完毕以后,在持续展开为期一星期的后续观察,每日一次的频率。通过三个小组的划分,分别进行安全帽佩戴方式、配置安全带方式以及佩戴绝缘物件方式来展开观察与研究工作。其中被观察的工作人员一共二十二人。在展开bbs管理之前,一组佩戴安全帽的比例为百分之六十;二组配置安全带的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三;三组充分配置绝缘工具的只有一人;安全指数只能达到四十五分的水平。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在调查开始之前一月内,有两起极易发生触电危险的事件,高空坠落的一起,施工物打击事故三起,即便是未产生严重的后果,却存在一定的隐患。

3.3分析与建议。

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借助观察与管理的方式能够对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较好的纠正,效果十分显著。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工作能够较好的对施工者的行为进行反馈和改正,从而构建安全性更高的工作理念,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提高安全性。行为安全管理的方式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部分行为发生的次数较少且不易于观察;还会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会增加分析的负担且无益;除此之外,行为安全管理自身并不够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通过增加观察期限的方式,更充分的对工作人员展开相关安全意识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使其更充分的认行为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参与管理的人员要能够提高对bbs的认识与理解。最后,充分的把握关键不安全行为的种类,便于之后工作更具备说服力与针对性。

4结语。

结合现今的建筑行业施工情况来看,由于施工人员行为问题造成的安全悲剧时有发生,因此,施工人员的行为安全管理问题要能够落实到位,才能有效的降低这类事故的发生几率。文章通过对行为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和实施步骤过程的简要介绍,并结合案例进一步展开分析,得出了行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施工建设的安全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争,韩泓.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建筑安全网,.

[2]贾明涛.行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六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sns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主要工具,在qq、飞信和微博后的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社交工具。sns在高校大学生的社交领域中更加便利,深受广大的高校学生的喜爱。在信息化的时代,高校教师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找到一条更适合管理学生的道路,为学习领导对学生的管理提供一条更加具有优越性的道路,本文就着重探索高校学生管理sns的应用情况。

一、sns的概况介绍。

sns全称是socialnetworkingservices,翻译为中文就是社会性网络服务,就是以帮助人们打造社会性网络为目标的互联网服务,在另一方面也指社会对已经存在的成熟的信息进行普及的载体。社交网或者是社交网站是对sns最平常的解释。它根据六度分割理论这样理解社交,每个个体的社交圈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大,最终大家一起组织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创建出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依靠熟人与熟人之间的联系来将网络社交不断开拓。而现在的sns就是根据相近的话题进行凝聚吗,比如贴吧、论坛什么的,而根据相同的爱好进行凝聚的就比如汽车之家之类的,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因为类似而凝聚的就如优米网,如果假日外出具有相同的目的地进行凝聚就比如去哪儿网等,以上说的都是sns的应用范畴。

1、集体意识不强。

当代的大学生普遍都追求个性、自我规划、自我实现,追求人生目标的同时更加崇尚自我奋斗,不再被动的等待机遇,不喜欢接受他人和社会的安排。在学习过程中高校学生他们注重喜欢自己去探索,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某些观点他们可以敢于否定。

2、个体差异大。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采用学分制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下,大学里班级的概念被弱化,高校学生大多是同班不同课,上课的班级和教师都是流动的,使班级的功能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同学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高校的同学之间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学生们在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方面都更加多元化。高校学生因为其个体的差异,给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全校学生实现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分散操作,使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使学生和学校的管理人员共同构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体系。

结合高校sns的学生的日常学生管理可以分成具体的两个部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主要负责学生从开学的报到移植到在入学后的日常失误的管理,其中的入学管理和学生基础信息管理以及宿舍管理等等学生入学之后的一系列的有关于奖罚和评测的活动。以人本主义的社交模块为基础,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以学生为主题,工作主线就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事务,坚持为学术服务的思想,对建立群组和发起话题和相互参与话题等社交模式合理运用,关注那些高校学生着急需要解决和学生们关切的话题和感兴趣的活动,集中的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使高校中的有关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之间形成比较良好的互动。例如:在大一新生在到高校报到之前,在大一新生在录取分班之后,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系统中建立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的细胞群体,通过比较具体的实名制和依靠关系眼神的社交功能,引导大一新生对学校生活可以有一个尽早的了解,使大一新生在抵达学校前可以通过网络来将高校基本构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学习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以打一个预防针。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辅导员和信息辅导员都应该参与进来,通过网络社交对学生的动态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学生在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进行解决。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把世界上的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人们可以选择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就可以轻易的找到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几乎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所以设计一个辅助问答系统,可以为教师对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建立这个系统要以sns网络平台的特点为依据,学校管理人员和高校学生建立群组和发起话题为主要途径,对学生在平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有效的互动体系。高校管理部门还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非常先进的学习问题系统作为高校sns的辅助管理系统,使高校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很好的交流。系统主要由学生、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以及系统管理用户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本信息发起一个主要的话题,也可以参与到群组等操作。学校管理人员要对学生的日常事务进行的录入和管理以及维护,和学生以及其他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交流,对于学生发起的群组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教师可以把学习和科研问题拿到网络上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进行很好的互动,这样可以为教师在课上的教育活动提供课下的支持,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增加高校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这些过程中,高校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用户的管理。群组的管理以及权限的管理。

