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

时间:2024-11-23 作者:灵魂曲

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的科学性,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将看到一些典型的调查报告,它们展示了不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一

这次的满意度调查经历,让我认识到:顾客满意度调查正在习惯性质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消费方向,也是企业抓住市场占领市场的比不可少的利器。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下顾客满意度调查的重要性质吧。

顾客满意度调查是用来测量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在满足或者超过顾客购买产品的期望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企业可以找出那些与顾客不满意或者满意直接相关的因素,根据顾客对这些因素的看法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一个综合的顾客满意度指标。

就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目标来说我们可以分为4个类。

1,确定导致顾客满意的关键绩效因素;

2,判断轻重缓急,采取正确的行动;

3,评估公司的满意度指标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满意度指标;

4,可控制全局。

就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流程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调查内容。

2,量化和权衡顾客满意度指标。

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的是顾客对产品等的态度,一般采用七级态度等级: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并想多的对各个状态附值。

同时相同的指标在不同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是可能完全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有赋予不同的因素以适当的权重,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顾客满意度,通常我们就要邀请一定量的相关专家对其进行权重分析、统计再分析。

3,明确我们做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方法。

通常我们的调查方法分为:问卷调查、访谈研究、资料收集等。

4,选择正确的调查对象。

5,顾客满意度数据的收集。

6,科学分析数据。

7,改进计划并执行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做顾客满意度调查是本着科学的端正的态度去对待,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诸如“顾客是上帝”这样的口号。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二

每一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数据调查都是呈上升地趋势,我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约为660万,约为680万,约为699万,约为700万。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就面临着就业的困难,因此很多在校的学生就会通过兼职去接触社会,来增长社会经验。我们本次通过,以了解大学生兼职的情况,从而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我们在福州某一大学从大一到大四各选了100名大学生来调查是否有过兼职的经历,数据得出:从大一到大四是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的,大一学生约占为52.3%虽然课程较少,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参加兼职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一些同学还未适应大学生活、找兼职的意识不太强而没有去兼职。大二约占72.3%大三学生约占75%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出于赚取生活费、打发空闲时间,以及积累点社会经验等原因去参加兼职。大四学生主要是校外实习阶段,同时因为基础课专业课已经基本修完,大学生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兼职工作以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因而兼职的数量是最多的约为95%。

兼职的途径:

可以通过从宣传单上获取兼职信息,学校里面的学姐学长也会介绍兼职,自己可以在网络上投简历,去面试,或者通过可靠的中介公司介绍。

兼职的目的有很多。比如最实在的就是可以补贴下自己在学校里面的生活费帮助家人减轻一点点负担。通过兼职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多的,去兼职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动态。还有些学生参与兼职是为了让自己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艰辛,能够深刻的了解到赚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是非常不容易的。

兼职的弊端:耽误学业,在学业上比较容易分心。社会比较复杂经验比较少的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有时候兼职也可以得到丰富的报酬但是这样会过早的让学生受到金钱的影响。

兼职的益处: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兼职会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大学生的通病就是在学校理论知识充足,但是缺乏实践的能力,兼职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开拓自己的社会视野,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

有些家长认为在校的学生不要出去兼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但更多的老师都会鼓励大学生多出去做一些兼职这样对以后出去社会有一定的帮助,可以提高抵御社会竞争压力的能力。只要学生合理的处理学业与兼职的事情就可以了,兼职要安排在适当的时间内。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完成,不能因为去做兼职而抛弃了学业这是得不偿失的。在处理兼职和学习的关系上,我们要明确摆正心态权衡轻重,把学习放在首位。随着社会的日渐强大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有很强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自己兼职的同时锻炼自己与社会接触的能力,学到其他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__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我分别对驻烟的三所高校——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的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四

班级:

组长:

小组成员:

时间:xx.7.30。

针对大批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我们利用暑假开展了一次题为“大学生兼职情况”的社会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邮件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向地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有效回收率95%.总体来说,被调查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兼职的类型、目的、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收入情况等内容。

一调查相关安排。

调查对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时间安排:xx.7.10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7.12制订出调查问卷;7.月13日,发放问卷进行实际调查;8月29日,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全体成员。

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调查提纲,计划及报告:问卷统计,数据整理及插图:

二调查问题类型及现状分析。

a:有下表可知,有%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影响因人而异,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还有小部分同学说不清楚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兼职对学习。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有影响。

因人而异。

无影响。

b

专业与兼职。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紧密联系。

有联系。

无联系。

c:总体来看,%左右的家长基本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但顾虑到安全方面;%左右的家长完全同意子女从事兼职,并予以鼓励;20%左右的家长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他们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还有极少数家长完全不同意子女从事兼职。

家长观点。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鼓励支持。

同意。

反对。

d从性别来看,分别有%的男生,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很多钱,颇有成就感;分别有%的男生,%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分别有%的男生,%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兼职收获。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增加收入。

锻炼自己。

e

考虑因数。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安全。

收入。

是否能提高自己。

f

受否受骗。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有过。

没有。

听说过。

兼职种类。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家教。

礼仪,传单,销售。

其他。

各年级差异性不大,基本与总体情况相符。调查还发现,%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寻找途径。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自己寻找。

别人介绍。

网络,广告。

3.5.14)。

f.

