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口头表达,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时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法。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一
一是学习朱有勇矢志不渝坚守初心的奉献精神。
朱有勇是一名已经迈入花甲之年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数年如一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扎根云岭大地,奉献“三农”事业,把脱贫攻坚当作自己的主战场,尽心竭力为农民群众解难题、谋幸福。在朱有勇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奉献的底色,是卓越的追求。
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矢志不渝、初心永恒的执着精神,学习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学习朱有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情怀。
“没有让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成果,就是我的失职”。朱有勇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深厚感情。朱有勇之所以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农民院士”,正是因为他始终心系群众、紧贴群众、关爱群众、帮助群众,他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在朱有勇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为民本色,是一腔爱民热血。
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争做无愧于时代的人民公仆。
三是学习朱有勇知难而上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朱有勇先进事迹的重要内容,面对“三农”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尤其是脱贫攻坚的紧迫任务,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同志展现出来的是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朱有勇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刻苦钻研精神,更看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顽强拼搏精神。
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使命担当。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二
他出生在香港,后来扎根内地,兴农报国,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论文抒写在广袤大地上。他的一生,饱含着对祖国最深沉的大爱。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新华社11月13日播发通讯《卢永根院士:赤诚抒写“我和我的祖国”》,深入报道卢永根院士的感人事迹,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典型。
卢永根院士的事迹,在华南农业大学引起巨大反响。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仕燕说,在卢永根院士的一生当中,有至少四次重大“选择”:第一次是在中学时期,他选择了一种信仰;第二次是在考大学时,他选择了一个国家;第三次是工作之后,他选择了一份事业;第四次是生命最后,他选择了一种告别。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选择题,卢永根院士用他一生的选择,给予我们启发,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卢院士是一名纯粹的共产党员,他的人生看似平凡,实则轰轰烈烈。他触动我们去反思,人生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胡东生说。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说,中宣部追授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既是对卢永根同志的高度褒扬,也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极大鼓舞。我们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掀起学习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精神的新高潮,激励和引导全校干部师生员工,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开创华南农业大学建设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局面。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雅红说:“老校长获得‘时代楷模’殊荣,我们倍感振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学习他永葆初心、矢志报国、永远奋斗、勤俭奉献的宝贵精神,学习他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和崇高追求。”
一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动了很多在内地求学的香港学子。
“卢永根院士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祖国,为我们树立起一面旗帜,为我们当代青年指引了方向。”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级投资经济学专业学生张祖翰说,从家境殷实的香港娃到简朴至极的“布衣院士”,卢院士执着的科研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都深深触动了我。他放弃香港、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从事艰苦繁重的科研工作,接手老师未完成的研究并继续传承……卢院士的事迹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爱国主义火焰,我们更加坚信“一国两制”,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苏铭枫说:“在了解卢永根院士的事迹后,内心无比感慨,尤其敬佩他深厚的家国情怀。我们也决心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绵力。当前,香港面临止暴制乱、恢复秩序的关键时刻,我们都应该像卢院士一样,做一名爱国主义者。”
一种传承“卢永根精神”的力量。
卢永根院士生前把毕生积蓄880余万元无偿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他还把市值超百万元的两间祖上的商铺无偿捐赠给广州市花都区罗洞小学,用租金设立基金奖励教学。罗洞小学老师卢敏玲说,我被卢院士的人生追求与人格魅力所打动,这种奉献精神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我们一定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用自己的正能量与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卢永根院士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邓彩联说,我们要把他的崇高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像他那样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像他那样情操高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何佳清说,卢永根一生坚守赤诚报国的信仰,他淡泊名利,以“布衣院士”的形象,印证着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的初心。我们要在卢永根精神的感召下,立足本职岗位,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用科学报国的情怀、改革创新的精神,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三