四、结束语。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七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去分析教学当中的一些效果递减现象,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边际效用;教学效果。

在当今教育时代,教育实行产业化,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是一种知识性输出,也是一种商品。因此,经济学一些理论也适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试图把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解释: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说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学派,用两个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论断。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就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在我们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既包括教师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供精神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也包括学生接收信息、接受知识、获得能力。“消费”教师所提供的产品和精神服务,在这种“消费”中同样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知识(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学生通过听课获得知识(信息)的“消费”。当走进课堂,求知获得精神享受及今后生存的知识资本,也就是获得了正效用。教师的授课水平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效用评价越高,学习的劲头也就越足。然而,现实中,尽管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尽职尽责。但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劳动太多,提供的心理刺激太少。很多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学生反映教师不会讲,水平低;另一方面,教师反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等。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消费”教师提供的知识(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及僵化的教学方式,常常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与学双方均事与愿违。

(二)、表扬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采取表扬的手段,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受表扬信息的学生,从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因为首次获得。其边际效用值都比较高,动力比较大。但是如果其连续或多次地受到同类的表扬,他所产生的满足感将呈现递减现象。这种表扬对其刺激或激发效果将会下降,被表扬者甚至会陷人对表扬的盲目状态,且未受表扬者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学习的劲头也有可能锐减,直至反感。

(三)、批评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批评的信息给学生带来的是负效用,受到批评的学生心理上将有一种痛苦感。第一次接受批评的学生的印象最深,痛苦感最大,学生也许会因此下决心改变原来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当该生又一次受到教师的同类批评时,第二次批评带来的痛苦感似乎不如第一次深刻。如果该生多次受到批评,那么批评的边际效用就将呈现出递减现象,痛苦感会越来越轻,最后学生对批评几乎毫无感觉。另一方面,当教师的批评屡次无效时,会有碍于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也有碍于教师人格威望的保持,以致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情境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会“消费”各种行为和活动.也包括对情境自身的“消费”,即情境自身也使成员产生满足感或效用教学情境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软件”包括教学的相关规定、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人格魅力、学生的学习氛围与道德规范等。学生对趣味低下,缺乏活力的情境的“消费”也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解决课堂数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关键是提高数学效果实践证明趣味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都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值。

针对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教学,可起到不可低估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作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丰富教学形式。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地更替不同授课方式;设计不同教学方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教具、挂图、幻灯、投影、录像、音响设计等,给学生多方位刺激;增大教学容量与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值。

(二)、巧用表扬。表扬的使用要因人而异。注意表扬时机及适当的表扬角度。使表扬对每个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鞭策力,使表扬的边际效用值呈现递增态势。善于表扬。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加以表扬;及时表扬对学生应该表扬地行为,教师应及时地表扬,以强化刺激;若时过境迁才表扬,学生会莫名其妙。表扬也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用;乐于表扬。对学生的表扬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缺陷,应乐于表扬学生;表扬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和随意。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应就其学习能力表扬,是纪律上改正了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进行表扬,如此才能起到强化边际效用的增加值的`作用,反之会冲淡效果;注意表扬方式,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方式。

(三)、慎用批评。由于学生对第一次批评反应强烈,因此教师应该谨慎地使用第一次批评,以免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提高批评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先赞扬后批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个性倔强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进行批评,尽可能避免在大庭广众面前指名道姓地批评学生;批评的方式应因人而异,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批评时要巧用幽默、轻松、温和、含蓄的语气,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批评,克服因受批评而带来的负效用。

(四)、改善教学情境。

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发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及主观感受会直接导致边际效用值的增减变化。一方面,要求教师废除千篇一律的我讲你听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激活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给枯燥的课堂增加乐趣,善于从平常的生活现象出发,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把干巴巴的理论讲活,打消学生对获知的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同时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以自身扎实的知识功底与广博的知识层面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消极心理倾向,克服负面效应的产生,促进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形成,把课堂变成师生的精神乐园,达到授课的最高境界。(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西方经济学导论》,梁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八

美声教学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训练将人体发声器官转换成一种特殊的乐器,使其发出优美感人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极具代表性和规范性。学生个体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使得美声教学处于被动,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美声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调动学生学习美声唱法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提高了对运用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心理学被运用到各行各业。在高校教学中心理学也同样受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教育紧抓的基本教育理念,贯彻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美声教学中心理学运用和声乐技术同样重要。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已经基本成熟,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能主动选择决定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方式,美声专业教师往往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而忽略了引导大学生更有效的学习。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方面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专业教师,但心理学教师只局限于心理辅导,却不懂如何应用到美声教学中。心理学运用和美声教学没有充分配合起来,是目前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

