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一
摘 要:本文将李白诗歌里的“月”与体现日本本土美意识的和歌相比较,梳理日本和歌中月意象的变化历程,从而理清外来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之间既冲撞又彼此借鉴的互动关系,促进中日文化文流,增强中日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李白 月 和歌 汉诗
日本最初的诗,是在汉语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使用汉字写成的诗,称为汉诗。后来日本文字产生后,在汉诗基础上诞生了用日语书写的诗,称为和歌。因此,和歌与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讲中,引用了道元禅师的和歌“春有花开夏鸟鸣,秋日明月冬雪冷”,并将日本文化的特征定位于“雪月花”。由此可以看出,“月”作为代表日本人典型美意识的一种文化意象在日本文学方面非常突出。
一、日本和歌中的“月”意象
按照歌集编撰的时间顺序,本文依次梳理从《万叶集》与《古今和歌集》到《和汉朗咏集》的咏月歌中的“月”意象。
1.《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老的一部歌集,全书收录有4500首和歌。歌集中的咏月歌约有184首,分为两种,一种为咏叹等待月亮的待月歌,另一种为寄情于月的寄月歌。
(1)待月歌
《万叶集》中之所以有咏叹等待月亮的和歌,是因为当时日本实行的是“妻问婚”,夫妻双方不住在一起,晚上男方来到女方家里第二天早上离开。平日里夫妻相互思念,只有以和歌寄情。有的男方离女方家很远,晚上能不能去女方家由天气决定,有月亮的晚上自然是好天气,月光也能照路。所以作为去女方家的必备条件之一的月亮,自然成为和歌咏叹的一个主题之一。
妹が目の まく欲しけく 夕の 木のれる 月待つごとし
(み人知ら 卷十一 恋爱 2666)
“多想去见那个姑娘啊,可是天近黄昏,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呢。期盼月亮早点出来好让我早点见到我的姑娘。”这首待月歌,与其说是等待月亮不如说是等待恋人。恋人到底来不来呢,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待月歌,表达了作者焦虑、失落的真实情感。
(2)寄月歌
顾名思义,寄月歌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月亮上以了相思之情。
み空行く 月壮士 夕さら 目には见れど 寄るよしなし
“每天晚上都看着从傍晚时分就挂在天上的美丽的月亮,想要接近却是万分困难。”这首和歌表面上看来是在咏叹月亮,但实际上是把对心上人的感情寄托在月亮上,将月亮譬喻成心上人。恋人如同月亮一般,想见而不得见。《万叶集》中后期的歌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表现手法,开始试着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周围的事物上,在歌人的心目中,月亮、红叶、鹿鸣等都有了特定的含义。
总的来说,在《万叶集》中的月亮可以说就是物理层面上的月球,歌风是比较朴素直率的。
2.《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收录了《万叶集》之后150年间的一千余首和歌,包括37首咏月歌。其中有季节歌13首(秋歌8首)、恋歌10首、羁旅歌1首,其他的还有13首。
(1)季节歌
夏の夜は まだよひながら あけぬるを のいに つきやどるらむる
(清原深父 夏?166)
“夏夜稍纵即逝,仿佛刚近黄昏却都天亮了,月儿都无暇西沉,如今借宿在哪片云后呢?”感叹夏夜短暂,就像夏夜看不到月亮一般,人生也是无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のまより りくる月の 影みれ 心くしの 秋はきにけり
(み人知ら 秋?184)
“望着林间稀疏的月光,不禁惆怅忧愁的秋天已经来临了。”描写了秋的凄凉。上述的季节歌体现了歌人的敏锐的季节感,歌人通过细致的描写景物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歌中不单单有月,月与白云相辉映,表现了平安时代纤细优美的一种审美情趣。
(2)恋歌
恋歌中经常出现月是从《万叶集》就固有的意象,《古今和歌集》的恋歌中月的出现比例也较高。
有明の つれなくえし 别れより かり きのはなし
(壬生忠岑 恋?625)
“拂晓将近,晓月无情,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离,我心如此凄苦。”这首歌表达与情人分别的痛苦。歌中的晓月俨然代表了离别愁苦。恋歌的歌人们常为了表达孤独相思之情,经常把月作为一种冷寂的印象呈现在和歌之中。
(3)羁旅歌
天の原 ふりさけれ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
(安倍仲 旅?406)
“仰头望浩空,三笠春山月初升,思乡此时同。”遥望着天边一轮明月,不由想起家乡奈良三笠山上的月亮,此月是彼月吗?让人沉浸在对故乡的怀念之中,这里的望月不由让人联想到望乡。《古今和歌集》的咏月歌中,由望月而思乡的和歌只此一首,这和作者阿倍仲麻作为遣唐使来中国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在中国不仅学习了汉诗,还和李白等诗人交往甚密。而在中国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主要代表,把望月和思乡连在一起一直都是一个大主题。阿倍仲麻的这首和歌,以和歌的形式咏唱了汉诗的主题,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占着一个特殊的地位。
3.《和汉朗咏集》
《和汉朗咏集》是一部代表平安贵族审美意识的王朝词华集,收入和歌216首。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四季歌,下卷为风、云、山、祝、恋部。咏月歌主要收录在秋部和恋部中。
(1)四季歌
世にふれ のおふとしは なけれど 月にいくたび ながめしつらむ (具平王 和朗集 秋?260)
“世间万绪,何必沉浸其中,举头望月,万愁消。”这首歌中描写的眺望月亮而忘记忧愁的场面,与之前的歌中月亮的孤愁形象大不相同,表达了一种明快的心情,这里的月代表了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恋歌
《和汉朗咏集》下卷的恋部共12首和歌,咏月歌就有5首,占了恋部的将近半数。可见月和恋爱之间有很强的羁绊。
今むと いひしかりに 月の 有り明けの月を 待ち出でつるかな
(素性法和朗集 恋?789)
象,广际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孤零零的明月,这种孤独很容易和寂寞的恋人产生共鸣。
(3)捣衣歌
捣衣歌属于上卷“秋”部,是《和汉朗咏集》的一个新的分类。李白《子夜吴歌》中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里的捣衣指的是秋来冬将至,为了赶制征衣,主妇们将洗的衣服放在石砧上捶打去碱质。《和汉朗咏集》共收录有8首捣衣歌,其中5首为咏月歌。
唐衣 うつえきけ 月きよみ まだ寝ぬ人を さらに知るかな
(之 和朗集 秋?351)
“一片清冷月光下,未眠人听着捣衣声,暗思量。”一般捣衣时节已到深秋,月光寒如水,增加了凉凉秋意,月光下边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边捣衣,一股淡淡哀怨之意随之而来。
二、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李白的诗作现存近千首,涉及月亮的共有382首,占38%。”{2}李白的咏月诗中的月这一意象总的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对美好事物、高洁人格的追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的“上”和“揽”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本质,借水中月比喻正直廉洁的形象。
2.孤独与失意的象征
月亮高高悬挂在天上,可望不可即,于是月亮常常成为孤独与失意的象征。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在这里以月喻美人,又以美人隐喻皇帝,隐含了诗人被放逐还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3.寄托着诗人对故乡、友人的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回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很明显这诗句中的明月指的是晁衡,寄托着李白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明月沉碧海”喻指晁衡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境界幽婉含意深远。
三、日本和歌对李白诗歌中的“月”的受容
了,例如《古今和歌集》中收录的阿倍仲麻的那首三笠山月,很容易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阿倍仲麻其实就是李白诗《哭晁卿衡》中的晁衡,阿倍仲麻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和当时众多文人关系交好,特别是李白。从他和李白交往的情况看,受李白诗影响的可能性很大。可以说阿倍仲麻的三笠山明月和李白望乡诗中的月意象是相通的。
《和汉朗咏集》中收录的捣衣歌是一个新的分类,在之前的和歌集中是看不到的。如上文纪贯之的那首捣衣歌中的月和李白《子夜吴歌》中的月,都代表了对丈夫的一片思念之情。李白又有《捣衣篇》“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将捣衣与月意象并置一起,表现闺中思妇对征夫的深切思念和牵挂,把捣衣诗原本的相思幽怨提升到了更为朦胧凄迷的境界,也增强了诗歌打动人的情感力量。《和汉朗咏集》中的捣衣歌中同样和月意象联系一起,和李白的捣衣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的日本歌人不断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技巧和意境,同时又突出自身的特征,才形成了现如今的和歌。可以说,和歌是日本民族本土的审美意识同所引进的中华文化融合的产物。
{2} 谢宜伶:《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现代语文》2006年第8期,第47页。