卢永根同志是一名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他把毕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一生都俭朴,但却做了最慷慨的一次捐赠,他将毕生的积蓄800多万元捐献出来设立了教育基金。真正体现了他一生报国,大爱无疆的崇高品质。学习卢院士的高尚品质,我认为就是要坚守做好一名好教师的初心,坚守为人师表,坚守爱岗敬业,坚守以德立身,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四有”好老师。我认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成就感一定是来源于培养了几个好学生,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当中,实现不平凡的成绩。
卢永根院士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看完发布仪式后,我不自主想到这样一段话:“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了,留下一片赤诚、无限感动。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是的,心意难平,泪流滚烫,是我观看完发布仪式的真实感受。“时代楷模”卢永根院士的榜样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中国共产党,他也告诉我,信仰是要信一辈子的!作为一个党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卢永根院士对党忠诚、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勤奋耕耘、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精神和优良作风。“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我相信,这缕“春风”永远都能吹拂着中国广大人民的爱国之心;这个“根”也能使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仰!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四
他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他,就是。
“布衣院士”卢永根。
1
生前捐出毕生积蓄880万元。
却一件毛衣穿几十年。
87岁的卢永根走进银行。
缓缓地从包里取出十多个存折。
将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
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忠诚于教学科研事业的老师。
卢永根夫妇都是大学教授。
他本人还是。
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
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
这位业界泰斗家里的摆设竟然如此简陋。
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
还有几把用铁丝绑了又绑的椅子……。
在不同年份的照片里。
卢永根总是穿着同一件绿色毛衣。
他把所有积蓄无偿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
卢永根在作物遗传学。
特别是水稻遗传学和稻种.种质资源研究中。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
尤其是“特异亲和基因”的新概念。
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
卢永根最看不惯的就是浪费粮食。
他总会善意提醒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
“多少株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
2
“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
作为最后的贡献”
但在近乎“小气”的节约背后。
卢永根却对教育。
豪掷千金,出手大方。
除了20捐赠的880多万元外。
早在。
卢永根就和夫人一起回到家乡。
把祖上留下来的两间价值100多万的商铺。
捐赠给了罗洞小学。
卢永根勉励家乡的孩子们:
“一定要认真读书、刻苦读书、努力读书!
一个国家强大了,我们作为中国人,
在这个世界上才更有地位,才更自豪!”
卢永根曾说:
“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
作为最后的贡献。”
但880多万元捐款并不是他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夫妇还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他们希望将自己的遗体。
无偿捐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卢永根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
按照他的遗嘱。
没有追悼会,甚至没有墓碑。
只有一座多年前树立的雕像。
安静地伫立在校园一角。
守望着他挚爱的祖国。
“布衣院士”卢永根。
用70年的担当与奉献。
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
为他深爱的国家和民族。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离开了我们。
但那份信仰永远闪亮。
这个伟大的时代。
正在造就更多像卢永根这样伟大的人。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五
他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他,就是。
“布衣院士”卢永根。
87岁的卢永根走进银行。
缓缓地从包里取出十多个存折。
将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捐赠给华南农大。
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忠诚于教学科研事业的老师。
卢永根夫妇都是大学教授。
他本人还是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
中科院院士。
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
这位业界泰斗家里的摆设竟然如此简陋。
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
还有几把用铁丝绑了又绑的椅子……。
在不同年份的照片里。
卢永根总是穿着同一件绿色毛衣。
他把所有积蓄无偿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
卢永根在作物遗传学。
特别是水稻遗传学和稻种.种质资源研究中。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
尤其是“特异亲和基因”的新概念。
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
卢永根最看不惯的就是浪费粮食。
他总会善意提醒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
“多少株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
但在近乎“小气”的节约背后。
卢永根却对教育。
豪掷千金,出手大方。
除了20捐赠的880多万元外。
早在。
卢永根就和夫人一起回到家乡。
把祖上留下来的两间价值100多万的商铺。
捐赠给了罗洞小学。
卢永根勉励家乡的孩子们:
“一定要认真读书、
刻苦读书、努力读书!
一个国家强大了,我们作为中国人,
在这个世界上才更有地位,才更自豪!”
卢永根曾说:
“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
作为最后的贡献。”
但880多万元捐款并不是他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夫妇还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他们希望将自己的遗体。
无偿捐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卢永根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
按照他的遗嘱。
没有追悼会,甚至没有墓碑。
只有一座多年前树立的雕像。
安静地伫立在校园一角。
守望着他挚爱的祖国。
“布衣院士”卢永根。
用70年的担当与奉献。
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
为他深爱的国家和民族。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卢永根。
“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离开了我们。
但那份信仰永远闪亮。
这个伟大的时代。
正在造就更多像卢永根这样伟大的人。
向卢老致敬!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六
《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让我们又一次走近这17名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群体。
黄群到......,节目最后用一个特殊的点名仪式,让所有观众替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点到,一声比一声坚定有力、一声比一声震撼心灵。泪光中仿佛看见,他们意志坚定、身体笔直,洪亮地吼出一声到......
