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

时间:2024-11-22 作者:碧墨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维,提升文学修养,使我们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写作范本,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启发。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一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选育和大量繁育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林木优良品种。林木育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林木育种学”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采取“校地联合”的模式,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的建设,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为加强“林木育种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也将“林木育种学”的实践教学单独列为必修课程。笔者依托实习基地———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林场国家油松良种基地现有的油松种子园及子代测定林等资源,对“林木育种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适宜的实习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实习基地,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附属于林木育种学实验,主要依靠校园内固有的资源进行,如利用校园的银杏、油松等树种开展优树选择等,但是这些材料的起源模糊,部分树种甚至可能是同一无性系、且生长过程人为干预明显,使实习过程仅仅是一种模拟状态,与野外实际环境相距甚远,实习效果较差。因此,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实习内容单一原有的“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仅包括模拟优树选择和树木遗传变异观察两个方面,难以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同时,实习内容对于课程内容的覆盖面小,有关种源试验、苗期试验、子代测定、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无性繁殖技术等实践内容学生无法亲身参与,造成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丰富并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是“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三)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长期以来,因为缺少正式出版的林木育种学实验与实习指导教材,学生只能使用任课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整理的实验指导手册,并据此开展林木育种学的实验。由于将模拟优树选择和树木遗传变异观察等内容也纳入其中,实习指导手册内容凌乱,缺少针对性。这样的指导手册不利于学生学习了解林木育种学研究内容的具体实践过程,且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也缺少帮助。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不平衡实践教学体系通常应包括实验、实习、科学研究3个不同的层次。其中课程实验和野外实习的均衡设置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强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教师将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等部分林木育种科研成果整合入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了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育种过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实践训练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林木育种的一线生产实践,对林木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认识得不够深刻,难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因此,需要加强“林木育种学”的野外教学实习,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强化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二、“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选择适宜的实习基地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基地选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七沟林场国家油松良种基地。该油松良种基地始建于1984年,20晋升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基地建设总规模达2595亩,包括油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1.5代种子园、母树林、优树收集圃、子代测定林、示范林、育苗圃等较为完善的种子园良种繁育与生产群体,为“林木育种学”实习内容的设计提供了较丰富的选择。同时,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部分老师与该油松良种基地开展了多年的科研合作,选择该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也使教学与科研项目的联结成为可能。此外,该基地紧邻101国道,距北京林业大学北方综合实习基地约25km,交通便利,基地建有职工食堂,可为学生实习提供餐饮服务,这些都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设计有针对性的实习内容目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林木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包含了林木开发授粉习性观察、林木花粉染色体加倍、林木花粉变异及生活力测定、杨树切枝水培有性杂交等内容,同时还在校园内模拟进行优树选择等。因此,在实习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避免重复、注重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实习基地的.具体条件以及实习时间,设计了如下的实习内容,包括油松天然林分优树选择,参观优树收集圃;母树林生长、结实及病虫害调查;油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遗传变异观察和产量估算;子代测定林调查及遗传参数估算;无性系嫁接及繁殖技术操作;针叶树控制授粉操作;油松花粉传播距离调查;油松、高山松和云南松种源试验苗期调查等。通过以上实习内容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如何在天然异龄林份中具体开展优树选择,母树林和种子园的差异以及两者在油松遗传改良中的作用,结合种子园无性系间性状差异及子代测定的遗传参数如何为去劣疏伐或改建种子园的营建提供指导,利用花粉传播距离的规律如何规划种子园不同育种群体的位置以及设置隔离带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种源试验的设计更是与真实科研项目相结合,引导学生探讨高山松的起源及生态适应性等科学问题。

(三)编写完备的实习指导手册为增强野外实习的可操作性,保障实习的安全、顺利进行,课程组根据实习内容和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相应的实习指导手册。实习指导手册的内容包括实习安排与要求、实习内容及操作步骤、实习基地基本情况及种子园平面区划图、实习报告的格式模板等。通过实习前指导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实习的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实习目的、成绩评定原则、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及具体操作步骤、基地信息等,各实习小组可以提前进行工作分配,以提高实习效率。同时,在实习指导手册中还包含了野外数据调查所需的必要表格和计算公式,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借鉴。提供实习报告的格式模板的目的在于保证最终提交实习报告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便于存档。“林木育种学”实验与实习指导手册,经过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有望成为正式出版的教材,以期为全国林学专业学生开展林木育种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科学考核实习结果实习结果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成绩除由传统的实习出勤及态度、实习报告质量组成外,还增加了多媒体汇报的环节,以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种照片并保存与重要结果相关的证据。根据权重,各环节占据不同的分值,其中实习态度占40分,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实习调查的认真态度以及是否严格遵守野外实习纪律;实习报告的质量占40分,主要考核外业数据的整理是否科学准确、报告撰写是否认真规范,是否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并对种子园的营建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同时还包括实习的心得体会及相关建议;多媒体汇报环节占20分,由每小组推举1名代表完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实习过程的熟悉程度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应美观、大方,汇报中要能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实习结果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习过程,培养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实习结束后,笔者对参与实习的级林学专业6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1份,收回问卷61份,有效问卷为61份。调查的内容及结果见表1。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对本次实习的内容设计,有95.09%的学生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认为实习内容反映了我国林木良种选育与生产、遗传测定等主要技术环节和现实水平,是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90.17%的学生认为实习指导手册编写完善、内容合理,对操作步骤等有详细的介绍;9345%的学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准备充分、认真耐心,能根据学生提问作出准确回答;9344%的学生认为,本次实习的考核方式合理,利于综合评价实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95.08%的学生认为实习增强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85.25%的学生认为本次实习增强了对林木育种学研究和林学工作的兴趣。然而,尽管绝大部分同学对实习的出行、住宿、饮食等安排表示满意,但也有3.28%的学生认为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带队教师对实习效果的评价。