{4} 公元710 ―784年间为日本的奈良时代。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lb12-08)成果之一;课题名称: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二
月亮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作者张扬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
“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月”这一意象经过无数文人长期锤炼,使其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唐代诗人李白可谓写月的圣手,在其近千首诗作中,涉及咏月的达300多首,在这些诗歌中诗人携月同行,揽月寄兴,在他笔下,“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别开生面。李白诗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月亮,给人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觉,而是一种审美意象,借此传达出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情感。李白与明月之间,可谓无隔;也只有像李白这样写明月,才是真正的不隔。中国文化思想中向来缺少一种张扬自我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即使在偏重于表现人的精神和自由的文学界,也还是弥漫着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功利主义倾向。在这种只重视“大我”而忽略“小我”的传统中,李白意象中所体现出的这一精神就更加珍贵。
皎洁的月儿往往象征着诗人理想的境界,寄托着诗人的雄心与壮志,这恰是诗人所处的时代精神在他身上的典型流露。如明月、素月、皓月等都暗示着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李白一生钦慕鲁仲连、张良、范蠡这样的英雄侠士,希望能像他们一样,为拯世济难而出,建不世之功,然后舍弃荣华富贵,拂衣栖隐山泉。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的壮观景色中,带着半轮峨眉山月,诗人仗剑去国,远游家乡。在《古风》五十九首中,他发出了“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的呼声,完成了自身理想的升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言壮语,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的霞光,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何等的洒脱。诚然,这也反映了诗人想“一鸣惊人”的人生理想,尤其是他的'不肯“催眉折腰事权贵”的张狂的个性,使他在过了短暂的京城词客生涯后,便被赐金放还了。但诗人坚信“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追求理想的脚步并未因此而停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最好的写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之时圆时缺,象征着人之聚散离合。诗人长期漂泊异乡,望月最容易勾起对故乡与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因为月亮既照着羁旅中的诗人,也照着故乡与天各一方的亲朋好友。于是,诗人的乡情、亲情与友情便乘着月光飞翔,抵达思念的所在。
远离家乡、多年漂泊在外,故乡是游子心头一个难舍的梦。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易触动旅思情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在流放途中,闻听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的不幸遭遇后,李白深夜忧思远谪的老友,无以传递情思,忽发奇想,且托明月传愁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唯愿明月将愁心寄与,分照两地,使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明月成了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把个人的私情推而广之,表现天下人共同的情思。“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丁都户歌》在炎热的季节里,为了生计,劳动人民拖船的痛苦情状,引起了诗人无限的关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长安城中的思妇借着月色赶制寒衣,寄送给在边地征戍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以便与亲人团聚,诗人抒发的正是人民大众希望恢复和平的心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则抒写了边关征守的士兵因长期离家戍边而引起的思归之苦。“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豫章行》安史之乱中,目睹吴地的人民应征入伍、奔赴前线,诗人一方面为他们的遭遇担心,另一方面又鼓舞他们克服困难、努力杀敌、为国立功。
诗人面对仕途的失意,前途茫茫不知何处才是归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面对那一轮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诗人想起了什么呢?是建功立业的理想吗?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追求理想却不能实现的苦闷跃然纸上。怀才不遇,蹉跎不得志,使他产生了出世之想,但经世之志未泯,对未来依然充满幻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引起了他心中极大的痛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放浪形骸、纵酒行乐,成了诗人挥斥幽愤的手段。“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诗人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地,当年何等繁华的大梁城,而今只剩下荒城残壁,空有一轮明月。只有那古木参天,绕着苍梧飘来的白云。人生无常,功名富贵不能常在,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劳劳亭歌》虽然诗人自认为文才不减袁宏,但无奈没有谢尚那样的人赏识,只能独宿空帘,空有一番报国之志。面对小人的诋毁,诗人奋起反击“鱼目亦笑我,谓与日月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对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予以猛烈的抨击。落脚牛渚山,望月而怀古“登高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夜泊牛渚怀古》空有满腔才情,却无伯乐来赏识,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诗人只得远离尘世的污浊,躲到月夜的宁静中,自得其乐于其中。面对月光世界,李白,只有醉了。醉中的李白与月对望,“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月亮阅尽了千古风流,可是她,就那么淡淡地超然地挂在天上,人间的一切似乎全在眼里,又似乎全不在眼里。这样的月亮融进李白的酒杯,怎不使醉中的李白凡心顿释,俗念全消。月在酒里,酒在诗中,一个飘飘然然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真的不解饮吗?此时此刻,只有月方解其情,只有月方会其意。所以,不是月不解饮,而是只有月才解饮的浪漫的忧伤,只有影来随身的诗意的寂寞,充溢在李白的心头。李白醉了,醉在这如诗的月中。“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有明月相伴,李白,愿长醉在千年的诗酒风流中。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三
;摘 要:古诗是中国文学库里当之无愧的瑰宝,中国古代诗人多以诗言志,抒发感情。意象更是被诗人运用的淋漓尽致。他们借用意象,以物传情。留下了精彩的诗篇。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翻译是重中之重,意象是诗的灵魂,关乎到能否再现原诗神韵。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以许渊冲《杨叛儿》的译本为切入点,针对此译文中意象不对等,以及意象缺失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一些在翻译诗歌中可行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传达诗歌意象。
关键词:诗歌意象翻译 认知语言学 隐喻
诗歌翻译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较其他翻译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不仅是因为诗歌运用简短的文字却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而且也因为诗人运用的意象具有着浓烈的民族特性。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这也正是诗歌翻译的难点所在。传统的诗歌意象研究,着重点在语言层面,强调诗歌的结构或韵律上的对等。本文意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诗歌意象翻译。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
(一)意象?隐喻!
