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月期间,我们将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讲座,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量月活动实施经验,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一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二
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三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xxx市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为全力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xxx市整改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研判主要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整改,努力推动子长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教科体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问题,探究根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一)关于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问题。
整改目标:缩小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努力把市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整改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子长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二是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落实好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均衡生源质量,缩小生源差距。
三是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
(二)关于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高问题。
整改目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
二是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落实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课程要求。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检查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对20**年xxx市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所反馈的问题,在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其纳入年终考评重点考核。
(三)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问题。
整改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0%以上。
整改措施: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导向作用,组织好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监测工作。
三是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校食堂加强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是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各校要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四)关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不足问题严重。
整改目标:经过5年努力,实现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在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睡眠时间逐步提升。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防控要求,教育与卫健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干预,强化学生坐立行读写等正确姿势养成,引导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用眼意识。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近视防控。组织视力健康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充分利用好“xxx防近”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近氛围。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四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五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
创新。
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六
根据《关于做好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临州教基函20-[71]号),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学区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较大。四年级城市学校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高于农村学校24.8个百分点。
原因分析:一是全学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学区共有11所学校,有几个村小老龄化严重,教学资源分散,使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了城乡校际间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差异。二是缺乏专业老师的配备,加上乡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资源比城镇学校学生少,在家庭资源上的劣势造成学业的落后。三是乡村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狭窄,对语言的敏感度偏弱,思维欠缜密,遇到具体问题时,难以用语言做出准确的表达和描述。四是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城镇家长,对教育投入相对有限。
整改措施:
1.配合县教育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教研联盟”,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全科教师,使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积极争取跟岗实习特岗教师,开展“青蓝”结对工程,缓解我学区师资缺乏、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3.加强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利用国培、省培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业务水平。
4.加强全学区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2.0项目,加强学区各校信息化建设,补齐乡村教育的家庭资源短板。通过智慧教室建设、专递课堂等,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弥补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不足。
5.开展研学游活动。充分利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学生研学旅行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实践中大胆表现,锻炼自我,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6.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成绩质量提升的助推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征文活动,提升语文作文水平。
完成时限:20-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学生语文学业总体表现保持良好,四年级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城乡差异不断缩小。
(二)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较大。四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13.0个百分点,音乐、美术成绩分别低于非留守儿童52分、38分。
原因分析:近年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其监护人多为老人,个人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法辅导、督促孩子学业,更没有音乐、艺术素养。另外,盐锅峡学区艺术学科专任教师比例不高,60%以上艺术课由文化课教师兼任,专业化教学能力不强。
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通过音体美教师学区内走教,解决各学校艺术课教师不足的问题。通过项目培训,加强对音体美兼职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督促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加强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4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师生结对”“生生手拉手”等方式,从学科教学、学业辅导、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增强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和艺术素养,从而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鼓励随迁子女大胆参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挖掘自身艺术才能,充分展示自我,点燃艺术学习火花,增强发展一技之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依托省级优质课程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库,接收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完成时限:20-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县域内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不断缩小。
(三)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原因分析:一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艺术课课时不足,甚至个别学校不能开齐艺术课,有的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二是学校艺术课专业教师和配套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均衡,缺乏开展艺术教育必要的条件;三是城乡学校学生基础艺术素养不均衡,农村学校普遍较弱;四是城乡学校学生家长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教育投入悬殊较大,造成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健全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课程规程,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艺术课程、开足艺术课时、上好艺术课。严格落实学校艺术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把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学校考核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均衡配备艺术教育资源。采取均衡调整现有艺术课教师资源、走教等方式着力补充部分学校艺术学科专业师资力量。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七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重要路径之一。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后大众化时代,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稳步增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就业率不高甚至由于心理问题辍学、自杀等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科研功能的异化、招生培养制度的偏差以及科研评价考核的缺陷,要求我们必须从学术管理的视角出发,加强学术规范建设与学术道德教育,重视学术研究的价值重塑、招生与培养的策略调整。
一、质与量难以平衡: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研究生数量扩大,教育质量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较快,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必然会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困难。同时,在教育资源不增加的状况下,研究生规模的膨胀,必然会使人均占有教育资源减少,从而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生生源构成复杂,群体结构多样。目前,研究生群体除统招的全日制研究生外,还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研究生,这使得研究生群体年龄呈多层次结构,有应届毕业生,也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同时,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工作经历、婚姻状况等因素各不相同,各人的求学目的也不相同,反映在学习态度上,个体差异很大。这些无疑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内外部压力增大。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研究课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近50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都在增长,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但从2009年至今,研究生的就业率却连续多年低于本科生。可见,就业率与学历高低的正相关关系正日益消减。研究生扩招所伴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使得高校和研究生个人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等现实问题让他们深感不安。这种对就业前景的焦虑情绪,必然会导致自信心不足,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心理压力大,必然又会给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二、培养与需求相对错位: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