家里有参加过国家重点项目的人都知道,一旦参加项目,代表的是无数个不归家的日子,无数的思念与担忧,看完发布会,为老是嗔怪老公陪不了自己、陪不了孩子而感到愧疚,自己应多给他一些支持和鼓励,让他少一些担心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愿英烈们保佑所有参加国家科研项目人员平安,愿所有思念的人早日归来团圆!
面对台风与巨浪,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英勇无惧,用宝贵的生命兑现了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和平年代,少了流血,淡了硝烟,但为国、为民奉献牺牲的精神从未离去。建国初期的钱学森为了国防事业,牺牲掉国外优厚生活待遇,回到祖国,奠定两弹基础。新时代的黄群等同志为了试验平台及其保障人员的安全,牺牲自己,保护国家利益。
时代在变,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优秀的党员、科技工作者在国家集体利益面临危难之时,总能做出了自己正确的选择挺身而出。我们应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们对党忠诚、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国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船重工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大集体,铁汉丹心的张进同志,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心系的国防事业,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不惜用生命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军工人为国防事业不怕苦、不畏难,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伟大情怀。有幸工作在这个大集体里,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时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我们所热爱的国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渤海海畔,七六〇所的英雄们用伟大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爱国壮歌。
当海平面不再宁静,暗流汹涌,狂风巨浪企图吞没研究平台,让科研成果付之东流。若缆绳松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紧急关头,七六〇所的英雄们毅然决然的冲进码头抗灾抢险。英雄无畏,大爱先行,国家财产高于一切,同胞生命胜过自己,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是热血,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榜样精神。巨浪面前,没有生与死的抉择,没有退缩与恐惧,唯有红色的信仰熠熠生辉。
狂风掀起海浪,忠魂铸就丰碑。英烈安眠碧海,壮歌永鸣心间。
狂风海浪肆虐,一次次撤退的喊声劝不退抢险队员们,黄群等3名同志最终因公殉职。是他们,用生命撑起了心中的船舶梦,用行动诠释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血肉之躯虽已倒下,精神丰碑将牢牢树起,英雄们的精神永放光芒,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向楷模学习,向英雄致敬!
十七名试验团队的勇士,在国家财产受到危害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证了试验平台及其保障人员的安全,黄群等三名同志因此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新时代的楷模,是船舶人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初心和誓言。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七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代表着前进奋斗的方向;一个楷模就是一座丰碑,凝聚着汹涌澎湃的力量。连日来,革命战争老兵、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徐振明同志为榜样,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实践中。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那些为祖国作出牺牲奉献的人都值得我们铭记。”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闻宣传处处长隗公海说,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在吉林省广大退役军人中引发强烈反响。下一步,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以学习徐振明同志事迹为契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部队、敬重英雄的良好氛围,落实好各项优抚保障政策,维护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同时,号召全省广大退役军人要以徐振明同志为榜样,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吉林振兴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徐振明是一名坚守信仰的共产党员,是一个铁骨铮铮的革命战士,是一位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吉林省军区警卫某中队战士李文婧由衷地说,“我要在徐老的事迹中汲取前行力量,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辜负组织和战友的信任,珍视岗位,积极工作,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军人。”
长白山管委会民政局综合科孙圣权说,“徐老转业后放弃了相对轻松的工作,毅然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用岁月诠释老兵精神,用守护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像徐振明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
通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转业干部洪立全表示,作为转业军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他要以徐振明为榜样,树牢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宗旨。“我们要把徐振明老人的精神传承好,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为推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红色接力棒’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18级护理二班姬美同这样说。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八
庄浪县石桥林场护林员朱兴明说,今天,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作为一名林场护林员,自己对“六老汉”拼搏奉献的坚定信念和无私胸怀感同身受。石桥林场1956年成立以来,也是三代人矢志不渝、风餐露宿,在悬崖峭壁、岩石缝隙中凿坑植树,才有现在的16.88万亩森林资源。今天,我们学习“六老汉”事迹,就是要重拾“初心”,坚定决心;就是要扎根关山,以林为家;就是要以他们为榜样,爱绿护绿,做一名森林资源保护的接续奋斗者。
