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秦帝国解说词篇一
昨天看了《大秦帝国》1——七集,对秦献公的继位选人独到的眼光及方法所叹服。秦献公被魏军狼毒箭所伤,他知道自已所剩日子不多,不得不考虑传位的问题,但让他头痛的是传位给那一个孩子。
两个孩子各有所长,长公子更是深得上大夫及世族的拥戴,为了使王位传给真正能带领秦国走向富强的君王,秦献公可谓用心良苦,采取了冒雪前往老乒营地,听取老乒对传位人选的意见,最后秦献公听取了与他出生入死,驰骋沙场老乒的建议,传位给了二公子渠梁,即历史上有名的秦孝公,历史同样也证明了秦献公选人之正确。秦献公选取接班人的思路及方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1、遇事临危不惧,头脑清晰,应变能力强;
2、具有大局观,团队、组织及公司利益大于私利;
3、具有独立思考及分析辩别能力;
4、做事能够抓住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大秦帝国解说词篇二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秦帝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烟尘掩埋,一部分被后人反复讲述、吟唱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或了解到的历史是后者,是历史的精华,所以很多人为此痴迷。我也喜欢历史,尤其是近段时间读到的《大秦帝国》《楚汉风云》和《赵氏孤儿》,从这些描写历史的书籍中,我认识了很多拥有高尚智慧的历史人物,了解到了很多远古的历史文化,在一遍遍的品读中,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力的震颤。
首先让我折服的是那些历史人物的聪慧。只要有人类,只要构成了社会,不管是现在,还是远古,都会有光怪陆离的复杂关系,那些智者好像永远都有一双洞穿世道和一切人事的眼睛,他们往往能做到未卜先知,走在那些宵小之辈的前面,偶有一次马失前蹄,往往也会用悲壮被后人传唱。这些人如程婴、商鞅、张仪、苏秦、吕不韦、李斯、范增等。在他们的面前,世界就是透明的,任你刮什么风,他们都可以力挽狂澜而不倒。究其实,他们除了拥有睿智以外,我更多的是欣赏他们的那种气场,那种在困难面前,不慌、不乱、不惧、不倒的气势。他们那种将整个世界揽于怀中的自信,那种巍巍立于山颠的洒脱,那种将有关自己的一切抛之脑后的淡定。也许上天会给很多人智慧,但真正将智慧用到极致则需要个人的修行,他们修到了,所以开出了智慧之花。
其次让我感叹的是历史中折射出的为政之道,为官之道。正道、正义永远被人们歌颂,歌颂了几千年。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歌颂中并没有悟透“正”的内涵。我相信,很多人欣赏商君的“公”,他将自己看做国家的.公器,连奸佞之臣都知道商君的“尽公不近私”,为了秦国的强大,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特别是有关秦国在变法之后的一些细节描写,更让我感叹,在历史开端,就有很多潜在的规则,比如行贿,在战国时期,其他六大国都有这种风气,但在秦国这种风气被吏员摒弃,其他国家的官员到秦国办差,不管是施给门卫的小金币,还是献给达官贵人的稀世珍宝,要么是拒绝,拒绝不了就交公,所有的事物只围绕着一个轴心转,那就是国家的利益,这种风气在商君变法前后尤盛,所以秦国迅速强大起来,进而一举灭六国,统一天下。其实要达到这种效果,秦国君臣只运用了一个理念,那就是“以法立国、治国”,上至国君,下至平民,万事用律法来衡量,并对违反者严惩。很多史学家认为秦国的刑罚过于苛刻,甚至认为秦国是暴秦,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秦法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这种严苛的律法约束下,秦国官场清明,秦人惕厉奋发,反观其他六国,官场昏暗,奸臣当道,谄媚者当权,秦国灭六国如摧枯拉朽。现在,我们也讲究以法治国,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违法行为来危害国家,损害人民利益呢。我认为关键是我们执法不严,究法不狠,让很多人逍遥法外,即使追究,也不痛不痒,过多的注重人性化,反而显得柔弱。如果让我们的法律象秦法一样,成为治国的利器,人人畏之、敬之,乱法之事、乱法之人一定会减少吧。
最后让我神往的是那个时期的教育方式。那么多的智者,那么风云的历史,这些杰出的人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跟着先哲或大师修行多年,修行合格后出山,自闯江湖。如商鞅师从法家大师,那时,各种学派林立,墨家、儒家、或是一些高人,他们都可以带学生,他们带学生的方式可以讲书,更多的是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那时的人们崇尚知识分子,齐国专门修建稷下学宫供学子学习,生活。很多高官养门客,只要你有高见,有良谋,可以直接面君。知识分子的地位高于商、农。所以哪怕他们没有物质地位,仅仅依靠风骨照样活得有滋有味。再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更多的是学生从书本中获取抽象的知识,偏于狭小一隅,用眼睛和耳朵去了解世界。而那时的那种跟着老师游历天下,用心去获取知识的方法弃之不用了。现在的用人制度,通过千道卡,万道防,层层选拔,层层考核,只剥的人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那时,一良策既可封官赐爵。如苏秦,一“合纵法”身佩六国相印,位极人丞。
历史的特点是遥远,风云的人物,风云的事件都可以遥远,但我认为,历史带给后人的启示,历史的精髓一定不能让它遥远!
大秦帝国解说词篇三
记得有人提出过一个疑问: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最后一统天下的还会是大秦吗?我认为还是会的,因为虎狼秦师之所以能东出函谷关平定天下,靠的不仅仅是贤君良臣名将,更靠他高效的政体与灵活的社会阶层,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商鞅,强秦之“强”正源自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从孝公始,到秦始皇嬴政,秦国经历了七代君主,前后约130年,但商鞅定下的一些律令从未改变,不管是后来的吕不韦,还是中期的范雎,还是张仪,都未尝试修改,后来的《秦律》也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的,可以说没有秦始皇,秦国还是会统一天下,而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就不一定能问鼎中原了。
本人不太懂政治,只爱看些历史小说,前段时间读了孙浩辉先生所著的《大秦帝国:黑色裂变》,虽然小说不同于史实,但还是比较真实得还原了商鞅变法这一时期的秦国政治生态,波诡云谲的邦国外交,勾心斗角的既得利益者,坚韧不拔的名士,让人身临其境,似乎卷入了两千多年前的这场风云之中。
作者把书名定为黑色裂变,我却觉得称其红色裂变更合适,因为该变法虽然包含着政治,军事,商业,农业很多方面内容,但其中最重要也是争议最大的内容是“轻罪重刑,刑多赏少,一人犯法,连坐治罪”,对百姓来说,是残酷甚至残暴的,是以流血为代价的。商鞅认为,以德治国并无益处,反而会使国民懒惰,使国家贫困,秦风本就剽悍,好勇斗狠,如同驯化暴躁的野马,必须用霹雳手段方见成效,另外,商鞅推崇法家,罢黜儒术,在实施高压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施教于民,崇尚暴力,未行教化,个人认为有愚民之嫌,这是历史的局限性,再先进的改革都未脱离封建礼制的束缚。
虽然百姓所受的压迫与剥削加重了,但商鞅变法却使秦国真正强国强兵了。“秦起于夷狄”,秦部落一直以来被视为异族,偏居一隅,积贫积弱,完全不被晋、齐、燕等国放在眼里,直到西周故都镐京被围,出师勤王有功才被正儿八经册封为诸侯国,可是东周几百年来仍未甩掉“穷国”的帽子,所谓弱国无外交,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丢城失地,连函谷关都一度失手落入死对头魏国的手里,要不是关中平原易守难攻,国早已不国,多少代老秦人呕心沥血,奈何强国无法,强军无法,找不到康庄大道,何时能一吐胸中恶气?商鞅做到了,他废除井田制,实现土地私有化;推进郡县制,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大力发展商业;更重要的是他打破了固化的社会阶级,贫民子弟军功显赫也能封爵,也能当将军,这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才使秦军有了“虎狼之师”的称号。总而言之,商鞅变法不仅在短期内全方位地提升了秦国的国力,更是为秦国的兴邦富国绘制了蓝图,指明了道路,堪称百年大计。