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意思是意象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体,意则是关于思想和情感。这与认知语言学中对意象的解释不谋而合。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即为隐喻。那什么是隐喻呢:莱考夫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手段,并称其为概念隐喻以与传统的隐喻有所区别。在概念隐喻理论中,相似性是核心。始源域与目标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概念隐喻就是基于相似性,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过程。始源域通常是现实中具体可见,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体;目标域则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较难以理解的。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比喻光阴一去不会重回,以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做始源域,滚滚的黄河之水一路前行流向大海,不会停息也不会倒流;以此来指人的光阴岁月也是一去不复返。这里光阴就是目标域,而黄河水的奔流入海与光阴的一去不返则体现了相似性。
(二)认知视角下的意象翻译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译者基于自身的文化认知和生活体验对原文进行解读,转换为脑中的抽象概念,并最终以目标语来传达他对原文的理解,形成译文。王寅在其文章《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中这样论述到:“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王寅,2005:15) 。因而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不再将重点放在诗歌结构和韵律的对等,而更看重从认知方式的角度入手,尽量减少翻译过程中文化现象的缺失,不对等。
二、认知视角下许渊冲《杨叛儿》英译本的意象翻译
许渊冲,是中国的翻译大家,在翻译理论上,许先生有自己的标准,就是求美,认为文学翻译要传情达意。他在翻译作品时,注重诗歌的韵律结构和美,其翻译作品很具代表性。但是在《杨叛儿》这首诗的译本中,我们发现由于是直译和省译,造成了一部分的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因而想以此诗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做出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
《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a love song
you sing a lover′s lore;
i urge you to drink more.
what touches you and me?
crows nest on willow tree.
crows hide mid poplar flower;
drunk, you stay in my bowers,
behold the censer and the sandalwood in fire!
(一)直译造成意象的不对等。
中国古代诗人诗歌里的意象,不仅抒情,而且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方式。 相同的意象在中西方所代表的情感可能完全不同。李白的《杨叛儿》是一首爱情诗,诗的前两句就渲染出爱的氛围;对热恋中的男女来说,最牵动人心的自然是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乌啼”即指日暮,对“何许最关人”这一设问,无疑“乌啼白门柳”道出了所有恋人的心声。“乌啼”是薄暮,“乌隐”是迟暮,恋人陶醉在甜情蜜意中,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一啼一隐之间将爱情表现得尤为炽烈。
“乌啼”,“乌隐“是此诗中出现较为重要的意象,这里的“乌”所指的是一种名乌鸦的鸟类。许先生译本中直译为乌鸦(crows)。但此诗中的乌鸦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乌鸦意象截然不同。西方文化中,乌鸦(crows)是死亡和绝望的象征。在很多国外电影中,当有挚爱或亲人去世,除了墓地中身穿黑色衣服哀悼的人群,我们还常见乌鸦的身影。希腊神话中乌鸦有欺骗的罪名,所以英语中有短语“eat crow”意为丢脸,被迫收回自己说的话。但在古代中国,乌鸦有吉鸟的象征意义,古语有“乌鸦反哺”,说的正是孝义。中国古代神话中,乌鸦又称金乌,是住在太阳里的鸟,象征光明。《淮南子·精神训》中说:“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诗中的“乌啼”,“乌隐”更是暗示了男女约会时间的长短。因而“乌啼”,“乌隐”不能简单直译。乌鸦寓意的不同,体现出中西方认知方式的不一致,这也与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体验有关,因而译本中直译为乌鸦,会造成意象的不对等,理解起来难免会有误解。
诗的最后两句“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看似只是单纯的写景,实际是以“博山炉中沉香火”这七字隐括“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诗人又生发出“双烟一气凌紫霞”的绝妙形容,不光写景更是寓情,但译本采用的直译手法,只是描述了此景并未表达出此情。无法将这两句诗后的意象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就造成了诗歌翻译上的认知不对等。
(二)省译造成意象的缺失
省译又称减译,是删去原文中的一些词句或段落,以求更简洁顺畅的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由于不同生活体验的人们拥有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语言表达上有明显差异,一味的看重原文,想要保留原文的全部信息难免会造成译文的冗长。但是,省译不恰当也会引起重要意象的缺失,使原文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达。诗中第二联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白门”这一意象就被省译。白门即刘宋都城建康城门,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后代指男女欢会之地。是何事最牵动人心呢?——“乌啼白门柳”,这五个字点出了环境,地点和时间,其时,其地,其景不用说是最关情的了。但译本中省译了“乌啼”和“白门”,无疑导致了意境的缺失,使目标语读者不能很好地获得与原文作者一样的意象映射。
三、诗歌意象翻译的应对策略
(一)直译+注释
中国古诗之美,除了诗人善用意象言情,更体现在诗的结构与韵律,因而译者对古诗的翻译重点放在结构,希望韵律的再现,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一味追求诗的“美”,无疑会使目标语读者对译文产生认知误解,不能很好的获得与原文作者一样的意象映射。但诗的美如果全然不顾,又会失去古诗特有的风采,这时在译文下方对省译造成的意象缺失进行直译并适当注释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杨叛儿》诗中意象“白门”,在西方显然没有对应的实体可直译出来,此时不妨直译,并注释白门的由来,这样更有助于目标语读者认知模型的构建。
(二)意象转换
由于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体验不同,相应的认知方式也不尽相同。相同的含义,不同民族的人们倾向于运用不同的意象,这时意象的转换翻译就既能兼顾诗的美形,又易构建正确的认知模型。如李白诗篇《望庐山瀑布》,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西方世界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将银河称为“milky way”,因而可以将此句译为 “as if the milky way fell from azure sky.”这就比直译为 “silver river”更容易向目标域读者传达意象。另外,“龙”这一意象也被广泛用于古诗中,如“林间有客吹箫曲,竹化成龙凤入天。”“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龙”这一意象在中国是吉祥,富贵好运的象征。而在西方“龙”多代表邪恶。因而在翻译这一类意象时,就有必要转换意象。“龙”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神兽,所以译时,将“龙”这一意象转译为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独角兽(unicorn)”,更符合西方人的认知模式。
四、 结语
古代诗人善用意象美化诗的结构,又善借意象来含蓄传情。精心构筑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解读诗歌,翻译中再现原诗神韵,意象是关键。认知语言学认为,诗人在建构意象时,运用的是隐喻性的思维机制,意象即为隐喻。古诗中意象的运用正是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翻译被看作是一种体验活动。译者通过阅读原文,将原文的思想情感以及文中影像映射进内心,再用译者认为最合适最自然的目标语转述出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更注重不同认知模式下文化传递的过程,而非单一的结构对等或韵律一致。因而在翻译古诗意象时,不仅要考虑意象本身,还要根据不同的认知模式构建不同的意象映射。要考虑到翻译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这一交流本身就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否则就会因贸然直译或省译,造成意象的不对等或意象缺失,使原文难以理解或失去原有韵味。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四
