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汇报是对某一特定情况或事件进行详细陈述和说明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请大家注意,范文仅供参考,具体的汇报内容和形式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一
报告,中文字[释义]动态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近期工作成效。
(二)近期工作举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做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我们乡饮乡党委认真按照上级部署,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作事关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多策并举,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近几年来,从乡党委、政府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乡15个行政村,5万元以下的全部转化,10万元以上的2个,占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机动地承包及闲置院落租赁。全乡15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有的村高达150多万元,全乡债务总额为1158.9万元,平均每村77.3万元。债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原来集体办企业亏损,公益项目建设投资,应收未收而借款等产生的,各村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化解村级债务。主要是拍卖闲置资产还债,债权户或单位协商降息或停息等办法。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
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我乡争取到了高标准良田项目。项目总投资1280万,在基地安排上,我们重点选择了崇化村、沙河村等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带动其发展。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一方面,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用政策推动。对成绩比较突出、年年都有新发展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
生长期间管理技术指导,西瓜销售服务,通过合作社经营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
二是盘活闲置资产增收。乡里针对行政村合并以及各村小学设置调整后出现的闲置院落,进行集中清理,指导各村采取拍卖、承包等方式盘活变现,增加集体收入近万元。金马村把闲置院落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把原金马小学以每年2000元的租金租赁给恒新鞋业公司,安置闲散劳动力60多人。利用原东金马村委院搞玉米秸秆加工,以房屋入股分红,年增加收入4000元。崇化村对荒滩、荒沟、场院等进行开发整理,新增土地面积50多亩,全部承包到户,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000多元。
三是培育“绿色银行”增收。植树造林是一项投资少、效益稳、易于操作管理的好路子。特别是乡饮目前已发展速生丰产林3万多亩,群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程度比较高。我们充分发掘和做好丰产林这篇文章,在完善道路林网,探索绿化权拍卖,责权利划分等方面深入进行探索研究,走出一条以林生财的成功路子。南赵村丰产林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其中集体所有500亩,可实现林木产值2000万元。并且积极搞好道路绿化,全村栽植树木20000多棵。树木由集体栽植,拍卖到户,群众管护,集体分成。目前已拍卖树木3000多棵,增加集体收入3万多元。
目输入乡农业财源项目率,积极申报,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八官村、崇化村、南赵村等7个行政村联合对上争劝村村通”自来水项目资金55万元,抗旱资金5万元。
五是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增收。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一轮驻地规划建设已经启动,城镇的扩规、扩容、改貌、升级,使得土地日益紧张。为此,乡党委推进合村并点,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乡饮村充分发挥驻地村的区位优势,以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为突破口,以市场化运作和管理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多元化投资推进驻地开发建设。去年以来,先后吸纳社会化城建资金3000余万元,开发建设面积6万多平方米。乡驻地食品站、蚕茧站、供销社、农具厂、兽医站、人民会堂、中心幼儿园、沿宁曲路商业开发、卫生院沿街门诊楼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既盘活了大量闲置建设用地,又提升了驻地城镇化水平和承载发展的能力。
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历史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我乡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乡村工业项目少,农业发展不均衡,又加之可用资源基本没有,形成了工业项目少、农业底子雹可用资源无的局面,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从主观上讲,干部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畏难发愁等也是主要原因。
村级支出主要有干部工资、五保供养、独生子女优待费、干部培。
训、报刊征订、办公费用等。要维持村级运转,2000人以下的村每年约6万元,2000-3000人为9万元,3000人以下10万元,我乡2001年实行并村,村级规模大幅度增加,2000人以下的3个村,2000-3000人的10个,3000人以上的2个,大部分村面临入不敷出的状况,组织运转受到很大影响。
我乡现任村干部共109人,其中支部书记15人,支部书记报酬。
8.6万元/年,乡财政采劝一卡通”统筹发放,其他村干部报酬23.43万元/年,村级自筹发放。退休村干部共114人,报酬10.7万元/年,村级自筹发放。另外,乡党委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为村五职干部及时办理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加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制度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群众公布集体经济收入和开支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取得群众的支持。
二是积极推行村级财务由乡代管、村级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由农村财务“双代管”办公室对全乡村级财务进行统管,实行一月一审帐制度,严格控制村级消费性支出,保证村里的资金管好用好,提高村级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健全内部管理和民主理财机制,实行重大项目民主监督决策制度,避免出现投资失误,实现投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16年我乡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共85.6万元,平均5.7万元/村,
都能够足额到位发放到村,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干部工资、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办公费、五保户供养等。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意义重大,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是进一步增强各级对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列入考核目标,形成发展壮大集体的良好氛围。
二是出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因地制宜,分类对待,逐步建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三是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
四是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机制,依据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比例,逐年加大对村级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切实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五是协调金融部门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给予贷款方面的资金支持,缓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资金的“瓶颈”问题。
乡饮乡党委。
2016年1月13日。
按xxx的工作安排,xxx认真组织xx、xx,收看xxx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题讲座,现将有关收看情况汇报如下:
xx年x月x日上午x,xx组织xx、xx等xx余人,在xx会议室远教视频分会场认真收看xxx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题讲座。
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后,认识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矗下一步要结合实际情况:一是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二是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进一步完善议事机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三是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xxx。
xx年x月x日。
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3,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官庄甜瓜基地、北孟棉花基地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棉花种植面积15000亩,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魏化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展现的良好态势和前景,各村更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渠道和本村特色农产品两个优势,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经营体系,逐步迈出了服务创收的路子。
一是与供销社合作的三农服务创收体系初见成效。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2万亩,农民对农资和农机服务的需求量大,而购买渠道分散。村两委自身担负着为农服务的职责,却无资源和能力服务。市供销社一方面具有质优价廉的农业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具备国有单位的诚信和公益性。基于此,我镇借助市供销社的“公办”金字招牌和优质农业服务平台,以各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通过在耕、种、收管理等方面,给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的多赢。3月7日,我镇与市供销社签订了共建农村生产流通体系战略合作协议,3月29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高官寨分会挂牌成立,确定了先期建设的五个合作试点村。作为其中之一的魏化林村,投资5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农资年销售收入可达92万元,日用品年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通过利润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8万元。下步,该村将把村内1500亩耕地交付合作社经营。村民每年在获得土地补偿外,还可到供销社打工赚钱。柏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将实现500亩有机韭菜的规模经营,村集体在与供销社合作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将专门设立由集体管理的韭菜专营店,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促进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二是以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效果凸显。东安村通过流转。