兼职时间。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寒暑假。

黄金周。

平时课余。

r

兼职收入(h)。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0~20。

20~50。

50以上。

u

成立机构。

大一男生。

大二男生。

大三男生。

大一女生。

大二女生。

大三女生。

%

非常希望。

中立。

反对成立。

三分析总结。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激情,满腔的热情,更重要的是的兼职经历。通过调查,同学们大都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家长们基本同意子女兼职并予以支持。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不知如何应对,甚至有些同学还被欺骗过。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特长,善于交际,能力突出,能够将兼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另外,同学们一致认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鼓励指导同学们从事兼职,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五

调查对象:大一新生。

调查人: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分工:

我们这次调研活动主要是对大学城大一新生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回收问卷获取并分析数据,最后总结提交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来说比较合理,消费趋于理性化,这也很符合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过我们也发现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少许偏颇,比如无计划消费、奢侈浪费、人际交往支出过度等问题。

首先从得到的数据上看出此次调研所得数据是真实有效的: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2份。男生占53%,女生47%,理工类学生59%,文史类41%。调查对象涵盖大学城各高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尽管有少部分调查表未收回,但对结论的得出影响不大。至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一新生结构比较合理,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在400元到800元之间,占72.0%,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在400元以下,占13.0%,高消费的比较少,仅占3%。结合重庆市的消费水平,重庆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相对合理。其中,食品类消费占主要地位。下面为食品消费数额表:

从图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月伙食费是在500元以下的。其中有2%低于300元,这也符合现实情况,部分家庭收入偏低的同学的食品开销自然会相应的降低。

本次调查中对生活费的消费状况,收集到的数据主要是食品类支出、购买衣物、通讯费、日常开支、上网、买资料,恋爱支出等方面;下图为吃饭以外的花销比例:

调查显示,衣物饰品、学习资料、交际花销占很大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一些特点:逐渐重视交际,同时开始关注自身形象,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钱花在学习上(包括资料打印复印,购买书籍等),更多的同学喜欢自己买书而不是下载电子书或借别人的看,这也站日常开销的一部分。总的来看,重庆市大学生基本可以达到理性消费的要求。

二.大学生过度追求电子类产品。

从统计数据中看,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手机、电脑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特别是追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电脑、mp3已经是一个大趋势,而学校的种种组织社团也需要同学们通过手机来联系。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162人中,有手机和mp3或mp4的有99人,有手机、电脑、mp3或mp4的有131人,162人全部拥有手机,占调查人数的100%,还有相当数目的同学拥有电子词典,数码相机甚至是高端摄像机等,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所拥有的电子产品多样化,已不仅仅满足于只拥有一两件了。调查发现,大学生投入到电子产品购买的金额普遍达到1000元以上,大多达到1500元到5000元之间,占8.0%,有5.1%的人达到10000元的消费额,这样的消费不亚于白领工薪阶层。而根据统计,85%以上的同学除父母以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对于完全依靠父母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消费额是相当奢侈的。过度的追求高档电子产品是目前重庆高校学生的普遍现象,就调查中所见,他们有相当部分人所拥有的手机属于中高档手机,很多达到1500元以上,而对其它的电子产品追求高端的热情也很高,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攀比的行为,即购买高档次电子产品的初衷已不处于实用性的考虑了。这样的现象显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三.重视人际交往。

一半以上同学的电话费超过了50,甚至还有少数超过了200,对于大部分月生活费在600左右的同学,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另外,生日请客,外出聚餐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适当的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花销也在相应地持续增加。从迈向成年融入社会的角度来看,这还是有必要的。大学生需要逐渐学会用成人的方式来交际,比如利用饭局增进感情等。但从另一个角度,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90%以上来源于父母,在没有独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是不应该花过多的钱交际的。所以我们提倡大家花销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好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选择适量的花费,切忌“充面子”现象的出现。