其次,一些高校在美声教学方面,只注重培养声乐技巧并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导致美声教学中心理学运用严重脱节。甚至有的高校并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建设,没有设立相关的'心理教育教师和心理教育课程,缺乏健康心理培养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严重阻碍了高校心理教学教育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要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美声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明确认识必不可少,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目标明确与否的关键因素。心理学指出,动机是出于某种生理或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目标的内动力,是实践进行动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一般美声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声乐练习曲的训练,更多的让学生通过练习歌曲来学习美声,学生普遍认为声乐练习曲枯燥单调,曲调也不完整,从兴趣角度就选择歌曲对美声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欲速则不达,基本功的不扎实决定了学生根本不能驾驭高难度音乐作品。通过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对声乐练习曲的重视、加强学生声乐练习曲的训练是目前美声教师基础任务。心理学认为,某种程度上动机可以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性动机,短暂性动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长远动机则是通过某种活动而产生深刻认识确立的,一般不受外界突发偶然因素影响,相对来说较稳定,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美声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对声乐练习曲重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长远动机,明确学生学习美声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兴趣固然重要,可一味顺从兴趣学习往往会使学习目标发生偏离,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结合心理学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不同学生的先天生理条件决定了学生学习美声参差不齐的水平差异,这是美声教学中普遍存在现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一般或者较差,基础薄弱,往往产生自卑感,出现对学习失去兴趣、歌唱时紧张不敢张口等现象。相对的,有的嗓音条件好的同学因为取得些许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使学习停滞不前。这两种都是不良意识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意识是促进学习的有效保障。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心理学,通过心理暗示心理调节,对产生这两种不良意识的学生进行区别辅导。严苛要求条件好的学生,宽容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使其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形成稳步发展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结合心理学培养学生意志力除了在声乐技术和艺术修养上对学生进行精心辅导教育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声乐艺术因其优美性和审美价值被人向往,也因其学习过程中的艰难和高要求令人望而止步,因此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美声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还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来抵制不良情绪对学习意志的消磨。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各自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磨练学生的意志力,督促学生在学习上不断提升。

(四)心理素质指导艺术实践美声演唱作为不同于文学、美术的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评价体制,要求学生演唱一气呵成,无从修改和调整,这对美声演唱者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有的学生自我认识清晰、对成功充满自信、乐于挑战自我、对自身不足正确看待,这类学生通过考核的成功率很高。相反的,常见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演出失败。不同性格的学生有鲜明的优缺点,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自信的学生演出失败多为盲目冲动,自卑的学生则是胆怯所致,两种都是紧张心理的反应。因此,有效缓解解决学生紧张心理,是美声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不仅要弄清楚学生紧张情绪产生的缘由,针对性地予以辅导解决,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优势加以引导强化,因人施教。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态度,使其克服自大和自卑心理,加强基本功训练,多组织实践活动,消除学生紧张情绪以适应舞台环境。

三、结语。

总之,美声教学离不开心理学运用的支撑配合,只有将心理学理论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建设和艺术修养提升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九

近几年,我国冶金铁路运输安全形势严峻,如何有效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控制事故发生,成为冶金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对以往事故的分析不难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不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三个根本原因,其中人是一切生产活动的主体,所以重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加强对人的行为的管理,是降低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

1莱钢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莱钢铁路运输部担负着莱钢所有原材料的进厂,部分成品的外发,铁水调运等运输任务,同时还负责各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水渣、笨等厂内及外发运输任务。近几年,由于莱钢产能急剧增长,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也随之急剧增加,然而运输工作人员及运输设备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了人员紧张,两个人的工作一个人干,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设备陈旧,带病运行等,导致事故多发。

2行为安全分析法概述及行为安全管理分析。

21.行为安全分析法概述。

行为安全分析法是由施纳(首先提出并发展的)err,现在的试验行为分析和应用行为分析均是以行为安全分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我国对行为安全分析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在1987年的安全管理学术讨论会上,专家提出的“要弄通安全与行为科学的关系”并在《现代安全管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这标志着我国把“安全行为科学”列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个学科内容。

2.2行为安全管理分析及其先进性。

行为安全管理(behvaiorbasedsafety,简称bbs)可以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改正、有利于人的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营造安全氛围,进而提高安全水平。行为安全管理要求职工积极参与,控制事故率的降低同时,更关注一线职工的行为安全性。

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和可测量性,因而人的行为是可以管理的。选择行为安全管理模式,首先要对有风险的行为做出界定,即定义关键的不安全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abc行为分析。bac是行为前因、行为和后果(aetivat此behvaior&consequecne)的英文简称。前因是行为发生之前鼓励行为发生的人和事,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后果是行为之后的事件。其应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定义关键行为。定义的关键行为必须是集中反映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可分为安全的和不安全的两大类,关键行为大多是很快发生的、无意识的行为。所以首先要到运输生产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咨询现场经验丰富的值班员、调车员,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定义出关键行为。

第二步:成立bb队伍。bbs队伍成员应该由企业的领导,或主管运输生产安全工作的车间主任或班组长组成。

第三步:行为观察、收集数据。系统的重点的观察,提倡安全行为,找出不安全行为。在观察过程中,要选择重点行为进行观察。

第四步:进行abc行为分析。进行bac行为分析时,首先对第三步找出的不安全行为和行为者进行描述,评判问题的严重性,对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以及行为所导致的后果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符合实际的的解决办法。