土地100亩引进金农夫示范园,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1万元;徐寨村通过流转450亩土地,拟招商建农业生态园,每年仅土地收益一项收入可达10余万元;新黄村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可节约耕地190亩,土地复耕承租后,常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效果显著。官庄村通过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种植和甜瓜市场管理,今年仅甜瓜市场一项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达25万元;罗家村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奶农提供统一防疫、统一售奶,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村集体可创收约5万元。除此之外,我镇付家、胡家岸等村也纷纷成立合作社,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创收。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获与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二
如下: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群众、致富群众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基本要求。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x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成立领导小组。
1、政策引领、加大扶持。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困扰我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党委、政府认真总结经验,经过多次调研,客观分析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持以土地流转形式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
2、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今年初,我镇针对薄弱村各自的特点和潜力,以市场化经营理念为指导,科学研究和制定适合本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一个村打造一个品种、一个品牌,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多方帮扶,分类指导。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镇各办所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发挥专长,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全力帮扶。今年,镇党委协调和组织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并选派**多名懂经营,作风过硬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村开展工作,积极引导村组干部拓宽视野,挖掘自身优势,瞅准种、养业,发展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经济戏的良好局面。
4、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加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在厉行节约,增加积累,难点在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各村都注重加强价值形态的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搞承包或租赁时,在要求承包租赁者维护好集体固定资产的同时,我镇还建立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每年从收取的承包费或租赁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以保持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形态,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三
xx市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农业合作化道路,推动村党支部站到集体经济发展第一线,探索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创新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集中投放基层,并以村党组织为主渠道承接落实,让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有资源、凝聚群众有抓手。目前已有xxx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xxxx名群众入社,带动集体增收x亿元、群众增收超过x亿元。
一是针对党支部要不要领导集体经济、怎样领导集体经济的问题,组织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动员,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地制宜走合作化道路的共识。树牢党支部统领合作社一切工作的鲜明导向,既管党建又管发展,通过经济手段和利益联结,重建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基层党建全面融入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和农民共富中。
二是针对上级部门与农村基层信息不对称,涉农资金项目供给与需求失衡问题,充分发挥回乡工作队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通过回乡干部走访调研、向村委反馈项目清单、召开党员大会确定、上报镇党委统筹投放项目、汇集上报县级组织部门等五个环节,推动“下情上达”。由县级组织部门牵头成立议事协调机制,向各部门征求项目投放意见,协调各部门整合资金项目,达成一致意见后,落实专人与有关涉农部门对接,确保“上情下达”。
近三年来,各村级党组织共上报各类建设项目需求1.52万个,达成一致意见建设项目1.18万个。三是市财政投入x亿元作为注册资本金,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3亿元配股给全市xxx个村,确保村村做股东、村村有收益。将xx家市属涉农国资企业并入村投公司,把部分涉农股权和经营权等国有资产划入村投公司,并将村级闲置固定资产、未承包到户的山林水土和所有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到村投公司,目前村投公司总资产已近百亿元。立足市场化运营定位,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资源资产、新兴农业等项目开发建设。通过财政资金配股分红、村级资产资源入股分红、合作开发项目分红,以及对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予以补足等方式,实现收益共享,带动村集体稳定增收。2021年,村投公司为全市xxx个村各配股分红x万元,并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的x个村兜底保障xx万余元。
一是坚持合作社姓党,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领办合作社全链条、全过程。在没有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由党支部书记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先以集体资产注册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再吸纳群众和社会资本入股。坚持理事长在党,把“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写入合作社章程,发挥党支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坚持决策权听党,明确合作社中集体占股为“金股”,确保集体股否决权和决策权。
二是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思路,建立统一筹措、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投放、统一监管机制。制定《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组织涉农部门开展资金项目整合,梳理出可统筹整合投放到村资金项目68项,统一纳入项目库,形成“资金池”。根据预算资金规模和项目任务,制定出适合村党组织承接的统筹资金使用方案和流程图。建立适合村党组织承接的统筹资金立项审批平台,优先向脱贫攻坚一线、示范带(点)、特色产业区域等进行捆绑投放。在充分征求部门、村党组织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集中投放的项目、具体地点,推动各级资金、资源、项目统一下放到村。建立统筹整合资金实时动态监控机制,建立资金总台账,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实行精细化管理。
三是推行“乡村共享驿站”撬动集体经济发展。结合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市推行“乡村共享驿站”项目,唤醒农村集体“沉睡”资源。共享驿站一般选址村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或人流量大的村级闲置集体建筑、建设用地,由市、镇、村三级协同共建,市级定方案、镇级出补助、村级抓建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项目所有者,引进电子商务、银行、通讯、保险、快递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型企业,目前已与海峡人才市场、邮政、电信等10余家企业签订驿站入驻协议。委托国有企业做好涵盖人员培训、项目推介、商家管理的总体运营管理,并从本村择优挑选部分经济能人担任“轮值站长”,负责日常运营。将租赁收益和营业提成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入驻商家根据营收情况与村集体按比例分成,每个驿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10万元。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明确领办标准,建立章程文件统一把关、重大项目统一评估、大额支出统一审核、社务统一公开等“六统一”运行机制。注意协调集体、农民和社会资本的关系,优化组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明确单个社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20%,集体占股不低于10%;合作社收益除提取5%—10%公积金用于自身发展外,全部按股权返还村集体和群众;采取土地置换、股权赠与等方式,鼓励吸收贫困户和老弱病残群众优先入社。在全域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联合若干村建设党建融合发展区,由融合发展区党委领办联合社,通过更大范围联合,增强规模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由村党组织作为主渠道集中承接各类统筹整合投放到基层的资金项目,实行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制,由村党组织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型资金和项目特点,由村党组织主导协调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或群团组织承接实施。对各级财政支持的200万元以下的农村公益类项目,原则上由村党组织承接并优先安排合作社作为建设主体。对农业产业类资金,由村党组织牵头,建立种养殖基地或农产品加工基地,承接上级统筹整合资金,近两年已整合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奖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等各类资金1.7亿元,投放到村级农业示范园(点)。建立项目建设督导制度,通过党建巡回督导、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推进实施。项目建成后,由村党组织负责跟踪维护,保证项目长期运行。