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所呈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管理过程行政色彩浓,缺乏学术管理的要素。目前,高校的研究生管理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学术培养,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教育管理”的模式。在培养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往往好以行政化的理念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管理,忽视了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加上有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健全,或多或少缺乏本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纯正的管理知识,从而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师队伍相对松散,教学管理存在漏洞。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因为各种原因,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应付状态,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程考核中,由于学校往往要求教师不要为难学生,能放则放,这就使得教师在平时授课时没有竞争性,从而也就没有积极性。过程考核不严谨,学术评价缺失。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未建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监控(考核)体系,特别是对院、系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评价缺失。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来看,负责培养的院系往往对研究生教育的自评与自我监控积极性不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也因此难以保证。培养过程监控的缺乏直接导致不少高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令人担忧,研究生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降低,仅靠后期的专家外审等形式去保障论文质量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过程与结果的学术评价亟须改进。教学模式单一,培养过程问题突出。目前,不少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问题频发:研究生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研究生的探索性学习;教育理念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法与本科雷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课程体系不完备,导师个人的研究偏好多,学科领域内的前沿成果少,难以培养出研究生的学术探究精神……所有这些都制约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使研究生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不强。
三、群体管理优化: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宏观变革。
从研究生培养目标中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来看,学校首先要重视其学术性培养的群体性,从学校层面构建立体式的培养模式,同时,还要重视激发其个体的创新性,从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变革教育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良好的软硬件科研环境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应出台相关的机制来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开设学术沙龙,促进学术交流。经常开展学术活动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引导研究生大胆质疑、深刻思考,并且及时掌握学术前沿知识。对学习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且将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研究生综合考核中,形成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改进课程管理,完善研究生考核评估机制。首先,建立任课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定研究生教师时必须要有严格的资格认定。研究生任课教师应该对教学工作有责任心、使命感,教学态度认真,能坚持开展与学科相关的活动等等。唯有如此,才具有研究生任课教师资格。其次,严格考核课程。目前,研究生考核流程简单化,主要以完成本学科的一篇论文为主要考核项目,且考核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这种考核机制流于形式,有碍于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当然,不管采取何种考核方式,都应该有严格标准,并有相应的规范的成绩管理制度与之配套。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人是管理的核心,要使一个系统稳定且有活力,必须输入动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动力。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是在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优秀的人员,这样才能适应研究生管理工作。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到:
(1)引进合格的、不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对现有管理人员加以培养,提高他们的现代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要举贤用能,知人善任,使每个人都明确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赏罚分明。总之,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同心协力,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
四、个体引导创新: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微观调整。
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不仅要优化各种资源,完善各种制度,改进课程管理,学生自身的素质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条件和机会,不断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达到较高成效。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激发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和网络数字资源都非常丰富,实验室的设施也较为齐全,不少高校还经常邀请著名教授学者来校讲学。这些都为研究生做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研究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大量阅读本学科的文献,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并能积极主动交流。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个体开拓精神。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长知识,更是为了掌握创造知识和创新技术的本领。2005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不十分明显,很多研究生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缺少探索研究、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研究生,应该把握住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将科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理论研究向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注重心理健康维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制度在进行改革的同时,研究生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此带给研究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研究生敏感、好胜,但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往往会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当前不少研究生没有准确的定位,要么好高骛远,要么悲观自守,这样容易引起心理失衡,从而导致心理出现偏差。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扬长避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达到理想的自我境界。最后,要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无处不在,不能悲观厌世,而要积极面对。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不断加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然也必须实现同步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因势利导、分层推进、多维变革,保障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八
答: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上世纪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164.6万人,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从教育层次看,在读博士生27.1万人,占16.5%;在读硕士生137.5万人,占83.5%。从学位类型看,博士生绝大部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生中,学术学位占75.7%,专业学位占24.3%。从培养单位看,普通高校研究生人数占全国总数的96.5%,科研机构等其他培养单位研究生人数占3.5%。普通高校中,中央高校承担了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校生人数占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的54.8%。
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培养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分担机制不够健全、奖助政策体系不尽完善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有关部署,三部门从投入机制和深化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四个转变:一是发展方式转变,即从注重规模发展切实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二是类型结构转变,即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切实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三是培养模式转变,即从注重知识学习切实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四是质量评价转变,即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切实转变为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到20,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答: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收费制度三方面内容。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针对目前存在的中央和地方拨款制度各异、拨款标准多年未变、拨款范围仅限于国家计划内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拨款方式单一等问题,《意见》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在中央高校方面:一是扩大拨款范围。从起,中央财政对中央高校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除外),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二是提高拨款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和财力状况,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三是更加关注绩效。中央财政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等因素安排中央高校研究生教育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同时,《意见》要求各地参照这一模式,完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完善奖助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研究生国家资助政策的主体是普通奖学金,主要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针对资助方式和经费来源较为单一、资助标准相对较低、各地情况各异等问题,《意见》提出,以财政投入为主,按规定统筹高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助学贷款、社会捐助等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奖助政策体系。各项奖助政策的基本定位是: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注重奖优,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研究、积极进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注重公平,资助研究生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助研、助教、助管(以下简称“三助”)津贴注重酬劳,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意见》还对加大校内资助力度、鼓励捐资助学、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等提出了要求。
(三)建立健全收费制度。针对目前研究生收费与免费并存、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意见》提出,一是实行收费制度。从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二是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明确了研究生学费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考虑因素,并对研究生学费标准作出了原则规定。三是加强收费管理。明确了研究生学费标准制定程序、学费收取方式、学费收入管理等要求。
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完善和经费投入的增加,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问:为什么要完善研究生收费制度?
答:我国普通高校各类本专科学生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了收费制度,但研究生处于收费与免费并存的阶段。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号),允许收取学费的研究生范围仅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示范性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等。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并不在收取学费范围内。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对收费问题进行了探索,但总体上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并不健全。
研究生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应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从国际经验看,对研究生收取学费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不健全,既不利于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也阻碍了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完善和研究生财政拨款的增加,不利于激励研究生珍惜机会潜心学习、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按照这一要求,《意见》提出,从20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问:收费是否会增加研究生经济负担,从而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就学?