第五步:召开信息交流会进行信息反馈。主要针对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进行交流:对安全行为要鼓励职工继续保持,对找出的不安全行为,认真分析其前因与后果,反馈方法有正的强化方法和负的强化方法。及时将行为分析结果上报bbs队伍以及上级主管领导,最短时间内制定出相应的的解决办法。

第六步:校正不安全的行为。经过以上5步骤后,对企业内不安全的行为进行校正。如果校正后的结果令人满意,就直接进入步骤七;否则,转入步骤三。

第七步:安全行为,事故减少。通过上述六步的进行,最终实现事故减少的目的,这也是全体领导干部和职工所期望的结果。铁路事故发生前,往往存在大量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使用abc行为分析法对铁路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

行为安全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和挖掘人的潜能,认为人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从而强调建立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1)行为安全管理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有重要作用和积极的意义。其目的就是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使作业者能按照规定的生产和操作要求活动、行事,以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促进和保障生产的发展和顺利进行。

(2)行为安全管理提出,人的安全行为是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总结个体行为一般规律的公式:。

b=f(p,e)。

式中:b一人的行为;p一个体因素;e一环境因素。

(3)行为安全管理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建立科学激励机制,倡导安全生产行为科学的双因素理论,把影响人的动机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工作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因素,是“保健”因素,没有激励职工的作用。而工作责任感、事业心、成就欲望,是激励因素,能激发职工积极性。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

地域茶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地域茶文化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形成了体系化的价值内涵,因此,可以说,完善认知地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元素,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当前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地域茶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所以想要将这一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到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必须将地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无论是对传统设计文化的有效融入,还是将现代设计理念有效结合,当前整个室内设计实际上都未能做好这一点。因此,结合室内设计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创新设计理念,融入多样要素就极为必要。想要实现理想的地域茶文化传承,就需要创新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实现地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也就是说在将地域茶文化系统化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时,必须尽可能最全面的保留原地域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通过贴近真实,保留传统元素,从而实现地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活动的有效融入。客观的说,想要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其离不开对消费者具体需求和相关需要的有效融入。不仅如此,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消费者的基础需求在于生态绿色需求,因此系统化的理念融入,直接关系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如果脱离了这一客观实际,那么其就很难实现传统茶文化体系的理想应用效果。

5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相应茶文化元素,都需要结合时代要求,通过有效融入和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系统化的看,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如果其不能有效创新,尤其是不能将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与其相融合,那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当然将传统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活动相结合,其必然实现室内设计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5]杨饶民.襄樊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发展的审美文化分析———兼谈地域文化与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互动构成[j].室内设计与装修,(2):138-141.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一

摘要:在传播学中视觉传达设计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是一种传播的体现,但是视觉符号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因其所要传达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信息,而通过视觉符号难以形象的传达给受众。因此,有较多的人将传播学的理论应用于视觉传达的设计当中。视觉传达设计其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播,从传播的角度最直观的交流符号就是图像、图形,不仅能有效的传递信息还具有艺术性。而本文就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有着一定年代的综合学科,其兴起的时间是上个世纪60年代,而传播学是一门与各个学科都有着一定联系的学科,其渐渐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有所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就离不开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其视觉符号多是一些线条、光影等要素,其本身不具备任何的意义,但如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将其表达出来,例如画成一幅画就能传达出传达者想要表传达的信息。而这恰恰就是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传播学的角度中最直观的交流符号就是图像、图形。因此,笔者就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二

[论文摘要]教育本身是一种传播过程。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教师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才能使传播取得更好的成效。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由于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是传播对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传播学理论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应用传播学理论呢?这首先涉及到一个传播效果问题。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有双重含义:第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第二,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根据传播学理论,为了求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教师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

一、树立威信,形成“品牌”

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居于最优越的地位,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

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首先应树立的就是自己的威信。“人无信而不立”,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人品上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树立信誉。“身正为范”、“行为世范”,说的都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树立个人信誉,成为学生做人的“模范”。这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教师应该诚实守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行动果断。另外,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对学生一视同仁,奖惩分明。正确的就表扬,错误的就批评,绝不心存偏袒,在班里树立正风正气。这样,教师的信誉树立了,学生也才会按照教师的各项要求去做。

另外,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传播者,教师一定要在专业上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塑造一个专业权威者的形象。学生只有在知识上信任教师的权威,才能尊重教师,认真学习。而一个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则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或者有时甚至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突发性问题,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教师信任,从而有损教师的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塑造好自己的专业权威者形象。

二、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技巧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因人而异。

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来说,“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

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依传播对象的属性不同而有明显区别,“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而“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高者效果较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方法。

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

一方面,“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让对象易于把握传播者的立场,但同时也使显得过于强硬;另一方面,不示以明确结论,寓结论于判断材料之中的“启发引导”式做法则给人以“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说服者的影响,但容易使主旨变得隐晦,有时不易贯彻传播者的意图。关于是否明确提示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因为在这种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反感而对说服对象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过程中应将“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示结论”,讲清道理,但不是强加,而应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听话机器”了,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大声地“布道”或呵斥,只会招来学生的逆反。教师可以平心静气地先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听听学生的心声,然后用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隐性引导,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也可提供一篇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