从古至今,变法伴随的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倾轧和打击,远有吴起变法,近有戊戌变法,谁人能得善终?商鞅施行的新法无一不在损害贵族阶级利益,抢他们的田,抢他们的隶农,抢他们的爵位,他们就会想着要你的命,我一直有个疑问,商鞅在治罪太子,割掉秦孝公弟弟鼻子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我觉得肯定会有,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如此做,怎么打压保守派的嚣张气焰,变法还怎么推行,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今人谁还拥有,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气节吧,所以商鞅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在读到他被车裂的时候,我没有感伤,我觉得临刑前的他应该也不会感到后悔和愤怒,自己一生功业已遂,何憾之有,借用王阳明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秦惠文王虽然下令车裂了商鞅,却对他的变法推崇备至,不仅没有废止,反而发扬光大,《商君书》也成为传世名篇,为代代人所称颂。据说,著名的奴隶起义领导者斯巴达克斯死前,他的朋友对他说,“终有一天,罗马会消亡,而你的名字,斯巴达克斯,永远代表着自由”,如果我能玩一次穿越,见到商君,我会对他说:“你的名字,代表改革”。
大秦帝国解说词篇四
前两天,同事推荐《大秦帝国》,于是就找来看看。
这是一部雄浑、厚重、沉郁的书,这是一部轻松、热血、青春的书,这是一部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书,因为它叙述的内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为它描绘的时代呈现了太多的元素。
读这书的时间,我非常快乐也非常感怀,这是这部书的魅力,作者笔力苍劲、描绘细腻,为我们刻画了战国时期,大秦的逐步崛起。我的心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铮铮誓词而热血澎湃;为商鞅大义凌然的慷慨赴死而心怀敬意。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民族的精神,是国家的脊梁,更多的人苏醒,民族才有希望。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同耕同战,浴血何年。锐士铁衣,女儿桑田。谁谓明月,照我无眠。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秦国这个地处西北,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被中原诸侯称为戎狄的边陲诸侯,却一跃而起,最终统一了六国。根源在哪里?在于“大争之世”求变图存的毅力,在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根基。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彻底的变法“废田井,开阡陌,除隶农,赏耕战,刑无等级,不赦不宥”,使秦国率先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极大的调动了下层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至此国力逐年上升,走上了崛起之路。虽然有无数人指责秦政是暴政、秦国是虎狼之师,但是我们应该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秦法无疑具有时代的先进性。法家在大秦里面出尽风头,而后世独尊的儒术被摒弃在一旁!诸子百家都对法家刮目相看,就是因为商君。因为秦国近200年坚持法治,而在战国中最后脱颖而出,六国拍马难及!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策略,是秦国在人才战争完胜山东六国,为秦的统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河有中流兮天有砥柱!我有英才兮堪居四方!秦虽然本国人才不多,但对于招揽山东人才却不遗余力。不问出身门第,但凡有真才实学一律委以重任,绝不惜官吝爵。自秦孝公开始,秦国唯才是用,是故商鞅法家、张仪纵横家、蔡泽计然家、吕不韦杂家、尉缭兵家都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秦国用人之道不在于学派出身,有才利国则用之。秦非人杰地灵之地,历代的大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六国,若非秦国用人之务实,岂能吸引这些人才?相反六国人才济济,却置之而不顾。譬如魏惠王时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孙膑,鞭笞张仪,无视乐毅。这些都可谓是治国之大才,每一个人之后都曾改变过战国的格局,魏惠王不用治国之实才,却只是礼待像孟子这种所谓的圣人。圣人的大道永远是摸不着边际的,讲了几千年的“大同”至今尚未实现。治国在于务实,所以孟子之道永远解不了魏惠王之困,也终导致魏国的衰败。
秦国用人之务实还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因为孝公与商鞅的青山松柏之情,所以才会有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相反六国之才大多是怀才不遇,屈原忠心为国却始终不能得到大用;“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何其的荒诞,也终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更为荒诞的是韩国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大兴水利工程,其美名曰“疲秦计”,最终导致秦国的国力昌盛,为之后的灭六国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战国的最后一位战神李牧也因“叛国”的罪名被杀,用人之不信,自毁其长城,赵国最终也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小说以秦献公的死去作为开端,引出了本书的第一个关键人物,秦孝公嬴渠梁。如果说火焰的燎原需要最初的火种,那秦孝公无疑扮演了这一角色。他即位之初,秦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局势。野蛮贫弱本已是顽强盘踞的痼疾,其他国家的全面敌对,一致仇视更是一把高悬于秦国不屈头颅之上的三尺利剑。六国卑秦,不与会盟,一个濒临崩溃的小国,生还是死,继续还是终结,这是作者抛出的的沉重问题。用手段和计谋解决当下的困难只是治标,究竟如何才能完成一个国家的标本兼治。
法!用法治国!!这是一个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答案。于是,在商鞅的霹雳手段之下,在秦孝公的绝对信任之上,秦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变法过程中,有反对,有抵抗,有阴谋,有暗箭;有信念,有虔诚,有真情,有血性。作者用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原本隔了帘幕的历史故事演绎显得格外曲折起伏,回转跌宕。“法”的芽终于在秦国萌发了,可这一切,在大秦帝国的缔造过程里,仅仅是个引,也仅仅只是序幕。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道路无比的坎坷崎岖,要改变一个落后国家的面貌并使之重生更是需要付出好几代人的努力。所幸,在历史的风起云涌当中,秦国人没有退缩,接下去的几代君王也没有改变初衷,在百家争鸣的大格局内,他们始终奉行法家之学,排除各方阻力,把秦国一步步推向了鼎盛的巅峰。而秦国的文明,那在剽悍坚毅的血性土壤上诞生的文明,也最终战胜了并统一了其他文明模式,绽放出无比绚烂的光芒。
纵览全书,剔除宫闱阴谋,政局斗争,情感发展,个人兴亡,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法”,是大秦帝国得以建造形成的最根本同时也是最大原因,文明的诞生源自于法治的兴起,而儒学则不符合战国之道。针对他的这一观点,我深感赞同。首先,从先秦历史来看,儒家之学本就是亡国之论。讲求仁义道德,礼让谦逊,大争之世,这种论调何能立国?其次,退一步说,儒学即便可用于安邦,也非用于开国。只有用“法”这一冷峻客观的利器,才能扫除乱世时因人治而产生的一系列失衡混乱,创建全新的国家运行平台,从而使国家达到一个更高的竞争起点。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而并非依靠人力。作者的这一理念,颇具现实意义。
大秦帝国解说词篇五
大秦帝国读后感,曾经统一的秦朝给后人留下了多少的遐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秦帝国读后感,欢迎阅读!
