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

时间:2024-12-24 作者:笔砚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捷径,通过学习范本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范本,发现它们的特点和亮点所在。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多元化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势必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植物保护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之一,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能在现代农业及植物保护相关领域从事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技术与设计等工作的产业应用型人才。《农业昆虫学》课程作为植物保护专业骨干课程之一,其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要有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对新型植保人才的需求。本文就《农业昆虫学》课程相关知识点采用案例式教学的方法,探讨案例式教学在该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与前景。

一、《农业昆虫学》传统教学内容及存在问题。

(一)传统教学内容。

传统农虫的授课模式为以主要作物为主线,分别讲述各种作物上主要害虫的各虫态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这种讲述方式只是简单地罗列,缺少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主动思考的机会,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靠死记硬。实验课的形式也较单一,主要是对害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绘图、编制检索表等,让学生认识农田主要害虫,掌握其鉴定方法。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绘制主要识别特征,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更无法做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和顺序照本宣科,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采取灌输性的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课的课堂也比较死板,老师介绍实验害虫的种类、主要特征,让学生一一对照、观察,实验作业往往是绘某虫态主要鉴别特征、编某作物主要害虫检索表、鉴定幼虫或成虫等内容。老师把学生在实验课上需要完成的任务交代得一清二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常有一些消极心态,容易应付了事。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尽管认真记笔记,也完成了实验作业,却常常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2.授课内容缺乏实践应用性。传统农虫课程是以害虫为切入点,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先鉴定害虫,再根据害虫确定该虫的为害方式和防治方法。但在受害农田中,很多时候往往先看到的是被害状,因为许多昆虫只有在为害的时候才出现,不取食时就藏匿起来,也有些昆虫是在地下或者植株内部(如茎杆、果实、叶片内)为害,在植株表面是看不到它们的。学生在传统授课方式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案例式教学在《农业昆虫学》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式教学主要包括案例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及效果评价等主要阶段。

(一)选择合理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对所授课领域有充分的掌握,常到生产一线去实践,深入到田间去调查,掌握主要害虫种类、为害特征等,从而总结出典型案例。例如,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田重要的钻蛀性害虫,由于其幼虫的钻蛀习性,在植株表面很难寻觅到该虫的踪迹,但其为害特征却很独特,幼虫蛀食寄主植物的心叶,形成排孔蛀食雄穗形成折蓼蛀食茎秆组织,造成风折倒伏,这些被害状是很容易观察到了。因此可以以田间被害状为切入点,设置案例,这种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更为直观,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专业知识。

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在大田中,许多虫害在同一植株上会同时发生,甚至并发病害,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综合考虑,提出符合实际生产的案例。例如,许多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为害作物时会留下刺孔,导致刺孔周围组织死亡,形成黄色小点儿;继而由于坏死组织停止生长,正常组织继续生长,会导致叶片等组织畸形;同时刺吸式口器害虫还能传播病毒,引起病害。教师可以把这种综合发生形成的被害状作为案例提出,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案例分析。

教师将案例和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已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些资料,以免学生盲目查阅,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问题,通过资料查询得出结论。也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设置不同的案例,并选出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组织组内讨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讨论相互补充,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全面、更细致,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

除了让学生查阅文字资料,还应该让学生走进实践课堂。我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第六和第七学期从5月到10月需要参加为期6个月的季节性生产实习,学生在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管理或其中某一环节,了解禾谷类旱田作物、水稻、蔬菜、经济作物等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植物保护实习基地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生产实习作用,将案例教学与生产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将案例教学的课堂搬到农田。教师带领学生在试验田中寻找合适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现场分析讨论,通过对被害状的观察、害虫的寻找、作物生长期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

(三)课堂讨论及教师考评。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得出统一结论,每组派1个代表阐述自己组得出的案例分析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其他组学生对该结论进行相互讨论、点评,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和评价。对于重点问题和回答模糊的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分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透彻、掌握更加容易。这种教学形式使老师与学生充分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学生通过讨论的过程,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课堂的案例点评则在现场进行,教师在田间直接听取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最后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给予必要的补充和评判。这样的讲授方式更加直观,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一)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传统教学,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常感觉枯燥乏味、记忆困难,学习积极性自然下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到田间实际操作等过程,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增强,课堂表现更加活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为了对案例进行分析,必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案例式教学将传统的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转变成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实现了由注入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听课、做笔记、复习、考试,而是主动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有目的地去学习,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此外,学生在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畅述己见,也可以提出问题和质疑,通过这种讨论可以有效地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多元的、复杂的,只有拥有好的自学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在农虫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具有同种为害特征的害虫中选择几个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以点概面,其他的让学生通过工具书自己学习,以及到田间实际观察。作业可以是制定几种为害症状,让学生在实验基地调查符合这些特征的害虫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类型的取食器官,才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为害特征,如何有效防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毕业后,不管到哪个地区工作,即使面对南北方气候差异、作物差异、害虫差异,到田间不认识当地害虫,依然能通过大学时掌握的学习方法,通过相关资料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植物保护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教学中学生参与大量实践学习,才能在实践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并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释各种现象,解决各种问题。案例式教学恰恰将田间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案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植物保护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众多的弱点,其根源在于高校教育方法存在弊端上,因此教学体系创新势在必行。案例式教学能够把课堂延伸的试验地,甚至延伸到农民的田地。让学生毕业时掌握一技之长,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将来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去。