1.学生对我国林木良种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实习前的大二学生,对我国林业发展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书本和课堂教学中给出的一些数据、例子上面。通过实习,学生深入到林木良种生产一线,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林木良种生产和林业发展的现状,理解了林木良种对于林业生产的重要性,了解林业基层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作风。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国林木良种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有同学提出与美国火炬松种子园相比,我国油松种子园园址的选择主要在山地,不利于经营管理,也不利于种子的生产;有些同学通过调查发现种子园内存在较为严重的病虫害现象,但是无性系间在病虫危害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可见,本次实习对于加深学生对林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2.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调查、交流、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一系列环节,获取实习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当前种子园营建和生产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种子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所以,“林木育种学”实习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野外实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安全、高效地完成实习内容。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发现每个小组的成员均有合理的分工,并且相互帮助,说明学生在实习前就有了充足的准备,而在内业整理、多媒体制作过程中,又可以看到他们在热烈讨论、积极投入,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4.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业务水平安全是野外实习的首要保障。为了实习的顺利进行,带队教师必须先行对实习地点和路线进行踏查,对食、住、行等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联系,在各小组间进行不断巡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综合性,不单纯是一个学科的问题,部分年轻教师从事实验室内的科研工作较多,对林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有限,因此,需要努力学习,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对实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了实习基地的建设,丰富了实习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实习指导手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对提升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业务水平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二

1.竞争全球化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巨大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及人才匮乏、教学资源紧缺的现实,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统一培养口径、重“学”轻“术”、偏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锻炼等做法,使得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创新能力严重欠缺。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把竞争与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从推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强调将仿真作为核心技术手段,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也是从20起,我国政府把自主创新从一般性号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非常重视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创立了若干与仿真有关的国家级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以响应科技发展需求。以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为衡量标准,就必须关注高校教育的创新问题[1]。

理念成为教育创新的最佳模式。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是一个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它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等4所工程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合作开发的一个国际工程教育合作项目。cdio在当前得到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共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性、具有实践可操作性、具有全面系统性及具有普遍适应性。

二、基于cdio理念的仿真新概念的提出。

1.仿真的基本定义。

1961年,thater首次将“仿真”定义为“在实际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或活动本质的实现”。这一定义忽略了实际系统存在时仍然需要做仿真的情形,对此,korn在其1978年出版的著作《连续系统仿真》中,将“仿真”定义修正为“用能代表所研究的系统的模型做实验”。这一概念从研究角度强调了仿真是一种类型的实验。spriet认为模型是仿真的'基础,于1982年将“仿真”定义为“所有支持模型建立与模型分析的活动即为仿真活动”。考虑到仿真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与技能培训等众多方面,oren于1984年建立了仿真的基本概念框架“建模-实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并从此开创了现代仿真技术。但是,如果将所有基于模型的活动都定义为仿真,而不对“活动”加以界定,则难免忽略了仿真过程的完整性,比如,不能认为“基于模型的评估活动”为仿真,那只是仿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2.仿真新概念的提出。

我国教育工作者引入cdio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作者参照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一主线,认为仿真首先要“构思”目的、手段、步骤及结果的分析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某项活动,并按照设计要求,为活动的“实现”做好充分准备,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实施活动,继而“运行”所实现的模型系统,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是否达到了仿真目的,如果达到了,则仿真成功,如果没有达到,则重新进行一个新的cdio过程。基于上述分析,本位提出“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cdio活动”,该概念将仿真和cdio紧密结合起来了,既适应于实验,又适应于技能培训等其他活动,而且突出了仿真的过程特性,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优点明显。

三、仿真新概念的教学实践。

1.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内容问题。该课程现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数学模型、连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仿真工具介绍及仿真的应用等,相关内容与《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数值计算》、《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学建模》、《参数估计与检测》、《系统辨识》等课程有交叉和重叠。有关“数学模型”及“状态空间方法”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中有详细讲述,“数值积分法”的内容在《数值计算》中有详细讲述,“建模方法”在《数学建模》、《参数估计与检测》、《系统辨识》等课程中有详细讲述,仿真工具介绍及仿真的应用等在《matlab/simulink程序设计与应用》课程中有大量讲授等。当主要教学内容限定为上述内容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令教师和学生无法准确界定和掌握仿真课程的核心内容,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2)教材选用问题。《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教学,曾经采用过的教材达8种之多。对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有一类近似于以matlab为基础讲述自动控制原理,有一类主要讲述仿真的算法与实现,不涉及具体工具,还有一类属于仿真技术综述的,尚不足以支持仿真课程体系建设,难以满足实践需求。

(3)教学方法问题。就教学方法来说,本课程的教学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上,通常是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或者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如上所述,由于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常规教学方法面临诸多弊端,难以把握仿真的核心概念,更难以培养实践能力,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

有些高校研究了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但依托核心理念的改革尚显不足,对cdio实施的关键问题,尚不有不同的认识。作者负责的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借鉴同行方法,以先进cdio理念为指导,采用案列教学方式,着眼于培养仿真专业的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教改研究与实践,简要介绍如下:

(1)教学大纲的运用与修改。教学工作通常要遵守教学大纲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但是对于教学改革项目可以适当放宽。总体而言,以遵守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原则为主,以遵守具体内容的限制为辅,以掌握核心概念、掌握课程精髓为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适当安排基于课题的“研讨式”教学内容。增加课外实验课时,增加任课教师和实验员,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从事一个完整的“仿真项目”,以教学团队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2)研讨式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与能力培养目标,课题组设计了若干个研讨项目,锻炼学生设计、构思能力,限于篇幅,本文简要介绍一项。安全帽佩戴方式问题。安全帽是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现场最重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其佩戴方法有标准方法和经验方法。利用所学的仿真知识,比较两种方法中是否存在较优的方法,并给出佩戴建议。这一课题诱导学生提出了仿真人的概念,通过不同的高空坠物方式,检验仿真人的受伤程度,进而检验安全帽的佩戴方式。本项讨论在教学上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际软件编程过程展示、课堂研讨小型项目、课外实践大型项目等多种方式,以掌握cdio核心概念、仿真课程精髓为目标,以是否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为检验标准,面向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取得了若干优秀的成果,并且其影响力已扩展到大学毕业后的一生。