关山林管局麻庵林场场长苏理达说,看了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植绿治沙的事迹,我深受震撼,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最感动的不是他们的事迹有多惊天动地,而是因为他们那永不褪色的执着,给了我心底一抹绿色、一份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关山林业人,要以三代治沙人不畏艰辛、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精神为榜样,时刻与他们对标,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继续植绿护绿守绿,大力发扬“关山模式”,为建设天蓝水清地绿林茂的新关山而努力奋斗。
《时代楷模发布厅》央视节目观后感。
泾川县高平镇原梁村原村干部梁勤学说,收看央视节目后深受感动!一个人一生能坚持做好一件事都困难,何况三代人父死子继,子承父志,世代相传,守得沙漠变绿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梁村全村党员干部在“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已故村党支部书记梁买子的带领下,坚持植树造林不松劲,不懈奋战,把一个穷山村治理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植树造林千佳村”,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一名退休村干部,自己将不忘初心,继续奉献余热,努力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好。
静宁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欠账大。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靳建喜说,三代治沙人倾其一生奉献家乡、坚守家园的精神感人至深。
当前,静宁县脱贫攻坚进入了全面决战决胜阶段,作为林草部门,承担着生态扶贫和产业富民的重大责任。作为林草人,我们一定要学习“六老汉”三代治沙人甘于清贫、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扎实工作、不求回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推进果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节目生动讲述了六个六旬老汉不服老、不服输、与沙抗争的故事,在沙窝里挖地坑,架上草木,铺上被子,和衣而睡,吃的饭里都是风刮进碗里和锅里的沙子和土。一头毛驴,几把铁锹,种树头一年,六位老汉造林一大片,可一场大风让大家的辛劳泡了汤。六位老汉没有放弃,一个发现让大家重拾信心。用麦草挡树苗的土办法让“八步沙”开始有了绿色。寸草不生的沙漠出现树木和草、出现了绿洲。他们“誓把荒漠变绿洲”和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坚持到底。1991年、1992年,66岁的贺发林、62岁的石满两位老汉相继离世,遗愿是埋在治沙的林场附近。后来,郭朝明、罗元奎两位老汉也相继离世。六老人曾有协议,每家人指定一位后人继续治沙。可起初,他们的后人并不都愿意。但是1993年5月一场沙尘暴夺去多个学生的生命,为保住家园,不让风沙再夺走亲人,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继承了老一辈的遗愿,继续与沙抗争。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在打井时,两根绳子缠住了,他下到井底,割断一股绳子,却被50斤的铁钩拽着,在深150米左右的水井里上下颠倒了四五次,速度极快的铁钩和水井内壁摩擦出的火花四溅,贺中强的性命危在旦夕。贺中强在井里待了近四个小时。大伙拼尽全力把他救了出来时,他已经失去知觉。有了井水,用水把林场盘活,7.5万亩八步沙终于在二代治沙人的手里完成造林工作。接着他们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风沙最为严重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在林场的涵养下,古浪县风沙线后退了15公里,周边农田亩均增产10%以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们还将用他们最初的决心,在这片空旷而寂寞的沙漠里,播撒更多的生机,书写辉煌新篇章。
2019时代楷模观后感。
钟扬,航天员群体,王逸平,卓嘎、央宗姐妹……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们,用豪迈壮举标注一个时期的精神高地。闪光的名字、感人的故事,通过一场场“时期楷模”发布活动广为传播,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凝心聚力,鼓舞前行。他们的业绩让自己更加明白了要叶落归根,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党的恩情,要知党恩,明白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党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援,一定会做讲党恩爱核心、讲贡献爱家园的好公民。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九
肖文儒,人如其名,文质彬彬,谈吐儒雅。工作38年,他参与、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多起,救出被困群众1000余名。
“我多深入1米,就对井下多了解一分,营救成功概率就会大一分”
从1983年工作起,肖文儒就与矿山结下不解之缘。
“老队员塞给我一个氧气呼吸器,能不能从事故里出来,全靠它了。”被分配到山西大同矿山救护大队的头半年,肖文儒天天苦练,最终能闭着眼用几十秒把呼吸器装好。
肖文儒难忘当时矿井救援的艰辛,“那真是冰与火的淬炼!”有一回,某矿区着火,肖文儒披上稻草编织的袋子,浇透凉水,冒死进火区打密闭墙。火区,是80多摄氏度的高温;大巷,是彻骨的冷风,他和队友抱着砖头,顶着极限温差,进出数十趟。
从业多年来,肖文儒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命悬一线。20多年前,肖文儒带队赶到一处积存煤粉、巷道自燃的煤矿现场,他刚用水冲开煤层,火光就“噌”地一下蹿出来。
火、煤尘、狭小空间……短短几秒钟里,他快速意识到一个可能的危险——二次爆炸。“不好,快趴下!”一瞬间,火焰爆燃,吞噬了矿井。
尽管氧气稀薄,肖文儒和队友仍紧紧趴在地面上,举起水枪,持续灭火。“要是当时没果断趴下,或停止灭火,可能我们就牺牲了。”肖文儒回忆,他时常会梦到那些穿行在火海边缘的场景。
他的记忆中,有无数次亲历的生死关卡——20__年,辽宁某铁矿炸药爆炸。肖文儒当晚在井口附近指导救援,直到天亮后才发现自己被废墟中散落的炸药、雷管包围着。
他的记忆中,有队友英勇牺牲的遗憾——1987年,山西某煤矿火灾,一位队友在井下打密闭墙时,迷失在浓烟中,意外撞掉氧气呼吸器,最终倒在井下。
然而,在井下焦急等待的矿工兄弟,以及在井口等待的矿工家属,让他不忍放弃这份工作。从大同矿务局矿山救护大队,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再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一路走来,肖文儒对于应急救援的坚持从未改变,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的斗志不减反增,“我多深入1米,就对井下多了解一分,营救成功概率就会大一分。”
“应急救援任务耽误不得,我必须保持随时出发的状态”