答: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系统设计、有机衔接的,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实行收费制度、健全成本分担机制的同时,更加注重财政拨款制度和奖助政策体系的完善。政策措施实施后,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缴纳的学费,资助水平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研究生学费标准适度从低确定。参照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研究生学费标准实行适度从低确定,总体上按照硕士生高于本科生、博士生高于硕士生、不同专业有所差异的原则来把握。综合考虑研究生经济承受能力、现行本科生学费标准、部分中央高校试行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情况,《意见》规定: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原则上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其他已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现行收费政策。
(二)全面加大奖助力度。实行全面收费的同时,建立健全多元奖助政策体系,确保研究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一资助政策体系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设立国家助学金,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费用,覆盖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而且资助标准明显提高。二是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激励。设立国家奖学金,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2万元。同时,设立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组织实施。三是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高校按规定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对“三助”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根据研究生参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绩给予相应资助。四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就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除按规定享受上述政策外,《意见》还要求高校综合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就学。同时,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并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因此,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从制度设计上可以保证研究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总体上不会增加研究生经济负担。
答:为确保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意见》对有关资金的落实作出了规定。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所需资金,按照现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分别落实。
(二)完善奖助政策体系所需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集。从财政投入方面看: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高等学校隶属关系,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参照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学业奖学金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三)研究生学费收入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由高校统筹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改善待遇等方面。
问: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我们注重把《教育规划纲要》的宏观要求与改革微观目标结合起来,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树立战略理念结合起来,把提高整体质量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结合起来,特别强调举措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除完善投入机制外,还将在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权责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九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发布的《2019年福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漳州市华安县结果报告》,认真研判监测数据和结果,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整改,推动华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9年10月,华安县接受了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参加监测的学校共12所小学,360名学生。实际测试目标群体已升入五年级,但科学、德育测试内容仍为四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根据福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业成绩。
1.监测结果及综合印象。我县四年级学生(以下学生均指四年级学生)科学成绩量尺分数为464分,比全市均值低24分,比全省均值低36分;德育成绩量尺分数为457分,比全市均值低38分,比全省均值低43分;但体现在校级间的差异不大。反映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较低。
2.原因分析。一是华安县属于欠发达山区县份,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二是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资源比较单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三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课业状况。
1.学生每周总课时数超标比例为83.6%,比全市均值高13.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高13.9个百分点;平均每周总学习时间为34.3小时,比全市均值高1.7小时,比全省均值高1.9小时;每周科学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37.3%,每周道德与法治课时数低于规定的比例为9.8%。就科学科而言,学习科学用的时间比别人多,成绩却比别人低。
2.原因分析。一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没有按规定开足课程;二是教师授课总体水平不高,课堂、课外的学习效率均较低。
(三)教师从教行为。
1.配有科学实验室的比例为100.0%,与全省、全市均值相近,但却只有52.2%的科学教师经常使用科学实验室,比全市均值低20.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2个百分点,列中等偏下等水平。
2.原因分析。一是部分教师观念更新慢,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调,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部分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有欠缺,探究性教学行为使用不够,教学手段不丰富。三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四)师生关系和学习自信心。
全省监测结果表明,师生关系越好,学生的科学、德育成绩越高。
1.我县感觉师生关系良好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为19.4%,比全市均值低15.9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19.5个百分点。科学学习自信心高的学生比例为35.4%,比全市均值低6.4个百分点,比全省均值低8.2个百分点。
2.原因分析。一是受专业能力限制和过分注重升学率的评价机制影响,应付敷衍,网上下载大量材料或购买练习册,让学生刷题,临考前强制背诵;怕准备仪器麻烦,少做甚至不做实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二没有很好地落实课程计划,专业课常常被挤占,特别是毕业班,往往改上语数。三是专业教师没有以本学科的教学为主,改任教其他科目。四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科学、德育教学目标,造成学生学科素养和各项能力偏低。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加强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引导全系统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强化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
二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措施,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深入推进“名师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3.切实落实课程计划。
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
二是加强课程管理,分工分课实行专业对口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三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评价工作,落实综合学科(科学、品德、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教学目标。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是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使用,做好教学仪器的“建、配、管、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进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益。
5.建立健全学校人文关怀机制。多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转变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方式,既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更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适度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
一是成立华安县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三是督导室牵头,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真正让督导“长牙齿”,强化监测结果的运用,做到有激励,有刚性约束。
一是根据我县学科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更有方法、更有策略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科学习本身感兴趣,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感、成就感和审美体验。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现有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的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从多个角度促进学生学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把《道德与法治》作为落实德育的核心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思政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关键地位,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德育教研活动,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随意增加课时,不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改进测试命题,改革评价制度,不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指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倡导由科任教师设计作业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内容,避免让印刷品式的“教辅”作业占据主导地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
今天下午,校长让同学们到大屏幕前观看《小学生民防安全知识》教育片。这部片子给我们介绍了五种安全知识,他们是:报警知识、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预防传染病知识和意外受伤知识。
其中报警知识告诉我们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报警,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报警。比如,不能胡乱报警取乐,否则会引起社会的重大混乱。
消防安全知识让我们懂得了在火场如何逃生,在安全出口上不能装防盗门,在消防栓前不能堆放杂物,在易燃易爆的物品旁要贴上“禁止吸烟”或“禁止烟火”的告示牌。只要做到这些,发生火灾就不用怕了。
预防传染病知识使我们认识到了如何去预防:
1、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2、不要与病人直接接触或说话,以防病菌从呼吸道进入。
3、居室要多通风,室内要进行消毒,以防病菌通过空气传播。
交通安全知识教会了我们一些马路上的标记和什么时候才可以过马路……。
看完这部教育片,我感到受益匪浅。安全知识每个人都应牢记在心。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一
高职教育开展的目的便是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便要求进行高职教育的时候,不断需要重视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而艺术教育能够很好的达到这个目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分析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做好艺术教育,发挥艺术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高职学校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这是和教育活动本质背道而驰的,也给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更好的进行造成了阻礙[1]。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素质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很多高职院校自身的实力和规模都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没有专门的艺术系,虽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都美育比较重视,师资队伍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负责艺术教育的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人数和职称都无法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并且没有专门的艺术教室,相关的器材也比较少。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不到那需要其艺术教育理论水平较强,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将艺术和生活结合,而现在,教师的素质明显达不到要求。
(三)课程设置随意,并且课程较少。
高职院校在行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时候,往往会比较的随意,甚至会随意的更换,课程设置不够稳定。有些时候,开设的课程和社会发展不适应,课程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本身的特征,没有将其和学生发展结合在一起,这也给高职艺术教育课程设计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2]。
(四)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在进行艺术课程设计的时候,存在照搬本科院校的'情况,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教师教学的时候,还一味的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也导致了艺术教育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二、做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策略。
艺术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切实做好高职院校艺术教学,将艺术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转变艺术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想要做好艺术教育,必须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3]。首先,需要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这种的做到因材施教,考虑的学生的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进去,重视实践教学。其次,高职学校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将学生艺术精神以及科学精神结合在一起。最后,需要重视艺术教育实践途径的拓宽,艺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只有实践性较强,艺术教育才可能真正的做好。
(二)重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完善。