三是选派“治村导师”为乡村振兴聚合力谋发展。从“书记主任“好搭档”等优秀村干部中,挑选“治村经验丰富、党务工作熟悉、带领致富有方、村务管理规范”的人员担任治村导师。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组织治村导师开展“组团巡诊”,举办“乡村振兴”论坛280多场次,指导经济薄弱村厘清发展思路。组织市直部门与全xxx个村结对,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的原则,逐村确定发展路径、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济合同,规范开展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深度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源,探索发展异地置业,在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建商铺等房产项目,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使用,增加集体经营收入。推动企业出资金技术、村街出土地劳力合作创办企业,在固定收益外增加村民务工收入;推动强村与弱村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优势互补、组团发展。
四是强化配套措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项目配套,支持村集体参与实施土地整改、田间道路等涉农项目,因村匹配发展项目和路径。强化资金扶持,市财政按照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全覆盖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对集体经济收益排名前20位的给予1万元/村奖励;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开展“政担银企户”财金互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担保及3—5年利息补贴。强化人才支持,回引65名党性意识强、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优秀农民工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或管理者;推行“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团队服务模式,分片区常态开展规划指导、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等巡回服务。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五
按xxx的工作安排,xxx认真组织xx、xx,收看xxx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题讲座,现将有关收看情况汇报如下:
xx年x月x日上午x,xx组织xx、xx等xx余人,在xx会议室远教视频分会场认真收看xxx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题讲座。
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后,认识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矗下一步要结合实际情况:一是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二是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进一步完善议事机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三是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xxx。
xx年x月x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六
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3,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官庄甜瓜基地、北孟棉花基地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棉花种植面积15000亩,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魏化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展现的良好态势和前景,各村更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渠道和本村特色农产品两个优势,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经营体系,逐步迈出了服务创收的路子。
一是与供销社合作的三农服务创收体系初见成效。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2万亩,农民对农资和农机服务的需求量大,而购买渠道分散。村两委自身担负着为农服务的职责,却无资源和能力服务。市供销社一方面具有质优价廉的农业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具备国有单位的诚信和公益性。基于此,我镇借助市供销社的“公办”金字招牌和优质农业服务平台,以各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通过在耕、种、收管理等方面,给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的多赢。3月7日,我镇与市供销社签订了共建农村生产流通体系战略合作协议,3月29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高官寨分会挂牌成立,确定了先期建设的五个合作试点村。作为其中之一的魏化林村,投资5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农资年销售收入可达92万元,日用品年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通过利润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8万元。下步,该村将把村内1500亩耕地交付合作社经营。村民每年在获得土地补偿外,还可到供销社打工赚钱。柏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将实现500亩有机韭菜的规模经营,村集体在与供销社合作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将专门设立由集体管理的韭菜专营店,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促进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二是以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效果凸显。东安村通过流转。
土地100亩引进金农夫示范园,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1万元;徐寨村通过流转450亩土地,拟招商建农业生态园,每年仅土地收益一项收入可达10余万元;新黄村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可节约耕地190亩,土地复耕承租后,常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效果显著。官庄村通过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种植和甜瓜市场管理,今年仅甜瓜市场一项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达25万元;罗家村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奶农提供统一防疫、统一售奶,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村集体可创收约5万元。除此之外,我镇付家、胡家岸等村也纷纷成立合作社,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创收。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获与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七
县委常委班子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和“关键少数”作用,在贯彻执行规定各个方面躬先表率,确保干在实处、做好榜样、走在前列。县委常委班子每次民主生活会,均对照检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七项规定情况,研究加强作风建设措施,引导全县领导干部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干事创业、振兴发展上。
(一)加强调查研究。县级领导带头提高调研实效,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坚持县委常委联片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乡镇(街道)、1个村(社区)、1户贫困户、1户企业、1个重点项目,力求做到倾心听民情、倾力解民忧。坚持统筹安排调研活动,不搞重复调研和层层陪同,20xx年省、市领导到调研共计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安排陪同人员;县委主要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和指导工作共计4次/天,一律轻车简从、没有接受安排宴请。
(二)规范办会办文。坚持通过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和现场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明确要求县级部门召开本系统全县性工作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20xx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县性会议x个,取消或合并召开全县性会议x次。严格前置审核,减少要点类、配套类和分工类方案文件,20xx年累计印发县委文件、县委办公室文件分别比上年减少x%,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文件比上年减少x%,进一步提高了发文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了政令畅通和工作高效、协调运转。
(三)精简活动安排。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一律不出席未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的各类剪彩、奠基、颁奖、揭幕和纪念会、表扬会等活动。科学安排出差计划,对出差天数、人员规模、住宿餐饮等环节严格把关,党政人员出差控制在每年核定的指标范围内。规范整合考核项目,精简考核内容,加强统筹整合,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负担。20xx年底,县委、县政府将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宣传、统战、综治维稳等8项工作统筹整合进行考核。
(四)改进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严格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需要报道的,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数量、字数和时长,对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实行了总量控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突出民生和社会新闻,增强传播效果为导向,选取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角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新闻事实,20xx年,新闻网、《今日》等媒体刊(播)发民生类新闻占比明显增加。
(五)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中央、省、市、县相关规定,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安排接待活动,“三公”经费支出比去年下降5%。坚持在机关食堂就餐,不上高档菜肴和烟酒,并按规定缴纳餐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严格执行办公用房、住房、用车、交通、休假休息等方面的待遇规定。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持为政清廉、秉公用权,严格管理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始终保持和维护良好形象。
(六)倡导主动作为。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扎实深入开展“走基层”“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主动作为抓具体、抓协调、抓落实,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充分发挥了激情奉献的表率作用。特别是立足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市委“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丰富发展战略谋划,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定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八
