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请示可以避免主观意见的决策,更加科学和客观。请示时要注意礼貌和客观,以获得他人的积极回应和支持。请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格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请示范文。
运用到中句子篇一
在管理领域中,功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然而,要将功勋成功地运用到管理中并不容易。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学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和体会,这些心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功勋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第二段:了解功勋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功勋的定义。功勋是在过去的经验和成功中获得的荣誉和声誉,通常与个人或集体的杰出成就和卓越贡献相关。这些功勋是在过去积累的,是一种象征着诚信、勇气、责任和成就的品质,是一种使其具有公信力、经验和信任的特殊实体。
第三段:运用功勋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将功勋运用到管理中。首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现实中。其次,我们应该尊重那些拥有功勋的人,因为他们的行为和职业道德是其他员工的楷模。最后,我们应该给予那些拥有功勋的人更多的机会和关注,以表彰他们的贡献和鼓励其他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第四段:功勋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来看看功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尊重和赞扬那些拥有功勋的人,我们可以提高他们的士气和动力,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和效益。其次,这些人的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员工更好地了解组织的历史和优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潜力,同时也有助于推进组织的发展。最后,通过使用那些拥有功勋的人在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五段:总结
总之,将功勋成功地运用到管理中是一项复杂且需要巨大耐心和心理准备的任务。然而,只要我们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和信念,我们就能够在组织中发挥出功勋的真正价值,并帮助组织取得更高的成就。我希望这些心得和体会可以对所有希望从管理中获得更多成功和成就的人们有所帮助。
运用到中句子篇二
功勋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往往是在特定领域或特定时间表现出色而获得的。然而,对于管理者而言,功勋不仅停留在表面荣誉,还可以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有效工具。在本文中,将探讨如何将功勋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并从中获得收益。
第二段:理解功勋
在管理工作中,功勋指的是员工在组织中做出的贡献。这种贡献可以包括提高生产率、创造了新的营销策略或行业里研究到的新思路。通过理解和评估员工的贡献,管理者可以了解员工的价值和潜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三段:利用功勋进行奖励和激励
一般而言,管理者们通常会使用奖金、晋升和职位提升等形式的奖励来表彰员工的功勋。然而,这些奖励通常都是定期或周期性的,而且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也有限。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应该通过定制化的奖励,更好地开发员工的潜力和优势。比如,交给员工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高他们的职位等都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第四段:利用功勋进行有效的团队建设
功勋也可以成为团队建设的重要工具,鼓励员工之间的协作和竞争,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统一意识。通过对员工的奖励和表彰,管理者可以激发其竞争精神,提高员工之间的互动。同时,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将员工分组,让他们在团队或小组中合作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信任。
第五段:结论
有了对功勋的深入理解,管理者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它,促进员工个人和团队的发展。通过将功勋作为评估员工价值和潜力的工具,管理者可以更好地评估员工的贡献,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工作计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在奖励和激励上下功夫,将员工的潜力最大化发挥。最终,通过将功勋作为团队建设的手段,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还可以促进团队的整体发展。
运用到中句子篇三
当村里的巫师为他洗礼给他取名诺亚时,人们并不觉得这名字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孩提时代起,诺亚就显得与众不同,人们都相信他会成为一个非凡的人。所以,当他度过青少年时代进入成年后,变成了一位苦行人,几乎没有人感到意外。人们都为之拍手称道,包括他的亲人。