四.购物理念新颖,但疏于理财,理财能力有待提升。

大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新的事物,也容易被吸引,比如,网上购物,虽然许多人不太敢相信网上购物,不过大学生里有网购经历的为数不少,占到了50%,还有使用信用卡先消费后还款的也不在少数。不过有一点很明显,对于从父母那得来的钱,多数人不会规划这些钱的使用,盲目消费,开销很大,每月的生活费剩余里看到,“有时会有”的学生占35.8%,比例最大,而下面那项“怎么处理剩余”里转到下月的比例最大,达到60.7%。另外表示对当前消费状况不满的也有21.0%,这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并不认真对待每月的开支,尽管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应该量入为出(达到41.4%),可是上述数据却表明他们的日常开支没有计划性,显得凌乱,理财的能力不高,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理财理念,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条件允许时有必要开理财课或相关讲座,教会学生一些理财的技术或技巧,并且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注重品牌,追求时尚,同时关注产品质量与经济实用。

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认为品牌比较重要的占25.7%,这与著名品牌引领时尚和质量较高有很大关系,觉得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的占到了42.7%。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虽然大部分的学生追求名牌,但是也有注重经济实用的,这些人占24.4%,当出现矛盾时,45%的人选择价格是否低廉,还有35%的人选择是否在打折,促销,仅有20%的人选择了品牌的知名度。购物场所上来说,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近便且便宜的熙街。这与社会上批评大学生过度追求时尚,而忽略了产品经济实惠的说法不符。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销售应该注重质量和价格,质量一定要好,而价格则尽量适中,广告定位应该准确或者更有说服力。

六.恋爱支出偏低,旅游支出增加。

有一段时间,各大网站和报纸纷纷推出讨论当前大学生恋爱支出过大的问题,说大学生每月为恋爱支出巨资,还提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而此次我们的调查结果却不是这样的,恋爱支出仅占日常消费的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男女朋友,但大多人(包括很多女生)都认为外出吃饭应该aa制,并且更赞成通过聊天、散步等零消费方式来增进感情。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恋爱消费持一个理性的态度,并没有把它当做生活的主流。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旅游。而且大多数数目不算小1000元以上的占到40%。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学生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走出去”的观念,通过旅游这样一个便捷的方式来交接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加人生阅历。

综上所述,重庆市大学生消费结构总的来说趋于理性,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出现生活费透支现象,及时少部分同学偶尔出现透支,也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赚取而不是开口向父母要。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在逐渐适应自己安排生活支出,合理分配资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适度的引导下,他们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合理,更有计划的消费结构!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六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健康状况,教育部对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文件提出“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然而,近我国大学生体质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其亚健康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纳入科学视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群体,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长期不良情绪等,往往容易导致一系列亚健康症状。为了调查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状态特别是亚健康状态,寻找改善途径和对策,该文围绕大学生生活方式、身心素质与体质健康、健康教育等3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和研究。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4所高校中的4个年级中随机选取56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8人,女生356人。

1.2研究方法。

笔者首先采用文献法,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新闻报道、调查报告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预判;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向在校大学生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对急救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对收集到的'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得到一些相关结论;同时运用访谈法,走访各高校的体育老师、辅导员等教职工,向他们了解在校大学生总体体质情况,总结出各高校对大学生亚健康话题的关注度;最后采用特尔菲法,多次向专业指导老师征求指导意见,寻求反馈,对初步得到的结论进行适当的修正。

2研究结果。

2.1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调查。

如表1所示,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常见表现形式为:(1)作息不规律,入睡时间迟,22:00点前睡觉的只占3.13%,57.29%的学生集中在23:00-24:00这个时间段入睡,25%的学生在24:00之后睡觉,这说明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存在作息不规律,入睡时间迟的现象。很多人把入睡时间推迟到23:00以后,上网,看剧,打游戏,刷微博微信等娛乐活动均成为他们晚睡的理由。长期熬夜会导致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同时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性。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访谈,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熬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亚健康的心理认识不足,大家都感觉死亡的威胁似乎离自己十分遥远,年轻人身体素质强,没必要保持早睡的习惯。这一调查结果不禁让人堪忧。(2)吃早餐不规律,不吃早餐者占6.25%,男女生分别占11.54%和3.37%,男女差异较大,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男生由于晚上打游戏、打牌而引起的次日清晨不能早起有很大的联系。一二年级不吃早餐者占15.97%,三四年级占15.06%,两者差异不大,但是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不吃早餐。

2.2体育锻炼调查结果。

表2反映了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首先可以看出,坚持每天都锻炼的人仅占6.25%,71.87%的学生锻炼次数少于2d,坚持每天锻炼的男生占7.69%,女生占2.25%,男生锻炼次数多于女生。其次,大部分高校都选择在大一、大二开展体育课,而大三、大四极少开展体育课。笔者通过走访各高校的体育老师、辅导员等教职工,发现大部分高校在大三、大四年级只通过体测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在开展体育教育方面,常州大学9月起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和刷卡制度,将课内体育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起来,这种将课内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的做法十分新颖有效,其他高校可以借鉴常州大学的此项制度。