村庄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通过合作和联盟,利用其所有资源要素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九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农村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群众、致富群众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基本要求。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x镇党委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成立领导小组。
1、政策引领、加大扶持。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困扰我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党委、政府认真总结经验,经过多次调研,客观分析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持以土地流转形式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
2、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今年初,我镇针对薄弱村各自的特点和潜力,以市场化经营理念为指导,科学研究和制定适合本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一个村打造一个品种、一个品牌,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多方帮扶,分类指导。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镇各办所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发挥专长,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全力帮扶。今年,镇党委协调和组织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并选派xx多名懂经营,作风过硬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村开展工作,积极引导村组干部拓宽视野,挖掘自身优势,瞅准种、养业,发展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经济戏的良好局面。
4、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加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在厉行节约,增加积累,难点在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对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各村都注重加强价值形态的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搞承包或租赁时,在要求承包租赁者维护好集体固定资产的同时,我镇还建立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每年从收取的承包费或租赁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以保持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形态,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十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赣州、宜春、吉安、新余等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因村施策,突出造血功能,使出真功硬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最近,省委组织部对各市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度,并汇总了有关数据,与相比,全省“空壳村”从9606个减少到270个,减幅达97.19%;5万元以上的村从1964个增加到13001个,增幅达561.96%,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提升了组织力,强化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证。为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省委组织部策划了本期月刊,刊发部分地方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做法。
在广袤的赣南,像蔡阳这样在近年发生巨变的村还有很多。这是赣州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行“党建+”理念,多措并举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铸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党建引擎”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底,赣州市3469个村,“空壳村”全部消除,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2174个,占比62.66%;100万元以上的村47个;该市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达21841.9万元,占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的43.15%。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正在赣南老区徐徐展开。
赣州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责任落实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机制,保障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党员干部责任落实机制。为了让各地各部门都“动”起来,赣州市委实行“一村一台账”“一月一调度”,要求各地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制定具体发展计划,明确资金来源、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对薄弱村、“空壳村”实行销号管理,形成“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落实机制。2017年,赣州市将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所挂点帮扶村集体收入未达到5万元的,年度内不能评先评优;对发展缓慢的个别县(市、区)委组织部长进行约谈,在市级重要会议上对发展滞后的县(市、区)点名批评。
党员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业绩与村干部报酬、绩效考核、招录考试挂钩,调动村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积极性。瑞金市对新办集体经济长效项目、并能因此获取持续性收入的村,市财政按投资额20%的比例进行资金奖补,激发村级积极性。石城县对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允许给村干部增发1个月的基本报酬;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在乡镇站所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中给予适当加分奖励,优先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有奖有罚的政策很合理,干部的干事激情进一步激发,一批批肯干、能干、会干的干部脱颖而出。”石城县委组织员办主任许贤亮说。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机制。把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夯实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实现“脱壳化蝶”的关键之举。大力推行“实习村干部”培养制度,引导和支持致富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参选村“两委”干部,真正把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人选拨出来、培养起来、使用上来。在今年新当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致富能手就有2105人,占比达60%以上。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曾梓清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他牵头修建村里的通组公路,热心村集体公益事业,得到村民和组织的一致认可,先被大家推选为村民理事会会长,后来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还欠了7.5万元的债务,上任后,他带领村民种植了480亩烟叶,债务不到半年就还上了。现在的曾屋村,由支部牵头成立憨农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折合为股本,村集体占股25%,村民以现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占股75%。2017年合作社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1.7万元。
出台一揽子帮扶奖补政策。
近年来,赣州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牵头统筹协调,把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市县两级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推动金融、财政、国土、发改、扶贫等部门,研究出台多项含金量十足的帮扶政策,构建合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格局,破解以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资金、政策方面的难题,为薄弱村和“空壳村”获得集体收入“第一桶金”提供了有效保障。
——征拆补偿政策方面。按被征收土地面积减去所征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面积后4.8%的比例,为村级预留建设用地。同时,将协征协拆费全额返还村级,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奖励给村级集体。
——项目扶持政策方面。鼓励各县(市、区)整合涉农和扶贫领域资金,采取财政补助一点、帮扶单位和乡镇出一点、银行贷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帮助村级集体建设光伏发电站、购置商业店面等项目,实现稳定收入。
——金融扶持政策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风险缓释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80亿元,每个贫困村可申请贷款100万元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由财政贴息3-5年。各县(市、区)分别安排500-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奖补和贷款贴息。
——税费优惠政策方面。对村级集体投资兴建标准厂房、商业店铺等实体项目,免收征地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收费,服务性收费按底价减半收取。实体租赁收入上缴税金地方留存部分,采取补助方式,用于村级集体运转。
——产业奖补政策方面。对发展烟叶等特色产业的村,按照发展产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作为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奖励给村级集体。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村,农业龙头企业吸纳贫困户入股并帮助其脱贫的,给予村级组织3000-5000元的奖补资金。