(四)教师责任感增强。

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授课的思维方式,把原有的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的融合、归纳,才能总结出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扩大知识面,对当地作物的主要害虫及其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适时地、合理地引入案例,将案例式教学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授课过程中。

课堂讨论及考核是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该过程,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从而因材施教,更好地计划之后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考量案例是否完善合理,进而不断地进行改进。此外,案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绝不能像传统授课方式那样,总结出一套案例,每年都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每年田间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四、案例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案例式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主要应用于医学、法学和商业等学科,现已日趋规范和成熟。但目前该教学模式在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对案例式教学过程的掌控还不能做到驾轻就熟,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授课方式也不太适应。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教师方面需要强化综合素质,对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的掌握,并且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完善,才能将教学内容与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方面则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客观评价学生的分析结果,使学生逐渐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如何将案例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到《农业昆虫学》课程中,甚至未来应用到植物保护专业其他课程中,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课程改革的路程还很长。

另外,案例教学法在农虫课程中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凝练成案例,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仅能获得较为零散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在农虫的授课过程中绝不能完全依赖案例教学,必须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即有连贯性,又不失趣味性。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二

文章针对目前热议的`案例式教学与项目法教学,探讨其在内涵本质上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作用范围不同.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提出了两种教学法适应性,并指明在两种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承担的角色与对策.

作者:郭琦作者单位: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刊名:福建电脑英文刊名:fujiancomputer年,卷(期):25(3)分类号:g71关键词:案例式教学、项目法教学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工作过程教育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三

1、介绍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背景、写作特色及其主要作品。

2、介绍19世纪中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特色。

3、分析《远大前程》中的人物形象,赏析小说开放性的结尾。

二、思政育人目标。

1、认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绅士文化价值观的实质。

2、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1、课程导入。

(2)图片展示:

总结:英国的绅士文化体现了英国社会的等级特征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金钱和地位成了年轻人的远大理想,财富的价值与其来源无关,“向上爬”成为当时英国青年一代的座右铭。

2、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决定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它包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深层阅读与深度反思。

(1)英国绅士文化的本质:“绅士”本指行为优雅有礼的男士。然而19世纪的英国社会风尚已经将“绅士”变为一种上流社会的符号,与金钱和地位划上了等号,与教育程度和礼仪关系不大。连像麦格维奇这样的罪犯,都梦想成为绅士,为此他把自己的梦想当作恩惠施与可怜的穷苦孩子匹普。“绅士”已经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绅士文化也成了英国等级社会金钱至上的象征。

(2)“思政”教育:匹普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远大的理想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就是虚梦一场。实现理想要脚踏实地,要有拼搏精神和辛勤劳动的付出,绝不能寄希望于不劳而获。理想是奋斗目标,不能与不切实际的梦想等同;成功是价值观取向和信念追求,不能与金钱和地位挂钩。

当代大学生应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西方文化势力的影响,应该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四

3、朗读诗歌,感受本诗在抗战中的极大鼓舞作用。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对国家民族苦难的忧患意识;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传递的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时代最强音。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1、《黄河大合唱》的成诗经过。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抗日战争前期的革命圣地延安。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2019年4月13日,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纪念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动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举行。

2、诗歌表现了黄河儿女众志成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场景。

全诗共八个乐章,分别名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在暴风雨中搏战”的“黄河的船夫”,“在高山之巅”“歌颂着黄河”的“时代的歌手”,“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的“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哭诉的“失掉了丈夫”和孩子的乡村妇女,都一一登场。这时,“在河东,河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从整体看,组诗《黄河大合唱》首首均以黄河为题材,紧扣“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中心主题,构成浑然一体的篇章。每个乐章起首都有一段说白,每段说白都密切联系主题,做到了层层推进、承上启下,使作品具有了更加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浑气魄。诗歌刻画了滚滚黄河的雄伟气魄,描绘了黄河儿女的优秀品质,赞扬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既有如黄河奔腾般的怒吼,也有如泣如诉的呜咽;既有对外敌欺凌、有家难回的控诉,也有团结起来、保家卫国的呼号。如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用“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的反问句和“风在吼,马在叫”、“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等排比句式,把中华儿女坚决抵抗侵略者的决心推向高潮,把听众带入黄河儿女众志成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场景。