四、讨论与总结。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在教育创新大背景下,通过结合cdio核心理念与仿真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仿真新概念:“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cdio活动”,并以此为指导,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均进行了教研教改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这种时代潮流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的人才,现代社会重视人的个性,鼓励个性化,鼓励创新,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而对于基础医学这门医学基础的学科来讲,更是非常重要的。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学人才较少,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因此,加强我国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必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4结语。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进行,我国教育事业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将来我国教育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了基础。针对基础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发展,我们就要不断的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现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杜克莘.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包定元.开放式教学一体化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

[3]丁文龙,李稻,陈红.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4]徐国想,许兴友,张所信.提高实基础医学教学水平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5]曾志嵘,文民州,宋于刚.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四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的'现状,提出了工程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现该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作者:游明英彭军杨治明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重庆市,401331刊名:计算机教育英文刊名:computer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g642关键词:软件人才工程化实践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五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本文分析了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思路,提出了从基础实验到综合实践逐步过渡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二级模型。学生通过软件工程综合实践环节的训练,巩固了软件开发技能,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获得了软件开发经历,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六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g012);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10073)。

作者简介:柳春慈(1979-),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治理、公共物品供给等研究。

柳春慈。

(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再加上行政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特点,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重视课堂实践教学。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该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断加强案例教学创新、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和开展研讨式教学。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七

cdio工程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已构建成为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是做中学、关键是能力的培养,目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目前,该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改革、卓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八

摘要:针对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电子实践环节中的不足,通过引入虚拟仿真环节,对电子实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电子技术;cdio;虚拟仿真;教学改革。

1引言。

电子技术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非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实践课程。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部分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模式,即“构思―设计―实施―运作”模式,其在电子实习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1-6]。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也通过开展cdio模式的电子实习实践,不仅强调学生对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课程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也注重在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2]。它通过项目的构思设计和实施运作,将学生的整个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2电子实习教学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课前预习率不高,导致自学能力提升不足实习学生在实习上课前都会分到电子实习教材,大多数学生没有对教材进行课前预习。在电子实习期间,教师在实训教室对实习教学进行讲解,学生基本上被动听课。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完全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课前进行课前预习,会带着些疑问进行听课和动手实验,这样课堂收获会更大,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和实习内容很多年没有发生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电子实习项目内容只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的焊接和调试,该实习内容应该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直流稳压电源的做法,属于市电不控整流ac/dc变换,功率因数很低,该架构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很少采用。实习的内容陈旧,不能有效涵盖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教材的知识点。如核心的负反馈电路、运算放大器等其他重要的知识点,没有涵盖实验项目。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创新方面互动环节偏少目前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和实习教师互动环节很多,但涉及理论和创新方面的很少。在实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电路原理不是很理解,关心的重点就是要如何把实验结果给做出来,对电路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改进,他们很少关心,造成实践教学效果有欠缺。学生考核内容不科学,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运用和创新能力目前学生实习成绩包括考勤、实验完成情况和实习报告三大块,不能客观体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实验是分组进行,学生人数较多,实习教师工作量大,不可能正确评价每个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可能会存在滥竽充数的问题,出现不努力的学生通过一份好的实验报告,就有可能获得好的成绩等不合理现象。

3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介绍。

根据之前电子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立足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引入虚拟仿真环节,对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电子实习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模式的补充与完善,加强学生主动性,增加知识点运用及创新互动环节,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情况如下。

1)建立以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创新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实习前让学生使用matlab、saber、psim等计算机虚拟仿真工具进行仿真模拟,提前模拟做技术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步骤,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需要。首先要求实习教师树立服务引导学生的教育理念,改变填鸭教学模式,在实习前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论,注重对学生电子实习课前的预习任务进行安排,增加课前仿真预习环节作业。指导教师教授学生使用合适的仿真软件,学生通过使用matlab、saber、psim等虚拟仿真工具进行电子原理图仿真模拟。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环节,对实验中需要手动搭建的原理图已经有了很好的认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掌握电子实习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2)电子实习过程中采用学习、仿真、实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运用知识,进而产生知识创新的能力。将电子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过程分解为学习、仿真、实验和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学习主要包括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介绍仿真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包括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等。实习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述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并带领学生参观之前学生进行电子实习的优秀仿真及作品,激发学生对电子知识的兴趣。仿真主要是在搭建仿真电路及仿真调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仿真练习,实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路模块的调试和诊断能力,在学生仿真过程中引导和启发他们在元器件损坏、线路连接不良等条件下,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仿真分析和分组讨论,增加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对常见电路故障进行分析,在实验时遇到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很快解决。该阶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环节完成上机实验,并获取正确的实验结果。在这个阶段,实习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于仿真和实验结果可能会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概念。创新主要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实习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创新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引导,学生自由组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创新项目的原理图设计、仿真验证及优化、电路焊接和性能调试,达到或超过项目目标。这个阶段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根据项目的任务要求,自拟方案、自主设计、独立调试,实习教师只是启发和引导他们,同时在小组碰到难题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3)利用虚拟仿真拓展实验不具备的项目内容,引导学生对关键知识点进行仿真,强化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并在电子实习教学课程完成后增加创新设计环节。在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课程中核心知识点很多,对于在电子实习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仿真,并同时提供一些已经完成的仿真程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路工作原理,拓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避免出现以往死记硬背、考完试就忘记的现象。对于没有纳入电子技术实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运算放大电路比例积分负反馈、一阶暂态电路瞬态分析等内容,也要求学生进行虚拟在线仿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仿真,增强他们掌握运用知识点的本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4)建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为学生继续开展项目研究提供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持。在完成电子仿真及实验后,不少优秀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他们表达了类似的愿望,希望对电子实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项目拓宽及技术探索。为此,工程实训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学生导师,为学生在课外项目方案确定、仿真评估、实验验证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同时,工程实训中心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