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撬动大量资金、项目集聚找到了有力的“支点”,助推了各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年前,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坪岭村党支部书记曾宪贵面对村里的“家底”发愁:105国道和322国道穿村而过,商贾如流,却没有一条通组的水泥公路;为了策应全区的城市建设,村里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征收,眼看都要建起高楼大厦,村集体却穷得叮当响。“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服务如何开展?”穷则思变,他积极向上争取为村集体预留土地,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7年3月,赣州市南康区出台政策,明确“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面积减去所征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面积后4.8%的比例,给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留用地指标”。这也成为赣州市各地解放思想,大胆谋划,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量身定制的政策之一。2017年11月,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双江村拿出积累的“第一桶金”200多万元,在南康首次以村集体名义拍买了商用地,开始谋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二次飞跃。“依托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我们将‘机遇性’收入转化为持久性收入,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钟圣飞说。
竹林舞台、木制小屋、民俗表演……大余县内良乡白井村儿童夏令营基地成为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放松身心的“快乐营地”。白井村生态条件优美,发展林下经济、高山蔬菜、有机绿茶、乡村旅游等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党委书记周金平和村党支部书记聂斌谋划着,整合上级各项政策和资金,发展乡村旅游。聂斌表示:“只有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我们支部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支持我们。”这一点,周金平深有同感:“县乡开大会,逢会必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们不敢有一丝松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赣州各地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层层压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责任,结合实际,深挖潜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宁都县小布镇陂下村将闲置多年的小布中学校舍、老村部以及120亩村集体老茶园入股镇旅游公司,2017年村集体获得分红27万元。赣州市蓉江新区武陵村充分利用背靠高校园区的优势,与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合作,将53亩村组预留地用于开发赣南大学城文化广场项目,每年租金收入达120万元。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茶叶坳村利用村预留地入股建设标准厂房5000平米,年收入可达60万元。安远县鹤子镇半迳村组织农户以土地、劳务加入规模合作经济组织,聘请专家指导成立电商扶贫合作社,对接电商企业签订包销式协议,村集体从中获取一定比例报酬,2017年该村集体实现收入10.15万元。
通过党建引领带动,赣州市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并反哺基层建设,使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大幅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为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安市创新开展以“党员树旗帜、组织强堡垒、党建强活力”为主要内容的“一树两强”主题活动,坚持以村党组织建设为重点,配强党组织书记,把政治坚定有理想、发展经济有本领、处事公道有威信、遇到困难有办法、带农致富有热心的人选入村级领导班子。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1500多名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被选进村“两委”班子。该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用地政策、金融信贷支持、整合项目资金等方式,汇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整体合力。财政资金“支持一点”。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竞争立项等方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遂川县专门安排24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空壳村”和薄弱村无发展启动资金的问题。用地政策“倾斜一点”。严格落实征收土地预留地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农村各类经营项目,节余指标经批准可有偿调剂到城镇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按比例返还村集体所有。新干县实行圩镇规划区内征收集体土地,拍卖所得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基金后,乡镇分成部分的2%返还给拍卖土地所在地的村委会。金融服务“优先一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并纳入“财政惠农信贷通”支持对象,降低融资门槛,加大信贷力度,实行信贷优先、利率优惠。吉水县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村集体提供5-1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贴息贷款,支持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和房屋财产权作为抵押贷款,并享受利息优惠。目前,该县共对152个村集体发放了贴息贷款,64个村集体和银行签订了协议。涉农项目“整合一点”。充分利用中央和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精准扶贫、光伏发电扶贫等政策资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光伏发电、乡村基础设施等项目资金整合,更多地投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新余市坚持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进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新余市鼓励村级组织依法流转农户承包的土地,以股份合作形式转租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连片开发,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分宜县湖泽镇水川村将全村闲置土地流转集中,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吸引投资商建设花卉苗木、莲花种植观赏等特色农业产业,村集体每年获得收益10万余元。盘活集体资源,整合开发利用。新余各地鼓励村级组织对村集体办公用房、校舍、旧厂房、仓库等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产,通过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渝水区城南街道东风管理处地处老城区核心地块,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有店面近200间、大型集贸市场2个、中型宾馆2家、专业交易市场1个,该处在新余市高新区投资兴建占地70余亩的东风工业园,现有集体固定资产达4.2亿元,村集体年纯收入860余万元,成为新余市名副其实的“第一村”。依托特色农业,打造自主品牌。鼓励带领致富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依托特色小镇创建,结合村情实际,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优质瓜果、高产油茶、蔬菜、中药材、休闲农业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发挥独特优势,壮大村级经济。鼓励有区位优势的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有交通优势的交通沿线村,有旅游资源的村,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增收。仙女湖区充分挖掘景区水面资源,在景区周边17个行政村推行“党建+虚拟旅游股份”工作,即以景区周边行政村协助职能部门完成辖区渔政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森林资源保护、违章建筑管控等工作任务为“虚拟股份”,每年按有关部门考核打分情况,从景区水面发包费中拿出3-10万元不等金额作为村里的年终分红,2017年共获分红97万余元,各村平均收益达5.7万元。
宜春多措并举唱响强村富民之歌。
宜春市提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攻坚计划”,通过税费返还、征收补偿、预留集体用地等方式,让利于基层,支持村级集体增加收入。发展特色产业增收。立足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采取返租倒包、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农业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山林、河湖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利用水资源丰富、风光优美的优势,开发水利水电、旅游观光等项目,让村集体和村民成为股东,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高县塔下乡田北村由村集体出资成立从事建筑工程承包业务的实业有限公司,两年来村集体创收250余万元。盘活资源资产获益。充分利用集体闲置资产,盘活资源,变“冷”为“热”,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城中村”积极整合闲置的办公楼、厂房、设备及产业用地等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者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边远村”充分利用村级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的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丰城市剑南街道丁家社区,把原来违章搭建的空地清理整顿出来,集资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停车场,年租金超过100余万元。用足扶持政策生财。依托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和产业协会,采取股份制形式,让村集体与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产、资金、资源等方式参股,或投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集体资金保值增值。借助多种途径创收。经济条件比较好、企业比较多的村,村级组织按照企业方便、村民实惠、村级增收的原则,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原料供应、技术指导、品牌注册、市场信息、产品直销、物业管理、宣传推介等有偿服务,收取中介服务费用以此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高县芦洲乡章江村为村内4家石灰石开采企业提供保障服务,每年获得服务性收入100余万元。
【党委党建范文】二。
如何避免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后懈怠松劲?发展任务重与编制少的矛盾如何破解?四川达州通川区将两个问题梳理到一起进行了持续探索。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让他们走上新舞台,展现新风采!”达州市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说。
近年来,通川区大胆创新干部工作,结合实际定岗搭台,发挥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经验阅历丰富、干事能力较强等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增添强大正能量。