3.3亚健康表现状态。

从表3、表4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中亚健康表现状态是多方位的,它包括心理、身体、外界状态等。女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等不适状况的占比略高于男生,男生、女生没有不适状况的情形各占19.23%和8.99%。大三、大四存在不适状况的比例高于大一、大二年级,这主要与毕业生在保研、考研、找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有关。

2.4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如表5所示,笔者调查了高校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大部分高校学生对外伤包扎、足踝扭伤急救知识有较多的了解,但是对急救知识完全不了解的人数却将近1/3,这一调查结果应该引起学校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的注意。在国外,德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高达80%,美国为33%,法国为40%,而我国则不到1%,这一比例不禁引人堪忧,因而我国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各面加大急救知识的传播力度,从而引起全民对健康的重视,尤其应在各大高校中重点推广。

3对策。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况,该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

(1)学生方面。大学生应系统掌握有关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树立起现代健康意识,并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唯有如此才能防治各种身心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主动调适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生命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促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2)学校方面。加强学生体测的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体质测试的重视程度;加强学生早操管理,进行学分制管理,实行刷卡制度,规定每周刷卡次数;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塑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并要求三、四年级学生每年必须选修一门体育课;加强急救教育的实体课堂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急救常识;最后促使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不可或缺的教学计划,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掌握、应用急救技能,减轻身体突发状况带来的危害。

(3)社会方面。国外在体育教育课程方面的设计上与我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德国,体育被看作是研究“人”的学科,体育学与教育学、社会学并列设在“社会科学及社会学”大类中,体育学科整体地位较高。而我国体育教育管理则存在滞后现象。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完善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育理念,改进我国高校的健康教育,以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国家应加大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在公共场所增设急救设施,推动急救知识的传播,引起全民对健康的重视,以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3]黃晓婷.大学生亚健康成因及健康促进对策[j].科技信息,(13):164.

[6]马锋.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亚健康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4(2):83.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七

调查对象:大一新生。

调查人: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分工:

如今,大学生消费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大一新生这个特殊群体,刚刚开始经济独立,当中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问题,作为freshman的他们有多少人能够拥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结构呢?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是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这次调研活动主要是对大学城大一新生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回收问卷获取并分析数据,最后总结提交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对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来说比较合理,消费趋于理性化,这也很符合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过我们也发现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少许偏颇,比如无计划消费、奢侈浪费、人际交往支出过度等问题。

首先从得到的数据上看出此次调研所得数据是真实有效的: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2份。男生占53%,女生47%,理工类学生59%,文史类41%。调查对象涵盖大学城各高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尽管有少部分调查表未收回,但对结论的得出影响不大。至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一新生结构比较合理,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在400元到800元之间,占72.0%,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在400元以下,占13.0%,高消费的比较少,仅占3%。结合重庆市的消费水平,重庆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相对合理。其中,食品类消费占主要地位。下面为食品消费数额表:

从图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月伙食费是在500元以下的。其中有2%低于300元,这也符合现实情况,部分家庭收入偏低的同学的食品开销自然会相应的降低。

本次调查中对生活费的消费状况,收集到的数据主要是食品类支出、购买衣物、通讯费、日常开支、上网、买资料,恋爱支出等方面;下图为吃饭以外的花销比例:

调查显示,衣物饰品、学习资料、交际花销占很大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一些特点:逐渐重视交际,同时开始关注自身形象,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钱花在学习上(包括资料打印复印,购买书籍等),更多的同学喜欢自己买书而不是下载电子书或借别人的看,这也站日常开销的一部分。总的来看,重庆市大学生基本可以达到理性消费的要求。

二.大学生过度追求电子类产品,

从统计数据中看,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手机、电脑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特别是追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电脑、mp3已经是一个大趋势,而学校的种种组织社团也需要同学们通过手机来联系。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162人中,有手机和mp3或mp4的有99人,有手机、电脑、mp3或mp4的有131人,162人全部拥有手机,占调查人数的100%,还有相当数目的同学拥有电子词典,数码相机甚至是高端摄像机等,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所拥有的电子产品多样化,已不仅仅满足于只拥有一两件了。调查发现,大学生投入到电子产品购买的金额普遍达到1000元以上,大多达到1500元到5000元之间,占8.0%,有5.1%的人达到10000元的消费额,这样的消费不亚于白领工薪阶层。而根据统计,85%以上的同学除父母以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对于完全依靠父母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消费额是相当奢侈的。过度的追求高档电子产品是目前重庆高校学生的普遍现象,就调查中所见,他们有相当部分人所拥有的手机属于中高档手机,很多达到1500元以上,而对其它的电子产品追求高端的热情也很高,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攀比的行为,即购买高档次电子产品的初衷已不处于实用性的考虑了。这样的现象显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三.重视人际交往。