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童年时期的李白对月亮的幼稚认识,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美丽而又多变的月的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发那颗小小的纯净的心灵以无数想象。两个比喻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移情于景,鲜明生动,意象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随即又把神话拿来,月亮初升,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凡此种种写出了月亮从初升到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如此写法,借助于内涵丰富的月的意象,自然增加了美感,引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怎能让人没有赏心悦目之感呢?之后笔锋一转,“蟾蜍蚀圆影,天明夜已残”,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当时已是玄宗晚年,皇帝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纲不振,这首诗即是李白针对当时黑暗的朝政而发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引出后羿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表达对有这样的英雄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通过对月亮的圆缺以及对它的观赏赋予现实意义,这首诗既体现了封建社会专制统治对文学压迫的结果,又在艺术上使诗人的难抒之情、难发之慨,展现得深婉曲折。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重要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言“诗歌的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出诗歌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李白看月与常人的审美不同,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成功塑造出彰显自己的艺术风格的月的意象群。月的意象,到了他的手中,不再仅是创作时被利用的工具,更是他终其一生的知己,因此也无怪乎月亮这一意象在他手中的作用总显得更大,对他更服帖。在李白的心里,月已不是月,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无生命的物象,它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心无旁骛唯有月在的境界,与月合为一体。
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更是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他广泛吸收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遗产和表现技巧,有时还喜爱化用前人的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歌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人咏月诗词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月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认识李白诗中“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丽意象,领略其崇高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感悟与品味李白诗中诸如“明月”这类清新秀美的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韵与诗魂,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剖析。
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稚遐想,到“故国见秋月”后的病老逝去,月亮始终照着诗人的身影,照着诗人的足迹,照着诗人的心灵,伴随诗人走过了坎坷的一生。李白创造的符合中国人深层传统文化心理,富有深刻文化内涵与情感意蕴的“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长河中古典诗词领域的明珠,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传承与突破的.结晶,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李白之人千年难遇。有言道:“千古才情,李白八斗。”李白一生诗歌成就斐然,其旷世的才华令人惊叹。李白写月之美,可堪天下独步。月亮是他美好心灵的表露。
李白颂月之诗清新俊逸、飘然不群、潇洒浪漫。其笔下之月可谓性情万千。月也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有诗“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更有月凉似水,寒似于冰,有诗“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歌无不透露出一股清新自然、脱俗俊逸的浪漫气息,使得李白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笔势如天马行空,诗人想要将明月一揽在手,艺术表达何其豪放,诗中洋溢着的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和真情实感实乃豪迈和快意!《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起句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而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的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营造了空灵入妙的意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等一句句来自于月光之境的低吟,或忧伤,或雄奇,或明净……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也让人不得不折服这位千古诗仙非凡的艺术才情。
李白诗歌光彩四溢的魅力源自于他独立不羁的个性,纯真高洁的人格。他生性豪放,纯真脱俗,正如月色一般皎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节操。
诗人常以明月来传达人间的至真性情。当诗人怀念友人、亲人的时候,常常把情感向明月倾吐,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以孩子般纯洁、真挚的感情来拥抱明月、赞叹明月,寄托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诵出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表达对老友遭遇的忧虑和恳切的思念、热诚的关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句的至真性情,月光下的精神意趣是如此真实而高洁。
诗人亦常以明月来抒一腔潇洒豪迈的气概。诗人能流芳千古与他的豪迈、洒脱的性情有很大关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纯真又潇洒。在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后,他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他兴致盎然地泛月,高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随着月亮的行迹,飘逸在月色的世界高唱“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作者横溢的诗情,纯真的性情、高洁的人格精神在神秘浪漫的月光世界里被尽情挥洒、尽情表露。
李白一生之所以对于月亮有一种独特的爱恋,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孤独\因为冷傲。月亮是诗人表达清冷,超俗绝尘的固定意向,可以说,李白一生的孤独、抑郁都用月亮这一方净土来承载。在李白的心目中,月亮是高尚灵魂的寄托。因此,月亮成为诗人一生的挚友、知己,是诗人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孤寂情怀寻求精神皈依的典型代表。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把月亮、自己与自己的身影聚合在一起,绘成“三人”饮酒图,到达一个“天人合一”心灵自由的境界,在自我慰藉的快乐之中,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伤和难以言状的孤独。
李白是孤独的,亦是冷傲的。他邀月酌酒,轻轻地唱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感叹知音难觅。“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咏叹“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尽情享受着无边的风月,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地过活。
李白一生介怀的是“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打击,知音的难觅,让他的孤独更深。所以他只能在《 长相思》中“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悲叹:“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面对明月,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叹世间知音难觅的心情是何其沉重!