2013年9月以来,通川区结合市区重点项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试点等各项中心工作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搭建干事平台,多类职位设岗定责,100余名因身体及干部结构调整需要等原因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坚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强保障重关怀,让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一线发力有激情。通川区委今年“七一”表彰中,有重点项目一线人员30名,其中不少是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与此同时,通川区还在经费保障、年度考核、外出研学、体检就医、困难救助等方面,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给予无微不至的激励和关怀,在政策范围内尽力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让他们放下包袱、发挥才干。
定标准建机制,让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个人价值全面体现。区卫计局原纪委书记吴心中卸任后,局党委根据区委关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要求,结合他熟悉党务工作的专长,安排他专项督导党建工作,“传帮带”方面也卓有成效。在年初的区五届三次党代会上,区党代表、北外滨江品质生活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卓越提出的建言,不久就落实到了工作之中。
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参与全区性的重要会议,在通川区已成常态。上至区委、区政府,下到乡镇办委、区级部门,已经形成了通过邀请列席党委会议、专题会议和参加决策咨询、定期通报等方式保障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发挥余热。
通川区在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工作上大胆开展有益探索,实现助推发展和个人价值“双赢”的良好局面。通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杰表示,按照市里关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五条措施的要求,通川区还将出台全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服务办法,让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有岗有责、主动担当。
【党委党建范文】三。
今年以来,陕西省凤翔县在16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化开展“学习型、智慧型、服务型、奋进型”党支部建设,亮出党员本色,激发服务活力,推动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丰富形式内涵,深化巩固“学习型”支部建设。紧扣新思想、新精神、新内容等学习重点,由县委组织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每月定期下发《“四型”支部学习参考资料》,做到学有重点、学有所获。贯彻落实《党员干部测试制度》,采取闭卷测试、现场提问、网络答题、知识竞赛等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知识测试,评定结果作为党员积分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充分运用固定学习日、“掌上支部”、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创新载体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扩大有效覆盖,深化延伸“智慧型”支部建设。深化“智慧型”党支部建设,加大对村内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的“两个覆盖”力度,对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可设立党组织,党员不足3人的,按就近就地、便于管理原则,挂靠或联合建立党组织,明确隶属关系,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综合运用“凤翔智慧党建可视系统”“凤翔智慧党建app”“凤翔先锋”微信公众号等教育管理平台,拓展“四项智能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交流,不断延伸党员教育管理触角,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创新载体方式,深化提升“服务型”支部建设。深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内涵,依托镇村便民服务大厅主阵地,规范服务窗口设置,推行“一厅式、上门式、延伸式”服务模式,实行“服务代办制”,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把精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按照“党员定诺、党支部审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的程序,深化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由党组织和群众对其践诺情况进行监督,实行积分制管理,每月进行量化考核,积分情况作为年底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
聚力中心大局,深化拓展“奋进型”支部建设。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维护稳定等工作重点,持续深化“奋进型”党支部建设,把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党建+农业园区”“党建+电子商务”“党建+企业+贫困户”等“党建6+”模式内涵,鼓励倡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吸纳就业,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微小加工、服务业、电商等产业发展。
【党委党建范文】四。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始终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组织引领,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村级后进党组织定期分析研判、动态跟踪监管机制,开展村“两委”班子大研判、后进党组织大排查大整顿,调整村“两委”班子6人,排查村级后进党组织13个。围绕脱贫攻坚夏秋攻势,重点围绕兴办一批村办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培育一批以村民自治改革为核心的“志智双扶·感恩奋进”思想扶贫示范点、规范建设一批村级活动场所、预选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五个一”活动,切实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在产业发展、村民自治中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聚焦尽锐出战,激发脱贫攻坚原动力。坚持发挥组织优势,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干部人才下沉,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围绕“七个一”精准方略助推脱贫攻坚,以村为单位,统筹整合帮扶单位和部门帮扶干部、驻村干部、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组建村级脱贫攻坚专班。以组为网格单元,组建网格攻坚工作组,把帮扶干部和农村党员集结到脱贫攻坚最前沿,真正做到尽锐出战、全员出击,切实将攻坚阵地推进到各个村网格、深入到每家每户,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深到底的攻坚组织体系。同时,整合省、州、县农业专家资源,建立县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组建“镇党委副书记+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工+林业+水务”等专家和技术员组成的11支农业特色专家工作组,派驻各镇(乡、街道)开展技术巡回指导;选派77名技术专家定点联系服务全县69个贫困村现有主导产业,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缺乏技术等一系列问题,有效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和信心。
发挥产业带动,增强脱贫攻坚支撑力。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以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机制,在拉关村建成毛南生态黑猪放养中心,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收益,与贫困群众签约,由贫困户自己买黑猪来喂养,喂养9个月后,合作社按20元每斤毛猪价向贫困户保价收购进行集中生态放养,实现村级党组织、贫困户多方受益良好发展态势,催生了“铛铛”工作法,既唤醒了党员党性意识,又敲响了一条致富产业链,更催生了群众自发自强的内生动力。甲茶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一家有多年百香果种植与经营经验广西企业入驻,通过土地流转示范种植并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贫困户发展种植1000亩百香果,带动合作社种植200亩。
【党委党建范文】五。
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卫计委认真落实中央有关要求,按照“讲得准、讲得好、讲得活、讲得全、见实效”的要求,切实把“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武汉卫计委)”办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学校,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大讲习”“大学习”,推动新思想在武汉市卫生计生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政治标准,把好宣讲政治关,确保“讲得准”
坚持政治标准,做到讲习所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面、政治立场鲜明。讲习所阵地必须牢牢坚持“姓党”原则,在讲习机制、方法上抓好落实,使讲习所成为传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阵地。委党委成立讲习所工作专班,召开全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部署讲习所工作,将讲习工作纳入全系统党建绩效考核。委党委成员分别到党校课堂、到有关单位党委中心组进行宣讲。委组织人事处协同委党校制定全年讲习计划,进一步强化政治把关,确保讲习所方向不跑偏、内容不走样。
精心组建讲师团,统筹安排宣讲人员,确保“讲得好”
着眼于高质量建设讲习所需要,坚持高标准组建宣讲队伍。年初,市卫计委组建一批53人组成的红色教育师资库,师资库由省市委党校、社科院、在汉高校、武汉市卫计委直属单位、市卫计委党校的教授、专家、党委书记、院长、行业先模人物组成。讲习所从红色教育师资库中遴选一批优秀宣讲成员,组建讲师团。邀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专家对讲师团集中培训。选派讲师团成员参加市委党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市宣讲员骨干培训班。安排老师到北京大学进修学习。抽选老师与国家卫计委党校高标准对接。安排老师进基层调研,提高讲师团政策水平和授课能力,促进健康武汉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全市人口均衡发展,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精心准备授课内容,科学设置宣讲课程,确保“讲得活”
组织讲师团认真准备授课内容,重点突出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全年党建重点工作进行授课准备。利用两周时间组织讲师团成员试讲试听,形成了“贯彻新思想争做排头兵奋力推进健康武汉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进健康武汉建设”等20多个精品课件,宣讲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解读和宣讲阐释,确保授课内容理论性与实操性。
精心建好阵地,创新宣讲方式,确保“见实效”
讲习所周密制定教学安排,深入发动人员,学前预发通告,学后撰写体会,严格教学互评,有力保障讲习所实施效果。采取到革命博物馆讲、到红色教育基地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讲、到医院讲、到图书馆讲、到纪念活动现场讲、到党校讲等灵活多样形式,做到全系统建设、全行业覆盖。充分用好市卫计委党校主阵地和委属单位22家业余党校,用“普通话”讲大形势、用“武汉话”讲身边事。开办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新发展党员培训班、信访工作培训班、基层党支部书记骨干培训班、统战工作培训、党委书记培训班、党员示范班、机关离退休干部理论知识培训班等多种班次。“七一”前夕,联手7个区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活动,各区卫计委分别通过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员代表谈体会、播放电教片、做形势报告、讲党课、慰问困难党员等形式,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7月份,挑选出6堂党课参加市委组织部“百优党课红动江城”全市宣讲活动。今年,讲习所已对全系统7031名党员干部进行宣讲。讲习所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把新时代的“新思想”传播到一线广大党员,增进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讲习所教育党员、发动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十一