后来,诺亚离开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在一座远离家乡的高山上隐居了下来,开始了他的默念和祈祷修炼生涯。对于他的祈祷和虔诚,民间流传着一部圣徒传奇式的故事。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名字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地被淡忘了,因为许多知道他、听说过他的人都已经相继离开了人世,而更多的原因则是出于人们喜新厌旧的天性。
尽管如此,诺亚依然在执著地向上帝祈祷,不管人间的世事变迁,也不管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及最后的结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这样,诺亚在这座巍峨的高山上全身心地默默祈祷着,一晃就是80年。就在诺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之时,从天堂里飞来了一老一少两位天使。他们说,由于诺亚虔诚的祈祷,上帝决定派天使将他带入天堂。
“进入天堂有什么标准吗?”诺亚问。
天使告诉他,上帝没有规定任何标准。也许就因为做了一件善事,上帝可以让最可恶的罪人进入天堂;也许就因为做了一件坏事,上帝也可能会把最圣洁的好人打入地狱。“他让谁进入天堂可能出于某种理由,也可能不需要任何理由。”年长的天使答道。
“那么,根据上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会被送往何处呢?”诺亚问。
“天堂。”年轻的天使不假思索地答道。
“可我要求上帝对我这么多年来在这座高山上所做的一切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年迈的诺亚提出请求。
两位天使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年长的天使告诉年轻的天使即使是那些先知们也从来没有乞求过公正。“他们总是乞求上帝的怜悯,乞求他的祝福,乞求他的宽恕,可从来没有向他乞求过什么公正呀。”
“我只是个凡人,先知怎么能与我们凡人同日而语呢?上帝选择了先知,而我选择了上帝。我祈祷,是因为从前没有人祈祷过……我想要的是神圣的公正,而不只是匆匆地进入天堂。”诺亚仍固执己见。
“除了进入天堂,你还想要什么?”年轻的天使迷惑不解地问。
“那要由上帝来决定。上帝是公正的。”诺亚答道。
他究竟是想见摩西这样的英雄还是什么别的呢?年轻的天使苦思冥想仍然不得其解,而年长的天使却显得很平静。两位天使向天堂飞去,但很快又飞了回来。
“是否还让我进入天堂?”诺亚问。
“是的,由于你的祈祷,你将会升入天堂。不过,在进入天堂之前,上帝将按照你的请求,给你一个神圣的公正。”年长的天使低声说道,然后,他看着年轻的天使。年轻的天使接着对诺亚说道,“是啊!你在这座山上站了80年,现在,为了神圣的公正,上帝决定让这座山在你的身上站80年。”
运用到中句子篇四
舌战偷渡法(设问法)。使用该法,关键是在设问时要把辩论的目的深藏不露,绝不能让对方察觉设问的真正意图。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让对方在尚未了解发问意图的情况下予以回答,只要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下个问题就由不得他不回答了。等到对方自觉难以自圆其说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种使对方处处被动、自打嘴巴的战术,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辩论手段。
间接否定法。此法运用应注意两点:1.双方观点势不两立。2.己方观点应有理有据。在辩论中不要直接把矛头指向对方的错误观点,而是若无其事地将对方的错误观点搁在一旁“置之不理”,郑重地从正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充分论证。
示假隐真法。现今“当庭举证,当庭质证”的庭审方式,无疑为这一辩术提供了广为运用的空间。运用此法时,就是要先举与本案无关的事实证据,运用掩盖真相或本意的语言技巧,形成对方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突然出击,拿出自方真实有利的证据或观点,致对方于被动、措手不及。
归谬法。此法是一种辩论性、反驳性很强的庭审辩论方法,它是形式逻辑的归谬法在法庭辩论中的使用。运用此法就是先将对方提出的论题(或观点)假设为真,然后从这个假设为真的命题推导出一个或一系列荒谬的结论,从而得出原论题为假。这种推导得出的必然性结论,容易被接受,从而获得较好的辩论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运用到中句子篇五
在组织管理中,功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出的贡献和成就。如果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员工的功勋,那么其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会更加顺畅。但是,如何真正地运用功勋,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将功勋运用到管理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重视员工的劳动成果
在一个组织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高调的员工,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成果展现出来并受到表扬。如果管理者能够重视这些员工的劳动成果,那么这些员工就会更加有动力去完成他们的工作,并且为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刚加入公司时我还是一名新人,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地掌握了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做出了一些贡献。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和认可这些成果,并给予我表扬和鼓励。这种方式激发了我的进一步热情和投入,从而让我的工作更加出色。
第三段: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个员工的低调和沉默并不代表他的工作和成果不被重视。有些员工可能没有机会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功绩,但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如果管理者能够注意到这些员工的无声付出,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那么就会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升到最高点,使他们更有动力投入到工作中。