刚刚终于把《大秦帝国》看完了,于是趁着情绪还在,赶紧写下这篇我原本就打算要写的读后感,我大概耗时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这部书,总共六部,十一本,出现最多的成语是“刻舟求剑”、“泥牛入海”;令人震撼的战事是“围魏救赵”、“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横扫六国;令人震撼的人物是:秦国这边是商鞅、嬴渠梁、张仪、白起、吕不韦、嬴政、李斯、王翦、王贲、赵高……其他六国则是:苏秦、乐毅、韩非、李牧。
总体来说,这本书,在叙事方面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作者以写秦来写六国的灭亡,而且这本书整体去读的话很热血,只是这本书它归根到底就是一部历史型小说,没必要当成正史去看,但是这部书在历史大事件上全都依据史实,算是人物描写上润色了些吧。
以及作者从提诠释的大秦精神,倒真的是从始至终一直都在。
只不过在读有些故事的时候,不知是怀疑精神作祟,还是好奇心作祟,我总是在想着,作者的叙述是不是真的,作者描写的这个人物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的性格?因此,我看完一个感兴趣的人物之后,总是翻翻《史记》,想看看太史公是怎么说的,在看商鞅的时候,发现两个不同的观点。
哈哈……在看白起的时候,觉得差不离,《史记》中,白起最后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何罪于天以至于此?长平之战,数十万投降之人,我全都坑杀,是该死!”、…在这部书中,白起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夫原本想死在郿县山塬,魂归故里,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诚可谓死生有命也!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也!”…这样一个不谙朝政的人,一心却只在战场之上,正如太史公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至于王翦,我之前说过了,他对于朝政之事的把握,要比白起敏锐的多,单单就起用李信为将这件事上,不仅嬴政在权衡,王翦也在权衡。
这个老头子很是厉害……再后来他的儿子,人称小白起的王贲,比起他的父亲,这个少将军更加的实在,尤其是在临死前对嬴政说的那四件事情,件件直戳嬴政内心。
于是后来王贲死后,嬴政对自己做了一次反思,那段反思,让人感觉为何嬴政如此的痛苦王贲死去?我认为这应该不是友情,而是嬴政的害怕!……所以我们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会想如若王贲能迟嬴政一步去世,或许朝政不会乱,王贲可以干净利落的除去不合皇帝的势力,将扶苏扶上皇位,可是呢,这些都是后话了!
还有李牧,太史公太不给面子了,竟然混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头了!我只是觉得这个大将,死的真憋屈!好不容易遇到了王翦这样的战斗级数高的对手,想着要死也是将军沙场化白骨,怎地竟被同朝人陷害致死。
其实从一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就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
嬴政有个特点,就是但凡他出场,你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来,即便那个时候有李斯、有王翦、有蒙恬、有王绾,这点嬴渠梁和赢驷都不及。
这应该就是魅力吧。
哈哈…你会发现,从赢柱的出场再到嬴政登上王位,这一段时间中,算是秦国的低谷时期,但是反倒是这样的低谷让人觉得就是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连那个王位也似乎在等待着嬴政。
我眼里,嬴政这个人高傲孤独,而且是个勤于政事的工作狂,雄才大略,个性中充满着铁腕色彩。
但是他性子急,容易烦躁!太史公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写的很叙事,没什么起伏甚至。
所以我大多都是通过一些事而凭感觉去想嬴政这个人,多少都会带有自己的个人偏向在里头。
他冷酷,冷酷到你有时觉得他冷血;但是有时候就觉得他可怜。
应该是受到他的童年和他母亲的影响,导致他的报复心比较强吧。
尉缭初见嬴政时说他少恩而虎狼心。
他嬴政面对六个国家不同的民众,是否就能太平而治?他嬴政的肩是否能扛得住这华夏的大旗?在他统一天下后的一些政策上来看,我最佩服的就是统一文字,这点实在是太厉害了!但是我具体说不出怎么个厉害法,可就是打心眼里觉得这把文字统一实在是太厉害了!
从秦孝公开始到嬴政,秦国几乎代代是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之雄主!从一开始的独立争霸,到后来的一统天下,秦国的强大,反映出另一面六国的衰退,作对比的来看,重点就在人才,那个大争之世,人才绝对的重要,如何用这些人才更加重要,魏国,一个人才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却也是失才最二的国家。
纵然有千里马的伯乐,可是这个伯乐不拿事,千里马终究不是被淹没,就是远走他乡再找雇主。
齐国枉有稷下学宫!那么多学士,就那么养着,养着,然后无用!秦国不同,他从贫困中而来,从孤立中长大,他对人才的渴望程度要比其他六国高出很多,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开始,秦国就注定要开始变了,一个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人,是强大的,更何况是一个敢于正视,并且改正自己错误的国家。
商鞅当时的变法为的不是一代之法,而且永世之法,这点其余的几个变法汉纸不及也。
有说他作法自毙,有说他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无论哪种说法,都得肯定商鞅的变法的确强大了秦国!
之后的张仪也是,阴差阳错来到了秦国,遇到了有意东出的惠王。
君臣一拍即合,连横计出。
那个合纵连横的时代,是纵横之士的天下,但是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做后盾,这些都是空谈,苏秦的悲剧在此,张仪的成功也在此。
良将!秦国第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将,就是白起,无一败绩的战神!正好他的成长时期,是秦国最需要对外作战的时期。
所以昭王对白起几乎是无怀疑的,直至长平大战结束,君臣无二心。
但是这偶然性就是会造成一个偶然的结果,让大家看来好似还是必然的,昭王当时的自尊心和大军的成败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明显白起选择了后者,而昭王选择了前者!
至于后来的吕不韦、李斯、王翦、郑国、蒙恬等等的人物出现,我都觉得是对的时候出现了对的人。
嬴政遇到了他们、幸好他们遇到的也是嬴政!对了,期间《吕氏春秋》和《商君书》之间的两次pk,写的很精彩,但是结果都是商君书胜!不能说输了,就错了,只能说它此刻不合时宜! 吕不韦的命运跌宕,还都是在他自己,这不用怀疑。
还有蒙恬,作者在写到蒙恬死的时候,显然异常的悲愤,悲在于,一代名将,竟然如此被冤杀;愤在于,太史公对蒙恬的评价,说他该死,看的出作者在写这段的时候情绪很激动。
至于李斯,说实在的起初我还真没发现呢,直到最后的最后,李斯的突然转变,我才发现他斡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
有时候真的就在想,一个人算计了那么多,为何偏偏在最关键的步算错了?功业,商鞅求的也是这个,所以在书中商鞅死了,虽死无憾;但是李斯呢,他也是在求功业,所以他不能轻易的就被埋没,所以他要做最后的反击,所以他跟赵高和合作了,但是往往你不在意的那个人,就会置你于死地,显然李斯并非高估了自己,而是低估了一个阉官。
他的悲剧也是在自己一手造成的,怪谁?只怪你李斯在迷茫的时候,选错了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罢了…李斯很奇怪,他是功臣,但是也是罪臣,对权力掌控的欲望,令人变了,倒戈竟是如此的容易。
那个雄视六合的亲王,那个从人海中寻觅到他的知音,李斯没有忘,只是弓开没有回头箭,后悔都来不及了…不过呢,此后历史在千变万化中,也仍旧没有逃脱嬴政和李斯等一帮人共同建造的格局。
很奇怪啊…
这部作品的最后是作者写了大篇幅的自我感想,如若问我是什么立场,我只能说我没有立场。
原着的作者意图为秦正名,反对“暴秦”这样的说法,但是曾经把贾谊《过秦论》背的滚瓜烂熟的我,还是相信一句话:“亡秦者,秦也”。
事实?事实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即便是你把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会去相信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事实不是他要的事实,所以他要么选择无视,要么去选择否认。
如今都是这样,更何况对待一个远古的事件?这样说看起来很是消极,不过我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态,很多情况之下,都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一件事出来总是有两个极端的说法,就好比你说那个时代究竟是用 【礼乐崩坏】来形容的好,还是用【大争之世】来形容的好?就好比,魏国已经面临各种内外的压力,你说是当务之急是应当积极地寻求有识之士变法图强抵御敌国,还是说当务之急是应当潜心修养,慢慢去培养君王的仁义之心?一开始我是在一个极端,很不理解另一个极端为什么会出现,于是问老师,和同学交流,就会发现自己想法有时过于简单,有时却过于复杂。
做一个中立者比较难,也比较痛苦,似乎是这样的。
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很多人都拿过这部书掂量,有的惊叹、有的只是想看看我在读的是什么书而已…其实我觉得人有时候都挺自私的,我也是,我比较反感别人碰我心里分量重的书,尤其是我不熟的人。
比方说吧,我喜欢武侠小说,但是我异常反感一个根本对武侠小说不感兴趣的人来翻我的武侠书,然后对我说什么好什么不好!我也比较反感这类人让我给他们讲武侠,因为首先,我觉得对着他们说我完全就是在自言自语,其次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女神经病。
呵呵…所以何必自讨没趣!……话题怎么扯远了!囧——
最后,这部书的题记是:“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和梦想”!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这句话是这本书的开始,讲述了一个要强势生存的时代。
讲述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战斗史,也讲述了短暂兴旺的落差,这种落差让人不解,何以拼了几代人,却短暂而亡??这中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也会催生出很多没必要的假设……
读这本书算是一路伴随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一开始热血,听到这句话,就感觉士气大振,胜利就会到来,可是最后,还是同样的话,但感觉早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听到的事无力回天,听到的是徒劳,听到的是悲歌!