5)针对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对于在电子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工程实训中心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承担一部分教师的科研任务,主要包括资料查阅、原理图绘制、电子元器件封装制作、仿真模型搭建、电路调试、数据测量等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4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仿真和实验报告、调查问卷、师生座谈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形式,了解到进行电子技术实习教学改革尝试之后,广大学生普遍感觉受益匪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自学能力明显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到了电子实习阶段,不少学生已经忘记很多。为了完成电子实习仿真作业,团队成员前期必须翻看之前课本教材,查阅仿真技术资料,搭建仿真模型及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虚拟仿真可以帮助他们有效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掌握技术研究仿真模拟算法,提高运用电子知识的能力。采用仿真技术有效提高电子实习效率前期仿真学生花费的时间虽然较长,但主要是占用他们的课前课后时间,学生在自己搭建仿真电路并进行仿真调试的过程中,已经对电路工作原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期手动焊接电路调试阶段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电子实习效率。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不少学生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一栏写到实习的最大体会,就是学习了如何掌握电子知识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仿真对电子实习帮助很大,通过增加虚拟仿真等环节,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目前实验室不具备的实验项目,使得他们采用虚拟仿真等手段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仿真分析,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少学生在实验报告后续项目中列出不少新颖的提案,也有不少学生建议把仿真提前应用于之前的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的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电子技术实习过程中由于任务繁重,学生需要进行分组实验。在实习过程中如何搭建仿真模型,如何进行参数调整及模拟异常情况,以及后续的动手实操环节等,都需要组内学生共通讨论、分工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到小组成绩。为了保证实习的正常进行,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组内其他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都要及时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也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结语。

通过引入虚拟仿真环节,应用在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电子实习教学中,对电子实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增加课前预习仿真作业,重视仿真对实习过程的理论指导作用,通过仿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仿真范围,进而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电子实习教学的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4]刘美华,李建明,屈喜龙.基于cdio项目教学法的电工电子实习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3-106.

[6]模式下的实习产品开发: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6):99.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质工程教育更重视国家战略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行业企业的需求,更重视综合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中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地质工程教育与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质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现状;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职业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地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专业的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在地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制于教学规模及经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内只能掌握地质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来培养人才,对地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地质工程是认识地球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渠道,而且在资源、能源、环境及减灾方面能够更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学校中都开设了地质工程专业,而且各学校侧重点不同,这样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设置的课程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培养规格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但这个专业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生的培养多集中在学校里,这就导致与企业交流和社会衔接都十分缺乏,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矿山,这就卖到无法全面熟悉和了解矿山地质、资源状况和勘探开发流程等,这必然会对地质工程人才服务社会的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当前资源危机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地质工程技术需求量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更是缺乏。因此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有效的满足地勘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地质工程教育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分析。

对于当前职业学校开设的地质工程教育,需要在总结专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与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效的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来,构建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其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2.1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新体系。

(1)校企共建课程。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对于专业的发展规模和行业的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讨,从而围绕着学科的发展,将地质工程教育与企业进行衔接。通过对地质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同时选取部分课程开展校企共建,教学大纲和教案与任课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来制定,充分的将矿山工程元素与设计教学等环节融入其中。(2)结合工程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地质工程教育中,需要授课教师要深入到企业,对矿山工程实例、工程要求、行业标准和规范等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结合这些内容进行授课,使教学内容与实际更为贴近。在教学中,所有案例都要与实际结合,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都要与工程实际结合,并做到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3)建立企业阶段学习新模式。校企联合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阶段学习体系、企业培养实施细则,鼓励部分专业课、人文素质课到矿山企业上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到企业实地进行。

2.2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

企业为每位学生选定导师,与学校的学业导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地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校外导师重要的一环是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必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地干。

2.3多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兼职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需要对校内教师进行工程训练,这样校内教师能够更好的胜任实践教学。同时还要从企业引进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进一步对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完善。另外,还要邀请国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定和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这样构建一支多元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有利于全面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4严格企业导师的规范与考核。

受聘担任企业导师的将是有足够工程实践资历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技术人员,或具有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务的人员或高级研发人员,其职责是开设课程或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导师实行聘期制,学校与企业协商制定企业导师聘任和管理办法,严格教师聘任与考核。

3、结束语。

在地质工程教育中,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地勘人才的需救济。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地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深入企业,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确定地质工程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地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述丽,姚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8).

[2]熊晓云,陈浪,熊安香,马平.高职院校地质找矿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02).

[3]朱保华,杨晓华.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江苏地质职教集团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01).

作者:曹洋单位:东北工程技术学校。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

介绍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的改革,详细地分析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考核方式做相应的改革.

作者:张玉娜作者单位:四平职业大学计算机系,吉林,四平,136002刊名:硅谷英文刊名:siliconvalley年,卷(期):“”(7)分类号:g42关键词: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改革实践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一

摘要:民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以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方能从公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双重夹击中突围成功。

但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仰恩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实践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应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产学研联合和实践教学校园环境等方面建设。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二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主要包括验实训条件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核心课程建设、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零距离”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企“蛙式双栖”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过程;项目驱动。

威海职业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方向,开设软件技术专业,期间先后与北京华育发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进印度ced-cul软件工程师认证培训,与北京cstp软件人才培养办公室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开发工程师,与上海智广公司合作引进ibm教育学院项目,联合培养软件测试工程师。特别是自12月开始,威海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在示范校建设方案中,软件技术专业作为地方财政支持项目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建设。自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来,软件专业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大胆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与探索。经过三年的建设,软件技术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及项目驱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结形成以下有关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

1加强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必须完善相应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条件的完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

投资108.29万元完善实验实训硬件建设。其中成功地与山东凯信职业培训学校达成“实行网络教育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引进资金51.6万元,购置计算机120台,建成“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web开发实训室”;扩充了网络工程实训室,思科网络公司捐赠了3万美元的网络设备。