这也是我的收获之一。经常会有情况,大家一起做了很久却没有黄金成果,这时管理者并不会因为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就将我们绊了。反而在会议中表扬了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谈到我们的突破口在哪里,需要关注哪些地方。这让我感到很温暖,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归属感,更加努力去为公司创造贡献。
第四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员工而言,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能够使他们更有动力去进一步展现自己的能力。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开始的设计原型、MVP版本初级计划、到后续耳熟能详的开发中央,总是考虑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具和体验。这些鼓励和支持并不一定是肯定和补贴,它们可以是指导和计划的优化,这也是管理者运用功勋的最好方式。
第五段:建设共同发展的平台
最后,我认为管理者应该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这些机会可以是如培训课程、技能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如果员工看到公司倾向于他们的职业生涯,那么他们将更有动力去投入到公司的整体工作中。
总之,运用员工的功勋和经验是一个管理者在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贡献和积极性,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激励和支持员工,在组织中创造更加积极向上和富有成效的工作环境。
运用到中句子篇六
1、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2、有一种爱叫无缘,不是不爱而是没有缘分,也有一种爱叫成全!去成全别人也成全自己。
3、生如夏花、谁来订阅我的忧伤。你说的未来是我触不到的风景。我的离开成全了谁的海阔天空。
5、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6、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7、请珍惜你身边默默爱你的人。或许,有一天当他真的离开了。你会发现,离不开彼此的,是你,不是他。
8、如果没可能了、那么继续旳就只是敷衍而已。
9、爱情就像两个拉皮筋的人,受伤总是不愿放手的。
10、我倔强的不愿屈服,换来的却也只是伤痕累累。
从此我的世界不再有你。
心碎了无痕,我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感动不了你。
11、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
12、彼岸花,花开无叶,叶生无花,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
13、其实,我一直都站在你身后,只是在你转身的时候我蹲下了身子,就一呼吸间的距离,你却看不到我。
14、真心离伤心最近。
15、明知刚开始就错了,错在爱你太深,错在这一生中仅想要跟随你一起走,在一生一世中你是我惟一深爱的人。
16、梦已逝,心已碎,留下只是在为离开做准备。
17、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18、人世间最大的寂寞不是形单只影;也不是身处人潮,举目无亲;而是琴瑟共鸣,却非相和之曲。
19、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20、不是真的习惯拒绝,而是怕一旦牵手了,再回到一个人时,受不了那份寂寞与悲凉,不曾拥有,就不怕失去。
21、相爱却不能相恋,相恋却不相爱。既相爱又相恋的我们却不能相守一生。
22、你的心就是我的海角和天涯,我不能去得更远。我们此生共赴天涯海角,不是游走一个地球,而是人间相伴。
23、蓝色的`窗帘,玻璃般的心,对你透明,却容易伤心。
24、我喜欢你,我一直在那等你,我每天在祝福你,我无时无刻想念你,而你收到了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拥有你,我也不知道你喜欢谁,或许,落叶就是我的转世吧!
25、不要为旧的悲伤,浪费新的眼泪。
26、心已死,泪也干,不堪回首魂亦牵.梦惊醒,不了情,往事如烟挥不去.亦虚亦实,亦爱亦恨,叶落无声花自残.只道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无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7、如果没有一千年的等候就不会有今生短暂的邂逅,也许还要一千年的相守才能换来今生的携手白头!
28、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29、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30、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31、当我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
32、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象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成热泪。
33、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35、在你过去的生活中,你伤害过谁,也早已忘记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你。他决不会记住你的优点,而是记住你对他的伤害。
36、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早已已经忘记了。
37、心,在等待那淡淡的美丽.雪却冻结着心的跳动...爱因为心的冻结而死去!
38、只不过刚好伤心不已,只不过刚好决定放弃,只不过刚好忘记哭泣,只不过刚好遇见你。
39、如果爱你是在伤害你,我选择喜欢你。如果喜欢你是在困扰你,我选择离开你。如果可以用我的一切来换你的今生的幸福,我愿意付出所有一切只因我爱你!
40、如果石头也会流泪的话,我想做一颗顽石靠在你心里哭泣,至少,还可以感受到你的温度。
41、曾经的梦碎了一地,捡起,努力拼凑,而后又碎,再捡起,拼凑,直到有一天再也拼凑不来...