总之,这本书要说还真的是话长。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它不单单是在叙事,更是让读者能思考很多。
曙光一现,照亮了整个咸阳城……
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小心翼翼地吐纳,仿佛回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明大毁灭,它那样彻底,我提不起一丝情绪,站在焚场里久久伫立,惟求与这场史前文明一同投进那段不为所知的历史黑洞中。
二千二百二十一年前,那场焚尽一个璀璨帝国文明的罪恶的火焰,渐渐地激起了一个新时代学者对于历史真实性的反思,以及对真相的客观求知。
每每浅尝即止,眼前又是那场燃不尽的大火,烧却我无知而又迂阔的心。
但,历史的真相是个多面体。
我不可能看得见全貌,却可以要求自己从多的角度去思考。
观点可以不是自己的,但是思考是需要独立的。
我需要冷静自己,需要从那场大火导致的激愤的脉搏跳动中缓速下来,理智再次告诫我,事实的真相从不应该是唯一,而观点本身就具有许多悖论,我相信多少,信奉多少,而仅仅包含着我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认知深浅。
而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开端。
借鉴与历史文明,我同样期盼留下一行文字给自己,权当我来过,自知我也心动过。
跟许许多多国人一样,我对秦国历史带有“先天性”的鄙夷与不屑。
网友们说得好“不喜欢看《海贼王》,是因为没有看过”。
诚然,当你静下心神,游弋于一座城市,一片风景,一本书,一个故事,在你眼前的一切一切,就已经不仅仅是你所看到的,而且还有来自你内心对于自然或者文明的感悟、认知。
而风景不再是风景,一本书不再是一本书,它们从此便包裹着你对时光岁月的潜意识存在你未知的情愫里。
慢慢地,孤单的人觉得不那样寂寥,慢慢地,焦躁的人放慢了步脚。
静一静心神,我再次深深吐纳。
读完《大秦帝国》,不长不短地花掉一个月时间,与身后的近两百年战国纷争相较,又是那样的无力、苍白。
那么我选择用“故事”来涵盖这一个月以来的“所闻所见”方显心安。
故事,顾名思义,是关于故去的、古代的、在岁月中沉淀过的那些人与事。
而当我轻轻推过(电子书)最后一行文字时,伴着那口长长输出的气息,是双眼模糊的淋漓。
当初对秦国的理解,惟一“暴”字可解。
这是相当标准的教科书式的结论。
我们似乎没有人不知道如何去“解释”秦国何以“暴”,“暴”在哪里,又到什么程度。
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就像1+1=2一样,我们绞尽脑汁去承认并奉为真理,一切的反观点都是悖论,都是不予理解,不该有的思想。
诚然,我便是在这种填鸭子式的泥沼里,那样深信不疑地长成的。
然而,有了那么一天,1+1不再等于2,而可以是3,可以是4,可以是无穷无尽。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的是在我大学即将毕业时,回馈我十多年的懵懂的“求学”生涯,我感觉到自己的惶恐,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不适。
原因在于我在面对社会时,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仅仅勉强做到了“学”,而没有细细打量过最显而易见而又被多数人忽视掉的“知”。
“求学”与“求知”,是大而相关的,却又是两厢独立的。
我为自己的知识面之狭隘汗颜,“学而思之”的迫切充斥着我每一条神经,近两年来,我不断沉浸在“知”之所求中。
以上说的,仅仅是肺腑之言,而《大秦帝国》之于我,是这两年多以来,第一次量而成的一丝质变。
很少,很浅,却很踏实。
那一闪而过的光芒,要么是闪瞎了人的心眼,还么就是成就一眼万年的光明,我自知眼前的一切是单凭一个人的悟性而有所得的。
因而这一束光,对我而言是引领了一个方向。
落笔前,我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喜欢只是一种感觉。
喜欢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对讲故事的人的观点的认同,认同在自己心底产生的共鸣,产生的火焰。
喜欢《大秦帝国》,大抵是那一个个交织成一卷史前巨幅的绚丽画面,深深的打动着我,他们不再是活在过去的古人,而是跳跃在句里行间,活跃在我心海脑海的古人。
而我所能呼出的一句感慨仅仅是:他们确实存在过。
第一部《黑色裂变》里,我认识了卫鞅,认识了嬴渠梁,看到了一个穷困诸侯国极心求变以求存,看到了一场强国求存道路上的上下同心,果决,血性,大道,乃至共存。
卫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孝公的惟用不疑,为变法图存铺平道路,肝胆两重天。
而又从山东六国的强势且矫情的政治纷争中,看到下一笔落寞。
图强不求变者深之,变而不深者惜之,变而不果者忌之,不变者甚哀也。
齐楚燕韩魏赵者,不是不强,多有强而不求变,惜乎,不变何以更强,强人自有强中手。
每每想起吴起,每每提到申不害,每每又是商鞅,灿烂繁星,终究多数是陨落。
宿命乎?异数乎?
读完第一个故事,那种历史的必然性仍在我心底扎根。
开始有点无处辩白的意味,却如空气般捉不住,离不得,碰不得,婉转在心头。
《黑色裂变》是极具“扫盲”性质的,大体呈现了由春秋进入战国初期的七雄所处形式。
最大的看点是六国会盟乏秦。
这也是后来我隐隐感觉到是“合纵”的雏形。
所谓会盟,立锥点不得不是各国所代表的自家利益——我能在一场战争中收获到何种利益。
而利益之大小,就决定了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有多少。
有预谋的仗,不能盲打瞎打,更加不可能是一时意气。
这场会盟是个不容小觑的闪光点。
我相信作者是花了不少心血写成的。
纵使在全书的后记里,作者也强调了这场会盟是没有史料可靠,但是又合乎逻辑的。
历史不乏腿短,但必须合情合理,合时合势。
没有疑惑,作者给出了说服这场会盟成立的全部条件。
秦国不堪一站,山东任何一国独吞秦国都可以有千万种理由,所谓弱肉强食。
但关键点不在于“吃”,而在于“消化”。
天下纷争的战国乱世,没有一个自恃为强国的国家能够容忍另一个国家吞并一个秦国而瞬间张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此一来,会盟是势在必行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徐徐走来的老牌诸侯国,战国初期最强国,还有龌蹉不断的同源国,还有一个打定翘首观望却不忘捞点好处的偏邦国。
来便来了,却是声势大,雨点小。
成盟盛事之浩大,不得不为孝公狠捏一把汗,不得不由在心底里喊上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而六国结盟之后的总总“筹划”,除去可圈可点的战略性值得一看之外,在可行性上却大打折扣了。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立论——会盟的成功在于各自均能看到自己的所得利益,而在投入力度中却立现利益的狭隘性以及矛盾性质了。
得到的不会嫌少,付出的绝对会分毫计较。
即使没有景监的从中斡旋离间,山东六国的相互龌蹉,以及每个国家内部分散着的各种利益团体,都将是这场大会盟的最大阻力。
因由何在?利害不的均分也!