3、诗歌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黄河大合唱》用感情丰富的篇章歌颂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顽强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伟大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以及讴歌了中华儿女顽强斗争、保家卫国、永不服输的必胜之心。《黄河大合唱》紧紧围绕着抗日战争和爱国主义情怀这两个核心内容,以深刻的感情与丰富的艺术形象,一次次将音乐的情绪推向最高潮。《黄河大合唱》这一音乐巨作,其内涵远远超出了艺术的领域,在推动中国人民的民族团结,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也是其他艺术作品都无法比拟和企及的。《黄河大合唱》对于弘扬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展现中华儿女顽强的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略)。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五

王伟。

叶颖。

(1.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广东广州。

510091。

2.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广州。

510500)。

一、问题提出。

出于国家对现代化职业人才的需要和中职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国家倡导中职工科课程建设由传统“学问导向下的学科体系”向“实践导向下的工作体系”转变,提倡实践项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实行项目教学关键是项目课程以及相关教案的开发与实施。笔者在从教之前曾经在科技与企业界从事多年的实际工作,对项目教学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促进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项目课程与教案的开发难度亦有充分了解。这里结合一个教案实例,探讨一下对项目课程及教案编制的理解和认识,希望能对同行的工作,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项目课程的特点。

项目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概念。所谓学科课程,是普通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中所广泛使用的课程,它建立在系列化或结构化的学科体系上,与学科结构相适应,其目的是有效地培养学术能力。学科课程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重视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主张“教育准备生活”,希望通过理论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因而,在课程与教材设置方面比较忽略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忽视联系实际。显然,学科课程非常有助于选拔天才、尖子,适合培养高级科学人才。

项目课程一般是指某一门以项目模块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学习的科目。它建立在具体的工作体系上,与工作结构相适应,其目的是有效地培养工作能力。项目课程重视工作步骤与工作技巧,重视工作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为了工作目的而需要的知识选择和获取能力,重视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主张“教育即生活”,学习是为了工作的需要。

项目课程在理论上与杜威的经验课程论有点相似。在杜威看来,生活离不开活动,因而,教学应当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通过这些活动获取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满足社会生活的要求。杜威的课程理论反对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过分强调个人的直接经验,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因而妨碍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工作)问题的能力。

工作能力。

2.项目课程的关键问题。

项目课程是实施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手段。课程项目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确定项目化的课目项目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获取本工作领域相关的工作能力,这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项目来实现的。在当前职业教育还大多采用学科课程的情形下,期望所有课程都项目化不太现实,推行课程项目化,应当循序渐进地进行。专业课一般有较强的应用背景,特别是对职业学校而言,首先应当将项目课程作为专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按工作任务将整个课程设计为项目课程,在项目类型上力图使项目能够覆盖尽量大的工作领域,在项目设计上力图使项目课程能够负载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

(2)确定项目课程的结构。

通常单一项目课程难以实现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时需要对专业领域进行调查和工作分析,将专业工作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模块,与此对应,分解项目课程为相应的课程模块。主要的分解方式按复杂程度划分有并列式(模块任务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分解式(将一个较大的任务分解为若干小型任务)、递进式(前一模块任务的目标结果是后一模块任务的工作前提)、网络式(众模块任务的目标与前提之间呈复杂的交叉关系)等。在分解时要考虑到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以便于安排学时和学习进度。

(3)确定项目课程的目标。

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它可以是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设计一个服务或产品、完成生产流程中某道工序等。这些任务目标应当尽可能是真实的,在教学条件限制下难以保证任务的真实性时,要求任务至少是模拟了现实的工作流程。设计项目课程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小型的、模拟的项目,并且尽量结合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逐步引导他们进入专业的大门;其后项目任务量和难度逐步加大,真实性逐步增强,引导学生进入工作实境,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培养其工作习惯。

(4)确定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

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也就是一个学习课题,一个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能力(心智能力、操作能力、非智力能力等)目标等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可以理解为学生为完成项目而必须了解或掌握的基础知识(knowwhat&know)或工作技能(knowhow)。简单来说,前者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这有助于他们方法能力的提高;而后者可以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工作世界。

由于项目的独立性,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时完全不必拘泥于学科的系统性和纯洁性,按照完成项目的需要,可以打乱某一学科知识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将几门学科的内容综合表述在一起,但要注意学生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遵循认识论的规律。要根据项目中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难度,确定学习领域的范围,使项目或项目模块之间的学习领域有所交叉,并按一定方式递进。

(5)确定项目课程模块的评价方式。

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价值的重要途径。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