推行“林长制”是保护林业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我镇自2月份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在镇总林长、副总林长的重视调度下,工作进展顺利。
一、基本情况。
我镇列入县级“林长制”管理的有3处,分别是万小河、瓦埠湖和瓦东循环路瓦埠段,列入镇级林长管理的共9处,列入村级林长管理的共23段。
二、主要做法。
1、出台方案。县会议后,我镇于2月24日印发了《瓦埠镇全面建立“林长制”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及时部署,全面动员。各村也制定了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成立机构。根据县统一部署,我镇由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镇级“总林长”,镇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林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林长”,各村明确了由两委负责人担任村林长,成立了林长制办公室,与河长办合署办公。
3、制作公示牌。镇已统一制作林长公示牌15块,明确了镇村林长工作职责、发展目标等,便于群众监督。
4、建立制度。建立瓦埠镇镇级林长会议制度、林长制工作督察制度、林长制信息报送与共享制度等,确保林长制工作常抓不懈,取得成效。
5、明确重点。一是开展宣传。利用会议、公示牌等,进行宣传,让群众认识到实施林长制、保护林业生态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爱林建绿意识;在重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所有“林长”名单、管护范围、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林业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狠抓“增绿”。对照县下达的春季造林任务,认真摸排,共新植补植林木396.3亩,其中合格面积297亩,占任务(260亩)的114%。三是做好“护绿”,重新选配了2名生态护林员,明确了职责任务,与镇村林长一起做好林木管护工作。四是明确细化了各级林长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增绿空间有限。因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路渠塘坝等宜林地基本完成造林,基本农田又限制造林,每年再下达几百亩的任务,完成困难。
2、瓦埠湖沿岸多为农田,群众每年能保一季收成。栽树经常被水淹,长势差,补贴少,群众难接受。
3、林下经济发展慢。我镇林下种植、养殖的面积在10%左右,利用率较低。
四、下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镇村进一步加大“林长制”工作宣传,尽快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工作氛围和机制。
二是进一步深化工作机制。制定林长制问题清单,实行盘点销号管理;完善林长制管理、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开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林长管理。实行“一林一策”,督促镇村林长加强植绿、护绿、管绿,及时制止林业违法行为,实现管理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培育林业企业。加快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完善林权使用流转机制,采取市场化方式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推动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十二
尊敬各位领导:
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xx乡检查指导产业发展情况,是对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全乡产业发展情况向你们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乡情概况。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辖区国土面积251.95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乡居民9913户,其中农业户数8807户;全乡总人口35746人,其中农业人口34860人,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有耕地26483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6亩。
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小,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弱,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群众增收困难,部分群众尚未脱贫,少部分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市场体系不健全,城镇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自我发展能力弱,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消费水平低,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招商引资难度大,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普九”、小集镇建设方面的负债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
(二)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党建领乡,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全乡各族人民真抓实干,扎实,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774万元,比上年8865.58万元增908.42万元,增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7万元,完成预算数259万元的126.3%,比上年235万元增92万元,增长39%;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存款余额2720万元,同比增长30.3,各项贷款余额2302万元,同比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元,比上年的"1414元增122元,增8.6%。
二、产业发展状况。
xx乡境内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平均在12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烤烟、泡核桃、茶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加快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
(一)烤烟产业。
始终按照“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逐步壮大“红大”种植基地,强化各项科技,增加投入,精心培育烤烟产业,使烤烟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坚决贯彻“双控两提高”方针,实行连片轮作,切实加强烤烟大棚育苗管理,严把预整地、移栽质量关。2006年,全乡种植烤烟6600亩,实现收购总产值1003.61万元。今年,全乡共栽种烤烟6700亩,指令性产量183万斤,预计实现收购总产值1050万元。
(二)泡核桃产业。
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宣传泡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先进典型,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始终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来培植。按照“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边地角、干沟箐边和荒山荒地种植向适宜耕地种植转变;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层层举办样板,以点带面,规模发展,到2006年底,全乡累计种植泡核桃9万亩,2003年到2006年全乡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泡核桃7.15万亩,提前一年实现了人均2亩的目标。其中,500—1000亩的连片种植有18片,1000亩以上的有3片。今年预计实现产量400吨,产值1000万元,户均收入达1135元,人均收入达286元。
(三)茶叶产业。
加快全乡茶叶产业化进程。先后完成华山茶场、小古德茶场、大比舍茶场、小比舍茶场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4100多亩。建成以德安阿比庄为中心的700多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同时,完成低产茶园改造3000多亩。2006年末,全乡茶叶面积达20680亩,可采摘面积17233亩,茶叶总产量79.8万公斤,实现茶叶产值1197.9万元。今年,预计全乡茶叶总产量80.6万公斤,预计实现茶叶总产值2760万元,仅春茶一项就实现茶农收入1520万元,最高茶农收入突破8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65元。由于茶叶市场前景看好,茶农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县下达的1000亩低改面积和2700亩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叶面积,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群众自主发展面积预计500亩左右。
(四)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效益”的方针,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外商投资。鉴于全乡境内林业产业开发空白和水利资源丰富的实际,近年来,重点突破,成功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的华庆公司茶叶生产加工台资企业、投资300多万元的xx乡林产品开发公司和投资200万元的马街河小型水电站。切实做好“安商”,着力解决引进的林产品开发公司原料收购、运输成本较高的发展“瓶劲”问题。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xx县松脂采割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乡可采割面积达1.5万亩,全面实现采脂预计产量600吨,产值360万元,仅松脂采割一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元。目前,全乡逐步启动了松脂采割。非公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2006年末,全乡个体工商户已达271户,从业人员350人,私营企业9户,从业人员202人,注册资金达860万元。投资13.6万元建成1个乡级农家店和21个村级农家店。2006年末,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749万元。今年,预计增加1315万元。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有机结合。
把产业发展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人均发展两亩以上的特色产业。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方式,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产业发展,当然在中肯定存在许多差距,敬请各位领导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把做好做实,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谢谢大家!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十三