投资111万元,建设图形图像制作实训室、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室。特别是在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方面探索了以产权连结为纽带,建立“双向嵌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即通过“双向嵌入”形式,把企业引进学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企业化运作模式经营,有效建立起以产权连结为纽带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它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完整的功能和基本特征,但又有别于一般企业以赢利为目的的特征,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完成学生技能训练和技能培养的任务。目前,通过校企共同投资600万元建立了威海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威海天赋软件有限公司。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培养、顶岗实习为主要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的体系化建设。到现在,分阶段建设以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功能的实验实训室,分别是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展览室、计算机基础实训室、基础编程实训室;以仿真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要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即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基地含“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web开发实训室”“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动漫设计与创意实训室”等4个实训单元;以真实工作环境的岗位适应性训练为主要功能的生产性教学工厂,即软件开发中心1处(威海天赋软件有限公司);以突出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功能的创新工作室2个,即机器人工作室、动漫与创意工作室和以顶岗实习为主要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30个,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软件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能力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3多方合作办学,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几年来我们积极拓展联合办学渠道,经过广泛论证,我们与北京华育发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进ced-cul软件工程师认证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软件技术方向,成功地培养三届共110名毕业生;205月,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签署协议,成为全国首批13处软件人才培养工程实训基地之一,合作成立两个软件订单班,在06级软件技术专业中开展cstp软件工程师培训;月,与上海智广公司合作,引进ibm教育学院软件测试模块课程体系,在07级软件技术专业中开设软件测试方向。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能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确定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近几年先后到北京、上海、大连、苏州、济南、青岛及威海的多处软件园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软件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及合作单位工程师共同开展深入细致的研讨,将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为四大类,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web开发、软件测试。因此在实训模块的划分上我们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根据具体的岗位群最终将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web开发、软件测试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由相应专业课的实践环节来支撑,对每门课程有针对性的设置实训课题,采用项目实战的形式展开教学,系统地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从而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块划分及实训实习计划表如图2所示。

4完成核心课程建设,形成面向市场、依托行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面向市场、依托行业,让企业参与、与企业共同制定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与cstp(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办公室)、上海智广、青岛软件园合作,请他们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如下:软件程序员、数据库设计与维护、软件测试、web开发。根据岗位群进行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将其分解为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按照每种岗位的工作过程将整个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四大模块,以就业岗位为着眼点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如图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优质核心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自主编写并完成“项目导向”的特色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一部。完成了《java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其中《java程序设计》为省级精品课程,《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为20计算机教指委精品课程。

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完善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培养标准”的原则,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同时,重点创新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过程中,坚持了德育为先、实践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1)将德育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论校内外、课堂内外,都渗透了德育教育的过程,为此出台了全面课堂管理办法,规定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专业课教学,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还要对课堂的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负责的管理模式;课堂外,利用班级活动、对日常行为举止的表现考核、参加集体活动、参加专业竞赛活动等项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时,完全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教育。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了“2+1”(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将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由半年增加到一年。

积极开展“学训交替”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青岛软件园合作,先后在寒暑假和实训期间安排学生由教师带队到青岛软件园进行生产性实训,参与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积极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了以“项目导向”为主的实训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展开教学,除第二学期为基础性实训外,第三、四学期的实训,加大生产性实训的比例,选取企业的真实的开发项目,安排学生开发小组主动到社会上去寻找课题,在企业开发的真实项目完全可以抵顶校内的实训学分;第五、六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或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形成了具有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6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

6.1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项目开发小组,每个小组选举一名组长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统筹安排。按照软件的基本开发流程展开实训,主要分为“功能分析、详细设计、测试验收”三个阶段,指导教师布置整个项目任务,每个小组制订出详细的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中将整个项目分成几个小任务,给出进度安排。每组的项目经理按项目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敦促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为自由思考、创造留有余地。

功能分析:首先由教师以客户的身份给出项目的总体功能要求,学生对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开发目标,制定开发计划。鼓励学生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扩充和完善系统的功能。

详细设计:学生按照开发计划进行详细设计,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完成项目的开发,教师负责答疑。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测试验收:对完成的项目进行测试,教师或指定的测试小组负责验收。对于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

6.2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组织方式。

(2)成对教学法: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程序设计过程中的焦虑感,借鉴合作学习理念,采用成对开发模式,对于难度较大的实训项目,学生强弱搭配,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在旁边看,并定期进行角色互换。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降低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榜样激励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分析高年级学生或同班(或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启发激励其他学生。实践证明,榜样激励教学法很有效,特别是展示同班(或同年级)学生作品最具激励作用。

(4)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实训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工程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提出教学(实验)内容,要求各小组自主完成项目。

(5)自主学习指导法:对那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知识性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指导法”处理。指导教师通过布置自主学习纲要,指出重点难点和学习检查等途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现场讨论法:在现场开发时,针对技术细节充分运用讨论法激起学生对问题的争论,活跃学习气氛,并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在选题上则注意选择有异议的操作方法或结论引导学生,达到理解的升华和实现追根问底的目的。

(7)学生演示法:在课堂实训或现场开发时,提供某些小的技术操作问题,让部分学生自己亲自演示并向其他学生解说,使学生增强解决技术问题的自信心。

(8)任务驱动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期限内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法。

7完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构建与工作岗位“零距离”的实践教学环境。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顶岗实习为主要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每学期利用四个周的时间,进行实训课程教学,每学期实训侧重于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期侧重于基本技能训练,主要进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及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展开;第三、四学期侧重于综合技能训练,主要进行web开发方面的能力训练和软件测试能力的训练,以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为主,鼓励学生到企业寻求实际的开发项目,同时利用相关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六学期,主要在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软件开发中心)或校外实训基地展开,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开发中心,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开发小组,开发的项目均是企业实际项目,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单位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以上所述的一个或二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完成毕业生从学生到职业开发人员的角色变化,实现“零距离”就业。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机会。完成9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青岛软件园、中科院计算所、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办公室、上海智广科技公司、北京华育发培训中心、威海奥博软件公司、威海农友等软件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已签署协议并挂牌。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蛙式双栖”模式为主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成败,我们提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通过合作办学,利用合作单位的优势,每年安排3至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前沿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自20开设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以来,通过合作单位培训20多人次,使软件专业的教师能够始终掌握软件技术的较前沿技术。尤其是示范校建设以来,我们先后选派10名教师赴韩国、新加坡参加了为期20天以上的研修培训;选派6名教师到国内高校或培训机构参加专业培训;选派15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1至2个月的顶岗实践。同时从周边软件公司聘请6名技术主管作为软件专业的实践课指导教师。

我们出台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有关规定,规定教师必须通过“蛙式双栖”途径来培养,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同时必须有相关专业的企业的工作经历,即每年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与管理过程。

9结束语。

通过多年来的软件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年底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通过校企“蛙式双栖”培养方式对骨干教师的双师素质进行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明显提高;对软件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同时,对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几年来,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大都就业于威海、青岛等地的软件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一少部分毕业生被北京、上海、大连的软件企业录用。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三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立足之本、生存之基,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高职院校不仅要有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还要有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督导系统。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真正使教学督导工作成为稳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教学督导工作基本原则。