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教育应该将“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有时用理性去分析、说服,有时则用感情去感染学生。因为,两种方法的.有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的方法来解决,有些问题采取靠“诉诸感性”方法更有效,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采用“警钟效果”

“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化地唤起说服对象的注意,促进他们对有关信息的接触;同时,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

教育中可以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比如,教师可以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他们学业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并促使他们迅速采取对应的学习行动。当然,因为“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学生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所以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分寸,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三、注意学生的个性。

作为传播对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或劝说,有的学生则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这种“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学生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态度;(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有的学生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学生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学生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另外,与可说服性相关的因素还有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信息行为指的是个人寻求、接触和处理信息的各种行为。

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的自信心、求知欲、性格、习惯、家庭等的不同,他们的信息行为也各具特点,这些特点也对教育的传播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因此,教师就应当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期产生最佳传播效果。

总之,在教育这种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要想更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教育学生,就应该结合教育实际,自觉运用传播学理论,遵循一定的传播规律。

参考文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第1版。

[2]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月第1版。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交通工具体系的不断完善,加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要求及自主性越来越高,个人及企业购买汽车作为交通出行工具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国内汽车市场急剧升温,近年来汽车领域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汽车数量上的急剧增多,还表现在汽车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巨大飞跃,而汽车性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决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汽车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还极大地简化了人们对汽车的驾驶和操作过程,在提升了汽车整体性能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及稳定性,因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应的,汽车领域的健康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因而两者是相互促进、紧密相连的有机统一体。

1应用于汽车生产。

1.1安全plc。

安全plc系统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组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汽车用户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等,因而在安全plc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引进先进技术,对于其性能的`高效及稳定实现,有着重要作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安全plc中的应用,就能很好的实现对汽车用户及汽车设备等的安全保障,即使是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其安全保障功能仍然可以有效发挥,同时当该系统按照相关标准,达到一定安全等级后,就能够实现对汽车各操作系统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了解汽车的实时状态以及及时发现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具有智能化自我诊断功效。此外,该安全系统还能够有效的实现故障动作,而这些动作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来制订的,而这些动作实现的技术支持,则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安全plc中的有效应用。

1.2集成化系统。

在汽车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往汽车的控制及通讯系统都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逐渐走向了系统的集成化,使得通讯和控制系统能有机整合起来,极大的提升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及其性能。以往的自动化系统中,由于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得系统设备的组合十分混乱,一个系统,同时拥有多种电气产品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系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一旦系统出错,则在短时间内难以查出,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维修及护理的难度,同时由于电气产品的多样化,而各种产品技术特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差异,这使得汽车用户及相关人员,要对多种电气产品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解,这阻碍了汽车操作逐渐走向便捷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从而极大的阻碍了系统效率的提高。而集成化系统则能很好的改善这一缺陷,可以集多种控制功能于一身,如一般和安全控制这两种功用等,此外,在通讯功能上,也实现了集成化,如以太网的应用等。

1.3机器视觉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是集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技术,随着汽车生产领域的不断发展,及其对性能及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最新技术手段,便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比较尖端的技术手段之一。当前该技术已在多个生产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在pcb光学检测中等。在汽车生产领域,该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如在汽车尺寸检测方面,以往常常采取人工进行检测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力资本,其检测效果等也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其检测工作的质量;此外,汽车用户对汽车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使得机器人等技术的运用,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汽车坐垫可以引入机器人技术,从而实现其智能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个人体验,从而极大的提升汽车用户的心理愉悦度等。

2应用于汽车驾驶。

2.1实现自动泊车。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驾驶中的应用,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对于简化汽车用户的驾驶操作,缓解驾驶人员疲劳,提升驾车的安全及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用户经常会遇到停车过程要花费很多时间,以及停车难的问题,这极大的增大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及降低了用户的驾驶心理体验,而通过在汽车驾驶中引入自动化泊车及避撞技术,则能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驾驶员只要启动自动泊车系统,什么都不用做,汽车自行寻找最佳泊车位,并选择最优泊车线路及方案,此过程不需要驾驶员进行任何操作,就可完成,这极大的便捷了用户的泊车过程,减少了其在此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此外,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避撞系统的设计中,驾驶员不用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实现安全稳定驾驶,从而实现全程的自动化驾驶。

2.2acc自动巡航。

该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行驶,驾驶员在设定一个速度行驶后,汽车的acc巡航系统就能自行的实现驾驶,同时根据前后车距等实际情况,进行加减速自动化操作,该系统的核心就是引入了车距感应传感器,通过将该传感器安装于前后车轮,该传感器不仅能精确的测出与前后车辆的距离,并及时反馈给汽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决策,还能测量出汽车的实时行驶速度,然后传感器将所测得的信息数据发送给相关控制管理系统,由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做出准确的刹车或加速决策,全过程不需要驾驶员任何操作,这极大的便捷了驾驶员的驾驶,同时也提高了其驾驶的安全性。

2.3车道偏移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治汽车偏离既定车道,对其保障其安全行驶有着重要作用,在汽车中引入车道偏离系统后,汽车可根据公路车道曲折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方向盘,以保障汽车时刻处在既定车道中,该自动化过程能够极大的减少驾驶员对方向盘的使用,提升其驾驶舒适度及安全性,尤其是在雨雪等极端恶劣的情况下,驾驶员肉眼难以看清车道,而通过安装车道偏离系统,则能很好的应对此种问题,这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有着积极意义。此外,线控技术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驾驶中的自动化技术,驾驶员在采取某个决策后,该技术能有效的实现对驾驶员决策的执行,其原理就是首先通过传感器将决策发送到相关控制处理系统,然后由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决策,最后执行驾驶员的决策。

3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的简便了用户的驾驶操作,提升了其驾驶体验,还提高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这对于汽车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2]何莉,朱黎.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汽车领域的应用[j].科技风,(12):75.