然而景监的游走斡旋。
在我看来是一处“败笔”。
先不说历史上是否有证,单从孙先生对景监人物性情的描述中就不难判断此人不是一个外交家。
邦交斡旋,从张仪,苏秦身上可见一斑。
绝不是一般性格相对耿直的人能为之。
但也同时能够说明,秦孝公初政时期之艰难,求贤之迫切。
六国会盟之后,各自龌蹉不断,是阴差阳错,包含着种种偶然,便成就了某种必然。
卫鞅入秦,是我在整个《大秦》故事中,有了第一次的心跳不已。
“极公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大哉,商君!
三试孝公。
让我想打了“刘备三顾茅庐”,历史不乏艺术性,但事实是有待斟酌的。
个人表示这点处理的有些过去求全了。
商君与孝公这对组合,成,完全在于一个“信”字。
信,说者易,然实际不易。
而孝公做到了,信商鞅,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用人维信,诚以待人,方有义气相报。
《大秦》的君臣诚与信,可见一斑,屡试不爽。
孝公做到了。
扫清一切障碍,压制一切复辟力量,陈述一切厉害,铁丹果决。
大哉,孝公。
商鞅做到了。
实践强于一切理论,敢为人先。
法治至上,上至权臣,下至俗民,法不旁贷,二十年富强,二十年肝胆相顾。
大哉,商君。
当我细细回味第一个故事,我为自己那种“为古人担忧”的毛病感到羞愧。
死,得自当其所。
商君之死,岁死犹荣。
而惟感遗憾的是,商君之死不在法度审判,却是复辟仇恨的“登堂入室”,即便说是嬴驷力主为之也不为过,在此,我看到的是商鞅变法不足的韧性,还有隐隐的不彻底性。
唯一可以聊表遗憾的是,是商鞅的死,将世族的复辟浪潮推向了渭水岸边,刑场之最终。
我想,《大秦帝国》全部拍成电视剧的话,最精彩的肯定是《国命纵横》了。
这里有瞬息变幻的战国局势,这里有口水唾沫漫天飞扬的论战道场,这里有纵横家千里游说的坚强身影,这里更有令人哭笑不得,令人百味掺杂的异数。
这里,有太多教科书上没有提到的人物,对我,无异于又是一部“扫盲”性质的故事。
而不同于《黑色裂变》的,确实《国命纵横》里面的鲜活人性,跳跃在句里行间的种种惊心动魄,种种关乎国命的斡旋权衡。
有对传承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另一番见识,有对大混战时期各种思想撞击的炫耀火花,更有时势与英才相互造就的文明绽现。
久久不能平复的,是激荡的脉搏。
第一次听到苏秦,第一次知道张仪。
赋予人物命运与使命的纷争时事,很难说是谁在造就谁,谁又催生了谁。
我试着通过理清苏秦、张仪的游说路线来串联起整个故事。
这是一个相当清晰的路线。
苏秦、张仪的政治生涯是崎岖的,师出同门,却走上了看似相对立的道路。
所谓纵横家,是权衡各国利益,所采取的外交政略。
小而见卑鄙,大而见真章。
在人口流动颇松发的大争社会里,无所谓志气所向。
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成就人物的最终落脚点。
苏秦张仪前路的曲折,是带有一定的戏剧性的,然却又是有一定历史必然性的。
而最终所归,又是自然天成的。
先来看看苏秦的合纵路线。
“合纵抗秦”,是一个胆大心却要极细的宏大策略,说起宏大,至少我们该看到其成败完全是不定的,所能控制的因素多而且细,然而有不得精确。
只有一个所向的大方向,那就是陈述厉害,互补利弊,达到最终的一致性。
跟《黑色裂变》的六国会盟大同小异,却又因为成就一家说,且深切而立见成效而着名。
苏秦的游说起点跟合纵的起点不同,亦是在赵国,亦是在燕国。
其中缘由也很清晰。
然而在燕过的成功,也有话外之音。
一个自恃为老牌诸侯国的老国王的意识,不可违不前卫,但作者还是加进了一个关键人物“燕姬”来“强化”这个结果的必然性。
苏秦第一次成功了。
然后是赵—韩—魏—楚—齐。
不难看出,苏秦游说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商鞅在与魏国争夺关内之战取得的完胜给山东六国历来的轻蔑敲响了警钟。
以上,时势给苏秦提供了最好的话机。
游说似乎只成了路途的来回奔波,无须太多唇舌。
此时的六国,成了秋风中的枯草,一点不可谓不着。
张仪的此时的再次登场,仍旧是时势在前,才智在胸,势在必得。
由破“合纵”而来“连横”。
智慧与谋略侃侃上演。
在看张仪的连横路线之前,我们不得不惊叹的一节,是在魏国张仪骂孟子的快意。
这里不得不让人醒悟,生于春秋战国却不被同时代待见的儒家学说,存在是有多么的突兀,然而又是这种屡屡与儒家思想的冲突,我们才有了适时而生与迂腐华而不实的深切感悟。
与其说这是一场精彩的战国论战,不如直接看作是整个春秋战国各路学士思想相碰撞下的缩影,而思想学说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唯有立论的根本以及对时势厉害所能用之几分而定,总的来说,是时势成败之分,然而不得不捎带一句,儒家思想是战国纷纭的另类,是一种理想的理想,乃至两千多年后的今日,依旧倍感其“大而不当”。
在《大秦帝国》中对于儒家思想的侧目,似有意,似无意。
然而又实实在在地需要人们冷静思考,自当有取舍。
来看看张仪的游说路线。
连横是建立在“合纵”的前提下存在的,因而张仪的策略不太需要特定的先后取舍。
“柿子拣软得掐”。
第一站是楚国。
大致是跟着苏秦合纵路线走的。
在这里,张仪大放异彩。
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使人哭笑不得地,“欺骗”的软弱摇摆不定的楚怀王,是合纵遭受第一次障碍。
然后便有了苏秦的不断补救,有了张仪在各国的各种应对拆解。
这是一个漫漫长,而节奏又相当快捷的过程,使人目不暇接。
合纵最终的成功,让我想起了孝公时期的六国会盟失败。
这里有了非常有意思的添加元素——纵横家的穿线。
可以说,依赖每个国家自身对置身战国纷争中的利益权衡,基本上不可能达到统一战线,相互补冲突已经是不可能,谈何合纵?而纵横家的出现,运势而生。
他们全然是为这种厉害到达一致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没有妥协,没有逼迫,全是自家利益使然,全是各得所需,中间也就少不得嫁接的桥梁。
而我们同时又看到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
合纵固然成功了,但是最终目的却又是因“内乱”而被外界瓦解。
我们不得不惊叹,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是上层建筑代表了基层的基本利益,而非贵族层争撤不定的各自要害。
而使我们更加瞠目的,是合纵大战失败之后,各国立马开始了相互之间的龌蹉。
我更多的领悟到,国家之间,全然不需要“城”与“信”相交,而是一个国家真正富强,才有资格与人开条件谋利益。
苏秦的死,或许没有人会感觉意外。
张仪的离去,更不会存在意外。
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历史的偶发性,势必能够看到其结果的必然性。
大势所趋,注定一代纵横家不得全身。
是后来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才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好一场《金戈铁马》。