1.1督、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原则。“督”是通过检查、督促、收集、评价,对教学动态过程进行质量跟踪、评价;“导”是指在“督”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纠正、引导、解决,帮助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水平;“督”是手段,“导”才是目的。所以,要坚持督、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原则。

1.2重视过程监控的原则。教学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整个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督导工作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要全程的、全面的,全员的进行质量跟踪,使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发现,尽快解决。

1.3重要问题突击解决的原则。教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暴露出来的因为某些方面不完善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要马上专题研究,尽快解决,督导机构要跟踪落实,切忌推诿和搁置。

1.4加强而不是代替职能部门工作的原则。督导工作具有比较强的“参谋性”,督导机构的质量监控和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有平行和交叉的地方,督导机构不能代替职能部门行使质量管理,而是加强和协助,职能部门的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按计划有序运行,不能因为督导机构的工作有半点懈怠和依赖。

1.5突出高职院校特色的原则。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化人口压力为资源”的有效途径,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内涵,深刻领会“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涵义,根据上级有提高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文件精神,突出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以及产、学、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工作。

2教学督导机构设置。

学院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或办公室。设主任1人,在职的中层或以上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原则性强的领导干部担任;文秘一名(在职);督导员多名(参考人数6-12人)。人员构成要注意有退休返聘的教学管理干部、教授,在职教授,企业专家参加;要注意人员的专业结构;要注意人员的学术、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结构。

督导员任期一般为二年,受聘者由校长颁发聘书。相应设立系级督导机构或者督导员。

学院督导委员会或办公室直接对校长或主管副校长负责。坚持学术管理、教授治校的`思想,重学术性和相对于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独立性,独立地履行督导职责,真正起到对“教学、学习、管理”的督导作用。

3督导机构的职能职责。

教学督导的职能职责就是对学院的一切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督”、“导”,根据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分为: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管理质量三个方面。

(1)教学质量督导,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价、引导、指导,一是对教师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相关教学文件、制度、质量标准等的持有和掌握。二是对教学全过程、各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评教评学活动、教改、科研、考试、教师辅导答疑等。进行督查、引导。

(2)学习质量督导。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评教、教学信息反馈的了解、引导、沟通,听取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3)教学质量管理督导。对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指教务处、学生处、系(部)、系学管办、教研室、班主任、团委、学生会等)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效果;如何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怎样严格教学信息反馈管理,进行检查、督促、评价、引导。

4督导工作运行。

督导工作运行要做到有序、有理、重导、重过程、重信息反馈:。

(1)有序:督导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能职责、有目标、有制度、有计划(期、月、周),有总结、有例会、有请示汇报、有完整的督导资料。

(2)有理:是指理念和以理服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理念,这就需要督导人员加强学习,学习文件精神,学习兄弟单位经验,阅读学术刊物,加强交流;二是以理服人,督导工作要“以人为本”,“人性化”操作,日常发现教学质量问题,督导人员要说清道理,分析引导,以理服人,重在引导、重在改进,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重导:督导工作中,要正确把握“督”与“导”的关系,“督”是发现问题,“导”是解决问题;督是对你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质量督促、评价,导是在评价的基础上,再给以引导、指导,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过程监控中“导”能使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用正面的方法予以纠正和解决,更加人性化,效果更好;当然,没有检查督促发现不了问题和不足,所以要做到督、导结合,以导为主。

(4)重过程:听课:听课是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督导人员要深入教学课堂,实验、实习现场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评价,并且认真和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且提出具体的建议,在教学方法、技巧、新的教学理念等进行引导、辅导。督导人员听课要在计划性、时效性、针对性和代表性上下功夫。推动“多层次听课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动态跟踪监控: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质量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握住教学质量各项控制点。使各项教学要素、教学资源相互配置合理有效,以保证教学的总体质量。

加强专项督导:在过程监控中发现对影响教学质量较大的问题,有共性的问题,经过学院批准专题立项,配合职能部门突击解决,抓出结果,跟踪落实,巩固成效。

对教务处、系(部)、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管理进行检查督促:如教学质量管理文件、计划、制度、办法、措施、科研、教研活动、听课、说课、成绩管理、评教评学活动、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等。

对学生处、系学管办、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学习质量管理进行检查督促:如学习质量管理文件、计划、制度、办法、措施、科研、评教评学活动、教学信息员工作等。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测评:各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在教学检查和日常管理过程中,是否科学、准确制定测评方案,对各个质量点根据影响教学质量的程度,与质量体系的关联度赋予分值,形成科学的测评平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考核,公平、公正、公开、准确、科学,全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实施中,是否有同行,领导,督导,学生参与。是否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理念、能力培养、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打分。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作用。

加强关键时段的监控:督导人员要加强对每天有些时间段的巡视,对开学初、实训实习初,考试考核时段、毕业设计(论文)时段、课程设计(测绘)时段、进厂实训实习时间进行重点监控和抽查。

(5)信息反馈。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员制度:做好信息反馈,抓好信息员工作,信息员分布在各个教学班级,能第一时间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能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教学事故、差错、不足以及异常情况,得到及时纠正和补救。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信息员会议,对信息员进行业务上的培养和提高,激发他们的热情,积极参与评教活动;信息员反映的问题要及时送达相关部门或个人,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形成“教与学携手共进的良好的教风、学风。”

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与学生,老师交流信息。

定期不定期编辑出版“教学督导简报”:收集、编辑文献资料中的教学质量管理经验,通报学院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监控动态信息,刊登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经验、心得体会、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研究成果。

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布督导信息。

建立、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充分利用调研、座谈等多种方法,获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意见和建议的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教学方法等,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总的来说,督导工作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和有效手段,督导机构是学院重要的质量监控机构。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督导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将为今后的腾飞,起更好、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成建.关于高职院校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继续教育研究,第2期。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四