有时通过书面测试这一简单过程就可以实现,显然,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就复杂得多。项目课程一般要求有一个具体的项目结果,因而评价至少包括对项目成果的终结性评价;项目课程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完成项目达到对学习领域的认知,所以评价内容还应当有教学环节的过程性评价。另外,考虑到职校学生学习能力上的特殊性和参差不齐特点,在评价方式上,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发展性评价,使每个学生按照其自身的能力获得最佳的发展。

3.项目课程教案的编制与实施要点。

项目课程的实施是通过具体的教案来进行的。不容讳言,适合职校特点的专业技术教材并不是太多,而有关项目课程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编写项目教学课程教案,便成为职校专业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那么,如何编制一份合格的项目课程教案并加以实施呢?除了在课程设计上需要关注如上所述的关键问题外,笔者认为,在编制和实施教案时,还应当考虑如下要点: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学生转变为学习主体。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是主体,形象而言,教师是演员,学生成为观众;而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项目提供一个学习情景,最多仅对技术关键点或难点加以提示或讲解,项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实际操作等完全独立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与“做”是主体,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维护好这个学习情景,充当一个帮助者、指导者和激励者角色。通俗的讲,教师成为导演,而学生是演员。

(2)教材组织方式的变化。

完成任务是项目课程的主线索。在教案中,应当关注对工作任务本身的详细描述,并围绕任务组织好技术素材或资料。如果有现成的教材或技术材料,在教案上注明出处,指引学生查阅即可;资料罗列不必拘泥于学科上的系统性,但不要让学生有“零乱”的感觉,重点考虑与本任务的相关性、重要性和学生接收的难易性;在资料内容上需要包括完成本项目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和理解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在执行教案时,要让学生理解工作任务,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而不仅仅是知识上。重点强调是在“做”中“学”(从实践到理论),而不是在“学”中“做”(从理论到实践)。

(3)教学方式的变化。

考虑到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的适当讲授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仔细斟酌,善于把握讲授时机,既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扩充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又推动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识别力和成就感,规范学生行为的改变。

在学习评价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允许提出多种建议,而不是寻求唯一答案,有时出于对比的目的,甚至允许错误的建议。因为项目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另外,由于学生能力上的差异性,不需要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评价标准,适当采用分层教学的思想。

(4)引导课文的模式。

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引导课文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实施、评估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引导课文的组成一般包括任务描述,学习目的,引导问题,工作计划,时间计划,工具或材料需求,专业辅导资料以及评价指标等内容。其实施步骤为:获取信息(阅读资料,回答引导问题)、制定计划(书面工作计划)、做出决定(讨论所制定的工作计划及引导问题的答案)、实施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控制(工作过程或产品质量监控)、评定(对质量监控结果和将来如何改进进行讨论)。

由上所述,引导课文为项目课程教案编制和实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和简便的途径,其目的和内容非常适合于项目教学。为了更清晰的表述引导课文的思想,笔者下面列举一个项目课程的案例,供教师同行参考。

三、

笔者的项目课程教案按如下顺序编写:

1.任务与操作技术要求(一个实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2.任务描述(素材与工具,一般作业步骤,能力目标)。

3.技术资料(与技术规范、操作技巧、产品质量评价等有关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的入门知识)。

4.引导问题(与本工作任务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5.工作计划(按照一般原则独立确定工作步骤和工作计划)6.任务评估(含成果评估和过程评估)。

本教案既作为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参考资料,也作为项目进行的过程记录和成果记录。教案主题是“使用autodeskmap制作数字化地图”,编制背景是学生已经使用过mapinfo等常规软件进行过简单的数字化工作,但还未接触过autocad这样大型的绘图软件。限于篇幅,细节内容被省略,读者有兴趣可向作者索取完整教案。

四、结果讨论。

笔者任职于中职学校,在编制和实施本教案有如下体会:

1.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普遍没有兴趣和动力,但在讲解软件操作时,需要实际动手,followme的方式,往往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将理论部分作为阅读材料,当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查阅资料,认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另外,将部分理论知识分解为引导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引导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执行教案时,反复强调项目的工作任务。知识部分的讲解紧密围绕任务本身进行,不给出完成任务的具体答案,但提示出与项目任务的关系,鼓励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要点,自己串接起来,解决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

3.讲解时不必长篇大论,防止知识点偏离项目任务。某些复杂技术学生一时不能体会,鼓励他们动手操作,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在做中学习。

4.因材施教非常重要。同一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差异很大,哪些地方需要讲解、哪些地方需要反复强调都有所不同。为了鼓励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也十分重要。