41、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42、十字路口,我们分着走。你走我的泪,我走你的恨。
43、当一份感情不属于你的时候,它根本也对你没有一点价值,所以你也不必认为它是一种损失。
44、我喜欢你,很久了,等你,也很久了,现在,我要离开,比很久很久还要久
45、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运用到中句子篇七
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佛陀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等弟子,在古印度的舍卫国,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谈论的主题就是“如何修证成佛”。这场对话被记录下来,流传翻译到中国,它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属于般若思想的经典,就经题来看。所谓“金刚”,其实本意是一种矿物名,在这里引用,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用来比喻般若智慧如金刚一般,能破除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第二种解释是将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比喻成金刚,坚固难断。
所谓“般若”,是一种智慧,破除一切执障而圆悟真理的大智慧。
所谓“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这部经的名称用白话简单来说,就是用无坚不摧的锋锐的般若智慧,来破除凡夫的一切烦恼执着,破除一切无明执障而到达究竟圆满的彼岸。
《金刚经》历来被人们看成是一部非常深奥的经典,同时也广受人们的喜爱。
从姚秦的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到唐朝的义净法师,在这三百年间,总有六种《金刚经》的译本。其中以罗什法师的译本最具特色,最吸引中国人的风格。无论在语言的简练流畅,还是内容的忠实程度,其他译本都不能与之媲美,这才使它至今仍独步于教界。
《金刚经》在中国不管是教界还是学界,对它都是非常的喜爱,比如一些文人们爱其文字优美而去读诵,像一些爱好哲学的人们仰慕它的哲理丰富而去研究。在中国佛教界内部的弘扬也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被誉为是修行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尤其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据说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豁然开悟的。
本经在民间也很受欢迎,普通信徒也以读诵《金刚经》为日常功课,并从中得到受用。
那么,《金刚经》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它把如此甚深的般若思想经典,却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作为他的发起因缘,这也是我今天要选“《金刚经》的生活实践”这个主题的原因。
下面分为三点来讲述今天的主题:
第一点:简单介绍《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第二点:以朴实生活为修行的起点
第三点:以《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作为我们生活实践的核心内涵。
首先第一点:简单介绍《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金刚经》是一部表述般若经典思想的核心代表作,整部《般若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在阐述缘起性空的教义,这也正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在《金刚经》中处处可以体会到缘起性空的般若之理,如《金刚经》最后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如经文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说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是虚妄不实的,如同梦、幻、泡、影、露、电一般。因为这一切都是缘起的,既然是缘起的,那必定是性空的,这缘起性空的般若思想,就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思想对我们学佛来说,非常重要,如《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密,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密。”又如《大般若经》中说:“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母,能生諸佛。攝持菩薩。”
如此重要又如此甚深的般若思想,但在《金刚经》中却以日常的朴实生活来作为他的发起因缘,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接下来第二点所要谈的“以朴实生活为修行的起点”。同时也是修行的重点。
第二点:“以朴实生活为修行的起点”。
我们知道,世间上的一切技能,都可以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佛法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将高深的佛法理论,运用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那么,佛法将失去活泼的生命力。在这段经文之中,佛陀就是以自身为表率,示现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处处都可以展现佛法最尊贵的般若之光!
