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模板7篇)

时间:2024-09-29 作者:薇儿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一

读完毕飞宇的《小说课》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毕飞宇对小说的解读如此深刻?虽然之前也写了读书笔记进行总结,但是总感觉自己总结的是皮毛,还是没有深入的洞悉一些本质性的问题,直到读了《写作课》之后,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才深刻了些。

《写作课》这本书是美国作家艾丽斯·马蒂森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为了便于读好这本书,我对作者也进行了一下了解,艾丽斯·马蒂森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并常年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写作课,出版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曾获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等,可以说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有着丰富创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作家和写作课教授者,这本《写作课》的副标题是“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清晰明了的向我们交代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作品,为何我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写不好,如何能写好作品,本书也是从三个大方面对写作进行讲解的。全书有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内容(包括五部分)、致谢。结构清晰,语言平实质朴、幽默诙谐。下面就谈谈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受。

一开始听闻要读《写作课》,主观上觉得这一定是一本艰涩难懂,理论性特别强的一本书,心里怀揣着一些抵触情绪和忐忑心理,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能读懂这本书,但是当我翻开书的引言部分立刻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了,《打扰一下,我们是否在哪儿见过 ?》就像一位刚认识的朋友在和你聊着天,述说着我们曾经可能的擦肩而过,不仅抵消了自己曾经预设的种种消极情绪,还让自己喜欢上了她的文字,喜欢听她讲关于写作的种种故事,种种理论,那种内心深处不自然的放松是以前阅读从未体验到的。这也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语言平实质朴,让你感觉像和一位老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听着低缓美妙的音乐,聊着天,放松而惬意,在这平实质朴的语言中,作者也会偶尔的幽默诙谐一下,适当的调节气氛,带动着你的阅读体验,和她一起会心微笑。所以在整本书的一开篇,作者就以自己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娓娓道来,把读者带入到了她的世界。

艾丽斯·马蒂森不仅在语言风格上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而且在文中的叙述中,我们也能看到,作者总是很细心的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指出很多年轻作家现在正在经历的困境或是提出未来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尤其讲到全职作家和兼职作家各自的困境,前者承担着他人审视的压力,因未承担社会职位而感到荒废时光,后者承担着自我审视的压力,还可能因为工作和写作精力分散迟迟写不出来。女性作家可能承担比男性作家更大的压力,除了工作和家务本身的压力以外,女性的自我审视更严重,更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可能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作品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放弃。作者在提出写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不是直接而尖锐的指出,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是她周围学生、朋友的经历来呈现。让你不至于会无地自容或是羞愧难当,而是达到了心灵的共鸣,进而继续阅读下去,看看别人是如何解决这个困境的,这也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是周围朋友、学生的写作问题,来和你一起,深度剖析问题,之后作者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告诉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仅让读者面对写作问题时有情感的共鸣,还能让读者因为寻找到办法而豁然开朗。

一直以来我对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理解都是比较肤浅的,觉得就是由篇幅的长短决定的,直到我读完《写作课》中的分析,我才知道,真正的长篇和短篇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差异并非篇幅,而是结构。短篇小说一般需要两三个事件,带动读者情绪随着情节起伏,最后收尾;而长篇小说则需要作家更清醒,构筑更多完整情节,更丰满的人物,不断推动事件发展,有些小说虽然篇幅很长,却不能成为一篇长篇小说。如果说短篇小说可能是过山车般的刺激,长篇小说更像是长满钩子的地毯,读者上了钩就别想甩脱,总是吸引着读者读下去,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作者在叙述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差异过程中,为了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会,举了大量的小说的例子,在对例子分析的过程中,让读者体会到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不同,具体而形象。