寂寞的李白一生以月为伴,因为月亮能善解他意,能够慰藉其悲苦幽怨的心灵,并始终不离不弃地伴随着诗人浪迹,为其拂去尘世的纷扰,觅得大千之外的一份宁谧和美丽。于是诗人的寂寞也变得异常美丽。可以说,月亮情结贯穿了李白的一生。相传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去水中捞月,永远与明月拥抱在了一起。“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于皓月当空之夜,掬一片月光于怀,沉醉于氤氲朦胧的浪漫气息中与诗仙李白相约。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五
引导语:《将进酒》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这首诗中的李白,欢迎大家阅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2-3]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4]
(1)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2)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3)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
朝:早晨。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4)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5)须:应当。尽欢:纵情欢乐。千金:大量钱财。还复来:还会再来。且为乐:姑且作乐。会须:应当。
(6)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7)杯莫停:译作“君莫停”。
(8)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9)侧耳:表示注意去听。
(10)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11)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12)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谑(xuè):玩笑 。
(13)言少钱:译作“言钱少”。
(14)径须:干脆,只管,尽管。
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15)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
(16)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生。
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17)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
(18)不用:一作“不愿”,一作“不复”。
(19)金樽:酒杯的.美称。
你难道看不见?
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
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都让仆人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共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六
;摘要:扇子在唐代人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扇意象也常常出现于唐代诗文中。李白在诗中对扇意象的使用既有对先前扇意象内涵的继承,又有其自己的特色。李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笔下的扇意象有不一样的内涵。通过解析不同时期李白诗中的扇意象,探索诗人寄托于其中的情感及个人志向,可以对李白有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李白 扇意象 情感
扇子最初出现于尧舜时代,唐代时扇子已成为民间百姓的生活用品。按照形状,扇子可分为团扇和方扇两大类。按扇子的制作原料来看,扇子可分为羽扇、纨扇、蒲葵扇等。羽扇以禽鸟羽毛为材料制成,在士大夫文人中广为流行。
在李白的诗文中,最早出现扇意象的便是《雨后望月》。这一首诗作于李白的少年时期。李白在诗中描绘了雨后夜月升起的过程,表达出心中对夜月的爱惜。在咏月诗中,李白多继承前代望月怀人的传统,表达男女相思之情。在诗的末尾,作者写道:“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李白以“团扇”喻“夜月”。团扇不仅因其形状与月相似而被李白用以比喻月亮,而且是因其与女子有关。古代女子常常用团扇半遮自己的面孔,因此团扇与女子常常被联系在一起。作者望月,仿佛望见一把团扇,而团扇的背后便是一位女子的美丽容颜。李白表面上说爱惜这团扇一样美丽的月亮,实则或许也是在望月思人,表达自己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后代有学者认为这首诗“似乎是作者‘有所思而作,即朦胧地透露出年轻诗人萌发的一种爱情”,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这首诗中的团扇虽是比喻性意象,但李白在扇意象中隐隐表现出自己对爱情的追求,这种情感与其他诗人运用团扇这一意象时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体现出李白在扇意象运用上的独特性。
开元二十一年,李白写下《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酒隐于山中,过着漫游生活。从诗中可以看出,夏季时李白随身携带着白羽扇。此时的李白懒得摇动白羽扇祛暑,直接袒露着身体在清风中取凉。自汉末至魏晋,羽扇在名士中特别风行,用以表现潇洒风度。李白此诗中的白羽扇,表达的是其飘逸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态度。
天宝元年至天寶三年,李白应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入朝为官后,李白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到权贵的谗言诋毁,渐渐被玄宗疏远。这一时期李白的遭遇及心境的变化让李白诗中的扇意象有了不一样的内涵。前期李白对扇意象的使用较少,运用此意象时也较为随兴;
但在这三年中,李白诗中的扇意象出现次数明显增多,且有了较为明确的含义。
这一时期,李白诗中出现的扇意象多与班婕妤诗中的团扇有关。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初时得宠于君王,但在赵氏姐妹的谗言中被汉成帝冷落。在这种境况下,班婕妤写下《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团扇在夏季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而到了秋天,团扇便不再为人们所需要,被遗弃在箱子中。在这首诗中,班婕妤将自己比喻成团扇。曾经班婕妤受到汉成帝的宠爱,而今却在谗言中如秋天的团扇一般被遗弃疏远。许多文人都曾在诗中赞赏班婕妤的才华,也在诗中叹息班婕妤的遭遇,《怨歌行》中的团扇成了人们表达自己被君王疏远、无法实现自身理想的意象。
天宝二年,李白写下《相和歌辞?长信怨》。作者先写长信宫中环境寂寥,再写赵飞燕受皇帝恩宠,最后于末句“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中引用了班婕妤《怨歌行》中的团扇。全诗看似在写班婕妤的遭遇,实则是在以班婕妤自比。李白在班婕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自知自己才华横溢,却在关系复杂的官场中被人用恶言中伤。同年,作者写下《中山孺子妾歌》。在诗的结尾,诗人以团扇自比,写道:“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此时的诗人,就犹如班婕妤笔下的团扇,被遗弃于网尘中。《惧谗》一诗也作于此年,诗中引用了晏子用二桃杀三士和魏妹因郑袖谗言而受刑的典故,表现出谗言的危害。“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作者于末句运用了团扇意象,书写自己为谗言所伤的遭遇,表达了对谗言的畏惧与愤懑。
从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扇意象主要表达了其对自身为谗见疏,无法接近君王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悲伤与怨愤之情。
李白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长安的。天宝四载,李白漫游,这一时期他写下《送岑征君归鸣皋山》。李白在诗中先说征君以先人之事为鉴,不做官,又于诗的结尾写道:“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此处的扇意象引用了《晋书?王导传》中记载的一事。“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在这里,李白笔下的扇意象表达了其鄙弃权贵的态度。遭谗见疏的遭遇让李白隐于山中,李白对隐逸是认可的,但并不是真想过隐逸生活;