[3]孙静,孙红亮.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15):266.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语言学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其在语言生活实践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应用语言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合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更高效的学习英语,成了摆在广大大学英语老师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教学法英语教学。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有50年的光辉历程,它的研究面广,涉及的问题多。应用语言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言生活实践是应用语言学理论最根本的最终来源。应用语言学特别强调所使用的方法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常常要一边解决实际问题一边建立和完善应用语言学理论。

一、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

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内容。在应用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催生了各种与其理论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最早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就把语言看作是刺激反应的结果。在语言教学理论中,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要学会一种语言,必须进行强化刺激、反复刺激,才能产生深刻反应,达到记住并运用的行为,这就是听说法的由来。听说法在教学中主张强化训练和句型重复训练的方法,使学习者在强化重复中形成语言习惯,达到学会第二种语言的目的。听说法的核心是听说领先,即重视口语。听说法在语言教学中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以听说训练为主,听先于说;读写训练为辅,读先于写;所有语言活动围绕句型展开,认为句型是教学的基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模仿、练习、记忆和重复刺激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在语言教学中只教语言本身,不教语言文化知识,同时教学要借直观的语境来进行。

到了50年代,产生了一个新的语言学派,即“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由于生成语法对语言的习得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因此对语言认知教学法产生了直接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而当时流行的听说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具有口语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要求,语言学界对听说法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在生成语法这一理论影响下便产生了认知教学法。认知教学法把语言学习看作是一个发现规则和创造性运用规则的过程,对一种语言整个规则系统的学习重于简单的模仿和学习,掌握好规则就可以自己造出句子并对各种新的句子进行理解。认知教学法强调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使学习者运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交际中所需要的句子;强调语言学习就是掌握规则,而不是掌握某一种具体的句型;强调听说读写并重,全面发展;允许学习者犯语言错误;广泛采用视听教具和其他媒介创造情景来进行交际性的操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以发挥和调动学习者的能力为主。认知教学法从习得的角度探讨语言教学,促进了语言教学的深化。它主要的贡献在于重视学习者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运用能力。

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在美国兴起,交际教学法也随之诞生。交际教学法把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注重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把语言意义放在首位,注重语言变化的运用。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因而主张以具体的交际功能项目如问候、邀请、做客、看病等主要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其培养目标的侧重面,加强针对性。它认为学习外语不能脱离使用外语的情景,外语教学主要不是讲解语言规则和机械地操练句型,而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地使用真实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设立交际情景,学生是交际者,老师发起学生间的各种活动,有时自己也参与进去,而学生间的活动是大量的。交际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际化,以话语为教学单位,教师在体现交际情景的话语中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语言教学方法的了解,我们应该充分看到每种教学法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灵活运用使其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由于我国大力普及高等教育,连年扩大生源,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生源的外语基础参差不齐,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也出现了很多困难,无法使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和在将来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摸清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好恶、兴趣和愿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教学法,既可以采用某一教学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

1)分级管理,小班授课在学生入学后,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评测,不但包括书面评测,更多的是口语方面的评测。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从小学、中学一直学习外语,但却不能讲出几句像样的外语。分级管理有利于口语同一水平的学生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教与学,进行某些项目强化训练;同时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进步程度,随时调整教学班级。小班授课的好处就是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性,更好地模拟出语境进行实际操练,让每一位学生都开口讲外语,突破开口的心理障碍,看到每天的进步就会无形中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区别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短期目标,使其容易达到,目标的可及性可以消除学习者的心理恐惧感。对书面和口语基础都很差的学生,就要采用听说法,首先就是从最简单的听说训练开始,通过不断的`模仿、练习、记忆和重复来形成语言习惯,使其能简单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这里的词汇量是指学生能够做到听说的词汇量,在此基础上同时加强其各方面的训练;对于口语基础相对好一点的学生,使用认知法或者交际教学法,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习者突破原有句型的限制,利用有关的语言规则,自由创造出交际中所需要的句子,并将其运用到英语交际中,使其在不断的交际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对英语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规划由于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把学生的整个大学英语学习过程(课堂、课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而不仅是对一个学期进行规划。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分类和呈现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分解教学任务,将其划分为学生课外独立自学和在教师指导下的教材学习两大板块,然后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教材学习的同时,提前公告本期教学目标内容,使学习者知道自己的能力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自主学习,实现学习从量变到质变,建成以学生为主的英语学习全过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4)创造语境,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具有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广大学生的共同愿望。在现实中,好多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没有更多使用的机会,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其提出具体要求。针对学生基础差的情况,鼓励学习者及早训练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养成靠耳朵吸收,用嘴巴巩固的习惯,在生活中更多使用英语,不要单单光靠眼睛学习英语。并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英语广播电台练习听力,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把自己掌握的语言能力发挥出来,消除犯错的恐慌,营造一个学用英语的环境,弥补课内教学之不足,尤其是听、说方面之不足,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处在英语交际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习得,不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5)不断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者的积极性是通过不断的进步来激发的,任何学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除积极提供外部有利因素的同时,千方百计调动起决定作用的学生这一内部因素,使学习者主动地学习英语。对基础差的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组织适应他们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对英语口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多为其提供展现舞台,通过和外国人的直接接触,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也使其感觉到外语水平的进步给其带来的便利,增强其提高英语水平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弄清楚学生的诉求,知道学生最想学什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多采用学生关心的事物作为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也可以通过学生提供,只要是学生感兴趣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营造出学生最想见到的语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学生犯错误,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辅导作用,通过不断的操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三、结束语。