第三部《金戈铁马》,充斥着一种悠远的传奇意味。
在这里,我再一次被教科书式的“扫盲”。
各种战略布处,各种古战场兵器,各种攻城略地的工具。
全然没有后世战争中的各种神乎其神的时机谋略,这里没有匹夫之勇,没有刻意雕琢的色彩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战局跌宕。
这里是实实在在的战场,这里是真真切切的金戈铁马,这里势必是血流不止的战国本质。
而之所以感觉到穿起,是一场场没有多余主观因素的大战,没有包裹进多少领军大将的临时机变的热血劈杀。
这是一个考究战争大略方针的屠宰场,我想象不到血气弥漫的战场,想象不来前方倒下后方铺上的使命必达。
这是一次相当挑战想象力的游历,看得人热血膨胀,却又无法感觉身临其境。
想象不来各种战略不出,仅仅跟着文字的思路前行,我视图在地图上找到某种具体的认知,然而确实徒劳。
战争不可能算是神圣的。
而战争的目的亦无法称其神圣。
但是我看到了战争的出发点,它有过多的强迫性,非主动性,那么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
按照处于和平年代的我自己的观点,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战争就是邪恶的。
但是局势来说,战国没有战争却不可能称其为战国,这是通论。
《金戈铁马》总给我一个笼统的映象,没有深刻的记忆。
一场长平大战,我看到了关于战前的所有铺陈,尤其是战争前战国七雄的种种行止,边幅宏大,却无形中诉说着一场大战的不可回避。
在《金戈铁马》中,作者带我们游转于每一个邦国,因变法而强国,强国乃至强兵,大国小国之间不计后果的相互侵蚀。
期间有韬光养晦的燕国,有自恃真龙天子的齐缗王田地,有易服强兵的赵武灵王,还见到了散乱不亚于战国的楚国。
韩国的不求自强却以权术对外可见一斑,一战不起的魏国依旧萎靡。
不禁感慨,这就是战国,这就是天下。
不自强,何以强天下!?
长平一战,白起名就。
秦国大出天下,是商鞅变法带来的国家富强使然,是君臣同心的治道必然,更是来自于对山东六国长达百年鄙夷的抗争催生。
白起坑杀20多万赵军降兵,这是一个让所有人犯难的敏感话题,历史上的叫骂声绝对不少,但是作者也给白起以“正名”。
我不置可否,却始终相信所有的动机都应当有一个直接的理由。
而如果这个理由无法让我全盘接受,那么我就直接看到事件的本身,不做任何猜想。
事实仅仅是,白起下令坑杀20多万降兵,史无前例……
而在《金戈铁马》中,我们又能看到许许多多熟知的人物。
廉颇,蔺相如,还有被我们嘲笑过无数遍的“霸道愚昧”的秦昭王。
还有不那么熟悉的田单、乐毅、鲁仲莲。
也同时看到了侃侃战国七雄并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分,却是时势早就各种成败,机遇的把握,人才的任用,才是纷争之世的大争筹码。
赵国的崛起,燕齐的仇恨,许许多多隐藏在历史迷雾背后的身影渐渐向我走来,在这里穿织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格脉络。
他们,的确存在过。
侃侃来到《阳谋春秋》。
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出现了明显的时差,吕不韦的登场时间就有待斟酌,不变的是吕不韦与秦国四代君王之间的种种联系以及期间发生的政权交接的种种斡旋故事。
而吕不韦,不得不算是几代君王所必须依仗的顾命大臣,而事实也将告诉我们,所托非人。
在整个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权结构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君臣之间的龌蹉。
中央集权的集中,是相当考验帝王权臣的政治手腕的。
而这里说的并非权术,而是近乎于人格魅力的一种帝王将相间的一致对外,相互信赖。
期间不乏将相不和,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君权至上时,纵使将相之间常有击肘,也因为君王的果决而显现不出龌蹉。
这是一片的祥和,也是作者有意无意“粉饰”而成,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直对外上,我们绝不会看到将相之间的个人义气。
秦国之所以强大,庙堂的齐心可见一斑。
“奇货可居”。
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势必有商人独到的眼光,商人从政,吕不韦不是第一个,确实最最成功的一个。
不忘作为商人的优势而入政,不避讳对利益权利的角逐脱颖而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坦坦荡汤毫无掩饰的吕不韦,一个后期无甚建树却圆滑凌厉的吕不韦。
在此之前,对于吕不韦的认知,是多看到了吕不韦的下场而得出的结论。
是非成败,在这里不当盖棺而论。
吕不韦的成就不在后世,而在于所处朝代变迁所喷发的个人魅力。
无关于人格,无关于人性,是时势造就了这样的吕不韦,是吕不韦完整了这个局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吕不韦为这个人事急速更替的动荡时期做出了抉择性的贡献。
秦昭王暮政维艰,储君已过盛年且体弱多病。
嬴柱在位堪堪一年,赢异人满打满算才筹够三年。
四年间,国君四代更替,也是前所未有。
秦国也因此进入了崛起以来的首次低迷期。
没有强臣在朝,何堪国事!?吕不韦孕育而生。
赢异人“注定”是不走眼的“奇货”。
大争之世少有的低迷期,正是吕不韦与蔡泽的经济才能发挥的极致时期。
也是商鞅变法百年多以后,急需修正的关键所在。
让我们在一个重农抑商的耕战社会里,迎来一缕新鲜气息。
吕不韦的宽厚的,持重的,但是又是与秦国的法治传承不相适应的。
很难说,如果秦始皇采纳了《吕氏春秋》的宽政之道后,秦国会富强多少,我更多的看到在用于不用之间,各种厉害的权衡过后,秦国选择坚持商鞅变法持之以恒、不偏不倚是大争正道。
之所以这么说,多半是因为没有看到《吕氏春秋》的具体成效,它像流星一般,在纷争的战国时期,在强大的法治秦国集权制面前,稍纵即逝。
似乎不觉得惋惜,历史没有多少的必然性,因为拥有太多的先决条件,有时间与空间的重重制约而成,期间少不了各种偶发性。
《吕氏春秋》是集大成者,但是未入正途,它是黯淡的。
吕不韦一生的行径大多是坦荡荡的。
《阳谋春秋》一出,回避了山东六国的各种纠葛,回避了各种邦交斡旋,姑且将眼光直视这西部庙堂的种种变幻风云。
关于这段世事多发的故事,《阳谋春秋》为我们呈现了更多的是人格的各方剖析。
蔡泽的过分追逐名利,使我们更多的看到这位开府丞相的不持重,甚至小家子气。
自恃人才,却始终得不到长策大用,我们亦看到了其身上的进退矛盾。
而相比范雎的睚眦必报,蔡泽又显得对自己过分苛责了。
赵姬的淫秽故事,实在不堪入目,却有值得一提,战国时间礼崩乐坏,人情也都是狂放型的,连君王妻妾也是各有春秋。
我们不去看赵姬与嫪毐的龌蹉本身,单从事件本身来看,战国时期的开放思想,至少也让两千多年之后的我们为之汗颜。