高职院校在设置艺术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将其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进行完善。为了切实提高艺术类教育的质量,需要做好调研工作,并以调研为基础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并且还应该将艺术成绩纳入到学生总成绩中去。此外,还应该重视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提高课程的针对性[4]。比如建筑设计类的专业应该进行和美术有关课程的开设,通过美术教育不断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教师师资队伍。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而言,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合格,艺术教学质量才有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师理论素质、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还应该给艺术类教师机会,让其不断的充实自我,比如给教师进修的机会、争取科研课题等。最后,还应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队伍结构包含了教师的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进行创新能力强的高职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三、结语。
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的重视艺术教育,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4]吴宝聪.浅谈现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科技信息,2013,11:277.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二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延安市整改方案的通知》(延政教督办〔2020〕9号)要求,我市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为全力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延安市整改方案的通知》(延政教督办〔2020〕9号)精神,认真研判主要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整改,努力推动子长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教科体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问题,探究根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一)关于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问题。
整改目标:缩小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努力把市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整改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子长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二是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落实好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均衡生源质量,缩小生源差距。
三是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
(二)关于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高问题。
整改目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
二是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落实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课程要求。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检查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对2018年延安市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所反馈的问题,在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其纳入年终考评重点考核。
(三)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问题。
整改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0%以上。
整改措施: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导向作用,组织好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监测工作。
三是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校食堂加强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是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各校要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四)关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不足问题严重。
整改目标:经过5年努力,实现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睡眠时间逐步提升。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防控要求,教育与卫健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干预,强化学生坐立行读写等正确姿势养成,引导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用眼意识。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近视防控。组织视力健康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充分利用好“陕西防近”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近氛围。
四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课后作业布置等规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科学制定作息制度,力争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
(五)关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有待规范问题。
整改目标:配齐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培养,提升体育教研工作水平。
整改措施:
一是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计划等方式加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招聘力度。鼓励体育特长教师担任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
二是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大力开展在岗培训,实施体育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力争实现对现有中小学体育教师每3年进行一次全员轮训。充分发挥现有省级教学能手的引领作用,并在教学能手评选中,适当向体育教师倾斜。
三是构建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引导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要加强对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引导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大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从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采取音体美专业课教师走教等形式,引导学校破解专业课师资短缺问题,推进课程开齐开足。
(六)关于数学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偏理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问题。
整改目标:培训的针对性、实践性得到提高,培训与教学结合,培训时间安排合理。
整改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市、校两级教师培训,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设计培训方案,加强训前需求调研,根据需求和教师现状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二是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升教师的培训参与度,采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杜绝无关培训,减少教师负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量避免占用教师休息时间。
1.高度重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准确掌握义务教育学生发展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对义务教育质量的科学诊断。各单位、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出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同时要举一反三,认真研判义务教育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整改。各校要加强自查,认真研究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学校整改方案,要合理划分整改阶段任务,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节点、负责人,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3.夯实责任。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和具体任务。子长市整改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校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履行整改职责不到位、影响整改进度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和问责。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3.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在活动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养;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四)关于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不够规范、数学教师教科研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整改措施。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为科学、准确掌握义务教育质量状况,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黑龙江省每年抽样8个县(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体上能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状况及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教育部督导局每年会定期将各省监测报告给予反馈。2019年,教育部督导局改变以往将监测报告反馈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直接将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发函至各省政府办公厅,且只列问题不谈经验,要求制订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黑龙江省政府在接到监测报告后,由省长批示,省教育厅牵头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科学分析与有效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并明确整改主体责任,为各地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有效推动了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领导小组,教育厅厅长任组长,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厅长(副厅级督学)和教师发展学院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育厅相关处长和业务指导单位、评估监测工作负责人等,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省级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结果应用及监督协调等;领导小组下设监测办公室,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省级具体组织实施、业务培训,组织专家组对监测结果分析解读与应用指导以及视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组建专家组做好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由省监测办在全省范围内遴选熟悉义务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教育监测评价的专家学者组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专家组,负责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结果的分析与指导。
深入分析解读省级监测报告和县(区)监测报告。专家组深度分析省级监测报告有关数据,精准查找全省义务教育质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撰写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6+1”报告,即6个分学科监测分析报告和1个省级深度分析报告,并基于国家监测数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课业负担等专题研究,有效指导整改工作。
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项调研。专家组立足全省监测结果确定调研重点、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等,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充实存在问题的证据,对数据结果误差进行纠偏;同时,深入分析监测数据,帮助县(区)进一步梳理归纳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县(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各中小学等不同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赴样本县(区)进行监测结果现场反馈。由省监测办组织专家组分赴各个样本县(区)进行监测结果现场反馈,要求分管教育副县(区)长到会并认领问题,县(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及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拿出限期整改方案。同时,依据监测结果反映出的不同问题的性质和责任范围,针对县(区)业务指导部门人员、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反馈,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指导其科学运用监测结果。
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根据监测报告反映的问题,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研究制订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各个问题改进的牵头部门,强化问题改进的责任主体。涉及政策出台、制度及经费保障等问题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整改;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及教育改革等问题由业务指导部门指导,学校负责整改。同时,各地深入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重点强调措施具体、时限明确,做到立行立改、限期整改,保证各部门真抓真改。
注重阶段反思,教育督导部门及时跟进。各地在按照制订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过程中,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将其形成制度予以固化,不断查找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保证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各地整改过程中及时跟进,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问题整改专项督导,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省级专家组对督导对象做好问题整改咨询与指导,将督导结果及时上报省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将监测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年度考核指标。
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部署及业务培训。每年3-4月,召开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部署及业务培训会,对被抽样的县(区)及所在市(地)进行细致周密的工作部署,要求各市(地)、县(区)高度重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认真组织筹备监测相关事项,全力保障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视导员和省级专家组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视导员的评估监测水平和专家组研究指导能力,保障视导员圆满完成样本县(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的视导工作。