语言学习是教与学、学与用的的过程,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成果不断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价值,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把通过cet-4作为最终目标,而是把英语作为工作学习中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就会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之路任重而道远。所以在外语教学上,不管是听说法、认知法还是交际法,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来灵活运用,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摸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又费时少、效果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芳听说法与认知法之对比(外语).4消费导刊。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1990湖南教育出版社。

[4]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5华语教学出版社。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五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应用多年,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普通手段[1]。所谓的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及动画等多种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同时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链接等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普遍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但在免疫学多年的教学体会中,除了有利的优势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弊端,下面浅谈一下在免疫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

一、多媒体技术在免疫学教学中的有利优势。

医学免疫学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和支柱学科,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分子与基因水平的知识,知识体系复杂,但前后知识具有相互关联及系统性。为了使学生们能深刻理解分子水平上的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显出其特点。

1.使复杂的概念简单化。免疫学课程中的概念很多,不好理解。比如adcc概念,

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单用汉字表述,对于初学者都是难以理解的,但是用图来解释,nk细胞杀伤靶细胞要利用抗体作为桥梁,通过免疫球蛋白的fc段结合,把效应细胞、抗体和靶细胞三者联系起来,最终执行杀伤作用。若能配合flash动画效果会更形象的理解和记忆。

2.使抽象的分子直观化。课程中的免疫分子部分占有的比重较大,而且是免疫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会影响学习后面的免疫应答等内容,因此要尽量讲解好这部分内容。比如免疫球蛋白这章的“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分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为什么要用两种酶来水解,水解的位点及其得到片段有何意义,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使这些抽象的分子更能直观化,也便于理解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3.使复杂的分子机制系统化。免疫学的核心内容是免疫应答,而免疫应答首先涉及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是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每当讲到抗原提呈细胞对内源性抗原与外源性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机制时,学生理解起来都觉得难度大,通过多媒体技术中动画演示,一步步展示此过程,就使复杂的问题容易理解了。

二、多媒体技术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禁锢了思维。授课中过于依赖电脑中的ppt,不利于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新的教师教学经验少,课堂拘泥于面前的投影,发挥和讲解的知识内容就较少,课程中怕讲错、讲漏内容,死死盯住投影上的文字,似乎照本宣读,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空间,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死盯着屏幕,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2.信息量大顾此失彼。学生普遍反映ppt内容多,翻页快,跟不上记录,不利于做笔记。没有多媒体时主要靠板书教学,教师边写板书边讲解,下面的学生也跟着教师的进程,基本上能完成笔记。但多媒体的应用却顾此失彼,若顾着记录就顾不上听教师讲解,影响了部分记录速度慢的学生学习效果,往往要求课下回放投影,不懂的还要课后重新讲解。

3.复习局限于ppt。对于懒惰的'学生不喜欢记笔记,等下课了就要拷贝老师的课件,而课后就根据课件内容复习。熟不知课件内容简捷、文字少,在课后不利于理解,若课件上不表明重点及难点内容,一味地按照课件复习的学生会一头雾水,对于掌握知识点及考试答题的完整性都受影响。

三、在多媒体教学中克服弊端发扬优势。

根据以上教学体会和分析,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克服弊端发挥优势。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不能完全靠多媒体技术,首先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其次适当运用多媒体的动画,结合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听讲与记录融汇一体;除此外还要用教师本身的肢体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而多媒体只作为辅助教学手段,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教师授课的主导性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总之,总结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使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免疫学理论教学的质量,有利于拓展教与学的双向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六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经济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入,不管经济的衰败还是繁荣都是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值得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学术领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相互作用,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新形势下,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更是相互作用,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且结合实际简述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促进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进步提供理论保障。