儿子上小学时,曾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作文——“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去上班了。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一年里,肖文儒至少200天都在各地救援现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只打包好的行李箱,“应急救援任务耽误不得,我必须保持随时出发的状态。”
参与应急救援38年,他难得主动休两次假,一次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有一次是做心脏支架手术。“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手术后,医生再三叮嘱。
20__年6月,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时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火速赶赴现场。长时间疲劳加暴晒,他的血压已经升高,感到头晕目眩。“你的身体还能扛得住吗?”从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姐姐拨通了他的电话。但他就着凉水吃了几片药,还是硬撑了下来。
肖文儒的手机里存满了救援现场的照片,心里始终惦记着群众的安危。
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肖文儒带队赶赴新乡,连轴转了12天。“为了群众安全,付出再多都值得。”吃过那么多苦,只说这一句话,却让人看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他心中的分量。
“把职务看‘淡’,把事情做精,把人字写‘大’,这就是肖文儒。”谈起老同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二级巡视员孙国建说。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他出现在救援现场,大家心中就有了底气。”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副处长戴其浩说。
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肖文儒指挥救援的案例,曾被外媒称为“世界矿业史上最让人惊叹的救援之一”,被称为“救援奇迹”。
奇迹从何而来?来自于多年如一日的辛苦钻研。工作38年,肖文儒记录救援事故经验40多本,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并不断创新探索将矿用石膏、计算机、正压氧气呼吸器等“新工具”用于矿山救护。为规范救援保障安全,他还组织制定技术操作规程、紧急出动安全措施等,使抢险救灾有章可循。
“跟肖总工出差,是我们最荣幸的事,也是年轻同志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指挥协调部乔天楷说。
今年1月,在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中,肖文儒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11名矿工被困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实属罕见。更棘手的是,该矿岩层复杂,现场布置的4个施救钻孔推进困难。一筹莫展时,肖文儒当即建议:“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一台高性能钻机和专业操作团队赶赴现场救援!”
事后证明,一子落而满盘活。新调来的大地特勘队对原本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1月17日13时56分,“生命通道”终于打通!最终11名矿工被成功救出。
“在应急救援中,建议是否科学可行,最为关键。肖文儒总比别人多想一层、先做一步,让救援有‘双保险’甚至‘三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管理处处长张安琦说。
20__年10月1日,肖文儒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登上“众志成城”方阵彩车,肖文儒不禁热泪盈眶:“作为应急救援队伍中的一员,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
医者“逆行”,与死神抢患者,与暗夜争“春”光。出征的号角响起,数以千计的白衣战士于祖国四方汇于湖北,誓要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她们剪去的长发是担起的责任,“疫情不除,头发不留”,有的留了,有的是待嫁的姑娘,笑谈着剪去三千烦恼丝轻装上阵,泪珠划过翘着的嘴角;他们护具留下的深痕是职责的徽章,“姐,我脸疼”,两个人边揉脸边谈论着护具下的盛世美颜,荣誉的记载告诉我们他们来过且会胜利;他们摁下的手印是红色的誓言,“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绝不后退”,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他们用主动担当作为诠释使命必达。
干部“逆行”,与病毒抢时间,与疫情决“春”分。吹响红色集结号,区直、市直、旗直等各部门党员干部随令而动,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当好抗“疫”“拦路石”。他们是小区的警卫员守卫一方安全,“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被人们笑称为当前三大哲学问题的就是出入小区必须登记的内容,额头测温,细言温语的叮咛,顶住寒风守住了防线;他们是住户的勤务员保住每户温暖,“哎,刘主任,我家老太太没米了,帮忙带袋儿米呀,谢啦”,柴米油盐酱醋茶,非常时刻,基层干部当起了行动不便老年人的“临时儿女”,顶住寒风守住了温暖;他们是病毒的消毒员呈现一片洁净,“今天开始,小区每天早晚消毒啊”,单元门口贴好的消毒记录表,干部们单薄的身影不时闪现在单元、垃圾桶等边边角角,顶住寒风守住了健康。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感情“逆行”,与挚友共奋战、与爱人同奋斗,与疫情辩“春”情。号角吹响,危难使得感情多了考验也尤为珍贵。“我要是被感染,我爸妈你帮我照顾下”浙江女医生和未婚夫争相进负压病房时女孩子的留言,爱情此刻蕴含了太深的民族大义,放心,我们帮你照顾父母,可希望还是你给父母端上一道三杯鸡:“妈妈,我不想你,就是想要抱抱,我就是有点儿忘了你身上的味道了”这是明明想哭却忍着眼泪的宝宝给一线妈妈的语音,孩子谢谢你稚嫩的忍让,放心,待疫情过去,我们亲自把你香香的妈妈还给你;“我进吧,我年轻比你免疫力好,我都穿好了”这是给患者进行咽拭子医生与医生间争执的对话,此刻的争执有太多的故事,放心,你们都是好战士,我们记住……“逆行”的感情就是为了你好,我甘愿前进,无怨无悔。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开始冲锋,我们与千千万万的“逆行者”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朝着胜利的山头奋进,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那时,我们同赴一场春天的邀约,共唱一曲《我和我的祖国》。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一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作为疫情的主战场,医院收治病人超过800例,张宁宇带领全院600名医护人员,奋战了30多天。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往往凌晨2时刚躺下,4时就得爬起来,接无数个电话,协调、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张定宇微笑着为自己打圆场:“全院都晓得我性子急、嗓门大。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我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坚决顶上去。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接受隔离治疗。可是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却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除夕夜,张定宇从接到市卫健委的电话后,脚不着地忙碌起来,先后接待了4支医疗队500多名医护人员。安顿完已是凌晨。大年初一早,张定宇就开始为进驻医疗队调整空间布局。他坚定地说:“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