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在本书的讲解过程中,作者一直在强调一个和写作看似无关却又关系重大的因素,就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信心,有可能我就是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所以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在第四章《敞开心扉》这一章中作者列举了很多由于作家自身不够自信导致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取舍上,对句子的选择,悬念的设置,过分沉溺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上,刻意打乱的时间顺序,创作动机不明,更甚至是无益的脱离现实,这些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的与作家自身自信心不足有关,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创作之前强大的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在创作上,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我们也都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希望这也是你得到的一个启发。

作者不仅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好的作品,也向我们分析了为什么我们写不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何能写出好作品的方法。除了这些更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告诉那些年轻的作家如何摆正心态,如何投稿以及在哪里投稿,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一个长辈对一个刚学会写作的晚辈的殷殷教诲,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读《写作课》这本书好像在和一个朋友聊着创作的苦恼,也好像聆听一个慈祥的长者在谈她的创作经历和感悟,如沐春风。

或许我们最终也写不出优秀的作品,但是一叶知秋,至少《写作课》让我们管中窥豹,了解了小说创作的过程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小说教学有了新的启示和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长,带着自信,勇敢的面对各种问题吧,不仅是小说教学!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二

作为一名教育服务机构的课程运营,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写各种策划方案、课程售卖文案、工作总结汇报,总是幻想策划一次通过,课程火热大卖,总结信手拈来,但是现实确实每次打开空白文档就开始各种纠结抓狂,完全不知道怎么写。作为一名教育服务机构的课程运营,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写各种策划方案、课程售卖文案、工作总结汇报,总是幻想策划一次通过,课程火热大卖,总结信手拈来,但是现实确实每次打开空白文档就开始各种纠结抓狂,完全不知道怎么写。

不会看书,不会积累素材,不会写金句,我就是不会写作,这就是在我接触到《写作7堂课》之前对自己的定义。《写作7堂课》让我重新定义了写作,也重新定义了我自己,写作可以没有天赋,确不能没有方法。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写作主要靠灵感,那没有灵感怎么办呢?我想你肯定在苦苦的等着灵感带进脑子里,最后开始神游发呆。

秋叶大叔告诉你,你缺的不是灵感,缺的是框架。

“什么是框架写作”?就是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列出所有可以讨论的话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话题库,相当于对一个领域建立上帝视角。

以课程文案为例,我需要先画出这样一个框架树。

当然,才开始的框架肯定是非常粗糙的,后续可以逐渐优化,最重要的是强行给自己的脑中植入这个框架,让它把我们日常所思所感连接起来,我们才会发现日常重有很多想法和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所谓复利写作,就是让一次写作,带来多元化的回报,让它成为你的优质资产。

所以,复利写作应该算是从思维上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全局观,我们在内容输出时多方位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努力达到“一鸭三吃”。

“一万小时定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但是在写作中如果持续一万小时输出质量不高的内容,对于提高写作技能可能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写作是需要我们练习、练习、练习,但是对于每次输出我们需要及时或者是阶段性的复盘,才能在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直到形成输出“好文”的习惯。

当然,还有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和清单式写作等方法,7个步骤形成一个写作的闭环思维,努力掌握这些方法,加以练习,你也可以写出优质的内容。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三

《大师们的写作课》是写手训练营里一位同学介绍,她看完了,也写了读后感。学渣的我也在看完后写了这篇超短的读后感。

在看这本书前也买过不少改善文笔、提高写作的书籍,像《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使》《怎样写作—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跟大师学语文》等书籍,这些书籍真正从头看到尾的没几本,要么是翻译文,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要么是古文,更加看不懂了;再加上懒,书买回来是为了看的,可懒惰的我看了封面就束之高阁,只有打扫卫生时拿出来擦一擦。买了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以为会像之前几本书一样的待遇,可最终在今天凌晨2点多读完了,持续半个月的阅读终于结束了。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是知乎大咖舒明月的作品,关于舒明月本人的信息只在知乎上看了她的图片就没过多关注了。不扯作者了,说回这本书,这是一本教写作小白如何学习写作的,书的内容分三部分:内容篇、技能篇、拓展篇。每篇内容下面又有很多小篇来进行讲解。