李白的一生都渴望建功立业,此时是隐以待时。
四、扇意象中的“太白精神”
李白渴望建立功勋,即使在现实中遭遇了挫折,也没有改变乐观、积极、慷慨自负的“太白精神”,这在其笔下的扇意象中也有所体现。
天宝十四载,李白写下《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作写成时,安史之乱尚未爆发,但唐朝已有由盛转衰的迹象。此时诗人还未出山,他在酒楼中送别友人。诗中写道:“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前途倘相思,登丘一长谣。”他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酣饮自乐。按照李白的性格,他们谈论的话题中除了离别后思念对方时就登上高处长歌,当然还有当时的政治国事。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慷慨自负的李白当然想建功立业,扭转时局。诗中的“摇扇”让人想起三国时诸葛亮的形象。诸葛亮持羽扇,指挥若定,扇这一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也体现了其渴望如诸葛亮一般征战沙场、发挥才干的志向。
李白被请出山后,因从逆罪最终被判长流夜郎,后遇大赦放还。乾元二年,李白还至江夏并写下《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中先写自己与录事都不为时所用,再写江夏防御乱军情势。“长呼结浮云,埋没顾荣扇。他日观军容,投壶接高宴。”此时的社会并不安定,但李白在诗的最后借顾荣扇表明自己的心志。顾荣扇这一意象运用了《晋书?顾荣传》中顾荣秘密讨伐陈敏一事。顾荣用白羽扇向陈敏的军队一挥,陈敏的军队便四散奔逃。李白以顾荣自拟,认为自己的才能必不会被埋没,他日必将为人所赏识重用。诗中的顾荣扇这一意象,表达了李白对自己潜能的肯定,以及对自己未来定能建功立业、扬名沙场的信心,充满着“太白精神”。
五、结语
不同时期李白诗中的扇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不同,扇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与诗人的人生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李白之前,已有诗人通过扇意象表达自己在仕途中遇到的挫折。李白在继承这一用法的基础上,也通过扇意象表现出对女子容颜的遐想、对隐逸的认可和对未来的乐观等,体现出其在扇意象运用上的独特性。从诗中扇意象所传达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对李白不同时期的境况与心境有更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安旗.李白全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丁稚鸿.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m].成都:巴蜀书社,2011.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刘芯妤,华南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
相关热词搜索:;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七
;杜甫被贬到华州后,弃官而去,走上了漂泊西南的人生道路,与李白一生再未相见。
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不但都生活在盛唐,都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巨变,而且曾经相遇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李白和杜甫的名字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人们乐意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不只是出于二人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还因为李白和杜甫本就相识,有着一段为后人称道的深厚友谊。
公元744年春末,时任五品官员的李白因触怒权贵高力士和杨贵妃被排挤出京。离开长安时,李白头戴道巾,身披道袍,做好了一心求道、远离朝堂的打算,也希望借此摆脱朝中敌人的威胁。
在寻师问道的途中,李白经过洛阳,而此时的杜甫恰好居住在洛阳老家。令人意外的是,两人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情和阅历,却一见如故,彼此欣赏。这次相遇成为了后世流传的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畅谈诗歌理想和人生抱负,李白和杜甫都喜欢四处漫游,寻找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李白和杜甫又相约见面两次:一次是在秋天同游开封。在那里,他们还遇到了住在附近的另一位大诗人高适;另一次是在次年入冬前,三人结伴在齐鲁大地观光游览,一路前往济南。
对于杜甫而言,这段经历是极为珍贵的。在后来的诗作中,杜甫屡屡表达他对李白的感怀,仅专门为李白所作的诗,如《赠李白》 《春日忆李白》 《冬日有怀李白》 《梦李白》等,就有10余首。第三次见面分别后,李白和杜甫各自踏上了坎坷的人生征途。
普安郡诏和李白“从璘”事件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大乱使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变化的起因跟“普安郡诏”有关。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出逃,一直逃到成都,而太子李亨则留守甘肃灵武,之后登基成为唐肃宗,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得知消息后,唐玄宗派了两个宰相到灵武去传国玺和玉册,这两个宰相当中有一个就是房琯。
房琯跟杜甫关系很好,他在普安郡的时候曾向唐玄宗建议下一份诏书,诏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唐玄宗的几个皇子分别去担任各地的节度使。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向唐肃宗进谗言,说房琯曾为唐玄宗制定普安郡诏书,目的是让各个皇子来掌握各地的大权,分守重镇,反而让您呆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可见他对您并不忠心。于是,唐肃宗从此开始厌恶房琯。
在普安郡诏书中,皇子都分兵镇守各地,当时永王李璘被任命为四道节度使(山南、江西、岭南、黔中),皇帝让他带兵顺着长江东下。李白当时名气很大,李璘听说他在庐山,便三次写信邀请他出山。李白当时也正为自己报国无门而焦急,所以他收到李璘的书信后,出于挽救天下危亡的一片热情,参加了他的军队。
李璘当时驻镇江陵,手里的兵权很大,而且江淮地区的租税、赋税也全都堆积在江陵。周围人纷纷建议他去占据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明显就是和唐肃宗分庭抗礼。唐肃宗听到这个消息,下令让李璘回成都,但李璘抗命。
唐肃宗找高适来商量,高适分析了江南的重要性,并断定李璘肯定会失败。唐肃宗便派高适担任淮南节度使,统领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等12个郡,和另外两个节度使一起去讨伐李璘。
公元757年,李璘兵败,李白被关在浔阳的监狱里。第二年,李白从浔阳出发,被流放到夜郎,幸好途中遇到大赦。后来他又去了金陵、宣城以及溧阳,在现在的安徽和县一带来往。最后,病死在安徽当涂他的族叔李阳冰家。
房琯罢相和杜甫被贬
杜甫也同样受到了普安郡诏的影响。公元757年4月,杜甫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唐肃宗。此时唐肃宗已经从灵武搬到凤翔县,之后杜甫被任命為左拾遗。
同年5月,房琯的门客董庭兰被御史奏了一本,称其贪赃枉法,房琯受牵连被罢免相位,改任太子少师。杜甫向皇帝上书称“罪细不宜免大臣”。唐肃宗特别生气,下诏让他到三司(当时的刑部)受审。幸好在宰相张镐帮助下,逃过一劫。
公元757年10月,洛阳、长安都收复了,朝廷搬回长安,杜甫也搬到了长安。同年12月,唐玄宗回来了,成为了太上皇。
