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着“学生为主、健康第一”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简单运动技能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觉、自律、互学、互练、自创、互评等教学手段提高足球的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课的设计富有趣味性、多样性、情景性、实效性·在课堂教学比赛中,提高学生的比赛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友谊。培养学生用于拼搏的精神。
本单元选用新课程标高年级学习水平三要求,进行足球的脚内侧踢球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运动动作的创造性。
足球是一项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也是小学生体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难度适中,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练习学习,教学的重点是要学生熟悉球性,对球的控制要恰到好处,传球、运球都要力量适中,动作规范。因此,教学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对球性的练习,为以后的传球和运球打下坚实的基础。2、正确掌握传球运球的方法,运用正确的踢球姿势。3、培养学生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我把本单元分为5课时完成,让学生从熟悉球性、运球、传球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他们足球水平的提高。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体育锻炼,已经能规范自己的动作,而足球是小学生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果以规范的足球动作技能施教,正好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促进学生足球水平质的提高。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二
观察对象:吴燕慧《想北平》公开课
观察时间:20xx年9月21日
观察内容:
观察人:仲辰舟、李舒平等
观察思考:问题精炼严谨引导有效,文本抓的好,但觉得讲得太多给学生互动的时间少了些。提问后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才抽学生回答,以达到教学的高效。
观察人:赵敏龚叶莲等
问题设置较多,细致而有深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语言指向性清晰,问题层次感强,有识记,有理解,有应用。获得答案的途径提问后师生共言,候答时间40秒,个人回答一半,启发回答八成,答案几乎是自己组织的。教师理答环节都有。
反思:提问指向性明确,以理解和应用为主,通过启发或讨论得出结论,听课认真,效果好。但思考时间嫌短,有老师带答之嫌,虽然学生思考质量不高,比较费时,可能影响课堂的预设,但要根据农村学生能力实际安排,降低难度,思考时间长些老师少包办。
观察人:朱渊袁长喜等
反思:老师循循善诱,基本功扎实学生基本完成任务。但集体讨论总体不够,深度不够,,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形式有待探讨,如何提出有兴趣性的讨论问题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三
语文整合性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教材观的示范性,也就是把教材看做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己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使之适合学生需要,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做法,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动态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第 1 页 物的主要事迹,最后动手写作,再现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以求出奇制胜。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所以此次不再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而学会运用跳读法快速获取信息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这次的学法指导一一跳读法,属于快读法之一,着重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篇文章内容丰富、容易理解,但篇幅较长,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迅速获取有效信息成为教学难点之一。采用跳读的阅读方法,正是要培养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以跳读的方法指导为主线,以主题内容的梳理为辅线,把四篇课文整合为一体,两条线索贯串始终,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阅读中运用跳读的方法,首先抓住关键语段,迅速梳理故事情节;然后抓住语,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以阅读促进写作;在写作中细读文本,再现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写作深化阅读,整堂课阅读写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三)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第二环节是以前两个环节中提取的主要信息为写作素材进行仿写练习。这一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中所学习的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概括和加工,并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 3 页 敬之情;二是运用前两个环节所提取的主要信息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恼人问题;三是进行写作训练,再次回顾文本,概括文本要点,理清主要内容,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材不仅是阅读教学的示范文本,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示范文本。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辞辛苦地从课外寻找例文,却忘记了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有效地发掘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做法之一。
第 4 页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四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平日的爱,懂得要尊重关心父母不让父母操心。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感情,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学习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妈妈对我们爱的各种各样的方式。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学会10个生字,并且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生:自由发言,讲一讲自己身边的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妈妈的爱》
生:齐读课题。
学生:
1、说一说什么叫默读,有哪些要求?(当学生说不全面时,教师及时补充)
2、默读一遍课文,并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做上标记。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教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老师相信,如果同学们两人一起学生字,一定会认更多的字。
学生:
1、小组的同学互帮互学,一起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评读。
3、师生一起读课文,互相评读。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生生之间互相解答。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教认生字。
(3)、小游戏:看谁抢的快。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体会感受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带、歌曲碟、
教学流程:
一、抓住字眼谈话揭题。
二、理解课文培养情感
(一)初步感知激发情感
1.播放课文配乐录音,激发情感,让学生初步体会书中从哪几件事描写了妈妈的爱。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新词和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3.划出课文中的生字,并连着词读一读。
(二)检查学情及时反馈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带读。
2.自由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课文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2〉、你们从小长这么大,你觉得那件事使你亲身感受到妈妈的爱。指名回答,学生选哪一节,就从哪一节开始学,重点指导读好一节。
指名读,学生评读。再自读自悟后四人小组讨论:读了这一节还有没有不懂的词、句。指名回答后再讨论:每一句诗应怎样读才能充分表达出感(教师先范读、然后学生试着体会读,再指名读,评一评(让学生懂得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想一想:在这一节里,妈妈的爱指的什么?(妈妈的爱指的是清凉的风)
(2)提问:妈妈拿着扇子,汗水怎么会湿透了她的衣裳?(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是妈妈坐在床边为孩子扇扇子,尽管天气炎热,她不顾自己,一心想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汗水湿透了妈妈的衣裳。)
理解“湿透”、“衣衫”的意思。
(3)告诉学生: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这是孩子亲身感受到的清凉的风就是妈妈的爱。
读时让学生体会出享受妈妈的爱的这种幸福温馨的感情。
(4)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2.采取以上学习方式,读好另外二节。
(1)指名读。想一想:在这一节里,妈妈的爱指的'什么?(妈妈的爱指的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指的是滴落的泪)
(3)理解“遮雨”“很烫”“额头”的意思。
(4)要求学生读出一定的语气,感受妈妈的爱是那样真挚。读第三节的最后一句要读得慢些,教师范读。
男生读第二节,女生读第三节。
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夏天妈妈给我扇风,雨天妈妈为我遮伞,生病了,妈妈为我着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多么平常的小事。师问:你能再说说生活中妈妈对你的爱吗?(四人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体会妈妈的爱在这些小事中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这一节。想一想: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知道了什么?