第二部分:技能篇——深入解码,寻找大师们的写作密码。写一篇是真正的技术篇,就像it工程师刚开始学习必须先学c语言,因为它是基础。这部分包含的内容分别为:标点、造语、比喻、通灵、情感、血书、匮乏、节制、雅俗、收束。

第三部分也是本人最喜爱的部分:拓展篇——为写作开辟每一种可能。内容分别是:传承、译语、互文、模仿、新秀、社会、文艺。这部分内容是师傅带进们,修行在个人的中心思想。

这本书看完后,虽然明白了写作天赋是第一,可经历、广泛的阅读各种经典书籍、翻译异国文章、学习多种技能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四

怎么样写读后感呢?所谓读后感,首先要有感觉,然后才会有流畅的写作灵感。

读之有物,下笔才有神,读每一篇文章,要找准与自己思想的契合点,要有共鸣,没有共鸣的书不适合自己,要果断丢弃。

有了共鸣,书中所言能迅速领会,书也就成了自己的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东西希望交流,对书中所写迫切有评价的欲望,或者想尽快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那么,这个就是读后感。

拿小说来讲,小说中阐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若对自己胃口,主人公性格,处事方式,符合自己脾胃,那么这个时候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人物经历的事也就成了自己的事,期间的心理活动,感同身受,将这种体验中的积极意义表达出来,这就是读后感。

拿散文来讲,形散神不散,作者表达的若是自己喜欢的,那么或者拍案叫绝,或如醍醐灌顶,对自己的精神是一种升华,对内心是一种净化,自己或迫不及待想把崭新的自己表达出来,那么,这个就是读后感。

怎么样写读后感?写到此处相信多数人已经明白,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假如你选对了书,假如你用心去读,那就一定有心得体会,那就一定有一种表达的欲望,顺其自然的写出来,这就是完美的读后感。

对于读后感来讲,写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读书的态度。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五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保留了“注重写作过程”这一关键性概念。这必定为进一步研制科学合理的写作课程,制定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案,开发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的《七十二堂作文课》中很好的重视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将作文作为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我们知道,大学中文系、新闻系往往会开设“写作学”课程,而中学语文教学则很少另辟课时来系统地讲授作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板块,本是极好的作文教学内容,可惜向来利用率极低。本书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是一部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及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因此,作者在撰述过程中时刻关注三点,一是文章形式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全面,“预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二是知识点的讲解是否能为读者所喜爱,于是例句搜集过程中,“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生活上取材”;三是重视学习文章写作的未来效应,作者认为,“一个青年将来必将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接触,如果只顾及到目前情形的适合,对于他们的将来或许是不利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建构一个具有个性化的作文知识体系,从外在形式入手,每周一课,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突破一个能力目标,三年下来刚好能初步形成完整的读写能力。学生作文水平的上限或许与个人天赋有关,但要想合乎规范,写得有模有样,则离不开老师悉心的形式讲授。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取。作文课绝不能只围着中考,只为应试强说愁,还要顾及“他们的将来”。

(二)提倡“下水作文”

近年来,“下水作文”的概近年来,“下水作文”的概念愈发引起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追源溯流,“下水作文”的教学方法可谓源远流长,然较早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叶圣陶先生。他曾说过,“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