摘要:在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根据本校的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坚持循序渐进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怀化学院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定位和目标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及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向型人才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在教高[]4号文件明确提出“本科教学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地方性高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应该增强科学研究和对外开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否则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就会缺乏适应性和竞争力。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地方院校逐步开展。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对于地方高校高而言,开展双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包括教学观念、师资力量、学生生源质量等方面。地方高校起步晚,层次低,师资力量不够雄厚,部分院系对双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地方高校不敢开展双语教学的原因。但地方高校的学生在中学已学了6年外语,系统地学过了语法知识,也掌握了相当的词汇量,进大学后还有大学英语课程,具备接受一定程度外语教学的能力。因此地方院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实施方式,以促进双语教学的普及。

怀化学院是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院校,物理化学是化学系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我国物理化学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教与学双方都有一定的难度,而原版英文教材注重实践应用并且紧密联系前沿课题,因此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结合中文教材及原版教材的优点,将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物理化学教学实际及学生考研的要求,我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定位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我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为:全方位创造条件,通过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习化学学术上英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基本能够熟练阅读物理化学英文资料。

双语教学的实施通常有三种:第一种类型是术语引导型,即教师在教学语言中以汉语讲解为主,穿插英语术语,这是最简单的双语教学形式。第二种类型是交叉渗透型,教师为了逐步培养学生适应英语授课,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选取英语原版教材,将教学内容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做一划分,对易于理解的内容采用全英语讲解,不易掌握的部分用汉语讲解。第三种类型是完全渗透型,采用英语教材,英语授课,英文作业和英文考试,但是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将借助汉语加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思考。在我国,双语教学尚无一定的成规,教育部亦无统一的规定,各个学校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并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术语引导型教学模式,概念、理论、关键词标注英文注。

释,大部分内容中文讲解,相平衡等章节比较难以理解内容也采用引导型的初级双语教学模式,其它大部分章节采用半英型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合理安排中英文的比例,学生自主按思路衔接中英文内容,从而在内容理解中渗透英语思维方式。在化学平衡一章,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而且内容较易理解,在本章可以实行全英文的教学模式,提供这一章的原版英文教材,引导学生在这一章体会原版英文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在教学中主要体现英语思维的渗透,充分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有助于鼓励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并且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

地方院校普遍面临着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其中包括双语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程、教学课堂演示课件、英文讲义、试题库等。

通过正确选择和处理教材编写的英文讲义是保障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地方院校学生基础较差,而且物理化学是化学系的基础课程之一,i编写的physicalchemistry教材编写中英文讲义,该原版教材非常容易理解,趣味性强,书中例子较多,对内容阐述透彻,而且本书注重物理化学基础内容。

讲义和电子教案不仅要具体地体现教学大纲的内容,保障课堂教学的深度、容量和进度而且关键是把握中英文讲解的比例及内容。英文部分尽量体现出原版教材原滋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讲义及电子教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意见及教学效果不断修正。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辅助教学所用的英文资料及部分原版教材内容,以便学生预习及查阅专业词汇。

推行双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必须具备熟练地掌握所承担讲授课程科目的专业知识,相关教师还需要经过一些专门培训,例如wsk、esec等短期培训来提高外语水平。积极建立物理化学站,提供各校物理化学英文试卷、教案、学案,提供物理化学双语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原版教材、工具书等教学资源,并且设有讨论区,以便学生讨论,随时提出意见及改进方法,网络教学资源致力于来源于师生、服务于师生的原则,为教学、学生交流学习提供平台。

4物理化学双语教学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参考文献:

[1]张笛梅.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28~29.

[2]郭晓燕.关于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6):40~42.

[3]卢维奇.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基础课程英汉双语教学初中级阶段的模式[j].广东化工,2004,31(8):49~51.

[4]常弘,刘东林.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5):114~115.

[5]李秋萍.教学为主地方性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及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4):95~96.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五

(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

摘要:以湖北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验项目的选择、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多元化实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实践教学,为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六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构建适应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3+1”人才培养实践及完善,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方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运行管理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学改革及基地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周锡武(1972-),博士,副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教学副院长。

培养大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社会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3+1”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3学年主要在校进行系统课程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第4学年主要在校外结合工程生产、科学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1”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

一、“3+1”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虽制定了一系列基于“地方性、应用性、复合型”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或约束,诸多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既缺乏重点院校毕业生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技术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种两难的尴尬处境迫使教育者必须正视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2.有利学生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第四学年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对计划就业施工企业的学生可选择到大型施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1学年的实践教学时间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及可保证学生融于工程完成主要工艺实践,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实习单位难找及避免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对于以职业发展为设计的学生,可选择土木工程类设计院进行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全程参入多项实际工程的设计,有利提升学生工程设计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励志考研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可避免因考研复习而被迫放弃第七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保证这类学生在课程体系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性,同时也能个性灵活处理考研与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的相互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提供了工程背景,同时增进了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与企业招人进行双向选择。

3.有利地方院校土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家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于启动了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1]。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高校和企业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因此,“3+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构建。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土木工程专业从级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套面向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1.土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及广东省特色专业,有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专业基础。土木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2],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3+1”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采取校内与校外、课堂与工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

2“。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构建要妥善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等方面的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按照“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建立了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研究制定与审定的有效机制,吸收用人单位合理化建议。课程体系结构规划如图1,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布见表1。

3“。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贯穿本科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程内实践与课外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践项目选题,力求结合实际。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单独开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紧密结合、协调配合、相互补充,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各方向分别安排七个课程设计、二个课程实习等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3)第四学年完全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力求毕业设计真题真做。

4“。3+1”人才培养模式下第二课堂创新机制建立。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阵地。探索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模式和方法,营造包括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在内的课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利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南地区结构模型大赛、市校结构模型大赛及课程相关各类别专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的渠道和平台。开展各种文化科技系列讲座、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科技发明活动,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读书报告会、音乐会、书画展等活动,形成良好文化科技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3+1”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即不但应有较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主要有:(1)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优先考虑应用型师资的引进,拓宽师资引进和培养渠道,鼓励和选派教师到社会各部门和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历。(2)通过校企(行业)合作共建师资队伍,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和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6.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设计单位,以及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利用高校技术力量为企业人员培训、技术攻关等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重点选择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用工需求大和社会声誉好的土木工程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3+1”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及运行体制探索。