是的,我们不也深受儒家思想的迂阔“荼毒”么!?芈八子亦是一个典型代表,人欲不能得以满足,还要遭受礼仪道德的羁绊,与其畏首畏尾,不能自已,倒不如推翻虽有礼教,追求原始的自由。
这点上,赵姬是值得同情的。
在《阳谋春秋》中,亦有我不解的地方。
拿《吕氏春秋》出版来说,这部被普遍意义认为的王道着作在秦国出现,是荒诞的。
“千金一字”又是多么精明的商道策略,不愧是吕不韦,宣传手法史无前例的高明。
而我不解的正在于,权臣在嬴政的示意下,各种小动作的侧面反对,而不是据实论战,是因完全鄙夷这部着作,亦或是直接冷怼吕不韦的行径?看起来多油滑稽,而显得吕不韦的政治主张而平易近人了。
无论如何,吕不韦还是死于非命了。
政治场上的各种牺牲,我们不得不惊叹,而又不得不习以为常。
有人评价吕不韦为枭雄,而我更愿意称其为“一代政商”,他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代异彩,他的政治建树不高,却饱含个人的人格魅力,世人无论怎么评判,都难免狭隘。
吕不韦的一生,无法让人既恨又爱。
再来看看向我们走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这是一个性情焦躁却又懂得克制反省的君王。
他有着黯淡的童年,缺乏关爱的童年,他坚毅忍耐,伺机而发,拥有过人的帝王天赋。
母亲的淫秽,给嬴政留下的的伤害,似乎已经不需要去分辨。
而我确实看到了一个最不合格的母亲,以及一个在灰暗中忍辱挣扎长成的嬴政。
不能够用怜悯来看到这样一个君王,因为他本身的力量已经足够另他自己立锥不败,能够隐忍乃至后发制人。
没有价钱可讲,这是乱世,弱肉强食,从一个君王稚幼的经历中完美蜕变。
嬴政是强大的,而对自己又是苛刻的。
从初政平乱,到罢黜吕不韦,短短时间里,我们忽然看到一个完美的生命力迸发,初政嬴政是果决的,又是别无选择的。
与吕不韦的政见不合,不能动摇这位君王所信奉的法治信仰,正所谓“大仁不仁”,在如此年轻的君王身上便拥有如此般坚毅果断,实属难得。
原本以为我会看到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始皇帝的种种暴虐行径。
但到始皇帝在沙丘骤然失去,我有种怅然若失,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
我理不清是谁在引导这类误区。
但我无疑是相信“暴秦”是子虚乌有。
无论是政治需要还是时势使然,都不能将一代文明成就如此义气的予以否定。
秦始皇伴随着一个帝国的最终强势崛起,从“黑色裂变”,由这位君主正式漫入“铁血文明”。
《铁血文明》是惊心动魄的。
秦国的崛起,以致十年内华夏大一统,是令人身心跌宕,热血沸腾的。
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山东六国的瞬息淹没,如摧枯拉朽般陨落,叹息声不断,切跟着历史的步伐,作者给我们呈现的六个国家灭亡的大道必然与偶然。
术治亡韩。
令人啼笑皆非。
抛开政治层面的得失成败,甚至觉得领土萎靡的韩国略显可爱了。
不图自强以对外,惟求他国不强而自保,何其嗔怪。
我们看到的韩国,失之坦荡,权术“斡旋”可见一斑。
可笑的是出让上党给赵国,企图嫁祸他国以自佑,遗祸东周求自保,胁迫郑国为秦国修建渠道以至拖弱秦国国力以自喜,全然没有了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的求变常态。
灭亡实属必然。
乱政亡赵。
在赵武灵王当代以及身后几代,找过有过不短的崛起。
与秦长达三年的上党对峙,没有给其毁灭性的摧毁,却因国内乱政、各种变为的政权谋权篡位而最终变质。
是山东六国最为可惜可叹的一国。
而我们终究要说,成败存亡,在自身,在国命的正道上。
赵武灵王的惨死,似乎没有给后世子孙实质的警告,而亡国之期的庙堂污秽实在令人嗔目结舌。
权臣与君王之间的苟且乱伦,断袖之风屡试不爽,异数也。
李牧最后的愤慨,也仅仅是赵国灭亡时最后一丝星火,为其值得惋惜,为其值得唏嘘也。
纷乱的庙堂,令人看不到希望,何其不灭亡?
迂政忙燕。
我们先是看到了燕国的短暂辉煌,也就是在乐毅领兵伐齐复仇时候,一个曾经面临极度贫困是韬光养晦再度崛起的国家,不得不令人为之振奋。
而其又像流星一般不得长久,不禁惋惜、汗颜。
乐毅的失败,在于耗时耗力的仁政软化之策。
我们跟着乐毅的步伐,总是有一种再等等就会减到光明的感觉。
然而,敌不动,我动。
最终依旧昙花一现,落的个迂阔骂名,亡国失政,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在纷争战国中的种种不堪疲惫,灭亡,或许正是亘古不变,抱残守旧的最终归宿,古来屡见不鲜。
失才亡魏。
除了各种的人才流失,对于魏国的灭亡直接原因还是显得迷茫的。
战国纷争大世,合则留着,不合则去之,是战国文明的一大亮点,然而曾经一度强大的魏国,在与秦国河内之战之后,视乎就越见萎顿了。
说是人才的流失,视乎不构成直接灭亡的原因。
然而纵观战国两百年,为此一点,足够构成魏国失政的最大缺失。
让我回想起战国初期六国会盟的一角,魏惠王与齐王的一席话。
在魏惠王看来,大争之世,还是珍宝最重要。
风华魏国,何种资源最丰厚?人才也。
大争之世,何种最为宝贵?人才也。
惜乎。
人才流失,商鞅,张仪、范雎等,是异数还是天算不如人算?
分治亡楚。
在楚国的灭亡中,我看到了一个绝对诸侯分权的国度,需要齐心对外时候发生的龌蹉。
可想而知,集体利益不能够代表个人利益,在楚国的各种利益集团中,相互不屑,相互击肘。
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也不可能产生信任),压制不过对方却又施展各种权术,各自拥兵自强,却始终不可能统一战线,即使不灭,也是迟早内乱自取灭亡。
偏安亡齐。
每每提到齐国,便会不自觉想起齐国的“奇葩”国君。
自恃真龙天子,跋扈乖张,不可一世。
这样的另类国君让人难以捉摸,苦不堪言。
偏安亡齐,是相对后期而言的。
而我们看到的战国以来的齐国,更多的是在权衡与其余六大国之间的利益往来。
不坐壁上观以全名,不拒绝合纵往来以分力。
从这点上看,齐国的邦交政策是明智的,也有地域限制的。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齐国,做出了种种令人不齿的事。
其一是对燕国的趁火打劫,招致燕国的最终灭国性的报复;其二是田地自恃奇才地在合纵期间突袭宋国。
令人瞠目结舌。
偏安亦是田单复国之后的政治倾向。
齐国后期的不问世事以求内安,在纷争的战国乱世中,何其荒唐也。
恋母癖的齐王建,惶惶不得终日,终究引狼入室,几乎无战而降。
山东六国的灭亡,有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结论。
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反衬出的秦国一百七十多年,坚持商鞅法制不变的崛起强大,不容置喙,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闪亮之星。
始皇帝,王翦,李斯,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王贲,顿弱,姚贾,郑国,李信,扶苏,章邯,冯劫,冯去疾,朗朗乾坤,数风云人物。
君臣和睦,上下一心,扫平天下,总归一通。
大哉,秦帝国!