5.项目课程是工作实境的一个映照,涉及到工作过程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需要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对教师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项目课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过程,它充当了知识和经验传承的载体,如何使项目承载尽量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适合复杂多变的工作需求,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显然,跟学科课程相比,项目课程的编制和实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但从项目教学的实施结果看,由于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实际动手环节,能够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掌握了部分工作技巧,至少能够初步引导他们进入到实际的工作领域,其教学效果在总体上远远好于常规方法。基于此,基于教师的职责与天性,教师即使辛苦也有所值。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2]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教育学[j].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张中洲.行动导向教学法与职业课程开发,讲座[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06,12作者简介:王伟,男,副研究员,工学硕士。叶颖,女,高级讲师,工程师,教育学硕士。

原载《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第1期。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六

1、课程教学目标:掌握外压容器的设计准则,掌握外压容器的计算方法。

2、思政育人目标:

(2)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育人主题: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价值主题。

二、教学实施过程。

1、引出课堂知识——案例分析。

通过引入外压容器的失稳案例,进一步强调外压容器设计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入压力容器设计准则的概念。

图5压力容器失稳。

由于几何性质和尺寸的偏差、材料性能不均匀和加工制造带来的误差等因素,势必会降低外压圆筒的承载能力,因此工程上的处理方法是类似于强度计算时引入安全系数的做法,引入一个稳定系数m。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m的值会越来越小。这要靠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生来进行研究,创新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什么是创新?

教师总结创新:有人说基础研究是创新,有人说人才是创新,有人说实践是创新,创新应该就是突破常规。现在同学们都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只有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储备,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由于人们对化学工业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其产品纯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离不开化工设备的强度设计,因此,需要人们对化工设备设计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创新,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在常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实现创新突破。

2、设计准则和强度设计。

外压容器设计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理论计算法,另一种是图算法。通过此部分的讲解,让学生熟知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毕业,是为了真正掌握知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场所下都是具有初心和使命的。我们学习的初心就是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学有所值。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实现突破常规,寻求创新。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七

通过第九章《面天线》的学习,实现下述教学目标:

1、理解面天线理论。

2、掌握等效原理和面元的辐射场分析。

3、理解掌握喇叭天线、反射面天线的基本结构设计与应用。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坚定学生对国家科学发展、生态发展政策的认同,增强国际视野,满怀爱国热情,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

2、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规范修养。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本章的思政教学,在章节讲述的中间段,以课堂的最后10分钟,以ppt结合讲述的形式进行思政教学。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与本章面天线知识相关)。1964年,在用此天线系统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通过分析,他们认为这些波长为735厘米的来自宇宙的微波相当于35k,1965年,又证实为3k并公诸于世。彭齐亚斯和威尔逊都是普通的工程师,但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发现,荣获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工匠精神”思政元素融入其中)。

根据大爆炸学说,在创世大爆炸之初,尚未形成恒星与星系,宇宙中充斥着致密、高温的氢等离子体以及辐射。光子退耦时从混沌中走出来的光子,就带着创世的信息,一直穿行在宇宙中,直到撞上人类的探测器,这种辐射就是“宇宙背景辐射”。宇宙的膨胀会使这些光子越来越暗,波长越来越长,能量越来越低,根据理论,当今的宇宙背景辐射应当相当于3k的黑体辐射(辩证唯物论思政元素融入其中)。

图6左所示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cmb的射电望远镜(holmdelhornantenna天线),图6右为科学家们最新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

宇宙微波背景并不是宇宙的尽头,而是我们所看到的极限,无论是距离(尽可能远),还是时间(尽可能古老)。宇宙微波背景(cmb)成为我们最早观察时间的窗口:大爆炸之后的38万年。因此,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称为“创世的第一缕曙光”,它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识“呱、纹、圈、返”等生字,学写“影、倒、游”三个生字。

2.在画一画、读一读、玩一玩小青蛙的话中,发现语气词的特点,并初步进行迁移运用。

3.圈圈、做做青蛙妈妈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圈圈、画画波纹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回声的动作路径。

教学流程:

一、教学第一段。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轻声词,老师特地把轻声词缩小了,读的时候可得又轻又短哦!

自由练读,指名读。

正音:倒影,齐读,指名读。

谁有发现?【显红:大月亮】,你发现大月亮了!谁来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儿呢?

这么美的大月亮谁来读?指名读1,齐读。

这么美的景色赶紧把它背下来吧!

2.这么美的地方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赶紧再去读读课文吧!

2.读完交流,这个故事有趣在哪儿?

3.哦,原来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读2、3自然段,拿起笔来画一画小青蛙说的话,用上横线。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出示字卡:呱】这是青蛙的`叫声,谁来叫一叫?

这是一个口字旁的字,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显红:哪吧哩】说发现:语气词、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轻声的。

指名读句子:语气词不仅要念得轻,不同的语气词还要念出不同的语气。

自由练读,指名分句读,小结:多有趣的语气词呀,让我们说话更有意思!

【出示】这里还有一句话,你能给它加上语气词吗?

“你是谁?你在哪儿?”

师生合作读:现在我就是这只小青蛙,你们就是躲在桥洞里的那只看不见小青蛙!