“3+1”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教学管理及运行体制已不适应,因此,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

1.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评估机制。聘请企业、行业和高校土木工程专家,组成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估委员会,定期召开评估委员会对“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讲教师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管理制度。建立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特别是新进博士,须有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建立外聘教师的聘用和考评制度,让真正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企业界人士切实担起理论与实际教学或指导。建立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相关的激励机制。

3.建立专业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该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1)主干课、核心课实行教考分离制度;(2)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导师制;(3)教师考核采用“学生评教+教学指标量化”制;(4)过程监督与检查多采用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反馈制、听课制等。

四、结语。

我校从2013级开始进行的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行良好,该模式能较好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人才培养特点。“3+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3)。

[2]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实用17篇)篇十七

文章给出了高职院校软件开发技术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ssh体系结构,实现了表示层和逻辑层的分离。该平台可以让学生完成模拟参与软件系统开发的全过程。通过该系统学生熟悉软件项目的规范化开发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

1实训平台需求与功能模块的设计。

1.1系统需求。

通过在实训平台上模拟参与软件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可以熟悉软件项目的规范化开发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实践开发所积累的经验和传统课程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能够灵活的应用平时所学的知识。同时仿真模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利用实训平台统一管理实训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训平台中的实训由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组成。单项实训注重于软件开发环节中的特定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完成模块开发。综合实训是让学生按照真实的软件开发流程系统的完成一个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实训平台也要进行实训安排,并且对学生的实训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实训成果、实训进度控制等内容。

1.2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由教学实训平台系统、文档管理系统、评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组成。

(1)教学实训平台系统。在教学实训平台系统中,学生和老师的分工都是基于角色来划分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实训平台模仿实际的开发过程,教师可以对实训项目进行安排与管理。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在本系统中会引入软件企业规范的开发文档和开发标准,保证学生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实训时所用到的技术标准和开发流程是软件企业在进行软件开发中所真正用到的,提高实践过程的`有效性。

(2)文档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主要用来管理实训过程中的各种文档,包括教师所提交的各种项目资料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提交的项目文档。

(3)评分系统。评分系统主要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绩进行打分和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机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的客观部分的打分,和教师对任务主观部分的打分,通过教师和系统相结合的评估办法,对在学生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成绩进行分析。

(4)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查找到软件实训过程中的技术文档,获得系统的帮助。该模块是首先需要有资料完备的知识库,然后在实训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的开发文档。同时为了提高知识检索的准确率,要能够对多个不同检索条件进行组合查询,对关键字能进行模糊查询,保证查询的数据量。最后在设计时还需考虑到当查询条件不严格时查询结果数量会非常大,这个时候对平台和数据库的负载都非常大,需要考虑到对结果的分段取出和显示。

2实训平台系统开发技术。

2.1选用技术。

本平台基于b/结构设计,实现选用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开源框架,框架的系统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能在短期内搭建可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应用程序。其中struts负责mvc的分离和业务跳转;hibernate框架负责数据持久层;spring负责java对象的管理。分析时首先构建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实现为java对象,再编写的数据访问接口,并通过hibernate来实现java类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和访问,最后由spring来管理struts和hibernate对象。ssh模型把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进行了分离。这样当任何一个部分发生改变时,对另外的层次都影响较小,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本平台的开发后台数据库为mysql,web服务器选用的是tomcat。平台的的运行环境为windowxp以上,其他操作系统,如linux也都支持。

2.2开发工具。

开发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开发工具有:

(1)myecpliese8.6。它集成了很多针对web程序开发的插件,还对ssh的类库进行了集成,可以加快开发效率。

(2)dreamweaver和aptanastudio。它们有所见即所得的优势,用来写html和javascript代码。

(3)sqlyog。因为mysql自身本没有带图形界面的管理程序,每次都需要编写命令行语句操作数据库,所以使用第三方的数据库图形界面的数据库辅助工具可以方便的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4)rose。用于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建模。

(5)project。project用于对进度进行控制管理。

3实训平台系统开发。

3.1数据库的连接。

在整个实训平台中,数据库的打开在系统中是很重要的,文件中配置,增加了灵活性,保护了数据库的安全。

3.2实训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点。

在实训平台的开发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以下的一些问题:

(1)当用户同时登录数过多时,对服务器会产生较大的负荷压力,实训平台的并发性控制将变的格外重要,如何保证系统能在多用户的情况下稳定运行,需要仔细设计方案。

(2)评分系统中如何设计好评分标准,提高自动评分的准确率,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评分系统的作用是本课题的难点之一。可以考虑多学科的结合,把软件开发、软件工程等科目的实际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评分设计。

4小结。

通过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实训,学习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开发方法,培养个人的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个人与团队的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能为企业培养掌握软件开发规范与流程,能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在项目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技术成果,积累教学资源,通过平台系统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发工作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助理的工作职责(通用16篇)

    行政协调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些行政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职责一负责样品的出入库事宜

    小学数学班培训心得体会(模板20篇)

    通过撰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悟,达到共同成长和进步的目的。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

    教师的年度工作总结(模板16篇)

    教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启发。时间过得很快,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范文(21篇)

    自我介绍可以展示我们的才华和实力,我想我们需要准备一篇引人注目的自我介绍范文。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写自我介绍,这里有一些范文可以给你一些启发。我是一名有着20x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简报(精选13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次活动进行概括和评价的文档,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高活动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实践活动总结的案例,这些范文都是从实际项目中提炼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

    家长与教师共同感念师恩的国旗下讲话稿(优秀20篇)

    国旗下讲话稿作为一种正式的讲话材料,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和打磨,以达到最佳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在不断进步的时代

    大学生外出检讨书的重要性(汇总15篇)

    检讨书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可以促使我们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检讨书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示。尊敬的xx老师:您好!我是初三(

    酒店主管的年度总结范文(20篇)

    撰写总结范文需要把握好时间和精力的平衡,既要详实具体,又要防止泛泛而谈,以免失去准确性和实用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高校体育教育问题与对策大全(21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写作思路和创作的灵感。

    大一新生入学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4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在书面上表达出自己对军事训练的理解和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其中有些同学总结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