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质量监测实施与有效改进。黑龙江省政府设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省级专项经费,用于本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结果分析与应用指导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工作。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监测样本县(区)的数量,扩大监测学校和学生的覆盖面,通过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本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做好“体检”,找到制约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持续提高区域义务教育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效,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xxx市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对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为全力做好问题整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根据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xxx市整改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研判主要问题,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整改,努力推动子长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教科体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卫健、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问题,探究根源,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一)关于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问题。
整改目标:缩小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努力把市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整改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子长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二是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落实好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科学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均衡生源质量,缩小生源差距。
三是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交流。
(二)关于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高问题。
整改目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
整改措施:
一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关。
二是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课程,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落实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课程要求。在每学期的开学工作检查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对20**年xxx市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所反馈的问题,在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其纳入年终考评重点考核。
(三)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问题。
整改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0%以上。
整改措施: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导向作用,组织好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分析监测工作。
三是动员全社会关注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格局,倡导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校食堂加强学生饮食结构的科学搭配,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是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各校要经常性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四)关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不足问题严重。
整改目标:经过5年努力,实现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在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睡眠时间逐步提升。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防控要求,教育与卫健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进行近视防控干预,强化学生坐立行读写等正确姿势养成,引导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用眼意识。
三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近视防控。组织视力健康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充分利用好“xxx防近”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普及近视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近氛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皖教秘督【2019】15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反馈芜湖市三山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所反馈的四个方面问题,市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对标对表做好整改工作。
为更好的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监测引导作用,市督导办组织协调相关科室和三山区相关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并按时向省督导办上报了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目标: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接近全省检出率左右,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省检出率以下,2022年12月31日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降到全国以下。
2020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省肥胖率以下,2021年12月31日前学生肥胖率降到全国肥胖率以下。
(二)整改措施:
3.全面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改善学校视觉环境;
4.鼓励学校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确保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数学和体育课程。
(二)整改措施: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师依靠挤占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念。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提高学校运动场地的配备和使用率。
(二)整改措施:
3.督促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一)整改目标:
培训形式多样化,采取理论研究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培训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
(二)整改措施:
1.区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工作的需求。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力争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方面培训、结合课例的专题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培训。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
3.各种培训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举行。
(三)整改时限:2020年12月31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协调统筹,加强过程性督导,督促指导三山区切实推进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根据宁教体发[2020]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国家质量监测反馈数学、体育学科方面存在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促进全省义务教育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达标率为55.6%和50.1%,分别低于全国均值29.2和28.7个百分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八年级均有超过60%的学生数学学业表现不达标。
整改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生数学学业表现。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规范管理。加快制定出台我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6个方面强化管理,重点对标数学学业问题研判,切实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表现。二是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大教研机构与高校、电教化机构、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力度,构建教研工作体系。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落实校本教研、区域教研和网络教研制度,促进教科研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指导各地各校开展数学学科的教材研究、教参学习、集体备课、作业设计和试卷分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业表现。三是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省级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开展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建立监测解读制度,举办培训辅导班,着力抓好监测解读及监测结果应用,推动学生学业水平不断提升。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二)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的校间差异比超过20%。其中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表现的校间差异比高达53.7%。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2017〕26号),坚持城乡并重、软硬件建设并重,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师资队伍结构,着力解决我省数学学科教学“乡村弱”的问题,重点支持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缩小县域内城乡学生数学学业表现差距。
整改措施:一是强化教育基础建设。县级政府结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先满足农村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网络需求,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网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结合“全面改薄”项目规划,科学推进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异提供基础保障。二是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导优秀校长和数学骨干教师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中心学校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流动,逐步缩小县域内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校际间差距。三是加大智力帮扶力度。实施好省内东部地区对口支援青南地区教育工作,今年在选派省内东部地区500名支教教师时,适度向数学学科倾斜,帮扶青南三州提升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外地数学名师教学视频和学科讲座,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搭建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平台,开展教学竞赛、优课展示、教研联盟活动,不断丰富优秀教研成果,并加强推广,让科研成果服务基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提高薄弱地区数学学科教育质量。四是提高送教送研频次。由县级教研室牵头,定期组织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和学科教研员,帮助薄弱学校联合开展送教送研、示范教学、诊断教学、课例研讨等教学指导活动,缩小学校间数学学科教学水平差距。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睡眠时间达标率低。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5.0%和62.6%,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2015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比例仅17.3%和12.1%,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2.7和1.4个百分点。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青海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印发青海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教体〔2019〕35号)要求,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近视率下降到33%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56%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生日均睡眠时间要求,保障我省义务教育学生睡眠充足。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成立全省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团队,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各市州、县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防控近视工作作为推进儿童少年素质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各自领域责任落实,对本部门本行业落实情况进行监管,督促各地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省教育厅在落实好《青海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同时,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减负措施30条和《青海省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加强对学校的日常监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确保实现小学生日均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的目标。三是加大考核问责。从今年起,每年对各市州人民政府开展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区,要逐级依纪依规问责地方政府和学校。四是注重宣传引导。主动宣传各地在防控近视中的典型经验、有效途径和显著成效。结合“全国爱眼日”“世界视力日”等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普及防控近视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营造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数学周课时数超标、体育周课时数不达标的学校比例较高。四年级、八年级分别有52.2%和97.5%的学校数学周课时数超过教育部规定,分别有49.4%和78.0%的学校体育周课时数未达到教育部规定,八年级数学周课时数超标的学校比例较2015年上升了21.2个百分点。其中,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超过80%的四年级样本校数学周课时数超标;西宁市城中区、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八年级所有样本校数学周课时数均超标。
整改目标:严格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科学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开足开齐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颁布的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课时。