我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只能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无药可治。说起自己的病情,张定宇微笑着说:“这个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楼梯的时候,腿真的跟冻住了一样。”张定宇从来不说,是因为不想影响同事。可是回忆与病毒争分夺秒的29天中,内心最艰难的时刻,眼前这位硬汉,忽然湿了眼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我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在灾情关头,张定宇总是冲锋在前,四川汶川地震抢救伤员;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在巴基斯坦蒂默加拉医院接生……这样一位施恩于人的白衣卫士,却总把“感恩”二字挂在嘴边,“我非常感激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护理队伍、我们的医生队伍、我们的检验队伍、我们的后勤队伍,我非常感激他们。”他认为,自己仅仅是带领指挥大家,在给大家提供一些服务而已。虽然他说自己没有他们做的更多。眼下,他还在生命极限状态下,与白衣卫士们一起,继续托起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张定宇就是中国的脊梁。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张定宇致敬,向张定宇学习。大疫当前,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像张定宇那样,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打赢战“疫”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张定宇,人民的好院长,武汉人民感谢你,党和祖国感谢你。祝愿你健康平安。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二
在24日,我们支部组织观看了陈立群同志先进事迹,让我感触颇深。共为教育人,让我有了许多的共鸣、更多的敬佩!
敬佩陈校长的“高高在上”,据悉,陈立群同志曾是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同是杭州人,深知学军中学这所名牌高中,在浙江也是名列前茅的,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校长自身的本领就要高。陈校长领导能力高、管理能力高、思想觉悟更高。
身在花甲之年的陈校,其实早可以安享往后时光,他却只身前往贵州支教,拒绝百万年薪,只为做好一件事“教书”。用他出色的领导能力让台江县民族中学在三年的时间内,由全州倒数到全州第一名。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他用一系列的手段来调整学校状态,他用真心、真情、全身心投入教育,承担起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同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要向陈校长学习,学习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学习他精深的业务能力,我会更加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三
陈立群——“时代楷模”!年8月,他从学军中学校长任上退休,虽然年过花甲,但怀着“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怀,毅然继续投身党的教育事业。他不惧艰苦、婉拒高薪、无偿支教,来到浙江对口帮扶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做校长。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用自己的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投身教育,唤醒了无数青年成才,培养了许许多多青年教师成长,他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陈校长潜心育人,他让更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他用至诚的行动实现了教育的真谛。坚守教育者的初心,应当是我们党员教师,更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我们应该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投身教育,需要情怀更需要担当!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四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出生于香港,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1953年卢永根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华南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至1965年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担任丁颖院长的秘书、科研助手;1978年至1979年公派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1979年至1983年担任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1983年至1995年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8月1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卢永根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
卢永根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3月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20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2019年11月15日,中宣部追授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老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的精神需要我们新时代年轻人需要传承下去,我们年轻一代要奋力前行,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争做新时代楷模。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五
中宣部于3月29日向全社会发布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为“时代楷模”,观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后,备受触动......