玩回声:谁在学我说话呢?明明是你在学我说话呀!你怎么这样啊?你真不讲道理哦!

前后桌练习,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赶紧去问问妈妈,【出示】。

妈妈笑着说:“孩子,你跟我来!”

小青蛙心里想:“”

语气词:呀吧呢啊哩。

练习说话。

6.【出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一圈圈波纹。

读句子,认识纹。

积累:指纹、掌纹、皱纹。

理解一圈圈波纹(生画),看,波纹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边是个大口框。

圈出动词。

看谁记得快。

选择动词填一填。

圈出青蛙妈妈的动作词。

三、儿歌复现。

1.【出示儿歌】拍手读。

小青蛙,呱呱呱,

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说话,谁学理?

宝贝连忙问妈妈,

蛙妈妈,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纹碰岸荡回来,

原来这是回声啊!

2.写字:影倒游。

写字法宝: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笔在一条竖线上。

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离。

范写:影。

倒游:左中右结构。

倒:左右一样高,魔法圈告诉我们中间部分短。

游:左低右高三点水在一条弧线上。

儿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

3.生写:头正身直脚放平一拳。

4.互动评议。

(1)字写正确,奖一颗星。

(2)写对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奖一颗星。

(3)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九

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评价标准与尺度确实很多。为何不容易看清楚?可能还是对它的一些基本信息把握不准。我想,我们有必要对语文阅读课“好课”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个人简介”的基本要素作一些分析与思考。姓名可以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代号,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区分标致,对于认识一节语文阅读课的“姓名”,我认为就是看这堂课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正确、合理;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必须上得要有语文味,要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体现学科的特点,若达不到可能就失去了对这节课的.“性别”把握,这是路径的选择问题;那语文阅读课好课的“年龄”标准又如何解读呢?我认为,那就是课的内容与方法都不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学习心理相失衡,这既是学生的年龄,更是好课的“年龄”标准;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我们一般用好与不好来区分,而对于课的“健康状况”,我觉得,宜用是否“有效”来判断,即学生是否获得,是否有所发展。弄清楚了一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也就对这个人有了基本认识,而理清楚并达成了一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内容方法、有效性”等,我想,那一定算得上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

朱自清先生作于1922年3月28日的美文《匆匆》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以六百余字的精微之笔,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他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在彷徨和迷惘中又不失奋进的复杂心情。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4、5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在每一组分法中得出相应的数的组成,并联想出另一种法发。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请大家向四周看一看:今天又有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那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鼓掌欢迎)。

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下,要求越慢越好。

(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样子来做几次拍手的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现在谁来说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啊。(板书: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的分与合。

前几天我们在农家小院里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现在我们再次到农家小院里帮助老婆婆解决2个数学问题:

老婆婆想把4个向日葵放在2个筐里,要求是:每个筐子都不能空着,也就是每个筐子里都有向日葵,谁愿意帮助老婆婆分一分啊?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法,教师板书。

谈话:根据小朋友的摆法,你们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了,小朋友们知道了4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现在老师分过来问了,几和几组成4?

2、学习5的分与合。

哦,老婆婆的问题是把5个玉米棒放在2个盘子里。小朋友们能不能一个不漏地找出所有的分法呢?请同桌的2个小朋友一起来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几种分法。老师要看一看哪桌的小朋友分得又对又快,而且要分得完整。

好了,小朋友们通过动手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注意:一共有几种分法?提问小组回答,边回答边板书,表扬分得完整的小组。

指名读5的组成,提问根据5可以分成几和几反过来怎么说?(几和几组成5)。

3、比较4和5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5比4多一种分法)能不能分成2个相同的数?

(三)巩固练习。

1、21页做一做1、2。

2、老师说数字,同桌之间摆卡片。

3、23页3、4。

4、22页做一做2题涂一涂、填一填。

(四)总结。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一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其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对项目教学目标及表现特征、项目实施条件、项目设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项目设定;项目实施;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建工测量课程项目化改造研究”(编号:jg1odb085)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谷云香(1967-),女,辽宁省大连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木工程设计、施工、专业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应用效果非常好。《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土建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及表现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成果评价及反馈等“六步式”教学过程,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事件.并以此为教学手段,实施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法的最明显的表现特征是:

(二)以实训为手段,突出能力目标培养。项目教学按照真实或仿真的项目环境设计适宜的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展开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参与部分项目任务,并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素质培养目标贯穿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项目教学过程强调边做边学.并始终围绕着各个任务的探究和解决进行。任务情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组织研讨,克服困难,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条件。