公元758年6月,唐肃宗第二次罢免房琯和他周围的一批人。首要的理由是房琯经常称病不上朝,其次说房琯和刘秩、严武交结朋党。于是,唐肃宗就把房琯贬为邠州刺史,把刘秩贬为阆州刺史,严武贬为巴州刺史。杜甫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次被贬对杜甫是一次极大冲击,促使他的君臣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杜甫早年的诗歌中,他希望自己能够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明君,让天下的风俗变得淳朴,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但到了后期,杜甫的诗歌越来越多地批评皇帝的昏庸无能。这是因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在杜甫的心中已经彻底抹掉了唐肃宗这位中兴之主头上的光环。特别是到了晚年,他写了很多的诗,不断回忆他这一次政治经历,可见这次事件对他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杜甫被贬到华州后,心情非常压抑愤慨。公元759年,杜甫来往于华州和洛阳之间,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本来唐军已经差点要收复河北了,然而出了一些差错,唐军在河南相州大败。于是军队四散,唐军只好沿路抓壮丁,杜甫因此写下了他最有名的“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经过反思,杜甫最后终于在这一年弃官而去,从此就走上了漂泊西南的人生道路,与李白一生再未相见。
相关热词搜索:;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八
李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李白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历代评论家深深地感受到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从中体会到诗歌的无限魅力。
李白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他在创作上却十分刻苦,虚心向前人学习。
他崇尚《风》、《雅》,还十分尊敬和推崇屈原,认真学习和继承了屈原辞赋的优秀传统。他还学习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优秀传统,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十分重视学习汉魏以来乐府诗歌的优秀传统。他受六朝乐府民歌真挚动人、爽朗的影响,融合自己豪迈不羁的性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广受世人的喜爱和叹服。
李白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我认为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绮丽而兼豪爽,二是雄奇而且易懂。绮丽是指用词华丽,对仗工整;雄奇是指作者用词夸张,在诗意中所表露的超然境界。在吟诵“诗仙”的佳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那华美、曼妙的文辞和雄健、磅礴的气势。
(一)李白诗歌中的绮丽风格
绮丽的风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和内容相称的,虽然用词华丽、对仗工整,却写得自然,使人觉得情景相生,生动流畅;另一种是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内心的思想感情,或者用堆砌的辞藻掩饰空虚的内容。我国古代诗歌,自南朝,特别是齐梁以来,丢掉了《诗经》、《楚辞》和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一种“颓废淫靡”的形式主义的贵族文学。这种“贵族文学”的恶劣影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远古,垂衣贵清真。”他反对杨(杨雄)、马(司马相如)以后文学界所兴起的那股只重华丽文辞,而轻视内容的绮丽空泛文风。
但李白的诗中也不乏千古流传的丽句,《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批为“千古丽句”,就是属于前一种的绮丽。这句诗不用典故辞藻,而写出最美的春光“烟花三月”,并且是在这样的时候去繁华的扬州,所以称为千古丽句。《山中问答》中的“桃花流水迥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山花烂漫、争妍斗丽是美的,而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都是按照自然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不同的美,但有着共同特点:天然,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满口留香。
唐诗中风格绮丽的不少,如杜甫的《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得工整自然,绮丽多姿,好像一幅彩色工笔画,与太白相比清新秀丽有余,却少了几分豪爽的气概。李商隐《无题》诗工整绮丽,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与太白诗相比显得情绪忧郁,不像太白诗开朗。李白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首诗都写出浓厚的别情,却无愁苦的音调,都有写得绮丽的句子,而长江天际流的境界是开阔的,踏歌送别的心情是开朗的,所以绮丽兼豪爽是李白诗歌的特点之一。
(二)李白诗歌中的雄奇风格
雄奇风格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写得自然,容易懂的;一种是写得费力,隐晦难懂。
吟诵李白的诗句,有一种超脱眼界,使思想飞跃的空间感。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是说山高流急,水势如飞,“直下”就更让人心神已动,而用“三千尺”形容瀑布之长,更是超乎想象。更让人心神不宁的是“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真是心达而目不可达的超凡境界。前人称此诗“气象雄浑”,这是瀑布的.本身特色,也是李白诗歌的风格。此外,李白的《秋浦歌・十五》:“白头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也能体现李白诗的这一特点。以白发写愁思,长于杜甫笔下:“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在以雄奇飘逸见长的太白笔下,白发不是更短,而是搔之更长。岂但长,还长到“三千丈”的长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然而,要恰当地状出他那不比寻常的“万古愁”,“似个(这样)长”之愁,似乎又非如此不可。于是这个“愁”就形象化了,令读者忘不了。这就是诗人写作风格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了。
同是写雄奇,却写得不费力,不容易懂的诗也有。如杜甫《戏为双松图歌》:“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两棵松树的树皮裂开了,露出惨白色,好像龙虎的骨头,松树的树枝屈曲交错,像铁一样伸入高空,所以说“黑入太阴”,再用“雷雨垂”来衬托。这两句设想奇突,写得雄奇,但很费力。另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朝如青丝暮如雪”,“三百杯”也是用了夸张手法的。诗中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气势磅礴,雄浑奔放,有如行云流水,倾泻而下,很有特点。一首好诗应该是有创造性,有雄健自然的气魄,而且容易懂。
李白高傲爽朗、崇尚自由、蔑视礼法、落拓不羁,所以他的诗以狂放、豪迈、沉郁、飘逸著称于世,世称他为“诗仙”,实不过誉。他以这种“绮丽、雄奇”的风格,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惊世佳作。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九
李白一生中重要的活动都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进行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社会环境太平安乐,使得李白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跃跃欲试,想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这一时期,“大鹏”是诗人旷达乐观,豪迈飘逸气概的完美体现。
鲜衣怒马,年少轻狂,求仕不得,挥笔写下著名的《大鹏赋》。“激三千以崛起, 向九万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 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 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 羾阊阂之峥嵘。簸鸿蒙, 扇雷霆。斗转而天动, 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 雄无所争。”[1] 自比为大鹏的李白此时壮志凌胸,就算遭遇了求仕的不顺也依旧豪放不羁。作为才子的李白,身处盛唐,希望能建功立业,辅佐明主,“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此时的李白就如同他诗中所写的大鹏一样,斗志昂扬,豪情万丈。