**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0公里,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79个村(居)民小组,幅员面积76.8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1.2万人,有集体经济的村有4个,占33.3%。其中1个村是门市、场地等财产租赁收入,3个村是林地、矿产等资源收入。集体经济在500元以下的村1个,1000-5000元的村3个。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后劲乏力。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乡只有3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占村居总数的25%。从收入主要项目来看,卡防村15亩集体果园租赁,小林村40亩集体茶园、30亩林场租赁,太和村1亩集体桑园租赁,水井村20㎡门市租赁,收入大多为场地租赁,方式较为单一。从整体上看,村集体可利用的资源少,加之人工费用高,且所处地段偏僻,创收困难,增长点匮乏,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2、基础条件薄弱。调查发现,村级基础设施滞后很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最近实施了小农水、农网改造等项目,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乡可利用项目少,可开发利用资源少,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从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有发展思路的能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选配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的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2、因地制宜,选准集体经济发展的好路子。一要在资源利用上下功夫。发挥土地、水源、林木等自然资源优势,挖掘经济潜力,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二要在资产经营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规划的优势,通过盘活闲置场地、闲置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找准市场需求点,开展资产运作,实现资产增值。三要在产业服务上下功夫。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我乡特色,组建加工企业等,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要在项目开发上下功夫。借力各项涉农项目,引进项目开发,增加集体经营项目,扩大集体经营规模,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十四
1.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乡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050万元,主要为村民自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主要包含:集体林地1.2619.08万亩、土地706.2亩、农业种植机械设备4套,流动性资产约302万元。
2.九环沿线的3个村主要以旅游观光产业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红,高半山的2个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产业为主,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建立合作社,统一购买和销售。
3.5个村均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体资产。
4.经验启示。
起,各村积极落实松潘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部署,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源,纷纷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采用“支部+农户+公司”模式,规范旅游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就业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支部带动引领。
近年来,各村党支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党的组织建设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以党建促发展找到了契合点,为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管理有序。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组织,越是在发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建设过程中坚决服从组织领导,在半农半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服务产业主导,实现了干部有为。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
依靠产业支撑,突出基础先行,为重构产业发展秩序,围绕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坚定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中药材种植项目、安全饮水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基础先行。
坚持强化村民综合素质能力。
为走好乡村生态旅游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均召开班子会议或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定。合作社还通过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巩固发展成果,多次组织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厨艺、家政、礼仪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盘整体形象。注重维护团结稳定局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稳事件,实现了社会和谐。
近年来,各村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但与经济发展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受气候影响,高原地区各项基础建设使用寿命有限,后期管理维护往往难以跟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下,对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真空,受发展规模影响,各村难以开展民族传统食品和酒类的文化体验等经营活动。
进一步加快道路、饮水、排污、用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旅产品质量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简洁明了(汇总15篇)篇十五
这份报告是写给人们阅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人们就看不懂。即使他们读了,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他们无法达到报道的目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3,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官庄甜瓜基地、北孟棉花基地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棉花种植面积15000亩,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魏化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展现的良好态势和前景,各村更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渠道和本村特色农产品两个优势,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经营体系,逐步迈出了服务创收的路子。
一是与供销社合作的三农服务创收体系初见成效。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2万亩,农民对农资和农机服务的需求量大,而购买渠道分散。村两委自身担负着为农服务的职责,却无资源和能力服务。市供销社一方面具有质优价廉的农业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具备国有单位的诚信和公益性。基于此,我镇借助市供销社的“公办”金字招牌和优质农业服务平台,以各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通过在耕、种、收管理等方面,给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的多赢。3月7日,我镇与市供销社签订了共建农村生产流通体系战略合作协议,3月29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高官寨分会挂牌成立,确定了先期建设的五个合作试点村。作为其中之一的魏化林村,投资5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农资年销售收入可达92万元,日用品年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通过利润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8万元。下步,该村将把村内1500亩耕地交付合作社经营。村民每年在获得土地补偿外,还可到供销社打工赚钱。柏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将实现500亩有机韭菜的规模经营,村集体在与供销社合作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将专门设立由集体管理的韭菜专营店,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促进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二是以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效果凸显。东安村通过流转。
土地100亩引进金农夫示范园,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1万元;徐寨村通过流转450亩土地,拟招商建农业生态园,每年仅土地收益一项收入可达10余万元;新黄村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可节约耕地190亩,土地复耕承租后,常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效果显著。官庄村通过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种植和甜瓜市场管理,今年仅甜瓜市场一项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达25万元;罗家村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奶农提供统一防疫、统一售奶,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村集体可创收约5万元。除此之外,我镇付家、胡家岸等村也纷纷成立合作社,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创收。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获与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近期工作成效。
(二)近期工作举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牛砦村位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西部,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856人,拆迁改造征地后现余耕地约600亩。牛砦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高新区、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村民回迁分房工作,现近800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虽然村民已居住高楼,现已回迁接近三年,但小区配套商业房迟迟未建,大大影响了村民以及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制约了我村的发展。以前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政府征地村级提成,现村域土地已基本征收完毕,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也大大影响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