(读了这一节,我知道书上说的小姐姐懂得:“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她为妈妈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她对妈妈的爱,并祝妈妈节日快乐。我还知道妈妈的爱指的是妈妈对孩子甜甜的吻。)
理解“亲吻”“脸颊”“献”的意思。
(2)齐读最后一句并回答:读了最后一句,你是怎样想的?
(我想:最后一句是书上的小姐姐,其实也包括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地长大,没有妈妈的爱就没有我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三、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同学们想的、说的都很好。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爱里成长起来的,夏天,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雨天,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当我们懂事了,或者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是幸福的微笑。妈妈给了我们许多许多的爱,我们也要用爱回报妈妈,我们永远永远地爱我们的妈妈。
四、深化朗读熏陶情感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五、齐唱歌曲表达情感
(播放歌碟)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板书:
妈清凉的风爱
妈遮雨的伞妈
的滴落的泪妈
爱甜甜的吻
教后反思: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五
一、 单元教学目标 :
1、在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的学习中,喜欢诗词作品,在课后学习中能主动阅读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其他作品。
2、能熟练地使用古汉语词典,掌握古诗词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合作中,探究诗词中的形象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关系。
4、能在对诗词的学习欣赏、品味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展开联想和想象,展示个性与才智,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6、积极参加赛诗会,编手抄报、壁报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热爱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品位。
单元整体学习 1学时
《毛泽东词二首》 2学时
《古代诗词三首》 3学时
《现代诗三首》 2学时
《歌词三首》 2学时
写作:自由作文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1学时
单元小结 1学时
三、单元的阅读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 有传统诗词五首,现代诗三首,歌词三首。其中,歌词应把它看作现代诗一样进行教学。
1、 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应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借助视听等媒体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也就自然感悟了诗词所蕴涵的感情基调。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借助音乐、电视等中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吟诵,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2、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
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间的佳词丽句,更是诗词作者的匠心独运,颇见功夫。更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对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意象的描述,获得新知。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为学生开启通向创造美的通道,使学生亲历由艺术直觉到艺术体验的过程,将艺术美转化成自然美,再加工又转化成新的艺术形式。
3、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
不同时代的诗人、词人,同一时代各个诗人、词人之间,同一诗人、词人身处于各种不同遭遇之时,便会创造出不同的诗境。要进一步了解作者当时赋诗的真情实感,光从字里行间去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诗词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进一步考察和探讨。这样我们就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寻找诗词感情的突破口,领略诗人、词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格。
4、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诗词鉴赏教学的阶梯
诗词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所以越是成功的诗词作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词形成整齐划一的鉴赏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研究,甚至敢于质疑,才能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领悟,才能透过纸面看到纸背。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鼓励学生自主研习,是诗词鉴赏教学的核心
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完成诗歌的表层理解。他们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深层理解。然后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这样一个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了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样习得的能力比教师传授的更令学生终生难忘,也更“货真价实”;这样的学会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将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导入 :谈谈自己对曾经阅读过的诗词作品的感受。 畅谈
2 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阅读、做好批注。
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第2课时:《沁园春 雪》
学习目标:
1、积累《沁园春 雪》中重点字词
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 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 雪》的朗诵 看课文,听朗读
2 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
3 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
4、 组织评价 学生评价
6 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
7 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
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4 小组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 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
6、 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
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 雪》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播放歌曲《沁园春 雪》 听歌曲学唱
课后学习:
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 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第3课时:《卜算子 咏梅》
学习目标:抓住《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感悟词的意境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交流两首《卜算子 咏梅》的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
3 组织交流 交流
4 组织朗读,评价 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全班齐读。
6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7 面对这样一株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组织语言
8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第二块:小组合作,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3 交流,解决疑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欣赏戏曲《卜算子 咏梅》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播放戏曲《卜算子 咏梅》 欣赏
课后学习:
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词作,简评毛泽东的词风。字数100字左右。
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
文本资源 《毛泽东诗词鉴赏》 公木著 长春出版社
网络资源
第4课时:《木兰诗》
学习目标:
1、 积累《木兰诗》中重点字词
2、 赏析诗中的木兰形象
课前学习:选择诗的片段,与同伴进行课本剧表演
课堂学习:
第一块: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导入 :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 观看
3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阅读、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强调古今有差异的词语) 交流、互评
第二块:设计情境,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课本剧《木兰诗》片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同伴竞赛:看谁背诵《木兰诗》又准确又迅速。
第5课时:《破阵子》
学习目标:
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4 组织交流、评价 组织交流、评价
6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8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课后学习:
1、 背诵并默写《破阵子》。
2、 仔细品味课本中《木兰诗》和《破阵子》中的插图,你喜欢这两幅插图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第6课时:《观刈麦》
学习目标:学习《观刈麦》,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读准字音,练习朗读。
2、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5 背一背:组织背诵。 背诵交流
7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作,选择你喜欢的几首熟读背诵。
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
网络资源
第7课时:《树》《信念》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 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2 教师配乐范读两首诗 看课文听朗诵
3 组织评价,确定两首诗的感情基调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4 组织朗读、评价 朗读交流;互评
第二块:学会质疑,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组织交流写作背景资料 资料交流
3 组织交流、评价 展示绘画作品;互评。
4 组织学生质疑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问。
5 组织交流、评价、解疑。 四人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
完成语文活动:“我作小诗人”的诗歌创作。
第8课时:《中国的土地》
学习目标:
1、 解诗中意象的含义
2、 能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的主旨。
3、与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中国的土地》的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组织交流“我最喜爱的国内旅游景点”导入 。 讲述
2 组织朗诵、评价 朗诵交流互评
3 品读诗句,展开想象,描绘你所想象的画面。 品读想象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7、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补充
8 赠诗艾青《我爱这土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听讲齐读
课后学习:
收集艾青、罗洛、刘湛秋的其他诗作,选择其中1-2首熟读背诵。
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
文本资源 《艾青诗集》 《新诗鉴赏辞典》《罗洛文集》
第9课时:《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习目标:
1、 体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唱两首歌。
课前学习:朗读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
课堂学习:
第一块:学习《我的中国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 听歌曲
2 教师示范朗读 听朗读
3 组织评价 评价
4 全班齐读 齐读
6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7 学唱《我的中国心》 跟唱
第二块: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导入 听歌曲
2 教师示范朗读 听朗读
3 组织评价 评价
4 全班齐读 齐读
6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7 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跟唱
课后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家乡、理想、未来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形势。请你对歌词进行改写,创作现代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10课时:《黄河颂》
学习目标:
1、 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唱歌曲。
课前学习:
1、 朗读歌词《黄河颂》
2、 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磁带,准备演唱。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课文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播放歌曲《黄河颂》导入 听歌曲
2 教师示范朗读 听朗读
3 组织评价 评价
4 全班齐读 齐读
6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7 你最喜欢歌词《黄河颂》中的哪几句,为什么? 思考
8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互评
9 学唱《黄河颂》 跟唱
第二块:语文活动:爱国歌曲演唱会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组织演唱爱国歌曲 演唱
课后学习:
学唱其他的演唱爱国歌曲
课 后 学 习 推 荐 资 源
网络资源
学习目标:写出真情实感,进行自由作文创作
第11课时: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写作 自由作文》
2 明确“自由”的含义。 全班交流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明确本次自由作文的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自改作文,也可相互修改。
第13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反思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第1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略)
第15课时:单元总结
课前学习: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记下你的收获或还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组织学生交流收获或疑难问题。 交流。
总结方面 获得收益 存在问题
课堂发言的情况。
完成作业 的情况。
参与活动的情况。
学习兴趣的增强。
学习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的升华。
对老师建议、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82、83页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24时计时法学生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24时计时法”还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精心选取了大量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素材,通过让学生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辨一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体会时间与生活密不可分,利用钟面等直观教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成功的体验。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展示时间轴,将一日的时间展开,将抽象的、不断流逝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联系起来,借助几何直观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24时计时法;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知道一天有24时,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能对两种计时方法进行熟练的转换。
2.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体验感悟,理解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以及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3.感受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够正确的将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转换。
理解24时计时法的计时方法以及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钟面模型,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小视频)播放两个好朋友相约明天7点见面的场景。
2.小结。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
1.探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
2.19时?这是一种什么计时法?他跟我们说的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计时法。
(二)探究24时计时法
1.了解1日是24时:
(1)观察钟面,看看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钟面有什么不同?