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37年前,这里狂风肆虐、黄沙蔽天,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6位年近半百的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不甘心将世代生活的家园“拱手相让”,以联户承包的方式发起和组建集体林场,积极投身治沙造林、守护家园的伟大事业。37年来,三代治沙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六老汉”三代人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听从召唤、情系家园的精神。面对风沙侵蚀家园,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以郭朝明为代表的第一代林场治沙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防沙治沙精神,带头承包无人荒漠,坚决向沙患发起冲锋。
以“六老汉”三代人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八步沙三代治沙人扎根沙漠,长年累月顶风冒雪、压沙植树,与干旱和风沙艰苦抗争,用辛勤汗水建成现在南北长达10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使八步沙两万亩沙漠变成了树草相间的绿洲。
以“六老汉”三代人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敢为人先、唯实创新的精神。他们牢记让绿洲永续发展的使命,着眼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治沙造林管护,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坚持全天候步行巡护,建成了一个物种丰富、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林业观光景区。
以“六老汉”三代人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精神。他们始终坚守让沙漠变绿洲的坚定信念,接力传承治沙理念和精神,积极承担和精心实施重点交通干线生态恢复、移民开发区农田林网建设、国家能源管线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为陇原大地的生态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省上下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以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为榜样,大力弘扬治沙造林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着力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奋发进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切实加快绿色发展崛起步伐。要坚持坚定信念、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建设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传承不息,治沙不止;丰碑矗立,精神永存。让我们做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的弘扬者、守护者、传承者,携手追逐绿色梦想,合力建设美丽甘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六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时代楷模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时代楷模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9月14日晚上八点,试验区/试验研究室职工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见证了中船重工760研究所8•20抗灾抢险英雄群体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通过节目我们了解到了英雄们的感人事迹,十七位勇士面对台风时,挺身而出,保护了国家财产、拯救了战友的生命,但是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却永远的离开了他们钟爱的军工事业,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随时为当合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看着电视机里一遍遍播放着英雄们在风雨中、在滔天的巨浪中,义无反顾地向着镜头的远处、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前进,党员群众双手颤抖、眼眶渐渐红润,所有人内心涌动着感动,脑海里充满了对十七位勇士的赞颂。海上的巨浪翻滚、树木被折断,被抛到海中,缆绳被狂风的拉断,钢铁材料的建筑被巨大能量扭曲、拉扯,在台风中的人们显得那么渺小、那么瘦弱、又那么无力。镜头里的身影是模糊的、但步伐是有力的;台风中的视线是不清晰地,但目光是坚定的;脚步是踉跄的,但方向是确定的;危险在面前,但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虽然风大雨大浪高,但是再大的台风也挡不住共产党员质之间的战友情、也挡不住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在面对生死的考验的时候,英勇无畏,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他们是祖国的脊梁,他们的英雄壮举,必将激励我们全体军工事业的建设者献身国防,用实际行动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干好本职工作。虽然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面对生死的考验、不需要面对滔天巨浪,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仍然有无数的机会去奉献,为事业、为朋友、为家人、为千千万万需要我们的人们去奉献。
近日,中国空军“王牌旅长”郝井文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郝井文是空军某航空兵旅长,空军特级飞行员。他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各种“首飞”,出色的完成了各项精湛任务。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他总是担当着“领头雁”的角色,总是带头第一、冲锋在前。郝井文发挥着领头雁作用,用热血和豪情书写着壮丽人生。
学习郝井文绝对忠诚的精神。郝井文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诠释着对党对人们的绝对忠诚。他曾说,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精会神抓备战谋打赢,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作出重要贡献。广大党员要学习郝井文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在行动上见使命。
学习郝井文绝不退缩的担当。关键时刻考验“关键少数”,紧要关头更需领导带头。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演练,对于郝井文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郝井文说,只有以打赢未来战争的使命意识,率先垂范领飞雁阵,才能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跟着学、照着做,保证基层党建工作聚焦备战。广大党员干部就是要学习郝井文这种关键时刻绝不退缩,带头表率争当“领头雁”的担当精神。