“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导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此番言论即便时隔几十年,也仍然给人以启发鼓舞。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真实的写作体验,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效果往往会有天壤之别。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师,哪怕是把某个作文题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会一筹莫展。当前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懒于动笔,这在无形中就忽视了教师示范性作文的潜在教学效果。倘若就此而论,则《七十二堂写作课》的作者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无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上文所言,二位先生皆文学大师,熟悉各类文体写作,因此对材料选取极为丰赡,对例句的文本解读亦深得文心,对抽象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不仅让读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第十讲“记叙和叙述”,作者声称,“记叙文是静止的照片,叙述文是活动的电影。静止照片所表示的是事物一时的光景,电影所表示的是事物在许多时候中的经过情形”,接着又通过“写一个人”“写一处地方”两个具体案例来予以阐释。所下结论简单明了,容易被读者接受,其效果绝非照本宣科者所能比拟。语文教师积极地参与写作体验,与学生同题作文,为学生作文提供某种示范意义,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调动其作文积极性,也有利于其自身知识储备的完善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要者,语文教师通过“下水作文”的方式,对调整作文课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诉求、缩短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上的客观隔阂等,皆有积极的意义。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六

暑假,我阅读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丐尊、叶圣陶教你如何写文章》,从而让我更加了解了如何去教作文。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写作是一门科学,贵在创新,又具有“共性”。顾名思义,这本书共有七十二篇,详细讲述了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写法,使作文教与写的思路都豁然开朗。

01、记述文

描写事物形状如何、光景怎样,是记述。写好记述文也要选好记述的题材,其题材一定是值得记述的内容,或是发现了某事物新的意味。选好题材后要确定它的顺序,对于记述文来说观察顺序就是他的记述顺序。万事万物,有的是没有统属关系的,如“桃红柳绿”说成“柳绿桃红”也无不妥;也有事物是有统属关系的,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顺次去写,如“写房子要先先写房子方位、形状整体的样貌,再顺次写屋内的客厅、厨房、卧室等”。其次就是情感,可欢快、可悲伤、可平静。《七十二堂写作课》中还着重讲了三个立脚点,第一人称立脚点是作者自己,好比独白,从“我”出发,将自己展露在文章中;第二人称立脚点是你,如同对话,从“你”出发,用来告知特定对手,如劝诱文;第三人称立脚点是他或具体名字出发,可以用客观态度和全知态度来写。材料确定后就是记叙了,记叙的时候要把同类事物归并,确保思路清晰。为了使记叙精深,需将事物按照一定顺序罗列串联起来,并加以背景、场面、情绪等生动形象的描写。

02、叙述文

说它的变迁怎样、经过如何,是叙述。而对于叙述文来说变化、变迁、经过都是关于时间,所以时间是叙述的主方向。普通的叙述文,都依照时间的顺序来写,但时间连续不断,我们叙述时目的在于把特点传出,如:“写一天的事,不用从他起床、刷牙写起,只需将一天中有意义、重要的时间写出”。在叙述手法上,为了凸显特色,要注意叙述快慢,详略得当;学会叙述倒错,切忌流水账;要学会使用过去的现在化,增加读者的趣味;要确保观点一致。此外,好的叙述文还要学会使用对话,把能够表达题本中心意义的对话记录下来,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如戏剧就是用对话描述生动的故事。

03、说明文

说明文写的是作者所懂的一些道理、原因、方法、关系等,给读者说明事理。为帮助读者理解,说明文常常举出一些具体的事物作为例证,必须明白、准确。在取材方面可以通过类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事物的异同、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处理法等方面说明。说明文在话义的诠释上要确保没有漏义,在写作方式上可以采用独语式和问答式,同时确保说清、准确、易理解。说明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04、议论文

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自己提出一个判断来说述的,叫作立论;一种是对于别人的判断施行驳斥的,叫作驳论。为了证明作者主张,常用演绎、归纳、辩证三种推理方式来增强文章可信度。另外,在本书中还提到议论文的变装,只把事件写出来,不写作者的判断,让人自行意会,如寓言故事。

四种文体的杂糅往往出现在小说中,文章对小说的真实性进行了解读,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七十二堂写作课》可谓写作宝典,让我深刻全面理解了如何写作,我将多次拜读,将其内化,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不在惧怕写作,并对写作逐渐产生兴趣。