整改措施:一是扩大整改范围。省教育厅牵头,除加大对问题地区的整改力度外,要举一反三,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全面排查,对数学周课时数超标、体育周课时数不达标的学校进行严肃问责,并逐一督促进行整治。二是严肃课时管理。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3学时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三是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实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考试成绩按比例计入升学总分,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值。严格执行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合格率达80%以上。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五)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情况有待改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普遍不规范。四年级、八年级数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检索各种电子教学资源的频率在每周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64.4%和74.3%,分别低于全国18.6和11.3个百分点。仅有18.6%的学校四年级和25.2%的学校八年级体育教师能够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分别低于全国38.1和37.3个百分点。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四年级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八年级样本学校所有体育教师均未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
整改目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学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到2020年底,课堂应用实现常态,教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率达到85%以上;改进体育课程教学,提升授课能力,开好体育课程。
整改措施:一是健全信息技术考核机制。印发《青海省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考核评估办法》,健全教育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通过“三个课堂”网络平台加强信息设备使用监控,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常规相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各环节的运用。二是完善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联网攻坚行动,提高学校接入网络比例,以“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三个网络课堂实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农牧区偏远学校及教学点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薄弱地区数学教师提高利用互联网教学频率。三是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积极推行各类信息化比赛和活动,开展各种层级的分类培训,提升我省教师特别是偏远牧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是改进体育教育教学。依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学生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积极开展体育传统项目进校园,加强我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建设。实施“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统筹高校力量解决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问题。五是加强体育课考核检查。贯彻落实《青海省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专项督导方案》,建立督导检查台账,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做好教师交流轮岗及体育师资业务培训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授不同运动项目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六)数学教师反映培训形式单一、偏理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44.4%的四年级和43.3%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形式单一;55.4%的四年级和41.1%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当前培训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较差;68.9%的四年级和50.2%的八年级数学教师认为存在培训时间与工作安排冲突的问题。
整改目标:探索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项目,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县级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专项培训,要根据县级教研部门研究分析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指导学校设计实施数学教师专项培训,服务数学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将国培、省培资金向数学教师培训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按照集中培训与跟岗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培训课程和课时安排,推动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提高培训效率。力争4月前启动全国全省中小学国培、省培项目,最大限度利用暑假开展培训,努力防止和避免与教师工作时间相冲突。指导各地制定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方案,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数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各市州政府。
(一)压实工作责任。此次问题整改工作由省政府统一领导,省教育厅牵头抓总,各市州政府具体负责,县级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问题整改责任分工,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紧盯问题整改。此次反馈问题中明确指出的地区,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一个问题一套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台账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以此次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分析研究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激励问责并重。各地区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对整改工作抓得好的地区,该表彰的表彰,该奖励的奖励;对在整改中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学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后方知: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客观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现根据我校近几年来的质量检测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整改方案。
1、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工作。把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纳入年终个人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奖惩制度还需完善,要充分调动老师们在教学中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务处常规检查采取抽查(或随堂听课)与全校检查结合,首先是不定期抽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其次每月进行全校彻查。而且对每位被检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听课笔记都评定等级。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按相关制度考核。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责,扎实常规工作。教研组长是带领任课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组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并能通过教研活动受益多多。督促组员认真准备听评课活动,互相帮助,解决教学困难。
3、丰富老师、学生的教研活动。我校目前在老师教研活动中,多数是有关听评课的活动相对单一,不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基本功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针对学生的活动较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力争开展写字、作业展评、诗词朗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义务教育标准化带来的福利,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开展阅读、书法、手工艺、舞蹈、音乐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实现均衡发展。针对学生课内行为习惯还需班主任来强化,开学时教科书包封皮,作业本准备以及课前学具准备等要求;课时听课要求,如何作笔记;课计后作业完成"纠正错误,期末自主分层重点复习等都规范教育。
1、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教研活动,可以看出个别老师在专业方面欠缺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不利的。因此,教师还需通过多渠道地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落实领导不定时推门听取常态课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改进,使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务处组织老师观看优质课视频,并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评价。
3、提倡布置鼓励性作业。很多老师觉得学生写得越多,知识吸收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学生只顾把大量的作业快速完成,而并没有达到识记的效果。老师可以把作业分成脑力作业和体力作业,分层次。
地布置作业既能达到有效识记,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力争快速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强化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工作,1月25日,区教科体局召开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整改方案研讨会。区委教科体工委委员、区教科体局副局长周林出席会议,区教育督导室,局办公室、组织宣传人事股、教育股、体卫艺股,区教研中心相关人员参会。
会上,区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肖贤就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中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随后,各责任股室、教研中心相关人员分别就监测结果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列出了问题清单、整改举措和完成时限。过程中,大家以问题为导向,集思广益,深入剖析,明确了整改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思路。
最后,周林强调:一是认清形势,明确意义。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科学探究数据背后的意义;二是重视分析,找准问题。加强调研,精准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三是理清思路,严格落实。明确责任,积极作为,确保监测结果应用工作落地;四是协同合作,争取实效。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整体推动监测结果应用工作出成效。
根据自治区、南宁市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要求,为落实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县实际,举一反三,对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不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让广大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资源。
围绕国家监测发现的“学生语文、艺术学业表现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语文学业表现城乡差异较大、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差异较大、县域内学生学业表现校间差异较大、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有待提高、语文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艺术教学与资源配备率和使用率有待提高、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八个方面问题,把目标要求结合起来。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三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全县同类的优秀学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现状不乐观。通过冷静反思,努力寻找存在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反思,我们分析了目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并积极地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情况如下:
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
学校应合理配置各项工作管理人员,做到人员到位,分工明确,统一协调,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目前,参与学校管理人员共有2人,都身兼数职,分管工作多,难免精力分散,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对教学的管理与引领方面相对薄弱。
二、观念。
老师急功近利,只顾眼前每次单元考试的成绩,而不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上。造成有些老师课堂“满堂灌”,惟恐担心漏了知识点。教师只顾自己去讲,不顾学生如何去学。教师把自己作为了教学中心,担心学生学不会,于是就必然产生包办代替。最后学生不会学习,教学效果差,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师资。
骨干教师流失,骨干教师的外流使得学校师资质量有所下降,在教师中、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年级与学科缺少“领头羊”。教师编制不够,教学任务重,平均课时达21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状态;现代技术装备不能很好发挥作用。
四、教学。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成绩悬殊很大,较多的教师往往以客观因素为由,缺少主观上的反思与努力。
2、从统分表中看,发现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各班差距较大,我们知道各个班级在客观上是存在着些差距,但较大的均分差距还是与任课教师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差距反映出的是教师个体之间敬业程度与业务水平之间的'差距。
3、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团队精神,少交流与探讨,教师对同伴互助,不能很好形成风气,有互不关心,各干各的孤军奋战现象;甚至有嫉妒心理的不良竞争。
4、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向40分钟要质量”是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的口号,但要真正落实,在观念和行动上还有很大差距。在随堂听课或教研课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上课泛泛而谈,教学目标不明确;“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老师的“讲”占去了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作业布置不科学,对练习册盲目依赖,缺少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作业设计,课后辅导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没做好。
五、学风。
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上的较大差异,导致总体质量不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有效提高质量。
六、家庭教育。
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对子女的学习关心程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部分家长以“我们不懂的,全靠老师。”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了学校。
一.学校管理。
1、学校将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让部分骨干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充实学校管理力量。
2.学校所以参与管理的人员进一步增强“质量强校”的意识,齐抓共管,以高度的责任心切实有效地落实好各自的分管工作。
3.教导主任要静下心来,以提高课堂教学为抓手,促进质量的提升。
4.要大力发挥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科骨干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管理积极性,使得政令通畅,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观念:
1.加强学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通过学习,加强对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等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加强校本研究,对教育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在交流、切磋中加以正确地引导,对提高质量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三、师资。
1、要正视骨干教师外流现象,要以强化学校“造血”功能,来切实提高学校师资水平。一方面要充分发现、挖掘教师潜力;另一方面要有效开展好师徒结对、校本培训等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好年轻教师,使他们尽快胜任工作。
2、学校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了解教师的困难和需求。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引进师资,调整师资结构;二是要尽学校所能,关心照有困难的教师,对专业发展多方面地搭建舞台,创造机会,让老师们有所突破。三是要促进学校与外界的交流,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学习,激活校园,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教学。
1、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需要的是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而不是训斥与批评。面对他们,我们老师更要有一份爱心与责任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扬起信心,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都能有所提高。
2、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制定帮困措施,进行跟踪辅导。
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加强集体备课,共享智慧与成果。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倡导教师静下心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点,把精讲精练落到实处。倡导有个性的作业设计,系统分类的复习指导,在年级组内实现资源共享,反对题海战术。
4、对学生作业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并倡导面批。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既要提高课堂效益,也要加强培优补差的个别辅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五、学风。
1.抓养成教育。要关注细节,规范学习行为,从书写工整,格式正确,按时交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等这些细小的习惯抓起。针对学生完成回家作业不理想这一现状,采取每天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每周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统计、评比。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良好的作业习惯培养来促进学习的进步。
2.要大力抓校园文化建设,开放学校阅览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对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要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通过加强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各类少先队活动等,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习的兴趣,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六、家庭教育。
村级小学无法选择学生,也无法选择家长,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来弥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1.教师通过家访、与家长多进行沟通。2.学校举办家长会,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向家长传授科学家教的知识。3.有效地开发利用好社会资源,优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学校目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要在每个阶段,经常性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管理,优化师资建设,改进教学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密切家庭教育,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戛利小学。
2010、3、10。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我国的研究生艺术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各地的艺术类研究生数量都有显著增加,各个高校的艺术研究生质量也逐渐提升,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艺术类研究生。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有效地保证每一个研究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成为了关键问题。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要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为核心,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为前提,合理、恰当地进行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保证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质量。本文就将基于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当前存在的问题来探究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路径。
随着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的经济化,对新生代研究生艺术教育的要求就变得更高、更苛刻、更多样化。因此,很多高校在如何理性面对当代研究生的艺术培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艺术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很多高校本身的师资力量缺乏、教育设施落后、科研经费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成长和成才。此外,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核心,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要培养学勇于创新、专注科研的精神。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作为高层次人才,一要永远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要有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三要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四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五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这也是新时代研究生艺术教育应该解决的五个问题。我国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至少也应该要培养学生以上的教育精神。高校的艺术教育质量体系才体现出本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寻求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方法才变得有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艺术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并且扩招的比例已经逐渐达到了44%或者更多,在这样的扩招形势下,高校的艺术教育质量体系就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在研究生的艺术质量管理方面,由于不同领域和专业生源的盲目扩招,通过艺术专业初试的研究生在复试中大部分不会被刷掉,即使复试被淘汰,同样会通过调剂流入其他学校。其次,调剂的学生可能是跨了很大的维度,一方面他们对调剂的专业并无兴趣,另一方面,艺术类研究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基本从零开始。再者,部分学校的艺术相关硬件设施匮乏,以致学生无法进行基本的艺术科研工作,由于研究生的扩招,使得高校逐渐出现师资不足、硬件设施不足以及艺术教育和科研资金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下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质量。
2.高校与地方缺少主体间性的互动。
当下提倡有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综合类高校与地方之间的主体间性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体构造和客体征服,而是主体间的互动共存,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相比之下,如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艺术类专业院校往往会受到一个地方的支持,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能够为一个地方培养更多的人才。但实际上很多高校与地方缺乏主体的互动和关照,以致高校为地方政府、研究部门等为主体的机构输入的人才没有带动地方的经济。因此,也就出现难以带动地方的发展的现象,导致高校难以得到地方的经济、政策上的支持,无法获得更多的艺术教育资金和普惠性人才政策。
三、新时代下艺术类研究生师生体系自身系面临的两难抉择。
1.艺术类研究生师生体系自身质量的下滑。
随着高校艺术类研究生的扩招,很多艺术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就业能力都大不如以前。其具备高水平、高素质,整体的能力在日益下滑,这就导致研究生在进行科研工作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另外也会导致研究生艺术类专业人数有巨大的差别,造成师生数量上的不搭配。如艺术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这已经不单单是表现在师资自身的能力不足上,还表现在师生分布不均,存在一个导师带十几个或者更多的学生,或者一个导师既要担任教学工作还要做繁重的科研项目等问题,使教师对研究生的教育精力不足,严重影响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质量。
部分高校的艺术管理理念和力度还停留在过去未扩招的阶段,难以满足当下的研究生艺术教育需求。在参考其他实力较强的学校管理方式后,并没有结合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实际状况,导致出现了一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严重阻碍了研究生的教育。这主要是对研究生艺术学科的规划上,一个导师可能既属于艺术学院,也可能同时属于文学学院,这就导致一个教师要在两个学院来回地跑,来回地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这很难发挥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要完成新时代下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必须要对当下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更好地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进行完善。上文中已经对当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接下来将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完善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方法。
要完成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制度和理论的支撑,才有一个检验的艺术标准。所以高校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暂行办法》来分别制订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研究生的艺术教育的相关规则制度。还应该对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等做细致的规划,保证研究生的学习质量,使得研究生的艺术教育是与学生切实相符。高校应该对外部关于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评价和监督虚心接受和采纳,以更好地发现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完善。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教育管理实践的改革力度,使各个高校更多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学校自身的管理和实践,实现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管理,最终达到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艺术培养的目标。
2.实行人性化的配套奖惩制度。
实行人性化的配套奖惩制度,这主要是表现为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方面进行有效的奖励和惩罚,对高校中有效的研究生艺术教育要实行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导师实现研究生教育的`激情,更能保证他们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视。对做得不好的方面要进行惩罚,比如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懈怠的部门和导师进行通报批评等。其次,奖惩的措施也应该针对研究生来进行,注重调动研究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对那些在科研上或者学习上取得重大成果的研究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设置配套的奖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日益下滑。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奖惩的措施的前提是必须严格规范化,否则就将形同虚设,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实现研究生的经济奖励,要充分地保证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资金才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够保证各种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能够保证学生的科研进度。这样再差的学生也能得到长足的锻炼。高校研究生的艺术教育资金从哪里来,一方面可以从国家申请艺术基金,国家每年对研究生的教育投入成本是很大的。其次可以从地方财政上申请艺术资金,最后也可以从企业获得资金,在资金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体系也将变得更加完善,研究生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全面,高校的整体实力将会更上一层楼。如艺术产业参与与企业活动,这样地方和企业就会更愿意投入资金,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4.重视研究生的艺术招生和分配管理工作。
研究生本身的能力因素也限制了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发展,那么高校应该对研究生的招生以及分配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尽管应该给每一个考上的研究生一个学习的机会,但是对于那些完全不适合艺术类的学生还是应该加以斟酌。高校应该对每一个专业的学生有定量的规划,一旦达到标准过后就不能再招收该专业的学生。另外,对已经招收的研究生进行有机的统一分配,比如一个艺术学院里面可以实现研究生的平均分配,保证每一个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基本一致,确保研究生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
随着高校艺术类研究生的扩招以来,部分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很多导师通常面临着带多个学生或者带多个专业的学生,这使得导师无法适应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所要求的精英化培养管理模式。因此,当下的综合类高校,只有通过引进更多艺术人才,扩充师资队伍,以应对解决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有效地实现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的监管,高校应该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及时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以保证对这些问题做出及时的整改,适应当下研究生的发展需要,更进一步地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的构建。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当下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倡从以上研究生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中合理化解决,从上述的各个方面路径来实现对研究生艺术教育质量体系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构建一个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艺术质量体系,在新时期下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艺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闻,王现彬,李久东.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
[2]高雪梅,于旭蓉,邓长辉.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05).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五
介绍了商洛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以及沼气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商洛市农村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沼气发展的.建议.