一半以上同学的电话费超过了50,甚至还有少数超过了200,对于大部分月生活费在600左右的同学,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另外,生日请客,外出聚餐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适当的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花销也在相应地持续增加。从迈向成年融入社会的角度来看,这还是有必要的。大学生需要逐渐学会用成人的方式来交际,比如利用饭局增进感情等。但从另一个角度,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90%以上来源于父母,在没有独立经济基础的条件下是不应该花过多的钱交际的。所以我们提倡大家花销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好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选择适量的花费,切忌“充面子”现象的出现。

四.购物理念新颖,但疏于理财,理财能力有待提升。

大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新的事物,也容易被吸引,比如,网上购物,虽然许多人不太敢相信网上购物,不过大学生里有网购经历的为数不少,占到了50%,还有使用信用卡先消费后还款的也不在少数。不过有一点很明显,对于从父母那得来的钱,多数人不会规划这些钱的使用,盲目消费,开销很大,每月的生活费剩余里看到,“有时会有”的学生占35.8%,比例最大,而下面那项“怎么处理剩余”里转到下月的比例最大,达到60.7%。另外表示对当前消费状况不满的也有21.0%,这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并不认真对待每月的开支,尽管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应该量入为出(达到41.4%),可是上述数据却表明他们的日常开支没有计划性,显得凌乱,理财的能力不高,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理财理念,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条件允许时有必要开理财课或相关讲座,教会学生一些理财的技术或技巧,并且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注重品牌,追求时尚,同时关注产品质量与经济实用。

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认为品牌比较重要的占25.7%,这与著名品牌引领时尚和质量较高有很大关系,觉得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的占到了42.7%。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虽然大部分的学生追求名牌,但是也有注重经济实用的,这些人占24.4%,当出现矛盾时,45%的人选择价格是否低廉,还有35%的人选择是否在打折,促销,仅有20%的人选择了品牌的知名度。购物场所上来说,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近便且便宜的熙街。这与社会上批评大学生过度追求时尚,而忽略了产品经济实惠的说法不符。因此,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销售应该注重质量和价格,质量一定要好,而价格则尽量适中,广告定位应该准确或者更有说服力。

六.恋爱支出偏低,旅游支出增加。

有一段时间,各大网站和报纸纷纷推出讨论当前大学生恋爱支出过大的问题,说大学生每月为恋爱支出巨资,还提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而此次我们的调查结果却不是这样的,恋爱支出仅占日常消费的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男女朋友,但大多人(包括很多女生)都认为外出吃饭应该aa制,并且更赞成通过聊天、散步等零消费方式来增进感情。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恋爱消费持一个理性的态度,并没有把它当做生活的主流。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旅游。而且大多数数目不算小1000元以上的占到40%。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学生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走出去”的观念,通过旅游这样一个便捷的方式来交接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加人生阅历。

综上所述,重庆市大学生消费结构总的来说趋于理性,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出现生活费透支现象,及时少部分同学偶尔出现透支,也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赚取而不是开口向父母要。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在逐渐适应自己安排生活支出,合理分配资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适度的'引导下,他们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合理,更有计划的消费结构!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八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那么我们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华中农业大学随机对各个年级的同学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关注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是否正确,我们在消费问题上锁反应出的情况是否能折射出我国大学生消费方面的普遍问题,社会是否应该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我们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对“华农本科生消费调查”为课题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通过对我校的一下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我校本科生对金钱的合理规划性;调查我校本科生对消费物品本身的态度从而反映出其消费的观的成熟性;调查我校本科生生活资金来源从而反映出其消费的独立于自主性。

三调查方案。

1.时间:xx月9日---12月1日。

2.地点:华农校园内。

3.分工合作:问卷编写,发放与回收:小组全体成员。

数据整合:小组全体成员。

数据分析:韦鑫,郑满,谢冲。

图表的制作:谢冲。

文本的编写:王星冉。

四调查过程。

1问卷的内容形成。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以消费目的为依据,每一目的设置了三或四个能够充分反映问题的问题,大致包括:理财记账状况、对自我消费物品的态度,经济独立程度以及对身边同学消费情况的看法。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问卷96份,大一30份,大二33份,大三33份,回收率96%。发放时,基本做到年级上与男女比例的平衡。

3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对数据进行了整合与分析。

五调查结果。

1所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根据基本情况所反映出的内容,我校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基本为:15%城市,

30%城镇55%农村,可见我校农村学生居多;家庭状况多为一般,部分贫困。

基本情况直接反映了我校学生消费的层次与结构。

2消费的合理规划性。

1.根据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在所调查的同学当中,有54.55%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差不多花完,15.15%的同学不够花,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的理财与消费还是合理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同学理财观念淡薄,我们应在加强同学们的理财观念方面进行加强。