(2)介绍:1日为什么是24时。
(3)揭示什么是24时。计时法
2.体验感知24时计时法:
拨一拨,尝试解决三个问题:
a.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小时。
b.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小时。
c.一天是()小时,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圈。
3.经历过程,体验感知:
(1)探究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迎新年视频)
新的一天就是从晚上12时开始的,因为是一天的开始,所以我们也叫作0时。
(2)边解说边用课件演示时针转第一圈。
(3)边解说边用课件演示时针转第二圈。
(4)小结。
(5)完成表格:两种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4.拨一拨:
同桌合作,拨出一天的作息时间,并说说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
5.教学时间轴,探讨今天、昨天、明天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
师描述,学生用不同的计时法记在练习本上。
2.同桌互出一题,同桌完成。
3.辨一辨:
两种计时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总结两种计时法。
4.找一找:
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的?生说一说,教师课件展示一些。
5.用一用:
出示车辆禁行标志:看到这个牌子,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今天早上开车在7点20准时到校,可以通过吗?
下午18点回家,可以从这条路上通过吗?
四、拓展延伸
1.介绍古代的计时方法。
2.探讨24时计时手表。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1日=24时
24时计时法:(根据课堂生成板书)
12时计时法: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七
1、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2、根据词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3、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4、感受古诗的魅力,产生热爱古诗词的感情。
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小黑板、字卡、赞美春天的古诗。
(一)创设意境,揭示诗题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暖花开,春光无限,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写下了赞美春天的是诗,你们能背几首?(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为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做铺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第三首。相机板书古诗,教师范读。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2、指名读,随机正音:好了,就读到这,我发现呀,同学们读的特别认真,一定能读的很好吧,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词语)
3、有几个词语悄悄地从诗歌中跳了出来,想考一考大家,能不能被他们难住啊?出示词语卡片“黄鹂、翠鸟、翠绿、鸣叫、船长、时令、千古绝唱”等。
4、下面请你拿出字卡,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然后互相考一考。
5、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如“鹂”、“鸣”、“鹭”对比识记。如“含”、“令”、“岭”,分别含有“今”和“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记忆。结合旧字认新字。如:色—绝、天—吴运用字理识记“绝”、“鸣”、“令”。
6、巩固生字:这回都学会了吗?敢不敢开火车读?听好要求:站起来的同学读一遍生字,组一个词语,其他同学当火车检验员,看一看小火车开得怎么样?(猜字游戏,摘苹果等)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本课生字,说一说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个?
2、师范写“船”:把“舟”字旁和“舟”字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横变成提,且右边不出头。右边的部件是横折弯而不是横折弯钩。
3、生书空,描红。
4、观察“令、含、岭”三个字,说一说应注意什么。
5、师范写“含、岭”,生书空,描红。
教学单元工作总结篇八
1.让学生懂得行进间篮球运球的技术方法,培养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
2.掌握运球的基本要领,能利用球感练习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完成行高低运球的互相转换、体前换手运球、绕杆运球及会做简单的运球组合动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1、篮球运动知识的了解及球性认识。
2、球感的培养及练习:手拨球、各种绕环、手抛球等。
1.每人一球,散开练习,教师观察辅导,做好球感练习。
2.小组练习,教师语言激励、小组展示。学会如何控制好篮球,,激发学生练习热情。
1、球感练习、球感操。
2、原地运球:高、低运球及互相转换、换手运球。
1、球感练习比赛。
2、哨音、小红旗指挥学生练习。知道手控制球的方法。
3.听讲解示范,模仿素、思考。懂得手按拍球的部位及方向。
1、球感练习、高低运球、换手运球、左推右拉。
2、行进间直线运球。
3、讲解、示范。清楚按拍球的部位及方向。
4、信号指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篮球失控,培养学生自信。
5、小组展示,同学评价,老师点评。能够较好的控制球的落点。
四、
1、篮球高低运球及高低运球互相转换。
2、篮球8字曲线运球。
3、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思考。让学生知道在曲线运球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方法和时机。
4、小红旗、哨音立体信号指挥学生练习。学会在曲线运球中控制好篮球和身体的重心。
5、音乐节奏指导学生练习。
6、小组练习,比较法。
7、竞赛法。
五、
1、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绕杆运球。
3、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思考。注意拍按球的部位、方向正确。
4、节奏法(分动作步骤)指挥学生练习。及时跨步、侧身护球和加控制好球。
5、动作要领口诀法指导学生练习。
6、小组练习,比较法。
7、比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