(一)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

项目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做更多的课前准备,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备课,课前组织学生分好组.准备好相应的任务材料单、教具、素材等,要十分熟悉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充分掌握学生状况.、要求教师既有上好专业理论课的水平.又有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符合项目教学要求的教材。项目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教材必然满足不了项目教学的需要.应到工程单位收集大小和规模适宜的工程项目,重新编写一套新教材。新教材应以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中等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资料为主线.以多个实际工程项目为单元编写教材内容,再将各个项目分解为不同的任务,使有关建筑工程涉及到的测量知识点穿插其中。

(三)数量充足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项目教学对仪器设备和实训场地要求较高,设备数量和实训场地大小应足够分组教学要求.一般每个项目设备应在六至八套左右才可以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三、课程项目的设定。

(一)课程项目的设定条件。

项目设定可大可小.应根据教学要求而定,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含有一定的教学知识点,突出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实操性;是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或有较高的关联性:能给予学生独立计划、组织和安排工作的机会:有一定的难度;方便于学生成果进行示及考核评价。

(二)课程项目和工作任务的设定。

根据项目设定条件要求,在设定课程项目和具体任务时可采用以下技术路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置情况及技能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与一线工程人员座谈,进一步确立具体课程的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设计确定课程项目名称、具体工作任务等。

为体现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学科体系的课程构架,以项目为载体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结合我院现有的教学条件,确立了10个课程项目,其中包括5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5个综合能力训练项目.32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如表1.1和表l.2所示:

5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是基础,5个综合性能力练项目包含了整个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一般项目,也有拓展和深入项目,难度逐渐加大。每个工作任务相对独立.每个项目结束时,学生均能实现阶段目标.教师也能较好的实现考核与评价。

四、课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设计。

项目教学法通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主要起指导和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做事和动手操作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按照以上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明确了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采用了四段六步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四段即教师准备学案阶段、学生形成实施方案阶段(步1、2、3)、任务实施阶段(步4、5)及成果展示和评价阶段(步6)。六步式教学过程指的是按照明确项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方案、组织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及成果展示和评价等这六个步骤组织实施该项目教学。考虑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流程表:

从表2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为完成任务开展知识点学习,主要问题的探讨.技能的训练.团队分工、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等。而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和指导状态,并且在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编写好学案、并准备好相关支撑材料。

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增强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项目的考核评价。

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建立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阶段考核与总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客观、准确、恰当地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

10个工作项目按照任务内容、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确定考核评价分值大小,学生每进行一个项目,教师就要对该项目完成考核评价,包括项目实施的过程考核和最后成果考核.以及学生个人考核和小组团队考核。根据课程特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还要对每个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总结和测试,测试成绩也要计入每个项目评价的成绩。期末学生课程成绩为10个项目成绩的总和。

六、结束语。

(一)项目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其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受到师生观念、教师自身素质、配套教材、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的影响。进行第一轮教学改革前学校、师生应做很多“功课”,特别是教师,应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法,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既要熟悉整个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还要按照工作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学案和教学素材。同时要积极筹备,开发出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的、以项目为载体的立体教材。当然项目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是要有足够数量的教学仪器设备和符合要求的实训场地。

(二)项目设计很重要,直接关系到项目教学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项目规模可大可小,但应包含情境要素、任务要素、资源要素、过程要素、组织要素、考核评价要素等,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项目设计前应组织教师到生产企业调研.邀请10个左右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座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进行充分论证后设定。一个好的教学项目,应有真实的工程环境.可以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理论知识点,又可使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充分训练,还能与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很好地衔接上。

(三)项目教学法流程和有关教学文件应制定统一标准以便参照执行。项目方案的选择及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课程单元设计等方面.目前各专业各课程都没有统一标准。只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统一格式的教学文件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才会相对公正、更加合理。

(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固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其究境适合哪些科目或哪一门课程的哪些阶段.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是否都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6.。

[2]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1).

[3]程鹏飞.项目教学,小班推进[j].中等职业教育,(14).

[4][5]洪霄.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6.。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平吗?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习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习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三

《机械设计基础》是矿冶类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的特点是从未有过工程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一切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同时许多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多采用直观式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挂图、简易实物模型等来说明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对一些复杂、模糊、抽象的机械运动和工作原理很难阐述清楚。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侧重理论,虽然一直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是与实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忽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学生上课只能做笔记,背诵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效果较差。

内容陈旧,存在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培养无从谈起。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很少沟通和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机械设备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去完成,一台机器的各项完备功能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矿冶类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低效低质的怪圈,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采取了项目法教学。

所谓项目法教学,就是教师将教学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相应的项目,以项目驱动任务逼近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来推动教学内容的进行与完成,又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教学法教师唱主角费时费力低效的.束缚。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结果驱动,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成就动机,使之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做学一体,手脑并用,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二元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体化的教学。

由于在项目法教学中教师直接采用实践项目作为教学的内容与载体,边实施项目,边学习和巩固知识,打破了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项目法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实施,能够在实践当中灵活的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在操作中进行相关设计方案的选择、数据计算、参数设置等,让学生理论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项目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锻炼实操能力,让平时感到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四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

2、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智慧和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

三、育人主题。

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及内容。

设计意图。

一、课程导入。

任何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富足、文明的美好的社会里,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称其为“大同”社会。

开篇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进入到先贤圣哲关于“大同”最高社会理想的伟大构想,由小及大,可以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容易走进文本,以便自然地切入家国情怀的育人主题。

二、课程内容分析。

1、整体感知,初识理想社会。

提问1:怎么理解“天下为公”?