2.在消费方式的调查中,有41.41%的同学能省则省,43.45%的同学会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15.14%毫不在乎想花就花。由此可见,超过80%的同学不会大肆花钱,并有少部分同学有储蓄习惯。

关于记账习惯的分析。

3对消费的态度。

大部分同学对自己喜欢的商品不会大肆花钱,且对于消费商品无力购买时,超过50%的同学会放弃该商品。而有66.64%的同学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商品是否实惠与质量的好坏。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九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代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20xx年12月8日至12日,本人通过对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学生人数总5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相关数据:当生活费透支时,有61%的同学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我来上学就已经花费了很多钱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呢。”某一大学生说,自己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学花钱,家里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说啥也不愿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诉我,自己经济上的“额外”收入,都是她平时做兼职挣的。“我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另一大学生说,有时候,一不小心,生活费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学或亲戚借点,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挣点钱补“窟窿”。调查中,我了解到,像这样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调查数据也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在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

经济来源大多学生要靠父母。相关数据: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昆明理工大学大三某一学生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3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1800元,年消费支出均值为4963.96元(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这其中有93.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分析有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

总述(分析报告):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支出来源:来源父母亲友贷学金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其它、大学生的支配额也已逐年增长。但对周围同学的消费选择也进行了调查,仍然发现大学生还是没有走出一些消费的误区。

误区: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曾有调查说:(1)3.7%的学生,竟不知道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从未思考过钱是怎样花的,反正没了回家去拿,家里人给的时候也无定数,这类学生以城镇女孩居多;(2)有了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一气,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块儿花,接下来只得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东挪西借;(3)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上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啥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针对这种盲目性消费的内在分析:由个性觉醒而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对学生来讲,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当代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才成长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无论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上,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家长和教师会明显地感觉到,如果再像对中小学生那样,仍然用自以为正确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将是十分困难的。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对消费又具有强烈的自主要求:(l)开始行使对家庭消费的发言权。(2)开始要求自我消费选择权。时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他们喜欢紧跟新潮走,喜欢追求个性,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3)开始要求独立的消费支配权。当前,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圈也比较宽,频繁的聚会或外出,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足够数量的“私房钱”,供自己自由支配,才能得以实现。而大学生仍是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十

1、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3)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5)服装价格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63.3%,不会36.6%。

7)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8)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名牌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1、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2、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3、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十一

1.总消费额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6.自我评价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3,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6.恋爱支出过度。

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十二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xx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

为此,我分别对驻烟的三所高校——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的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

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

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

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xx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

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十三

1、我校大学生饮食消费较高,恩格尔系数居高位。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也许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这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以及个人饭量有关,从侧面或许反映了我校食堂饭菜定价略高及学校周边餐馆饭店的定价偏高的问题。

2、通讯开支比较合理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大学生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他们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别达到20%和60%,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者每个电话都很短。既是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3、消费资金基本来源于父母,少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学要依靠父母,只有少数的同学的资金来源于各方面的困难补助,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勤工俭学或兼职补贴日常开销。由此可见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是生活费里不包括学费,住宿费等,要是加上这些“巨款”,我相信来自父母的资金比例将更高。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基本还是一个纯消费者。

4、我校学生娱乐和学习消费比较均衡。

通过调查,我校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在娱乐方面进行适当消费,相比于饮食消费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应地,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较均衡。不过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面的消费远远小于娱乐消费,他们迷恋着网络游戏,有时整天泡在网吧,有时逃课去上网,荒废了学业。希望这种重娱乐轻学习的现象不要得以蔓延。

5、储蓄观念差,基本无消费计划。

综合分析调查问卷,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学生储蓄观念薄弱,基本没有费计划。对于资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没有宏观的安排,更无详细的打算。大多数同学都坦承自己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现“经济危机”。只有少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资金有简短的计划,并且有记账的习惯。部分同学还存在超前消费的情况,一般这些消费都是用在促销品及服饰上。也有少部分同学倾心于新型的电子产品,采用超前消费的方式进行购买,缺少理财的意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学生由于很少有自我收入来源,大多数的消费金额来自与家庭,于是,大。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生们的消费质量就与家庭收入不可分割,诚然,现代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然而,中等收入家庭还是占到了大多数,所以,学生们的消费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大多数学生的消费在500—1000元。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消费观念相对是比较理性的。

2、消费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品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调查结果明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同学每月生活费不超过400元,而有一部分同学消费超过了20xx元,虽然这两部分人的比例只占少数,但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过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以饮食和生活用品为主。而在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减肥或者其他的目的,在饮食上的花费会有所减少,在衣服、化妆品以及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大大提高,男生则将消费逐渐偏向了通讯以及网络方面。

3、消费中的不合理现象:

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在了解了一部分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的消费心理之后,我们小组总结出几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个人实际经济水平;畸型消费,消费项目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豪华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满足自身的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有趋同心理,追求消费趋同化,这一行为表现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还有就是大学生中很明显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现在他们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导致消费得入不敷出。

4、消费来源:

11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费来源,来源渠道和来源数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每月的消费大多数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500元以下和1500以上的只占到16.7%。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5我们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来源于父母供应的占83.5%;学校为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提供了绿色通道,于是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贷款上学,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调查中消费来源是贷款和勤工助学的人数占8%,勤工助学可以算是大学生自己获得消费开支的重要途径,但比例并不在多数;其次是学校每学年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等,这部分人数占到总人数5%;其他项目来源包括校外兼职打工等等。

5、消费项目:

对于大学生而言,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这就导致同学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相对固定的,普遍的生活费用大约在500-1000元,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项目。

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付款,钱都很自然地从我们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学校周围到处是消费的场所,餐厅、休闲娱乐、超市都不在少数。让我们看看大学生们都把钱花到了哪里: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闲娱乐、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费项目,大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时代,书籍等学习消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闲娱乐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这两项占到消费的20%也不足为奇;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通讯和网络也成为消费的主要项目之一;另外大多数女生在大学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装以及化妆品上的花费占到了10%以上;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了恋爱消费对于谈恋爱的人而言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大学生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于是,消费项目中就多了购买礼物、请客吃饭等等,还有同学表示,如果有某个月生病了,医药费就是另外一笔不少的消费了。

6、消费理念:

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在中国,很多家庭里有这样的观念,只要孩子考上大学,消费就变成了理所当然,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怎样看待消费的?事实上,他们有其自己的消费理念,在学习很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消费观,在学生们调查表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消费观念。

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情况,每个月开始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后面就会变得相对拮据,这部分人往往被称做“月光族”。

(一)问题。

1、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务农父母。数据显示,72%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供给(主要是大一、大二的),23%选择打工兼职。这数据说明我校学生对父母的经济依赖程度仍是非常高。

2、生存资料消费占绝大部分。

3、存在虚荣与攀比的消费心理。

4、工作的胆量与能力相对不足。

我们从网上得知,很多其他高校的大学生都有参加一定的兼职来当生活费。而调查显示,目前为止,我校62%的大学生还没做过兼职。就算是做过或正在做兼职的学生主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在做销售员等与专业知识没太多关系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尚待逐步改善。他们在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等诸多消费结构里面,首先考虑生存资料消费,但也注重资料消费、与享受资料消费。总的来说,我校大学生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消费阶段,这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协调。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话题,他们也喜欢这些,可目前的消费能力不支持他们对流行与时尚的过度向往。这一定程度上造成我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他们勤工俭学,更多时候付出的知识体力与时间,日常消费压力仍很大。这与我们位于相对发达的城市的的高校的情况很不一样。

(二)对策。

1、我们要主动承担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7的农民工。他们为我们这些儿女发出了半辈子的心血。我们呢,可不能总是活在他们的庇佑之下,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适当的做点兼职。我们大学生本人要争气,要不断地追求上进,力求日后能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消费。当然,这也是支持推进我们全民小康的重要举措。

2、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对我校贫困生的支持。

尤其是要改善学生的饮食条件。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严重的经济压力让学生们更容易自卑,且用于学习上的经济支出少之又少,这不利于学生们的学习进步。政府还要引导整个社会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特殊身份。少搞一点主义,多做一点实事。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真正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3、学校家长要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的健康成长。

时刻提醒学生们“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警惕自己有虚荣攀比的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如有这些心理要及时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循循善诱,切忌一味指责,伤害学生的感情。

4、社会与学校、家庭要引导大学生探索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径。

学校应加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一些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兼职。学校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路始终要自己走才能走好。学生们都知道,短暂的经济帮助不如一个谋生手段。学生们经验尚浅,要探索出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径离不开社会与学校、家庭的及时正确的引导。

总而言之,虽然,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我认为,我校校风建设应该不要轻视大学生投资理财方面的内容。适当培养我校大学生的赚钱方式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的同时自身的社会能力也得到提高。我们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与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十四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校学生。

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分析(优质15篇)篇十五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正以破竹之势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对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对手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采取网上设计、发布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手机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再而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手机消费特点,最后提出营销建议。

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所使用的手机品牌及价位、更换手机所注重的因素,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行情,进而分析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特点和倾向,为手机生产企业提供可靠的营销建议。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从手机使用品牌及价位、更换手机频率及原因、更换或购置手机所注重的因素等方面,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所有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08日—11月16日。

本次关于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回收7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24人,女生47人,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在校大学生所读年级的数据分析。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大二大三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分别是39.4%、52.1%;大一、大四学生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均为4.2%。