从此,我对大秦帝国有了情感上的认知。
不再大而不当的“残暴、苛政”,两千多年的物不似,人亦非,我们始终看不见文明的真相,而有一种力量的存在叫做信仰。
多少结论禁不起推敲,那么我们便怀着质疑、反证的精神去回顾历史,纵使永远不能还原的全貌,却有理由相信推翻完全对立的结论并不那么艰难,难的是我们势必要有的辩证并认可的虔诚的心。
我们尊重历史,却又不能尽相信历史。
历史本身就是一大染缸,原始材料惨遭破坏,再有代表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史说整合”,是难以达到传承认知的高度的。
秦国短暂的十五年帝国辉煌,始皇帝后期的政治清淤来不及搬上正道,权利高度集中的中央庙堂骤然颠覆,异数也。
而我们能够信奉的,是在面对长达一百八十多年的法治文明长存强大的历史事实前,纠结我们所被“灌输”的种种立论,而多问自己几个问什么。
突然间,我有些“感谢”项羽那把连烧三月不止的毁灭文明的大火。
一个帝国文明在被不断歪曲之后,反而觉得是傲视古今的一帜独树。
既然被否然的体无完肤,既然被毁灭的找不到边际,那便放这人类文明的覆灭成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黑洞吧。
然而,我又不甘心。
不甘心其从此继续消沉。
我依旧寄希望于秦始皇陵墓的考古发现,仍旧祈祷着项羽的屠夫“精神”没有将我最后的希望也掐断,仍旧祈求正式一段空前的历史文明,仍旧带着希望等到现代高端文明为历史正名。
就这样,带着种种矛盾的心理,将最后一个字分享出去。
留给哪一天迷茫了的自己。
依旧是一份虔诚的求知的心,与《大秦帝国》的相遇是具有偶发性的,然而也是时间先后的问题。
感谢友人的极力推荐,不枉此行。
而此时的我却务必从容,我从发现自己的无知中渐渐淡出,多少领悟到了在人云亦云中坚持对真相的求知需要多少的淡定与冷静。
我想到的,是一个人好好活着,并不需要太多的力气。
然而信仰与向往是始终奈何不得。
我决心要做的,《大秦帝国》是始端,浩瀚的中国文化长河,值得我花费大力气去争渡。
这是一部雄浑、厚重、沉郁的书,这是一部轻松、热血、青春的书,这是一部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书,因为它叙述的内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为它描绘的时代呈现了太多的元素。
读这书的时间,我非常快乐也非常感怀,这是这部书的魅力,作者笔力苍劲、描绘细腻,为我们刻画了战国时期,大秦的逐步崛起。
我的心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铮铮誓词而热血澎湃;为商鞅大义凌然的慷慨赴死而心怀敬意。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
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群体的思想延续,在中华历史的演变中,最终融合成我们能看见的那些儒道释法墨等哲学思想或者散落的民俗文化,以及看不见却遗传在骨子里的一些勇气或处事方法。
然而,也是在历史的流转中,我们也失去了或者遗忘了许多。
作者孙皓辉在开篇前言里写到:“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
民族的精神,是国家的脊梁,更多的人苏醒,民族才有希望。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
苍苍明月,迢迢关山。
同耕同战,浴血何年。
锐士铁衣,女儿桑田。
谁谓明月,照我无眠。
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秦国这个地处西北,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被中原诸侯称为戎狄的边陲诸侯,却一跃而起,最终统一了六国。
根源在哪里?在于“大争之世”求变图存的毅力,在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根基。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彻底的变法“废田井,开阡陌,除隶农,赏耕战,刑无等级,不赦不宥”,使秦国率先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极大的调动了下层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至此国力逐年上升,走上了崛起之路。
虽然有无数人指责秦政是暴政、秦国是虎狼之师,但是我们应该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秦法无疑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法家在大秦里面出尽风头,而后世独尊的儒术被摒弃在一旁!诸子百家都对法家刮目相看,就是因为商君。
因为秦国近200年坚持法治,而在战国中最后脱颖而出,六国拍马难及!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策略,是秦国在人才战争完胜山东六国,为秦的统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河有中流兮天有砥柱!我有英才兮堪居四方!秦虽然本国人才不多,但对于招揽山东人才却不遗余力。
不问出身门第,但凡有真才实学一律委以重任,绝不惜官吝爵。
自秦孝公开始,秦国唯才是用,是故商鞅法家、张仪纵横家、蔡泽计然家、吕不韦杂家、尉缭兵家都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
秦国用人之道不在于学派出身,有才利国则用之。
秦非人杰地灵之地,历代的大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六国,若非秦国用人之务实,岂能吸引这些人才?相反六国人才济济,却置之而不顾。
譬如魏惠王时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孙膑,鞭笞张仪,无视乐毅。
这些都可谓是治国之大才,每一个人之后都曾改变过战国的格局,魏惠王不用治国之实才,却只是礼待像孟子这种所谓的圣人。
圣人的大道永远是摸不着边际的,讲了几千年的“大同”至今尚未实现。
治国在于务实,所以孟子之道永远解不了魏惠王之困,也终导致魏国的衰败。
秦国用人之务实还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因为孝公与商鞅的青山松柏之情,所以才会有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相反六国之才大多是怀才不遇,屈原忠心为国却始终不能得到大用; “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何其的荒诞,也终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更为荒诞的是韩国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大兴水利工程,其美名曰“疲秦计”,最终导致秦国的国力昌盛,为之后的灭六国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战国的最后一位战神李牧也因“叛国”的罪名被杀,用人之不信,自毁其长城,赵国最终也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小说以秦献公的死去作为开端,引出了本书的第一个关键人物,秦孝公嬴渠梁。
如果说火焰的燎原需要最初的火种,那秦孝公无疑扮演了这一角色。
他即位之初,秦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局势。
野蛮贫弱本已是顽强盘踞的痼疾,其他国家的全面敌对,一致仇视更是一把高悬于秦国不屈头颅之上的三尺利剑。
六国卑秦,不与会盟,一个濒临崩溃的小国,生还是死,继续还是终结,这是作者抛出的的沉重问题。
用手段和计谋解决当下的困难只是治标,究竟如何才能完成一个国家的标本兼治。
法!用法治国!!这是一个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答案。
于是,在商鞅的霹雳手段之下,在秦孝公的绝对信任之上,秦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变法过程中,有反对,有抵抗,有阴谋,有暗箭;有信念,有虔诚,有真情,有血性。
作者用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原本隔了帘幕的历史故事演绎显得格外曲折起伏,回转跌宕。
“法”的芽终于在秦国萌发了,可这一切,在大秦帝国的缔造过程里,仅仅是个引,也仅仅只是序幕。
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道路无比的坎坷崎岖,要改变一个落后国家的面貌并使之重生更是需要付出好几代人的努力。
所幸,在历史的风起云涌当中,秦国人没有退缩,接下去的几代君王也没有改变初衷,在百家争鸣的大格局内,他们始终奉行法家之学,排除各方阻力,把秦国一步步推向了鼎盛的巅峰。
而秦国的文明,那在剽悍坚毅的血性土壤上诞生的文明,也最终战胜了并统一了其他文明模式,绽放出无比绚烂的光芒。
纵览全书,剔除宫闱阴谋,政局斗争,情感发展,个人兴亡,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法”,是大秦帝国得以建造形成的最根本同时也是最大原因,文明的诞生源自于法治的兴起,而儒学则不符合战国之道。
针对他的这一观点,我深感赞同。
首先,从先秦历史来看,儒家之学本就是亡国之论。
讲求仁义道德,礼让谦逊,大争之世,这种论调何能立国?其次,退一步说,儒学即便可用于安邦,也非用于开国。
只有用“法”这一冷峻客观的利器,才能扫除乱世时因人治而产生的一系列失衡混乱,创建全新的国家运行平台,从而使国家达到一个更高的竞争起点。
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而并非依靠人力。
作者的这一理念,颇具现实意义。