提问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拓展延伸,畅谈理想社会。

小组讨论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小组讨论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你准备如何做?

3、教师寄语,共创理想社会。

2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理解儒家“大同”的最高社会理想。

2个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文本中走出来,认识“大同”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和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体味儒家积极用世的内在情感。

切入思政育人点: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教师充满斗志的寄语,是为了使学生的家国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切入思政育人点: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智慧和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

三、课程总结。

“大同”社会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理想,我们要借鉴吸收《大同》对未来文明发展的设计,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贡献一份力!

课程总结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树立家国情怀,为共同的未来梦想做出贡献。

五、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富足、文明的美好的社会里,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诚信相待,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称其为“大同”社会。

(二)课程内容分析。

1、整体感知,初识理想社会。

提问1:怎么理解“天下为公”?

教师明确: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而不属于一家一姓。这是一种纯粹的公有制,是“大同”之世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大同”之世其它具体特征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前提。“天下为公”是把全人类视为生命和文化共同体,为大同理想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

提问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师明确:(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各安其身。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小结:在“大同”社会里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谐、安定的局面。

2、拓展延伸,畅谈理想社会。

小组讨论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教师明确:大同思想与全球化社会息息相关,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离不开大同思想。各国加强经济联系,打破贸易壁垒,实行互通有无,努力让商品流通快捷,将全球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经济体,经济全球化把经济变成了所有人的事情,各地的经济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这正是大同思想在全球化经济进程方面的体现。

小组讨论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你准备如何做?

教师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的表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以说这和《大同》的社会蓝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

3、教师寄语,共创理想社会。

大同社会,美好理想;不负青春,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

(三)课程总结。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总是相似的。《大同》所呈现出的那个公平、正义、诚信,又充满温情、关爱的社会,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把“求大同”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因此,“大同”之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之梦,它正在走近我们,成为社会生活的向导,为了向这个理想目标迈进,我们要借鉴吸收《大同》对未来文明发展的设计,树立家国情怀,为共同的未来梦想做出贡献。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五

读了这一本书,我首先明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潮流之举,是大势所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要从多方面吸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地用新思想、新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告戒我们:“理念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孩子,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照亮孩子的优点,还要照亮孩子的'缺点,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缺点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要厚待“差生”,关爱学生的“缺点”,要善于理解学生,了解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善于正面引导,尊重学生个体,要善于因材施教,使其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探求多种求解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通用16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前面我们学习了那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数一数。顺着数,从小数到大;倒着数,从大数到小。

二、学习新知:主动探索4的组成。

1、用小故事引出问题,4个桃子装在两个盘子里要怎么办?

2、拿出4个小棒代表桃子,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44。

13223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三、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1、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555。

14233241。

4、读一读。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小组自学3、2的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跟小棒编出了4和5的分解,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3、2的分解。

(2)汇报板书。

(3)小结3、2的分解,并组织全班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2、3、4、5的分与合了吗?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3、练习四的第1题。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加入学生会的自我介绍(模板15篇)

    自我介绍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是展示自信、个性和魅力的机会。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自我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简历中个人评价(热门23篇)

    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简历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自我介绍方式,它能够展示你的学历、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等重要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简历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

    高考期间安全责任书(专业18篇)

    岗位职责是员工工作的基本依据,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想要了解不同岗位职责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加深对工作内容的认识。在高考期间,学生要严

    广告大牌合同(实用13篇)

    广告是一种宣传推销产品或服务的手段,通过各种媒体传播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广告是商家向潜在消费者传达信息和吸引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竞争激

    四年级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16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教学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发现优点和问题。下面是一些教师工作总结的范文和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从执教的本学期,本人担任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课教案大全(19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要求。掌握好小学教案的编写技巧,将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

    翻围墙检讨书(模板18篇)

    通过写检讨书,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的检讨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尊敬的老师:您好!今天晚

    爱画画的自我介绍(优质18篇)

    在自我介绍中,我们可以适当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以引起对方的注意。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自我介绍写作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本站:作者用心把自己的外貌

    健美操徒手操教案(优秀18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本课设计坚持“健康第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总结(模板19篇)

    通过教师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小编搜集了一些教师总结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近些天来,校长给高二年级做了专项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