选项。

小计。

百分比。

500元以下(含500元)。

7

9.9%。

500—1000元(含1000元)。

35。

49.3%。

1000—xx元(含xx元)。

24。

33.8%。

xx元以上。

5

7%。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并不高,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

(3)在校大学生目前拥有手机数量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74.6%的在校大学生拥有一部手机,21.1%的在校大学生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也有4.2%的在校大学生没有手机。总体而言,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拥有一部手机,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有限。

(4)在校大学生对手机品牌注重程度的数据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74.6%的在校大学生对于手机品牌的注重程度为一般,19.7%的在校大学生非常注重手机品牌。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不太注重于手机品牌,属于理性消费的范畴;有小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非常看重手机品牌,可能是由于“面子工程”所导致。

(5)在校大学生目前手机使用品牌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机品牌为国产机,其中vivo占25.4%,oppo占23.9%,小米占12.7%,也有21.1%的在校大学生目前手机使用品牌为苹果。从总体上看,国产机占据了大学生手机消费的主导地位,对高档手机的需求并不高。

(6)在校大学生手机更换频率及最近一次更换手机原因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40.8%的大学生是在手机用坏的情况下更换,手机使用达到一定年限进行更换的在校大学生分别有:一年期限为25.4%、两年期限为28.2%,由此可以折射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手机消费偏节俭,不会在手机消费上做过多的浪费。也有小部分大学生更换手机是在周围同学都更换了某一款手机的情况下,不难看出,大学生手机消费具有从众消费的特点。

(7)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所能接受价格的数据分析。

选项。

小计。

百分比。

1500元以下(含1500元)。

23。

32.4%。

1500—3000元(含3000元)。

41。

57.7%。

3000元以上。

7

9.9%。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并不高,更趋向于“平民化”,这与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和消费能力是有很大关联的。

(8)在校大学生在选购手机时考虑因素的数据分析。

本题采用多选题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在选购手机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校大学生在选购手机时对手机的价格、功能、外观款式、硬件配置更为注重,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选购手机更注重于实用性,对手机外观款式的需求反映出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特点。

(9)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更偏向于哪种促销方式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更偏向于现场打折、送相关配件的促销方式,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校大学生因为消费能力的有限,所选择的消费方式也更节约。

(10)在校大学生了解手机信息常用渠道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52.1%的在校大学生会通过上网查询去了解手机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会通过上网查询去了解所要购买手机的相关信息,从侧面反映出在校大学生追求快捷性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将会表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对所购买手机的接受价格在1500—3000元左右。

2.在校大学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机大多为国产机,可以看出国产机占据大学生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3.在校大学生更换手机通常是在手机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下,且更换频率低,购买手机时选择有促销活动时再去购买,这是大学生消费节俭的表现。

4.在校大学生选购手机时更注重实用性,其次,外观款式也是在校大学生购买手机时不能忽视的因素。

5.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了解手机信息,体现出大学生手机消费追求新颖和快捷性,另外,根据大学生具有从众消费的特点,商家可以适当地进行推广活动,抓住某一需求的同时刺激更多的消费者需求。

1.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特征推出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价格适中、功能齐备的手机机型。

2.尝试推广合适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高端机型,抓住个别消费者需求。

3.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促销活动,满足大学生节俭需求的同时获取利润。

4.完善手机自身的性能功能和售后服务,以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服务吸引大学生消费。

本次市场调研活动相对来说比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较为全面的了解到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但在本次调研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调查范围不够全面,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获得数据不能有效代表所有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消费情况。在今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也会吸取这次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将下次做到更好。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

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

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

1、追求新奇。大学生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

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

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

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读书日倡议书的重要性大全(16篇)

    亲爱的读者: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为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世界读书日”已发展

    小学音乐教师工作总结(优质17篇)

    教师工作总结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又一学期即将结束,在

    普通话朗诵比赛活动总结(优秀16篇)

    活动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写作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活动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推进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景大全(19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文体和文化背景下的写作技巧和风格。这些范本是经过精选和编辑的,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今年暑假,我、妈妈和姐姐去

    家长与孩子的教育心得(专业22篇)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类文体或文体特定领域的经典作品进行规范和示范的样本,它是学习和借鉴的重要途径。推荐给大家一些经典的范文,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写作技巧。

    数学老师分享三年级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优秀21篇)

    优秀学生不仅在成绩上出色,还具备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素养。小红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她不仅成绩出色,还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为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工作者的金色花教学设计(专业20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

    招聘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大全(22篇)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与时俱进。

    离职证明开的步骤(优质17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对于写作、创作等表现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

    大气的青春诗歌朗诵范文(16篇)

    青春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的时光,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青春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下面是一些关于青春的精彩文章,大家一起来阅读吧。可以生涩讲出来。逗大家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