作者:董照锋祁东光张乐林娟作者单位:董照锋,张乐,林娟(陕西省商洛市农村能源工作站,陕西商洛,726000)。
祁东光(山西省阳泉市种子管理站)。
刊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yekeji年,卷(期):2009“”(14)分类号:s216.4关键词:农村沼气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建议陕西商洛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卫中作者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汕头,515078刊名:成人教育pku英文刊名:adulteducation年,卷(期):2007“”(10)分类号:g718.5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七
摘要: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基于现阶段研究生管理工作现状,应积极主动调整、改革管理体制与方法,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研究生;管理;对策。
随着研究生队伍的迅速壮大,研究生管理和人才培养如何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如何摆脱传统思想和管理模式的束缚,如何定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这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变革的脉搏,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和积累新经验。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1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校、院两级管理应体现简政放权,责、权、利明确,减少中间重复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各级管理均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文件,依法治校,按章办事。
3、研究生处代表学校对全校研究生教育实行统一管理,负责规划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制定校级管理文件,检查和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协调各院工作;代表学校统一对外,负责接洽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业务工作。
4、各院(部)实行院级管理,在学校文件规定的权限内,负责本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在教育部、学校有关文件指导下,可自主决定本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文件。
5、各院(部)可积极与企业、事业单位洽谈合作培养研究生事宜,积极发展横向合作,扩大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若企业、事业单位与学校签订协议,须经研究生处同意。
6、院(部)级管理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或处理事务有争议时,或者涉及到其他学院关系时应报研究生处审定并协调。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八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结算方式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我市公安机关正在全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并成功破获了一些案件,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有力的打击了此类犯罪。但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犯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的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警方特别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一、请您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一)电话诈骗: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5、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税务局人员,以“税务局要退还购房契税、汽车购置税”为由要求事主速与财政局某电话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联系时,对方便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帐操作获取退税费用。当受害人到银行atm机按照不法分子电话指示操作后,不法分子利用英文页面,将受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到不法分子的帐户内。6、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深圳或香港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二)短信诈骗: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三)网络诈骗: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二、请您加强以下自防措施,并积极做好宣传。
(一)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二)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三)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三、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入不法份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十九
据宁教体发[20xx]44号文件精神,为充分运用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推进本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我校严格按照上级划分的学区、认真落实《宁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的规定》和《宁强县进城务工等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以任何形式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选拔生源,尽量控制家长学生盲目“跟风热”“择校热”,为缓解“乡村弱”“县城挤”的局面努力。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1.扎实上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开足每周4课时体育课,并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列入课表。认真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无体育课的当天落实好1节体育活动课。进一步完善充实大课间活动,大力开展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呼拉圈、武术、球类、健身操等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并开展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跑步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把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5.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按要求配齐配足体育器材;
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确保每学期有一定的经费用于体育器材的添置和补充,保证学校体育设施满足正常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7.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和qq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科学安排孩子膳食,提倡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注重带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质量,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严禁变学生作业为家长作业。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量确保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的规定。合理制定学生作息时间,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要求儿童青少年眼睛发育期不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3.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落实《关于推进健康学校示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4.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安装配备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落实教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坚持学生座位一周调换一次,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5.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6.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以讲代练和挤占课外活动,认真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依托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每学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积极联系医疗卫生机构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1次视力监测,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质量问题(优质20篇)篇二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改方案。
一、成立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吴天明
副组长:杨芝强教导主任
李伟德育主任
成员:其他学校班子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数学教师
二、整改措施
(一)关于学生数学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整改措施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设施设备,努力提高本校办学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在职在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本校数学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4.大力做好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关于学生身体形态正常比例有所下降、肥胖率有所上升的问题整改措施
体现本校特色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1000米,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新时代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康监测评级办法》,加强监测培训,熟练、正确地掌握操作方法,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教学、体育活动和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6.坚持开展学校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水平,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
领孩子开展户外运动和活动,以及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增强孩子体质。
(三)关于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整改措施
10小时。
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庭作业采用纸质完成。
范。加强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加强学生视力监测。
生课桌椅高度根据学生身高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等迹象时,要及时了解其视力情况。
纲要》,开足开齐开好健康课,向学生讲授近视形成的原因、危害,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树立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查结果记入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向家长反馈检测结果,对于发生问题的学生要督促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1.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任有体育特长的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学校兼职体育教师。
2.充分利用培训机遇,对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岗位专业培训。
3.加强数学教师岗位培训,坚持参与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在校级表彰奖励等方面向数学学科倾斜,促进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