读赢在执行这本书的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让我非常畅快,还因为里面有许多观点,跟我不谋而合。读到这样的地方,我就忍不住在心里大呼,“原来我不是一个人!”顿时有种找到同类的欣喜,好像潜藏的心事被人说破,两个人有了共同的秘密,和作者都亲近不少。

譬如,我个人认为,很多翻译过来的书很难读,有些畅销书或者比较经典的书目,一大段读完经常不知所云,有些用词让人莫名其妙,生硬的翻译冗长累赘,我经常会去猜测原文是怎样的?所以,有些翻译过来的书我根本读不下去。一度以为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毕竟有些是经典,有些是畅销书,是获得大部分人认同的。

原来明月小姐也有这样的困惑,认为翻译作品缺乏好文笔带来的阅读快感,同时还分析了原因:

1、一流译者群比一流作者群才华恣意,这里的才华指的是创造力,文字的驾驭力。

2、即便译者拥有非凡的文字驾驭力,但是会将才华运用在与作者的对话中,而忽略与读者的对话。

3、语言之间本就有难以沟通处,纵然是天才也无法弥接。

4、翻译姿态的问题,我们对于翻译对象,践行的是“信达雅”原则,处于仰视的姿态。

嘿嘿,感觉为自己找到读不下去翻译作品的原因了。

除认为翻译作品难读外,还有如下几个观点,舒姐姐和我不谋而合。

外文中也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打通语言间的界限,可以充实自己的语言库,丰富文字表达。中学时候读钱钟书的《围城》,就发现里面有很多有意趣的英文表达。事实上,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巧妙借鉴,能够让文字增色不少。

舒明月也认为,学习外文是提升文笔很好的方法。“很多作家从事翻译,出发点就是吸纳外国语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写作。”书里面讲到汉语和英语的跨界以及互相借鉴,其中关于中文风的咒骂语让我非常impressive。

英文中有很多单词和表达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舒明月举出的例子是impress,认为这么利落的中性动词,中文中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

读到这里,我赞同到要拍大腿了。艾玛,这句话真是说到我心坎里面了。中文翻译成“给……留下深刻印象”,简直太啰嗦了。这个词我经常在草稿纸上用到。另外,类似的词还有involve,这个词言简义丰,对应的中文释义太多,还是用英文来得便捷。

除此外,类似bedtime story,desert-island reading之类的表达,直接包含场景,中文翻译成睡前故事、荒岛读物,但我还是更喜欢英文的表达。

我个人爱好古典文学,认为古典文学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多诵读记忆对自己大有裨益。在写作中融入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语言,不仅古典优美,意蕴悠长,还可形成自己的特色。

舒小姐在【传承】的章节专门讲了读古代文学的必要性,认为作家应该怀有存续古典的责任感,“不断回溯古典,从中发掘更丰富的词汇、语法、句式、文体,以便以最精准、最具美感的方式描绘生活万状,拓展文学的可能性。”

我在写作的时候,会尽量用短句子,将长短句结合(骈散结合),增强文字的美感和节奏感。

舒小姐在谈到古代文学的时候,认为古代文学非常凝练,书里面是这么论述的,凝练不是简短,而是简短且意蕴丰富,本身就包含足够的张力;而且,要是具备了一定的古代文学涵养,写作时就可以在凝练的古语与洋洋洒洒的今文之间做灵活的切换,从而自由调节句子长短,掌控节奏。

相关范文推荐

    借铅笔的借 有老鼠牌铅笔吗读后感(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借铅笔的借篇一本书

    最新精彩的礼物对吗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精彩(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2023年纪伯伦的美读后感(模板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

    2023年科学探索的读后感(实用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科学探索的读

    2023年骑鹅读后感 骑鹅旅行记读后感(大全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

    2023年施工方案一览表(大全6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

    最新读了中国石拱桥后的收获 八年级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读后感(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

    2023年书店读后感四百字 岛上书店读后感(优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

    2023年钥匙瓜读后感(大全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

    读后感语文书三国演义(精选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