据《传灯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公案:当年马祖道一年轻时在南岳坐禅,但苦修禅坐而无法开悟,其师怀让禅师为了点化他,前去相问:“你坐禅图什么呢?”道一说:“图作佛。”於是,怀让禅师就拿砖在他面前的石上磨,道一诧异的问:“你磨砖作什么呢?”怀让禅师说:“磨作镜。”道一顿时觉得好笑:“磨砖岂能成镜?”怀让禅师不失时机地反问他:“磨砖不能作镜,坐禅又岂能成佛?”道一又问:“那应该怎么办?”怀让禅师进一步开导他说:“如果一个人坐一辆牛车,假如车突然停下来,那你应该打车还是要打牛?”马祖道一当下就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我们平常修行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总是把修行局限在某种固定形式上,却不知道其实修行就在修我们的一颗心。那么,如何修这颗心?这里告诉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修持,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才真正显现我们内心的烦恼,也只有在日常中才真正显现我们凡夫的一面,当真正烦恼现前的时候,才是修行的最佳时机,这也就是《金刚经》以日常生活为发起因缘的目的所在。
古大德也常说:“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
在古代禅者的修道中很重视将修行落实在简朴的生活中,落实在平凡的日常作务中,从吃饭、穿衣中体会道,从采茶、砍柴中体会道。
因此,当你请教禅师们如何修道时,他会告诉你:吃饭、睡觉、喝茶……但禅者吃饭、穿衣不同于我们一般人。凡人吃饭不好好吃,挑挑拣拣;睡觉不好好睡,百般思想,碾转反侧。而禅者吃不住吃相,穿不住穿相,处处随缘,处处自在。
那么,既然说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修行,那我们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如此甚深的般若智慧呢?这是我接下来第三点所要谈的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作为我们生活实践的核心内涵。
第三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禅宗的六祖惠能,就是由听闻《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可见,“无住生心”是般若法门修行的精要。
无住是相对执著而言。我们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执著,凡夫执著身体、家庭、财富、名誉、地位等等。
这里我们不妨对世人的生活作个透视:每天从早上起床开始,无非是吃饭、上班、下班,有家庭的人还要操持家务、教育孩子,此外的时间,可能就被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占据了。由于长期对外境的攀缘,逐渐就会对外境产生依赖,然而,就会不断的引发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种子,造种种业,使内心失去和谐与清净。甚至唯有在外境的刺激下,内心才会感到平衡和充实。因此,尽管现代人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无聊和孤独失落。
而《金刚经》的无所住的修行,就是叫我们破除对外界种种的执著,时时要如实的观照我们的一颗心,要时时防止自己不要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经也告诉我们:在度众生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样才能广度无量众生;在布施时,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如此才能成就无限功德;菩萨在庄严国土时,同样不能住庄严国土相,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正如维摩诘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过的就是一种无住的生活。
我们虽然也在修行,但往往不懂得如何用心,由于我们对内心以及外界时时执著,时时抓着不放,所以,总是被种种事相所转,无法突破。正如《坛经》中六祖慧能大师对一个叫法达的和尚所说的“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解,与义作仇家”一样的道理,如果不懂得破除内心的执著,看破内心的真相,那就像法达和尚一样,既使诵了三千多部的《法华经》又如何呢?当他见到慧能大师的时候还不是一身贡高我慢的心。
所以修行,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用心?而《金刚经》的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给我们指出了如何用心之道。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人世间的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种种,又怎能奈何我们呢?那时,我们就能达到如同“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那种境界。
所以《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活,就是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解脱生死之道。无住生活,实是一种最为美满的生活。不住相的修行,能使我们消除心灵上的负担,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更能使我们增长智慧,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
以上三点是我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述《金刚经》的教义,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点,那就是如何将《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将它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南,来破除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执著,如此,我们的人生才是最为完美的人生。最后,愿大家都能从《金刚经》中彻见本来面目,圆满无上菩提。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空理
《金刚经》所说的真空,不是世间一般所谓空空如也的空。一般人的观念是把空有分成二边,凡是有的东西你不能说空,凡是空的东西你不能说有,这种空有对待的空并不是《金刚经》所说的空。《金刚经》所说的空下面有两个东西,一是“有”,一是“无”,而“空”统一了“有”和“无”。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之内绝对没有“空”,“空”之内绝对没有“有”。但在《金刚经》内所说的“有”和“无”,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皆是同样的东西。有无只是空的二面而已。
用我们的拳头来作譬喻,握拳时明明有个拳头在,但当五指伸开,拳头又在哪里里呢?明明看到的拳头现在却没有了。你说没有吗?可是五个指头合起来一握,又是一个拳头在这里。所以《金刚经》说有无是一件东西,有的就是无的,无的就是有的。
《金刚经》讲空,是要说明世间没有不变性的东西,没有实有性的东西,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所谓空者,实在就是因缘的意思。
空,是很难明白,很难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么呢?