0引言。

微观经济学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才渐渐传入我国。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并且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对所有权状况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学术研究的深入下,微观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当前,着重讨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即所谓的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以个体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并且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失灵的看法和纠正,积极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个体的经济过程。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于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配置,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中,不论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联系在一起的,而市场理论也充分的证明了政府无形的手的有效性,同时也讨论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主体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等模块,这样分析就可以大体得出微观经济学的脉络。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的`方面考虑,认为所有个体和单位的经济行为准则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并且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必须考虑个人和单位所需要的条件。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消费者及其家庭都要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价格来进行选择自己适合及偏爱哪一种产品,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购买该商品,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及其家庭对商品的选择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价格又处于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对商品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商品及其劳务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因此厂商是商品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最小的投资和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促进厂商的发展。一般来说,厂商的决策又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收入。不管是家庭和个人还是厂商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执行最终的决策,也是这种决策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和作用,均衡市场价格,考察市场机制是怎么通过个体和单位来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并且取得一定的效益。微观经济学也是市场机制的经济学,以价格变动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经济学历史上,马歇尔计划,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主义都充分的说明了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交际学理论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应用(精选17篇)篇十七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赏识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卓有成效。

一、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缺点。

曾经有人问孔子对自己的弟子的评价,孔子说:“颜回比我贤明,子贡比我善辩,子路比我勇敢。他们认我为师,不是因为我比他们更贤能,而是我能让他们更好地去掉缺点,发扬优点。”这便是孔圣人的眼光!面对三千门徒,总能看到最亮的闪光点,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种种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孩子调皮、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而以往我们教师是抓住学生错误的“小辫”不放,慢慢地学生变得没有自信,而教师也成了学生最讨厌的那个人。教师要学会发现并赞赏学生的优点甚至是微弱的优点,不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在批评指正的过程中分寸适度、实事求是,决不过分夸大,能肯定的要尽量肯定,不要一竹篙打死一船人。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自身积极的因素,才能使学生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才能更好地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才能时时刻刻取得进步,快乐自觉地改掉自身的缺点。

二、巧教育,齐分享,引导学生学会赏识。

作为教育者,除了会赏识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这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只有学会了赏识,懂得肯定别人,懂得为人着想,才会成为一个大方大度的人。关于这一方面,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并不是盲目地孤芳自赏,而是引导学生能悦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自我实现,相信自己能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为了增强教育的合力,为了达到长久的效果,我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班级里开展了“我能行”教育。在家长会上我组织家长讨论“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家长献计献策;同时,要求家长在家里配合老师多肯定孩子的优点、进步,少批评,少指责。其次,在日常学习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经常使用“你能行”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并教育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让集体中的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再次是引导学生赏识他人,包括赏识同学、朋友、老师、家人等。学生在赏识他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看到他人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相互间多了理解、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他们不仅自我激励,更能相互激励,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中小学生,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主动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尊重学生,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在校学习毫无兴趣,经常逃课、打架、捣蛋,十分令人头疼。通过仔细调查,我发现该生的一切不良习惯均产生于其生活环境,因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过八旬的奶奶生活,无人管教,也无力管教。对于这个学生,我并没有采用训斥的方法,而是在谈心的过程中找到他所具备的照顾老人、自尊心强等方面的优点,在班会课上大力肯定,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表现自己的优势,并在重阳节这天组织班干部去看望他奶奶。在尊重他的基础上适当地给予鼓励,通过不懈努力,该学生在成绩逐渐提高的同时,不良习惯也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改正了。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特长和家庭状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四、通过课堂教学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上,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只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教师要对学生解决不了困难的'方法有所肯定,决不能全盘否定。周弘老师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曾写过这样一段经历:一个孩子在见到他的时候,在他面前写到3-2=5时,还一脸等着表扬的样子。周老师先是摸着这个孩子的头,笑着对她说:“没关系,只是把‘+’写成了‘-’而已。你是个勇敢的孩子。”然后,他把“-”改成了“+”,并告诉这个孩子“3+2=5”。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想到:如果周老师直接指出这个小孩子的错误,这个女孩以后可能会讨厌学数学了;可是周老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勇敢,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然后再告诉她正确的答案,像周弘老师讲的那样,这孩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3+2=5”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要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赏识的本质是爱,赏识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冬日暖阳,爱是沙漠甘泉。要赏识每个生命中的每个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心灵,不再感到压抑,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轻松而愉快地飞向更阔的天空。让我们每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赏识教育的阳光大道,把德育教育充分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疫情英雄的心得体会(实用22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教训。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范文,每篇都是作者用心思考和总结的成果,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

    幼儿园大班月工作总结表(汇总22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在幼儿园工作中的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行政人员工作总结(实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提升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月工作总结并分享经验,下面是部分网

    教师交通安全宣传大全(15篇)

    通过比较范文范本和自己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1、道路连着千万家,安全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解读大全(16篇)

    教学计划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及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以下是一些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验证的教学计划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医生策划活动方案大全(18篇)

    策划方案的执行需要有具体的计划和步骤,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策划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xx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

    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报告自我鉴定(优秀22篇)

    工作鉴定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下面是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鉴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六月份组成团队时,我主动打电话

    老年人小组活动计划书(优质20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写作思路,并且提供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使文章更加得体。阅读范文范本时,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写作与其中作品的差异和不足之处。

    学校使用手机的心得体会(热门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请大家注意,以下的总结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教育顾问的个人教学反思与总结(优秀22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计划。阅读以下个人总结范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和写作技巧,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