在李白的诗歌中,大鹏鸟这个意象始终存在。大鹏高大健美,充满力量感,象征着李白的昂扬斗志和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寄寓了李白对于仕途的憧憬和他的政治抱负。“大鹏”这个意象起源于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借助“大鹏”这一意象,表达了他的人生境界和理想追求。因此在《逍遥游》中,“大鹏”不仅代表了远大的志向,还代表了对绝对的个性自由的追求。而唐王朝道教之风盛行,崇尚自由洒脱,遗世独立更为文人所追捧效仿。道家尤其继承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 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万物的傲然态度, 与李白的处世态度惊人地相似。因此, 庄子笔下出现的大鹏意象, 自然成为李白经常描写的寄性之物,是其诗作中重要的精神象征之一。
在李白的早期作品中,“大鹏”更多的是寄寓了青年李白对于建功立业、不受世俗羁绊的强烈渴望。“北冥有巨鱼, 身长数干里, 仰喷三山雪, 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 悼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 九万方未已。”[3]气势雄浑,想象瑰丽奇伟,给人以狂放洒脱的强烈印象,突显出诗人卓绝的理想和高洁的志向,是盛唐时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的绝佳体现。怀有大丈夫必有于四方之志的宏伟志向的李白, 在这样的气息席卷之下, 常常在诗篇中展现这种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借以抒发乘风破浪、直击梦想的豪情壮志, 这正是那个时代旺盛生命力和浓烈豪情的展现。以大鹏作比,正是他此时心怀壮志,豪情激荡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对实现个人理想的自信与执着。
年轻气盛,裘马轻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将大鹏视为自己的化身, 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豪情壮志赋予大鹏, 对振翅高飞的大鹏倾注了无限的热情, 尤显其飘逸不群之态。他笔下的大鹏汲取了庄子傲视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赋予了大鹏新的思想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自由精神的追求、豪迈个性的释放。大鹏这一意象无疑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
盛唐时期的文人普遍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青年时期的李白也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不过他对功业的追求不是为了获取富贵,而是为了显示“安社稷”、“济苍生”的才能。《大鹏赋》等诗更是表达了他的宏伟抱负与不服输的昂昂斗志。
在中期,“大鹏”是诗人耿介高洁、孤直叛逆性格的体现。在经历诸多困难挫折之后,此时的李白,在早期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中已经有了更多的不屈、叛逆的心态。在谒见渝州刺史李邕之后,他写下《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以振翅高飞的大鹏自喻,不与世俗合流、不与污浊同列的思想在这首诗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在困境中奋起,不服输不放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中站起。
由那年少轻狂的少年变成中年时期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的诗人,李白心中充满了对世俗的愤怒与无奈。正如《逍遥游》中讽刺的“蜩”与“学鸠”一样,昂首振翅的大鹏正是诗人在嘲讽那些奸佞小人,用大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与无奈,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惆怅。《大鹏赋》和《上李邕》是李白的.理想宣言,寄托了他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对政治的伟大抱负。
李白受道家思想熏陶至深,他的思想也集儒、道、侠合一。如果说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只是一种意象符号, 它代表的是一种逍遥自由、无所依待的理想境界,那么李白诗作中频频出现的“大鹏”意象则更多成为表现诗人卓然不群的气魄的载体,渲染上浓重的建功立业、不受世俗羁绊的强烈渴望, 显示出积极奋发的积极用世精神, 具有更多生命的张力与人格的魅力、人生的意趣。 他的政治理想是平步青云,一鸣惊人然后飘然隐退,“且放白鹿青崖间”,既建功立业又不失人格自由。与其说是儒家兼济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 还不如说是一种旺盛生命力赋予的介入与创造精神, 以及对自己才能的夸张性和全方位认定, 使李白梦想做谢安式的宰相。他不追求世俗的高官爵禄、衣锦还乡, 而是希冀有一个显示自己的才能、雄无所争的气概、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没有实权的李白虽直言进谏却不受重用。官场失意,只好自我麻痹,消解烦恼。“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长期的落魄使自负的他自感壮志难伸, 英雄无用武之地。
大鹏是诗人命运人生、自我生命历程的载体。现实毕竟是残酷和不尽如人意的, 面对残酷的现实,李白只能孤独的吟咏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而抱憾终生, 在盛世不遇、空怀抱负的巨大精神苦闷中艰难前行。即使在人生失意之际、仕途受挫之时, 李白的诗作中仍然充溢着张扬的个性、不拘的情怀,以大鹏自喻, 追求个性自由, 实现个人价值。
这首《临路歌》是李白的绝笔诗,可谓是李白一生的总结, 生动形象, 震撼人心。在人生即将逝去时他留下了这首诗然后饮恨而逝, 以大鹏的遭遇比喻自己的人生历程, 大鹏的举步维艰、茕茕孑立, 无疑是诗人不得志于其时的晚年生活的真实再现。《临路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壮的大鹏,暗示此时的李白虽然依旧雄壮伟岸却也掩饰不住内心极度的痛苦和无奈。挥斥幽愤,发抒绝望,与《大鹏赋》中的超逸豪迈恰成对照。大鹏与孔子,和他早年的《上李邑》那样同时出现。早年那只“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的大鹏,如今已是“中天摧兮力不济”;“宣父犹能畏后生”的飞扬跋扈,变成了“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的黯然神伤。有心报国,却屡遭挫折。悲愤之余,他仍然相信自己的品格和精神,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虽心力不济,但坚信激励万世。
李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就像是一个真正的神仙一样飘逸自由但也担负着国家的重担。他心怀报国壮志却又为奸佞所压迫而不得施展。从少年时期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到临终时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从《古风》、《大鹏赋》到后来的《上李邕》,再到去世前的《临路歌》,同一个意象在李白笔下虽然如此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满怀豪情、气势磅礴的。即使是中天摧折,也仍然相信遗风可以激荡万世。虽然理想幻灭,以失败告终,但仍不失其英雄风范。
我眼中的李白我眼中的李白初中篇十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寻李白》是一首怀古咏史的自由体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诗以李白的“失踪”起笔,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反复回旋,结构严谨有序,造句自由而舒展。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如“和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与羌马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是诗中之眼,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