学习郝井文坚忍不拔的意志。为检验和磨砺歼击机部队的实战能力,郝井文严格落实新大纲标准,敢于突破以往的飞行“禁区”,带头飞到以前不敢飞的,进入以前不敢进的今天训练不担风险。他说:“今天训练不担风险,明天打仗就有危险。”训练的难度、强度、规模逐年递增,郝井文一直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奋进着。党员干部要学习他这种精神,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对待事业、增强才干,为祖国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大青年同志要学习郝井文的“领头雁”精神,忠使命、强担当、重实干,为新时代书写壮丽的强国篇章!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七
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1月15日晚9点,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在人文艺术楼614会议室集中收看“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发布仪式首播节目。
节目由3月卢永根院士夫妇捐赠880多万元的感人故事讲起,追忆了他爱党爱国、追求科学真理、作为彻底的无产阶级战士的一生。卢永根院士夫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徐雪宾及骆世明、刘向东、苏雄武等卢院士生前的同事、学生在发布厅现场深情回忆了他的生前事迹。
观看结束后,大家被卢院士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默默奉献,爱国、爱党、爱校的情怀和事迹所感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向榜样看齐,汲取榜样力量,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八
翘首期盼的传统节日——新年到了,大家都怀着开心激动的心情去买年货,准备红红火火过新年。可这个时候,鼠年的安宁却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新型冠状病毒就好像的“非典”,突然闯入了人们的视线,人们没有任何防备,不知道该怎么办。随着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增加,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车车救援物资,一批批医务人员迅速抵达武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
病毒无情人有情。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祝福,愿疫情早日解除。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china加油!!!
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汇总19篇)篇十九
20__年9月9日晚,没有通知、没有安排,我有幸收看了陈立群校长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电视直播,被陈立群校长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他“爱与责任”的精髓刻在我的脑海里。9月23日下午,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再次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我认为陈立群校长无偿到隔壁同样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台江支教,改变了台江县一直以来的教育格局,改变了农村人看待教育的格局,也是一代台江读书人的幸福!
我要学习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的精神。陈立群四十年如一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高尚情怀让人深深感动。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定信仰,我将不忘初心,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政治方向,把以人为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作为统计队伍建设的根本,进一步增强“高标准、严要求、争先进、创一流”的进取意识,领好班子、带好队伍,倾心做好统计工作。
我要学习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的精神。在短短的三年中,他怀着一份“造血”的信念,让一个现代教育理念贫瘠的县城获得了可持续发展。他化作春风,孕育出天下桃李,把大爱洒满苗疆。我要不断创新统计服务方式,把握好创新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增强统计工作活力的源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领导决策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统计服务,努力在更高角度、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超前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统计服务,更好地发挥“晴雨表”作用。
我要学习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的精神。陈立群校长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惧艰苦、婉拒高薪,不忘初心、至诚为民。从陈校长的事迹中,在台江县乡村小路上,他访贫问苦,一片丹心走出一条扶贫之路,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我看到了理想的意义与信仰的力量,改变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和文化氛围,为台江县储备、保留了人才,将会影响几代人。我将以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广泛深入“四上企业”、项目建设工地、居民收入调查点、帮扶村等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善于捕捉苗头性和趋势性的问题,抓好帮扶村“双清零”、产业发展、林下经济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脱贫攻坚,以不忘初心、至诚为民的精神为指引,努力在统计基层基础、数据质量、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努力推动我县统计事业健康发展。
我要学习他心有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陈校长把台江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在待,用心哺育台江的未来。他认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给钱总是要花光的,给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使家庭的贫困不会成为世袭。”俯身躬行,用爱与责任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苗疆大地。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统计数据既关系决策者的荣辱兴衰,又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安康。我在工作中每办一件事、做每一张表都要心怀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本职工作。将进一步紧握时代的脉搏,以遵循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不出假数、宁静淡泊做好统计各项工作。
人才兴国,人才兴县。当前我县教育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对教育事业,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投入,无论多少都不为过。我将以更强责任、更实举措呼吁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和发展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陈立群那样的“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