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空,用具体的比喻,空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空。因为阿弥陀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就叫做空。拿阿弥陀佛的名号来说,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具有无量的意义。比如我们佛教徒的嘴边可以常常挂着一句阿弥陀佛。看到王先生打从前面过来,马上就说王先生阿弥陀佛,表示:嗨,王先生你来了。早晨在路上遇到李先生,就说李先生阿弥陀佛,表示:李先生你早啊!又如我们到人家家里作客,告辞时就说:嗳,我要走了,阿弥陀佛;表示各位再见了。看到人家跌倒了,哎呀!阿弥陀佛;表示关心别人。看到妈妈打小孩,甚至看到杀猪、杀牛、杀羊,唉!阿弥陀佛!表示怜悯同情。人家给我东西,表示谢谢,口中就说阿弥陀佛。
这句阿弥陀佛涵义非常广,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一切言词,这个空,就如阿弥陀佛,把什么都包括了。譬如皮包空了才能装入东西,车厢空了才能载运乘客。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口腔不空就不能吃东西,毛孔不空人会死亡,人要有空间才能生存活动。阿弥陀佛就是空,所以才能包含广大无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空。所以说:“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有的人害怕谈空,天也空,地也空,世事皆空,儿女皆空。糟糕!这么一来什么都空空的,我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出家人,虽然出家无家,但又处处可以为家。没有儿女不要怕,只要你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皆可做你的儿女;没有财产不要怕,只要你肯发心,天地万物皆是你的财产。只要你能与空相应,就能与真理相应。不要以空为没有而害怕,正好相反,因空而有,因空而在。只有生活在虚空中才能拥有天地万物。所以《金刚经》要我们生活在无住的境界里,才是真正的依空安住。
有一段时期,我稍体验到空的生活意义。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来到台湾。由于我是在兵荒马乱中匆匆忙忙挤在人群中出来的,所以初到台湾身边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的一双木屐穿了两年,连底也见地了。仅有一件短裤,一直穿了二、三年。在这没有半点东西的生活中,各人处理的方法就不一样。同参中有的出去做佛事,有的赶法会,回来时就一包一包的带回来,他们的生活就不再艰苦了。当时我要一张纸一支笔写文章都很困难,但我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别人都认为我很可怜,但我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穷,一点也不觉得痛苦。
但是为什么我能感觉充实而又快乐呢?这就要感谢佛法,感谢般若的空性了。因为我的思想和观念,认为出家的福德因缘,是非常殊胜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是由佛法栽培成的,使我体会到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诸佛菩萨的希望相应,在般若的空性中,我们富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实在一点也不孤单,一点也不贫穷啊!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实,而精神上的充实,是须靠佛法和般若空理来印证的。
运用到中句子篇八
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2、忘记一个人,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每个人的电话本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你永远不会打,也永远不会删的号码;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你永远不会提,也永远不会忘的人。
3、有时候我们有些近视,忽略了离我们最真的情感;有时候我们有些远视,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一辈子真的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所以,对爱你的人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今天是你的枕畔人,明天可能成了陌路人,如果这辈子来不及好好相爱,就更不要指望下一辈子还能遇见。
4、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5、没有谁和谁是天生就注定在一起的。一辈子其实不长,能遇心爱的人,是多么幸运的事,为何不紧握着他的手呢。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并不丢人。心里明明知道,除了他外还会有更优秀的人出现,可是一个人不能这么贪心的。一颗心需要另一颗心坦诚相待,这样才可以幸福。
6、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是真的不能割舍的,只有愿不愿意舍不舍得。
7、爱错了人,每天都是愚人节;爱对了人,每天都是情人节。
8、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9、如果你哭,你只能一个人哭,没有人在意你的懦弱,只有慢慢选择坚强。如果你笑,全世界都会陪着你笑,你给世界一缕阳光,世界还你一个春天。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寂寞中行走,在孤独中思考,不要期望他人解读你的心灵,认同你的思想,要知道,你只是行走在世界的路上,而世界却给了你全部天空。
10、不是眼泪就能挽回失去;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付出;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不是善良就可以受到庇佑;不是所有表情都要写在脸上;不是任何人都理解你。所以,面对生活中偶尔的不如意,我们要学会坚强的微笑。难过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很好、很开心;失落的时候,笑着对自己说,没事的,一切总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